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

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人文意识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0-01

前言: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不断推广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对于学生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及空间立体感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意识教育,能够强化数学的文化价值和人文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

一、人文意识教育概述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以人性教育为主,以涵养人文精神为核心。在人文意识教育中,需要关注几个基本原则:一是过程性原则,指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各种教学活动的把握,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对于学生意识的提升和改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情感性原则,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经验,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进行评估,将其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在整个数学学习阶段,小学数学是非常基础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过程和方法教育为辅助,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放在第三位,以迎合当前素质教育“成才先成人”的观点;三是激励性原则,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于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应该熟悉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等,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励措施为手段,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小学数学中人文意识教育的有效措施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关注其学习过程及学习水平,关注其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态度,针对学生出现的厌烦心理,应该及时进行疏导,使得学生始终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故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在突出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的同时,赋予其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确保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

2.实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学科自身的科学性与人文意识教育的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实现人文意识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注重对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鼓励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同时,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主义精神,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对多项式的乘除进行教学时,考虑多项式自身的复杂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多项式进行分解,然后对分解后的单项式进行运算,最后将其结合在一起,得出最终结果,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再次计算,找出最为简单的方法,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3.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及心理特点出发,实现生活化教育,将其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数学的价值,从而在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意识教育。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应该带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悟数学的价值,引导学生将自身掌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应的生活场景:小明和小华到新华书店买学习资料,一共两本数学习题集,每一本5元,三本参考书,每一本6元,一本字典15元,小明给了售货员53元,应该找零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并且列出相应的计算式。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领略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三、结语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相应的人文教育观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人文意识教育,从本质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教学活动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魏运隆.人文视角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J].甘肃科技,2010,26(24):193-194,190.

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认识;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166-02

数学与其他科目不同,其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与科学性,内容较为复杂、深奥且缺乏趣味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十分痛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也常常会感觉吃力。但尽管是这样,教师仍旧能够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目前,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在大多数初中数学课堂中都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所付出的努力与其收获的教学质量不成正比,这样的情况不但阻碍了正常教学目标的实现,还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就必须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全面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师的付出同收获成正比。其次,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数学课改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标。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必须要在满足学生与教师自身对教育价值的追求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所使用的时间、精力等,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2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教师必须要全面转变教学观念。

人的思想观念会对人的一切行为活动产生影响,不同的思想观念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活动,因此,初中数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先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不再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要杜绝传统的教学思想,即,依靠制度与权力来管理学生,强制学生学习,我们必须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尊重学生,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必须要积极、主动的参加各个类型的业务培训、实践活动,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强化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教学观念的转变。其次,要改变那种“任教时间成等于教学质量高的思想”,要打破这种守旧的思想,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好工作,并要依据所获得观察结果调整及时的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即是我们常说的备课,其内容既要包含教学内容,又要包含对课堂教学的可能出现的情况的预判。备课工作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工作,是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快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就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备课的时候,要对结合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并要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断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备课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立体图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备课的过程中制作一些大小一致的等边三角形,并将其用胶带连接,使其成为一个多面体。这样能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既是数学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

2.3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衡量教学活动的是否有效地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并要确保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能够紧扣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并要以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为基础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业完成程度进行衡量。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爱必须要全面掌握教材的内容,要理清教材同教学之间的关系,要正确的认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要依照这种差异性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来调整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活动。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使得教师和学生在面对数学时,普遍感到“头疼”,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就必须要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同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能够便于学生使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开展数学学习。

2.4全面革新教学评价机制。

良好的学习评价应该是具有极强的激励性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看清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此外,其还必须要能够再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基于学生一定的指导,使其能够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指导学生改正问题。在这方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全面构建:首先,要全方位的衡量学生。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教师往往侧重于“成绩”,这种以偏概全的评价方式,严重的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等因素。因此,在进行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因素,纳入评价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真实的评价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有效地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其次,在进行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抛弃个人主观情绪,否则就会使评价失去公正性,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具有学生最可观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给学生,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标,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就必须要加强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并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全面的调整教学的方法和教学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方国平. 浅谈数学课堂探究的有效性[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07)

[2]吴文军. 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之情境创设[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10)

[3]张会富. 选择有效学习材料,创设高效数学课堂[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07)

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应用探究

G623.5

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小数数学教育为学生以后的成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解决问题”模块的教学工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解决问题”模块的教学提供了具体有效的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

1.“解决问题”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模块教学,其重点的教学方向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等方面。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解决问题”模块教学存在的一个典型现状即是:重视课堂形式,忽视教学实质。可以看到,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教师为了追求教学形式多样化,一直在努力开拓各种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究其原因,也是将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教学成果的展示点之一,起到示范公开课的作用。但是在这些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往往过分重视课堂形式,忽略了“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质。加之一些教师对一些较为新颖的课堂形式把握不够,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大提高。

2.“解决问题”教学问题

在“解决问题”教学板块,当前课堂当中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点,情景创设过度。诚然,一个优秀的教学情景是开展优质教学活动的敲门砖,许多教师对创设教学情景都用心良苦。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往往犯了颠倒主次的错误。将课堂教学重心放在了情景创设当中,模糊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新课标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要学生体验到数学教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性的特点,感受数学解决问题过程的严谨性以及最终结论的准确性。过分地重视创设教学情景,流于表面形式,造成了教学效果不如人意的状况。第二点,抛弃传统“解决问题”的教学经验。现代教师将多媒体新技术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其初衷在于更好的为“解决问题”教学模块服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新时期的教学手段联系紧密,这一点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在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当中,对传统的数学教学经验进行否定,固执地坚持“创新”。应该看到,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是对教学经验的提炼,教师不应该将其完全抛弃。许多优秀的教学传统,将其应用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其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二、人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开展

1.“解决问题”模块特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根据新课标指导思想,对数学教学当中的“解决问题”模块加以了创新。其第一个特点就是重视了发现问题的步骤。传统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模块的教学太过于开门见山,新课标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更加重视了引导学生,从现实情景当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例如,在节假日商品促销活动当中的打折问题,在航程当中的最近距离等问题。第二个特点是教材编排结构更加人性化。新课标下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改变了以往“以知识为教学主线”的编排方式,更加重视了基本“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以基本思想作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第三个特点是“解决问题”当中信息呈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数学教材反映出教学内容信息呈现方式单一(单纯的文字描述)的问题,新课标下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采取了丰富的信息呈现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使用纯图片呈现教学信息;对于中年级学生,使用半图片半文字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对于高年级学生,使用图表、文字等结合方式呈现教学信息。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当中,能够对问题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帮助其更好的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教学内容透视

为了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模块教学质量,把握教学重点是关键。首先,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景。上文已经提到,教学情景应该点到为止,切实贴近教学目标。教学情景和教学目标构建一个数量关系,是教学情景契合教学目标的基础。研究表明,创设教学情景的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会更加浓郁。其次,重视例题讲解,加强习题练习。“解决问题”模块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一个部分。新课标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是例题相对于传统教材,其例题数量有了明显下降,例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教师在“解决问题”教学当中,能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将例题进行系统分析,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例题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例题稍作变化,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同时,在习题练习当中,为了丰富习题利用资源,教师可以将一些典型习题当做例题进行讲解,重视对每一个问题的变式练习,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发展。

三、“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第一点是,开放教学。数学学科源自于生活,其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谓开放性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新课标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积极响应。开放教学之一,是让学生更多的自主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例如,在解决一道较为复杂的数学题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通过小组讨论,实现问题的解决。在开放的自主探究当中,既是是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提高。第二点是加强专题实践。专题实践是对“解决问题”教W当中的具体教学目标所设定的。例如,面积类应用题、价格类应用题、最值求解类应用题等。第三点,加强“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例如分析法、综合法、假设法、倒推法等一些常用的数学思维方式。

四、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作为一个教学重点,“解决问题”模块教学应该有一个系统性的教学理念和完整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标“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结合实际教学现状,不断开拓和创新“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兰赠连.对于人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内容的透视【J】.贵州教育, 2015(19).

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全纳教育;职业成熟度;聋人大学生;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36-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聋人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和教学质量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聋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特殊教育领域内关注的焦点之一。据统计,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近五年的签约率比同期全校的平均签约率低40%左右,聋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与健听大学生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一节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残疾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可见,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领域内各类问题的重视程度在逐年提高,帮扶力度也将不断加大。

一、概述

全纳教育提倡容纳所有学生,满足不同需求,确保有特殊需要者能够获得各方面的支持。美、俄等国聋人高等院校全纳教育模式采取的主要策略是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弥补听力损失造成的影响,例如校内所有专业面向聋生开放,为聋生学习提供笔记记录员、手语翻译、资源教室、实时字幕提示系统等,丰富的经验表明全纳教育模式有助于提升聋人大学生的社会融入能力和就业能力,其中美国国家聋人工学院的就业率在90%以上,俄罗斯鲍曼技术大学毕业聋生的就业率能达到100%[1]。然而,我国大范围推广全纳教育模式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都不够成熟,仍处于向国外优秀聋人高等院校借鉴并探索国内发展路径的初级阶段。

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独立而又恰当地进行职业选择的能力,包括个体对做出职业决策所需条件的知晓程度以及选择的现实性和一致性程度[2],它侧重强调“准备程度”和“发展程度”,是与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准备程度、自我认知程度、职业发展阶段相关的一个动态概念。也就是说,聋人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可以直接反映其就业准备状况。

因此,针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近几年的全纳教育模式干预实践进行总结,并分析干预实践对聋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的影响程度,有助于对现阶段我国聋人高等全纳教育模式的效果进行检验,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全纳教育模式的干预效果

(一)调查工具

研究主要使用童欣等(2012)修订的《聋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进行调查,此量表的依据是张智勇、荣煜等人编制的《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具体分为职业目标(8个项目)、职业自信(6个项目)、职业价值(6个项目)、职业自主(4个项目)、亲友依赖(4个项目)和职业参照(6个项目)。同时,p 值说明Bartlett 球形检验的显著性,p

本次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为0.817,显示出较高的信度。此外,问卷的各个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 0.393- 0.727之间(p

(二)调查对象

研究选取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大三在校聋人大学生为调查对象,68名聋人大学生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性别和专业比例较为均衡。问卷采取追踪调查法,聋人大学生是在不同阶段填写问卷:第一阶段为双学位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 68份,回收 68份,其中有效问卷 67份,无效问卷为连续 20个选项重复,有效率达98.5%;第二阶段为聋生实习结束回校后再次发放68份问卷,回收68份,其中有效问卷66份,2份无效问卷为漏填或选项重复率过高,有效率达97.1%,问卷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并进行分组比较。

(三)调查结果

研究者对接受全纳教育模式(A组)与未接受全纳教育模式(B组)两组样本进行T检验后发现,第一阶段A组和B组无论是从总体均分上,还是各个维度得分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第二阶段两组在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和总体均分上都表现出显著差异(p

三、建议

目前,国内全纳教育模式主要表现在为聋生提供辅修专业学习机会和必要的学习支持系统,能够将协作型学习、课堂教学、课后交流、心理辅导等结合起来。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从2004级起每年鼓励聋生到管理学院或者计算机学院进行辅修专业的学习,辅修专业对于通过单考单招方式进入高校学习的聋生来说比健听生难度更大,但截至今年陆续有20余名聋生获得双学位。在上述两个阶段的调查中,是否接受全纳教育仅在职业自信、职业价值和职业自主维度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职业目标、亲友依赖和职业参照维度没有显著差异。可见,全纳教育模式在提升聋生自信心、价值观和主动性方面有积极作用。现阶段我国聋人高等全纳教育的发展仍应借鉴俄罗斯鲍曼技术大学和美国国家聋人工学院的做法,使聋生融入普通学院学习,并逐步完善各类辅助系统。

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范文5

一、影响小学数学教育因素的具体分析

首先,教师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现阶段,在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中,仍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限制,不少教师把数学知识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缺乏对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全面掌控与认识,忽视数学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发展和数学知识实践应用等教学目标,而且教学模式不够新颖,课堂沉闷乏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从一年级就开始设置,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时期,不仅心理障碍小,模仿能力强,而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培养学习兴趣与拓展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先天性优势,不过他们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认识有限,所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十分关键。

再次,学校的师资力量。在一些小学中,由于在编制内的数学教师较少,其工作任务繁重,并且责任重大,从而影响对新课程改革的热情,导致教学负担增重,用于教研的时间较少。同时,教师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直接执行者与实施者,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知识面大小及文化背景知识等多个因素,都能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育的效果与质量。

最后,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不少教师过于强调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灌输式教育,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没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树立学生为教学主体,认为提倡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就是让其进行自由活动,师生之间的有效性互动较缺乏。

二、解决影响小学数学教育因素的对策

1.利用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解决影响小学数学教育的因素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模式教学,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与实用性,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线与角》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角的存在,并且联想在生活中各种角的存在,在教室内包括黑板、窗户、风扇和课桌等,在生活中常见的角有路坡、树枝和自行车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逐步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无形中提高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教学中,为了强化教学效果,解决教学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导教学。例如,在教学《测量》数学知识时,教师为了加深小学生对测量数学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像测量自己的身高、手指长度、鞋子长度、课桌高度和黑板长度等,从而将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具体形象,有利于学习的理解与学习,通过具体实践,让学生在测量中认识具体的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需要科学合理使用分层教学法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与学习天赋等差异性较明显,所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接受能力就大不相同。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分层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具体能力与学习基础进行合理分层,可以分析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三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从而实现对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例如,在《统计与可能性》教学中,针对学困生,教师应该巩固他们的学习基础,掌握数学知识概念和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难度一般的统计题目,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进行实际的统计操作;而对于优等生来说,教师可以让其探究统计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学习。

4.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学中的影响因素,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通过增加实践训练提升其数学知识水平。目前,不少小学数学教学内容都比较抽象化,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展现或形象表达,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并且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部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善于使用数学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负数》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负数,通过实践增加对负数这一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如冬天的温度在0℃以下,而记做负数;地下室通常记做-1、-2层;吐鲁番盆地的海拔为-155米等,在实践中发现数学知识。

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范文6

首先,教师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现阶段,在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中,仍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限制,不少教师把数学知识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缺乏对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全面掌控与认识,忽视数学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发展和数学知识实践应用等教学目标,而且教学模式不够新颖,课堂沉闷乏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从一年级就开始设置,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时期,不仅心理障碍小,模仿能力强,而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培养学习兴趣与拓展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先天性优势,不过他们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认识有限,所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十分关键。再次,学校的师资力量。在一些小学中,由于在编制内的数学教师较少,其工作任务繁重,并且责任重大,从而影响对新课程改革的热情,导致教学负担增重,用于教研的时间较少。同时,教师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直接执行者与实施者,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知识面大小及文化背景知识等多个因素,都能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育的效果与质量。最后,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不少教师过于强调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灌输式教育,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没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树立学生为教学主体,认为提倡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就是让其进行自由活动,师生之间的有效性互动较缺乏。

二、解决影响小学数学教育因素的对策

1.利用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解决影响小学数学教育的因素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模式教学,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与实用性,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线与角》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角的存在,并且联想在生活中各种角的存在,在教室内包括黑板、窗户、风扇和课桌等,在生活中常见的角有路坡、树枝和自行车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逐步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无形中提高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教学中,为了强化教学效果,解决教学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导教学。例如,在教学《测量》数学知识时,教师为了加深小学生对测量数学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像测量自己的身高、手指长度、鞋子长度、课桌高度和黑板长度等,从而将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具体形象,有利于学习的理解与学习,通过具体实践,让学生在测量中认识具体的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需要科学合理使用分层教学法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与学习天赋等差异性较明显,所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接受能力就大不相同。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分层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具体能力与学习基础进行合理分层,可以分析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三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从而实现对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例如,在《统计与可能性》教学中,针对学困生,教师应该巩固他们的学习基础,掌握数学知识概念和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难度一般的统计题目,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进行实际的统计操作;而对于优等生来说,教师可以让其探究统计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学习。

4.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学中的影响因素,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通过增加实践训练提升其数学知识水平。目前,不少小学数学教学内容都比较抽象化,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展现或形象表达,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并且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部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善于使用数学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负数》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负数,通过实践增加对负数这一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如冬天的温度在0℃以下,而记做负数;地下室通常记做-1、-2层;吐鲁番盆地的海拔为-155米等,在实践中发现数学知识。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