新生婴儿护理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婴儿护理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范文1

[关键词] PDCA循环法;NICU;护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c)-045-02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一种无陪护封闭式管理病房,多数患儿病情较重,生命垂危,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为此,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以提高NICU的护理质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研究对象

2006年1~12月份住院的624例患儿。其中新生儿442例,早产儿182例,平均住院日15~24 d。

2 PDCA循环法的实施

2.1 P(计划)阶段

2.1.1 现状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005年NICU住院患儿100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为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2.1.2 原因分析影响护理质量的原因:①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差,缺乏高度的责任心,未能正确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②无菌技术操作基本功不扎实,缺乏经验,工作中缺少保护血管的意识,对客观条件差的患儿操作时缺乏耐心,且依赖护士长及操作能手的心理较严重。③静脉留置套管针操作及管理不严谨,缺乏责任感。输液完毕封管管理不善。④对NICU患儿的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⑤预防为主的观念不足。⑥医院感染知识水平高低不一,直接影响护理措施的落实,影响护理质量。

2.1.3 制定措施具体措施有:①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观念。②分层次教育,满足各类人员的需求。③护士长、质控员的教育、监督。④加强现场指导,使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得到深化。⑤提高技术操作水平,一年内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95%,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5 d。⑥严把基础护理质量关,控制内源性院内感染的发生率(≤5%),提高胸部物理疗法有效率(≥90%)。

2.2 D(实施)阶段

2.2.1 组织讨论组织NICU全体护理人员开会,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经过充分讨论,达成共识,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慎独意识,增强质量意识教育,使每位护理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这是开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保证[1]。

2.2.2 业务学习每周业务学习一次,理论联系实际,完善学习资料,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主管护师以上人员轮流授课,共同提高,月底对学习内容进行考核。

2.2.3 分析探讨共同分析讨论静脉穿刺中的自我感受及本人穿刺失败的原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对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提出好的建议。对操作技术差的护理人员要求她们多观摩、多练习、多操作、增强自信心,做到以熟生巧。

2.2.4提高基础护理质量要求全体护士明确目的,提高认识,站在患儿的立场考虑问题,增强人性的护理理念。重视晨、晚间护理,预防为主,如发现患儿存在问题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对昏迷、高危儿做到有效翻身、拍背。

2.2.5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洗手制度、探视制度、污物处理制度等。加强感染知识培训,分层次教育,满足各类人员的需求。规范护理常规及操作流程。规范各种有创治疗护理的安全标准、消毒程序,增强标准预防意识。

2.2.6 加强静脉置管穿刺技术的管理规范留置针穿刺操作方法及封管方法。首次操作选择固定、粗直的血管,回血后,平行送套管,尽量全部送至血管中,透气肤贴固定,提高成功率。输液完毕时封管生理盐水不少于5 ml,8 h后再次封管,如末次输液为刺激性强药物或高渗液应使用生理盐水10~15 ml封管。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将上述药物输液顺序提前,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套管针的留置时间[2]。

2.2.7 掌握特殊治疗方法NICU患儿病情危重、疗程长,预防并发症是关键,胸部物理治疗是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的措施之一。每位护理人员要掌握疗法的目的、操作方法,要求力度适中、方法得当,逐个考核过关。

2.2.8 建立评估小组评估小组由护士长、业务骨干2~3人组成,制订出每条措施的具体细则,并逐条落实。

2.3 C(检查)阶段

2.3.1 不定时检查评估小组不定时观察护士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点,如进针角度、手法、固定方法等,对于一针见血者及时表扬,增强自信心,对频繁出现的问题组织大家共同探讨,对客观因素差的患儿要求二人协作完成,提高成功率。

2.3.2 护理质量控制评估小组不定期参加晨、晚间护理,严把护理质量关,对鼻饲、高热、抽搐、昏迷、腹泻等患儿加强口腔、臀部、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对护理效果差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改进护理措施。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质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3.3 定期总结评估小组每月小结一次,每季度总结一次,奖励前三名护士。

2.4 D(处理、再优化)阶段

2.4.1 总结分析总结分析检查结果(表1),把成功的经验作为下一个循环的动力和依据,把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个循环强化的重点。

2.4.2 巩固措施全体护理人员进一步加强责任心,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业务水平。

2.4.3 总结经验质检小组定期开会,总结实施PDCA循环管理中的经验,使质量管理工作更加正规化、制度化,并落实到每位患儿。

3 小结

我们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后,护理人员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情绪化变为人性化,由顺从型变为参与型。各自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自我鞭策,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李玉华,窦月萍,徐永扬.运用PDCA循环管理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2):26-27.

[2]庞溯摈,郭冬梅,蒙国照,等.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与静脉炎关系的实验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1-2.

(收稿日期:2007-08-16)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范文2

【关键词】 新生儿;游泳;安全;管理;护理

生命在于运动,新生儿来到人间,运动就在进行中,新生儿游泳是我国近年来新生儿运动新项目,新生儿游泳的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开展新生儿游泳项目6年,不断探讨新生儿游泳安全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归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游泳者,均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新生儿。

1.2 方法 通过强化新生儿游泳安全管理及护理,提高医疗风险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2 结果

从2004年5月到2010年12月份开展新生儿游泳,无差错事故发生,无医疗纠纷发生。

3 新生儿游泳安全护理

3.1 以老带新的方式加强工作人员技术培训 护理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以老带新的方式加强工作人员技术培训,严格按要求按规章操作。新生儿、婴儿游泳时全过程必须有专人全程监护、游泳圈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测(新生儿颈围、型号、保按扣、漏气等)。出生10 d内的新生儿脐部必须贴防水护脐贴。

3.2 新生儿游泳者的选择 选择游泳者均为健康的新生儿,足月正常分娩的顺产儿、剖宫产儿;32~36周分娩的早产儿、低体重儿(2000~2500 g); 妊娠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者;新生儿疾病康复后期者。禁忌证:下列新生儿不参与游泳:①难产儿出生评分

3.3 新生儿游泳前准备 新生儿游泳前准备:①预备室温25℃~28℃,水温应在37℃~38℃;②检查泳圈有无破损,双气囊各充气约90%;③下水前根据婴儿的需要贴好护脐贴;④带泳圈、测量颈围、选择适当的泳圈,从前往后将泳圈套入婴儿的颈部,将下颌放入下颌槽中,扣好双重保险;⑤新生儿游泳其水深以新生儿足不触及池底为标准,游泳时新生儿与看护人的距离必须在监护人的一臂之内;⑥选择适合婴儿游泳的游泳圈和游泳池。

3.4 新生儿游泳进行中 新生儿游泳进行中:①新生儿套好游泳圈后,检查下颌部是否垫托在预设位置,将婴儿缓慢放入水中,医护人员在旁呵护协助婴儿肢体伸展活动,并主动给予轻柔抚触,同时与婴儿进行语言交流;②游泳时间控制在10~20 min/次;③婴儿的头部始终保持在水面。

3.5 新生儿游泳结束 新生儿游泳结束:①双手抱住婴儿躯干离开水池,在工作台上取下泳圈,迅速擦干水迹,注意保暖;②脐带护理:游泳完毕后将护脐贴取下,做好脐部消毒,先用95%酒精涂婴儿脐部,再用75%酒精消毒脐部。

3.6 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游泳池里套一次性塑料袋,做到一池水一人一用,一次性塑料袋一人一更换,每天游泳结束后用2/100消佳净擦拭消毒,1次/d;室内空气使用等离子消毒机进行消毒。

4 讨论

新生儿游泳运动项目起源于俄罗斯著名的产科医生柴可夫斯基采用科学的“水中分娩法”分娩,将刚出生婴儿直接放入水中,让其自由活动。世界各地先后开始关注婴儿游泳。不少国家的政府机构和学术团体积极倡导婴儿游泳,并以多种方式鼓励更多的婴儿参加游泳训练。

大量的文献显示,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利,根据沈为珍[1]等报道,随机抽取446例健康、顺产,产后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的住院分娩的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分为两组,游泳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主要对新生儿游泳前后的体重、睡眠质量、日均摄奶量、胎便转黄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与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游泳能促进新生儿体重增加、睡眠质量提高、日均摄奶量增多、胎便转黄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生命在于运动,新生儿来到人间,运动就在进行中,新生儿游泳是我国近年来新生儿运动新项目,水的阻力大,在水在的运动量比空气的运动量要大得多,因此,新生儿游泳时间不宜过长。随新生儿游泳的普及,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安全护理是医疗工作安全的重要保证,有效降低护理差错,避免医疗事故发生,确保新生儿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沈为珍.新生儿游泳在产科建设中的应用与探讨.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45-146.

[2] 雷素姣.新生儿游泳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9):4225-4226.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范文3

【关键词】山区;社区护理;孕产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21-01

孕产妇护理干预及随访是人性化服务的延伸。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质量越来越受到孕产妇的高度重视。社区护理与医院的临床护理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又在临床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内容。通过孕产妇社区护理干预,孕产妇自我护理、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住院分娩率均明显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根据我县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妇幼卫生统计年报,采用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系统管理报表数据和现场问卷调查资料。观察对象:孕产妇从孕前服用乙酸开始至产后42天止;儿童从出生至6月龄止。

1.2方法:

1.2.1方法:比较增加社区孕产妇护理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2012-2013年为观察组(B组)2010-2011年为对照组(A)。观察项目:⑴;孕产建卡率、乙酸服用率、接受爱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住院分娩率、6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⑵;孕产妇保健、新生儿护理、婴儿母乳喂养等知识知晓率。⑶;采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性统计分析,计算资料用X2检验,P

1.2.2制定目标及质量管理办法:规范访视操作规程,提高访视人员综合素质。首先每年均对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保健知识培训,通过考试获得资质后上岗。

1.2.3干预内容 ;:社区孕产妇管理增加了适合家庭护理方面的诸多内容,要求护理人员对每个孕产妇的家庭护理进行现场示教,根据孕产妇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重点知识宣传。要求保健知识宣传、护理方法和护理技巧示教到位,切实保障各项保健的顺利实施。主要细则:⑴;对新婚特别是初婚夫妇进行第一次家访,宣传相关孕前保健知识,对近期有生育意向妇女发放叶酸,并嘱其服用方法和时间。⑵;孕早期访视建卡,促使孕妇到医院进行HIV、HBV、梅毒检测和其它项目的检查。早期筛查高危孕妇,列为重点管理对象。⑶;知识宣教:包括孕期远离有毒有害物品和幅射,营养咨询;产前检查的目的和各项检查的意义、检查次数、项目的咨询;孕期用药,住院分娩、产褥期护理、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咨询等内容及国家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补助政策宣传。⑷;评估护理前后产妇和新生儿身体状况,评估家庭环境条件,摒弃传统风俗,指导产妇体能训练,保证产后4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新生儿访视要求访视人员示教相关护理技巧,对新生儿如何测量体温,如何观察精神状态、吸吮反应、黄疸,告知新生儿皮肤、脐部、臀部及新生儿沐浴的护理指导,并争取得到家人的协助和支持。

2 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比护理前后两组孕产妇保健(见表1)和儿童保健(见表2)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提高,经X2检验P

2.2孕产妇保健:对照组2010-2011年产妇总数2151人,乙酸服用率63%、接受5次以上访视率73%、接受爱HIV、HBV和梅毒检测率69%、住院分娩率96%、孕产妇保健知识知晓率54%。观察组2012-2013年产妇总数2026人,乙酸服用率96%、接受5次以上访视率92%、接受爱HIV、HBV和梅毒检测率99%、住院分娩率99.7%、孕产妇及新生儿保健知识知晓率76%。2.3儿童保健:对照组2010-2011年活产数2165人,新生儿建卡率78%、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疾病筛查率62%、婴儿6月经内母乳喂养率91%、婴儿6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率63%。观察组2012-2013年活产数2040人,新生儿建卡率93%、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甲低疾病筛查率99%、6月以内婴儿母乳喂养率96%、6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71%。

3讨论

本文的孕产妇的访视从孕前发放乙酸开始,到产后42天;婴儿从出生至6月。经过2年来社区孕产妇的护理管理,我县孕产妇及儿童保健质量明显提高。对控制传染病、促进母乳喂养的实施 ;、提高了产妇的自理能力、使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 ;、提高了护士的自身价值和业务素质 ;、建立完善的孕产妇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起到积极作用。产儿科护理干预及随访是人性化服务的延伸 ;,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儿科护理”;是当前产儿护理界认同的最佳护理方法。通过随访,认真地了解产妇的恢复及婴儿的发育情况,可以针对情况因人而异地进行护理干预,使产妇得到护理人员家庭式的照顾和关怀,感受到人性关怀的温暖。另外经观察,由于2年来早孕前后6月乙酸的发放和服用率达到96%,我县尚无神经管畸形的婴儿出生。由此充分证明,积极开展山区孕产妇护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实现对院外孕产妇及儿童的全面、全程、连续的健康服务,落实孕产妇及其儿童保健,社区护理也是医护人员对产妇及婴儿在出院后健康状况的延续,从而满足孕产妇及儿童的健康保健需求。

参考文献: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范文4

关键词:剖宫产;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效果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妇产科的护理要求越来越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剖宫产产妇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没有产科并发症,身体健康水平较理想。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79例。在观察组中,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7.38±3.16)岁,孕周37~42w,平均孕周(39.65±1.33)w,新生儿体重3000~3800g,新生儿平均体重(3500.87±268.37)g,出生Apgar评分7~9分,平均Apgar评分(8.26±1.13)分,住院时间3~5d,平均住院时间(3.78±0.56)d。在对照组中,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29±3.58)岁,孕周36~41w,平均孕周(38.73±1.05)w,新生儿体重3300~4000g,新生儿平均体重(3432.87±289.35)g,出生Apgar评分7~10分,平均Apgar评分(8.37±1.25)分,住院时间3~5d,平均住院时间(3.17±0.14)d。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新生儿基本情况等基础资料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产妇分娩前,护理人员将相关的母乳喂养知识告知给产妇,包括母乳喂养手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护理人员对产妇产前情况进行评估,并将母乳喂养的优点和重要性告知给产妇及其家属。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尽早进行吮吸,鼓励产妇根据新生儿的情况进行哺乳。手术结束后2~4h,产妇饮用米汤汁。待产妇的肠胃功能恢复后,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多食用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多食用汤汁类食物,促进乳汁分泌。

由专职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对产妇进行护理时,设置2名专职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遵照医嘱给产妇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并指导产妇充分休息,保证产妇每天的的睡眠时间有8~10h。手术结束后,专职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尽早进行吮吸,并让产妇以环抱式的方式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且每次产妇哺乳时,尽量排空。专职护理人员需及时清洁产妇房间,保证产妇洁净,温度、湿度适宜。专职护理人员主动与产妇及其家属沟通,了解产妇的需求,耐心地指导产妇应用正确的哺乳方式喂养新生儿,鼓励产妇积极应用抚摸、目光、语言等方式与新生儿沟通,加强产妇哺乳信心。专职护理人员及时教会产妇正确抚触新生儿的方法,鼓励产妇多抚触新生儿。手术结束后1d取下尿管,专职护理人员帮助产妇下床活动,并指导产妇合理饮食。

1.3判断标准 产妇给婴儿2次哺乳间,婴儿有满足感,小便超过6次/d,大便若干次,新生儿丢失生理体重的情况明显改善即为达到纯母乳喂养标准。母乳喂养婴儿后,婴儿大小便的次数较少,新生儿丢失体重情况明显,或使用代乳品即为未达到纯母乳喂养标准。观察产妇手术结束后24h、48h、72h的纯母乳喂养情况,记录纯母乳喂养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24h、48h、72h的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

3讨论

母乳喂养能够为婴儿提供比较全面的营养,有助于婴幼儿的发育。相关研究指出,母乳喂养婴儿能够有效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降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减少幼儿肥胖症的发生[1]。产妇应用母乳喂养的方式喂养婴儿早期,尽早吮吸、接触有助于提高泌乳素水平,使产妇尽早泌乳。母乳的量与婴儿的吮吸情况有密切关系,新生儿吮吸产妇时,会对母体内的泌乳素和催产素的分泌过程产生刺激,进而促进乳汁量的提高[2]。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后,手术麻醉、疼痛、限制以及术后禁食等原因,会使产妇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足、焦虑、紧张等情况,直接影响了母乳喂养,使得母乳喂养率较小[3]。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产后24h、48h、72h的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柳德睿.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08(06):640-641.

[2]周建红,伍克立,李明霞.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J].四川医学,2013,11(08):1315-1316.

[3]王艳华,张淑梅.护理干预对368例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效果观察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5(02):588-589.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范文5

关键词:农村;初产妇;婴儿;喂养;护理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ted National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UNICEF)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提到纯母乳喂养能满足 6 个月龄以内婴儿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1]。《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明确了"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的目标,并提出了"加强爱婴医院建设管理,完善和落实支持母乳喂养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行母乳喂养"的策略。但近年来我国母乳喂养率有下降的趋势[2]。但目前全球各个国家的纯母乳喂养状况不容乐观,和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时间还有一定距离。黄秀永调查发现[3],德保县农村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40.74%,影响因素主要有风俗习惯,因做农活不能保证哺乳时间,母亲外出打工,内陷、扁平,自觉乳汁不足、担心营养不够等,因对婴儿护理不当而发生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脓疱疮、新生儿脐炎甚至败血症等。本文对德保县农村初产妇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和需求进行调,旨在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他们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水平和重视,对婴儿进行科学喂养,减少母婴并发症,以促进农村初产妇身心健康和婴儿正常生长发育。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6月,对在德保县人民医院、城关镇卫生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16例,入选标准:①入院后2 d内;②无认知障碍及精神病史。年龄21~32岁,平均(25.66±2.71)岁,职业均为农民,学历:小学15例,初中53例,高中48例。

1.2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并经专家审阅、修改。该调查表在正式发放问卷调查表前进行预试验,结果а系数为0.80,重测信度为0.85。该调查表内容有: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和需求、知识来源等4个方面。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包括:正确哺乳姿势、如何预防溢奶、什么叫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有哪些优点、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添加辅食原则、婴儿用的餐具多久应消毒一次、婴儿口腔护理方法、脐部护理方法、婴儿正确洗澡方法、正常婴儿每天大小便次数、预防臀红方法等13个问题。在认知方面,每个问题分别设有完全不知道(从未听说过)、不知道(听说过但不一定正确)、知道(从电视、网络、书刊等看到过或听医护人员说过,内容正确但不完整)、完全知道(从电视、网络、书刊等看到过或听医护人员说过,内容完整、正确)。在需求方面,每个问题分别设有完全不需要、不需要、需要、非常需要,均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 分别计1~4分,分数越高表示受测者认知和需求越高。获得知识来源设有医护人员、母亲、网络、电视、家婆、书刊杂志、朋友、同事,可多选。在调查表前,向调查对象说明目的,并征得同意后发放调查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发放问卷调查表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有效问卷100%。

1.3评分方法 认知评分方法:13项内容满分为52分,46~52分为优秀,36~45分为良好,31~35分为及格,

2结果

农村初产妇对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认知情况:良好8例(6.89%),及格14例(12.09%),不及格94例(81.03%)。需求情况:需要84例(72.41%),不需要32例(27.59%)。知识来源:通过母亲、网络、电视、家婆、书刊杂志、朋友、同事获得60例(51.72%),通过医护人员获得6例(5.17%),无任何来源50例(43.10%)。

3讨论

婴儿尤其是刚出生的新生婴儿,由于各个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适应能力差,而生长发育速度快,需要的营养又多,如果喂养不当极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营养不良;同时,因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只有IgG,机体免疫功能差,如果护理不当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国内报道[4],纯母乳喂养婴儿可有效预防因腹泻和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住院。李凡报道[5],来自农村的新生儿患败血症以挑马牙感染、挤压乳腺致蜂窝组织炎、皮肤烧灼伤为主。婴儿的喂养和护理完全依靠其母亲及其他照顾者对喂养和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执行率。杨巧玲报道[6],初产妇产后1 w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有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态度、社会支持等,产妇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她们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越高。知识是行为的基础,只有产妇及其配偶、家人掌握科学的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才能支持并做好婴儿科学喂养和正确护理婴儿,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本文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产妇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不及格率高达81.03%,总需求率为84.48%,知识的来源主要通过母亲、网络、电视、家婆、书刊杂志、朋友、同事获得占51.72%,通过医护人员学习的仅为5.17%,而无任何来源占43.10%。由此说明,农村初产妇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缺乏,需求率高,部分无任何知识来源,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没有任何团体对农村育龄妇女进行有关婴儿科学喂养及护理知识培训;②基层医院开设的孕妇学校没有这方面知识。德保县农村初产妇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水平偏低,除了希望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外,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农村初产妇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健康教育,以提高他们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程度,改变观念,提高她们对婴儿科学、合理喂养及正确护理方法,对促进母亲身心健康及婴儿正常生长发育有着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人民出版社,2010:139-144.

[2]杨梅,刘娜,杨昌友,等.中国西部 5 省农村婴儿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7):1035-1037.

[3]黄秀永,陆青梅,农玉碟,等.德保县农村婴儿纯母乳喂养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48-48.

[4]徐哲,陈华英,黄丽敏,等.母乳喂养与婴儿因腹泻和呼吸道感染住院之间的关系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11,8 (15):2971-2974.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范文6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护理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其对母婴危害较大。新生儿刚离开母体,各项身体机能仍处于十分脆弱的状态,其生理过程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此时期为新生儿各种疾病的高发时期[1]。

1 原因分析

2.1低血糖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代谢性紊乱疾病之一,但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2]。新生儿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新生儿有症状性低血糖。常不易被发现。妊娠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易发生低血糖。首先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高,大量葡萄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β细胞增生,胰岛素分泌增多,发生高胰岛素血症。新生儿出生后葡萄糖来源突然中断而胰岛素水平仍然较高,易发生低血糖。

2.2出生后新生儿肝糖原储存量较低,消耗大。吸吮奶量不足,致使其体内肝糖原迅速下降,出现新生儿低血糖的情况。并且足月双胎儿出现低血糖率较高,可能是因为双胎儿的本身体质量较低;再者足月小样儿的出生率较高,并且低体较低的婴儿也容易发生低血糖情况,由于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婴儿的体糖原较少,皮下的脂肪较薄,其各个功能也较差,这就导致早产儿及体质较差的新生儿无法保持稳定的血糖,进而出现低血糖情况。

剖宫产的新生儿也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其原因为在进行剖宫产术前产妇必须禁食,极个别产妇的禁食时间较长,而术中进行常规的平衡液补充,葡萄糖的补充较少或较晚;再者剖宫产的新生儿不能像顺产的新生儿一样,不能立即进行早吸吮导致摄入不足,进而发生低血糖。在巨大儿中低血糖情况也比较多,其原因为胎儿代谢旺盛,出生后胰岛素分泌较高,容易发生低血糖,考虑与消耗大,进乳少有关。新生儿出生1~2 h内血糖最低,持续时间大于30 min的低血糖可造成脑细胞坏死。由于血糖是大脑细胞主要的能量来源,低血糖可以影响脑细胞能量代谢。因此持续低血糖或低血糖反复发生和严重低血糖,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极易影响新生儿脑细胞代谢。均可引起神经系统急性及远期的严重功能障碍,甚至导致不可逆性的神经系损伤。临床上出现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视力与认知障碍,遗留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癫痫、脑瘫等后遗症。

2 护理措施

2.1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病情观察和新生儿出生后6 h血糖动态监测。加强保暖,保持正常体温,是防治新生儿低血糖的重要措施,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婴儿能量的消耗。其温度应保持在24℃~26℃,湿度为50%~60%,一定要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足月儿出现体温不稳定时,可加包被或放热水袋。体重低于2000 g的新生儿,应尽置于暖箱中进行保暖,暖箱的温度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来设定,体重越轻,出生天数越少,暖箱的温度越高,保证新生儿温度维持在36℃~37℃之间。 另外,母儿皮肤接触可以提供一个最佳的温暖环境。帮助保持新生儿身体的温度,必要的皮肤接触,可以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2.2早期多次足量喂养,是预防和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关键措施。早喂养可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加速肠粘膜生长和胆汁分泌,促进肠蠕动,减少肠肝循环和黄疸光疗的时间,防止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尿酮症的发生,生理性体重下降时间过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母乳是婴儿最佳食物,应首先进行母乳喂养,如产妇产后没有及时的泌乳,可在生后1~2 h给予10%葡萄糖液口服,反复多次直至泌乳后改为母乳喂养。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吸吮吞咽功能较良好,可直接进行哺喂母乳;吸吮吞咽功能较差的婴儿,应使用鼻胃管进行喂养,同时进行非营养吸吮,可以使婴儿的胃排空加快,缩短胃肠道转运时间,使早产儿增长加快,住院时间缩短,尽快的进行母乳喂养。若热能仍不足或存在有不能经胃肠道喂养问题者,采用胃肠道外静脉营养。对有发生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采取早开奶,早喂养,按需哺乳,补充脂肪和外源性糖类,维持能量代谢平衡,可有效避免或纠正新生儿低血糖情况。

2.3密切的观察婴儿的病情变化,定时对婴儿监测外周血糖,以及定时的监测体温、心率、脉搏和呼吸等情况。严密的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哭声、肤色、肌张力、吃奶、大小便和睡眠状况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应的措施,确诊后应尽快的进行治疗。

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是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最有效措施。如新生儿出现低血糖情况,无论临床症状是否严重,都应严格按照医嘱及时补充葡萄糖,尤其是有症状者,更应尽早适量补给。常用方法为:立即静脉注入25%葡萄糖液2~4 ml/kg(早产儿可用10%葡萄糖液2 ml/kg),速度为1 ml/min,随后继续滴入10%葡萄糖液3~5 ml/(kg・h)[5~8 mg/(kg・min)],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经上述治疗,血糖仍不能维持正常水平者,改用12.5%~15%葡萄糖溶液以8~10 mg/(kg・min)速度输注。如经上述处理,血糖仍不稳定者,按医嘱给予氢化考的松5~10 mg/(kg・d)静滴或强的松1 mg/(kg・d)口服直至低血糖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24~48 h后停止,如血糖仍不升高,可给肾上腺素、二氮嗪、胰高血糖素治疗,并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对因处理。

总之,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要把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好。重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管理,实施系统的高危新生儿监护,及时监测新生儿出生后血糖,给予有效的保暖措施和最合适的喂养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防止持续低血糖对脑组织造成的不可逆损伤,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莉.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