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习的常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学习的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学习的常识

电工学习的常识范文1

关键词 工厂实习 情境 高职 电工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On Electric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Base on Factory Practice Situation

LI Jun

(Zhejiang International Marin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Zhoushan, Zhejiang 316021)

AbstractThe Electric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based on the factory practice situation, should fully considerate th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then analyses electrical teaching materials and its teaching goals, follow the certain situation teaching steps,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application skills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mak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 can be perfectly combinated.

Key wordsfactory practice; situ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lectrical teaching

0 引言

基于工厂实习情境的高职电工教学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效利用实习资源,将实践和理论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职业技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基于工厂实习情境下的高职电工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①

1 教学现状

笔者对近几年的船舶电气专业二年级的理论课成绩和技能课成绩做了一些调查分析,如表1所示:

表1本校2007-2009届船舶电气专业学生成绩分析表

从调查表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们学校的专业课成绩是在逐年提高,这与我们专业的课程改革是分不开的。不过我们从表中数据也可以看出,理论课的成绩总是低于技能课的成绩10分左右,特别是中级考试一次通过率,理论课成绩远远低于技能课成绩。这些虽然与我校的专业设置及考核机制有关,但是不难看出,大多数学生认为理论学习是必要的,却对理论课的学习没有兴趣,认为理论课要比实际操作课枯燥。而学好理论课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那么,如何使学生在重技能掌握的同时,也能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呢?这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专业理论课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现在大多中职学校,特别是国家重点或省级重点学校,计算机机房和多媒体教室的硬件配置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教师在上课时也大多使用多媒体课件,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完全照搬其他学科的模式,仍然以讲授为主。而网络教学的到来对于传统教学形成了一种对比,通过这些互动和交流式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网络可以令人的思想在交互中得到提升。这种交互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师生之间的,也可以是学生在网上下载教师的讲义、作业和其他有关的参考资料,向教师进行提问,通过这些方法解除了学生羞于提问的毛病,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具备了实施课题的师资力量,接下来我们设计问卷对学生拥有电脑和上网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确认学生是否具备网络学习的条件。对本专业二、三两个年级共183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家中电脑拥有率为85.7%,学生家中电脑上网率是75.4%,可以看出学生的电脑拥有率和上网率是很高的,完全具备网络学习的条件。

2 基于工厂实习情境的高职电工教学思考和分析

2.1 情境教学理论分析

情境教学是教师有意识地创造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真实的情绪与认知体验,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工厂实习情境下的高职电工教学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有着显著的不同。从知识呈现方式来说,传统接受式教学是从概念原理直接呈现,而情境式教学则是教师有目的加工设计;从教学方法来说传统接受式教学单一而且长久不变动,情境教学则随机应变;从教师角色来说,传统接受式教学中教师是处于主导性地位,情境教学中教师则是参与者、组织者、帮助者或者指导者;从评价方式来说,传统教学注重结果,而情境式教学则一方面注重结果,另一个方面更重视的是过程。情境教学的理论主要是以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以及哲学理论为基础。由于高职实习工厂资源的情境电工教学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情境式电工教学是帮助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消化所学习的知识,构建新的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特征。高职学生年龄一般都不大,正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此阶段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生活目标和方面不够具体,对未来的职业定向很模糊,大部分学生由于家长和社会期望的原因,在情感,人际交往,自信心及家庭环境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学习技能与知识的积极性,所以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获自信心是基于工厂实习情境高职电工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②

2.2 高职电工学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

电工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学科,对于电工学的学习并不是记住多少原理与概念,能够做习题就达到目标了,相反它更重视的是灵活运用书本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电工学的教学大纲在这一方面也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由此可见,电工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是能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是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实践能力是学生对知识理解深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工厂实习情境的高职电工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动手动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将学生在实际实习中所看到的,所感受的内化为自己真正理解的知识,真正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2.3 基于工厂实习下实施的高职电工情境教学主要原则

基于工厂实习情境下的高职电工情境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有效地体现内容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要的原则为:兴趣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及系统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电工教学的实习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已有兴趣,在原来的基础上开发学生新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实用性是高职电工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高职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要学习理解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这种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主体性是指在电工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他们的主动参与,教师要成为他们的指导者而不是说教者。系统性是指在电工教学的过程中,将分散的知识整合整一个完整的整体。③

2.4 基于工厂实习资源的情境教学课堂教学步骤

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利用实习工厂资源的条件下,基于工厂实习资源的情境教学有一定的步骤,主要有:结合实习资源引入问题;提供素材,指导学生研究相关电工问题;学生与教师共同交流与讨论,一起解决难题;最后做一个系统的反思,掌握应用的技能。

3 总结

基于工厂实习情境下的高职电工教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电工教材与实习资源,努力提高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及创造性,通过一定教学步骤,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交流讨论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最终使所学的知识都能够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切切实实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

注释

①赵燕.基于技校实习工厂的电工学情境教学实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3):11-14.

②郑勇等著.情境探究建构――课堂教学的最优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电工学习的常识范文2

一、目前机械专业《电工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面的问题

其一、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填鸭式”满堂灌,单调而抽象。这种传统的教法对于文化基础差、电学知识贫乏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正如学生所讲的听天书一般,玄虚而难懂。

其二、由于安排的课时比较少,几乎没有练习和巩固的时间。

其三、亲自动手,结合生产试验和应用的训练几乎没有。

2、学生认识误区

学生对学习《电工学》的厌学心理,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电工学》有思想偏见,认为只要学好机械类专业课就行了,《电工学》对我们来说用处不大;二是目前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不适应他们的特点。

学习《电工学》用处不大这显然是十分错误的。对于一个合格的机械设备操作者来说,不仅能正确地操作机床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而且还必须了解掌握机床的构造和原理,并能及时准确的予测和发现设备故障,这些知识的构成与《电工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要做到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同样需要《电工学》方面的知识。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实际工作和公共生活提出许多电学方面的问题,《电工学》是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认识基础,是各专业各工种都需要的基础课。教学实践证明,目前机械类学生的电学知识相当贫乏。如,有的学生常把电功率和电功混为一谈,将发电能力用多少亿度来衡量,实际应该是多少千瓦。曾经有人问我某水电站年发电多少度?这个提法是错误的,若问这个水电站一年能发多少千瓦电才是正确的提问。又有一些学生在生产中由于缺少电学知识,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等等,这些都足以说明缺乏或不懂电学知识,是很难适应现代生产、生活和安全的需要。由此可见,机械类学生学习《电工学》十分必要。

3、教学方法单调而呆板

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式授课形式,基本都是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老模式。由于内容多而深,课时又少,课堂教学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没有思考和训练的时间,违背了精讲多练的原则,造成学生难以接受。日积月累,消化不良,挫伤了学的学习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目前状况而言,应在教材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电工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教师来讲,在授课中除了知识性外,要注意运用形象化和趣味性,同时着重注意结合生产实践,力争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探讨

1、尽量采用肢体语言讲述或采用投影仪教学、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具等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

2、图表类比法

相近的事物可以对照比较记忆,有利于区别各事物的特征,也可以把学过的知识用图象和表格表示出来形成知识的脉络网。一些概念单一拿出来较难理解,但把其相同特征抽出来,加以列表比较就化难为易了,采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加深记忆。比如电场和磁场;在单相交流电路中的纯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和纯电容电路的特征;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特点等都可以用此方法。

3、数字罗列法

把许多语言叙述的道理用数字形式罗列起来,既便于牢固掌握知识又容易记忆,比如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既抽象又复杂的过程,但可以简单归纳成“3、3、2”这样的数字罗列。其含义是:三个形成过程:即旋转磁场的形成过程,感生电流的形成过程,电磁转矩的形成过程;三个手的定则:即右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则判定感生电流方向,右手安培定则判定旋转磁场的方向,左手电磁力方向判定定则确定电磁转矩的方向。两个关键方向:即旋转磁场的方向和转子转动的方向,形成了三个过程,三只手、两个方向的周期表,即好记忆又有趣味性。

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都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讲解单相交流电路一节中,当分析完纯电感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相位和数量关系以及功率问题时,在给定纯电容电路中,电容量一定,初相位为零的先决条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该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和数量关系以及功率问题,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培养了他们的推理能力。

5、精选和补充习题与例题

以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前导,结合习题精选课堂习题和例题。在选择习题和例题时,应侧重习题和例题的启发和引导作用,重点选择基本知识应用题和基本概念容易混淆的题目,坚持少讲多练,达到“勤能补拙”的目的,这样可以弥补机械类学生在学习《电工学》的过程中理解慢、遗忘快的缺陷。因而对于机械类的学生来说,例题的引导作用和习题的慎重选择以及反复多练尤为重要,同时多练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发现“可疑点”,消灭“空白点”,弥补对基本概念认识和理解的片面性。

6、高度重视《电工学》的实践教学

电工学习的常识范文3

【关键词】电工学 教学 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 实验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17-01

前言

电工学课程是工科高职、高专院校为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器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尤其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不外乎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在电工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对师范学院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师范学院的培养目标,在电工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活跃学生的思想,注重对学生兴趣、态度、方法和能力等的培养教育;虽然《电工基础》课程难学,是学生较普遍的反映,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如该课程涉及面广、内容繁杂且实践性强、计算公式较多、概念、定律多且抽象,理解、记忆较难,习题灵活,解题复杂等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零乱、难以理解和掌握,这自然也就给教学设置了障碍。

一、《电工学》的特点与作用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呢?对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介绍与这门课程有关的学科发展史,如给学生讲述基尔霍夫的几个定律的同时,让他们了解这一位德国物理学家的简单历史以及为人类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科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创新史。通过这方面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创新过程,又可以启迪思维,使学生认识到学科理论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

《电工学》理论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既能有效地突破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电工学》课程体系及结构特点:一般来讲《电工学》主要由电路和电机两大部分组成。而电路又主要包括直流电阻电路和正弦交流电路;电机主要包括变压器和电动机。《电工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电路、电机与继电——接触器控制,安全用电,电工测量及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它具有概念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使学生尽快掌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篇文章就将《电工学》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二、《电工学》教学中的全新理念

1.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在《电工学》课程中有些概念不容易理解,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学生对这些内容往往兴趣不浓,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往往要在教学中突出概念的理解性,采用比拟法是一种让学生能理解掌握知识的好方法。例如,在分析电压与电位的区别时,学生对参考点的含义不理解,因而将电压、电位经常混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电位比拟为高度,把电位差(既电压)比拟为高度差。因为学生对高度和高度差有深刻的感性认识。电位的特点是电路中某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它是相对值,其大小随着参考点的改变而不同。在教学中可以把讲台的桌面高比拟为电路中某点的电位,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参考点(如地面、讲台的桌面、屋顶等)来看讲台的桌面高度,选择的参考点不同,讲台的桌面高度就会出现不同的值,而这一值,既可以是正值(以地面为参考点),也可以是负值(以屋顶为参考点),也可以为零(以讲台的桌面为参考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电位是相对值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电位差的特点是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压。它是绝对值,不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在教学中可以把讲台的高度比拟为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位差,此时无论我们选择的参考点怎样改变,讲桌的高度也不会发生变化。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电位是相对值、电位差是绝对值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直观。

2.合理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电工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对象是理工类专业学生,其内容必须与后续专业课相符合,其基本理论,以必要够用为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还应该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融入讲授法、讨论法、探索法、实验法等等。减少数理论证,以掌握概念,突出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如电路部分重点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电机与控制及安全用电部分主要讨论变压器与异步电动机的外部特性,控制和使用及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电子技术部分重点介绍电子器件的外部特性与功能及电子电路的定性分析与应用。而电子测量部分介绍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及实验,可以放到实际的测量中去讲解和应用。另外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所学的知识,这里所说的“应用”并不仅仅是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题,而是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在生产实践当中的应用如何。要不就会出现虽然学生在学校都学过电工学课,但就业以后,他们不会接日光灯电路、不会换保险丝、不会检查供电线路、不会检查电动机故障、看不懂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图等。这与素质教育对人才质量的要求相差甚大,首先就是因为缺乏实践的经历而造成了这种差异。在平时的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验课相联系起来。例如,在介绍二极管的特性曲线时,只单纯介绍曲线的基本含义,而特性曲线有什么实际应用并不介绍,这种从概念到概念的灌输,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感到抽象和无用。只有注意了知识与工程应用的密切联系,在介绍曲线的基本概念后,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二极管特性曲线可由晶体管图示仪来测量获得,利用特性曲线可以观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和检测性能的优劣,从中学生体会特性曲线的作用和应用。教学中还应注意通过“应用实例”使学生了解单元电路的功能和应用。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学以致用”理念。

3.联系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电工学》的教学中,除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外,还应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强调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以及思考分析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例如,在分析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应用时,学生对它的实际指导意义理解不深。例如:应用等效化简方法分析含源线形电路。如图(a)所示电路,试用等效化简电路的方法,求5Ω电阻元件支路的电流I和电压U?

学生可以根据等效化简解题的四个步骤进行求解:

(1)分离;本题是含有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线形电阻电路,要求应用等效化简的方法,求5Ω电阻支路的电流和电压。分析时将代求支路固定不动,其余部分按“由远而进”逐步进行等效化简,最后成为单回路等效电路。

(2)等效;等效化简必须逐步进行,每一步变换后应做出等效电路图。等效化简是根据串、并联得出一个等效电阻;电压源串联和电流源并联得出等效电压源和等效电流源,且两个等效源都按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的等效变换的规律来进行。在两类电流等效变换中,正确地确定变换后电源的参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即变换后电流源的参考方向应与原电压源的方向一致;反之,变换后电压源电压的参考方向,应该是其电压升高的方向,与原电流源参考方向一致。

(3)组合;本题中在等效变换时,与10V电压源并联6Ω应拆除,与2A电流源串联的3Ω电阻元件应置零。

(4)求解;最后,按化简后的单回路等效电路,依KVL和元件VAR就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待求支路的电流I和电压U。

但实际上学生首先要想到的是10V电压源旁并联的6欧姆电阻应将怎样处理?以及2A电流源旁串联的3欧姆电阻又将怎样处理?有的学生感到茫然,有的学生就根本无法入手,其实这个可用动态抽象的电路去想象——问题的解决应该想到理想状态下的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特性,因为在理想状态下我们可以把6欧姆拆掉与3欧姆置零,如果这两个电阻解决掉了,下面的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将图(a)中6Ω电阻拆除和将3Ω电阻置零,得出如图(b)所示等效电路;又将图(b)中10V电压源模型支路等效变换为电流源模型支路等效变换为电流源支路,得出如图(c)所示等效电路;再将图(c)中两串联电压源合并为一3A电压源,得出如图(d)所示等效电路;又将3A电流源模型支路等效为6V电压源模型支路,得出如图(e)说示等效电路;再将图(e)中两串联电压源合并为一10V电压源,得出如图(f)所示等效电路;又将图(f)中10V电压源模型等效变化为5A电流源模型,得出如图(g)中两并联的2Ω电阻元件合并为一个1Ω电阻元件,最后将5A电流源模型等效变换为5V电压源模型,得出如图(h)中1Ω与4Ω串联电阻合并为一个5Ω电阻元件,得出最简单的单回路等效电路如图(i)所示。

从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同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到学有所用。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电工学》的教学内容中有些概念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如果按部就班地顺着章节讲述,会造成内容前后脱节,让学生抓不住要领。如果打破章节顺序,把类似的概念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集中讲解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电磁与电磁感应”教学时,左、右手定则和右手螺旋定则均不在同一节,而且这几个定则都是在介绍其它概念时配合应用的,比较分散,提法又很相近,致使很多学生经常混淆这三个定则的用法。如果采用类比区别、集中教学的方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把这三个定则同时列出,并区分它们的适用场合,即右手螺旋定则用于判断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左手定则用于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而右手定则用于判断导线切割磁力线后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其次,再针对不同的使用场合具体地分析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代表什么,食指的方向代表什么,手心手背又有什么作用等等。这样,学生对三个定则的概念和运用场合印象就非常深刻了。

三、结束语

在《电工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有趣和耐人寻味的细节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联想、多实践就能使这门专业课生动、富有吸引力,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它。

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工学简明教程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建新,张威虎.电工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浅探[J]; 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04期

[3]罗建学.关于电工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6年04期

电工学习的常识范文4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掌握,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汉语词典》对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而实际上,预习应该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预先学习和预备学习。预先学习以预备学习为目标,预备学习以预先学习为基础。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课,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授课对象是非电工科专业学生,故电学基础薄弱,甚至有些学生连电学常识也知之甚少,故先指定预习内容,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在教师的讲解中寻找答案,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得到验证。采用纸质和网络两种平台,学生可根据情况由班长提出申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预习报告,或者开放网络预习平台,在预习中设计理论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做好预习报告的同时能够做到对理论教学内容的整体了解,把疑问带入理论课堂中解决,这样能提高训练课程的理论教学效果,更好地指导实践操作。

二、演示上一批学生的成功作品,提升学生的自信力,确保训练效果

演示上一轮学生的成功作品,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力,同时也给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授课对象存在差异,仅有少数学生学过电工学,近90%的学生没有学过电工学。走进训练室,看着复杂的电路和陌生的元器件,他们就会提出一个疑问———我能做出来吗?当他们了解了前面同学的情况和观看了作品展示后,都会觉得自己也可以完成,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提高训练积极性,从而确保训练的效果。

三、理论课程中运用动画、视频演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听课效果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理论教学中适当运用动画、视频演示操作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在讲述复杂的元器件内部结构和原理的时候,效果非常明显。传统的理论教学,学生很难清楚内部的结构,通过视频把元器件外壳去掉拆开内部组成部分,辅以动画分解内部的结构和动作过程,学生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元器件的工作过程,直观易懂。

四、设置可选项目和创新项目,以备不同层次学生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评价从资格转向能力,从技能转向创造,电气工程训练的培养目标也要随之改进。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次教学,要设置可选项目,创新设计项目,采用不同的模块组合来组织教学,尽力引导学生发挥最大潜能,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电工学习的常识范文5

【关键词】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

现阶段,随着全球金融形势的多变,我国就业市场的发展充满变数,在这种形势下,着力培养和造就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的新型劳动人才是保持我国劳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各地均立足于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实际,加强各类行业职业人才的技能培训和鉴定,维修电工职业自然不例外。在维修电工职业培训过程中,紧密依照国家所规定的各项职业等级指标,民联系技能鉴定的特征和实施方式,时刻围绕着职工多层次的变化,有的放矢地搞好各项培训和鉴定工作,为促进维修电工顺利就业,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奠定了扎实基础。本文首先就维修电工职业培训及鉴定过程中的问题做一番探究,接着就这些问题的科学解决给出一些可行性见解和建议。

一、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技能鉴定偏向于理论记忆,缺乏能力考察

在技能鉴定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个别问题有待健全,首先是鉴定考核的题目大都局限于教材,一些同电路密切结合的试题未有电路图,接受鉴定的人员仅能彻底地记牢该电路,才有可能回答正确;其次,鉴定中的理论试题基本均是纯粹记忆性的数据或定义,分析计算等体现职工职业技能高低的试题相对匮乏,致使职工缺乏自主发挥的余地,理论水平无法得到展现。

2、培训中的理论知识同技能匹配度不够强

由于电路内部的电磁物理量具备隐形性等特征,造成维修电工在故障调试和探析、读取电路图等技能层面上缺乏必备的理论根基。在技能培训教材中,所选入的基本理论常识太过简单,例如,三相负载联接、基尔霍夫定律、分流分压公式等比较关键的应知应会的常识未被选入教材,显得异常精简。假若从未接触职业电工知识学习的人会较难学透弄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培训教材的可读性和利用参考价值。

3、培训教材的编排不够科学

在电工职业培训教材中,钳形电流表、电容、电阻的型号标识等初等级别的电工便要掌握的知识,不必编入中级甚至高级电工阶段才领会弄懂,所以,对于类似问题要做一定的调整,以充分适应接受职业培训的维修电工的实际水准。

4、技能的考核方式缺乏新意,未能充分凸显高科技的先进性

现今维修电工职业考核所采用的方式较为老套,缺乏创新活力,依然延续传统意义上的“纸面考核”样式。伴随当代高科技手段的发展和运营,对维修电工的考核可通过专项选考的办法有条不紊地开展,考生可立足于自身的培训状况,有侧重性地进行高科技的考核。专项高科技可依据培训子模块的内容要点做出适当地划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缩小考核范围,在考核的全过程中要充分凸显技术的前沿性。

5、技能鉴定中缺乏对个人能力的展示

维修电工作为一类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业,职工所具备的技术能力异常关键。基于此,职工个人的能力业绩要在培训中加以鉴定,在接受模块化培训时,需合理选择相应的课题为过程鉴定创造先决条件,这样一来,便能达到整体评估电工技能人才的鉴定目标。

二、解决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问题的有效措施

1、推行全新的技能鉴定方案,实现鉴定的科学化

通过多年的职业培训经验可知,如若纯粹的进行职业教学或训练,一般无法充分地调动和发挥维修电工学习的积极性,难以从本质上提高职工技能。为此,要从推动职业技能培养及职业素质的角度出发,不失时机地健全技能鉴定方案,设立基于实践过程中的技能考核鉴定体系,也就是说,技能的考核成绩是由职工的每次实践经历及工作成果所组成和决定的,每项职业技能的考核评价围绕着职工岗位技能的领会和运用、综合职业素质的稳步增强以及专业常识的熟知等,进而稳步地推进职业素质、理论素质和操作技能三方面的评价。与此同时,可引进维修电工初、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方案,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考核内容及形式,将新的鉴定环节分成应知考核及应会考核两大内容,职工们可在完成这两项技能考核后获得相应的维修电工初、中级职业技能证书。

2、科学编排职业培训教材,强化技能,适应岗位需要

毋庸置疑,职业培训教材作为维修电工开展技能鉴定的纲领性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教材中编排欠合理的问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

首先,要将职业技能的培训作为教材编排的中心环节,强调技能培训的特色;其次,在具备级别不同,所对应水平也不相同的差异性特点;第三,教材在具体电工技能要点的选择上要突出代表性和普遍性特点。

3、实施科学的技能考核方法,以适应市场需求

在维修电工的技能考核过程中,要明确具体的考核范围,通过培训教材在内容上有所差异的区分每个级别的内容,为职工有条理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供便利。除此以外,在考核形式上也要清晰地划分成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主要对电工专业理论常识的作答,而主观题则是一般的技能操作题,考核的直接目的在于检测电工现场实际操作电力器械设备的综合能力,使每位职工的技能尽早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维修电工在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问题,要勇于正视问题,积极改进技能培训、鉴定的方案,并付诸于行动,从而打造一支业务过硬、技能合格的电工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浅谈中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考前培训[J].学周刊,2011(01)

[2]张开霖.浅谈维修电工实习指导教学[J].海峡科学,2012(05)

[3]施剑凡.高职院校中高级维修电工考核实训教学的探索和改革[J].科技信息,2011(17)

电工学习的常识范文6

关键词: 电工基础 生活化教学 教学情境

1.引言

在当今职业类学校的电工基础教学中,学生在中学时成绩普遍较差,有着不良的学习习惯,并且表现出厌学态度;学校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各与电相关的专业都把电工基础作为必修课。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技能考核和实习实训等环节都面临着改革。

2.生活化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生活化教学情境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应用多种技术对这些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化重组,营造出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激发探究欲望的教学环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具有生活性、问题性及真实性等基本特征。

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目的是借助生活化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融合。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应具备以下特征:生活化教学情境要贴近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但不是学生日常生活情境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加工、净化了的具有科学内涵的情境。有价值的生活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对问题产生认知冲突的情境,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讨其中的问题。真实性生活化教学情境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真实性情境多属结构不良问题,有利于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生成和运用的生活化教学的情感氛围和学习环境的方式与手段的总和。

3.1引入生活经验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电工学问题,若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事例和经验,则更加形象生动有趣,也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例如在教学“安全用电”这一内容中,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的特性,但是对于电工专业的学生来说,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这时应该如何处理?”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纷纷回答,通过讨论探究,师生归纳出触电方式及相应的防护措施。这样的生活经验,不仅和专业有关,而且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所以学起来不会觉得特别费力,难于理解。学生在思考、想象、探究过程中,既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识。

在电工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对这些内容,在教学时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现实中寻找学生学习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里,让学生觉得学习不是白学,学到的是可以用得上、实实在在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时,我先结合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向大家介绍磁悬浮列车,并把它的快速性、安全性向学生做简单描述。师生共同探讨悬浮列车的安全性是如何得到科学保障的。把这样的事例引入课堂教学,又将书本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对探究活动由外在兴趣转化为内在动力,从而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教学活动中。

3.2创设生活实验情境

生活实验情境,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及心理需要出发,主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材料、物品、器具等作为实验室的材料资源,并通过问题、观察、探究等活动方式创设的一种使学生认知、情感、实践三方面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从而获得丰富个人意义的学习情境。中职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容易分散注意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让电工基础与电工技能同步教学,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讲解“复杂直流电路”的时候,我打破过去的常规教学,将课堂直接搬到实验室。在试验室里,利用实物讲解,一边讲电路图,一边接线,书上那些理论抽象的概念,如“支路、节点、回路、网孔”,在实验室的实际电路中能具体指出,让学生对某一节点测各支路电流、观察流入结点电流情况、多测几个节点、节点电流定律就会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了。试验、实训应从最简单的电路讲起。比如在讲授“电动机控制”这个章节时,应先做“三相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电路的接线与维修”,再接自锁连续运转电路,最后接正反转电路。在试验中让学生认真观察,如果一根线接错了,一个元件就失效了。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就可以第一时间知道问题的根源。一般情况下,电路故障也让学生自己排除。这样的教学,省时有效,转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培养。

4.结语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针对电工基础系统性强、内容广泛、课时相对较少等特点,教师要创设富有生活体验的学习情境,让生活对学生形成挑战,让学生觉得知识就在身边,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从书本中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蕊.浅析《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