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1
论文摘要:构建烹饪专业理论和实践两个平台教学体系,要符合高职教学规律。要从两个教学模式设定上,突出专业特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块的设定,都要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实现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天津餐饮业不断发展,餐饮业仅大型饭店、酒庐、酒家就已近万家。随着餐饮业格局的变化,大的饭店和酒家还要增加,特别是五星级的饭店、宾馆还要不断扩大。为此,需要确立一个科学的培养目标和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办学思路,探索出一套高职烹饪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要从两个教学模式设定上突出专业特色。
一、两个教学模式设定的原则与方法
为了适应市场对烹饪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必须以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主线,科学设定教学内容。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方向。两个平台建设一定要以专业技能的提升来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搞好两个平台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好,有发展潜力,学生就业率高。(2)能满足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并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3)必须制定与专业相匹配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材与之相配套。(4)优化办学条件,教学设施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基于这些原则,笔者认为高职烹饪专业必须设定两个教学总模块,并在模块中突出精品课程,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
(一)理论教学的模块设定
理论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应当是“一高”: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即人格健康,会做人;“二专”:有本专业的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本专业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即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达到高等教育的水准,能够适应就业和做事的需要。笔者认为,理论教学模块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文化基础课模块。包括大学语文、职业道德、大学烹饪英语、烹饪化学、微生物学、餐饮企业管理、烹饪计算机理论等等。
2.专业基础课模块。包括中国烹饪工艺学、中国烹饪原料学、中国烹饪史、食品制作标准化、时尚菜肴设计学、烹饪美学、餐饮成本核算、中国烹饪研究,等等。
(二)实践教学模块的设定
实践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立足于高(烹饪技能高)精(精品、名菜)尖(独树一帜),有特色,具备高职职业烹饪大师的技能水准,不论学生学习哪个菜系,一定掌握那个菜系的精华,同时在精华的基础上有创新,从而使技能水准有很高的“含金量”,与“大师”的“称号”名符其实。我认为,实践教学模块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实训实践课模块。包括中国菜肴制作技术(热菜烹调,冷菜制作拼摆技术,中国名菜制作技术)、中国面点制作技术(中国名点制作技术)、食品雕刻技术、中国宴会设计,等等。
2.技能操作模块。包括整桌菜肴设计,定岗操作(经理,墩,灶,冷荤,服务,面点,食雕),等等。
3.专业技能的考核方法。包括实际操作过程方法。其考核程序是:A.考刀工技术(墩):(1)切五丝。(2)整鸡脱骨。B.考菜肴制作:(1)根据教师要求(标准)开出一桌菜单,从中规定三道菜,学生自选一道菜。(2)配菜、刀、烹、调自己完成。C.考面点制作:(1)抻面。(2)选一种方法,做一道面点(自选)。D.冷拼、食雕。
4.撰写毕业论文
由老师组织命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选题。内容要新颖独到,对烹调技术及菜肴设计要有创新。为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完成烹饪实践教学的内容,烹饪专业实训基地应建立:(1)营养实验室,(2)标本室,(3)计算机烹调模拟操作室,(4)菜肴立体分解实物陈列室。设定(1)成品菜标准,(2)原料标本图解,(3)烹调操作标准图解,让学生清楚整个教学体系的内容,从而使烹饪专业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与风格。
二、烹饪专业双平台教学体系构建的要求
教学体系的确定是基础,烹饪专业双平台建设要遵循以下要求:
1.文化课必须强调抓基础,突出重点,掌握适度,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本系内,学生可自由选择教师,听每门课,不管学生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只要通过院方对他的考核,学生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一个烹饪专业的毕业生,一要懂烹饪理论,二要掌握烹饪技能。所以,必须对理论教学进行改革。其方法是: 转贴于
(1)将本系所有能胜任烹饪理论课的教师基本情况,向学生介绍。让学生对每位教师有一个了解,再让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命题,做一次授课。例如,菜肴烹调,“火候”、“浆糊芡”等的掌握。最后学生根据自己对每位老师授课的满意度,自由选择教师。这样,学生认可,学习才能认真,来校学习才满意。这种双向选择的方法,可以强化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学生学有兴趣,教学质量才能提高,这是突出“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很好方式。
(2)根据学生对烹饪理论、技术掌握的不同和学生对烹调理论技术操作内容的个人偏爱,给予学生适当自由的选择空间。这样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与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将来无论做高级烹饪师或高级面点师,都会做的最好,干的最佳。
2.实践课的教学改革,必须强化学生的手工操作能力,掌握烹饪专业技能。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师上课,也可由学生自由选择上课的方法和学习方法。如:安排学生在大饭店,跟名师学徒,由于学习场地先进,学习环境直观,学习方法灵活,学生可以边学边干,这样与师傅的配合就很默契,手法也协调,这种教学效果,显然是通过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
3.要进一步强化师资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烹饪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烹饪专业基础知识,更要有高超的操作技能。因为教师的烹饪技巧与造型只有让学生叹服,他们才愿意尊你为师,才愿意既学理论又学菜肴制作技术或面点制作技术,才能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使学生确立职业道德。一个只会讲不会做的教师是不具备烹饪专业教师资格的。
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中职烹饪;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42-02
一、目前中餐烹饪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中餐烹饪专业有的教师把技术训练看成了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全部,陷入了唯技术的泥潭,成了技术至上主义者。我们并不否认技术的重要性,却肯定地说,缺少了“技术”的教育称不上是职业教育,没有“技术”的学生也不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但是,唯技术主义、技术至上的倾向,却导致烹饪专业教学走进了误区,第一,培养目标狭窄――以技术替代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为一年,在此期间学生技能得到一定提升,但是由技能与知识间的迁移比较欠缺。第二,教学内容单一――以技能教学替代了专业素养的综合教学,在课程教学中以实践操作为主,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课程体系简单――在课程设置中过多的注重了实用够用管用,而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关注不够,对学科间的迁移关注不够。本文依据苏教职【2012】36号《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三年制中专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提出“2.5+0.5”中职烹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二、“2.5+0.5”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
1.培养目标定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及食品安全法律意识,掌握现代烹饪理论知识和烹调操作技术,具备餐饮企业菜品制作、菜品研发、菜品创新、酒店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酒店第一线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2.培养模式。该专业教学改革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职业资格和能力的同时获得。构建“A-B-C-C-P”人才培养模式,即把在校学习的十个学期分为入门学期(Accidence)、基础学期(Basic)、拓展学期(Continuation)、考证学期(Certificated)、项目学期(Project)。确保学生在校五学期内完成相应职业技能的学习,在实习就业前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同时突出职业能力(项目学期)的培养。培养模式需体现“五个结合+五个偏重”的特点,即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偏重企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偏重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接合,偏重校外实习;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偏重兼职教师培养;专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吻合,偏重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模式还需体现“五位之和”的法国式大厨素质教育模式,即:厨德+技能+营养+文化品位+专业核心素养=法国式大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努力实现校业共同参与学生校企实习期间的素质教育全程。
3.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以专业方向为载体,将课程分为二大项目,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德育课限选课:在心理健康、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教育等课程中,限选1门课程,在第2学期开设;学校也可结合专业实际开设其他有关德育限选课程;文化课限选课:在历史、地理、化学等课程中限选1~2门;专业方向课限定选修课程:本体系对限定选修课程按照三类专门化方向设置,一是按照中餐烹饪专业专门化方向设置专业课程模块,二是按照中西面点专业专门化方向设置专业课程模块;三是按照营养配餐专业专门化方向设置专业课程模块,供各校根据本校中餐烹饪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资源在三类限选课程模块中任意选择;
4.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管理规范建设。①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依据教学管理规范化要求,完善有关教学管理制度,制订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方案、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改革课程教学评价制度,实施过程性考核,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技能,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②建立新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顺应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建立监控体系,形成由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协作委员会、餐饮企业、学生家长组成的监察团,对管理规范的运行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察与反馈。③组建一个董事会,三个“中心”。组建中餐烹饪董事会,组建中餐烹饪专业技能大赛研究中心,中餐烹饪专业技能教学研究中心,中餐烹饪专业学生素质研究中心。组织行业企业大师和专业学者共同开发烹饪中职技能大赛项目,以及研究大赛与技能教学、技能提高与素质提升的关系等问题,促进专业全面发展。
5.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①建立多元化学生评价改革体系。课程考核内容由原来的以结果考核为主转变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从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综合考核学生,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等内容纳入过程考核范围。过程考核要素如下:课程考核成绩=过程考核成绩(60%)+期末考查成绩(40%)。过程考核成绩=∑主题考核成绩/主题数。主题考核成绩=态度+知识+技能,三部分各占三分之一。态度考核点:出勤、礼仪与行为规范、课堂表现、作业。知识考核点:课程标准中该项目规定的知识目标,采用笔试考核。技能考核点:课程标准中该项目规定的能力(技能)目标、完成任务的质量。采用演示、实训报告、成果汇报方式考核。期末考查成绩:笔试、成果展示、合作任务、调查报告、案例分析。②建立多元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标准和方式按照“计划、准备、实施、检查、反馈、改革”六个环节,对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形成知识、技能、素质、就业和用人企业满意度为主的多元评价标准。使用书面与口头检测、行为展示、成果展现、量表衡量、轶事记录、档案袋评价和日常行为观察等多元评价方式,形成全方位全时段的教学质量与评价方式。建立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和监控体系。充分利用学生实习实训信息管理平台,做好校外学生实习的动态管理,注重以学生顶岗实习为重点的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与监控。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做好网络教学的质量控制。
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3
近年来,随着中外交往步伐的不断加快,走出国门的国人将中国的美食文化带到了全世界。与此同时,中国的西餐业也以每年超过30%的增长率飞速发展。因此,国内外市场上既有专业技能,又懂英语的烹饪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如果我们的毕业生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他们的市场竞争力无疑就会增强。这不仅能大大地拓宽就业面,而且有利于他们未来的持续性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中职院校迫切需要在教好烹饪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英语教学,改变当前学生只重视专业技能、轻视或者害怕英语学习的客观现实,建立烹饪专业原料、烹调及菜品等英语教学资料库和课件,寻求适合学生学习的双语教学模式,让职业学校的教学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践行
我校海外就业实践始于1998年,初期每年约有10人赴境外就业。2001年起,学校成立培训中心,开展境外英语培训项目,逐渐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英语培训和海外就业平台。2008年,学校经过仔细调研,最终确定了学校特色发展之路----推行国际化办学,并把“国际化办学”思路列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自此,国际化办学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理性而清晰的选择,追求学生海外就业的“三高一低”(层次高、收入高、福利高、缴纳费用低)成为推动国际化办学新的选项。
学校不断克服旧观念的束缚,在备受质疑、生源较差和组织教学困难的情况下,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先把项目做起来,继而狠抓教学质量,不断强化内部管理,突出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特色,注重人才培养环境的建设,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校本特色。
在教学方式上我们首创了“情景式”双语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一年级夯实英语基础,二年级专业课渗透双语教学,三年级强化英语口语的教学模式。我们在调研――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的实情及需求,让数据说话;设定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便于跟踪反馈;多角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校本教材,改革教学内容;“以人为本”,改进评价方式。开展烹饪专业课双语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烹饪专业基础,更要求教师对异域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学校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的同时,狠抓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1.“走出去、请进来”
全力培养校内专业课教师,把他们送出国门,强化英语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邀请外籍教师给学生上烹饪课,创设最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英语教师学烹饪,烹饪教师讲英语
校内40岁以下的英语教师每人都要掌握至少一门烹饪专业技能,校内所有的烹饪专业教师强化英语口语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3.理论和技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除了各级技能大赛,学校还积极为老师们搭建平台,夯实理论基础,推荐专业教师外出参加各类说课大赛。截至目前,我校已有两位老师获全国说课一等奖。
回顾
多年来的实践历程中我们发现“行双语教学模式,走国际化办学之路”早已融入学校的灵魂:
1.国际就业唱响学校国际化办学的主旋律
近年来,学校越来越重视与国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外方的肯定,学生海外就业遍布中东地区、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地。
学校紧扣国际就业市场的脉搏,敏锐抓住国际市场对第三产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努力强化烹饪、旅游和商贸等专业建设,积极与国外用人单位沟通,争取出国就业指标。学校先后与洲际酒店集团、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喜达屋国际酒店集团、圣达特国际酒店集团等企业合作,每年向国外输送40名到60名生源。他们普遍吃苦耐劳,虚心学习,遵守规范,技能突出,深受企业好评。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出国就业的学生中,有35%的学生担任国际知名酒店的领班、分点厨师长,其中15%的学生成功技术移民国外。他们的英语水平得到迅速提高,雅思(5分)通过率达15%。65%的学生能用英语进行顺畅的交流。调查发现,82.5%的家长对学生就业与发展十分满意。
2010年3月,阿联酋阿布扎比皇宫酒店(八星级)Hakasan慕名来到学校,招聘烹饪和酒店服务人才,共有20位同学通过面试,赴阿联酋就业。2011年5月,阿联酋双子塔五星级酒店哈卡桑粤菜高级餐厅经理一行6人来到学校招聘人才,参与应聘的9名同学全部通过考核,被顺利录用。
施毅同学,毕业于烹饪专业,被推荐到阿联酋洲际酒店工作,2007年成功移民澳大利亚,现任澳大利亚五星级酒店厨师长,年薪40万元人民币。孙洋、周亮、王璐、钱坤、陈林等同学,通过技术移民在澳大利亚和英国定居,并担任当地知名酒店厨师长,年薪30多万元人民币……
为了体现国际化的办学特色,今年学校专门招收国际就业班,学生一入学就签订海外就业协议,并把工资收入纳入协议内容。班级教学中融入了大量双语教学课程,强调学生技能水平的精雕细琢,加强实战能力的培养。
2.国际升学成就学校双语教学的制高点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国际升学原本只能是一种梦想,社会对我国高考录取机制的固执己见也使这种做法举步维艰。为了能在国际升学与交流方面取得突破,2010年5月,学校与瑞士DCT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2011年7月,学校与美国弗吉尼亚联合学院合作交流,输送两名学生赴美国留学深造。
今年,学校又先后与韩国又松信息大学、加拿大温士顿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交流协议。主要采取“3+2”的合作模式,即3年国内学习,2年国外的大专学习,毕业后再加2年在国外进行本科学习。为了加强管理,学校成立了中加班和中韩班,为立志国际升学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总之,中职学校搭建国际升学“直通车”,颠覆了中职生不能出国留学的传统观念,实现了中职生境外深造的梦想。
3.国际交流跃为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常态选择
用国际视野审视师资力量,通过国际化交流提升师资水平,是师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学校国际化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学校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教师是国际化进程的最终承担者。为提高教师国际化教学水平,促进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学校先后输送了10多名教师出国交流、深造,如派米佳、陈燕两位老师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学习国际课程,刘伟和张云老师赴加拿大学习进修,王景晨老师前往法国进修,曹荣老师赴阿联酋进修,王光老师赴韩国又松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等。
学校还与菲律宾国立大学、马来西亚大学、瑞士DCT酒店学院、新加坡职业学院等进行合作,双方互派老师和学生短期学习,以开拓师生的国际视野。
2012年5月16日,美国东北大学的16名师生来学校参观访问。这些美国学生穿上厨师服,戴上厨师帽,与烹饪专业的学生一道做汤圆、包饺子、裹粽子、做中餐的热烈气氛给美国师生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既增进了双方对两国文化的相互了解,也促进了双方的友谊与合作。
反思
1.国际化办学进一步提升,办学硬件面临不足
学校占地面积较少(不足30亩),办学规模较小(在籍学生数不足1500),实训设施严重不足(设备价值不足700万),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
2.国际化办学进一步提升,办学软件面临不足
学校专业师资日趋老化,新进教师基本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专业前沿的师资由于编制问题,无法引进;办学政策严重落后于当前形势的发展。
展望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学校积极探索,以新观念、新形式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努力打造校际合作平台,积极深化与巩固校际友好合作互动机制,以国际化为抓手,大力推进与海内外高校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整体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
为此,学校经过认真思考,将采取以下举措,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办学:
1.课程建设
在课程设置方面,参照国际规范,与国际接轨,结合中国国情,适当引进相关专业课程。进一步推行双语教学,适当增加课程中的国际性内容,开设涉及国际文化的课程,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对国际文化的认识,为“走出去”打下知识和能力基础。
2.平台建设
创建高水平国际教育合作机构,稳步提升国际化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打造面向国外的就业联络机构,建立“主动式”的就业机制。
3.窗口建设
通过国际化办学和交流,构建教育、科研网络平台,努力把学校建成面向海外的窗口和桥梁。
4.项目建设
不断开拓新的中外合作交流项目。定期选派优秀的学生到国外知名企业、集团带薪实习、研修;选派学校学生到国外知名大学访学交流。预计到2015年,学校每年将有20%-30%毕业生出国就业,15%的毕业生出国留学,20%的在校生有机会进行国际交流。
5.师资建设
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4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就业市场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作为职业教育烹饪专业的教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深入学习,提高认识
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应以培养目标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社会岗位要求为依据设置课程。因此,烹饪专业办学思路就应该定位在发展祖国烹饪文化、振兴龙江餐饮经济上,为加快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经济特色文化做出贡献。所以,专业课教师要从目前烹饪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文化课程度过深,专业理论知识陈旧、抽象,专业技能训练课时设置少、项目内容贫乏,不利于学生兴趣、技能培养和就业)问题分析入手,深入学习《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以《多元智能理论》现代人才观拓展教育理念,善于发现学生智能优势,开发其潜能,竭力培养出烹饪大师、面点烘焙师等技术型、工艺型人才。
二、明确烹饪专业课改目标、任务
课程设置是学校按照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组织实施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烹饪专业课程改革应凸显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课程新体系,适当降低文化课、专业理论课难度,增加专业技能训练课时,注重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共同提升,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竞争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造品牌专业,提高办学质量。课改还必须促进新知识、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充实课堂,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及时为企业培养适用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
(一)开发适应课程理念的教学计划,确定课程设置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人手,实行能力本位教学。
(二)各类课程比例
目前,我校已将文化课与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比例调整为1:2:4,强化烹饪专业实用型学科特色,增加了实习实训课程比例。
(三)课程考核与评价
任课教师应按照《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根据课程特点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例如,中式烹调技术课程考核项目有理论笔试、实践操作、课堂讨论、课程参与态度、上课勤、操作卫生、工作着装等。
(四)专业课程改革
专业必修课删减老化课程,突出能力培养,增加实践课程学分;新开设西点烘焙、西餐、现代餐饮经营管理等实用性课程,使最贴近岗位的实用知识和技术本领充实课堂。
三、烹饪专业课改实施过程
烹饪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同时进行。
高一年级:依据学生专业喜好,开设专业基础和实践课,强化兴趣培养,加大基础技能训练力度。例如,为适应行业流行“七分刀工三分炒”趋势,提高刀工技术水平,增加刀丁课时,减少勺工课时。
高二年级:按学生专业主修意愿、方向分流,成立热菜、面点班。引领学生夯实专业理论、技能基础,追求“术业有专攻”。增设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重视培养学生操作安全、食品卫生、绿色饮食、营养无毒意识.加强创新观念教育,鼓励新创意,开发新菜品;增强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意识。
高年级:把学生分配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统一顶岗实习两个月后,将学生再次划分为回校复习升学和直接就业两种类型。
四、措施得力。保障课改成功
学校选派理论研究功底深的骨干教师,参加全国川菜培训班学习;选派学科带头人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班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实习管理教师到实训基地顶岗实践,熟悉课程内容操作流程,提高实作示范水平。“以老带新”结对子,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鼓励教师校本研究,大力开发校本教材。教师们编写出版了《图解西点技艺丛书》、《图解新派食品雕刻技艺》、《中式面点技艺》、《黑龙江省烹饪专业课程设置标准》、《裱花蛋糕》、《西饼百变》等10余本校本教材。
大胆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带领学生拓展知识面,掌握技能。学分制和选修课管理制度细化落实了专业培养目标、岗位职业能力目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大教师引进力度,招聘行业精英,充实壮大专业教师队伍,为烹饪专业课改储备人才;积极聘请行业知名人士、烹饪大师,进行岗位演示讲座,点评作品,拔高技能,传授创业经验,激励学生成才。
五、活动显真功。大赛露峥嵘
自实施课程设置改革试验以来,我校烹饪专业学生包揽了2004至2005年省级热菜、冷拼、雕刻、面点等比赛项目的一等奖。4名师生在行业大师的点拨下,荣获2007年全国首届“石浦杯”中职学校技能大赛3个一等奖,树立了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新形象,为家乡争了光!
学生制作的冷拼、雕刻、面点等作品的展台,进行的抻面技能现场表演展示,成为历届消夏美食节活动的观览热点,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誉,媒体对此也进行了广泛报道,吸引了大批招聘单位当场聘用我校学生。
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烹饪选修课 广选 精修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性质、目标的职业性,决定了其在专业课程设置的策略上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烹饪专业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或措施也应以就业为导向,要以烹饪学生以后用得着的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烹饪专业设置选修课的核心是将“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课目来学习,来“精修”。
一、开发更多的选修课课目,让学生有“广选”的空间
选修课的开发,就要学校拿出一定资金与时间来验证哪些选修课对烹饪专业学生将来是必需的,哪些是可以用来选修的课目。为此,就要调查研究,去酒店等用人单位实访、调查、了解,向在酒店工作的毕业生了解他们的体会,通过他们的亲身感受、案例来激励在校的学生。笔者认为,烹饪选修课的开发,要根据社会需求来改革、设置。如酒店等用人单位以前生意好时,比较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熟练程度或零适应期上岗做菜,现在的四星级以上酒店更注重养成教育培养。从笔者与酒店厨师长们闲聊时反馈的情况来看,笔者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时,有较多学生习惯不好,如切配好菜后离开,菜墩、刀常不清洗干净,工具也常不归位(用后工具放置在指定的地方),造成后来的人找不到工具或影响卫生。这就暴露出课程设置时重操作轻养成教育的欠缺,基础厨房课里有这些内容,但常常是一笔带过,教师在平时教学时也没注意这些细节。而厨师长们却相当注重这些,说不会切配菜可以教你,好习惯的养成却不是一学就会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才能养成。因此,根据酒店特别是五星级酒店的要求,应切实开发酒店“五常法”等养成教育课目,让每一位烹饪专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规范操作习惯。
再如,笔者学校西餐厅顶岗实习生的英语极差,学生反馈说教师教的不实用,好多学生只能听懂片言只语,无法与外国客人交流。曾有一位在义乌华美达之江大酒店的实习生告诉笔者,说自己闹了一个笑话:有一次会英语的领班上厕所去了,有一位外国客人向她点菜,她费力地听了半天,仅懂两个词“牛排”“意面”,就想当然认为老外要“牛肉面”。这件事笑翻了厨房师傅们。笔者认为,对于烹饪专业的学生使用普通中学的英语教材或职业中学的英语教材,基本上是对牛弹琴,不如干脆改成选修课厨房英语或酒店英语口语来得实在,让有兴趣的学生来选修。
开发更多的选修课课目,要立足于实用、易学的课目,既要考虑酒店需要,又要考虑学校的师资力量,更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改革课程设置,还学生更大的选择权
选修课的核心是还学生选择权。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及个体差异都会影响他们对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接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接受能力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科目,对学生来说,他们跟得上、学得进学习进程;对任教老师来说,对于基本上同一水平的学生更可以因材施教,任教任务可以适当减轻。为此,学校对文化课要有一个异步教学的结构,如语、数、英这些必修课,可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分层次组班教学,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学习,对于基础或好或差的学生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对于专业基础课,在第一、二学期学完,而对于专业课如炉台实战的周课时一般都在六节左右,对那些不太适合做炉台工作的女生和部分比较瘦小男生来说简直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他们由于自身的客观条件限制(有些连锅也翻不动),两年后出去基本上不太可能从事炉台炒菜工作,与其强迫让他们学习炉台炒菜而后又用不着,不如放手让他们把时间花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课目上,比如营养配菜、西点上面。
学校也不能图省力,以行政班的形式来强制技工院校的学生选择规定的课目,应当尽最大的努力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也许学旅游专业的学生喜欢烹饪,学财会的专业女生喜欢西餐呢?也有女生认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把学习厨房做菜技能作为自己修养提高的方面之一。学校不能剥夺学生这种自由选择的权利。学校应当尊重所有学生的自由选择权,把选修课的开发做到位,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广选”带来的新奇感,让所有学生感受到“精修”带来的成功喜悦。
三、改革烹饪选修课的教材教法,培养学生的“精修”能力
目前烹饪专业学生由于招进分数低,自学能力弱,“精修”功夫没有养成,学生虽有将文化、专业知识学到手的愿望,还是缺少良好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选修课教师摒弃传统教学重灌输、轻启发的方式,采用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精修”功夫,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广选”的学生,多少对烹饪选修课有所了解,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及学校的现有条件,有意识地引导烹饪学生选择将来可能就业方向作为主攻方向。比如个子比较弱小的男生或大部分女生,由于体力等原因,建议他们选择面点、西点等作为主攻方向。个子比较高大强壮者,可选择热菜,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让学生选修的过程中,学生“精修”能力弱、浅尝辄止型的学生对什么都感兴趣,三分钟热度,当初选面点或西点作为主攻课,对一些基本功如和面、揉面、下剂等练习比较厌烦,不愿下工夫去苦练。这就要求专业教师、班主任正确引导,不断鼓励学生;对于专任教师来说,比较枯燥的训练要尽可能改变教学方法,同一技能练习尽可能采取不同的训练形式,也就是说变着法子让学生对枯燥的训练感兴趣,同时做好专业思想工作,任何技能都是要不断训练才能真正掌握的。
四、小结
总之,选修课的开发与运用,学校应顾及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实用技能,顾及学生个体差异需求,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顺序性、阶段性、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必须增加选修课课目权重,增加选修课课目广度与深度,让学生有更广的选择余地。选修课的开发就是增加真正实用又让学生感兴趣的课目,让烹饪学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来“广选”,充分了解、比较以及通过任课教师引导,根据自身特点及爱好确定以后的主攻方向。
当然,就目前情况来说,如果真的打破专业限制,学生走班上课后,学生管理、考勤、学分统计就很难,教师的课节均衡、场室欠缺等都存在着问题,有待学校去解决。
参考文献:
[1]李业清.中等职业学校烹饪教学现状及其对策[D].扬州大学,2007.
[2]曹勇军.高中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 2007(8).
[3]李东文.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探索[D].扬州大学,2007.
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6
起步维艰,因竞赛而崛起
二十几名学生、几个灶台、几张桌子、一个大塑料盆、一只鸡,在学校操场上,老师宣布上课后,学生们就开始满操场跑着抓鸡,然后开始杀鸡、做菜……这就是古林职高烹饪专业最初的实训课场景,被专业组的老师们戏称为“杀鸡行动”。
古林职高的烹饪专业开办于1991年,开办之初每年只招2个班级、70人左右,几位专业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因为没有实训室,实训课只能在操场上进行。2000年前后,外地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导致当地烹饪就业岗位急剧减少,厨师工资水平又不见提高,学校烹饪专业招生变得异常艰难,毕业生也无人问津。但在如此困境下,学校仍没有放弃烹饪专业。
2006年,烹饪专业的4名学生参加宁波市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烹饪大赛,不仅分获烹饪项目的一二三等奖,还一举夺得团体一等奖的桂冠。这一次崭露头角成为了古林职高烹饪专业发展的转折点,来校咨询报读烹饪专业的学生家长越来越多,毕业生也越来越受企业青睐。从这一年起,学校开始扩大烹饪专业的招生规模,班级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3个,招生人数由70人增至150人,成为宁波市职技校中烹饪专业招生人数最多的学校。
招生规模扩大后,学校改建了烹饪专业实训室,设冷菜、西餐、热菜、雕刻、中西点心房等。在完善硬件的同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安排课程,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实践课时超过总课时的50%,所有的烹饪专业课都在实训教室进行。除了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学校还邀请星级酒店的厨师来授课,让学生零距离感受星级酒店大厨们的风采。
园丁助力,自身强则团队强
从2006年开始,古林职高拓宽烹饪专业教师的招聘渠道,引进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同时鼓励在校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团队。
烹饪专业教研组共有13位教师,其中多位都是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技术能手,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还有从企业引进的精英人才,为烹饪专业发展注入了活力。这支老中青三代组合的优秀团队,各有所长,专业技术扎实,不仅指导学生参加大赛屡获大奖,自己在专业上也在不断精进。
烹饪专业负责人仇杏梅在校任教已有16年,除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外,她自己也在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2006年,她带队参加宁波市烹饪专业技能大赛,辅导参赛学生获得团体一等奖,她自己参加了教师组食品雕刻项目的才艺比拼。当时其他参赛教师都是带着作品参加,唯有仇杏梅老师是现场操作,她凭借过硬的技艺夺得了唯一的一等奖。之后,她连续四年带队参赛,包揽宁波市面点所有项目第一名,并且连续六年带队参加国赛,获得2枚金牌和6枚银牌。
古林职高在技能大赛上大放异彩是从2008年开始,这与周炜彬老师的加入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教之前,周炜彬老师在开元名都大酒店任雕刻总监,最擅长雕龙,先后获得2005年台州市技能大赛冷拼特金奖、雕刻特金奖以及“台州市技术能手”“台州市青年岗位”等众多荣誉。他的加盟,让学校烹饪专业如虎添翼,他丰富的个人参赛经验和企业工作经历,使参赛学生收获颇丰。
这支技术精湛的教师团队中还有很多年轻教师,他们热爱烹饪专业,充满创意,先后研发了“新式精品茶壶酥”等十余种新面点品种、一批中西餐结合的热菜作品,以及经典的大型雕刻作品,受到同行的高度赞赏,其中琵琶雕、荷花雕、花瓶酥等作品成为其他职业学校和饭店学习的模板。
优秀的教师团队培养出了一批国家级比赛金牌得主和行业能人。如2013年全国技能大赛烹饪项目面点金牌得主毛佳儿、2012年全国技能大赛烹饪项目面点金牌得主黄佳波、创办宁波“牛吃草”餐饮连锁公司的蔡浩云、现任行政总厨的项锦长、实习4个多月就当上主管的孙路……一个个优秀学子是专业组教师们的骄傲,更是古林职高的骄傲。
组建职教集团,“四维一体”联动
2011年,由古林职高牵头,鄞州区烹饪协会、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和宁波33家餐饮企业共同参与,成立了鄞州区烹饪职业教育集团。
依托烹饪职教集团的平台,古林职高开创了“四维一体”的联动模式。所谓 “四维一体”就是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在合作和人才培养上用一体化的思维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分享利益。比如错时放假制就是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一项实习时间安排。节假日、寒暑假是企业特别是酒店服务业的旺季,往往在这期间会出现用工荒。针对这一现象,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到企业实习,既可缓解企业用工荒,又可让学生加强社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而学校则根据学生在企业的表现,适当给予假期补偿。
原来的校企合作是学校一头热,如今企业更加积极主动。作为职教集团理事单位的企业,原先只是接纳学生实习、就业,如今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企业主管、厨师长、行政总监等都到学校授课。如浙江向阳渔港集团每学期初就制订好相关的教学计划,至少两周安排一次厨师长或技能骨干到校向学生传道授业,遇到特殊节日还会安排学生到各门店见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文化。
除此之外,职教集团还明确章程和制度,严格按照市场运作方式洽谈项目、制定规则,明确各方的责任与权利,以保证校企合作健康快速发展。在学校“发动”、政府“推动”、行业“拉动”和企业“互动”的合力下,职教集团定期召开研讨会,并通过QQ群、官方微博、师资共建等方式,互通信息,互享资源,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实习就业的对口率。
鄞州区烹饪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两年来,为烹饪专业的发展和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每到毕业季,学校就会安排“三选会”,通过召开职教集团理事单位研讨会、实习学生家长会、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就业岗位的需求、期望的工资待遇等,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就业达到三方都满意。
建现代学徒制,育德艺双馨人才
早上6点,学校烹饪专业学生小邵就穿上饭店制服,来到伯豪华府奥特莱斯店一楼的西餐厅,开始学习制作西点和自助餐;9点,二楼中餐厅也开始忙碌起来了,小杨同学对冷菜装盘不再手忙脚乱了;10点,小马等同学开始听师傅讲授热菜烹制的要点……“现代学徒制”实习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从2010年秋季起,学校烹饪专业创新推出“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以酒店用人需求与岗位标准为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主要形式,以学校、酒店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烹饪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现代学徒制”实习。从2012年起,实习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来选择实习岗位。如学生到伯豪华府酒店实习时,酒店会根据学生填报的岗位安排专门的师傅指导,并提供统一服装、免费食宿。
以一人一岗、一对一指导和一线实践操作的“师傅带徒弟”方式进行实习,克服了原先教学能耗大、一对多、岗位少的现象。实习期间,学生通过与师傅交流、跟师傅实践来学习操作过程。实习学生每两周进行一次换岗实习,掌握酒店各个岗位的技能,为就业定位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