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实践教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基础实践教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基础实践教程

电工基础实践教程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浇带设置;施工要点

一、后浇带设置的原则

在建筑工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工程类型、工程地质、工程部位、结构受力、基础形式、现场施工条件以及上部结构布置等具体情况,对后浇带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设置,确定断面的形式和间距。地下室后浇带设置一样应结合以下原则:

1、将后浇带设置需解决的问题进行考虑。主要是对地基沉降差的后浇带问题进行解决,为后浇沉降带。主要在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后浇带中得到应用,属于后浇伸缩带。

2、确定后浇带的位置和宽度。应在结构受力弯矩和剪力均较小及较小变形的部位中对后浇带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设置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处于自上而下对齐,不宜竖向上错开。后浇带带宽设置应控制在800~1000mm范围内,避免有应力集中现象和便于组织施工。

3、不宜在带中将后浇带带内结构主筋断开,,带内混凝土应遇梁断梁,遇墙端墙,遇板端板,全断面贯通对后浇带实施设置。

4、确定后浇带带内混凝土强度。应运用比两侧混凝土强度高一等级的膨胀混凝土作为后浇带混凝土。结合后浇带性质由设计计算将浇筑时间确定,同时要求混凝土的保湿养护不能少于28天。

5、当超长结构对后浇伸缩带进行设置时,通常应将间距控制在30~50m范围内。当高层建筑和裙房设有防空地下室时,应在裙房一侧对后浇带实施设置,不得设置在主楼内,应在主楼边柱第二跨裙房内将其位置进行设置,并将高层建筑和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实施加强,提升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使后浇带封闭后,由于剩余差异沉降导致的结构内力得到抵抗。

二、地下室后浇带的设置

在设置后浇带时,应参照“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由于普通混凝土有开裂问题存在,因此在后浇缝设置之后,会释放大部分的约束应力,并通过混凝土填缝的方式对残余应力实施抗衡。由于施工因素需对后浇带进行设置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确保留设的位置应通过相关单位的许可。应合理对后浇带的间距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矩形建筑物后浇带可对30~40m进行设置,后浇带的宽度应对施工操作提供便利,并结合结构构造对其要求进行明确。

后浇带位置的梁板受力钢筋应达到贯通,禁止有断开现象发生。若梁、板存在较小跨度时,可一次对钢筋进行配备。若存在较大跨度时,可根据规定实施断开。在对混凝土补齐之前并实施有效焊接。在未对后浇带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禁止拆除部分模板及支柱,否则会造成梁板出现悬臂,从而形成变形问题出现。

三、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要点

1、地下室顶板混凝土的建筑

(1)后浇带两侧的结构混凝土浇注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注厚度较大造成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导致尺寸偏差。

(2)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注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注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的严重流失,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Φ50mm振捣器时间距≮40cm;采用Φ70mm振捣器时间距≮50cm。

2、浇筑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1)对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进行运用,当混凝土出现初凝之后,应采用压力水实施冲洗,将浮浆、碎片清除后将冲洗部位的骨料露出,同时冲洗干净钢丝网片。混凝土出现终凝之后,拆除钢丝网,运用高压水立即对施工缝表面实施冲洗。

(2)运用高压水将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进行冲毛,也可结合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采用人工凿毛的方式进行处理。

(3)对于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而言,应运用凿毛机进行处理。

(4)及时修补严重的蜂窝或孔洞。

(5)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之前,应运用喷枪对表面实施清理。

3、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1)对于底板后浇带而言,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位置各对临时挡水砖墙进行增设,当高度得到底板高度以上时,墙壁两侧应对防水砂浆实施涂抹。

(2)为了将底板周围施工积水向后浇带内流入,应运用砂浆在后浇带两侧50cm宽的位置对宽5cm、高5~10cm的挡水带进行设置。

(3)完成后浇带施工缝并清理干净以后,应采用木模板或铁皮将其顶部封盖,并运用砂浆做挡水带。四周设置临时栏杆维护,避免施工过程中有钢筋污染和垃圾堆积现象发生。

4、浇筑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

(1)后浇带混凝土的不同类型会存在不同的浇筑时间。伸缩后浇带应根据先浇筑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在施工应在施工后的42~60d以内。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对沉降后较大进行设置。在一些工程中,若施工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存在时,应结合设计要求实施预留。

(2)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之前,应用水对施工缝进行冲洗,使其达到24h湿润状态,并将混凝土表面的积水排出,在施工缝内对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进行铺设。

(3)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后,应进行浇水养护处理,且养护时间应达到28d以上。

5、地下室底板和侧壁后浇带施工

由于地下室对防水存在较高的要求,因此,后浇带施工的作用极为重要。

(1)应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以后再对后浇带进行施工。

(2)严格按照施工缝防水施工要求对后浇带的接缝实施处理。

(3)运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对后浇带进行施工,使其强度等级不能低于两侧混凝土。

(4)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应处于28d以上,应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对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进行操作。

6、后浇带施工质量的控制

(1)在后浇带施工时,应牢固地对模板支撑进行安装,清理整形钢筋,使施工质量与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相满足,使混凝土密实、不出现裂缝以及渗水现象得到保障。

(2)加强后浇带接缝处的防护,最好对围栏实施设置,并进行表面覆盖,避免后续施工时后浇带接缝位置有污染现象产生。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地下室中,对后浇带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伸缩缝间距的增大,并且可以降低地基差异沉降的产生,减少永久性变形缝的产生。同时,在地下室后浇带设计中,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严格控制结构变形缝的产生,减少工程额外的成本投入,使地下室的防护功能不会受到影响,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电工基础实践教程范文2

关键词:维修电工 培训教材 技能鉴定 问题建议

维修电工是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通用性技术工种。该职业分布于各行各业,具有覆盖面广、技术性强、智能化程度高、安全要求高、工作责任重大等特点,是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批实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工种之一。诚然,维修电工也是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人数相对较多的工种之一,它遍及采矿、选矿、冶炼,铜材压力加工等各个生产单位。由于维修电工的工作质量及其操作的安全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关系到产品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到国家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公司对维修电工的职业培训十分重视。自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来的十多年里,对该工种的培训与技能鉴定就从未间断过。其间,笔者作为一名考评员多次亲历了维修电工的初、中、高级培训与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在实践中,不仅对维修电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日趋规范有着切身体会,同时也感觉到培训教材及技能考核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现提出来与同行商榷。

一、维修电工的培训与技能鉴定日趋规范和完善

由于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是一个集采、选、冶、加等于一体的特大型有色企业,技术工种和技术工人都较多,因此,原江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于1998年就在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2002年又升格为职业技能鉴定所,其技能鉴定对象主要是本公司技术工人和技校学生,十多年来,仅参与各等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的就有上千人次。通过技能鉴定,大大地激发了员工崇尚科学和自觉钻研技术的积极性,这对于保证公司的正常生产,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促进公司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技能鉴定站(所)是一个服务于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的机构,因此,多年来一直受到公司领导的重视并得到各厂矿单位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正因为这种“服务于江铜”的性质,从而形成了其技能鉴定站(所)“坚持标准,从严把关,不粗不滥”,以公司利益至上,以“鉴定质量”为根本的特质。这一特质,使得鉴定所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有一支思想素质较高、专业水平过硬的考评员队伍,还要有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培训与技能考核体系。例如,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就很复杂,不同岗位的维修电工虽然在理论和技能方面有不少共性,但由于不同的生产单位、不同的生产机械其电路功能、电器的种类及技术内涵千差万别,个性十分鲜明,如采矿设备的电路与选矿设备的电路就大相径庭,能娴熟地维修选矿设备故障的电工要去维修采矿设备可能会一时无法应对。因此如何做到比较科学、客观、公正地评判不同岗位维修电工的技术水准的确比较困难。尤其是在起步阶段,由于没有形成权威的职业标准和培训考核体系,使得职业培训与鉴定的组织实施困难重重。回顾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所走过的路程,其实是一个在艰难中前行且日趋规范和完善的过程。虽然1993年国家就颁布了《职业技能鉴定规定》,但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真正开始步入正轨应是2002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维修电工职业标准》之后。有了《维修电工职业标准》,才有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2003年组织统编的《维修电工培训教程》,才有了后来与之配套的《维修电工考核题库》。标准、教材、题库三位一体,真正为技能鉴定走向规范,成为以社会化服务为基本特征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铺平了道路。

二、维修电工的培训与技能鉴定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维修电工的培训与技能鉴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已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其体系也在日趋完善,这为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有序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总会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再说事物总是发展的,也就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无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还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存在问题是必然的,然而只有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才能使事物趋向完美。

1.关于培训教材的问题与建议

纵览《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其特色是十分明显的,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充分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了职业培训特色。二是在具体技能内容的选择上有着突出的通用性与典型性特色。三是具有明显的不同等级对应不同水平的差异性特色。然而,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中《教程》也存在以下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知识体系与等级模块的关系处理上有失偏颇。由于《教程》是对应《标准》编写的,每一条标准都有教材内容与之对应,如果把《标准》看成是画的圈,则《教程》便是圈内的充填物,这样的充填实际上是对原有知识体系的分解与组合。由于这种分解与组合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学习者的学习思维与认知特点,从而增加了学习上的困难。有些地方因分解过细,不免给人以“碎、散、乱”的感觉。例如,基础知识篇是初、中、高三个等级的必备知识,从等级间知识的兼容性看,高一级应兼容低一级的知识,也就是说,初级的所有知识中、高级都是应当具备的。因此,初级技能篇中的有些相关知识应尽量合到基础知识篇中去,如初级技能的配线与安装相关知识中的“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及应用知识”与其对应的操作技能并无关联,完全可以放在基础知识篇的第一章第八节,这样还可以避免一些重复。又如整流电路,基础知识篇里有,初、中、高三级的技能篇中也都有,虽然内容不同,侧重点不一样,但这样的分解未免显得过于零碎。再如,中级工的读图与分析中有晶闸管直流调速电路,可相关知识又不讲晶闸管变流技术,而是放到电气故障检修和配线与安装的相关知识里,其实电气故障检修和配线与安装的技能操作内容又与晶闸管变流技术无关。诸如此类问题还有一些,因此建议基础知识篇与技能篇中的相关知识作些调整,在以技能为核心的前提下,还应尽可能顾及到理论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亦即分解成的模块尽可能大一些,不要太零碎。

二是知识与技能不够匹配,知识相对弱化。由于电路中的电磁物理量的隐形性特点,使得维修电工在电路读图、故障分析与调试等技能上需要足够的理论支撑。然而《教程》中,编入的基础知识未免显得过于简单。例如分压分流公式、基尔霍夫定律、相量、三相负载的联结及相、线电压电流关系等很基本、很重要的知识都未编入。在技能篇中编入的相关知识有不少是以结论性的语言编写的,显得过于精炼,可以说如果没有经历过技校或高职等电工电子知识系统学习的人很难学懂,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教程》缺乏可读性。所以建议强化基础知识,相关知识也要适当细腻一些,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三是《教程》中有些内容编排不尽合理。例如钳形电流表、数字式万用表以及电阻、电容的型号标志等笔者认为初级工就应该掌握,而无需等到中级甚至高级工阶段才学习弄懂。因此建议对于此类问题作相应调整。

2.技能考核问题与建议

自2007年以来,由于技能鉴定考核实行了《标准》《教程》《题库》三位一体,技能考核主要有以下两大特色:一是考核范围比较确定。由于试题均源自于培训教材,而教材的各等级内容泾渭分明,不再有一种漫无边际的感觉,这有利于应试者学习和把握。二是考核形式相对简单。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两个方面,其中理论知识试卷全部采用客观题(单项选择题与判断题)。技能操作题也只需备好一般工量具和相关器材,借助条件较好的实验室便可完成,而无需到生产现场进行,大大减轻了考核的经济负担。

然而,在技能鉴定的实践中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有待完善。一是理论考试题基本上是死记硬背的概念或数据,很少有分析计算,几乎没有主观发挥的空间,难以体现理论水准。因此建议理论试题要含有一定的分析计算题或作图题,以更好地体现其相应地理论水准。二是题目内容完全拘泥于教材,使得一些与电路有关的试题也没有电路图,应试者只有完整地记住了该电路(包括文字符号的下标)才有可能答对。例如:高级工的选择题:(1)锯齿波的形成则主要靠晶体管V12、电容C2、电阻R5、电位器RP组成的( )电路;(2)积分电路C1接在V5的集电极,它是( )锯齿波发生器;(3)KC41的输出端10~15是按后相给前相补脉冲的规律,经V1~V6放大,可输出驱动电流为( )的双窄脉冲列。因此建议:出题要完整,所需电路图不能省略,以免增加不必要的难度。

总之,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经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有了规矩,成了方圆,但还须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对培训教材中的不足进行改进,使之既能体现以技能为核心,又能顾及到了理论知识体系;同时有利于更为科学地加强鉴定题库建设,使培训与鉴定工作更加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S].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电工基础实践教程范文3

这几年来,高职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校企合作,厂校结合,共同培养高质量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应用性人才。不断改革深化人才质量培养体系,优化课程组织结构,改革课堂教学内容,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在有限的教学时段内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1.调整课堂教学重点

根据专业的目标定位和后续课程的需要,我们把《电工基础》教学的重点放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线性电阻电路、线性网络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及一般电路的分析方法和三相交流电路。这些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一些知识的要点如功率、电源、匹配、电位,电感电容元件、振荡电路,三相对称非对称电路等对以音频放大电路为主要特征的电子技术,音响技术,数字立体声技术,和以三相交流大功率用电为特征的灯光技术、舞台电器控制等课程的学习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磁路和铁芯线圈电路自从设备小型化时代的到来,磁放大电路和电抗器的应用也早被开关电路所替代,这些章节在未来的专业课程中涉及很少,因此不作要求加以删除。高职学生有它一定的特殊性,相对数理化基础较差,在教学中要主动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删繁就简,以广度换深度,简化定量计算,加强定性分析,把深奥的理论还原成浅显的道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程式思维的培养,使科学向技术回归,技术服务于应用工程。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实训教学项目

电工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一门专业技能课,有些教师会对此提出异议,觉得电工的基本技能应该是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以外的教学项目。我们对此进行了统筹的安排,变革围绕教材“讲授+实验”的课堂教学模式,精选实验内容,增加实训教学项目,加快理论与实训融合,使学生在了解电路实验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基础上,熟悉掌握常用电路元件,电工工具,电工仪器和仪表的使用方法,加强一般电路的连接、电路的测试等操作技能,加强电路常见故障的排查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为此,我们专门组织力量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与《电工基础》相配套的《电工基础实训教程》,实现理论教学、实验项目和实训教学环节的相互衔接和优势互补,实现《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书面知识的了解,基本理论的掌握。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能起到检查和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业绩评价体系,立足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思维习惯,从强化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着手,改革考试方式,注重内容实效,更加突出教学过程管理。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平时与期末兼顾,项目训练与实训操作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形成性成绩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注重过程积累,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教学效果明显变化,学生成绩逐年提高,《电工基础》课程的合格率从以往的百分之六七十,上升到目前的百分之九十左右,成效显著。

三、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课堂教学改革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这两年来,为了着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十分注重引进行业从业人员充实到实训兼职教师队伍。目前,我们三位电工基础实训教师都来自行业生产一线,具有高级电工,中级技师职称。他们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为实训项目设计,电工基础课程为专业能力服务和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结束语

电工基础实践教程范文4

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1.1教材缺乏合理性

目前关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方面的教材很多,通过观察这些教材可以发现,很多教材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但通过观察众多相关教材发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材多偏重于理论知识,并且,相关教材知识更新较慢,很多教材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这些问题导致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讲解与学习方面出现教师讲解费劲,学生学起来毫无兴趣的局面,并且学生所学知识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

1.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理论性强,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对书本理论的讲解,不形象,不直观、方式枯燥,并多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既没有为学生留出消化与理解知识点的时间,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与平台,没有注重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及学生主动性的培养模式,长期以往,必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学习愿望,学生根本无法提起对课程知识内容的兴趣,使得教学效率低下。

1.3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基本上都是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缺乏直观性,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导致学生听课时难以较好地理解,以至于产生难学、厌学的情绪。实验教学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配合合适的实训课程,充分的利用实训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很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但是由于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有些学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实践教学安排的不合理;(2)由于实践教学课程较多,所需设备投入较大,有些学校不能较好地提供实践教学的设备,这些都是导致学生操作动手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

2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应对措施

2.1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进行科学地补充及重组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伴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前进,电工电子技术也在进行着飞跃式的发展,与此同时,与电工电子技术相依相伴的电子元器件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与发展,因此,与之对应的电工电子技术教程的教材也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不断的充实。针对教材中一些内容较老的情况,应对原有教材进行深入地分析,去糟粕取精华,添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适用的器件、电路等方向的内容,使得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能够跟上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针对有些教材过于偏重理论的情况,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要做到去虚留实、简明扼要的讲解,使理论与实践尽量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资料的重新整合,编排出一个适合教学的顺序,即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的原则,这样将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2.2教学方法改进

针对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式枯燥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手段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营造一个具有良好学习氛围的教学环境。比如,采用灵活的创设问题情境及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尽可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得他们自觉地跟随教师的思路,因为有趣的提问不但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自觉性,有效地丰富枯燥的教学课堂,提高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9]。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使用直观教具和实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到电容和电感时,可以将电视机的主板上的电容和电感作为直观教具,让学生自己在主板上寻找各种电容和电感,并让他们记下相应的型号。进行实例教学时,可以将手机、相机、太阳能设备等作为电工电子技术涵盖的各方面技术产品来进行讲解剖析,这种采用实物、模型等方式的教学手段,可以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器官间的协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

3结论

电工基础实践教程范文5

【关键词】电工实训;教学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知识更新的步伐也在加快,因此对于现代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使学生具备新的行业规范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

在电工工艺实训中,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电工基本技能的培养为目的,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规范训练,使学生真正获得电工技术工艺和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与实践的问题,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动性,在教学模式上应进行充分的改革,强化基础工艺训练。

一、电工工具和仪表的规范化训练,使学生掌握其技术要领

电工常用工具是指一般专业电工都必须使用的工具。电工工具质量的好坏、工具是否规范、使用方法是否得当,都将直接影响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电气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电工常用工具、仪表的结构、性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例如钢丝钳,是电工应用最频繁的工具。电工用钢丝钳炳部加有耐压500V的塑料绝缘套。因此,在使用钢丝钳时,必须检查绝缘炳的绝缘是否完好。钳头不可代替手锤作为敲打工具使用;钳头的轴销上应经常加机油。用电工钢丝钳剪切带电导线时,不得用刀口同时剪切相线和零线。

像尖嘴钳,它的头部尖细,适用于在狭小的工作空间操作。它除了头部行状与钢丝钳不完全相同外,其功能相似。

像低压验电笔,它是检验线路和设备是否带电的工具。使用时注意:用手指握住验电笔身,让笔尖的金属体接触带电部分,食指触及笔身金属体(尾部),验电笔的小窗口朝向自己眼睛。

像电工刀,它是一种切削工具。使用时注意:刀口朝外进行操作;使用后要及时把刀身折入刀柄内,以免刀刃受损或危及人身。

像螺钉旋具(螺丝刀),使用时,应按螺钉的规格选用适合的刀口;并且螺丝刀应垂直于被拧的螺钉;螺丝刀不能当凿子用;电工不能使用穿心螺丝刀。

比如,像电工用万用表,要了解在使用时为什么要水平放置;测电阻时,为什么要对“零”, 对“零”有什么作用;红、黑表笔各代表什么意义。根据被测电压、电流的大小,选择适合的量程;要注意交流电压(电流)和直流电压(电流)的区别等等。

像兆欧表,要了解使用前应放置在平稳的地方,以免摇动手柄时,因表身抖动和倾斜产生测量误差;使用时应先做开路和短路试验;使用中用单股导线将“L”和设备的待测部位连接,“E”端接设备外壳;使用后,将“L”和“E”两导线短接,对兆欧表放电,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二、指导学生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室内线路的敷设与安装要求

室内配线有明配线和暗配线两种。导线沿墙壁、天花板、桁架及梁柱等明敷设称为明配线;导线埋在墙内、地坪内和装设在顶棚内等称为暗配线。

(一) 室内配线的基本要求

室内配线不仅要求安全可靠,而且要求线路布局合理、整齐、安装牢固。配线时要求导线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导线的绝缘状况应符合线路安装方式和敷设的环境条件;导线截面积应能满足供电负荷和机械强度要求。配线时应尽量减少导线接头;穿管和槽板配线时,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必要时可采用接线盒或分线盒。明线敷设要保持水平和垂直,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导线穿墙时,应加保护管;保护管伸出墙面的长度应不小于10mm,并保持一定的倾斜度。导线通过建筑物的伸缩缝或沉降缝时,敷设的导线应留有余量。导线相互交叉时,为避免相互接触,应在每根导线上加套绝缘管。

(二) 室内配线的敷设要求和操作工序

室内配线又分为瓷夹板配线、瓷瓶配线、塑料护套线配线和线管配线等四种配线方法,每种配线方式都有不同的操作工艺和敷设要求。我们以塑料护套线配线为例。

护套线是一种具有塑料层的双芯或多芯绝缘导线,它具有防潮、耐酸和耐腐蚀的特性。护套线可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的表面,用塑料线卡作为导线的支持物。护套线敷设的方法简单、线路整齐美观、造价低廉;广泛应用于电气照明及小容量配电线路中;不适用于室外露天场所明敷和大容量配电线路。

护套线配线的敷设要求:

护套线的型号、规格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定;塑料线卡必须与所夹持的护套线规格相对应。护套线的敷设应横平竖直,不应松弛、扭绞和弯曲。护套线在同一墙面转弯时,必须保持相互垂直,导线弯曲要均匀,弯曲的半径不应小于导线宽度的3倍;两根护套线相互交叉时,交叉处要用4个塑料线卡固定;护套线在转弯前后要用塑料线卡固定。室内使用护套线配线,其截面规定铜芯不得小于0.5mm?,铝芯不得小于1.5mm?。护套线的分支接头和中间接头,应放在开关、灯头盒和插座等处,必要时可装设接线盒,以保持整齐美观。在地下或墙壁内敷设护套线时,必须穿管。在护套线配线时,严禁将护套线直接埋在墙壁或顶棚的抹灰层内,容易造成漏电事故,危及人身或建筑物安全,且无法进行检修和更换。

护套线配线的操作工序:

(1)绘图定位。根据所给的材料和工作台的大小以及指导老师的要求绘制接线图,敷设护套线时,可用粉线按照图纸弹出正确合理的水平线和垂直线。

(2) 放线。放线时需两人合作,一人把整盘线套入手中,另一人将线头向前拉直;为了便于施工,可按实际长度并留有一定的余量将导线剪断(实习时用此方法)。

(3) 钉塑料线卡。根据护套线不同的宽度和外形,选择相应得线卡外形和规格。塑料线卡的钉制距离及位置要求:直线敷设段每隔150-200mm;转角处距离转角50-100 mm处;距离开关、插座和灯具木台50-100 mm处钉塑料线卡。同一根护套线塑料线卡钢钉钉在同一方向上。

(4)接线盒内接线和连接用电设备(开关、插座、灯头)。

(5)检查线路及通电试验。

三、重视作业,着重培养动手能力

作业也是实训课程实施的重要部分,从绘制日光灯的原理图到室内照明布线图,首先要求学生熟悉、了解日光灯的工作原理。要求学生按照操作工序,敷设护套线配线线路。并写出制作报告。学生自己亲自参与的实践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严谨作风,还可以把学生从过去的单纯理论学习,引导学生向工程方向发展。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工程及科研设计的要求,增强学生逻辑性、条理性及数字的准确性能力。

四、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丰富知识结构

实训是本科院校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必须重视实训课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作用。通过学生对室内护套线配线的敷设,使学生对配线过程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初步建立电工工艺认识,为实训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电工实训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此,不H要加强对电气专业学生的要求,同时要强化非电专业的电工基础教学内容,研究旨在优化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国华. 《电工技能实训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7. 3.

电工基础实践教程范文6

关键词:电工基础;实践教学法;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128-02

《电工基础》和《电子线路》是电工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这两门课程对后续学习专业知识有很大影响。尤其是《电工基础》也是学习《电子线路》课程的基础,直接影响《电子线路》知识的学习,可以说《电工基础》是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其介绍了专业课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电类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公式,电路、分析方法和基本定律定理。这些专业基础课知识掌握的多寡,直接决定学生在今后专业领域内能够取得成就的高低,所以在教授学生学习该课程知识时,教学人员、学校会用一切手段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尽可能多的掌握众多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打下牢固基础。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校实际情况,总结如下教学方法。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掌握过程,认识到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传递过程,是信息经过反复刺激内化的过程。从建构主义学说角度看,教学活动是一个过程,教学应关注其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过程中学生因疑惑、好奇而引起主动探究性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失误及惊奇等现象,恰好反应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投入与参与,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正是知识内化吸收的过程,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职责仅是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或咨询者和学习的资料提供者。

《电工基础》课程主要特点是内容抽象、逻辑想强、推理过程复杂,其内容是理论知识更是实践操作技能,相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电工基础》有很大难度。讲授《电工基础》课程时,如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过程的认知来开展教学时,则其教学方法将于传统教学方法有很大不同。不同点在于教师授课前不仅要备好教材、备好学生,还要准备好课堂所需设备材料,还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教学时间和步骤,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无效率时间浪费和无序现象。为了能够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首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1 教法分析

1.1 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法―演示实践教学法

《电工基础》在结构上可分为直流电路部分、磁路部分和交流电路部分(又分为单相交流电路和三相交流电路)三个模块。

直流电路重点为两电路(简单直流电路和复杂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戴维南、叠加定理等),通过演示实验教学方法以展示电路连接演示过程、仪表测量过程,学习方法以学生亲自实践操作、受教师引导归纳整理为主,通过作业或实验报告为辅助的学习措施,促进知识掌握与技能水平提高。

磁路的重点为三个定则(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及电磁感应,教法以展示磁场、磁感应现象演示过程、动画模拟为主,学法以安排学生结合演示实例进行实践操作为主,根据教师分析和引导,自主归纳总结学习这部分知识。

单相交流电路重点是R、L、C构成的电路及分析知识。教法以演示、实验教学法为主,学法以学生实践操作及观察为主,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归纳总结为。三相交流电路重点放在三相交流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上,教学法以理论分析、练习计算为主,辅助实践操作。

专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教师在制定《电工基础》教学计划时,要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个环节,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以知识掌握和技能水平提高贯穿教学全过程。

1.2 结合生活实际确定教学法――实例教学

生活中家庭的家用电器性能越来越好,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从厨房、浴室、照明、娱乐等各方面看用电设备的高档化和复杂化,对线路的设计、布线工艺水平和安全防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思考如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体现出其实用性?要求教师备课内容上要结合生活中的日用电器,学生要能在教学后分析出家用电器的处于的状态,能够分析计算电器工作电流。通过结合生活实例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不仅在课堂上有学习目标,课后也有检验标准。

实例教学法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电工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又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好实践动手能力。如:家用电器在正常运行时,其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线路电流、消耗功率的计算是电工中基本的计算,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即使对知识的领会,也是将知识融会贯通,将各章节的知识点有机统一,让学生应用基本公式和方法算出家庭用电线路上电流大小、功率多少,进而确定导线的线径、电度表的容量、线路铺设、安全保护方法等。

因学习《电工基础》课程的人员都是刚刚接触新知识学生,可能还没有掌握上述中的一些内容,但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示引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自主的去探究新知识。如:手机在学生中早已普遍,使用手机不可避免要给手机充电。手机充电器外形结构各异,使用中常出现接触不良造成手机电池无法充电的现象。在讲授直流电路状态时引入该现象,更能加深学生对此理解。通过用万用表测量判断问题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该问题所在,最后指出对触点或导线的处理方法,解决自身实际问题,既提高兴趣又提高能力,双方皆大欢喜。再如:断路是电路一种常见的运行状态,如一幢楼或一个家庭的供电线路,突然发生熔断器断开故障,教师根据断路运行时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的大小和有无等特征来判断断路点,引导学生利用此规律进行分析而找出故障点,最后排除故障,同时指出熔断器的作用和对其的要求。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教与学讲解方法定会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1.3 结合后续专业课程确定教学方法――比较教学

《电工基础》课程在各专业教学模块中好像自成体系不与各专业发生直接关联,但《电工基础》课程之后的很多课程,如《电工测量》、《电气测量技术》、《电力拖动》等课程都与《电工基础》有着理论紧密联系。在讲授《电工基础》课程时,相对深层次的做知识引申,联系专业课程,既能引起学生更加重视相关内容,又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促进知识的进步掌握。讲授《电工基础》时,有预见性地将一些后续专业课程知识提前用电工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如:在讲电磁感应现象时,可以分析线圈储能现象,可将正常工作中日光灯的镇流器从电路中断开,而后用万用表测量其端电压,即可判断,在这里可将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以实物验证方式展现出来,降低理解难度促进知识掌握。又如:讲授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讲到具有不同性质的元件组成的各种电路,其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是不一样的,对单相异步电动机中的电容分相式电机的自行启动过程进行分析;在讲简单直流电路中串联电阻时,对串入三相异步电机定子绕组中的电阻作用进行分析,起到降压限流作用;在讲授三相交流对称负载时,结合三相异步电机和三相变压器的线圈接线方式等。

通过这种将《电工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提醒学生关注本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和所处的重要基础地位,又将本课程的知识顺利迁移到另一课程中,让学生明白基础课与专业课是一条知识链的衔接关系,加深对《电工基础》课程的理解。

1.4 结合课程理论和实践技能确定教学法――实践教学

《电工基础》课程本身是一种既有理论又有技能课程。在教学中为使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通常采用在一段时间内教学中穿插几次学生实验课,期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实际教学实践表明,因实验课持续时间较短,易造成实践教学与整体教学内容较为分散感觉。这种洒水式的实验教学较难达到通过实践来强化刺激理论,并训练出一定操水平的教育目标。特别是中因为培养出具有优秀技能水平的学生,规划课程学时数时,《电工基础》课程由于自身的知识特点,几乎在理论课时中很难再挤出实验学时,给正常教学增加了难度。

针对这一矛盾,需要大力探索《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引入演示实践教学法,研究《电工基础》课程中的每一节如何利用实践环节取论教学过程,并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大量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教师分析教材、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归纳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较为紧张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提升效率,培养集中精力专心解决问题的非智力因素。通过长期的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操作的良好习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习惯,使之适应更高强度、难度更大的专业实践操作训练。大量的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对电工工具、电工测量仪表的使用技能,培养了学生对电工电子工艺图、线路图、原理图读图和识图能力,电气器件的安装技术及布线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技能等。

《电工基础》是一门最基础最重要的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在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能够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坚实牢固的基础。

2 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认为学习是一个活动,其本质是对一个活动的探究和理解。即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积极的学习探究者,教学的作用就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寻求问题解决的思路和途径。

《电工基础》教学中,为了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将其顺利地转换成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教学过程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向课堂要效益,向45分钟要效益,需要任课教师课前准备好课程中的实践器件,组织安排好各教学环节中的步骤、时间、操作内容和评价方式。

教学物品:工具、仪表、导线、器件、纸质资料等。

实践步骤:演示与观察、根据原理图连接电路、检查连接正确性、申请教师检测、通电观察与处理,数据测量、分析与归纳、实践结论、填写实践报告或作业。

教师评价(观察活动过程中学生各方面表现,给予恰当评价):

智力因素:识图能力、电路连接、错误检查与排除、数据测量、分析与归纳、结果正误。

非智力因素:主动性、观察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安全操作、流程顺序、环境整理。

学生评价:主动性、观察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安全操作、流程顺序、环境整理。

实践教学的过程以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所以教学活动不是一个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己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

教师是人们向来认同“传道、授业、解惑”的说法,所以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多是知识的传授者、班级的管理者。但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否激动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或咨询者、学习的资料提供者。

教学活动体现为合作、探究方式。传统中教学多成了一种管理活动,强调规范和纪律,而学生的学习反被淹没了。教学要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面对问题情境,刺激他们思考、探究,另一方面营造人际互动、互激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淑芹.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8.

[2]王道君,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