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范文1
其实,师范美术教育中学生有机会学习多种艺术门类,因此也存在融合的优势。强调学科融合方法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会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更远大的前景。很多学生却误认为师范院校学得很杂,好像门门通,却样样不精,不像美术学院学得那么专业,技法上不能钻研得很深。一个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其任务首先应当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世界美术的历史和现状、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遗产等内容,以培养他们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其知识结构中美术史论和相关艺术学科应占较大比例。
1994年,美国制定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其中艺术学科有舞蹈、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包括传统美术、传播和设计艺术、建筑和环境艺术、民间艺术及其他艺术制品)。标准强调了在各门艺术之间以及在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寻求合理的联系。“各门艺术之间、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有两种类型……其一,是‘相关’。相关指学科之间具体的异同……其二是‘综合’……综合在使用两种或更多学科的资源时,其方法是学科之间的相互强化,并往往表现为多种学科之间的统一。”
2000年,新西兰公布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艺术课程同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一样,包括舞蹈、戏剧、音乐和视觉艺术4个学科,并对艺术学科和语文、数学、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以及健康和体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会产生适当的、有意义的联系,学生通过跨学科的活动可促进其他学科学习的提高。尤其在小学和中学的课程中,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为密切和频繁。”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强调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综合•探索”领域分为三个层次:“(一)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二)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三)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在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建议中都有结合语文、音乐、传统节日等内容进行美术创作,根据儿歌、童话制作美术作品,并表演舞蹈、童话剧和皮影戏等内容。在附录中也有美术与语文、自然、社会、生活劳动和传统文化结合的案例。《美术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术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题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认识美术的基本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发展规律与趋势。”这都为高师美术教育进行学科融合指明了方向。
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有高度专业化的倾向,但是边缘学科的相互渗透,中、西文化的对撞与启迪,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运动。美术内部各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专业分化不应肢解学科间联系和专业间的整合性。高师美术教育对学科融合教学方法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科门类上的融合,关注不同画种之间的交叉借鉴;二是文化上的融合,探究美术与音乐、文学、民俗等相关人文学科之间的内在规律,以促进其深度融合。
一、美术学科各门类之间的融合
高师美术教育要注重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注重主修专业的同时,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一些相关美术学科的课程。在传统艺术方面,可以选修书法篆刻、彩陶研究、蜡染扎染、漆画等选修课。对现代艺术进行研究,可以选修美术创作与批评、城市形象、服装、壁画、纤维艺术等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建构的全面性,并促使学生从专业理论技能到相关的政策法规、信息资源利用和学科研究诸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准。此外,与美术有着密切关系的美术鉴定学、美术考古学、美术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也应该在课余时间有所了解,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其自身修养。虽然这些课程不可能都和主修课一样学得深入,但通过选修自学等途径去涉猎是完全可以的。
二、美术与音乐、文学、民俗等其他人文学科之间的融合
美术和音乐同属艺术范畴,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领域内的审美反映。音乐的感人之处在于优美的旋律和节奏,美术也同样强调节奏和韵律的美感。两者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与美术的相融性不仅为欣赏者打开了想象的闸门,而且还能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高师美术教育要涉猎相关人文学科的知识,应加强学生文史哲的理论修养,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引导学生读古今中外的哲学著作,一方面益于学生了解绘画作品产生时期的哲学思潮,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读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想象力及其他思维能力。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认为:“艺术学科与语言和语文的学习关系非常密切。尤其在演戏、演讲、录音,利用各种静态的图像或动态的电影和电视图像过程中,以及利用视觉、口述,或用英语写各种文本时都有明显的联系。”这也足以成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参照。
另外,宗教、民俗等领域的知识也应在课程设置之列。美术的发展总会受到同时期的宗教、文化的影响,正如丹纳所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只要翻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以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这自然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我国古代许多画家具有很高的佛学造诣,如王维山水画的净空澄澈就颇受般若学的影响。民俗学知识在正确鉴赏民间艺术样式的过程中,也具有不可或缺的理论意义。如皮影、年画、剪纸、泥塑、蜡染、社火等民间艺术样式的产生和差异化发展,就与各地区不同的民风民俗差异有密切关系。
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范文2
因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就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不能停留在文本之中,而应该将语文与其他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语文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吃透文本,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那么,从哪些方面进行拓展才能提高其有效性呢?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从导入设计中拓展
一节课的导入就像是一块敲门砖,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铺垫,也是进行文本知识拓展的重要阵地。好的导入设计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学生产生一种“垂涎三尺”、欲罢不能的学习冲动,对整个课堂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授《桥梁远景图》一文时,笔者首先利用教室现有的材料――粉笔盒和粉笔擦,搭建了一座简易的“桥梁”,这就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了,为后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也更有兴趣学了。又如讲授《小巷深处》一文,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导入:在班里挑选出一名志愿者,但是却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他学生也很好奇。接着我找了跟棍子给他,让他当一回盲人,从教室门口一直摸到他做的位置,然后让他跟全班同学分享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感受。这种导入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后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更能理解瞎眼英姨那份朴素而伟大的母性光辉。
二、从中心句中拓展
中心句是文章的神经中枢,对学生理解文本,把握文章的主旨有着重要作用,这些中心句就是文章的生长点,适当进行拓展,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如在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讲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笔者就引用了余光中的诗歌《乡愁》作为共鸣点,引导学生去体会诗中的思乡之愁。此外,还可以借用有关乡愁的歌曲来拓展,如罗大佑的《乡愁四韵》等。
三、在无字处拓展
文学跟绘画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给读者留有充分的想象余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让文本的内涵得到升华,也让文本得到了一次再创造。如讲授《小巷深处》一文时,讲到“我”不希望母亲去城里看望我时,母亲默默转身去为我做饭的情景,笔者让学生去想象母亲当时的心情并写下来。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母亲那种深沉、无私的母爱的理解。
四、在比较之中拓展
将语文教材的内容与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在教授《范进中举》一文时,对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与现今的考试制度以及国外的考试制度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代科举制度的印象。
五、在学科的渗透中拓展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比较紧密,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仅立足于语文教材,而是要充分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知识的联系与迁移。如在讲授《桥梁远景图》一文时,可以结合物理工程力学和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桥梁的知识有一个系统性。
六、在语文活动中拓展
语文学习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自然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要让语文课“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可以设置一些语文活动让学生参与。一来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来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这些语文活动的设计可以是在课堂内完成的,也可以是在课外拓展的。活动形式尽量多样化,可以演讲、辩论、讲故事、赛诗、演课本剧、搞拍卖会、模拟法庭审判等。如在讲授《小巷深处》一文时,在课堂上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环节:选两个学生到讲台上表演文中的情节,课后还布置了一个任务:编排《小巷深处》的课本剧。这样,学生乐于参与,乐在其中,既培养了自主合作以及操作能力,又能“玩”,自然就喜欢上语文课了。
七、在生活中拓展
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 高中化学成绩 其他学科 相关性研究 SPSS软件
我国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试图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1]。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避免各学科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相互脱节的现象。我国目前高中阶段的教学主要以分科教学为主,并且很多学校在高一开始分文理科,认为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术业有专攻”,却忽略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降,导致学生只爱学某一科,或只会某一科。对于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取消文理分科的计划,笔者认为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下面将就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对化学成绩与其他学科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
一、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化学与物理学科的关系。
化学和物理都是理科,都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在教学原电池和电解池时,以物理电学为基础,用化学知识解释物理实验的微观现象;在讲到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时,教师通常用物理学中的气体状态方程解释;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些物理特性时,用化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阐述;用化学反应解释物理中原子核裂变,元素的种类可能会发生变化的原因,等等。这些内容充分说明理化相互渗透交织,即“理化不分家”。
2.化学与生物学科的关系。
生物是一门理科,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和遗传过程都离不开化学反应,我们可以从化学的角度来了解生物,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特征,重要的化学性质(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等,蛋白质的胶体特性,电泳现象;生物学中葡萄糖具有还原性的实质,蛋白质作为酶失活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对其本质了解得更透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如误服重金属盐会使人体内组织中的蛋白质变性而中毒。如果立即服用大量鲜牛奶、蛋清或豆浆,就可使重金属跟牛奶、蛋清、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作用,从而减轻重金属对机体的危害。
3.化学与数学学科的关系。
化学中经常会需要计算的题,这就需要严谨的计算功底,如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摩尔质量、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有时需要数学中的一些技巧计算;化学中经常会用图像表示物质的变化,这就需要具备数学的逻辑分析能力;在教学晶体结构时,学生要有较强的立体空间思维想象能力。所以数学成绩直接影响化学成绩。
二、化学成绩与其他学科学习成绩相关性分析
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X市Y中学高一Z班为研究对象,该班有74名同学,选取高一期末成绩,利用spss对其成绩进行分析[3],得到结论如下:
第一,从总体上看化学成绩与数学相关系数最高,因为化学中的计算题和图像题与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关,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在做相关题时,相对较容易。
第二,化学成绩与物理、生物、地理呈高度相关。物理、化学、生物并称为理综,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习内容上有很多相互交叉的地方,彼此之间会相互促进;对于地理学科呈现较高的相关性,化学与地理在环境保护上有很多相关的内容,如矿产资源的分布和不同地区环境的污染问题。
第三,化学成绩与语文、历史、政治呈现显著相关,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化学的支撑点。很多化学概念,反应原理都是以文字呈现,并且很多相同的知识点,在不同的题中以不同的文字描述。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理解分析能力,综上所述,历史、政治成绩对化学成绩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第四,英语成绩与化学成绩相关系数不高,分析其原因,该班级英语成绩普遍较高,而化学成绩相对较低。可能受班级的学习氛围影响,学习英语的兴趣较高,用于学习化学的时间较少,导致成绩偏低,相关系数不高。
三、化学成绩的相关性分析对教学的启示
通过对化学成绩与其他学科成绩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学科对化学学习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有效教学。
1.合理选择和组织各学科的教学内容。
首先,各学科之间的内容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不同学科间的重叠,使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促进理解,突破教学重难点[4]。其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与其他学科相关内容进行引课,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熟悉感、亲切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果各科教师在教学中联系其他学科的内容,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学习内容的精华。最后,通过教师渗透,联系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讲解交叉领域的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2.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文理分科,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使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进行文理渗透,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告诉学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可能独立存在,两个反应必须同时进行,相互依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针对相同的知识,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把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融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起来轻松自如,用起来得心应手。
四、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有学科组成了一个系统,每一学科都是这个系统的一个要素,各要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5]。不同学科的特点对化学的学习成绩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对学生成绩的分析,可以发现理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对化学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文科的记忆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对化学的成绩显著相关,因此不能忽视文科对理科学习的影响,要求教师具备综合的理论功底,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构建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文理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谢雪莹.物理学习成绩的科技分析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3.6:19-26.
[2]张忠莹.高中生物与化学交叉性教学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5:30-36.
[3]黄润龙.数据统计与分析技术SPSS软件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范文4
在全国重点学科遴选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各高校的中文学科应适时调整学科建设目标和具体路径,回归中国语言文学教学与科研的自身规律。具体而言,在师资建设方面,应着力实现教研团队的梯队化,合理分工;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提升教学质量,夯实学生基础,并树立学术自信;在科研工作方面,应注重学术内涵导向与质量提升,兼顾基础与应用两个维度;在学科结构方面,应整合内部二级学科的力量,并与其他学科实现协同创新。在上述路径的具体实践中,应该结合本校、本系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建设。
[关键词]
中文学科;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路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有重点地建设一批一流学科已经成为未来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学科建设由成规模的快速发展向常态化的内涵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语言文学作为我国高校中发展历史长、学科分布广的基础性学科,如何全面、合理地开展学科建设,是亟待探索的问题。当然,学科建设的路径本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当在尊重学术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各自学科的发展历史量体裁衣地进行路径探索。不过,站在学科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在中文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历史演进中,在不同地域、类别的高校各自的探索中,也存在着一些可通约的经验和“家族相似”的问题。这些都是在中文学科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产生的,值得深入思考和总结。笔者以为,中文学科的学科建设要尊重历史、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索。
一、师资建设:实现教研团队合理配置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不少高校高薪招聘学科带头人,甚至招聘多名学科带头人在某一个二级学科内细分下级方向。与此同时,中文一级学科的学位点数量较多,各层次毕业生人满为患。而在以往,为了冲击重点学科、增设学位点,不少高校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使得年轻学者愈来愈难在高校就职。这也造成了高校中文学科人才断层、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先导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远见的学科建设规划首先必然要考虑师资梯队的合理搭建,这有助于保持教学水平的稳定以及长远的学术研究、传承和学科持续发展。中文学科作为传统的人文基础学科,更是如此。对于中文学科而言,学术研究的传承性、学术积累的必要性体现得十分明显。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规律和学术发展规律决定了知识积累和传播、学术研究与创新都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范式转换,而更多地呈现出知识谱系的稳定化和学术研究中的路径依赖。中文学科建设中人才梯队的合理配置本身与中文学术传统的传承密切相关,因此,调整师资结构、搭建有助于学科建设和长远发展的教研团队就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来讲,从中文学科教学需要和科研工作的实际出发,建设一级学科时,既要考虑二级学科间师资配备的平衡,也要着眼于在各个二级学科搭建“首席专家———中年骨干———青年人才”的三级梯队,并结合中文学科的特点,使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学术研究中的任务区别化、明晰化。首席专家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的是引领与示范作用,既要考虑如何提升学科竞争力,也要积极参与一级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中年骨干应承担主要的教学任务与科研实践;青年人才重在积累、学习,进而在继承的基础上谋求发展。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中文学科的教学科研强调的是学术素养在积累中逐渐养成,所以不能为了完成科研制表而对不同年龄段的学者提出相同的要求,否则就会出现一种现象:许多青年人才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中,都如章学诚所概括的:“所见出于前人,不知即是前人之遗绪……盖其所见,能过前人者,慧有余也。抑亦后起之智虑所应尔也,不知即是前人遗蕴者,识不足也。”[1]这一方面体现在缺乏积累而将学术浪费视为学术创新;另一方面使得青年教师的判断力有限,无法在教学中传授真知灼见。基于此,可以看出合理的师资配置将形成一种教研人员成长的良性循环,这也将有助于中文学科发展的持续性。中文学科上承两千年古代学术,近有约百年的国际交流,传统流脉和国际视野在最近三十年的加速融合,使各高校的中文学科更加需要长期的、有序的师资代际更迭,进而形成自身学风、学脉、学派,并使本学科在学术界具有持续的影响力。
二、人才培养:从夯实基础到教育自信
近年来,关于中文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专业能力不足的感慨一直不断。研究生培养是导师负责制,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要求,这里重点谈谈本科生培养。在本科阶段,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本应以知识体系的传播和中文能力的训练为主,然而,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一级学科的专业课程被大幅压缩。因此,未来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必然要同步调整人才培养观念。总体来说,中文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上的首要任务是探索在通识教育日渐普遍化的背景下,如何既立足厚基础、宽口径的目标,又着力通过有限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中文功底和人文意识。落实到具体培养过程中,中文学科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教材与教学的质量亟待提升。当代学术所处的体制化的学术生态场以及消费化的社会语境,使得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对一时名利趋之若鹜,不惜粗制滥造教材和相关的研究著述,甚至召集研究生拼凑出研究成果。民国时期,朱自清指出:“有人说从前读书人只知道一本一本念古书,常苦于没有系统;现在的青年系统却又太多,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系统上,系统以外便没有别的。”[2]因此,民国时期的中文学科教学着力扭转了这一空疏风气。事实上,最近二十余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化、规范化和学科知识谱系稳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教材和相关的研究著作作为学生了解中文学科的“入门书”,显得极为重要。然而,这种教材往往编撰理念依然停留在专业经营培养阶段,并没有与日渐国际化的“通识教育”大背景对接,而且为了“赶任务”,“十年磨一剑”的精品少之又少。在实际教学中,中文学科的“知识”传承有事实和理解两个层面,对于语言现象、文本内涵的理解并不能形成唯一的“知识”。因此,教材和学术著作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习得,还影响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能力。以文学类课程教学而言,陈平原教授曾指出:“学生们记下了一大堆关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以及作家风格的论述,至于具体作品,对不起,没时间翻阅,更不要说仔细品味。”[3]笔者以为,我们亦不宜苛责学生。许多教材的编撰者“不是为了学术去从事研究,趋时苟容以求一逞,则难免人云亦云甚至刻意歪曲,其成果的生命力必然是短暂的”[4]。仅仅是为了编一部获奖的教材,那么难免学生会讨厌条条框框甚至相互抄袭的教材,进而不愿接触文学文本。中文学科的学科建设不仅要在人才培养方面让学生读到功底扎实、论述净赚而富有启发性的“入门书”,更要在中文“学术共同体”中逐渐培养和形成中国语言文学的教育自信。中文学科的精义不在于通过几次实验和几个公式来直接解决问题,而在于基础性的学术训练。从中文学科所涉及的学术领域来看,语言方面从语音、文字、语法到语用、修辞的研究,文学方面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都需要对语料、史料或理论、文本的扎实掌握。正因如此,在中国培养中文学科人才,自然应该有高度的自信。这不仅来自于我们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完整的学术训练体系,也来自于在全球汉学热的背景下,国内中文学科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在地”文化语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理念随波逐流,对海外经历和海外学历盲目迷恋,仿佛海外的语言文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更胜一筹。而美国学者韦恩•布斯在《修辞的复兴》、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对美国的语言、文学教育的流弊有过切中肯綮的批评。自然科学可以无国界,但人文学科,尤其是中文学科,必然有其明确的学术与文化归属。究其根本,中国语言文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有中国的特色,即便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也应基于中国人自身的审美经验和文化立场,以一种比较性的眼光去发现中国文学与世界各国文学间的诗学关联。离开了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通识以外的专业教育中盲目追求“全球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最终会使得学生理解中国文学、中国作家和汉语汉字的能力急速下降。
三、科研工作:注重学术内涵与结构调整
科研应然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而科研和教学的良性互动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是有帮助的。近四十年来,中文学科体系在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中,短、平、快的建设固然遗留了诸多问题,但从历史层面来看,也奠定了现有的学科架构与发展规模。不过,从着眼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层面来看,中文学科的科研工作建设不能始终处在这种外延拓展的层面,而应该向内涵发展转变。中文学科科研工作需要学者有扎实深厚的学养、深入全面的思考,才能在成果中彰显学术价值。譬如,从《中国语文》上作者的论文注释就能看出,盲审专家对于论文的材料使用经常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亦或者从通行的文学史教材来看,不同学者主编的同名教材中讲的作家作品差别有限,但其中的学术含金量却大相径庭。质言之,人文学科的问题往往是有终极发问而无终极答案的问题。具体到中文学科,其学术研究不仅要有知识的积累与传承,更要有以审美情感与语言经验为基础的人文精神的传承,它的价值指向不体现在一时一地的学术效益上,而在于表达的严谨、文字的功底、意义的叩问和精神的探索。中文学科的科研工作要更好地为学科建设奠定学术基础,还应明确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区分与联系。在科研过程中强调基础性与应用性并重不仅仅是从学生就业的角度而言的,也是中文学科科研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所谓“学术”,如梁启超所言:“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也者也。”[5]因此,学术必然是明辨治学之道与实现学以致用的统一。在中文学科的科研工作中,基础性研究的重要意义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没有语料、史料的整理,没有文献考辩与基础理论建设,学科的学术根基将不复存在。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学者的学术研究除了书斋式的立言,也可以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文学传播、审美教育、语言应用等。应用性研究不完全是直接付诸实践,还强调要以学术研究的眼光照亮实践本身,总结规律与经验,这也是中文学科学者在科研工作中应有的文化担当。在这个前提下,结合高校自身定位与学科实际,要夯实基础研究、拓展应用研究,形成中文学术的一体两翼,在科研层面拓展学科建设的内涵和外延。与人才培养自信相对应,在科研评价层面,不能盲目相信海外的学术标准。海外汉学工作者往往是纸上谈兵,流于空头理论,研究中国语言文学,他们并不比我们更有优势、有洞见。一个世纪前,美国学界大肆引入德国学术,白璧德就深感忧虑:“如果这方法令我们无法区分单纯的学识与真正的学问,那么我们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6]当前,中文学科的学科建设已渐成规模,形成了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学术共同体”,而各二级学科的学术话语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也应该成为中文学科学术自信的重要来源。
四、学科结构:内部整合与外部协同
学科建设最终要落实在高校的具体建制之中,而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部力量的整合不应该再停留在申报书的成果上,而应发挥二级学科之间内在的学术联系。中文学科未来的学科建设,一方面要注意整合现有二级学科的学术力量,面对并适应二级学科间协同发展的“新常态”。近些年,不断有学者试图将语言学所涉及的两个二级学科从中文一级学科中分离出来,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有损于中文学科的完整性,也会对语言学相关学科的长远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学科建制和学术研究不同的是,学科建制考虑的不仅仅是具体的学术问题研究,还包括学科的文化基础和知识体系关联性的密切程度。近年来,有关语言学与文学分离的错误想法不断出现,表明过于细致的学科划分让有些学者守着一个二级学科中的小问题坐井观天。遗憾的是,许多学者往往没能看到语言学与文学两个基本范畴在学科建设中强烈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学的语料大多来自于文学文本,或文学理论和批评在20世纪发生了语言学转向;更重要的是,中文学科各个二级学科共同的文化基础是以汉语和汉文化为主流的中华文明。中国学术从古典到现代艰难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语言和文学的转型是“异质同构”的,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应该立足一级学科的长远发展,整合二级学科的力量,激发和密切二级学科间内在的学术联系。另一方面,中文学科的学科建设要注重处理好与周边学科的学术关系,同时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引入系统论、控制论、熵等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到后来语言学、文献学引入神经科学、语音实验、数学统计等方法,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文学科发展一直与其他学科保持着互动关系,学科间既有各自独立的学术理念与问题意识,又在很大程度上互相取长补短、借鉴融通。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多学科的协同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以中文学科为主,引入、借鉴、吸纳其他学科的经典理论和前沿方法,扩大中文学术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如,引入脑科学、神经学的设备和方法研究语言的发生、语义的变化和语用的实例,相较于之前的研究,将进一步提升学术研究的科学品质。但我们引入这些方法,最终还是要解决语言本身的问题,它并不脱离传统的语义、语用两个基本范畴。另一种是积极参与其他学科主导的协同创新工程。中文学科的学科建设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不能只是抱着“拿来主义”的态度,只求为我所用,应该秉持“学术者,天下之公器”[7]的理念,积极参与其他学科主导的跨学科研究,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整体繁荣的同时,也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彰显中文学科自身的魅力和价值。此外,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中,中文学科建设的国际化并不是赶潮流、追时髦,也没必要为了避免学科经费回收,就大量聘请一些海外的所谓“专家”来讲一些早已发表或老生常谈的内容。真正的国际化,是要深刻地意识到中文学科发展建设要有自己的学术标准,而非以西方标准取代本土立场;要对学科的历史积累和在地经验有充分的自信,在这个基础上建构并为世界贡献中文学科的学术话语词典和学术话语体系。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学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和纽带,是中国人文化交流和审美精神的集中反映。因此,与世界各种各样的文明对话、交流,是中文学科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最终目的。
五、结语
正如古人所言:“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8]对于中文学科的学科建设亦是如此。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中文学科历史与现状都有较大差异,本文基于历史经验与当下问题而提出的是开放式和方向性的学科建设路径,但落实到每一个学科点,则更需要在遵循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自身学科建设的具体方案,形成基础扎实又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发展态势,并通过境内外高校间的对话、交流形成学科互动,使国内中文学科建设的水平和影响在未来实现整体上的提升。
作者:刘杨 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参考文献:
[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52.
[2]朱自清.论青年读书风气[A].朱自清全集(第四卷)[C].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333.
[3]陈平原.“文学”如何“教育”[N].文汇报,2002-2-23.
[4]陈伯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学之检讨[A].百年学科沉思录[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45.
[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1-273.
[6][美]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第2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6.
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 关系处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说明,语文教学改革是全面的、系统的,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面对这种要求,处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性与综合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做了研究。对于这三个关系的处理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意义重大。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借口教学改革,只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忽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借口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而不顾人文素养的教育。
中国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特点主要受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的影响。他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受此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把教学活动的性质限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框架之内,把教学目标集中在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上,形成了语文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个中心”。这种教育观念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实践中具有局限性。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基本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只见文不见人、技术化的倾向。这容易使人们认为语文教学只重视人文性,认为基础知识不重要的错误认识,人为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对立。
实际上,二者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与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必须掌握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就无法理解和领会语文教学材料中的丰富内涵,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无法发挥。
其次,人文性是工具性的提升和丰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语文所包含的丰富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是在具备一定语文基础知识后才能获得的,并且是基础知识的深化和提升。
最后,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和谐统一的,二者统一的基础是语文实践。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在语文实践中获得并巩固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在语文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升华的。二者不但不矛盾,反而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二、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新课标》正式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出来,意义深远。“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植根于语文学科的、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性,而且要注重综合性,注重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既不能借口综合性否定学科性,又不能借口学科性忽视综合性,人为地制造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对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实行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语文课程要增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首先,“学科性”是综合性的基础。“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科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语文。语文学习本身就带有综合性质。但是,只有具有一定的语文学科知识才能够发现、欣赏生活中的语文学科之美,达到有效综合。没有语文学科做基础,综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语文“综合性”是服务于语文“学科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综合学习更好地把握语文学科,丰富语文学科学习,而不是掌握其他学科知识。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综合性”只是培养语文探究实践能力的外在手段,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综合性”,但归根结底要体现内在的“学科性”。
最后,综合性和学科性是统一的。不管老师采用的“综合性”有多么“综合”,它毕竟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是离不开“学科性”的。不管“综合性”有多么华丽,它都是植根于“学科性”的。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同时不要忘了这是语文课,一切都应该建立在“语文学科性”的基础上,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只有“综合”而没有的“语文”的“杂课”。最近,北京多所小学在实施弹性课时中“开展主题课程,上课时间灵活化之后,教师们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课程观,进行跨学科教研,不拘泥于自己单门课的知识了” [1],实现了学科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新课标》的实施鼓励广大语文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新,转变教学观念,这是不争的事实。有的教师认为在新的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崭新的,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根本区别。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新课标》不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的扬弃与发展。教学改革要对传统语文教学批判地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继承性与创新性并不矛盾,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
首先,继承性是创新性的基础和前提。再好的教学改革也要有适合其存在和成长的土壤。我们要在对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的同时,继承好的传统、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比如,熟读精思、质疑问难、整体阅读、整体感悟、诵读品味、以读代讲、背诵积累、边读边想等,这些经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或训练方法,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当运用,绝不能“像倒洗澡水一样把孩子也一起倒掉”。因此,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更不会有创新。
其次,创新是继承发展的必然。比如,在传统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对擅长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方法情有独钟。《新课标》并没有提到相应内容。因此,一些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不知道语文教学中是不是就不能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实际上,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要义,应该说是一种十分有用的阅读方法。既然有用就可以继承,但问题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把它作为唯一的方法教学,加上对这种方法的机械套用和不适宜的强化,使阅读教学成为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在继承的基础上必须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发展和创新都是在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在积极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要多一些辩证思考,准确地理解和诠释现代课程理念,使语文教学走进新的境界。
最后,继承性与创新性是统一的。任何改革都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教学改革更是如此,这是由教育教学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决定的。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每一次修订都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加以修订的,而修订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在前面实施的课程标准的修改基础上的修订,不是全盘否定。这种修订本身就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总之,在新形势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性与综合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开拓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范文6
[中图分类号]I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3-0064-01
有人说,20世纪末期,由于计算机的诞生,网络不但代表着科技文明,而且在逐步侵蚀着文学领地。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书写和阅读手段与习惯,而且网络所带给人们的新鲜感和奇特感,使文学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1.网络影响文学创作的灵感。由于计算机的出现,文字的数字化大大解决了图书馆的馆藏空间,而网络的构建不但使人们缩短了与图书馆的距离,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获取资料的速度和广度。所以,从20世纪末网络走进图书馆后,图书馆逐渐实现了网络化。如今,图书馆不仅有了网络服务,而且网络成为图书馆不可或缺的手段。所以在文学创作和研究中,网络改变了文学获取资料和素材的方式和方法。人们已经不用走进图书馆,通过网络即可远程到达图书馆数据库,轻而易举地触及到数据和资料。但是,这种文学信息的普遍性容易使文学工作者产生依赖感,甚至被网络所左右,因而影响文学创作的自我灵感和激情。所以,那种不假思索地把既不稳定又不确定的网络数据当成文学素材是有害的。因此,文学工作者和爱好者必须认识到,网络所提供的那些廉价和虚假的信息会给文学带来风险,损害文学的发展。
2.网络颠覆传统的文本结构。我们知道,在文学研究中不但要了解事物,而且还要熟悉社会,认识世界。由于网络的触角极其广泛,从时空角度来讲,可谓无处不在。从内容来看,网络不但可以提供文字和图片信息,还可以提供音频和视频,真可谓丰富多彩,五光十色,可以给文学研究获取素材,扩大视野提供便利条件,所以网络对文学工作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众所周知,网络所提供的虚拟的数字化信息是一种超文本结构。由于文学工作者热衷于网络所提供的虚拟的数字化信息,使得超文本阅读和创作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因此,这种网络时代超文本的文学现象开始无情地颠覆传统的文本结构。所谓传统的文本是以书本为载体的文字印制,文学作品要以文字提供影响力。而超文本不仅加入了图像和声音,而且以超级连接为阅读途径,因而破坏了传统的线性阅读,表现为跳跃或断续的阅读模式,进而模糊了文本概念。这种超文本文学往往过分重视媒体的表现,因此降低了文字的魅力,再加上网络屏幕限制了阅读的流畅性,也伤害了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3.网络使文化研究替代了文学研究。文学与文化仅一字之差,其内涵却大不相同。所谓文学是通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为载体的艺术创作或欣赏,而文化简言之是泛指一般知识。再进一步解释,文化是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兴起,文学开始进入网络文化的研究领地,有些文学工作者开始转向文化研究,探究文化的内涵,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由于网络文化具有跨国界、跨地域、跨现实等特性,他们便把网络世界作为文学本源,进而在网络中讨论主体、性别、阶级、族群,甚至和性等议题。毋庸置疑,这种把文学研究纳入文化研究也是文学的生机,使文学有了社会发声的新渠道,从而充实了文学的社会性和实用性,并拓展了文学创作的视野。但是,文学和文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所以,文化研究绝不能取代文学研究,也不能随意改变文学的主体性。因此,即使网络再发展,网络文化也不能替代文学,文学依然存在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