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1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评价;展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52-02
从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学科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知,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它与其他的学习方式或学习策略最大的区别就是立足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取材,以小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问题或现象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出发点,用游戏的方式结合团体辅导开发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潜能。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有一套在研究发展中的改进和完善的方法,为新一轮教学改革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应用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没有缺陷,它自身也有一些弱点,如何评价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贡献和局限,以及怎样在今后的应用中扬长避短,如何与其他学习方式一起运用,共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贡献
(一)为解决现阶段教育问题提供了一种正确的方向
1、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既有接受式的又有发现式的,它的出现不仅缓和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学改革的对立,而且给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平台
传统教育中,主要是教师讲小学生听,这种学习方式称授受式学习,信息基本上是现成的,学生只需要直接听取即可以学习到教材上已经有的知识。但这种学习方式创新的成份比较少,然而现代教学改革要求创新教育,探究式学习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有一套特殊的教学价值。因为探究式学习可以是接受式的,也可以是发现式的。传统教学的授受式学习一定属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一定属于探究式学习,而探究式学习不一定是发现式的,接受式学习也可以是探究式的。因此,现代教学改革并不是废旧立新,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创新。这就缓和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改革的矛盾,为二者的更好结合提供了平台。
2、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建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不仅注重小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更注重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发展,这种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不仅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而且也是教育教学的目标。况且探究式学习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这就与现阶段教育要培养创新性人才相接洽,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以操作的新发展方向。
3、探究式学习方式比其他学习方式更具有独特的适合小学生成长发展的空间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比较,探究式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的生长点,既具有各种学习方式的有益之处,又去除了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缺点。如传统的授受式学习只是教师讲解,满堂灌,认为小学生是容器,是白板,忽视了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操作后的体验感受。传统教学的授受式学习方式本身没有错,值得批评的是长期以来把“授受式学习”和“唯授受式学习”混在一起,使小学生只接触单一的学习方式,只追求客观真理从而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成长。探究式学习比较人性化,以小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把小学生爱游戏的特征和团体辅导结合,让小学生亲自动手,立足于现实生活,把对真实生活环境的认识代替绝对客观真理的追求。
(二)为心理学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
1、为研究和理解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过去的心理学研究相比,更全面视野更新。从心理学被引进我国就以科学心理学为主流,研究者也强调心理学的科学性,忽略或避开心理学的人文性,这里的“人文性”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不同于自然之物的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具体到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包含传统的思想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和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等。比如,“小学语文学科中丰富的人文气息对小学生思想领域深层的影响,小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思大多是多元化个性化的”“应尊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小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探究式学习修补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增加了新的研究视角。
2、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探究式学习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有个最大的优势是把人定位于真实环境中研究,人为的改变较小,使得心理学研究能在更加真实的背景中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如思维、记忆和行为等。况且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更加符合真实的发生状态,有利于心理学的普及与推广,过去的心理学研究结论忽视真实背景也很难推广,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二、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局限
任何学习方式或学习策略都有它的局限性,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也不例外,以下是其缺陷:
(一)探究过程所需时间过长
对小学生来说,探究的内容是他们的未知领域,所探究的过程中,弯路错路是必不可少的,在曲折探究过程中必定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小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有限,又加上教学任务重,应试压力大,这也是探究式学习很难推广使用的原因之一。
(二)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陈旧,有待提升
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理论还仅限于探究式学习理论基础上,没有独立的理论,而且探究式学习理论大多还在引进介绍国外的理论水平上,很少有针对我国我国小学生的本土化研究理论,[1]更不要说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充实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理论,以推进对于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时俱进了。
(三)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单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使教师和小学生几乎同步失去主体性,导致小学语文教师很难担当起实施探究式学习的教育教学工作,以至于他们继续使用自己熟悉的教学方法——满堂灌,这是探究式学习难投入日常教学的又一个难题。
三、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展望
在教育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才是符合人性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精神。探究式学习就是适应这种社会需求一种教育理念。社会在平稳中逐步发展,教育随之稳步前进,传统的授受式学习为知识的传承提供了稳定基础;探究式学习则是前进步伐的推进力,因为小学生可以在真实多样的情境中,自主建构个性化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探究式学习对小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或发展理念的未来发展方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一致认为所有学科、所有学校、所有教师都使用它,普及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从小学就运用探究式学习教学,在语文学科,还是可以实施的,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中,知识是小学生自主寻找,自主建构的,小学生探究思想一旦形成就如同星星之火,在其以后的成长生涯中就能形成燎原之势。
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未来的走向是:探究式学习是主体,是学校教学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授受式学习是小学生生活的点缀,是探究式学习中的一个工具,这个过程中。团体辅导对探究式学习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恰当地应用团体辅导,可使探究式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是,小学生的学校生活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使小学生处处在学习,时时在发现,创新就会无处不在。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也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2
关键词:分层;数学;指导思想;理论;实践依据;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应的条件。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一、“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利用学生的个别差异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进行因材施教,逐步递进,以便“面向全体,兼顾两头”,逐渐缩小学生间的差距,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这完全符合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心理学研究依据
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育教学实践依据
本着普通高中“为毕业生参加社会劳动和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职能,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及教学现状,切实开展教改实验,探究“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数学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
三、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创造良好的环境
无论任何方案,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而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分层次教学的原则是在完成《大纲》任务的前提下,对学生个体要求有所不同,使学生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2.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3.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1)课前预习层次化。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己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
(2)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3)布置作业层次化。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A层的学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1)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分层次教学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
五、“分层次教学”的启示
分层次教学的目标,预习、课堂、作业、考核、辅导等层次化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些表面上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②层次分得过死,加重两极分化;③只重视部分优生,忽视全体学生;④学生层次分明,教师教法单一;⑤缺乏思想引导,学生心理负担过重;⑥教学分层与考查不配套。对这些不利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克服。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3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分层次教学与以往分快慢班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往重点班、普通班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的,所以往往可以通过一般性的考试选拔,而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次分为A、B、C三个层次。
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利用学生的个别差异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进行因材施教,逐步递进,以便“面向全体,兼顾两头”,逐渐缩小学生间的差距,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这完全符合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心理学研究依据。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育教学实践依据。目前普通高中,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不少困难。首先,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学了也无用”,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
其次,就普通高中目前的状况,若依《大纲》规定按部就班完成授课,根本无法保证使全部学生“一步到位”地通过会考,于是平时加课时、节假日补课,教学中“掐头去尾烧中段”,极力压缩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及早进行会考、高考复习之目的。“生吞活塞”,“枯燥无味”,使教与学陷入苦境。
三、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创造良好的环境。无论任何方案,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而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2.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1)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应要求A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C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2)课前预习层次化。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己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4
[论文摘 要]精神信仰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学生正处于精神信仰的重构时期,对其加强引导非常重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提倡科学信仰教育、创建和谐的高校精神文明,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开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风建设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健康发展。
信仰属于精神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表现为人们特有的情感和心理体验。信仰也是人的精神需要,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发挥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大学生精神信仰离不开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生源来自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我们不仅要关注多数学生的精神信仰问题,还应考虑具有宗教背景的大学生信仰问题。当代大学生的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发生着急剧深刻的变化。有研究表明,部分大学生对传统价值中的合理部分持怀疑态度,对理想前途感到困惑和迷惘,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针对大学生的信仰状况需要做较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1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信仰状况分析
信仰可分为社会信仰、实用信仰和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的主要内容是指人们以国家的繁荣昌盛、政治发展、民族的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和个体生活的重要目标,它包括民族主义、国家和政治信仰。实用信仰强调生命、物质利益、家庭幸福对个体的价值意义,它包括生命崇拜、金钱崇拜、家庭主义。超自然信仰是指以宗教信念为主要价值判断,认同神灵的存在和意义,相信轮回,它包括和神灵崇拜。信仰的本质是认知的,没有信仰的认知,就不可能有信仰情感的投入,更不可能有信仰的意志行为。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信仰对大学生的需要、理想、世界观起着调节作用,大学生的态度、情感、动机、性格和行为也无不打上信仰的印痕。
有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加之近些年来,“宗教热”在国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也出现了“青年宗教热”现象。受其影响,在当代大学校园中,不仅出现了大批“望教者”、宗教文化追随者,而且已有部分大学生成了虔诚的者。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2 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敏锐、思想开放、勇于改革和创新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往往受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在价值多元、思想困惑、道德失范等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的社会转型期,也会影响学生精神信仰的取向。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2.1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人们的信仰危机以至于向宗教靠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加剧会使一部分人产生信仰功利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大学生在承认公平合作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基础的同时,更加认可市场的趋利性、本位性、竞争性、等价交换性等。有的大学生的人生信念取向原则逐渐失去必要的文化和道德约束,被市场经济生活原则所取代,将现实生活的一切都市场化、功利化,把信仰的神圣性消失在功名利禄之中。
2.2 民族、家庭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意识,受其熏陶,也会产生意识,信奉神灵。加之社会上存在的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一些封建愚昧和迷信落后在群众中还有一定的市场,一些新形态的迷信、伪科学时有泛起,使青年学生无形中受到影响。
2.3 大学生心理调节的需求
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化的倾向。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会发生动摇,出现不同层面的精神信仰,出现生命崇拜、金钱崇拜或者神灵崇拜。
2.4 宗教的影响
是基于人类的基本精神需要而形成的,具有强大的精神内聚力,加之宗教的部分教义与人们的伦理规范相容,作为宗教文化,它对各个民族的心理、文化民俗、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影响。有资料在有的学生群体中所做的调查予以了充分说明。在青少年信仰基督教的原因中,“基督教提供了一种终极关怀,信仰它使人感到活着有意义”的学生居于首位。据另一项调查,“信教的理由”,32.4%为“劝人为善、以求好报”,22.3%为“社会道德滑坡,以独善其身”,21.6%为“由于好奇”,18%为“遭受变故,寻求精神支柱”或其他原因。
2.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极其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对事关人类发展的崇高理想、民族的共同理想、个人的理想等相互关系认识不够,教育形式单一、生硬,个性化的人文关怀不够等现象,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6 大众媒体的影响
目前传媒形式多种多样,存在宣扬有神论思想和传播宗教理念的现象,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对宗教热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是实行政教分离的国家,是以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世界观上是与任何有神论相对立的,因此,既主张自由,又不允许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从国家性质上规定了干部、公务员、学生不能信教。
3 校园文化的构建策略
大学生是一个有着独特性的群体,其信仰问题既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十分关键。在价值多元、思想困惑、道德失范等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的社会转型期,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3.1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提倡科学信仰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信仰,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就是运用原理来引导政治信仰、加强道德信仰、树立人生信仰,使大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信仰的科学理性之美,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信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3.2 创建和谐的高校精神文明
搞好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建立优良的校风、学风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它对于抵制和消除宗教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有着直接的作用。高校“两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为本、更新观念,尊重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客观、理性、公平、宽容的态度开展信仰教育。
3.3 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开辟社会实践活动
新时期大学生信仰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社会与高校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生活之中,能更多地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高校信仰教育应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多开辟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展览馆和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好的地区参观学习和考察,在活动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
3.4 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构建的核心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学校精神的塑造,好的校风具有历史的传承性,是大学在其沿革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和精神食粮,是激励师生孜孜以求的内在动力。通过校风建设将社会主义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5 抓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通过物质文化建设,设置标志性、个性化景观,在校园、教学楼、宿舍和食堂等场所精心布置伟人画像、名人雕像、名言警句、立志格言,通过塑像、雕刻、标志等形式,以他们的思想观念、品德情操和人生价值来时时刻刻鞭策大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发挥学校物质设施对大学生信仰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传播功能,发挥显性教育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这些特定物质文化的影响下,确保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
信仰是与人的根本生命价值相联系,指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根本价值原则。信仰又是大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核心,可以支配和调节学生的重大行为。我们要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崇尚科学、严谨求学、善于创新、具有时代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日积月累中受到熏陶、受到教育,从而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和高远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李幼穗,李维,吕勇.信仰现状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2002(6):660-663.
[2]宋兴川,金盛华.大学生精神信仰现状研究[J].心理科学,2004(4):1010-1012.
[3]刘庆明.大学生信仰的心理学研究[J].硕士论文,2006.
[4]肖欢,夏韬.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J].教学研究,2007(1):29-32.
[5]李培民.大学生中问题[J].民族,1996(7):27-29.
[6]郭秀兰.当代大学生信仰认知的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71-73.
[7]赵丛.当代大学生问题的思考[J].商业文化,2009(3):21-22.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0(C)-0039-01
一、统筹兼顾创建学校、家庭、社会,构建合力互动型教育体系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统筹兼顾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高校,但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其作用不可忽视。就个体而言,心理学认为,性格涵盖了个体对人际、劳动、物品和自身等方面的态度特征,而在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是个体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师对其思想观念影响作用十分巨大,而且远远超过了大学教师。调查结果也显示,有68.0%的大学生认为中学老师是主要影响自身思想观念的前五种对象(其中,认为中学老师是第一影响因素的大学生甚至达到12.3%)[1],而高校专职学生工作干部、班主任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比例远远落后,甚至没有显著性统计意义。可见,作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然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对这一基础性前提有所考虑,要把中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高校教育工作统筹结合起来。
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统筹兼顾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大学阶段,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没有中小学阶段明显,但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将要成型却未完全定型、人格基本独立经济却尚未自立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家庭氛围的熏陶、经济状况的制约以及儿时的经历仍然是影响其思想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家庭教育(既有的和现时的)对个体的影响根深蒂固,甚至贯穿其整个人生。虽然大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但在关键事件的处理及重大事项的决策(如人际、就业、婚姻等)方面,家庭的作用仍然十分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发挥着主导作用。调查结果也显示,大学生认为影响自身思想观念的主要是父母,将父母作为第一影响因素的学生达到53.8%,而将父母作为前五位影响因素的学生总数达到83.5%。此外,在人生成长过程中,95.0%的大学生最为感激的是父母。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忽视家庭教育既有的和现时的作用显然是失之偏颇、不够明智的[1]。
再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统筹兼顾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现实的重要影响因素。虽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中学、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自然延伸,也是学生走向社会后接受社会再教育的重要基础,但现实外部世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最为巨大。在时代深刻变革的当今社会,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交互激荡,大学生同社会的交流与联系日益深入和广泛,如果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定格于高等学校,而忽视或放弃社会教育体系的构建就意味着放弃了许多阵地和机会。
二、不断结合现代科技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多渠道发展
当前,网络监督、管理与网络运用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高校对学生理性、规范运用网络的教育相对滞后。网络是思想政治工作适应信息时展新形势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提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和发展契机。随着网络技术和高校内部网络的进一步拓展与完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将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效用。
关于建设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整体构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化,我们总体上处于摸索之中。针对网络造成的大学生思想不稳定,对社会主义,对的信仰产生动摇的事实,要着重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在目前条件下,阵地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位准确、旗帜鲜明。网站的定位应是面向全体大学生,要突出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二是统一规划,加强互补。鉴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处于初创阶段,必须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统一长远的规划和部署,要坚持突出重点、办出特色、减少重复、互联互通、形成合力。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熟练掌握网络的政工人员,鼓励大学生和高校教师以个人名义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让红色网站遍地开花;另一方面社会宣传部门需要增加必要的投入,加强对有重大影响力、强大宣传力网站的资助,打造一批网站精品;三是强化监督,加强网络信息三关管理:政治关,网上禁止出现违反,违的方针政策的观点;法律关,不能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保密关,不能泄露党和国家的秘密。同时,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相互配合的控制机制,强化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管理。
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范文6
〔论文关键词〕学校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行政;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辅导也称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观念,它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标志,逐渐受到心理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关注。近十多年以来,在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已初具规模。然而,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大陆地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是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缺乏明确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换言之,从区域教育或整体管理角度看,学校在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上依然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缺乏规范性、统一性、科学性、实效性。另外,尽管各级各类学校均已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从管理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大陆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心理辅导行政,导致了学校没有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其负责人没有明确的责权和地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孤军奋战,没有吸引广大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积极参与。
学校心理辅导行政是指根据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建立学校心理辅导组织,选择合适的心理辅导教师,拟订切实可行的心理辅导计划,运用领导、沟通、协调等现代行为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切实有效地执行,并评估其成效,以实现心理辅导的工作目标。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学校心理辅导行政上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究。因此,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现状,总结和吸纳国内外心理辅导行政经验,并对我们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新的展望。从而为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实践建设奠定基础。
一、国内外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外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吴增强指出:“在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参与作用不可忽视,美国的一些州通过立法来支持学校心理辅导。”1946年通过的《乔治—巴登法案》(The George Barden Act)促使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一个心理咨询人员的培养计划。1957年,美国联邦政府推出《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规定学校要推行辅导及评估计划,识别天才及迟缓的学生并因材施教,而大学也不断增设辅导训练课程,并给辅导工作提供专门的经费,这一法案极大地刺激了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会(APA)下属的学校心理学分会(DPS)和国家学校心理学学会(NASP)制定了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人员必须达到专业标准。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一些心理健康研究者提出在学校建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center),由学校自己实施心理辅导。1970年,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率先在学校设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全校学生、员工及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服务。1976年,弗吉尼亚州第一个通过立法,实行心理咨询执照制度,美国的学校心理辅导逐步走上专业化道路。
基于学校心理健康计划的成功,1980年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学校心理健康运动”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学生提供综合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完整、协调、健康的学习环境。
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各种社区服务机构和社会专业机构加强了合作,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专业支持,加快了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1990年,全美32个州的中小学只有178个学校心理健康中心,1993年约500个。1995年,美国联邦政府出资在加州和马里兰州成立了校本心理健康援助中心,并且提供资金帮助、教师培训、技术指导,有效地促进了校本心理辅导的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校本心理健康中心快速发展,1998年已经超过了1150个,到2000年,全美45个州有1400个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目前校本心理健康教育仍在不断地发展,追求整合的学校心理辅导将仍是美国中小学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美国,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或学生心理辅导室,即使是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在所属的学区内也有这样的机构为学生服务。学校心理教育人员的职能形式日趋多样,职能范围也不断扩大和延伸,由最初的筛选者角色,发展到修复者角色和咨询师角色,以及现在的“工程师”角色。
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广泛地影响了世界各国,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心理辅导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1960年马来西亚出版了由教育部编著的《学校辅导服务》,以政府的力量推进心理辅导的发展。日本学校教育法则规定,心理辅导由地方教育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初级中学设立学生辅导主任,负责学生辅导;设立前途辅导主任,负责学生职业选择和其他前途辅导事项。学校均制定周全的辅导计划,包括学生、学业的辅导重点,各部门辅导活动的计划等,并建立严密的组织网络和专门的学生辅导部。在人员配置方面,以中小学教师的兼职辅导和地方心理学专家的专职咨询相结合,调动一切力量,重视班主任的作用,发挥生活委员等学生干部的力量。
(二)我国台湾地区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现状
在我国,与大陆相比,台湾地区与香港的心理学研究显得更加成熟,在心理学的应用上也更加广泛,尤其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应用,显得更加完善。
樊富珉、古怡指出,“台湾地区青少年心理辅导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道路。教育主管部门陆续制定并颁布了从小学到大学有关学生辅导工作的法规、条文,确定行政组织、人员编制和聘用、工作实施目标及要点等,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保证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落实。”刘华山曾指出:“台湾地区自1954年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经过了由教育学术团体倡导到教育行政当局明令建立相应制度的过程,辅导工作已步入正规化。如今,一个从小学至大学各级学校纵向贯通的辅导体系已建立起来。在学校中,辅导内容涵盖了生活、学习与职业选择等各个领域,形成了辅导、教学、训导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在台湾地区,中小学设有辅导工作推广委员会,委员会日常工作由执行秘书负责。委员会下设两个组织,即学生辅导中心和心理卫生中心,两个中心之下又分别设有生活辅导、教育辅导、职业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五个组具体负责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主要职责是收集并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举行咨询与个案会议;进行参观访问与调查工作;定期举行各种心理测验;与家庭密切联系,进行家访与召开恳谈会等;设计各级辅导方案,供有关教师参考实施。
依照法令,台湾各级学校均设有辅导组织及专职辅导工作人员。各个学校辅导组织的形态,是由学校行政首长根据对辅导工作的认识、学校的设备及学生的人数而决定的。所以,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人文环境的学校,其辅导组织的类型各不相同。现以“国小”“国中”及高中辅导三级组织为例:
台湾的“国民小学”一般由学校辅导委员会统筹安排全校的辅导工作。它由校长牵头,下设主任委员和执行秘书各一名,另有委员会成员3~4名,聘请专职辅导教师担任。委员会细分为资料、辅导、联络和特教组,相互配合,再由各科任教师、级任教师和年级主任等共同参与,推动辅导工作的开展。
台湾“国民中学”的辅导工作也由学校辅导委员会统筹安排。由校长牵头,下设推行计划委员会、特殊个案研讨会、就业辅导委员会和升学辅导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向校长负责,做好自己所承担的辅导工作。辅导委员会的实际领导为执行秘书,负责整个委员会的工作。秘书有一人,有的也有多人。执行秘书主要抓委员会下设的几个小组:行政业务组、生活辅导组、学生辅导组、职业辅导组、研究计划组和测验统计组。各年级导师参与生活、学业、职业三级活动。
台湾的高级中学辅导工作组织,依照台湾“教育部”1979年公布的《高级中学法》而设置。学校的辅导工作由专设的机构——辅导工作委员会统筹规划,校长兼主任委员,作为全校辅导工作的总负责人。委员会成员包括教务、训导、总务、实习辅导及图书馆等处室主任,主任教官,主任辅导教师,教学、训育、管理、卫生、实习、就业等组长,各科教师代表若干名及辅导教师。辅导工作委员会设置专任辅导教师,以每15个班设置1人为原则,由校长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担任,并由校长从辅导教师中选一人为主任辅导教师,负责规划、协调全校学生辅导工作。
二、我国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的展望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行政组织是一个围绕着组织目标,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开放多维的有机的整体系统。一般来说,行政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素:组织目标、机构设置、权责体系、法规制度、人员构成、物质因素。与行政组织一样,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组织也是由以上六大要素构成。鉴于美国和台湾地区的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经验,结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在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组织目标是组织建设和努力的方向。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组织的最根本目标是从学生心理成长的角度,实施对学校辅导的管理,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全面而健康地发展。从具体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校心理辅导室来说,各自均有不同层次的工作目标,心理辅导行政需要对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规范、系统的组织目标体系,从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序开展。
第二,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组织三级工作网络
在机构组织的建设上,可以采用“三级工作网络”的组织体系。在“一级工作机构”中,由教育局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该区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指导及考核工作;在“二级工作机构”中,各学区辅导中心、直属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本学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在“三级工作机构”中,由各中小学成立“心理辅导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运行与实施。
第三,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行政的权责体系的建设
权责体系是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核心要素之一,明确心理辅导室的核心地位和权责能够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我们认为应将心理辅导室作为学校的一个独立部门来设置,使之成为一个与教务处、政教处、科教处、总务处并列的处室。换句话说,心理辅导室主任可以确定为学校中层领导。这样做,有助于学校心理辅导室参与到学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师生心理环境的创设和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最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行政法规制度建设
法规制度的建设有助于心理辅导行政的可持续发展。法规制度的建设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指导性文件,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评估方案等;(2)教师队伍建设文件,如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的文件;(3)评估考核性文件,如学校心理辅导室等级评估体系等。
第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教师培训的关键是要引导、鼓励和发动广大教师参与和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提升教师的心理辅导理念和技能外,更要提高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和效能感,以及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培训途径上可以采取多种途径结合,如相互听课、评课、个案研讨、学术沙龙等。
第六,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