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内控合规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内控合规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1
根据鄂农信办发【2018】36号《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办公室关于印发全省农商银行“深化内控合规管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荆农银办字【2018】32号《关于印发<荆门农商银行“内控合规管理深化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钟祥农商银行坚持以合规经营为己任,以防控风险为重点,以提升风险质量为目标,加强检查监督,提高全体员工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和案防制度执行力,全面开展、推进“内控合规管理深化年”,做好内控合规管理工作,为业务经营、发展壮大保驾护航。2018年,我行“内控合规管理深化年”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贯彻落实“内控合规管理深化年”活动的开展,市行成立了“内控合规管理深化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董事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
二、制定实施方案
印发钟农银发【2018】47号《关于印发<钟祥农商银行“内控合规管理深化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三个深化”工作目标,即深化内控合规机制建设、深化内控合规执行力度、深化内控合规文化培育,着力健全全市农商银行内控合规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内控合规管理体系,补齐内控合规制度短板,强化制度执行力,深入普及和培育合规经营知识和合规文化,加强内
控合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内控合规管理的质量和实效,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内控合规管理深化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8年4月为全面启动阶段;第二阶段:2018年5月-10月为全面实施阶段;第三阶段:2018年10月-12月为总结评比阶段。
三、 全面深化内控合规管理
(一)全体动员,积极部署,推进“内控合规管理深化年”活动。
钟祥农商行召开了“内控合规管理深化年”动员会,各支行、各部室召开了内控合规管理深化专题会,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了合规经营责任。
(二)围绕工作重点,完成自查自纠工作。
结合前期已开展的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方面22项内容,重点围绕内控合规制度,于4月28日完成我行案防合规管理自查自纠工作,并上报工作报告。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1.开展基层员工的合规教育和宣传活。5月初,我行将银监部门制作的《关于在营业网点播放“内控合规倡议视频”的通知》的视频,安排在全市所辖网点和微信工作群中播放,对员工进行合规教育。
2.下发合规经营倡议书。5月份,向全市所有干部员工下发了《钟祥农商银行依法合规经营倡议书》,要求做到“三心”,一是常怀敬业之心,强化合规理念;二是常怀律己之心,深化合规执行;三是常怀责任之心,助力合规深化。树立“高层带头合规,合规人人有责,合规从我做起”的理念,引导全体员工成为合规文化建设的践行者、参与者和执行者。
3.分别在柴湖、胡集、城区组织开展了4次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4.开展案防警示教育。2018年8月6日、7日,分两批开展了“不忘初心 警钟长鸣”案防警示教育,机关全体在岗员工8月6日晚19时参加了警示教育,城区全体在岗员工8月7日晚19时参加了警示教育。
(四)开展合规征文活动
2018年5月17日,钟祥农商行下发《关于开展“合规创造价值”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内控合规管理深化年”相关工作稿件评比活动的通知》,全市共收到征文稿件74篇。在荆门农商银行“内控合规管理深化年”合规征文活动中,运营管理部经理涂海涛《坚守初心,做合规的践行者》一文荣获一等奖,综合管理部王凡凡《合规之我见,守规矩者自由》一文荣获二等奖。
(五)开展合规经验交流
2018年3月10日开展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诉讼基础培训,对民法总则、民事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进行了培训,对诉讼证据资料的收集与审核进行了经验交流。经验交流由合规与风险部陶春月、法律顾问刘尚友主讲,各行部分管信贷业务副行长、信贷主管,合规与风险部、信贷管理部、个人银行部、审计监察部全体人员参加了本次经验交流。
2018年9月4日开展了主题为“以按说法话风险”的案防知识培训,一级支行行长、副行长、会计主管,公司部、小微部负责人,二级支行行长,机关部室正、副经理,支行法律兴趣小组员工代表参加培训。
2018年11月4日开展了法律培训,风险部经理薛兴慧、法律顾问刘尚友分别就诉讼、贷款清收进行了讲解,学员踊跃提问,两位主讲人现场进行了答疑解惑,增加了学员的法律知识、不良贷款清收实战能力,提高了依法合规经营能力。
(六)开展合规讲堂活动
2018年6月11日开展了“农商银行风险条线培训会议暨合规知识大讲堂”活动,市行班子成员,机关部室正副经理、授权中心主任,公司部经理,小微金融部负责人,承天支行、郢中支行行长,机关信贷部、风险部、特资部全体员工,小微部全体员工,一级支行会计主管参加了合规知识大讲堂培训。
(七)开展监督检查
1.按季开展合规案防检查。2018年4月8日至11日,开展了2018年一季度合规案防检查,共对十个条线进行了案防检查,存在21个方面的问题,对24人进行了处罚。2018年7月9日至17日,开展了2018年二季度合规案防检查,共对十个条线进行了案防检查,存在22个方面的问题,对34人进行了处罚。2018年12月4日至10日,开展了2018年三季度合规案防检查。
2.迎接荆门市银监部门开展案防检查。5月8日,荆门银监分局饶风明副局长及钟祥银监办一行4人对钟祥农商行案防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调研。饶局长对钟祥农商行内控合规管理、案防安保等方面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充分认可。并对下阶段的案防工作提出了五项要求:一是要完善制度体系,扎实构建案防责任管理、制度约束、风险排查、风险评价、追究问责等五个工作机制;二是要抓好内控合规管理深化年后续两个阶段的活动;三是要如实、按时报送案件风险信息等案防报表及报告;四是当前要做好不良贷款压降工作,严防新增风险贷款;五是要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全面做好金融服务网格化的工作。
四、 内控合规管理建议
(一)加强培训,树立全员合规意识。合规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后期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工作,利用智慧学习平台组织全员学习内控合规各项管理制度、规定。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升全员业务能力,增强合规经营意识。
(二)查找问题,督促整改。对内控合规管理排查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总结。摸清本金融机构显性或隐性的各项贷款、债券、投资、同业、表外、通道业务等风险敞口的风险底数,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奠定基础。对发现的问题,要落实整改意见,在期限内逐条进行整改落实,通过化解或缓释风险,确保内控合规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内控合规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合规风险;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
一、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
2009年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的“合规管理年”,合规风险管理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控机制,强化合规风险管理,提高合规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规风险管理以合规管理为落脚点,推动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建设。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2005年4月29日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中指出:“本文件所称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所称的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在精神上与巴塞尔委员会给出的定义相近。
二、邮储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起步较晚,但随着银行业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股改上市取得初步成功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成为国内银行的自主要求,加之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合规风险管理,下发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为合规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一个刚刚成立3年的新型银行,在成立之前长期只作为邮政的一个内设机构进行经营管理,其合规风险的管理机制相对比较薄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随着成立后各种业务的广泛开展,其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邮储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主动适应金融业发展和外部监管新要求的需要
随着银行业务的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和国际化,监管机构要持续跟踪单个机构的风险变得日益困难,国际银行业和监管当局清醒认识到加强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和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对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作了具体的规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跻身国内商业银行的前列,就必须加强自身合规风险管理建设,主动做好合规管理工作,以更好适应外部合规监管的需要。
(二)邮储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持续稳健规范经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内在要求
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必须以规范经营和科学管理为基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随着经营压力和竞争压力的与日俱增,一些机构和工作人员总是片面认为“中规中矩会影响发展”,从而导致在追求业务的片面发展过程中埋下了隐患。而大量实践表明,具有良好合规风险管理的银行必然具有持续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恰恰是能给银行带来财富收入和声誉价值的不竭源泉。因此,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实现持续稳健经营的内在要求,是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健全有效内控体系的重要基础。
(三)邮储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是提高自身制度执行力的核心所在
近年来银行违规问题频频曝光,大案要案时有发生,综观这些案件发生的机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机制在表面上有序运行,其实却因没有合规经营而被架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与外资银行风险管理质量差异性的比较中就会发现,中资银行其实不缺制度,真正缺的是执行力。如果银行忽视、贬低、淡化合规经营和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防范就会落空,重大案件自然会发生,再好的制度、措施都会失灵。而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就是为了保证各项制度、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
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合规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
有些银行认为在经营过程中“只要不违法,无论做什么都可以”,在利益的驱使下挖空心思“打球”,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猫鼠游戏。有些银行认为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强调重视合规必然会束缚企业的手脚,使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减弱。有些银行认为合规管理会助长员工被动的“不做不错,只求太平”的消极态度,导致业务停滞不前,影响员工工作热情和士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一些分支行也存在此类现象,企业文化中缺乏合规风险管理文化。
(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风险防范和控制流程不严密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合规管理框架上在一直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合规风险管理职责分散,合规风险管理散落于稽核、审计、财务等不同部门,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这种模式使得合规风险管理职能不能有效独立于经营职能。二是基层机构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合规管理岗对合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还没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合规风险管理架构。
(三)合规风险管理的执行力不强,不能有效开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新成立的银行,其合规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各级银行对于合规风险管理的执行力度不一,特别是基层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执行力不强,影响了总体的合规风险管理,还需各级监管部门通过对银行的监控提高合规风险管理的执行力。
(四)合规管理专业人才匮乏,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许多基层邮储银行员工来源于原来的邮政岗位,既懂金融知识又熟谙法规知识、风险意识的合规风险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合规管理只有在员工知法、懂法、守法和少数违法者受到严肃惩处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目前邮储员工队伍素质严重制约了合规管理发挥高效作用。
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塑造深厚的合规文化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按照全员合规、全员参与的原则,组织开展针对业务人员、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合规风险管理人员的不同层次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对业务人员负责提供操作执行中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行内规章制度的教育培训,为内外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创造条件;对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外部监管要求、先进管理经验、行内战略目标和内控管理规定等的教育培训,为其做好内部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为合规风险管理人员提供法律法规新知识的培训,确保合规人员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以能胜任合规风险管理工作。要通过合规宣传、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对违规行为的严厉惩处,逐步将规章制度的要求内转化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使全行员工形成合规思维、合规习惯和合规行为模式,从而建立和坚持良好的合规文化,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
(二)建立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系统,合规风险管理就只是停留在嘴巴上的一个口号而难以有效落实。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指出:如果一家银行设有符合下述“合规部门原则”的合规部门,该银行将能更有效地管理合规风险。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为商业银行合规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指导意见。因此,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应贯彻执行合规政策,按照独立性、权威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建立构建合规管理组织架构,设置独立的合规部,明确合规工作体系内各部门的职责定位,以及有效的分工合作机制,完善以合规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为核心的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同时,合规部门应为各业务部门和本行员工提供有关合规风险管理的咨询、指导和培训,通过提供合规性提示、评价和报告等方式,警示督促业务部门管理合规风险。
(三)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开展
监管部门要督促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通过合规工作指引、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合规检查等手段,保持一定的外部压力,使合规风险管理由外部监管要求转变为自身合规经营的需要。构建科学的合规工作机制做保障,合规工作机制可在合规政策等文件中做出书面规定,良好的工作机制是合规工作高效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性前提并将是否满足合规要求作为对分支机构的重要考核指标,从考核导向上引导其重视合规工作。
(四)培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从事合规工作的人员既要掌握足够的法律法规知识,更要懂得银行的各项业务和经营管理
通过外部指导、内部机制保障、考核导向和人才储备等各项有利条件的实施,探索最佳的合规工作方式和方法,从而真正实现良好的控制效强化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邮储银行应通过组织持续有效的合规培训和教育项目,加强员工对政治理论、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合规培训,使员工能明确理解银行在银行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银行“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的对象范围,充分系统了解和掌握银行的合规政策以及相关合规规程和文件的具体内容以及各自岗位的合规流程,形成一种浓厚的合规文化。
五、结论
合规风险管理对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提高合规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一个刚刚成立3年的新型银行,在成立之前长期只作为邮政的一个内设机构进行经营管理,其合规风险的管理机制相对比较薄弱。
研究发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意识缺失、管理体系不健全、执行力不强、缺乏专业人才,严重制约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水平,加强管理体系构建、培养合格管理人才、加强监管水平、提高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邮政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内控合规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合规管理 标准化 体系
一、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标准化趋势
从发展历程看,合规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监管和银行业的发展而演变,大致经历了“管制缺乏导致风险严重-为应对风险实施严格管制-为促进金融效率放松管制-为防范新的风险,强调外部监管与内部自我约束并重”几个发展阶段。从中可见,金融监管改革的新趋势势必影响和引导银行业的经营战略转变和管理创新。如何顺应新的发展趋势,如何在业务创新过程中开展高标准的合规管理,这都需要商业银行夯实合规管理基础、创新合规管理手段。
为全面推进银行业标准化工作,促进银行业国际化与信息化发展,在深入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人民银行组织各商业银行编制完成并《银行业标准体系》。该体系已通过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审,描绘了未来五年银行业标准全貌和标准化发展蓝图,是银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参考,对于促进银行业建立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协调标准关系、提高标准质量、加强标准工作机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可以预见,《银行业标准体系》后,将与证券、保险等标准体系共同构成金融业标准体系,成为金融标准化工作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的重要基础,这也为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二、新时期合规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近年来,外部经济金融形势与内部经营管理对银行业的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开展高标准的合规管理工作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考验。
(一)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加大了银行的合规风险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欧债危机尚未结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流动性不佳,由此衍生的合规风险不容忽视。一方面在资金供给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的形势下,民间融资与“影子银行”等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鉴于其与银行信贷资金的高度关联,一些业务领域存在较大合规风险。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催生了大量金融创新,但普遍存在低水平创新现象,因此须警惕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当规避监管的创新。
(二)趋严的监管政策要求高标准开展合规管理
危机之后,加强监管成为金融界共识。银监会在2012年大型银行监管工作会上提出,鼓励将监管政策内化为银行规章制度的激励性监管,要求大型银行规范业务行为、信息披露、投诉处理,强化现场检查监督;人民银行已试行反洗钱“总对总”的法人监管。同时,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国家发改委对商业银行开展“不规范经营治理”上升到了整顿行业不正之风的高度。趋严的监管政策要求银行必须以更高标准开展合规管理。
(三)合规文化建设亟待深化推动
合规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合规创造价值”等理念还未真正深入人心,员工主动合规的意识有待增强。一是普遍存在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现象,绩效考核的“指挥棒”偏重指向业绩指标;二是员工制度执行力有待加强,“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合规文化尚不能人脑人心,员工参与社会融资、经商办企业等行为发生在银行体系之外,仅靠内部监督很难发现,必须通过深化合规文化建设、抢占员工思想高地、加强员工行为管理等方式予以防范。
(四)合规管理技术方法有待改进提升
一是合规管理尚在起步阶段,缺乏合规风险识别、监测、计量和控制的技术和手段,合规风险防范与业务发展之间难以定量管理、有效平衡;二是缺乏合规风险数据以及国内外同业合规管理信息的积累,难以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三是银行内部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不同部门、不同业务条线之间尚未形成资源信息的共享机制。
总之,合规管理工作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外部监管的需要,跟不上业务经营发展的步伐,需要在实践中总结、提升与创新。
三、“五位一体”的标准化合规管理实践模式
为应对新时期合规管理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顺应金融同业合规管理的标准化趋势,商业银行需要围绕合规管理的标准制定、组织保障、技术支持、价值创造、评价考核等五个方面进行管理创新,探索思考并努力实践合规管理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品牌化、绩效化“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一)标准化——制定合规管理的工作基准
随着银行业务的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和国际化,各国监管当局意识到,监管机构要持续跟踪单个机构的风险变得日益困难,外部合规性监管不应该、事实上也不可能替代银行内部的合规管理。监管机构需要鼓励银行在满足最低合规要求的情况下,制定出标准更高、更为有效的合规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基准,形成科学完善的文化体系,培育按章办事的合规文化,坚持持续改进的整改纠偏机制。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及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商业银行需要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的控制理念和工具方法,制定高标准的合规管理工作目标,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架构;将岗位制约、制度执行、跟踪监测、结果评价、激励考核等内控合规机制贯穿于各级组织机构、所有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
(二)专业化——完善合规管理的组织保障
专业化和独立性是合规管理的生命线,合规管理如果丧失了专业化和独立性,其职能作用必然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专业化的合规管理体现了银行业发展的要求,是当前银行业合规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化的合规管理机制要求按照独立性、权威性和全面性的原则构建合规管理组织架构,设置独立的合规部门,配备专业的合规管理人员,明确专门的合规管理报告与反馈路线,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合规管理人才。一是将合规部门的预算管理与其工作目标保持一致,而不取决于业务部门的盈利状况:二是避免合规部门与业务部门存在利益冲突,避免合规官兼任的非合规任务与其合规职责存在利益冲突,确保合规官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而不用顾虑受到报复或冷遇;三是以制度化形式明确合规风险报告路线中每位人员的职责,规范报告方式、要素、格式和报告频率等;四是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合规管理人才。专业知识是合规管理的起点,专业人才是合规管理的基础。合规工作涉及银行不同层次、不同业务的经营管理,需要熟悉法规和立法意图、了解经营业务及客户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信息化——健全合规管理的技术支持
合规管理是一个实时动态的互动过程,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平台支持合规风险的及时监测、评估和分析,合规信息的及时与实时更新,实现管理层与员工的互动交流,保障合规管理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商业银行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IT思维,将合规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系统,嵌入到生产流程之中,实现合规管理的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开发出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合规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开展业务产品与流程环节的违规点梳理与评估,实时录入内外部检查违规问题及合规风险事件,积累合规风险数据,揭示合规风险敏感区域与管理薄弱环节,及时进行合规风险的提示预警,不断提高全行合规风险防控意识与水平。
(四)品牌化——实现合规管理的价值创造
银行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实质上是一种服务,是与货币信用相联系的一系列服务的总和。品牌作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信号,能向顾客传递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一家银行的合规管理如果标准规范、值得信赖,必然有助于其卓越品牌的塑造。高标准的合规管理水平,是一流商业银行品牌塑造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
合规管理本身并不能直接为银行增加利润,但却能通过系列的合规活动增加盈利空间和机会,避免业务活动受到限制。一是通过密切关注和跟踪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市场规则的最新发展,争取必要的话语权,代表本行利益及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有利于银行未来发展和业务创新的外部政策环境;二是通过内部制度的不断完善,将银行日积月累的各种良好做法沉淀下来,并清晰地界定实际工作中的尽职、问责和免责标准;三是合规成本与风险控制、资本回报等银行经营的核心要素具有正相关关系,合规活动有利于银行的成本与风险控制,提高资本回报。
(五)绩效化——探索合规管理的评价考核
目前,银行对合规管理的绩效考核主要停留在合规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上,并且主要集于案件防控方面,对业务经营条线的合规绩效考核不足,业务绩效评价与合规绩效评价联系不足。这些情况导致合规人员缺乏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内在动力,被动合规现象突出。为此,银监会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确立了“合规引领”的原则,要求合规经营类和风险管理类指标应当明显高于发展效益类等其他类指标,用于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的情况。为此,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经营实际开展研究落实,在倡导全员合规的理念下,在完善的合规组织架构下,依靠有效的考核手段确保合规执行效果。一方面将合规管理的指标纳入到对各经营单位、各业务条线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另一方面将各经营单位、各部门合规管理的内容写入到部门职责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说明书中,根据部室职责设置相应的合规考核指标,形成责任明晰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蔡珞珈、曹昫:《对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思考》,载《武汉金融》,2012(3),59-60页。
[2]肖远企:《合规管理模式的变迁路径及其启示》,载《银行家》,2006(9),34-38页。
[3]牛筱颖、曹艳华:《综合化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载《金融论坛》,2006(11),36-41页。
内控合规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4
合规作为银行一项重要而又独立的内部职能,源于巴塞尔委员会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起步于国内监管当局的大力推动。2006年10月,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引导和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从公司治理的微观角度理解,合规除合乎外部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还包括合乎公司内部的各类相关制度。
可见,合规的基础在于内外“规”,这里的“规”可以理解为银行经营活动的边界。由于银行内部制度是外部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在银行内部的转化和延伸,更是银行合规管理的表现形式和书面载体,要使合规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就需要通过有约束力的文件形式,把银行内部各项流程管理的要求、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及实施管理的方法明确起来,形成一整套清晰的“规”,作为商业银行业务操作的直接、具体的依据,以实现商业银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的“内规”是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合规的边界是否清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的内部制度基础。因此,有效的制度管理奠定了银行合规工作的基石。
商业银行制度管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国内银行的合规工作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国内银行的制度管理工作从银行成立之初至今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银行业的对外开放,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内银行也致力于建立一套与自身业务紧密相关的操作、控制制度,内容基本涉及了当前主要的经营管理活动,为银行业的合规经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我国银行业内部制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一方面,随着银行业的经营活动日益综合化、日益国际化,业务和产品越来越复杂,国内银行的制度管理普遍存在制度缺乏和不足;另一方面,由于面临的相同的外部法治环境和监管环境,以及近似的合规文化和积习,国内银行的制度管理暴露出制度过剩和摩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银行合规工作的有效性。
制度缺乏和不足
制度滞后于业务发展,缺乏前瞻性。伴随着银行业务的综合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银行经营的内外环境快速变化,产生的一些新情况和问题需要新的制度来规范和协调。如果制度的变化和创设的过程较长,就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造成制度缺乏。
制度程式化严重,缺乏操作性。一方面,在新业务的流程设计和制度建设中缺乏系统的调研论证,导致新制度在下发之后,因为缺乏普遍的适用性而不得不采取迅速打补丁,或者只能通过单报单批改变原办法的规定。另一方面,不少制度规定又存在大量模糊化的概念,在涉及操作层面的各个业务环节时,较多地采取原则性的提法,导致制度执行者理解和执行制度的差异性较大,甚至在制度无法执行时,直接放弃制度的执行。
管理边缘化现象突出,缺乏系统性。由于银行内部制度多是以银行内部各职能部门为依托“分权设置”,导致了制度的部门性特征十分突出,且银行的部门职责更新、完善的手段和方法都较滞后,职责的重叠和脱节并存,部门间沟通协调能力不够畅通,随着新兴业务的不断推出,在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情况下,制度边缘化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有些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因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确等情况,易出现管理盲区和业务衔接环节失控。
制度管理规范欠缺,缺乏标准性。现阶段,银行制度制定技术落后和不规范的情况较为突出,包括制度名称不够规范和统一、体例安排不当和失衡、概念模糊和规则笼统、授权范围和幅度过大、制度清理和汇编工作滞后等。
制度“过剩”和摩擦
银行的制度体系没有进行过完全彻底的清理。这使得历年形成的制度体系的更新状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反映,整个制度体系繁冗庞杂、更新滞后,直接导致了各部门和各分支机构有时没有明确的合规操作标准,导致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难以准确及时、方便高效地检索并适用现行有效的制度。
各部门对新制度的出台热情较高,而对原有制度的修订工作则不够重视。使得许多制度长期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导致较多失效和亟需修订的制度充斥着银行运营的各个环节,制约了业务开展和管理活动的绩效。
国内商业银行目前拥有大量的制度,但尚未建立有效的后评价机制。造成制度修订和执行情况反馈仍处于极为原始的状态,基本上是在外部市场或内部管理发生变化时,以“打补丁”方式修修补补,导致原有制度中的部分条款失效,原有效文件中包含大量无效条款,难以识别,有效条款散见于多个制度,加大了执行成本。
制度的执行反馈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在制度下发后没有为执行层提供畅通的反馈渠道,特别在制度存在摩擦的情况下,使得对制度的疑问以及发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答,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影响到制度的正确执行。
商业银行制度管理工作的实践和经验
尽管各商业银行近年陆续出台了大量的制度,但由于内部缺乏统一的制度规划,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分头管理,造成银行内部制度数量庞大,加之历年沉淀的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清理和更新,各业务板块普遍存在新旧制度混杂,制度间互相冲突互相矛盾等问题,导致相关岗位人员尽职工作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依据,进而容易产生“被动性”违规行为。
随着外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和依法合规经营的内生需求,各商业银行除进一步采取措施健全问责机制和强化监督检查以加大制度的执行保障机制外,开始逐渐认识到制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度管理对规范经营行为、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作用,开始着力构建科学有序的制度工作流程和机制,并将制度管理作为合规管理的基础和手段,旨在建立一套清晰的可执行的“规”。
进行制度管理机制的探索,建立旨在规范银行内规的合规工作机制
2006年开始,兴业、招商、中行、建行、交行、农行、民生等多家银行都相继出台了银行内部的制度管理规范,如《兴业银行制度管理办法》、《招商银行制度管理规定》、《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中国建设银行规章制定办法》等,明确了各级法律合规职能部门作为全行统一的制度归口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全行的制度管理工作,明确了制度规划、立项、起草会商、法律与合规性审查、审批、实施以及维护等管理流程,为规范银行内部制度提供了合规工作机制。这些机制主要包括五方面。
制度规划和立项机制。这一机制要求,应根据外部法律、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及行内业务和内部管理的变化及调整,进行制度规划和立项。
起草会商机制。这一机制要求,制度主办部门起草制度应当进行充分论证,所起草的制度的名称、结构和内容、表述等都应当符合规定的规范要求。
法律与合规性审查机制。这一机制要求,在制度起草会商完毕之后,法律合规部门将依据规定的审查程序和标准,对制度送审稿进行严格审查,统一把关,以切实提高制度制定的质量。
咨询解释机制。这一机制要求,制度主办部门负责对制度以及对适用制度的问题提供咨询和解释,并根据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开展制度维护工作。
后评价机制。这一机制要求,法律与合规部门和制度主办部门应根据经营环境和业务发展形势及操作流程的变化,对已施行的制度不定期进行检查和估量,对执行效果予以判断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系统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一个科学有序的合规工作流程,促进银行内部制度的合规性、操作性和规范性的提升。
开展制度的持续清理工作,加强了银行内规之间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持续开展制度梳理工作,是希望通过全面清理各项制度,形成分类清晰、便于管理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能及时、直接、有效地贯彻到每一项实际操作中,提升制度的执行力。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通过开展制度以及规范性文件的持续梳理工作,先后废止了多批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了有效、失效的制度以及规范性文件清单,并在总行持续梳理的同时,加强了总分行制度联络和交流机制,推动各分行同步开展制度清理工作。通过总分行联动、条线结合的持续梳理,逐步建立起一个结构清晰、方便实用,且能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制度体系。从执行角度来看,进一步明确了现有制度的效力,便于全行员工掌握、了解、查询、执行适用制度;从管理角度来看,有利于掌握总分行制度状况和各部门、各业务条线、各年度制度的分布情况,为制度规划、制度后评价以及加强内控合规建设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加强制度的法律合规审查,在源头上奠定合规风险管理的制度基础
进行内部规章制度的法律合规性审查是合规管理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内部制度是将外部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转化为内部政策和程序的关键环节,是商业银行业务操作直接和具体的依据,也是商业银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立项以及法律与合规性审核环节,规范制度体系,减少制度制订或者修订的随意性,协调和防范制度之间以及制度与外部法规之间的不一致性。
具体而言,制度审查涵盖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规性方面,是指制度必须符合法律、规则和准则的相关要求,是否与银行其他相关制度及制度体系相衔接且协调一致。二是有效性方面,是指制度中的管理措施和流程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并能确保制度管理目标的实现。三是操作性方面,是指制度在流程设计方面、质量记录运用方面、管控措施实施方面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四是规范性方面,是指制度的名称、体例安排、语言规范等是否符合内部制度管理规范的要求。五是程序性方面,是指制度起草程序是否已经充分征求相关的职能部门意见,是否对各部门提出的意见予以吸收和反馈。
构建制度层面后评价机制,稳步有序地推进制度的立、改、废工作
银行在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制度制定和印发之后,没有开展持续有效的后续工作,导致对制度的执行效果无法形成准确的判断,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因此,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都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改进制度的后评价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制度的操作性、实践性和执行力。制度后评价工作要求制度主办部门或者法律合规部门通过对已施行的制度进行调研、收集制度施行和执行中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汇总其他部门的监督检查意见,对已施行制度的科学性、完整性、操作性、效率性,与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以及本行相关制度和体系是否协调匹配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价。在制度后评价的基础上,各商业银行要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开展制度规划以及推进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工作。
加强商业银行制度管理的建议和构想
制度的形成不是目的,而应当是一项增值的活动。各商业银行一方面以制度梳理为切入点,持续开展制度清理工作,另一方面厘定制度管理的工作重心,提升制度管理价值。随着制度管理工作的深入,各商业银行基本理清了各行制度的数量及分布状况,提高了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一定程度上满足和支持了各行管理变革和发展需要。但客观地说,较之以构建完善制度为基础的全面合规管理长效机制的要求,商业银行的制度管理工作还有较大的差距,必须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推进。
制度管理应实现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转变
作为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基础的制度管理也应当遵循“流程立规”的基本思路。所谓“流程立规”,是指通过对银行的各项流程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将现有“外规”和内部制度细化分解,形成映射关系,并对应到流程各环节,由此产生基于流程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制度管理机制。“流程立规”模式下,制度管理体系覆盖了所有与合规管理活动有关的部门和机构,包括面临风险的部门和机构,产生风险的部门和机构,以及控制风险的部门和机构,也覆盖了所有与业务合规风险管理有关的活动,包括所有业务活动,各项与业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如职能分配活动、检查考核活动等。“流程立规”模式下的制度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界定职责和接口,清理管理空白和内耗,有利于打破以往各部门条块分割、“各管一段”的风险管理模式,实现风险管理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使各项业务、各个环节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促成向“流程银行”的转变。
制度管理应形成持续改进和动态控制的机制
银行需要遵循的“法律、规则和准则”内容繁多,不仅包括了银行应遵循的外部法规与监管要求,还包括了市场规则与惯例、行业准则,以及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准则。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实践又是复杂多变的,外部法律法规环境在不断变化,银行业务产品在不断创新,银行需要遵循的规范也在不断变化,合规的标准也需要不断地调整。
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制度方面的问题还有政策太多,制度太分散,标准不统一,基层员工常常无所适从。这种信息的孤立和不一致,不但加大了合规管理的成本,而且容易导致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缺乏依据,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也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应研究、关注整个银行业、银行监管以及各项具体规范的发展趋势,坚持定期评估内部制度和程序的适当性,发现本行的“规”在制订和执行方面的问题,及时跟进任何在政策和程序方面已被发现的缺陷,注重整改后的再评估,以确保缺陷被及时更正,从而形成动态的合规风险控制机制,实现合规体系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合规风险管理的常态化。
制度管理应致力于编写全行的岗位合规手册
制度管理是银行有效实施合规风险管理的起点和基础。作为制度体系中重要一环,合规手册提供了各个岗位人员使用的业务政策、行为手册和操作程序,有利于帮助员工准确理解各类管理规定,正确执行各项操作标准,具体落实各业务条线合规风险管理措施。
长久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沿用行政机构规章制度的制订方式,笼统地规定业务经营的相关操作标准,不利于清楚地界定包括高级管理层在内所有员工的尽职、问责和免责认定标准。因此,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工作,组织编写全行合规手册已刻不容缓,这不仅是为满足外部监管对合规工作的要求,也是各业务条线延伸管理纵深、强化执行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商业银行合规管理走向专业化、技术性管理的重要的步骤。通过合规手册,可以向员工提示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须关注和遵循的合规要点,以及违规后可能造成的违规后果和相应承担的违规责任,进一步规范业务行为,增强全行员工合规意识,降低或避免合规风险,为各级经营机构负责人和员工恰当执行法律、规则和准则提供指导和依据。
制度管理要应用先进的电子化手段和IT平台
内控合规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5
一、对合规要求的理解和掌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合规操作意识,并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空话。规章制度不是在束缚着我们业务的办理,制约着我们的业务发展,而是在经历过许许多多实际工作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只有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我们才有保护自已的权益和维护广大客户的权益能力。微小的违规行为会积累成严重的合规风险,严重的合规风险会使建行经营遭受重创,甚至导致生存危机。而加强合规管理可以减少违规风险或违规而被处罚的损失,还可以保护员工少犯错误,激发员工奉献价值。我们的各项规章制度正如一架庞大的机器,每一项制度都是一个机器零件,如果我们不按程序去操作维护它,哪怕是少了一颗锣丝钉,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各项制度的维护和贯彻需要我们广大的员工严格执行,需要我们按照《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规定逐一加以对照。身为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能力,牢固树立职业操守,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合规
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要做一个“有心人”。虚心学习业务,用心锻炼技能,耐心办理业务,热心对待客户。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都很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更耐心、周到、快捷的优质服务才能为我行争取更多的客户,赢得更好的社会形象。我们每天面对形形不同层次的客户和形形事物,更加要求我们一线员工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认真践行合规准则,我认为,一方面要根据我们信贷工作的特点,组织学习,通过学习,使信贷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明职责、细制度、严操作。有效的事前防范与监督是预防经济案件的重要环节,本岗位的自我检查与自我免疫是第一位的;同时,要加强银行准则,银行业务的学习,尤其要学习好《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并严格按照《职业操守》的要求去做。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不管是做什么事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的遵守员工准则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另一方面既要进行正面教育,又要坚持经常性的案例警示教育,使干部职工加固思想防线,经常警示自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从而为消除金融犯罪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自觉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也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明察暗访、自检自查、上级检查、交叉互查等方法,巩固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对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内控与制约。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客观原因影响,信贷队伍数量减少,素质不高,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服务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贷款审批手续过于烦琐,影响贷款效益的提高。
3、在工作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人情事件的发生。
4、信贷手续与客户动态档案跟踪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不能给违规分子有机可乘的机会。
四、对我行现行的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意见建议
1、要建立优质客户、优质贷款种类服务的绿色通道,实施优质客户发展战略,提供差异化的贷款服务。掌握好贷款进入的原则和标准,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简化贷款手续,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贷款审批效率,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对项目贷款、开发贷款给予全方位的服务,在社会上树立××银行贷款业务方便、快捷、严谨的业务形象。使我行信贷业务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2、进一步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有效地调整信贷结构,把信贷管理纳入全行工作的大局中去,高度重视贷后管理工作。并配套建立目标客户动态档案跟踪管理制度建立贷款资产质量实时监控制度,建立贷款情况快速上报制度。要及时从资质差、信誉差的企业中果断地退出来,一方面要铁心硬碗收贷收息,另一方面,要抓住时机,用足、用好、用活双呆贷款的的核销政策,完善手续,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3、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对内建立和谐、高效的人际关系;对外取得市委、市政府、总行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防止企业逃废我行贷款,支持我行理直气壮地收贷收息。
内控合规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6
一、项目管理概念
项目管理,即在有限资源的制约下,采用系统观点、方法以及理论,对整个项目所涉及到的全部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即从项目开始到结束全过程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管理目标。因此,项目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处理需要跨领域解决的复杂问题,并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
跃进新区住宅楼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所面临的困难较大,但是通过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手段,不仅达到了预期质量效果,还使项目荣获了“酒泉文明工地”“酒泉地区优秀项目经理”等称号,工程受到了甲方、监理方、用户的好评。本文主要介绍青海油田建筑安装公司在实施住宅楼建设工程中的采用项目管理的经验及应用建议。
二、应用“狠,严、实、细、情”五字的工程项目管理
安全管理注重一个“狠”字。结合建筑安装施工的特点,深入开展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强化安全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召开劳务队伍的安全教育大会十余次、通过身边发生的鲜活事例,举一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提升了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责任能力。以安全预防控制为手段,建立完善重点工序作业安全管理方案,强化劳务配合队伍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隐患的治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特殊工种施工人员重点教育和管理,及时查验原件。
质量管理突出一个“严”字。工程项目的质量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信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自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业务和技术,认真学习工程创优方案,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施工培训和技术交流工作,参加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研讨、贯彻学习QHSE体系和内控体系。
施工管理讲求一个“实”字。公司首先以练内功、强素质,增强责任心为基准点,力求亲力亲为,提高自身素质,把基础工作做实,使技能与责任相结合,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各负其责,分口把关,在严格岗位责任制的手段上采用“挂牌制”,促使各岗位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责任心;二是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施工,加强技术交底工作,使技术交底做到对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严肃性”控制好施工工序,严格工序交接检制度;三是落实现场标准化、加强文明施工。
基础管理落实一个“细”字。公司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首先是重在执行――人员管理精细化。注重思想教育,强化员工特别是部门负责人的执行意识,同时量体裁衣,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要求每位员工从细节做起,不断细化工作标准,明确工作要求。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其次是全力促进生产――进度管理精细化。大力加强员工技能培训,鼓励和奖励创新,通过劳动竞赛、分解目标、交叉施工、突出重点的方法,通过岗位练兵等活动,有力推动施工生产的发展。第三是争取最大经济效益――成本管理精细化。项目部是企业的利润中心,项目管理采取各项措施,降低成本。狠抓现场物资材料管理,优化施工组织,编好预算。
队伍管理注重一个“情”字。公司注重“以人为本”的队伍管理理念,关心每个职工的学习和生活,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形成责任心强、有战斗力、团结的队伍集体。
三、继续加强项目管理工作,持续改进、促进工作水平不断的提高
2011年是公司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精细管理,加快公司发展步伐,努力实现阶段性发展目标的重要一年。公司以“五个深入”为推动力,以质量、安全、工期管理为核心,以QHSE体系建设为重点,实施施工管理精细化工程,为全面完成公司年度生产经营目标而做出了巨大努力。为了更好地加强项目管理工作中,巩固现有成果,本文认为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持续改进。
1.结合公司实际,加强对员工进行理论、业务、技能培训工作,结合创建酒泉文明工地和工程创优计划,抓好施工安全及现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占稳市场、扩大市场。包括:认真组织学习QHSE体系和内控体系,将体系贯穿公司各项工作之中,深入员工心中,达到规范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工作,达到良好的效果;加强质量管理,后续工程继续实施好“样板问制度”,每一道工序先由一家做一个样板,经监理、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推广执行,发挥样板引路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后续工作质量的提高,最大程度控制和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为跃进新区住宅楼工程质量创优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2.实施施工管理精细化工程。以“五个深入”为推动力,以质量、工期管理为核心内容,实施施工管理精细化工程。要求公司的施工管理人员做到“五个深入”,即: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深入到工程项目的技术组织环廿.通过掌握工程预算,深入到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环节;通过控制工程材料的质量与到场时间,深入到工程项目的协调控制环廿.通过坚持贯彻安全、质量目标,深入到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环节;通过参与工程资料的编制,深入到工程项目的见证与总结环节。在“五个深入”的推动下,促使管理人员转变项目管理思路,变被动的“要我去现场”向主动的“我要去现场”转变,变粗放式的常规管理向精细化的细节管理转变,保证工程施工全方位的受控,实现质量创优、工期符合、效益增长的管理目标,进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达到保证油田建设需要的服务宗旨。
3.全面落实各项管理标准,按照要求做到“六个到位”。一是文明施工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各种安全责任制度、职工生活保障制度、现场施工不扰民措施、卫生制度等各项制度措施到位;二是文明施工硬件到位。工地现场围档、标识达标,有动火审批手续,有消防水源,有食堂卫生许可证和炊事员健康证、上岗证,装垃圾有容器和有防止运输中杨尘抛洒的遮盖物,有医药箱和急救室;三是现场布置到位,确保料,机满足施工需要,机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机容干净整洁,各种材料码放整齐,有名称、规格、数量及有质检状态内容的标识牌;四是制度规范落实到位。严格“三宝”的使用和对“四口”的防护,加强各种安全警示牌和标志牌的设立,严格临时用电,确保施工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五是后勤工作和保卫工作到位。职工食堂布置规范化,炊事员及其炊具卫生良好,职工宿舍通风干燥,门窗完好。生活区设置淋浴室和水冲式厕所,且有专人天天打扫。同时确保不发生违法违纪案件。保证有良好的内部工作秩序和生活程序;六是各类资料到位。各项安全生产资料、技术资料和各种检查资料均按要求进行登记、记录,做到资料齐全、完整、及时。通过以上创建工作,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可以大大的提升了企业对外形象。
4.加强五型班组建设。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层组织,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加强“五型”班组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安全型、清洁型、节约型、和谐型”班组活动,建设成为勤学苦练、岗位成才、勇于创新的一流班组;建设成为制度健全、遵章守纪、安全生产的一流班组;建设成为设备清洁、岗位文明、环境整洁的一流班组;建设成为节能降耗、增收节支、成效显著的一流班组;建设成为以人为本、班务公开、团结和谐的一流班组。年终使公司的五型班组建设率达到85%以上,通过五型班组建设可以更加促进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