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精神的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文化精神的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文化精神的建设

企业文化精神的建设范文1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共性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并存于企业的发展实践之中,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主体上的重合性。企业文化的主体集中体现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经营战略。在企业管理中,不仅重视物质管理,而且更重视人的管理,它着眼于建立一个企业成员遵从的企业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尊重人、关心人,以凝聚企业职工的力量,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企业全体职工,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它们强调的都是人的因素,都落脚在一个“人”字上。

2、内容上的统一性。企业文化内容的核心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为主体,还包括全体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物质形态的外在表现。在思想道德方面,就是以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思想基础,对广大职工进行思想理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建立起新型的社会关系、行为规范和生产方式。在科学文化方面,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加强其具体工作,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3、目的上的一致性。构建企业文化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树立、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形象的塑造,使企业职工的整体思想意识、文化技能、道德观念等素质在企业运行中产生能动效应。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要通过有效途径和载体服务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思想内化为职工的思想道德意志,并转化为持久不衰的工作热情,加快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共融的意义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其互为一体,形成合力。这样做,对于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增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感染力。企业文化具有导向、规范、凝聚、激励四大功能。它在依靠明确的目标和原则约束、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更注重于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信守的内部文化氛围,使职工自觉自愿地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增强使命感,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是文化氛围、文化环境的熏陶,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把它誉为“静悄悄的企业革命”。企业文化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它在塑造人们的心灵,倡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过程中,主要是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其紧密结合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就能够增强工作的感染力。

2、有助于扩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企业文化具有人情化,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强调人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作用,重视提高人的积极性;企业文化还具有群众性,它是企业职工群体共有的一种文化,是企业群体意识及其外在的行为表现。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和职工思想实际出发,加上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可以寓教于义、寓教于美、寓教于乐。职工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这些优势,借助企业文化为载体,可以大大丰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职工积极参与到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不断扩大其覆盖面。

3、有助于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企业文化既含有物质文明的东西,也含有精神文明的东西,它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实行企业与文化联姻,着重从企业的经营文化、管理文化的深层结构上探索完善企业经营之道。精神文明建设与之相融,可以在企业形成良好的内部氛围与一种强大的“文化力”,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并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企业文化中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等精神文化的内容,既是职工的精神食粮,又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见,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既能出物质产品,又能出精神产品,在实际工作中,更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共建的途径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使两者相融共建,必须着眼于它们的主要方面,寻找有效的途径,实现最佳结合,确保彼此促进,相得益彰。

1、培育企业价值观。企业发展取决于企业行为的正确,而企业行为的正确导向,又取决于企业根本指导思想的正确。这个根本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是企业价值观。它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生存的思想基础和发展的精神指南,关系到企业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振兴民族产业,改善人民生活,满足用户需求,帮助顾客创效,追求最佳效益,极大回报社会,人力资本为首,职工实现自我”是沈阳烟草专卖局的核心价值观。为了使广大职工领会其精神实质,我们运用企业内参、媒体等阵地,大力宣传、诠释企业价值观,使广大职工耳熟能详,牢记于心,落实在行动上。

2、锤炼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主导和精髓,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一面旗帜。抓好企业精神的锤炼、弘扬和实践既体现了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的根本特征,又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这几年,沈阳市烟草专卖局相继开展了评选“明星访销员、明星送货员、明星驾驶员、明星专卖稽查员”等系列主体活动。这都是倡导和培育企业精神的有效载体。我们使“实干、干实”精神具体化为“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的沈烟精神日益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成为企业

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源泉。

3、建设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职工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加强企业道德建设中,一方面制订规章制度、完善企业法规,加强硬性约束;另一方面抓好正面灌输和说理教育,以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新风正气为目标,引导职工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单位里做个好职工,在家庭中里做个好成员,升华了职工的文明素养。此外,还着力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意识,强化职业责任感,积极培养职工“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工作作风,树立“业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业户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标准”、“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工作理念,把为业户着想的道德观念凝聚在高质量的“三个服务”之中,从而使企业道德建设不断走向更高境界,一大批“明星访销员、明星送货员、明星驾驶员、明星专卖稽查员”在职工中脱颖而出。

4、开展目标教育。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应借助目标的激励功能,开展好目标教育,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去年,我们制定了精神文明达标成果发展规划。我们坚持在职工中广泛深入地宣传实现这一目标的形势与任务、希望与机遇、困难与挑战,增强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为企业加快发展而贡献力量。我们还丰富和活跃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在各区分局、管理中心办宣传信息,把销售管理动态与现场宣传鼓动和企业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进行形势、任务、目标教育,把职工的智慧和工作热情引导到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效益上来,向公司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5、塑造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企业文化的外部标志。优秀的企业形象代表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诞生优秀的企业形象。今年,市局党组部署开展了“塑造品牌、服务工业”、“塑造形象、提升业户诚信等级管理”的主体活动。按照这一要求,我们着力塑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员工队伍形象,塑造业户满意的产品形象。此外,我们还发挥宣传优势,集中宣传力量,在企业形象上狠下功夫,努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诚信度。近年来,我们在烟草行业、国家级、省部级报刊杂志上发稿,向外传播和展示了沈阳烟草的良好形象。

企业文化精神的建设范文2

关键词:企业文化;精神;培育

企业精神既是时代精神的具体反映,又包括了企业自身的优良传统和特殊风格。一个企业要培育和锻塑企业精神,在实践中必须不断优化培育企业精神的多种因素,才能使企业精神的培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如何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精神,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笔者就此浅谈一些看法。

一、企业精神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群体意识

企业精神是企业生产经营、市场竞争、两个文明等观念汇聚成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一个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可见企业精神的培育和树立,决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个奋斗目标,喊出几句口号,罗列几个词句,就可以称为企业精神,它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有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其一,它具有传统性。而且是一个企业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的结晶。一个企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企业长期艰苦奋斗、辛勤锤炼的结果。所以,确立企业精神首先要把本企业特有的优良传统、习惯心理等进行科学总结,从中提炼出切合实际又最具有特色的精华作为企业精神的具体组织内容。由于这些内容为企业员工所经历、所实践、所熟知、所认同,因此也最有感奋和激励员工的作用,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企业之魂。其二,它具有时代性。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时代在前进,企业在发展,从这一客观实际出发,作为同企业经营活动密切联系的企业精神也要发展,只有不断赋予精神新的内容,融进时代特色,才能显示其企业精神的生命力。其三,它具有广泛性。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意志的象征,企业精神作为一种整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把这种整体意识从潜在的自然状态发掘升华到现实的自觉状态,并作为一面旗帜鲜明地树立起来,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员工共同行动的原动力

二、企业精神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发展实践证明,经过倡导、培育、实践形成的企业精神,作为企业内在的动力释放出来后,可以渗透到企业活动的任何深层部位,产生群体效应,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对实现企业的目标任务有驱动作用。企业精神能够把每个员工发挥的力量凝聚到一起,形成巨大的合力。古人云:“兵贵之合,合则势长,合则力强,合则力坚”,把合力变成动力,把大多数不同觉语、不同素质的人团结感奋起来,用切实的行动去实现企业的目标任务。

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有凝聚作用。企业精神是企业内在的吸引力和员工外在向心力高度集中的产物,它能促使员工增强整体观念和团队意识。企业的生存和员工的命运以及员工对企业的信任依赖性,包括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和社会竞争行为,都是通过企业精神的作用,产生强大的凝聚力,通过紧紧依靠员工,克服困难,占领市场,增加营收,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对形成企业良好的道德风貌有塑造作用。企业精神依存于员工的意识之中,同时又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企业各方面的工作运行。因为企业精神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思想和精神力量,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目标要求、经营信条、管理原则以及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念、团队意识、进取精神、道德风貌和主人翁责任感。简言之,就是企业员工的物质和精神追求,这种追求能使企业员工在企业运行中体会企业精神之所在,从而进一步把企业精神的共同理想、奋斗目标、价值观念输入员工意识,使广大员工焕发出发崭新的精神和道德风貌。

三、培育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群体意识和精神面貌,是企业和员工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它既能激励员工积极向上,又能约束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是企业之魂。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下,培育和树立企业精神迫切又重要。

确定共同目标是培育企业精神,形成整体意识的条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要有一个催人奋进的目标,这个目标应是激发员工责任感、紧迫感,成为团结和动员员工形成凝聚力的目标。同时要使员工明确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步骤以及个人利益的关系,促使员工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只有当全体员工感到企业就是大家团结一致争取目标任务实现的场所,心甘情感为实现共同目标任务而做贡献的时候,企业精神才能树立起来。

发挥企业管理者的示范作用。由于企业领导者素质和精神状态有一定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企业精神的培育既要靠领导者的倡导,又要靠领导者的表率和模范作用,领导者的战略眼光、思想观念、经营思路、工作方法等无时无刻不在员工中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培育企业精神,领导班子是关键。

不断更新观念。企业精神是在一定历史过程中形成并应与时俱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适应市场需求,不失时机地向员工灌输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使企业精神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深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企业精神的作用在于凝聚、激励员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而这些作用、成效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员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进取心、科学态度和劳动技能,从而作用于企业精神的形成,并作用于生产技术管理的巨大效力。

企业文化精神的建设范文3

>> 基于产业集聚区的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高铁对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的空间结构的影响 河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及对策 河南省红色文化集聚区建设浅谈 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对河南省的借鉴意义 关于河南省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高铁对河南省旅游集聚区项目布局和功能的影响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品牌建设的特点及对策分析 优化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顶层设计的路径探析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壮大主导产业集群的思路与对策 河南省金融产业集聚研究 浅析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地域文化营销策略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体育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 河南省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河南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 议豫剧文化对河南省非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之策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生态环境的和谐性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许正林.上海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科学发展,2010(7):96.

[4] 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长205%[EB/OL].(2012-01-18)[2012-10-20]..

[5] 中国日报.年均增长25%远超GDP[EB/OL].(2011-12-29)[2011-10-15]..

[6] 新华网.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达52个 园区呼唤更多创意集群[EB/OL].(2012-05-02)[2012-10-20]..

[8] 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EB/OL].(2012-10-20)[2012-10-20]..

[12] 金融界.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EB/OL].(2011-11-15)[2012-10-20]..

企业文化精神的建设范文4

许多企业家都深刻体会到,要管好一个企业,仅仅依赖管理结构、行政指令、规章制度等行政手段,往往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制度和程序不可能包罗万象,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疏漏,况且行政管理手段本身带有强制性,可能使人口服而难以心服。而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育,加强对员工进行心理导向,向员工灌输企业精神的共同价值观念,让员工真正明白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在为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而拼搏。这样,就会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出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人的巨大潜能。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重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这种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督导作用、激励作用、内聚作用和辐射作用。

有人把培育企业文化简单理解为仅仅是概括、提炼几句话,只靠几个企业领导者或“笔杆子”冥思苦想就可以造出来,这是一种误解。要知道,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主体工程。企业精神的培育,必须坚持在企业长期的产生经营活动中锻造、锤炼,逐步形成,并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因此,在探索培育企业精神时,必须认真研究企业精神形成的因素,培育企业精神的原则和途径。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身需要,而不是外部强加的僵硬的东西,必须从企业内部生长起来。它建立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之上,或是企业优良传统和先进经验的总结,或是表明企业的选取目标,或是代表企业的良好形象,决不能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段推行。企业精神必须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培育和深化。企业领导者既企业精神的倡导者,也是企业精神的代表者和实践者。优秀的企业家,必定能倡导、培育出优秀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在外部能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内部,能给全体员工增强荣辱与共的信念。企业精神要符合本企业的职业特点,不能游离了职业特点之外。

企业文化精神的建设范文5

关键词:工会;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有效的经营运行机制,同时还要靠同一种精神去统一员工的思想,约束员工的行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氛围,一种精神支柱的存在。发展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活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模式纳入了企业管理之中,成为提高职工素质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一、发展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的发展,根本的因素是人,是企业的员工。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强调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因素,注重在更高层次上挖掘人的潜力和潜能。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克服生产经营和思想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企业文化既能陶冶职工的情操,又能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使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成绩,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生产经营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由于企业文化注重人的因素,更注重一种精神的力量,因此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围绕企业的目标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三,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提炼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实际就是企业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价值观等的建立和完善过程;它对职工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职工按照企业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企业精神等而逐步形成符合企业精神的个性,使职工的思想更容易统一于企业精神上来。

第四,企业文化核心是企业精神,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职工的思想素质也将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不断提高,同时企业文化把情感融人管理,把管理和情感融为一体,更易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许多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二、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凸现出来,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工会作为企业的重要组织之一,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条件,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职工的“娘家”,最贴近职工群众,最了解职工群众的喜怒哀乐,最清楚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可以通过卓有成效的活动把职工凝聚和组织起来。

第二,工会管理着企业的文化宣传阵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职工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第三,工会联系着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可以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达到引导和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因为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工会有着组织开展群众性活动的优势和传统,可以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革新创新等活动来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

第五,工会具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工会工作讲民主,民主管理有章法,民主监督有权威,民主参与有思路,这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责。工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引导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监督,提高职工参政议政的意识,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这是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根基。以上诸条都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工会不但可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而且可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工会组织参与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途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文化的兴起,给企业工会工作提出了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如何有效的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如何确立有效的对策和途径,是当前摆在工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组织优势和广泛的号召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发动起来。工会组织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综合运用工会组织的优势,将情感的力量,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法纪的力量,物质的力量和环境的力量合力化,激活企业文化建设的潜能,增强文化工作力度,提高文化工作效益。

我们公司工会不断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赋子企业文化新的内容,以提高企业文化的品位。一是发掘企业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公司内部职工网站、《企业报刊》等媒体上开办企业文化建设专栏,用职工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对职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教育,向职工灌输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理念,规范职工的行为、仪容仪表、文明用语等。二是加强企业精神的养成教育。从培养职工严细作风,建设过硬的职工队伍出发,按照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从我做起的指导思想,用企业精神规范职工的具体行为,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渗透到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之中。三是选树先进典型代表。充分发挥他们在培育企业文化方面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把个体行为逐步转化为群体行为。工会坚持每年聘请专业人员对职工进行各方面培训。

(二)转换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管理特质决定了其管理方式必须着眼于创建文化管理模式。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工会组织只有坚持积极探索文化管理的新途径、新机制,把企业的经营之道的各种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作业标准和岗位职责的要求之中,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才能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发展。

实践中,我们公司工会创新转换管理机制,通过实现“文化”软管理与管理硬“文化”的有机融合,把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厂务公开等工作纳入文化的轨道,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团结和谐、催人奋进的氛围和人际关系,使职工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在这种精神氛围的熏陶中得到调整,自觉地把个人目标纳入企业目标之中,把自己的命运同公司企业命运联系起来,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丰富工作内涵。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传统的政治优势,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的管理模式,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具体化,工会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融合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两方面内容,这不仅有理论上的必要性、实践上的可行性,而且还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发展的重大价值意义。而从工会角度来看,只有不断丰富创新企业文化的内涵,才能为工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实际操作中,我们公司工会建立起多层次的职工参与机制,综合运用精神和物质奖励的双重杠杆激励职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开展的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技术革新或技能竞赛活动等,这既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也能对优秀而又强劲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起推动作用。模范、先进人物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他们为企业职工提供模仿效法的典范,起着示范性的作用。我们以此为切入点,从评选、表彰、宣传、奖励等各个环节推广其思想精神,从而在职工群众中产生“见贤思齐”的激励作用。

(四)活化活动载体。工会工作的对象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都是职工群众,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工会履行自己一般功能的要求。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学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工会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可靠组织保证,使得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工会的群众化工作方式,众多的阵地和较完善的文化、宣传体系,容易被广大职工所接受。关键是抓住运用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人文思想和寓教于乐等手段来活化活动载体,为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企业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更具有群众性。给职工以施展才华的机会,造就职工的成就感,使职工对自己、对企业充满信心。

企业文化精神的建设范文6

关键词:企业精神;和谐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6)12―0028―03

构建“和谐企业”离不开培育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一个和谐的企业,其职工队伍必然表现出和谐的、健康的、良好的精神风貌。构建和谐企业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并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一、企业精神:来自20世纪晚期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

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企业管理的一场革命就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取代了推崇“胡萝卜加大棒”式的古典管理学。但这并不是企业管理经验探究的终结。8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知识型、技术型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日益增加,企业管理组织结构逐步扁平化,新的形势导致了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新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强调企业内部物质、制度和精神各要素之间结构达到动态平衡,及各要素之间取得最佳结合。与以往管理理论不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着眼于“以人为中心”的不断强化企业凝聚力的整体管理方式,着重突出了作为最内层的企业精神的功用。企业文化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利重点,也是企业的灵魂,它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20世纪中外企业发展事实也说明,企业精神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纵观国内外诸多“长寿”企业,如松下、三菱、海尔、长虹等知名企业,无不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现代众多的管理学家在对许多卓有成效的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实例研究之后认为:在企业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奖金的数量、组织形式、管理技巧等等,而是企业精神。西方管理学甚至提出:企业精神是构成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和成功的核心。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在事业中诸多因素都很重要,如技术力量、资金、人员及销售能力等,但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经营观念,即企业精神。总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精神的功用,成为众多企业家经营制胜的法宝。

二、企业精神:构建和谐企业的力量支撑

企业精神之所以在20世纪晚期的企业管理中大放异彩,是与其在“无形意识”的名分下进发出“刚性”力量分不开的。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文人志士对“精神”的探究中窥见一斑。在我国古代典籍中,“精神”的含义就被定义为一种大地万物的“精气”,与“灵魂”。生命之躯的一切活动,都是“精神”的外在表现。在现代社会里,“精神”是“指以人的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是对人的自身存在和人的价值、意义、权利、尊严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人的理想和终极理想的一种追求”。“人类为实现历史和现实的解放而在心灵内部提前进行的内部操演,其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等等。上述理解尽管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见地,但其中却包含一个重要的共识:即“积极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坚定的社会信念”是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正因为如此,精神才能成为凝聚人们内心欲望,形成共同价值追求,激发巨大创造热情的“动力源”。法国经济学家佩雷斯在基于对精神动力作用历史轨迹的考察与尊重的基础上,经历半个世纪的研究后宣称:“‘精神’气质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精神也是精神的一种,是群体精神的展现。企业员工的无数个体精神的集合融汇与扩展,就形成了集中的群体精神。它是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经过倡导和培植而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具有激励职工奋发向上,规范企业行为的群体意识。作为一种内化的力量、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企业精神通过理性的感情因素的作用,控制和协调职工的行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又把职工的行为纳入企业团结协作的轨道,从而促使企业员工为本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可以说构建和谐企业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是最重要的前提。没有企业精神的凝聚,企业犹如一盘散沙,缺少战斗力。在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精神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决定着企业的生命。一句话,没有企业精神的力量支撑,就没有和谐企业的建设。

三、企业精神:“和谐企业”的重要特征

“和谐企业”简单地说就是指构成企业系统的各部分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这种“和谐”包括了很多指标,从宏观上看,“和谐企业”是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从微观上看,“和谐企业”是企业物质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和谐。无疑,和谐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离开了和谐企业文化的“和谐企业”应该是不完全的,也是不和谐的。按照西方管理学的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包括三个层次:最外层的是物质文化:中间的是制度文化,包括人际关系、企业组织结构以及各种具体规章制度;最内层的是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是随着企业产生而产生的一种与物质文化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说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与企业物质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企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依附于企业的物质生产经营活动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精神对企业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良好的企业精神对企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就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与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双方共同统一在“和谐企业”的发展中。因此,企业精神不仅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撑,而且其本身也是“和谐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因为如此,许多企业在经营起始,就精心打造符合自己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精神,以展示本企业的“个性特征”与魅力,从而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如美国IBM公司的“IBM就是服务”,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礼节谦让、感谢报恩”,中国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这些精神的凝炼,成为了企业的旗帜和区别于其它企业的“个性特征”,是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华。因而,良好的企业精神是“和谐企业”的重要特征。

四、企业精神:构建“和谐企业”的有效途径

“和谐企业”中的“和谐”涉及到企业系统中的方方面面,它包括企业的“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所谓“内部和谐”主要是企业内上下级单位、各职能部门之间和谐,企业与职工和谐,职工与职工和谐等:所谓“外部和谐”主要是企业与业主、企业与劳务队伍、材料商和谐,企业与地方政府、新闻媒介和谐,企业与企业和谐,企业与环境、社会和谐等。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理顺各种利益

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不断促进企业系统中各部分和要素和谐发展,良好的企业精神就是实现这些“和谐”的有效途径。

首先,良好的企业精神有力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企业的根本,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企业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发展,构建和谐企业首先就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以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精神就是这样一种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力量。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就倡导“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应用到现代管理上,就是主张“尊重员工、同情员工、理解员工的人性面,从而使员工有荣誉感、有羞耻心、实现自觉自动的自我管理”。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理论通过对日本经济奇迹的研究发现:日本的成功并非仅仅得益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而是主要依靠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它提出了“企业职工:是具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准则、理想人格、荣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企业主体”的观点。当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企业的共识。企业活动的目的是营利,但又不能单纯地以追求利润为企业的最高目标或宗旨,而应把企业“权利人”(他们包括顾客、员工、股东、供应商等)的自由、幸福作为企业发展的最高目标,尤其在企业内部,形成上下左右的彼此相互尊重氛围,相互承认彼此的价值和能力,接受彼此之间合理的权力和利益要求,通过制度确保员工能够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尊重员工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如美国惠普电子仪器公司有20名高级主管在接受一项调查中,有18位都认为公司的成功靠的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这就是惠普精神。它强调:“公司的盈利价值,注重满足顾客、股东、员工的需求,提供以人为本,保持人与人及人与环境之间和谐”。总之,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的凝聚就是要树立这样目标:企业就是要努力把员工:培育成优秀员工,就是要为员工的发展服务,通过发展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求、改变人的需求,激发每个人的发展愿望和动力,帮助每个人全面发展。如果一个企业只是单一地追求利润,缺乏精神追求和精神动力,就不可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所以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的精神,离开企业精神,和谐企业的建构无从谈起。

其次,企业精神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内部的和谐。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渗透力,它可以无形地凝聚企业各方面的力量,把精神力量化为物质力量。一般说来,企业精神的凝练和概括往往只有十几条、几百字,可它的形成要经历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和几上几下的反复论证。它的每个字都饱含着企业经营者、主创人员和广大职工的心血,每句话都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领导意志和群众智慧的有机结合,是深厚的企业文化与现代管理思想的有机结合。因此,企业精神自形成之日起,就必然成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也正因为如此,企业精神可以激发全体职工的共鸣,可以有效地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自豪感,激发他们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热情,促进职工之间互相尊重、相互理解与相互支持,和睦相处,在企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把企业建设成为人际关系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和谐企业。因此,应大力加强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营造鼓励人干事、支持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通过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广大职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

再次,企业精神有助于企业实现与外部环境的一致。构建和谐企业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的支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这为构建和谐企业提出了鲜明的要求:和谐企业一定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好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时,必须守法、诚信更多地回报社会等等。许多企业在对企业精神的概括中,都把这些要求作为核心或者主要内容,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进行了提升。如宝钢的“真诚、务实、努力、不断学习”精神;天津一汽提出“学习、创新、抗争、自强”的企业精神;海南旅游倡导在全行业实行“公开透明、诚信经营,温暖热情”的阳光精神;这些精神高度体现了和谐企业的目标要求,极大地鼓舞了职工的干劲,为其行为指明了方向,促使其自觉地同公司的要求协调一致,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也就更加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与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