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范文1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大力倡导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心理治疗。但是,塞利格曼并没有创立一种能够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完整的治疗方案。
真正为积极心理治疗总结出一套体系的是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博士,他出生于波斯,定居于德国。他开创的积极心理治疗特点在于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诺斯拉特·佩塞斯基安博士很喜欢用“种子的故事”向他的病人传达这样一种“积极”的观念:
一粒种子发芽了,它原本饱满的身躯变得干瘪,而让幼小的胚芽长成大树。表面上看,这粒种子毁灭了,可是牺牲掉的种子却继续活在树的枝桠、花朵和果实上。
“种子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任何问题都有正反两面,只要你的视角足够全面,就能从困顿中看出希望。简单地说,“种子的故事”就是让我们学会一种思维方式,学会看到事情的全貌:好的、坏的,正面的、负面的。
遗憾的是,生活中的事情并不像种子发芽那么简单。很多时候,尽管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十分片面,但我们自己却常常坚信无懈可击,结果只能是不可避免地困在问题中。我们的困扰,多是因为自己的视角太过狭隘。
“目标”未必是生活的全部
为什么我们总是固执地坚持类似勤奋、守时、高效这样的特质?我们认为这种坚持百分百正确,以至于我们忽视了它们可能存在的危害。
积极心理治疗认为,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常常不够全面,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太多文化环境的影响。不知不觉中,我们不加选择地吸收了家长和老师等教育者传达的观念,努力追求那些好像全社会都在追求的东西。然而,这些追求的目标常常只是我们所需要的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平衡生活的四边形
佩塞斯基安博士发现:尽管每一个个人的问题都千差万别,但作为一个整体,人们都需要平衡地关注自身生活的四个主要领域,即身体、成就、人际和精神生活。
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会尽量把自己的精力平均分配到各个领域,而不是顾此失彼。这就是积极心理治疗的整体性概念。
如果一个人不能保持自己的四个生活领域处于均势,过分关注发展某一个领域或忽视某一个领域,失衡的生活就会制造出各种心理冲突,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也会出现紊乱,甚至产生疾病。
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对心理疾病的认识角度不同,治疗思路也不同。传统的心理治疗是一种“病理性治疗”模式,也就是关注对病人的心理问题的评估与治疗,研究精神病理的发生、发展与纠正。积极心理学的治疗理念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病人心理的积极力量上,而不仅仅是帮助病人学会一些摆脱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一个人有足够的积极力量,才有可能真正防止心理问题的出现。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范文2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干预;社会康复;汉密顿抑郁量表
抑郁症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呈急剧上升的趋势,抑郁症的死亡率跃居各种精神疾病之首,号称“第一杀手”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社会心理学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生和治疗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心理干预在本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对在我院住院的6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心理干预对病人的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自2004年3月~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62例,既往无精神病史,均符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HAMD≥18分。排除明显躯体疾病及因躯体疾病导致的抑郁。男24例,女38例,平均年龄31.56±13.16岁,病程1~76个月,平均39.12±14.28月。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在HAMD总分、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药物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
1.2 方法
1.2.1 治疗情况 两组患者均按医嘱常规应用抗抑郁药。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及给予简单的常规介绍。
1.2.2 心理干预方法的应用于病人入院的第1周开始进行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音体疗法、现实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具体措施为:①支持性心理治疗:理解、关心患者,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给患者与家属所需信息,起着满足、改善患者情绪的作用。通过倾听、解释和指导等方法,为患者排忧解难,提供支持和帮助,使患者得到安慰,有安全感,提高其承受和适应能力,调动起患者对生活的积极性和乐观态度。②认知行为疗法:了解病人产生抑郁的“症结”,针对不同病人的个性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认知消极歪曲或错误的思维,帮助其改变歪曲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内容,鼓励病人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提高病人的社会能动性,减少抑郁情绪。③音乐体育疗法:鼓励患者参加工娱疗活动,通过欣赏音乐和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与适宜的体育锻炼,在参与中体验自我效能感和成功感,使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摆脱抑郁症的无价值感,有助于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从而使个体的身心水平达到良好的改变。④现实疗法:该疗法是美国一位精神病学家William Classer创立的。他认为患者若能改变和增强责任心,则其行为也会随之改变。在现实治疗中,治疗者积极主动指导患者,帮助患者认识抑郁情绪和退缩行为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问题和具体怎样做,使患者增强自信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逐渐改变不适应行为,解决存在的问题。⑤集体心理治疗:运用沟通技巧取得患者的信任,通过座谈会、讲座把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及国内外治疗新动向传达给他们,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发病机制、治疗、疾病转归等,增长预防知识,树立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同时取得家属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计划。
以上心理干预从住院第1周开始,第1次交流1小时,以后每周2次,每次30分钟,6周为1疗程。每次交流后布置作业,下次交谈时及时掌握病人的反馈信息,护士再有的放矢地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及心理疏导,以帮助患者尽早地改变错误的行为与思想,提高对不良应激事件的承受力和适应能力,从而使个体身心水平达到良好的改变。
1.3 评定方法所有人组病人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2、4、6周末评定HAMD、HAMA总分,用其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有效,25%以下为无效)。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周末,由主管护师评定NOSIE中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抑郁4项因子分,评定疗程结束时的社会功能康复情况。
1.4 统计处理 用x2及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6周末,观察组显效(痊愈+显著进步)22例(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例(41.9%),(x2=5.31,P
2.2 量表评定结果两组住院病人各时期HAMD、HAMA评分。
由表显示两组治疗6周末,HAMD、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的下降(P
2.3 干预前与干预后NOSIE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后6周时与干预前相比NOSIE中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干预前(P
3 讨论
抑郁症是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患者常会丧失自尊,产生无价值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甚至想自杀以减轻家庭的负担,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扭曲。而抑郁症患者往往用片面的方式解释境遇或推测未来,在促发性事件的刺激下,能引起负性自动想法的产生,导致在行为、认知及躯体方面的抑郁症状。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范文3
关键词:护理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70-02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一类由不同病理生理原因导致的消化功能不良症状。在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约为30%,西方国家发病率则高达20%一40%[1],其病程绵长。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09年3月一2011年3月,我院对2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2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3月一2015年3月来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45例,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20―75岁.平均41.2岁;病程3―23年。平均4.4年。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两组,对照组22例,护理干预组2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元显著性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①上腹痛、腹胀、反酸、暖气、恶心和呕吐等上腹部症状超过4周;②内镜检查未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也无上述疾病病史;③实验室、B超及x线等检查排除肝脏、胰及肠道器质性病变;④元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等全身性疾病。
1.3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用药治疗,包括:①精神心理治疗和饮食治疗;②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治疗,一般适用于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常用的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促胃肠动力治疗,适用于以腹胀、早饱、暖气为主要症状的思者,可用多潘立
酮或西沙必利;黏膜保护剂,消化性不良发病原因中可能涉及胃黏膜防御功能减弱,临床上还常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胶体次枸橼酸铋盐、硫糖铝;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适用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有效的抗生索有克拉霉索、阿莫西林及甲硝唑,可单独或联合应用,还可配合胶体铋剂,如枸橼酸铋钾、硫糖铝等;抗焦虑、忧郁治疗,不少患者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轻者可通过心理治疗消除顾虑;精神症状明显者可试用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或多虑平等。宜从小剂量开始,失眠者可适当服用镇静药。;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下护理干预。
1.3.1健康指导:向患者提供疾病及治疗教育手册,介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的发病原因、发生机理、发病规律、I|缶床表现、转归及影响因素等,防止复发和出现并发症。向患者介绍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器质性消化不良的区别.消除患者的顾虑。请已治愈患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特别是对出院患者要讲解如何正确服药,阐明生活要有规律,适当活动,增强体质,保持心情愉悦。
1.3.2心理护理:至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但精神紧张与心理问题是重要成因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2】。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要在其一入院时即主动接近患者,通过交谈和观察评估患者心理情况.针对患者个性及病程的不同采用合理的支持方式,帮助其认识问题、改善心境、调整对应急源的认知评价。帮助患者改变对困难和挫折的看法,
建立适当的心理宣泄途径.如打球、唱歌、游泳、更换环境及外出游玩等。
1.3.3饮食护理:要求患者进食软食、易消化食品,饮食以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为宜。少食脂肪餐和韭菜、辣椒等辛辣刺激食品,戒除烟酒,不暴饮暴食。避免胃酸过度分泌。从而引起返酸、烧心等症状。
1.3.4运动指导指导患者通过体育锻炼寻找乐趣、忘却症状。适当增加运动量,可促进胃肠蠕动,运动内容和方法可根据性别和体力等情况考虑,如散步、跑步慢、扣‘球、跳绳等
户外活动。强调腹式呼吸和腹肌锻炼,使膈肌和腹肌活动增加,对内脏起到按摩和被动牵拉运动的作用,从而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改善腹胀、暖气症状。
1.3.5健康教育对已确诊的患者进行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教育,如疾病的病因,治疗的方法,疾病与心理的关系,护士积极寻找个体发病因素,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生活规律、戒烟、不易过量饮酒等。针对患者的不同境况下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引导其娱乐、听音乐、观看令人愉快的电视节目等,以调动其积极情绪,解除心理负担,缓解焦虑,使良好的情绪状态与治疗效果同步发展,以促进康复。
1.4评估方法【3】:
1.4.1消化不良症状评分:采用消化功能不良量表进行评估,每个症状按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级,分别计0,l,2,3分。无:无症状;轻:有症状。但不明显.需要提醒;中:症状较明显.但可耐受,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没有影响;重:症状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消化不良各项症状累积分为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总分。
1.4.2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进行评估,评定内容为患者的活动、日常生活、健康、近期支持和生活质量总指数。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计量数据用(i±B)表示,两组间的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护理干预组治疗后的消化不良症状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干预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明确。相关研究指出.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下,以情绪、精神反应为中介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可以引起或加重胃肠功能紊乱【4】。健康教育可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保健意识,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5】。因此本文采用身心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来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治疗后的消化不良症状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护理干预达到改善症状和治愈的目的。总之。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传统的常规护理加药物治疗的方法已远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要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社会心理因素。调整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患者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和自理能力,通过种种行为活动和自律训练打破恶性循环来达到改善症状和治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玉霞,许春进,睬玉龙.心理干预和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498―499.
[2] 周福生,祝淑贞.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翻的研究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5。17(5):256―258.
[3] 李梅香。万予新,马振武.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1):65.
[4] 邹多武,评国铭.功能性消化不凫[J].中华消化杂志,2006(11):765―767.
[5] 崔荣霞.功能性消化不良28倒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7,13(3):42.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范文4
[关键词] 革命;路;婚姻;七年之痒
一、婚姻有时候只需要加几滴水
很难想象一部美国电影居然用了《革命之路》这样的片名,因为自从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似乎就很少听到革命一词从大洋彼岸传来,而且已经夺取政权的资本家们以及属于资产阶级的人们,也似乎从骨子里排斥或反感革命这样的词汇。
然而《革命之路》还是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尽管按照字面的意思,Revolutionary Road只能翻译成“革命路”,但加了“之”之后,其引申意义就更加丰富了,我们看到的就不仅仅是生活在这条路上的人们,而且是他们如何与命运抗争,如何进行革命的。
革命自然首先在女生在男女主角身上。他们联合起来要对抗的是渐行渐远的爱情以及越来越平淡无聊、几乎没有激情的婚姻。许多过来人所经历的七年之痒,仍然不可避免地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尽管当初他们是那么一见如故,彼此在对方眼中也都是那么的有趣而富有吸引力。爱情的替代品是争吵,没有节制的、缺乏理性的激烈争吵;温馨家庭的替代品是女主角眼中那整理不完的房间和做不完的家务。而他们所想出的革命的手段就是搬迁,从纽约搬到巴黎,那座男主角曾经去过、依然留恋、并且充满新奇的城市。在女主角爱波(April,凯特・温丝莱特饰)的观念中,新鲜感是她当下惟一的追求。她可以不在乎未来巴黎生活的质量,不在乎男主角弗兰克(Frank,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失去固定的工作。也不在乎自己放弃家庭主妇的闲适而必须参加工作养家糊口。她只想离开革命路,离开这天天如此、索然无味、令人厌倦、如同鸡肋一样的生活。可惜生活总像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小丑。在他们已经办理了迁居的手续、坐等秋天出行之后,两件始料未及的事打破了他们的巴黎梦。一件是爱波意外怀孕,一件是弗兰克突然受到上司的青睐,面临加薪升职重用的巨大诱惑。这种诱惑是那么强大,以至于弗兰克不得不在去巴黎但失去职业由老婆抚养与加薪升职之间重新做出抉择。很明显。加薪升职已经为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新意,他愿意在品尝这种新意中开始新的生活,并愿意为此放弃巴黎之行。但困扰爱波的无聊的生活并没有也不会因此而改变,因为她面对的还是那个每天早出晚归的丈夫,还是那个家庭,还是那熟悉的革命路。因此,她依然执著地坚持去巴黎,甚至不惜为此而自行堕胎,并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革命还发生在男女主角之间,表现为婚外性的接触。弗兰克与女同事有过多次性接触,爱波与邻居也发生了性关系。尽管这些婚外并不是来自爱情,也没有产生真挚的爱情,没有动摇他们婚姻的根基,但他们对彼此肉体的短暂背叛,毕竟也可以看做是对无聊婚姻的一种革命,只不过这种革命无论对弗兰克还是对爱波而言,都不过是逢场作戏,寻求短暂的刺激而已。所以我们看到弗兰克与女同事缠绵之后回到家里,面对妻儿为他准备的生日宴而热泪盈眶,并最终决定向妻子坦白自己不光彩的过去:而爱波呢,则根本不愿意听邻家男人在她耳边说出的“我爱你”之类的情话,她要的只是一夜的放纵,一瞬间的逃离。
除了爱情与婚姻,其他革命的行为也几乎充斥了全片,包括弗兰克在从事的职业上渴望与父辈职业不同的就业革命,包括爱波对禁止堕胎的传统与法律的挑战,包括房东那患上精神病的高智商的儿子对世俗行为的批判。等等。而正是这一切,组合成了爱情婚姻事业家庭传统现代大我小我的革命交响曲。而曲终人散,当新的房客带着爱波当初的那种新奇和满足住进革命路的时候,当房东向他们讲起爱波们的时候,我们似乎又看到了新一轮革命即将上演。 《革命之路》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当然导演肯定不只想说这些,至少现在的我看来是如此。夫妻双方对于现在的生活都不满意,当两个人下定决心要逃离这种空虚的日子,奔向理想中的巴黎时,妻子怀了孩子而丈夫得到了提升。继续向梦想前进还是滞留在这片安逸之地?电影给了答案,是意料之中的悲剧结局。
二、Jack与Rose再续今生情缘
11年前,《泰坦尼克号》绝唱了一曲凄美的爱情之歌,11年之后,《革命之路》挽歌了一首悲哀的婚姻之曲。前者是爱情童话之幻想,后者是婚姻悲剧之诞生。
《革命之路》就是要给我们惊惧:爱情不是冰海之中的生死别离,不是星空之下的山盟海誓,而是遗落在过去的依恋缠绵,沦落在如今的柴米油盐。无论你们是否曾经是金童玉女,现在都已经堕落为和芸芸众生没有两样的一对冤家。在《革命之路》里,两人几乎就是为了打破泰坦尼克号上的爱情神话,出演了一对挣扎在现实里却又不能互相安慰的夫妻,他们互相神经质的指责,暴怒性的伤害。
《泰坦尼克号》给出一个美梦,《革命之路》却挥出一个巴掌。这个巴掌啪地打响,惊醒了许多沉浸在爱情美梦里的人们。在我们抚摸这个巴掌印,是否颇感委屈,颇感郁闷,颇感无奈。游鱼更愿意相信,革命之路里的夫妻生活才是真实人生。
导演山姆・门德斯集合了凯特・温丝莱特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对“泰坦尼克号”红人,拍出《革命之路》这部电影。这部讲述1955年一对美国中产阶级夫妇对自身生活状态的不满进而互相折磨最后都失去进取勇气,最终随波逐流的故事,与山姆・门德斯导演作品类比,可以看成《美国丽人》中的中年夫妻再年轻10年的生存状态的故事。而与凯特・温丝莱特电影比较,温丝莱特在《身为人母》中的表现已经强到让她入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了,而且《身为人母》中她的角色莎拉・皮尔斯更难诠释,其内心戏远比将所有愤怒和纠结外化为语言、动作的艾普要多得多。这么一比就足可得出一个结论:温丝莱特所演的艾普,在人们眼里就是个患有妄想症和抑郁症的中年女子,无论对观众来说,还是对戏里的角色来说,皆是如此。这就是整部电影无法让人产生共鸣的原因。
当然,山姆・门德斯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拍摄《革命之路》,并不期望观众将温丝莱特的角色看做是得了妄想症抑郁症的女人。门德斯想表达的内容与当初让他一鸣惊人的《美国丽人》其实很相似,都是着力展示美国中产阶级对自己所处的阶层所捍卫的价值观的不满。《美国丽人》中的两个主角用消极的态度处理他们的不满,所以走上空虚之路。而《革命之路》中的主人公则想用激进的手段摆脱他们的不满,所以演变成激烈的碰撞。追求演艺事业最终无果的艾普当起家庭主妇,然而她觉得相夫教子的生活让她的生命能量无法爆发,于是她提议与丈夫一起搬去法国定居。她到那里后可以找工作赚钱养家,而弗兰克可以实现他当画家的梦想。开始时自身事业发展不顺的弗 兰克同意这一决定,但当他知道自己要被升职后就打消了到巴黎过未知生活的念头。两夫妻的矛盾接踵而来。
山姆・门德斯试图用弗兰克选择高薪厚职而非到法国追寻精神生活的选择来阐明整部电影的核心。门德斯表面上没有对此展开激烈的批判,但多少流露出鄙视的态度,譬如借用弗兰克同事的口讲出“移居到巴黎生活,毕竟不太现实”这样的话。而门德斯生怕观众还不清楚他这是在表达精神诉求一遇到物质生活就很容易败下阵来的观点,还安排了迈克尔・桑农出演进了精神病院的高级知识分子约翰出场,再借他的口一针见血地指出中产阶级的弱点。然而,门德斯这一设置非常不理智,既让整个故得人为设置的痕迹过重,同时也损害了他想表达的主题。让一个精神病人成为最了解艾普与弗兰克痛苦的人,这本身反倒让门德斯成为他所不满的“放弃中产阶级价值观等同于疯子”这一观点的最大支持者。
《革命之路》比一般批判中产阶级利益至上的电影走得稍远一部的地方在于展示主角的软弱。无论是典型地为利益放弃精神的弗兰克,还是看似勇敢实际同样为生活所羁绊的艾普。其实两人一到做决定的时候,都不敢毅然选择离弃主流社会。从表面上看,艾普似乎为了亲情(两个孩子以及未出生的孩子)最终硬将内心激情熄灭,但实际上这也只是她的借口。如果不是这样,那她为何要硬逼着弗兰克与她一起叛逃中产阶级社会,而不是自己一人选择解脱?其实,艾普也没勇气一人追求精神自由。
三、电影留给我们的启示
门德斯给电影取名《革命之路》,既有沿用理查德・叶兹小说原著名字的原因。同时看起来好像也有暗指1960年代开始的嬉皮士风潮(门德斯留着一圈大胡子出席今年的金球奖颁奖礼,看起来也挺有嬉皮士范儿的)。艾普虽然没有体现出对当时政治的不满,但她对流浪生活(移居巴黎)的向往以及对中产阶级价值观的厌恶这两点倒是蛮符合嬉皮士特征的,当然她最终没胆选择变成真正的嬉皮士。这里顺便再说一下小说原著。当时理查德・叶兹用了“革命之路”这一书名,是因为他觉得1950年代的美国,大家都被政府弄得没有安全感。所有美国人似乎都在不顾一切地为求让自己的生活稳定下来。于是追求稳定、安全成了民众的生活目标,而理查德认为这严重背离美国独立时期的精神状态。取这一书名,一方面是哀悼精神已死,另一方面大概还有暗中期待一场精神革命的到来吧。讽刺的是,从1960年到1970年代的“嬉皮士风潮”,使得美国青年的精神信仰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从原来的安全保守到接下来的完全放纵、无政府主义,不知当初理查德・叶兹写《革命之路》时有预见到这一结果吗?这大概不会是他想要的“革命”吧。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范文5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辅导员;学生家长
一、引言
目前,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对外部世界的纷繁复杂充满了憧憬和好奇,但是心智和情商并没有成熟到足以应付这一过程可能会遭受的挫折或打击,使他们的心理状态难免会出现危机状态。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多样化,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已然成为困扰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难点和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从而引起社会及高校的高度关注,因心理问题呈现多重性、阶段性等特点,干预难度较大,需要多方的理解和支持。然而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中最难权衡的就是学校、学生以及家长的关系,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对危机事件的处理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
90后大学生被定义为幸福的一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自我意识较强,个人主义膨胀,较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使他们的成长道路较为平坦和顺利,削弱了90后直面挫折和失败的能力,有些90后缺乏挫折锻炼,逆反心理特别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武汉大学一项调查中显示,关于“遇到挫折后”的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自己心理会留有阴影,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90后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家庭因素,家庭的完整性、父母的地位、父母的管教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项调查显示,有57.31%的同学认为父母关系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35.97%的同学认为会产生轻微影响;面对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孩子时,47.04%的同学会在与其交往过程中,注意措辞,避免触碰伤痕,有2.37%的同学会觉得这类同学会有心理阴影,需要谨慎对待。
由此可知家庭的环境是塑造学生性格的主要环境,父母的影响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影响学生的心智,是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家长的行为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学生家长对于危机干预的态度分析
经过高中魔鬼式的学习,来到相对自由的大学校园,学生会出现各种心理不适情况,而众多的家长对于此类问题的态度不容乐观,选择将责任推卸给高校的管理模式或是放任学生的个体行为,不予理会。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有的家长不能够正确面对,不能同辅导员进行有效沟通,甚至不信任辅导员采取的干预措施。导致出现以下几种不理性情况。
忽视问题,放任行为。由于学生家长个人生长环境的原因,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健康心理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都存在一定态度和行为的误区,或者学生家长本身就存在心理偏激的情况,对待辅导员反馈的学生心理危机情况不以为然,固执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劝说辅导员不要太大惊小怪,放任学生的不适当行为。笔者曾遇到一起心理危机干预事件,因家长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女学生有重度抑郁,当心理压力过大时,选择割腕释放负面情绪,家长对于此现象不以为然,提到学生在高中的时候也有这样的行为,学生不会自杀的,这很正常,让辅导员不要太在意。
曲解危机,延误干预。部分学生家长因为缺乏心理健康的普及知识,平时没有接触或是听说过这类问题,不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把心理问题曲解为精神病,无法接受事实,坚决不认可自己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事实,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家长将学生出现心理异常现象联想为中邪,从而采取一些驱邪行为。这些做法都极大的影响了辅导员和家长的有效沟通,延误治疗和解决学生问题的最佳时机。
固执已见,推卸责任。当知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需要家长联合进行有效干预时,有些家长并不关注于解决孩子自身的问题,而是把矛头指向别人,不从学生本身或是家庭寻找导致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而是将学生出现的心理异常归结为学校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偏执的认为孩子入校时健康、乐观,怎么在学校学习后就出现问题,甚至怀疑辅导员的行为和出发点,认为辅导员不愿作为,学校怕担责,想以此理由让学生退学:更有甚者学生家长以学生出现心理危机为由和学校讲条件要求给予学生特殊照顾,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秩序。
盲目庇护,隐瞒实情。目前90后的大学生生长在“6+1”的家庭结构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孩子的成就和荣誉代表着家族的未来。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部分家长采取隐瞒的态度,觉得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是件见不得人的事情,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家的情况,也有些家长担心学校知道自己孩子得过心理疾病的情况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就业等问题,所以有些家长在学生患病后避开同辅导员的交流,带孩子进行隐蔽的治疗,诊断结果和治疗进展不肯告知辅导员,更有甚者连学生本人都不知晓自身的实际情况。笔者曾碰到过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学生,学生于寒假期间在母亲的陪同下,确诊病情,家长担心学生会被要求退学,隐瞒学生病情,而不考虑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必须要接受住院治疗的事实,家长来校陪读,当学生病情被辅导员发现时,学生病情已经恶化,耽误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四、如何有效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
要做好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需要处理好学校、学生以及家长的关系,作为学生的主要监护人,在危机干预中,家长的态度和理解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及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具有桥梁纽带作用,辅导员既是危机干预直接参与及处理的人员,也是衔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学生最重要的接力者,同时也是联系沟通家长的联系人,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多与家长沟通、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保持与学生家庭的良好关系。
(一)消除误解,正视学生心理问题。
当人的心理脆弱到无法去承受外界的打击或是压力时,会产生心理异常现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在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及时关注学生心理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有效应对心理异常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处理与心理异常学生家长的关系中,辅导员应该摆正心态,正视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包容和理解所有的学生,而不是站在对立的角度来看待心理异常学生,这样才能在处理危机事件中摆正角色。
(二)从心出发,理解和关爱学生
当学生出现心理异常时,更需要身边的理解和关心,这对于学生有效的应对心理问题,摆脱事件困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辅导员,作为学生主要寻求帮助的主体人员,要用真心去理解和包容学生的异常行为,真正的关心和关爱心理异常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学生帮助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真情、集体的温暖,从而让学生家长了解到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消除家长对于辅导员工作的质疑,理解学校的育人工作。
(三)保持沟通,构建良好关系
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尤其是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学生的家长,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各项表现情况,让家长实际感受到学校对于学生的关心和关注,同时有效的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共同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于学生的育人态度,从而与学生家长构建良好的关系,从关心和关爱的角度帮助家长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正视辅导员的工作立场,理解学校的育人工作和管理要求,这样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才能有效的争取家长的支持,有效地避免因突兀的联系或是告知家长学生现状,让家长措手不及,一时无法接受现实,从而怀疑辅导员的用心、学校的立场,不利于危机事件的有效干预。
(四)摆正立场,理解家长心情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线力量,言行举止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因此辅导员在处理危机事件中,要全面考虑个人身份和立场,维护学校的形象和教育的权威;但是在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时,不可一味的用教育的口吻面对家长,袒护学校,要学会站在家长的立场,包容和理解家长因爱子之心而产生的不恰当举止和激动行为,用情用心说服家长对于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看法,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的争取到家长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五)加强学习,增加知识储备
辅导员适当运用心理学理论于日常工作中将有利于多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掌握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引导学生正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问题,用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帮助他们形成健全人格。辅导员掌握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对于加强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很好地运用专业知识,才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信服。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范文6
关键词:因果关系;法律政策;侵权法;利益衡量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151-03
根据哲学观,事物间存在普遍客观多样的联系,然而作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之一的因果关系的判定不是事物间联系的翻版,在判定的过程中需要考量利益和价值,这样的复杂过程造就了千百年来困扰学者的因果关系问题。应运而生的因果关系理论是适用于个案中分配当事人责任的、平衡当事人利益的工具。由此,因果关系的判定是一个颇为主观的过程,故必然受法律政策影响。侵权法没有说“忘却自己义务的人”就是必须进行赔偿支付的人,而是仅要求那些损害事件是发生在其负责领域内的人承担赔偿责任[1]535。那么因果关系切断的点在哪里?在考量的过程中必然跟一个国家司法系统的承载力,即避免滥诉的可能这个政策考量有关。这只是冰山一角。作为一种价值判断,需要考量更多的公平正义光环下的政策。
一、因果关系学说中的法律政策考量分析
纵观现有的主要学说,大部分都透露出侵权法中因果关系的判定是一个利益衡量的过程,这个衡量的过程也就是法律政策考量的过程。如英美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中法律上因果关系的认定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可预见性”。如何判断行为人对损害的预见,主要存在两个标准。一是主观预见标准,即站在行为人的主观立场,看其在事件发生时是否预见到损害的发生。二是客观可预见标准,也称为合理可预见性标准,即以一个合理谨慎的人在事件发生时能否预见作为确定行为人能否预见的标准,若一个合理谨慎的人能够预见,即使行为人其时不能预见,也应断定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成立法律上因果关系[2]。显然,这两个标准均带有主观色彩的评价标准。即便是后者,谓之“客观可预见标准”,对于“合理谨慎的人能够预见”的界定却是一个难以明确的概念,不可避免夹杂着主观色彩。因为对可预见的界定本就不存在百分比方式表达的等级划分,可预见与不可预见从来就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所以法律政策的考量便有了发挥的必要。
又如大陆法理论中相当因果关系理论中的“可能性”的判断。关于可能性的判断的常用案例是矿工患肺结核病案,在该案中,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煤矿工人长期暴露于对呼吸系统损伤极大的粉尘当中,因而患肺结核病的比例很高,远高于一般人群。以此得出从事矿工这一职业很可能导致肺结核病的结论。而正如Larenz所言,任何一个事件是否显现为十分可能发生,完全取决于判断者的知识和立足点。这必然使因果关系的判定具有强烈的法律政策特点。再如法规目的说中如何认定“法规目的”,即对法规所要保护的范围的判断,依旧得借助法律政策的考量。这些主流的学说中的关键点认定通常表现为一种事后的依经验法则而进行的推断,判定的过程需考量的因素中具有模糊性,使得侵权法中因果关系的判定不是纯粹事实性判断,而是夹杂着法律政策的价值判断。就像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一样,侵权法中的法律政策对因果关系判定的影响,我们很难理清究竟是什么样的法律政策在怎样影响着判定过程,但是我们却能很明确地感受到判定过程确实是受到了法律政策的影响。故我们只能更多地分析总结典型案例,指导实践。
二、典型案例类型中的法律政策分析
1.环境污染案件――环境政策之考量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侵权案件屡见不鲜。如:某化工厂污染了某居民区的水源,该居民区大部分居民喝了该水之后均呈现出不同轻重的中毒情况。按照英美法上的两步认定办法,对工厂行为和居民中毒的损害间的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持肯定态度,这当是法律政策要求工厂对自己的行为可预见性趋于严格。根据近因原则,只有认定工厂自己排污行为对居民中毒具有可预见性,责任构成要件上的因果关系方得以构成。这就对工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大陆法系的相当因果关系说,该居民区居民只要证明到工厂的行为使自己中毒的可能性极大便可认定相当性,表现为证明程度的宽容。此类案件中,正是因为环境意识已被唤醒,保护环境的法律政策作为导向,使得对因果关系认定的点的确定对环境污染者要求更为严苛。
2.产品责任案件――消费安全政策之考量
涉及产品责任的著名案件是Sindell V. Abbott laboratories 一案:原告母亲在孕育原告期间服用了名为DES的安胎药物,此药物的副作用致使原告成年之后不幸患上癌症。原告不能证明其母亲所服的DES系何家公司的产品,因当时约有150家厂商制售该种药物。此时因果关系的判定是一大问题。原告了其中5家制造的DES所占市场份额高达90%的大公司。审理中,法院将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倒置,若5家被告不能证明原告母亲在怀孕期间所服的DES不是该公司的产品,便要偿付原告因罹癌症引起的损失,其承担的赔偿份额依照原告母亲服药期间他们的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决定。按照传统的因果关系认定理论,单个的公司行为与原告所受之损害甚至连事实上的因果关系都不能得到认定,何谈责任的承担。而此处确立的市场份额责任,对因果关系不同于传统理论的分析明显是受法律政策考量的影响。因为这样的认定无疑更加有利于保护无辜的消费者,敦促生产者安全生产。
3.被害人过错案件――保险政策之考量
被害人过错案件是典型的法律政策通过影响责任构成要件的认定从而影响责任分配的案件类型。一般而言,被害人有过错,加害人得以有条件的免责或减责。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6条就规定了:“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从因果关系的认定角度讲,被害人明知可能发生的危险而任其发生,只能自担责任。而法律政策对该类案件因果关系判定却从另一面体现在交通事故案件中。一个骑着对她来说显然过大的成人车子、在路上扭曲前进的9岁姑娘,与一卡车相撞受到损害。由于机动车交强险的存在,增加了被害人获得损害赔偿的渠道和可能性。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被害人的过错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宽容。在认定被害人行为同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时候趋于采取较严格标准。认为司机倘若根本就未重视被害人这一很容易识别的危险,被害人就不是相撞事故的原因力[1]535。这是现代保险制度所带来的对侵权法中因果关系判定的法律政策考量的色彩。此外,交通事故案件中,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行人的生命安全还是有倾斜保护的法律政策的影子在。
4.施救案件――鼓励见义勇为之考量
施救案件的模型是A损害了B,C对B进行救助,C在施救过程中受到伤害。此时需要探讨的是C能否向A请求赔偿。
根据英美法因果关系判定的二分法,如果没有A的行为,那么就不会有C的损害,故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认定不存在问题。而在认定法律上因果关系时,根据直接结果规则,A的行为和C的损害间介入了救助行为的因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否中断有待考量;根据可预见性规则,C的损害是否能够为A所预见也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但是大多司法实践中对此却没有疑问地肯定了A对C的赔偿责任,除非C的救助行为完全不合理。美国大法官Cardozo的名言“危险邀来救助”(Danger invites rescue),救助人员的出现是应当预见的。这个肯定的过程便是一个法律政策考量的过程。此处的法律政策便是对救助行为的鼓励,社会支持见义勇为行为。正是基于这样的法律政策考量,法律上因果关系认定中的“可预见”在这类案件中得到了明晰。
5.涉及被害人特殊体质和天性案件――价值层级之考量
对此类案件虽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在处理原则上却受法律政策考量影响浓重。其处理原则叫“蛋壳脑袋原则”,顾名思义受损害人A有一个像蛋壳一样薄的敏感脑壳,虽然只是被行为人B轻轻一碰,却引起了A的死亡。如果A明知B的特殊体质和天性却利用这一点,因果关系的承认是毫无疑问的。而当A不知B的特殊体质的情况下,在英美法上,根据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B的行为和A的损害之间需要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B方承担赔偿责任。而该类案件要认定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却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一个合理谨慎的人也不会预见到轻微的外伤会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害。那么B的行为与A的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因B的特殊体质而中断呢?A的特殊体质能否成为B免责的理由?答案是否定的,“蛋壳脑袋原则”是对可预见规则的突破。类似的案例很多,如农民甲乙二人因故发生事吵,甲用手打乙头部两下,致使乙头疼,精神萎靡,次日就不能出勤,住院治疗无效,成了傻人。据医院诊断,乙因被打造成反应性精神病。乙成为傻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乙的身体素质的特殊性,甲打乙的行为不起决定作用。此案不一定让甲负刑事责任,但不负民事责任就不妥当,因为乙的反应性精神病毕竟是因为甲打乙的头引起的。但是,发生这种严重的情况难以预见,如果让甲负过重的责任也不合适[3]。这种对可预见性规则的突破,就是因果关系判定的过程中对法律政策做考量的结果。虽然因果关系的认定与过错不应混为一谈,但是过错确实在此类案件的因果关系认定中起着一定的影响――故意加害人施加的责任重于过失加害人[1]573。此类案件中,行为人B的行为的确是引发或加重具有特殊体质或天性的A的损害的主要原因。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生命健康和安全作为权利中的上位,此原则对这一权利给予了更高的保护这一法律政策。对具有特殊体质和天性的人这样的倾斜性保护,有利于他们安全地进行社会活动。如果让加害人只承担假设受害人是健康人所可能出现的损害责任,那么就等于强迫生理上有弱点的人反倒要在生活中处处小心,为自己的柔弱体质面临日益增加的危险而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这显然是不合理的[2]。所以,在涉及物损的时候我们很难发现类似于“蛋壳脑袋原则”的倾斜保护。
诚然,按照大陆法系的因果关系学说,此处谈法律政策在侵权法因果关系判定中的作用,多少有些类似于法规目的说。与其直接认为法规目的就是对生命健康权利倾斜保护,不如认为这是受法律政策考量影响更为合理。按照法规目的说理论,行为人是否承担损害赔偿的义务首先取决于相关的法律是否提供保护、受害人是否属于该法律所保护的范围[4]。那么这种具有特殊体质的人是否属于法律保护范围,得出结论仍然是法律政策考量的结果。故如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也是肯定行为人的赔偿责任的。
6.追踪案件――其他法律政策之考量
此类型案件的核心内容是,为摆脱控制或逮捕而逃跑者是否有义务对那些合法追踪自己的追赶者不小心而遭受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只要受害人的行为不是完全不合理,今天各国的法院均基于虽是不同的法律政策考虑做出了肯定回答。法律上因果关系的肯定地点:被追踪者知道或至少应该知道自己被追踪,而选择增加追踪风险的方式逃跑,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追踪者造成的损害。从相当因果关系来说,被追踪者的行为增加了追踪者受损的可能性。当因果关系理论中涉及价值判断的模糊概念即存在弹性时,法律政策便往往左右着切断责任点的刀。若是探究此处是何法律政策,难免不会落入到“违法性”或“过错”的考量范围之中。不过言法律政策在因果关系判定中的作用,本就不是孤立的,法律政策作为风向源之所在,会同时影响侵权责任认定的各个要件,从而得到政策的实现。各因果关系理论均无法避免判定因果关系的弹性倒也有利于法律的稳定性,留待司法实践中法官的自由裁量。而法律政策作为大的风向标又能够避免裁量的随意性,在运用过程中,多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能够减少些许在因果关系判定过程中的困扰。
参考文献:
[1][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M].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赵克祥.论法律政策在侵权法因果关系判断中的作用――以英美侵权法之最近原因的分析为中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