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汇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理论汇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理论汇总

心理学理论汇总范文1

关键词:园林设计;行为心理

目前,我国园林设计重视人性化设计,满足人们精神文化与心理需求。对于园林设计,国外对于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较为深入,也建立比较健全的理论体系。我国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提倡设计注重人性化,结合人们思维。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园林设计经验,对行为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首先,行为心理学在园林空间布局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保持安全性、稳定性空间。若人身处个人化环境时,会想要占有、控制一定空间。由心理学角度而言,空间领域为人们提供相对安全感、沟通便利性,同时也反映占有者对该区域的身份、权力象征。因此,在园林设计中,需尊重人的空间拥有感,使人感受稳定感、安全感。例如,对于园林围墙设计,可在内侧种植藤萝、欧月等爬墙植物,使围墙显得较为厚实,还可增加安全性,人难以攀爬,给人以安全感。再例如,对于某些私人家院,可设置绿色屏障,分隔个人庭院与他人,实现对区域空间的绝对限制,还可使居住者感受安全,具有领域感;其二,保持私密性、开放性空间。私密性指某个在某种程度上,对某个空间的选择性控制,通常而言,人选择私密空间,可分为三类:人群中不求闻达、隐姓埋名的状态,一个人独处,按照自身意愿来支配环境。例如,构建一个“几个人亲密相处”的环境,使之不被其他事物影响,设计师通常会选择围合方式,不仅局限于私人庭院,还会在城市街头绿地、居住区花园、城市广场中运用,该类方式,能有效创造全封闭、半封闭的私密空间,满足居住者各类需求。大城市的繁华、喧哗,若拥有一片可供静坐、私语与读书等地方,可使人感受舒适感、安逸感。针对开放性园林设计,结合行为心理学设计更为简单,例如,在公园草坪上设置遮阳、挡雨藏所,或者设置隐秘性地方,让场所不那么一览无余,或者在城市广场种植观赏性植物,通过这些设计,均可满足人们的公共活动场所需求;其三,保持适用性、人性化空间。许多园林设计中,特别是公园内设置实用价值高、经济性较强的空间,例如果树园,设置特殊空间,让人们感受自然、接触自然,同时还可学习各类知识,让参与者感受满足感、充实感。另外,还可设置实用性场所。例如,在冠荫树下设置长椅,为人们乘凉或休闲提供方便。开放草坪之后,可供游玩与野餐。设计园艺、花园设施时,让人们参与园艺活动中,让人们获得成就感。

其次,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植被配置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集中性。园林集中性,使人视觉感受比较轻松、舒畅,在园林入口、出口处,种植植被,具有较多吸引力,景观区、道路间集中植被,可起着指引目的;其二,标志性。通过体验植物环境,参与者可产生强烈归属感,根据形体特征、色彩特征、季相要求,设置观赏性植物,为园林空间设置标志的同时,使人心理产生一种精神认可感、文化满足感;其三,序列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需遵循序列性原则,例如,利用直平方式,构建引导性、方向感,利用弯曲方式,实现融通、分流,满足人们的“曲径通幽”心理需求;其四,边界性。设计园林景观时,有效分隔不同植物特性,使园林和外部之间具有不同分界风格。例如,使用球形灌木,可达到“虚实相继”效果,即可满足人们的“独立”需求,从虚隔之中,又能融合人与自然,使空间达到“跨越式”效果;其五,区域性。在景观区域设计时,一般会归类划分特征相似的场地、植物,例如水系区域划分,构造一个区域性生态环境。对于场地空间设计,通过规划、管理生态土地,设置平面花坛、布局立面植物等,对于儿童活动区域,可显示植物健康性、观赏性,以激发儿童好奇心,达到儿童活泼好动的心理需求。

二.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已经融入心理学观念,但未形成科学理论。在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许多地方反映了心理学观念,与人们心理观念较为符合,但这些较为零散,未形成专业理论研究。若这些良好思想不能有效继承,是非常遗憾的。因此,我国园林设计中,在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应对我国传统园林的优秀思想进行分析、总结,汇总出我国园林心理学,将其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其次,许多研究关乎行为心理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与园林心理学研究较少。我国部分研究关于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和行为心理学的关系,而行为心理学与园林设计的研究不多,按照本质特性,建筑设计与园林设计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园林心理学需建筑心理学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研究与总结。

第三,即使有国外先进理论指导,但我国园林设计并未普及应用。在园林设计中,“完形心理学”是比较优秀的心理学理论,即使这种理论效果极好,然而设计师设计园林时,并未使用这些先进理论。因此,我国需学习国外先进理论,同时还要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在园林设计中广泛应用这些先进理论、技术。

三.结束语

园林设计作品是否受人喜爱、是否成功,除满足生态需求,还需满足人们心理需求。从生态需求而言,园林设计者通过精确数据、科学手段即可实现,而从心理需求而言,要求园林设计师必须深入研究行为心理学,结合人们内心需求点,使自身设计满足各方面需求。虽然做到这点较为困难,只要我们共同探讨与解决,相信未来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应用会更加成熟、更加完善,进而设计出满足生态需求与心理需求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何滨.分析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2]向丽珊.解析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3):218-218.

心理学理论汇总范文2

论文摘要: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消费心理学是一项有着意义却普遍缺失的内容。为了在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妥善的纳入消费心理学内容,作者提出了在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育的设想,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运用消费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改善设计创作,增强市场适应能力。

一、消费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存在意义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与商业活动息息相关的艺术设计门类,商业性是其基本属性。广告、标志、版式、包装、展示以及“VI”设计等,无不因商业上的需求而产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商业平面设计作品,其内容往往是对商品或者服务的展示、宣传,其对象,即该作品的目标受众,往往是其所展示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作为一个商业平面设计作品的作者,受众对该商品和服务的心理诉求,是其进行设计创作无法绕过,必需思考的问题。因而,具备一定的消费心理学知识,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以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设计人才,非常有必要对其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消费心理学教育。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是,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围绕着构成这类基础课程和标志、海报、包装、“VI”设计等应用课程来组织,像消费心理学这样的市场导向性课程的意义却始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课程设置,看似基础扎实、知识体系完整,却与市场严重脱节,培养出的学生市场适应能力不强,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二、在平面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学的设想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近年来,消费心理学教育在设计类专业中的存在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部分学校也进行了将其纳入设计类专业教学内容的探索。然而,对于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来说,在短短三年的培养时间内,教学内容本已较多、课程也比较紧凑。那么,如何将消费心理学教育稳妥的纳入到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并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呢。作者提出了在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学的设想。理由如下:

1.不宜过早地给学生灌输消费心理学知识

高职类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基础相对薄弱,这些学生在入学之前接受的几乎都是绘画基础课程,对设计几乎一无所知。入学后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要夯实他们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方面的功底,另一方面是要循序渐进地教授他们平面设计的知识、技法,培养他们设计思维和创作能力。如果在他们还没完成平面设计的基本课程,完全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时候,就过早的给他们灌输消费心理学知识,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摸不清头脑、理不清思路。

2.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具备了接受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

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后已经基本掌握了平面设计的基础技能,同时,此时的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社会、接触市场,通过实习和找工作的经历,对专业方向所涉及的市场和消费者有了一些初步的概念和了解,具备了接受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

3.毕业设计阶段的消费心理学教育最具效果

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面对就业的压力和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挑战、他们有了解市场、了解市场的主宰——消费者心理的渴求。而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在他们根据兴趣、根据对职业发展的意愿或者实习的经历确定毕业设计项目的时候,都有着完成一件足以证明自己实力的完美作品的强烈愿望,所以这个时候的学生在了解了消费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之后,会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同时,毕业设计阶段紧邻就业,这时候组织他们学习消费心理学知识,且经过与毕业设计项目的结合运用,印像清晰、深刻,在毕业开始工作后,这些刚学到的东西拿来就能用,具有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消费心理学教学实施

1.消费心理学知识的讲授

消费心理学知识的讲授是实施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环节。由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往往一边忙于实习,找工作,一边进行设计创作,能够集中起来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有限,所以对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讲授消费心理学知识内容,不可能像商务、市场类专业的学生那样系统、全面,而应对包括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和外部条件等在内的消费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进行概括性、普及性的讲解,并对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研究分析方法进行阐述。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消费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消费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对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进行消费心理分析。

对于讲授的形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请校内外教授消费心理学的专业老师来进行讲座,专业老师的讲座,因其经验丰富、内容全面、讲解权威,显然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没有这种条件的,则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可以通过收集、整合一些消费心理学的教学视频、教案和教学课件,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凭借自身理解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讲解。而这就要求指导老师熟悉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同时具有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和再演绎能力。而无论进行哪种形式的讲授,指导老师都应选择一些消费心理学的相关教材、文章、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补充学习。

转贴于

2.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分析

在完成了基本知识理论的讲授之后,指导老师便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消费心理学原理,对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进行心理分析。

进行心理分析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学生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项目,运用所掌握的消费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完成对自己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的心理分析作业。也可以将有相似毕业设计任务的学生组合起来,成为受众心理分析小组,小组成员间分别针对各自设计项目的目标受众人群心理进行相互讨论分析,并完成各自的心理分析报告。

心理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对设计项目目标受众人群消费心理特征的判断和确立,包括在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层次、消费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在理性程度、细致程度、情绪和偏好的持续程度,对流行和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生活节奏和时间观念的方面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在消费的目的性、浏览、选择和购买习惯,对品牌、包装和广告宣传的认同度等方面的消费习惯偏好特征,这些设计作品的定位的影响因素。第二,目标受众的消费动机,消费动机和受众的消费心理特征,构成了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心理诉求,对消费动机的分析决定了设计作品通过哪个方向、以哪种方式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吸引受众眼球。第三,设计作品方式,通过对设计作品、接触受众时的方式、环境对受众产生的感官影响和心理变化的分析,为设计作品的设计创意寻求依据,设定条件。

3.对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调查

学生自己或者学生们之间运用刚掌握的消费心理学知识,针对目标受众所进行的理论分析,难免有“闭门造车”之嫌。而检验理论分析的最好方法就是调查实践。所以接下来要求学生们运用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分析方法,对拟定的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进行现场调查。

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综合调查法、实验法等。受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的组织能力、物质条件、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前三种相对简单、便于开展,较为适合作为受众心理调查的方式,其中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解受调查者信息的问卷法,因其使用预先编制的问卷表格,标准化的问题设计使信息收集更加全面,同时也有利于相互比较,因而最为适合学生采用。

问卷调查由设计、组织、调查、汇总、分析等一系列步骤组成,工作量较大,需要学生分组开展,分工合作。这样,我们之前提到的心理分析小组,就可以由此延伸为心理分析调查小组。问卷表格应由学生小组根据设计项目的调查需求自行设计,指导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表格应包含受众心理分析的主要内容,形式上应多做选择,减少文字填写量,从而方便受访者填写。

组织对目标受众人群的心理调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且通过在现场调查中与目标受众的沟通交谈,既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又因为与目标受众的直接接触,为即将开始的设计创作打下了良好的感性认识基础。而通过将调查结果与之前的理论分析进行比较,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补充和完善,可以使学生在将来的设计实践中进行受众心理分析的经验更加丰富,充实。

4.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

通过现场调查及汇总、分析,掌握了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特征和消费动机,也就是把握了目标受众的心理诉求,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也就有了准绳。

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简而言之,就是决定设计作品通过哪个方向入手、以哪种方式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对于平面设计作品而言,就是为满足目标受众人群的主要心理诉求,决定从其设计内容哪些方面的特质、性能入手,采用何种创意烘托该特质、性能,使用那些元素构成画面、采用怎样的色彩搭配、形成什么样的设计风格。比如设计一款为年轻人目标消费人群的服装品牌海报,可以突出其时尚、运动、自我等方面的品质风格,可以通过展示其品牌代言人的青春魅力、运动活力的画面,采用新潮、简短、有力的流行广告语来反映这些品质,可以采用鲜艳的色彩搭配、充满动感的线、面构成,炫酷的字符设计等,形成直接、明快的设计风格,以满足年轻人的消费心理诉求。

完成了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作品创作的消费心理学准备即已完成,即可进入设计创作阶段。对平面设计专业结合毕业设计实施的消费心理学教学也就由此收官。

四、结束语

通过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消费心理学的教学实施,使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了解了消费心理学知识,提高了运用消费心理学方法改善创作,增强作品市场适应力的意识和能力,为将来能够设计出符合受众心理诉求的成功的设计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萍. 消费心理学教程[M].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祝帅. 设计观点[M]. 辽宁: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心理学理论汇总范文3

一、“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背景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依据

教育部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形势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中人人要学会学习、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需求;也是形势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学生生活在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他们内心世界丰富,主体意识强烈,在信息资料面前与语文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因此,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主动研究、主动质疑、合作探讨,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开设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其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汉语文学习的自身特点等理论基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践理论是开设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哲学基础;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性、语文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特点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学基础;教育发展理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学基础;认知结构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新知识观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现代课程论基础;语文教育的自身特点是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依据。

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的一个领域。所谓“研究性学习”它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理解和接受性学习方式相对应,泛指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渗透在各学科、各类学习中。如果从课程角度理解,是有课程计划安排的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一般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边生活和学科中确定研究对象及专题课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语文研究性学习”区别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指在语文学科内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采取的一种学习方式。不同于接受性学习,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与合作性的优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注重过程,更容易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在小学、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减少简单、烦琐、低效的训练,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向学习语文的深层次、高层次深入,形成语文学科的科学素质。通过语文研究性学习,教会学生如何获取信息,汇总研究;如何提出质疑,分析论证;如何互相合作,资源共享;如何对语言文学形成独特的感受等等,使学生在研究中积累学习经验,在质疑中形成科学素养,在合作中培养团队意识,在感受中领会语文的魅力。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实效,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最重要的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的方式,主动去研读课内课外的文学现象,发现并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获取文学知识;以社会实践的方式,自发地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问题,从而提高综合素养,提升文化品位。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教会了学生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社会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开设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开设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开设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它对现代教育作用重要,意义深远。

四、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师生心理的积极影响

心理学理论汇总范文4

[论文关键词] 体验教学理论; 信息化教学; 教学活动设计 

 

 为了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西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全新的改革,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文本教材充实为以文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资源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学生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体验内化阶段是将知觉阶段认知的结果(概念、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同化、顺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建构过程。这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内化。首先,学生通过研读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设计环节来内化;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说课稿、理解设计意图来内化;最后,学生通过再次观摩案例视频录像、依据评价量规评说教师对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来内化。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评价观。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演播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课程资源中提供的“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演播教学的应用时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等,进一步理解演播教学方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方案的设计者——任课教师的说课稿,分析具体知识点运用演播教学的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摩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观察任课教师运用演播教学的组织过程,之后借助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学评价量规,分小组评说这节课,深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 

(四)体验应用阶段的活动设计——在作品中应用方法 

体验应用阶段是对已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进行检索、提取和使用,并对内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外在行为进行呈现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学科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参阅案例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在小组或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说课。这一过程既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呈现,又有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既有学科知识的显现,又有教学组织能力的表现,这是对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融合,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要求。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过选题、设计、说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会到方法的应用要领,体味到方法的应用优势,也会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学有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介绍,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且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职前师范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未必对每位任课教师都适宜,也未必每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都适宜让学生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都有优势与不足,任课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弥补某种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只要教学设计的选题得当、活动得法、组织得体,也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的主动建构。 

心理学理论汇总范文5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体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117-03

On the System of Evaluation Index Study on Sports Activity of Students in Gene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Pei-qing1, LIAO Liu-hua1, DONG Yan-guo2

(1.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Liuzhou 545006, Guangxi China;

2.Heilongjang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 Daqing 163319, 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Basing on methods of documents,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this essay seek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ports activity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selects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their sports activity, and forms a system of evaluation indexes by mathematics statistic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influencing factors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向多元化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更加注重育人,体育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和文化性同它的健身性一样得到重视。本文拟依据体育社会学理论,影响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其行为是两因素共同作用结果,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找出影响西南地区高校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指标,为进一步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提供指标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西南地区部分高校的1 024名在校学生,112名体育教师及相应学校的体育部领导。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方面专著10余部及相关文献30余篇,充分了解目前高校体育活动研究现状。

1.2.2 访谈法 通过对部分专家进行访谈,掌握对高校体育活动研究的前沿资料。走访部分领导、教师,收集研究所需的相关信息。

1.2.3 问卷调查法

1.2.3.1 问卷的设计 根据研究需要,在查阅了有关高校体育活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专家问卷。采用特尔菲法对国内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第一轮共发放专家问卷25份,回收19份,提取专家认为影响很大或影响较大的指标,同时根据专家们反馈意见进行增补和合并了一些指标。第二轮专家问卷发放15份,回收15份,提取专家认为重要的指标,结合大部分专家反馈意见,构成理论框架下的具体指标(表1)。采用李科特五点计分法设计问卷,请教师、学生为各具体指标进行评分。

1.2.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首先依据分层抽样方法原则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即低年级(1、2)、高年级(3、4),进而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样本。问卷具体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2。

2.2.3.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采用专家评定法对各问卷效度进行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问卷非常有效或基本有效(专家组成表3),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了必要修改。

采用重测法对各问卷进行信度检验。两次调查相隔15 d,信度系数r为0.93(p<0.05 ),表明测量信度较高。

1.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的数据进行汇总、分类,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和Excel办公软件完成图表绘制。

2 结 果

为通过问卷找出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回收问卷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统计测得KMO抽样适度测定值为0.821,Bartlet法球度检验值为6571.102(P<0.01),因此本数据可以运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处理。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各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根据“凯哲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5个主因子(表4),累积贡献率为68.429%,根据因子分析研究方法,基本可以反映总体信息。

根据因子分析理论,对21个原始变量进行归类,由于数据情况很不清晰,难以进行聚类。因此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使各列因子尽可能的向两极转化,进而十个变量更加清晰(表5)。

对各因素负荷进行转化,取因子载荷量大于0.58水平以上的因子进行归类,把21个因子聚成5个主因子集合。按照主因子中载荷变量所具共同特征,进行主因子命名,从而确定了影响西南地区大学生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见表6~表10。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根据体育社会学理论,个人在不同时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不同的。学生通过参与体育实践活动,不断地体验体育活动所具有的乐趣,进而不断提高其体育喜好程度,提高其对体育的认识与了解,不断地产生各种运动动机来维持其自身的体育行为。

体育设施情况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近年,随着西南地区各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已经从一定程度上使各高校的体育设施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天气条件、余暇时间、教师水平也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西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但是随着各高校体育场馆配套建设的完成,天气条件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小。余暇时间与教师水平与学校的教学安排具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的改善必须由学校教学部门进行调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也逐渐体现出一些市场行为与观念。网球、保龄球、游泳等消费较高的运动项目已经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项目,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将其引入体育教学。因此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器材价格等经济因素的影响逐步体现出来,其影响力有加大的趋势。所以各高校在开课、收费等教学环节应加以控制,尽可能体现公平原则,保护学生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扩大社会资金的引入,以弥补学生个体经济能力不足的缺点。

体育课开设时间、内容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体育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各高校必须充分考虑诸多因素,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完善体育教学内容,从终身体育的视角审视体育教学的成败。

家庭体育氛围、学校体育氛围、媒体宣传三个因素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体育氛围因子,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与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本年度正值奥运年,社会媒体宣传将达到一个新的影响高度,对大学生体育参与将产生重大推进作用。

3 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在研究体系确立过程中充分注意贯彻指标设置原则,所有初级指标的筛选均要求参与筛选工作的专家严格按照科学性原则进行工作,最后入选指标概念明确,具有较强的科学内涵,基本全面体现了影响西南地区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同时严格遵守指标独立性原则,尽可能减小指标间信息的重叠,进一步增加评价指标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对于可操作性原则的贯彻,考虑到本研究的复杂程度与综合性研究特点,研究最大程度考虑筛选具有较强量化可能的指标以及尽可能可以通过文献研究、统计资料分析、抽样调查及典型案例调查中获得的指标,对于不易量化的指标尽可能少用或暂时不用。

本指标体系研究不足主要有以下两点:一、部分指标的可操作性问题。虽然在研究过程中已经尽可能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但是由于研究特点,部分指标的可测量性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如家庭体育氛围、花钱买健康观念等。并且部分指标涉及被调查者个人隐私,如家庭收入等,调查有一定难度。二、指标合理性问题。指标的最初确定虽然以社会学理论作为指导基础,但是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可以看出紧紧依靠理论构想进行指标确定还是存在一定问题,部分指标的设定在理论层面虽然符合要求,但是在实际测量中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4 结 论

1) 体育兴趣、体育实践活动等共计21个指标因素为西南地区大学生体育活动主要影响因素。

2) 主体因子、保障因子、经济因子、教育因子、体育氛围因子是影响西南地区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集合。

3) 本指标体系确立过程中严格按照科学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原则进行,但是依然存在部分指标调查的可操作性问题及指标选择的合理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 刘一民.体育行为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心理学理论汇总范文6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原型范畴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 图示理论 职业英语

作为职业人才培养主阵地的职业学校是否能培养出熟练运用英语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了现代职业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词汇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是连接语音和语法的纽带,是构筑语言的基本单位,它也是衡量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杠杆。

一、目前职业学校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目前职业学校英语词汇教学依旧泛普教化,无职业学校的特色,按部就班地讲解让学生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融会贯通;有些同学为了扩展词汇量和应对考试,课外还背诵词汇大全等书籍,可是到了真正要用的时候却像水壶里的饺子,肚子里有货,词在嘴边,但就是说不出来;还有些同学想表达,但张口就错,反复纠正反而打击了其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以上这些词汇学习的情况,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引入高职英语课堂中,利用其强调语言体验和感知的特点,帮助英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形成。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的Langacker指出语言能力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具有规约性意义的符号单位组成的清单库,它与社会、文化、心理功能、学习者自身等因素相互作用,以具体的语言项目为基础,具有社会特征,语言项目之间则是相互制s,层层递进的关系。

二、认知语言学的概述

认知语言学在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经过 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成熟,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 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 以意义研究为中心, 旨在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从概念表述中强调了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和感知功能,也说明了认知语言学其自身存在的逻辑规律,即:先“认”后“知”。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已有的经验的加入,才能有效提高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效率,而这样的体验式学习经验的获得正是职业教育发展所希望看到的,不同于普教模式,职业教育因其自身特点强调学习者在操作和体验中获得学习经验,这与认知语言学所强调的语言体验与感知不谋而合,两者的有机结合将极大地提高英语学习者学习语言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体验式课教学的开展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模式,同时也将提升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运用

1.原型范畴理论搭建起单词记忆的树形结构,有助于学生把握词汇之间的逻辑联系,减轻机械记忆的负担,提高词汇的识记率,降低遗忘率。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和基础,原型和范畴两者相辅相成,其中范畴是认知过程中一个动态展示“它指人类在歧异的现实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可分辨的不同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原型则是某一范畴中最具范畴特点、最典型的成员,如果说范畴是一条线,那么原型就是这条线上最显眼的点。二者的结合形成的原型范畴理论则又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由具有带有明显范畴特征的基本物体构成的基本层次范畴,;二是脱胎于基本层次,比其更加概念化,抽象化的上层范畴;三是缺乏概括性但是更加具体的下层范畴。将原型范畴理论应用在语言上,我们可以将词汇划分为基本词汇、上位词汇与下位词汇,以交通工具为例:

如图所示,从横向看,“汽车”相对于“火车”、“飞机”、“轮船”等是“交通工具”这一范畴的原型;从纵向看,“汽车” 相对于“交通工具”、“电动汽车”、“柴油汽车”是基本层次范畴。因此,我们说“汽车”既是原型范畴又是基本范畴,从词汇上来讲,以“汽车”作为基本词汇,它的上位词是交通工具,下位词就是“电动汽车”、“柴油汽车”。从层属关系上分析,基本词汇、上位词汇与下位词汇之间有以下关系:1.以范畴的原型出现的基本范畴词汇有其不可拆解性;2.上位词汇与下位词汇直接有共同特点;3.同层次之间的词汇地位相等,无上下级关系,可作为同义词理解。

因此在词汇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应当筛选不可拆分的基本范畴词汇进行深入研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词频高,有延展性的基本词汇进行讲解并扩展,由易到难,引领学生发挥基本词汇的辐射作用,培养学生以基本词汇为核心的发散思维,形成脉络式词汇网络;对于学生而言,词汇的树形架构,既可以让学生基于基本词汇进行演绎推理,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降低了单词的遗忘率,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符合认知的规律。

2.概念隐喻理论让学生知其然并致其所以然,洞察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词汇的理据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概念隐喻理论属于意义和认知上的建构理论,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和语言研究割裂开来,认为隐喻只不过是一种语言形式或者是修辞手法,而认知语言学将隐喻作为研究语言的重要手段,利用其对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的解释,将原先已形成的概念域投射到另一个所希望表达的物体的概念域,这样的认知过程就是认知语言学中所说的认知映射或者认知投射,而由此形成的“ 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隐喻思维虽然说作为一种无意识的思维方式,但其由此及彼的方式,对帮助人们认知未知世界还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人们通常将自己熟知的概念与未知概念进行比对,寻找共同点,对难以定义的抽象范畴概念化,寻找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在融入自己理解的情况下形成新的概念,Lackoff指出:有理据的东西学起来比没有理据的要容易一些, 同时有理据的知识记忆与使用起来也要比没有理据的要容易一些。由此可见,加入自身理解的单词记忆或者背诵更为有效。

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对于单词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词义本身,导致学生的语域功能和使用功能受限,经常出现单词“相望却不相识的”尴尬。概念隐喻理论的使用可以启发学生在了解基本义的同时,获得单词的引申义。引申义的获得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与原词汇产生映射关系而形成的。所以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概念隐喻理论提供了新的单词演绎思路,比如 “sheep”这个词,讲解完其本意“羊”之后,让学生翻译“someone behaves like sheep”,学生会把这里的“like sheep”直译为“像羊一样”,而正确翻译为“盲从”,教师所做的是需要解释“羊”在其本意上发生变化的原因,既可以讲解该词汇这在语义上进行的有意义的拓展,是想通过隐喻来表情达意的;也可以讲解“sheep”在西方世界中的文化印象。通过这样的思维角度,启发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将课堂教学引入到文化层面,提升课堂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高职英语教学应该遵循这种词汇之间相映射的逻辑规律,在词汇原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让学生通过比对、重组和联想,理解词汇更深层次的x项,一个输入――理解――旧知比对――重组――强化――形成记忆――输出的可循环过程。

3.图示理论让单词记忆形象化,场景化,具象化的认知过程,达到单词记忆事半功倍的效果。Schank的图式理论用来解释语言意义形成的基础理论:“专门为经常出现的事件设计的知识结构”,具有动态性,依赖概念,并以“预料”为基础。人们在对外界事务感知时通过意象联想,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相映射的世界,形成系统的概念并在建立逻辑联系,也是结构化的意象,是人类组织思维活动的先决条件。简单地说就是将未知抽象概念形成具体意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图示化的方法来表示,以此形成依赖人类经验的知识积累。由此可见,图示理论就像一个“剧本”,是一个通过人们已有经验累积形成的涵盖了大量稳定信息的集合,如同一座桥梁联系起来一个个生词。

职业教育因其具有实操性的特点,可以将单词学习任务场景化、具体化,按完成职场任务的步骤和要求,形成一个职场剧本;学生在遇到生僻词汇时,可以根据已有条件或者语境的逻辑联系推出单词的释义。图示可以降低认知过程的复杂程度,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单词学习效率,促进对词汇的理解和巩固。

四、总述

词汇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认知语言学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并形成具象化的解释来分析语言现象,加深对词汇意义的理解。其所包含的原型范畴理论将单词进行了分类汇总,由点到面的方式启迪学生思维;概念隐喻理论从全方位角度明确单词的释义,利用已有知识架构理解单词的内涵和文化背景;图示理论从上下文和语境角度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将单词形成图例,加深印象。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出现加深了我们对单词学习过程的了解,是指导我们进行外语词汇教学的坚实理论基础,伴随认知语言学在高职课堂上应用不断深入,词汇教学的质量也会出现跨越式的发展与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Langacker,W.R.1987.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Theoretical Perspectives[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李福印.如何阐述认知语言学[J].外语学刊,2009,(2).

[3]王寅.认知语言学之我见[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5).

[4]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