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及其自动化学科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气及其自动化学科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气及其自动化学科评估

电气及其自动化学科评估范文1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各高等学校实行大类招生的热点培养模式,以某校电气信息大类招生为例,从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两大方面浅谈河南理工大学电气信息类大类培养的模式和一些经验。根据查阅相关文献指出目前高等学校大类招生的现状、利弊,并进行了归纳总结。

论文关键词: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现状;利弊

电气信息类专业是指以电气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依据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注重文理交叉的原则,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三方面兼顾的电气、自动化、电子与信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为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完成本大类开设的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以及大类基础课程学习,第二年或第三年根据人才需求、学习成绩和个人志愿情况分流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不同专业进行培养的方式。

一、大类招生现状

大类招生培养是高等学校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制度改革的新举措。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正在不断地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现阶段部分高校已逐渐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培养,让学生通过一到两年的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学生的志愿、兴趣爱好、就业方向和学习成绩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实施中期专业分流培养,从而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按大类招生培养学生的模式,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前提下,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这种培养模式既能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展,又能加强其对学校学科专业以及社会专业人才需求的明确了解。同时,高校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和教学资源配置,以满足社会生产和学生志愿需求。

二、具体情况

河南理工大学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兴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始建于1938年,原名电机工程学系,历经机电工程系(1958年)、电气工程系(1986 年),2005年更名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并于2010年秋季以电气信息类进行本科生一本大类招生,有效提升学生生源的整体质量。

目前,我院分设6个系室、10个研究所,电气信息大类共开设5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专业。

现拥有1个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三电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个控制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学院现有教学办公用房16000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00多万元,建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和电气信息实验中心,实验用房9000多平方米。以上合理的系室专业设置和优越的实验条件为电气信息类本科生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院从2010年开始以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入学前三学期进行全校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培养,从第四个学期分流于以下五个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专业。我院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培养方案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确定了“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进一步整体优化;紧密结合电气信息类行业和煤炭工业的发展及科技进步,更新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优秀课程、精品课程,达到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目的的优质课程体系,结合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新时期电气信息大类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创新。在教学方法上,从单向性、封闭性向互动性、开放性转变,采取讨论式、研讨式和报告式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采取以下一系列教学方式:

(1)先进的教学理念。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观念,突出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加强基础教育、注重实践教学、强化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理论教育+实践教学+学术报告”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实践和学术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

(2)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以课本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提出并实行“教学与科研互补”、“教师与学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互帮”的教学模式,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方法,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3)课内外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实验教学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搭建开放的实验硬件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获得虚拟、仿真和模拟结果,课内外实验,科技制作与竞赛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研究创新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学期伊始,为促进我院2010级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的顺利开展,我院结合学生专业分流培养分配情况,对2010级男生宿舍进行统一调整。此次学生宿舍的调整是学院针对电气信息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次成功尝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日常交流和专业学习,有助于统一学生作息时间。因此,此次我院2010级学生宿舍搬迁工作的圆满完成为学院在电气信息大类招生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分流工作积累了经验。

三、大类招生的优缺点

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的教学模式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相应的不利方面。多数学生认为其有利于学生自主理性地按照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但是一部分学生也认为加强基础教育的大类学习削弱了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掌握。因此,大类招生培养对专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在加强基础教育而减少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专业教育质量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教育。

1.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的有利方面

(1)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有利于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可以使优秀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大类基础课实行合班授课,可以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先进教学设施的优越性,使更多学生可以得到优秀教师的教诲,享受优越教学设施的便利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积极性,从而达到资源优化共享、提高办学水平的目的。

(2)有利于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人才。按大类招生能够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宽学生就业的专业口径,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扎实的“通才教育”和符合学生自身情况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3)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电气信息类入学按大类招生、后期实施不同专业的分流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竞争性,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2.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的不利方面

(1)强化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大类培养加强基础教育的模式使专业知识的授课学时受到紧缩,不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如果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便会出现泛而不精的现象。

(2)学生所选专业的不确定性和学院专业设置相对稳定性的矛盾。虽然按照大类培养招生时,大类内的专业已经确定,但是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学生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不定性,同时会受到当时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对大类内已有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性。

(3)大类内专业“冷、热”不均衡,导致专业间不平衡的矛盾较突出。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上,多数学生存在随大流的心理,造成对个别专业太“热”的现象。例如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量学生都想分流于该专业,使其与其他四个专业造成冷热不均的现象。因此,学院必须加大专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向学生介绍专业内容及专业发展方向,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各专业的具体情况。

四、总结

大类招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发展口径,但是不能够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按大类招生培养的模式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自愿选择专业,提高就业的有效性,使得招生培养和就业能够有机结合。但是大类培养模式并不能完全解决专业和社会需求的不平衡性。

电气及其自动化学科评估范文2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黄云志(1976-),女,安徽淮南人,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安徽 合肥 230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jyxm0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93-02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在数量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工程教育缺乏行业的引导和支持,人才培养定位不明,培养模式单一,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工程经历,产学脱节使工科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等。为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竞争,教育部在2006年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并依“国际实质等效性”原则制定了认证标准。截止到2012年,已经完成国内部分高校的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类专业的认证工作。

在工程教育的学历互认方面,目前国际上有三个协议,即《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和《都柏林协议》。《华盛顿协议》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协议,是1989年由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代表上述6国签订的国际性协议。该协议承认签约国所认证的工程专业(主要针对四年制本科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方案具有实质等效性,认为经任何成员国认证的专业的毕业生均达到了从事工程师职业的学术要求和基本质量标准。

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经过正式表决结果,同意接纳中国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为顺应国际教育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中的重点目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融入了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将成为引领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航标。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其认证标准,认证标准依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准则建立,既是专业认证思想和理念的体现,又是专业认证制度实施的根本。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包括通用标准与专业补充标准两个部分。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之上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的具体要求。通用标准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项一级指标。[3]

专业认证是以学生为中心,评价全体学生的表现;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培养目标是围绕着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内容设计是对学生进入工程专业领域的的预期,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必须有利于学生达成目标;强调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基础是对常规教学活动进行的常态性评估与评价,效果通过学生的表现来体现。

二、电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的电力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之中。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设智能电网等都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才,目前高等学校制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是工程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缺乏自主性的工程实训平台、实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等。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引领,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了毕业要求和课程的对应关系,建立符合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通过持续改进的途径保障教学质量。

1.毕业要求

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10条毕业要求。专业的培养规格一定要覆盖通用标准的基本要求,培养规格确定后,建立毕业要求与专业教学过程的对应关系。通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的讲授,以及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工程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训练、各种形式的人文素质及科技讲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保障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实现。具体实施中:第一,遵循“精减学时、整合资源、突出实践、构建平台、完善标准、交叉教学”的总原则制订培养方案。第二,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实践”的原则,加强通识教育,构建人文社科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的公共基础教育平台;按学科大类构建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拓宽专业面向,形成宽口径专业培养计划。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原则,进一步压缩课内学时,设置个性化学分,为学生自主学习留下充足空间,引导学生形成研究性、批判性、创新性学习思维。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课程体系建设

为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教学充分依托和利用科研优势与特色,以工程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优化基础理论,注重工程思维,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课程体系建设原则,依据专业认证标准对专业知识点的要求,按照工程基础知识、技术知识、能力模块三部分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对于专业基础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电机学”、“电力拖动基础”等课程,以优化夯实为导向,整合和完善课程之间内容上的衔接和知识点上的更迭,实现整体的优化。对于专业课程,拓展两个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等课程;电机与电力电子方向“现代电源技术”、“电机设计基础”、“特种电机”等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能力,对抽象出来的数学描述从工程实际需求引入,强调符合工程实际的参数选择等。对于专业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践课程,要求在实验装置上调试而非单独的计算机上机仿真。同时结合科研优势与特色,将太阳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柔性输电技术、现代电源技术等新能源利用方面的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将前沿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实践内容包含基础认识、综合应用和研究创新等三个层次。具体内容为认识实习、专业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等环节,给出各环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列出能力矩阵。

基础层次涵盖物理综合实验、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实验、基础课程设计和基础综合实验,以及工程训练、电子实习、EDA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侧重于基本实验方法、操作技能和初步工程概念培养,使学生认识专业,掌握基本技能。综合应用层次通过专业课程和综合实验/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初步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研究创新层次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计划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创新实践活动,主要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将教学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统筹规划与建设,同时结合专业教师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科研成果,自行研制实验设备,加强实验条件建设。

针对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问题为引导”的课程教学,并结合认证标准,重新编写了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大纲,强调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知识点的掌握具体通过哪些教学目标的实施,课程过程规范等内容。

3.持续改进

专业认证通用标准要求:专业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促进达成培养目标;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结合学院本科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面向“基础学习、专业学习、实践训练”三个阶段的教学全过程,本专业建立“以质量监控为基础,以过程评价为核心,约束与激励结合,反馈与改进互补”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教学督导组为主体,全体师生参加,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在教学管理中,过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过程评价体系包括评价对象、评级内容和评价主体三个基本要素。评价对象是全体教师,评价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包含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评价主体是学院的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及全体学生。评价体系是通过各种制度化的学院教学管理文件来表现,按照评价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和量化评分标准。理论课程教学包括:讲稿及课件、督导及听课、学生评教、试题评价、试卷分析等。课程设计教学包括:培训过程的督导、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指导过程评价、答辩过程、报告及成绩评定评价等。毕业设计教学主要包括毕业设计选题及任务书评价、开题报告、中期进度检查评价、论文情况、答辩情况、指导答疑过程及毕业论文文档等评价。实习实训类课程主要包括培训过程的督导、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评价、报告及成绩评定评价。

面向理论教学全过程,建立了重过程、重平时的课程成绩评价方法。面向实践教学全过程,解决了传统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评价难的问题,切实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从专业基础课课程设计及课内外实训项目入手,例如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设计,采取精细化管理,按照多教师、小分组、一人一题,小组答辩的方式,督促学生改变过去课程设计相互抄袭、蒙混过关的现象;在综合实验环节发挥科研的优势,将科研中的问题抽取出来,作为设计性的实验。如“自动控制原理”中磁悬浮系统和倒立摆系统的设计;“现代电源技术”中开关电源负载实验;“继电保护与调度自动化综合实验”中负荷预测和状态估计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嵌入式设计应用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美新杯物联网大赛、中国大学生DSP设计大赛等。

本专业对各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状况建立了持续的评价机制,对从各种途径获得的评价信息,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形成反馈信息,用于教学计划修订和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持续改进,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三、小结

电气及其自动化学科评估范文3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杨建锋(1979-),男,江苏苏州人,苏州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苏州 21500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3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1]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国外合作办学不仅能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教育体制的改革,而且能通过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与教学管理经验、方法,创造出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2]

苏州科技学院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于2010年开始合作办学,现有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物流管理三个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外合作国际班于2012年开始招生,采用“3+1”模式,即在苏州科技学院学习3年,然后到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学习1年,完成学业后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苏州科技学院机械专业的学士学位和南威尔士大学机械专业的学士学位。在英国南威尔士大学,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没有完全对应的专业名称,在南威尔士大学相应的专业名称为Mechanical Engineering(机械工程)。从专业名称上可以看出,中外人才培养理念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获得一些启发和创新。

一、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机械专业人才的优势

中外合作办学为机械专业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有利于提升机械专业人才的竞争力。

1.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

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最近一次教学质量评估中,共有12门学科获得优秀。英国的大学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在国内学习期间,每学期有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由南威尔士大学的教师讲授,通过外方教师的言传身教,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入课堂,有利于更新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有利于优化课程体系

中英教育体制不同,对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有很大不同。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集中双方的优势课程,取长补短,使课程体系得到优化,使培养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苏州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通过引入南威尔士大学机械专业学士学位课程体系、英文原版教材和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苏州科技学院优势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的课程体系,使课程教学汇集了中、英两国教育的优点,保证了学生能够接受到高质量、高标准和国际化的高等教育。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拓宽了学生发展的空间

学生通过3年的国内教育和1年的国外教育开拓了视野,运用英语的能力大大增强,创新思维得到很大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在英国学习期间,如果有学生想申请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将更为方便,有更多机会申请到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奖学金,拓宽了学生发展的空间。

二、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外合作办学之所以能够产生吸引力,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传统培养模式而言更加科学合理,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优质教育资源,使广大学生充分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3]

1.培养目标的定位

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对机械专业学生的教育是一种国际化的宽口径的综合教育,涵盖工程数学、工程力学、热流体、设计与制造、控制理论、工程商务与金融等方面,注重于学生解决机械工程问题时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我国,机械专业由于受到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比较关注具体特定问题的学习,机械核心专业课程内容讲授得很细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当是两种培养模式的融合,一方面充分发挥国内专业核心课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强的优势,另一方面发挥国外宽口径教育的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培养方案的创新

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械专业培养方案要在整合中英双方培养计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苏州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做到强强结合、优势互补。培养方案要以培养国际化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线。[4]

利用南威尔士大学优秀教学资源,开设了苏州科技学院原来没有开设的课程,如“工程热力学(一)”、“工程热力学(二)”、“流体力学”、“工程商务与金融”等课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利用苏州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的优势教学资源,开设了机械制图、机械精度与检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为了增强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同时,还开设了雅思英语的课程,由苏州科技学院的外籍教师负责授课。

三、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械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创新

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在对比中英机械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械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优化。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包括核心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苏州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核心专业课、一般专业课、选修课等。

1.中外合作办学机械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创新

通识教育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体育”等课程。为了突出国际化的特点,提高机械专业国际班学生的英语能力,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适当减少大学英语课程的学时,大量增加强化学生英语能力的课程,雅思的学习课程贯穿了整个教育过程。[5]雅思的学习课程共有12门,国内学习3年期间,每学期学习2门,包括:IELTS Testing(雅思考试)、Foreign Cullture(外国文化)、English Basic Skills(英语基础技能)、Academic Reading(学术写作)、Speech & Presentation(口语和表达)。这部分课程全部由苏州科技学院的外籍教师授课,采用全英语教学,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2.中外合作办学机械专业核心专业课程设置创新

在机械专业核心专业课程方面,南威尔士大学对学分要求较少,科目相对于国内也较少,专业口径较宽。为了充分发挥苏州科技学院在核心专业课程教育方面的优势资源,保留了国内机械本科核心专业课程的大部分课程,只是把偏向自动化方向的电气控制与PLC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替换为工程热力学基础(一)和工程热力学基础(二),其中工程热力学基础、理论力学B课程是南威尔士大学的优势课程,由南威尔士大学派教师来苏州科技学院进行全英语授课。这样的课程调整的方向符合南威尔士大学Mechanical Engineering(机械工程)的要求。

3.中外合作办学机械专业一般专业课程设置创新

在机械专业一般专业课程方面,各个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差异较大。为了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课程优势,共同制定了机械专业一般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由于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已经增加了英语强化的课程,同时每学期有一门南威尔士大学教师全英语教授的专业课,所以取消了机械专业英语课。由于在核心专业课程中增加了工程热力学基础,并且力学中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三)”等,电学中有“电工电子学”、“大学物理”课程的主要方面已经全部包含了,所以取消了“大学物理”课程,增加了一门新课程“设计与制造概论”。该课程和“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都由南威尔士大学派教师来苏州科技学院进行全英语授课。

4.中外合作办学机械专业第4年学习阶段课程设置创新

学生第4年在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继续学习课程,这部分课程由南威尔士大学根据学生在国内学习课程情况,结合南威尔士机械工程专业的特点来设置。同时有部分同学第4年由于雅思成绩或其他原因不能出国学习的,苏州科技学院为他们还单独开设了课程。第4年在国内学习的学生的课程主要根据国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的要求来设置,适当增加自动化方面的课程,如“电气控制与PLC”、“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系统”及“PLC综合设计”等。

四、结束语

通过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英国大学机械专业非常重视拓宽机械专业学生的知识口径,课程中有国内机械专业很少开设的“工程商务与金融”等课程,而我国对机械专业学生的教育更侧重于学生专业理论素质的培养。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要在两个国家、两个学校共同完成四年的本科学习,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问题

借鉴英国高等教育重基础、宽口径和国际化的先进教育理念,继续优化中外合作办学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在南威尔士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开设了Mathematics for Engineers(工程数学)和Further Mathematics for Engineers(高等工程数学)两门课,主要讲授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积分变换等知识,这部分知识在苏州科技学院的机械专业本科中没有开设,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械国际班也没有开设,而实际上这部分知识在“控制理论基础”、“测试技术基础”、“电工电子学”、“ansys有限元分析”等多门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应当适当增加这类课程。

成熟的计算机软件是机械专业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南威尔士大学对机械工程专业开设了solidworks三维绘图和ansys有限元分析两个模块,可以把solidworks三维绘图作为一个教学模块放到机械制图课程中,并且可以把ansys有限元分析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让学生自主选择。

2.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问题

目前苏州科技学院与南威尔士大学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每学期有一门专业课由南威尔士大学的教师来国内全英语授课,中方教师负责助教,由于授课时间非常集中,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较差,迫切要求培育一批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打造专业化的双语教学队伍。[6]针对以上问题,一方面应派苏州科技学院专业教师去南威尔士大学进行双语教学的培训;另一方面中方教师在当助教期间,要加强与外方教师的沟通和学习,分阶段实现机械专业所有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建立高质量的、国际化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庄莉,房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0):11-12.

[3]魏胜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2,

16(1):37-46.

[4]张纪凤.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淮河工学院学报,2010,8(8):11-13.

[5]熊静漪.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教学研究,2010,

电气及其自动化学科评估范文4

论文关键词:专业社团;电气信息;建设与发展;管理机制 

 

高校专业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专业性、自发性、开放性、随意性等特点。专业社团组织的内在发展规律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优化学风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指引学生成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专业社团活动能培养拔尖人才,同时由于其普及面广,也容易把专业活动深入到班级、学生中去,变成学生自发的行为,能创造浓厚的学术、学习氛围,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以较快速度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据资料显示,有些高校社团学生参加率达到70%。其中,专业社团已成为学生社团的主要形式,大学生专业社团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专业社团作为有专业背景的团队,其成立的初衷就是以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为目标,在延伸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加深专业知识理解、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业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专业社团在筹建的过程中就有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项目、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学生可以在学院为他们提供的实践环境中结合社会需求,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就业、创业的经验。同时在社团实践中,能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开阔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创新、就业能力。 

一、现状与工作基础 

台州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子科技协会原名家电维修协会,成立于1992年3月,至今已有近20年历史,协会自建立以来,得到了学院领导的极大鼓励、帮助,特别是在协会开展各种专业活动时,实验室都尽量提供元器件与场地支持,并指定专业教师作为协会指导教师提供长期的帮助与指导。 

协会会定期组织协会成员在校内外开展免费维修活动,达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协会宗旨,赢得了社会内外人士的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协会成员通过协会提供的平台在历届的竞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每年都有学生获奖,其中包括全国电子竞赛一等奖,浙江省电子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多次,智能机器人竞赛全国一、二等奖多次,获得多项浙江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同时也为电子系学生的高就业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我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电子科技协会起到了较好的第二课堂作用,为电子专业学生实践课内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010年以来,我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了配合“电子信息工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加大了对电子科技协会的支持。一方面,为协会分别提供了200平方的长久性专用的活动场地,及所需的基本学习、办公设施;另一方面,配置了用于电子制作的6套基本仪器(电脑、直流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同时提供了平时活动所需的各种元器件材料。此外,学院领导还专门研讨制定了初步的社团运行方案,并为协会配备了4~5个专业指导教师。 

二、存在问题 

1.社团活动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高校各种社团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涉及面窄。这种局限性,无法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随着我校办学理念的不断提升,社团的活动应站在创新的起点上,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为立足点,使社团活动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化。 

2.指导教师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社团在创立之初,都有相应的指导教师支持,但是由于联系不紧密,指导教师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前期给社团指定了4~5位指导教师,但具体的运行机制还在摸索中,如何充分发挥每位指导教师的作用依然是最值得探究的课题。 

3.经费不足 

充足的经费保障是维系社团发展的命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主要靠学校划拨、收取会费和社会赞助。但是这三方面的收入非常有限,社团除了支付必要的活动开支外,已经所剩无几,无法开展更多的活动,经费严重不足。虽然目前学院给予经费大力支持社团活动,但是这种支持是阶段性的,不可能是常规性、长久性的支持。 

4.内部机制不完善 

学生社团的性质决定了社团作为群众性组织,有较强的自发性,虽然社团在校团委和学院团委的监管下运行,但在实施过程中社团本身往往没有严格的内部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使得社团内部管理松散,缺乏激励机制和民主机制;同时由于自身知识构成及水平的有限性,绝大多数的社团负责人缺乏经营建设的理念,并没有为社团的下一步发展做好相应的规划;再加上社团干部更换交替,社团活动没有延续性,各种资源及成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严重影响了社团活动质量,制约了社团的发展。 

5.会员流失现象严重 

近些年来,“电子科技协会”在大一新生入校时招新会员后人数可以达到100人左右,但是到大二后,基本都只剩下协会的十几个干部还在撑着,其他学生基本上都已不参加活动,使得协会没有出现新老交替、老生带动新生的良性发展局面。这一方面是由于协会的活动形式简单、缺乏创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没有一个好的激励及奖罚机制造成的。 

6.学科竞赛参与不够深入 

在历年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协会会员虽然都是竞赛的主要成员,但是并不参与各种选拔、组织工作;同时,参赛的学生都是另外由教师单独辅导的,且参与面不广,以致于每次轰轰烈烈的国家、省级竞赛,在协会内部没有造成较好的氛围,错失了为新老会员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每年在选拔、组织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不必要精力。 

三、建设措施 

针对“电子科技协会”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探索出一套有效的专业社团建设运行方案。通过举办、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与培训,开展与专业特征相结合的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各种专业和社会活动中发现、培养、发展自身的特长,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与综合技能等多种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就业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工作。 

1.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作用 

专业教师对于社团活动及过程的建议、参与、监督与评价,对于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是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区别于其他类型社团建设的特点之一。专业指导不仅要在课题选择、研究方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更要贯穿整个学术风气营造的全过程,对学生学术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和评估。对于指导教师,制定相应政策,计算其工作量,将其工作实绩作为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创造条件,提高专业社团指导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水平性,让学生对专业社团充满信心,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在专业社团里是一定会得到锻炼和学到知识的。 

2.以课题为训练途径 

指导教师出课题,每个指导教师带领5~6个科研小组。一年级新生以小课题为主,以接触本专业基础知识,增强动手能力为目标;二、三年级学生以综合性、设计性课题为主,为校立科研项目和省级创新项目做准备,如果是院级项目,只要指导教师通过其论文,结题时可颁发结题证书。另一方面,课题的选题配合人才培养计划的进度,以便用于课外的课题来激发学生的课内学习兴趣。 

3.积极拓展经费来源 

在现有的经费来源基础上,一方面积极组织协会会员申报各级学生项目,既可扩充经费又可以有实际的项目来进行训练;另一方面组织、训练有一定基础的协会会员依托教师的横向项目资源,对外承接一些简单的电路设计与加工项目,除了补充经费来源,还可以较早的接触社会实际工程。 

4.全方位的参与学科竞赛 

与电子相关的各级各种学科竞赛逐渐都交给“电子科技协会”来组织,教师只提供指导意见,这样可以赋予协会更多的活动内容,有利于协会营造学习氛围、宣传自身,有利于会员的稳定,便于协会的长期发展。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来慢慢过渡,需要一个好的流程与机制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5.成果展示与评价 

协会努力以各种形式传播学术知识,扩大协会影响。如定期邀请已经毕业的老会员结合工作实际与新会员进行交流,将协会的成果定期展示,扩大影响;在专业社团开展的活动中,对于专业的优势项目可作为传统保留下来,同时要开拓创新,并且充分考虑每次活动的学生参与度、影响范围、创新性等;每次社团活动后,都要不断总结、反思、做到既有一定的模式,又有突破与创新;对于各种成果,尽量要以、专利申请方式突显出来,以便增加学校的认可度,为社团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 

6.建立社团管理制度和骨干培养的长效机制 

由于社团是学生以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团体,要建立有规模、有深度、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社团,有效的社团管理体系是必不可缺的。社团骨干的培训也应作为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得到重视,加强学生社团骨干的培养,对社团骨干进行定期的、系统的培训,通过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可促进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社团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档案、毕业会员的资料都要有一整套的管理机制,才能让社团有持续稳定的发展。 

电气及其自动化学科评估范文5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工程训练

工程实践与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践与实验教学环节来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已形成广泛共识。在新一轮的实践教学改革当中,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对于工学类本科生,特别要更新实践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重耍位置。太原理工大学结合新一轮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利用工程训练中心这一校内最重要的工科实践教学基地,改革教学内容与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收到了良好效果,2005年被评为山西高校惟一的省级工程训练中心,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一、创新实践教学理念,修订人才培养计划,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本科教学为本,2003年在新一轮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目前有61个本科专业,其中46个为工学类。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科高级专门人才,总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体现地方经济特色最明显,结合地方经济建设最密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最直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最主动”。基于此,学校十分重视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特别是工程训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树立创新意识。在新修订的2006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定工科类各专业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鼓励单独设置综合性实验课,以达到综合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主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统一的实验内容与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的原理明确而实现方法的不确定性,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实验目标明确而实验进程的不确定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施工科学生工程实践教学的单位――工程训练中心,其前身是学校的实习工厂,经过建设,已经把过去单纯从事金工实习的工厂改造成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目前,每年有20多个工学类专业的4 000余名理工科学生在此实习,完成约32万人时数的课内学时,实行全天候开放,设备利用率高达95%以上。

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观念,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实验教学体系表现为:重理论、重知识,轻实践,轻工程,没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实践教学特别是工程训练,不同于课堂教学,一直没有公认的质量标准和教学体系,容易流于形式。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注重优化育人环境,以学生为本,适当安排理论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创新,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动手和创新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转化和一个结合”上:由常规的金工实习和电子工艺实习向现代工程实践教学的方向转化,由单机技能培训向部分实现局域网条件下的技术集成的培训方向转化,由操作技能培训向技能与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化,由操作技能培训向技能与全新实践相结合的方向转化,工程训练的教学过程与面向市场的产品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针对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前期大类培养,后期分专业模块的特点,设置了针对不同专业模块的实践内容如塑性成型、柔性制造等供学生选择,有效地补充了课内实验学时和内容的不足,实现了课内实践环节与课外实践训练的有效互补。

二、全面整合教学资源,更新实践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教育资源的缺乏是长期困扰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难题,也是实践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瓶颈。随着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的扩大,教学资源紧张已经成为困扰各校的普遍问题。工程训练是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要目的,但仅有工程训练中心还远远不能满足全校每年4 000多学生的教学任务,为此,我们不断探索建立“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学校整合院系优质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各环节的任务分配,中心与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相关教研室组成的教学研究室负责制定训练目标和计划,完成工程实训阶段的理论授课时数;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科负责教学计划的组织、安排、实施;教学车间及示范生产线承担工程训练任务,教学班组负责落实教学计划。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改变过去单纯的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等新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作品零件、编制加工工艺并完成制造过程。工程训练中心所有的教学车间都配备有教学挂图、实物展示柜、触摸屏,学生在获得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之外,可以通过触摸屏查阅相关资料。还建设并开通了自己的网站(gcxl.tyut.省略),提供了工程训练各科目从教学大纲、安全教育、多媒体课件到各车间实训相关情况的文字、图片和多媒体信息。中心还与相关学院联手分步骤开发和完善了基于Web的工程训练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和分布式产品设计与制造控制的CAD/CAM系统。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实习自动通知、考勤管理、在线考试和成绩管理等功能,管理完成了全面的网络数字化。小型的分布式CAD/CAM系统为高年级和研究生参与产品创新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平台,基于此平台,创新者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独自或以自由组合的形式完成从产品构想、模型设计到加工工艺确定和数控加工的大工程训练。这些举措有效地整合了师资和实践场地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益。

在实验教材编写和选用上,组织高水平任课教师编写《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电子工艺学》等教材,还自编了车工、铣工、刨工、磨工、热处理、数控加工及电工电子等十多种教学指导书。在考核方式上,结合各工种的特点,以实践考核为主,包括安全纪律、识图能力、工具使用、操作能力、作品质量、创新思路、实习报告等内容,理论考试在计算机上进行,最后进行综合评定,成绩由专人负责整理、汇总及管理。

三、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拓展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按照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

该体现到探索有专业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科之间的渗透,增强应用型较强的综合性、设计性内容。规定工学类专业实验之外的其他实践教学所占学分比例不低于课内总学时的18%。建立了理论与教学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素质为核心,涵盖基础型实训、综合设计型实训、研究创新型实训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训的课程和项目设置方面,注重先进性、开放性、创新性,形成适应专业特点的完整课程体系,并结合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将主要生产煤矿机电产品的五条教学示范生产线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

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工程训练,通过中心设置的八个教学车间的实训,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内容的基础知识,讲授基本的操作技能及工程专业理念,逐步建立加工工艺过程的概念;综合实践训练,在学生完成基本教学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参与中心五条示范生产线的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训练,对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鼓励他们自选课题,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创新室和网络系统及先进的仪器设备,完成科技作品制作和科研创新活动。

在教学内容方面,将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内容整合为五大模块:热加工工程训练,包括铸造、段压、焊接、热处理、熔模铸造示范生产、粉末冶金工艺示范生产和特种焊条示范生产;机械加工工程基础训练,包括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齿轮加工、钳工、单体支柱示范生产;先进制造技术与方法训练,包括数控车削、数控铣削、数控加工中心、数据线切割、柔性制造系统、数控机床编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工与电子工程训练,包括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及电工电子产品示范生产;创新设计与制作,包括命题或自选课题和项目等。

以上这些工程训练内容中,综合性、设计性项目达到35%以上,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也按照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到现代,从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的认识规律,形成了连续完整的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树立“大工程”意识,激发学习和创新的主动性。

四、加强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架设校企合作桥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有作为的应用型人才。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不仅是学生接受实践训练的基地,更为校企合作架设了一座桥梁,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地和学生的创新基地。中心坚持将工程训练与产品和市场对接,以教学实训促进产品开发,以产品丰富教学实训内容,靠产品支撑教学实训运行和中心建设的主要经费。工程训练中心生产的27种产品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左右,并依靠世行贷款等经费,设计制作了包括熔模铸造机械化制壳流水线、全自动压蜡机、熔铝炉、加热炉等设备,建成了熔模制造、粉末冶金、单体支柱、特种焊条、电工电子产品等五条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教学示范生产线和一个新材料研发创新基地。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直接参与到产品的生产中,提高了面向社会服务的能力。中心还主动进行合作的科研成果转化,与学校材料学科的镁合金冶炼、微波炉特种钢冶炼和激光焊接技术等三个重点科研项目紧密联系,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地。近几年,中心承担的科研项目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众多专利和科技奖励,如: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研究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PDZ-A型炮采单体液压支柱研究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单体机械支柱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实现成果转化,2005年通过省级科技成果和新产品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良好的实践训练条件和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独立学习和动手实践的需求,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开展,参加发明创造活动的学生涌现出一大批创新能手和创新成果,大量的作品获奖。仅在2003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我校就获得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三项。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基地的学生志愿者组织“螺丝钉之家”被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授予“中国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