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

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范文1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企业管理 创新对策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资本,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把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使知识成为一种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全面增长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的到来无疑既给企业的生存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也给企业加快创新从而快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志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管理创新即把新的管理要素列入现代企业的管理体系,管理创新涉及面广。在知识经济新形势下,一个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拥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一、知识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晌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已成为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 管理要对知识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存储和共享,运用智慧提高竞争力。知识管理将成为推动知识经济时代前进的重要动力,提高知识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1. 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观念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不再过分依赖于传统型的经济资源, 而更加取决于知识资源。在传统管理中,基本上是人异化为物的管理,对活生生的人是一种压力,人的主动性遭到压制。知识经济条件下, 非一线作业的一些管理企业对工作时间和地点的要求可能不再那么统一, 工作中的弹性加大。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营造一种使企业员工自愿地交流与共享知识的意识, 结合现代企业自身特点, 开发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去创造新环境。

2. 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现代企业不再把传统工业经济时代沿袭下来的速度、数量、产值作为追求的惟一目标, 在注重以往的流水线、节拍等严密的分工组织形式和工艺流程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虚拟企业、网上经营等新的组织 及管理模式正在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生产管理方式。

3. 经营方式的转变。Internet浪潮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由于它使用的广泛性及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等优点,在现代企业经营上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形成新的交换体制,冲破时空的限制,构架新的市场规则。在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平台上如何开展企业经营活动,已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企业管理内容的创新

随着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技术、信息等无形要素流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管理现代化的思想、理论、组织、技术、方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容。

1. 管理思想的系统化。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知识的传播速度以秒计, 在复杂多变的系统中,广泛吸纳国内外一切管理新思想,并进行有效综合,形成居于管理前沿的、具有先进性与指导性的思想, 如战略思想、创新思想、系统集成思想等,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把握未来。

2. 管理理论的知识化。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型经济和创新型经济,与此相适应的理论应是知识管理理论与创新集成理论,加强知识管理与创新集成的研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3. 管理组织的智能化。管理组织呈现智能化的趋势,在一方面表现为组织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能不断地更新知识,创造出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新知识;另一方面,管理组织的成员, 尤其是董事会成员,“权利知识化”已经成为国外著名大公司的重要发展趋势。

4. 管理技术的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量剧增,对于信息处理的速度及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提高管理技术的信息化与集成化程度。

5. 管理方式的多样化。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密集型组织让位于技术、知识、智力密集型组织,这就要求管理方式由控制型、专制型管理向协调型、参与型、自主型管理转变。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企业管理创新的外部环境会逐渐改善,企业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推进管理创新。

1. 提高企业对管理创新的认识。管理是科学,管理是生产力。企业的管理创新,是生产力源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21世纪的知识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创新能力,而管理创新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优良的管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只有抓住并搞好企业的管理创新,才能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 尊重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重视创新成果。企业管理创新的综合性、复杂性、持续性和长期性往往使管理创新成果更多的是由“群体”经过长期的实践来完成而不像其它创新那样清晰、明确,管理创新成果所体现的价值也是间接的。企业管理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模糊”性,往往造成对管理创新的特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这样势必影响企业的管理创新。要搞好管理创新, 必须尊重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重视创新成果。

3. 营造企业管理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学习型组织。随着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个人和组织的学习速度和能力已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应成为学习型组织,永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充实自身,超越自我。

4. 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要进行创新,要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机制。管理核心是人本化管理,人本化的含义是把人视为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通过关心和激励,最大程度地发挥职工的积极性。知识经济时代, 管理的中心由物转向了人,人成了管理的主体,而这种转变是和知识经济的特点分不开的。知识经济以花形化的知识和技术为核心,它一方面要求员工不仅要县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更重要的是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不断地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它又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宏观决策能力,而且要把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为管理的中心主题。

5. 要求企业家成为创新的管理者。企业家是创新者,这是企业家特征的重要表现。熊彼特认为,经理不能都有资格被称为企业家,只有他对经济环境能做出创造性的或创新的反应, 推动生产的增长,才能够被称为企业家。严格地讲,管理的职能是由经理来承担的,管理创新是由企业家来承担的,管理创新是企业家创新职能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和内容。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机遇、富有诱惑力又具有挑战性的时代,我们只有搏击进取,开拓创新,凭借对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高度重视,有效地运用各种措施与手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胡君辰,郑邵廉.时代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范文2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

会计信息失真,有人认为它是会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不是通过正当的会计核算程序计算出来的,而是某些人的主观期望值,例如人们常说的厂长利润、书记成本等。从修改后的《会计法》来看,会计信息失真应包括:会计资料的不合法、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四个方面。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三类:合法性失真(政策性失真)、技术差错和故意舞弊。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看,仅仅由客观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危害性相对较小,属于纯理论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这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准则、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尽管目前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已初见规模,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仍然共同起作用,状况较乱。政府审计漏洞百出,由于目前公务员职数的限制,许多审计人员职务无法升迁,影响了待遇,产生了失落感和补偿心理。政府审计过程不公开,审计结果不公开,审计项目轮换制未得到有效执行,审计过错追究制未有效执行等等一系列因素。法规的不完善,自由裁量权过大,目前,许多会计准则、制度法规的处罚规定缺乏刚性,不明确,比如说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就利用其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法、会计政策来粉饰会计报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对社会人员或者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失。

(二)会计人员独立性不够、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职工,直接接受企业领导的管理。其升迁奖惩甚至在会计岗位、在企业去留都由企业领导控制,企业会计人员缺少执行会计监督所必须的独立性。就目前劳动市场供过于求,现行企业制度改革,减员增效、以及每年新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对企业员工来说压力甚大,而作为他们一部分的会计人员不能不考虑经济利益和下岗问题。不能不听从企业领导旨意,从而无法履行会计监督这一职能。“数字出官”、“官出数字”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人员职业素养是会计人员学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准等诸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会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直接导致产生低质量的会计信息质量。

(三)偷逃应负担的税费

国家为了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制定了许多政策、规定,如贷款通则、房产税、增值税制度等。在遵守国家法律前提下,通过合法经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是值得称赞的。但有的企业却不是这样,他们大钻政策空子,利用会计人员采取不正当手段、做假账、做两套账等,增大费用,少计甚至不计收入,偷逃应上缴的国家税费,如购销差价计入收入帐等,造成企业收入虚减,费用虚增,利润虚减,透漏国家流转税和所得税,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四)为了领导业绩

政府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的任免、奖惩一般有考核目标,完不成任务,将受到惩罚甚至离开企业领导岗位;完成任务,则不但能保住位子,得到年薪和高额奖金,而且可能会升迁到更好的位子。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如战场,战场上总有胜负输赢,而人总是趋利避害的。企业领导为完成上级的任务、获得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操纵会计信息的输出显然是一条“捷径”。如指使会计人员动用专业知识来完成任务,虚增销售收入,虚增利润,虚减费用等,而会计人员处于他们的掌控之中不得不奉命行事。于是企业领导的任务完成了,企业会计信息也就失真了。

(五)取得贷款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取得资金的途径主要是投资和贷款。但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银行为了控制信贷风险,获得尽可能大的信贷效益,对客户的审查越来越严,他们不但要看客户是否具有偿还能力,还要看客户的信誉程度,看客户的发展潜力。所以某些企业为了达到借款所需的条件,往往在自身条件无法达到的情况下,通过操纵企业会计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来达到这一点,从而实现取得资金的目的。

(六)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企业并未按《公司法》规定设立监事会、内部审计机构,监事会的组成成员、业务素质、隶属关系、职权等不够。内部审计机构或独立性不够或人员配备不力,从而使企业领导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的制约。由此造成企业领导为完成其业绩,达到其私利而操纵会计,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首先,正确处理企业自主权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对内部人控制现象制约的关系,正确处理企业自主权与会计人员独立性的关系

解决企业内部人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必须依照“依法、科学、高效”的原则进行,既不能侵害企业自主权,又要达到有效治理的目的。企业行使自主权必须是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法规的范围内进行。其次,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应服从于企业的自主权,企业自主权高于会计人员独立性也是具有法律依据的。当然企业行使自主权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尤其是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更必须是遵守《会计法》的规定。

(二)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管理体制

从我国计划经济的会计统管制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会计人员双重身份制的间接管理,从目前的会计委派制的弊端到借鉴国外较科学的符合会计本质的会计管理制度。我个人认为,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应该是间接管理模式,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监督体系,会计信息监管体系,强化法制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再次实行会计人员职业化、行业自律。

(三)保证审计公正性,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

由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公正性不够,使众多会计舞弊成功,造成广大股民和利益相关者的巨大损失。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公正性的现状不容乐观。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公正性的因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因此要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公正性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这是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公正性 的重要条件,其次要从制度上予以监督。同时改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内外环境,为注册会计师公正执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强化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控制

实际上,绝大多数假账都是从原始凭证作假开始的,同时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会计监督质量不高、会计工作质量低下、会计规范质量不高、会计理论研究不深入等四个方面。确定特定条件下会计信息质量低劣的具体原因,建立会计信息质量责任落实制度,落实会计信息低劣化的责任主体,并针对责任主体的性质确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是提高会计信息最终质量的根本前提。

(五)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改进政府审计,加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监督,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促使会计行为法制化、规范化。改革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模式,建立经理(人)市场,形成合理的价值补偿制度,形成公平竞争机制,提高经理的水平。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监督、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制约、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同时建立健全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建立会计人才市场,建立会计职业联盟,实行会计人员行业自律。最后还可以通过采用通货膨胀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等,防止和治理因通货膨胀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

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范文3

关键词:财会理论 实践 创新思考 基本特征

一、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的理念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之一。在现代经济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中,知识所占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也必须引起全世界的重视。

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知识经济是促进社会经济与知识融合,并实现两者共同进步、发展的最基本要素,而知识所处的地位尤为重要,经济发展中的其它要素都必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和发展才能全面实现。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中,知识已经成为了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行业整体生产力、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性因素。

2、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其具有无稀缺性的特征,可以说知识经济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3、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而表现出来的,而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传播的媒介,而且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具有价值属性的商品,并通过“为买而卖”,最终达到获取利润的目标。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及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在人类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管理会计所工作处的外界及内部环境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经营与管理目标的多元化发展。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进一步转变,企业为了更好的满足实现自我的需求,要以积极服务于“社会本位”最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为其经济的目标,而管理会计也恰恰可以更加有效的为实现根植于知识经济社会当中的“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的经营目标”,为较高层次的经营目标而服务。

2、经济时代背景下,决策支持系统正逐步向“金字塔式”或“倒金字塔式”的服务方式转变。

3、管理会计将会从“财务会计”当中的“二维结构”或“三维结构”来转变。在研究过去的同时也研究未来。

三、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管理会计极其所面临的挑战

1、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下,对于管理会计的计量、目标、确认,以及控制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知识经济的无形化不仅仅表现为投入的资产的无形化,也同时表现为企业资产以及知识产品的无形化。当控制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的时候,其控制体系也必须要随之进行相应的变革。

2、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于传统的管理会计成本分类,以及分配方法也提出了挑战。知识经济的形态中所强调的是产品的个性化,相对于传统的工业经济当中的产品的批量化生产以及产品的单一化生产而言,此生产品种的多样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对于产品成本的分配而言,其也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换句话说,传统成本分配当中的分步法以及分批法,已经不能够较好的与新的经济形态当中的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分配额要求相适应。

3、使企业的风险处理陷于了困境。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风险以及收益均呈现出了极大化的特征,也就是所谓的在较高收益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风险。新技术的开发成功,同时也将意味着可以获取巨大的市场收益。在现代社会经济形势下,管理会计工作中如何能够更好的处理因当前的科学研究开发而带来的损失,不仅仅会对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四、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管理会计的创新构想

1、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必须积极构建能够适应知识经济需求的会计模式。当前现有的会计模式属于工业经济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产物,与现代的经济时代的要求已经不能够很好的相适应,因而,对于会计理论界而言,进行新的会计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建立一个新型的会计模式意味着一个全方位性的系统化工程。将新的含义赋予会计模式的各个组成因素,必须要依据知识经济的客观规律来进行。

2、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只有不断研究并引入新的会计计量手段,才能实现知识经济从有形资产向着无形资产方的转化,从现代社会的财务资产发展方向而言,知识是会计计量的重心,而其中会计计量问题是最大的障碍,传统的会计计量已经不能够较好的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由此,会计计量的手段需要进行一次革命性的变化,而现实并且科学的正确选择是在会计系统当中应用更多种的会计计量的手段会计计量的手段。

3、合理的变革财务报告。目前的现行财务的模式,可以说属于一种非黑即白的财务模式,在会计上都可以对其进行确认,并且可以从传统的、墨守成规的财务报告当中得以“解套”,因而能够较好的适应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会计所提出的各项要求。

参考文献:

[1]甘娅丽.财会实践教学的使命与策略[J].会计之友.2001,33(5)

[2]赵井霞.财会实践教学的探讨[J].商业经济.2008(5)

[3]罗程.对强化高职高专学生财会实践和综合能力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6)

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范文4

一、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内涵与前提

能力(ability)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包含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专业能力属于特殊能力,是职业主体所具有的与特定职业岗位密切相关,区别于一般能力和其他职业领域的能力的集合。而教师专业能力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具备的特定能力,反映了教师在教育情景中的行为模式[1]。《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包含“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六大领域的能力。

1.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内涵

教师面临对象的独特性和教师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持续的和不断超越的过程。另外,具体教学情境的非线性、自组织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也决定了教师不能够一劳永逸,而是需要不断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以持续的发展来应对教育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挑战与问题。特别是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教师教育一体化观念已达成共识,教师从职前、入职到职后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被视为一个连续不断、贯穿一体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强调的是教师入职后,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认识,不断进行学习与反思,从而获得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其中包含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状态的持续性和发展能力的持续性。前者指的是坚持不间断、持续的发展;后者指的是教师要不断积蓄和增强后续发展的能力。

2.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前提

知识、技能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产生能力的养料,要培养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就必须以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为前提。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是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标准》里也明确规定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含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四大领域。教师必须在职前阶段接受专业的、系统的课程培养,掌握最基本、最核心的专业知识。同样,职后阶段,教师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中不断丰富以实践性问题的解决为中心的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这些都是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前提保障。但是教师拥有充裕的专业知识并不一定保证在实践中的恰当运用,还必须通过实践转化为专业技能。由此可见,专业知识是教师获得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教师技能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外在表现。

二、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阻力与困境

在信息化时代,终身学习已逐渐成为必然要求。教师除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信息处理、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实然中的教师生存状态由于对教师专业能力理解偏颇、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平台尚未真正搭建起来以及缺乏刚性的制度作为保障等因素,直接导致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往往陷于停滞状态或缺乏科学的指导,使之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更多还处于一种应然状态。

1.对教师专业能力理解的模糊性与局限性

《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专业能力包含“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六大领域的能力,但这只是宏观上的框架体系,更为具体化的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尚未形成,还无法完整地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实质。特别是职前教师阶段作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奠基阶段,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要确立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目标,使教师明确自身专业能力发展的重点,了解专业能力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由于人们长期受技术理性取向教师发展观的影响,认为教师是知识传送系统中的操作人员或将教师的专业能力等同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去除了专业能力的丰富性,忽视了教师的课程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如此以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缺乏反思研究能力,无法及时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导致自身专业能力多年停留在“教书匠”的水平,各方面的能力无法获得持续的改进和提高。其原因之一在于高师院校将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等同于教学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师范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型学习得不到拓展,文化基础知识被忽略,致使学生被限制在传统的教学技能训练之中;师范生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重视,课程安排过满,学生自我成长的时空有限。由于缺乏终身学习的基本态度和信念,教师在后期专业能力便难以得到长期持续的发展[2]。

2.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平台尚未搭建

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主动反思与学习,而这种反思与学习并不是教师独自就能够完成的。教师面临的不断交换着的、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的学生群体,教育对象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多边性,使教师必须通过教师群体间的不断交流与学习合作来共同研究探讨新情况,设计新方案,组织新活动等。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交流和学习平台。教师学习共同体和校本研修是教师间相互沟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然而,就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言,二者还处于初步探索实践阶段,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在组织管理的不到位,表面化、边缘化、形式化等现象比较突出。同时,一些学校缺乏明确的目标追求以及对学生身心的进步缺乏高度关注,教师将应付眼前的教学视为全部工作任务,导致教师们也习惯于满足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现状而不知改变,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缺乏动力,反应迟钝。最后,校际间还未搭建交流平台,教师交流不畅导致学校中缺乏新的信息的注入和刺激,信息均衡现象突出,教师常年处于同样的环境中,使得教师失去了专业能力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3.缺乏有效的刚性制度作为保障

要促使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还离不开有效的刚性制度作保障。就目前而言,相关教师教育制度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发展方面还相对比较薄弱和不够。首先,教师资格分级认定制度尚未建立。现行的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的规定是不分级别、终身有效、全国通用的。即使是非师范生专业高校毕业生,只要通过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就有资格进入中小学并终身成为教师。入职后教师职业的阶梯主要是由职称级别来确定,与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发展关系不是很大,并且有按资排辈的倾向。因此,目前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和监督作用[3]。其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缺乏刚性要求。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对入职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针对入职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多种多样,但是忽视了对其他阶段教师的培训,且在制度层面缺乏刚性要求。对培训人员的选派、培训课时、培训考核都没有严格的规定,与教师职称评定也并未完全挂钩。最后,发展性教师专业能力考核测评制度缺失。如何对教师专业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价对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直到80年代才有比较正式的教师评价,中小学目前仍是以静态的终结性评价为主,通常以学生的学习结果来评价教师,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还不完善,未在实践中真正发挥效用。特别是发展性的多层级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尚未建构,标准的模糊性、目的性差和温和性导致实际的评价操作往往流于形式,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关注度不高。同时,在教师评价过程中,教师参与少,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缺乏双向交流与沟通。也往往容易忽视教师的自我评价,不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如此一来,教师专业能力的维护更新机制就显得非常的薄弱,持续性发展便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三、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机制创新策略

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机制的构建与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面的要素作为支撑,从而形成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支撑体系。在宏观层面,教师专业能力目标的制定、各种发展平台的搭建、各项保障制度的维护等要素需要联系起来,形成一种递进的运行方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在微观层面,各要素本身也是一个子系统的运行机制。教师专业能力目标的设置要统筹职前职后两个阶段,发展平台搭建要形成协同机制,各种保障制度也要形成相互关联的联动体,共同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1.构建多层次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

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多维度和层级性教师专业能力目标的设置。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已成为当前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目标的设计也必须遵循一体化的原则,要打破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各自孤立封闭的状况。根据教师教育的总体目标、层次目标和阶段目标,以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为纵向的时间系列,以不同学段、学科的标准作为横向的内容系列来设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4]。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对应的专业能力发展目标。层级性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激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主体意识、进取意识,开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潜能,也能避免过高苛求初任教师必须具备高级教师的能力和放松不同阶段教师更新专业能力的要求,确保教师质量。因此,从纵向上看,在职后阶段,初任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阶段的专业能力发展目标是不同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目标应有所差别;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在专业能力上的要求也应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涉及操作层面,可以在《标准》的框架引领下制定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作为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不同区域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既有统整性目标又有具体的层级性目标,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引领方向,督促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目前不同学科、区域性的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标准还有待于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也要重点把握教师职前与职后专业能力发展的衔接点,促使二者相辅相成,弥补各自发展中的缺失,设计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发展一体化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体系,形成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合力。

2.构建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协同机制

多层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校以及外部因素的协调与配合。因此,围绕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地方政府部门、高校和教研机构、中小学间需要构建协同机制,明确责任职能,形成合力,共同营造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学校生态文化并搭建平台,促进目标的实现。

首先,构建利于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学校生态文化。中小学校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母体,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场所,教师大部分的学习与交流活动都在学校中发生。因此,中小学要及时了解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不足与需要,及时反馈与采取措施,为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其一,要营造积极的学校文化氛围,从校长到全体教师都要将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发展作为个人追求目标,通过校际联盟、借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式建立校本研修中知识与经验更新机制,不断注入信息和新经验。鼓励教师将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教育行动研究的开展,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其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常常需要同事之间的密切配合,共同思考教育实践工作中相似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因此,在学校内部要形成教师互为资源、相互合作、互相促进,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发展指向,以教师的反思和合作教研结合的发展方式[5],将备课组、学科组、年级组、研修项目组等教师合作团队有效组织起来,让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常态,相互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其次,政府部门、高校、教研机构与中小学之间要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地方政府部门是将中小学、高校和教研机构连为一体的组织和协调者,负责组织和实施各种师资培训。因此,地方政府部门要在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中发挥其组织、服务职能。其一,根据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有针对性、有序的组织师资培训与考核,切实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其二,作为中小学与教研机构沟通的桥梁,打通二者之间的阻隔,为中小学和高校、教研机构的畅通交流扫除屏障,将其连为一体,共同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撑。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化,高校成为师范生培养的主阵地。但是仅靠高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培养出来的教师很可能不能适应中小学的实际需要。因此,中小学也应参与到这过程中来。例如从中小学遴选优秀教师指导师范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加强其从教能力培养,解决师范生在一线教学岗位“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问题,使师范生既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储备,又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技能,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另外,职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不仅靠学校内部的学习共同体和校本研修,也需要高校和教研机构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不断注入新信息和新的理念,刺激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敏感度。

3.构建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

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还需要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作为保障。各种规范、规定和学校规章与教师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能够直接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产生影响。因此,良好的制度安排能够激发教师的学习力,通过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机制以及建立教师专业能力激励考核机制等方式来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撑点和保障力。

首先,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从国培到地方的教师培训要不断进行机制创新,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其一,教师专业能力需求调研机制创新,创建自下而上的调研机构,实行需求调研分析制度,建立与中小学共同确定培训项目的新机制。其二,教师培训学员选派机制创新,既要重视入职阶段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正处于受挫阶段或者泄劲阶段教师的关注。受挫阶段和泄劲阶段教师正处于专业能力发展的瓶颈期,需要外部给予新信息的刺激。其三,规范培训管理评价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教师档案袋,登记教师参训学时学分,与教师资格认证挂钩。教师继续教育要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与教师的具体教育教学行为建立联系,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

其次,构建区域学校间的教师交流轮换制。区域学校间应建立起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联盟,实现区域间教师的定期交流和轮换,将一定区域不同学校校本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网络进行贯通,形成学校间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并不断注入新信息,带动区域内学校教师专业能力的共同发展和相互督促[6]。同时,区域间教师间的交流轮换,既能让教师进入新的工作氛围与环境,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也能从侧面推动教师不断改善和提升专业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获得他人的专业认同。

最后,建立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激励评价机制。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评价要体现发展性,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充分发挥评价的动力作用和激励功能。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估,可通过档案袋任务来实现。档案袋任务是依据不同阶段或不同时期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任务建立的指标体系,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教师专业能力的各个领域,以课堂观察、教学录像、教师日志等方式进行,落实到的具体教育教学行为上,是对教师教育教学中真实能力的考核[7]。根据每阶段任务完成情况,对教师实行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并不是最终目的,在这过程中要促使教师不断改进专业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而在适度教育行政监管的基础上,也要给予教师应有的自和自主空间。因此,还需建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反馈和诊断机制,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指明方向,帮助认定和诊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问题所在,为处于专业能力发展瓶颈阶段的教师提供专业改进策略。

总之,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任重而道远,要不断破除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瓶颈,通过各种显现和潜在的途径促使教师专业能力获得持续的发展。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保障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SWU1409346。

参考文献:

[1]黄正夫,郭平.教师专业能力体系研究――基于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4):64-66.

[2]徐丽玲.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系建构与实施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2).

[3]李国庆,李雯.构建我国教师资格分级别认定制度的探析[J].教师教育研究 2006(4):41-43.

[4]刘义兵.教师专业能力训练的体系建构与教学探索[J].教育研究,2013(8):156-158.

[5]李广平.教师间的合作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5(3):5-9.

[6]戚业国.校本研究的制度性困惑与机制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13(5):67-71.

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范文5

一、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迅速壮大,带动农民增收显著

2012年底,云南省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省有4 800多个农业产业化组织,根据组织类型划分,龙头企业带动型2 296个、合作组织带动型814个、专业市场带动型122个、其他1 590个;按照产业来看,种植业2 302个、畜牧业1 055个、水产业56个、林特产业822个、其他587个。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高达490多亿元,带动1 060多万户农户及4 200多万亩种植基地,825万头牲畜,家禽生产量5 11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30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58亿元。农业产业化组织驱动1 066万农户,促进农民增收260亿元。同时产业化经营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全省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780万人,农民务工收入总额达390亿元。

(二)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实力增强

2012年,全省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 296家,全省龙头企业2 296家,比2005年增加1 093家。龙头企业中,有930个年收入500万元以上比2005年增加565家、90个1亿元以上比2005年增加70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99。各类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总额494亿元,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达400多亿元、销售收入达730多亿元、净利润70多亿元、上缴税金达30多亿元;获得“三品”认证的企业数量和数量分别达254家和1 050家;龙头企业主要原料采购值达217亿元;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原料基地投入达32亿元;龙头企业从业人员达52万人。

(三)优势产业取得最大突破

传统产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获得持续提高,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全省马铃薯、茶叶、花卉、水果、咖啡、油菜、甘蔗、中药材等优势作物比2009年增长了48%,达到了4 000多万亩;核桃种植面积突破2 000万亩达到2 400万亩;猪牛羊出栏突破5 000万头,达到5 300万头。

同时,近年来,国内外客商持续关注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云南省农业厅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资本在云南省农业的资金投放项目为500多个,省外引进的资金累计高达96亿元;国外对云南省农业产业的投资也高达3 860万美元。选择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时,考虑的最基本问题就是要与产业的经营主体相适应。现代农业中产业经营主体不仅仅是传统农业中简单的农家,还包括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家等。这些主体在生产经营中的相对地位和作用不同,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扮演着主要角色,农户在决策上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在产业经营中不同的主体其生产、加工、交易过程都不一样,所以依据各自比较优势选择不同的组织模式也是必要的。

(四)农业产业化进程良好

云南省发出1 100个地方标准,230多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区已经建成,面积接近900万亩。完成了无公害蔬菜计划,实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 500多万亩。省内特色农业产业也初具规模,各农产品品类初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2013年全年农产品超额完成出口20亿美元的任务,并超出4.07亿美元。

2013年,云南省全年生产总值比2012年增长12%,已达到11 720亿元。同时,嘉士伯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100万吨大理啤酒产区的扩建项目,并计划投资35亿元,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形成牵引作用。曲靖市沾益县与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签约银杏庄园项目,协商总投资达到150多亿元。2013年山地牧业引省内外资金高达39.8亿元,成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热点。

二、基于制度创新的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分析

制度创新是在已有组织模式基础上进行改进,大多是由于现存制度存在可改进并获得潜在盈利机会,从而可以使创新者获得追加甚至额外的收益。它由制度经济学与熊彼特创新理论两个学术流派的融合而成。通过对制度创新理论的运用,可以建立某种新的组织模式及路径、新技术的运用、各类型组织利益的重塑以及相关规则的重构,其原动力均在于农业产业化制度不断创新所带来的额外收益,这些潜在利益多是由于市场的深化变革引起现有制度不完善,从而使制度具有改进的动力。

基于制度创新理论的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其激励机制同样在于追求个人或团体成本的最小化及利润的最大化,如果预期小于预期,制度创新就会延迟发生,直到出现下一次机会。

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出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生也是必要的。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原来有效的农业组织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变成无效的。

云南省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调整的主体。云南省农户数量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科技含量低,并且抵抗自然及市场风险能力弱,在此基础上农业组织模式的调整会遇到发展优势产业成效缓慢的态势。因此,向纵向及横向同时拓展,实现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一体化运作,拓展与其他产业及经济活动的联系,从而形成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把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作为农业产业组织模式调节,促进优势产业与市场对接的“牵引点”。

孙天琦等人认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协等中介机构制度设计,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资源配置的组织形式。农业产业组织是农业产业化成长进程中有效载体。共赢合作方式是合作组织发展的关键。农业产业合作组织模式的经营也可以使农户分摊和降低生产及技术成本。

集中优势资源获取市场信息,以专业化技术为农户做专业指导,更能有效地打通与市场的联系,拓展新的经济作物,提升农户经济效益。

三、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路径分析

一般而言,制度大都要解决三个问题,即激励问题、协调组织问题和信息传递问题。制度的创新及变革就是要进一步改善经济组织中的激励结构、协调组织结构和信息传递结构。大量事实证明,高效的制度设计能激发人们的自主性及潜能,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及信息的高效传导,从而提高组织内部的效率,优化组织模式的路径,促进经济体的快速成长。

在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设计过程中,人们通过持续调试更容易有效激励人们行为,更容易有效传导相关信息及协调组织内部关系的机制从而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有赖于制度创新的运用,这就是制度创新理论在云南省农业组织模式上的意义所在。经过农业组织模式的调动,其直接功用是激起人们的创新性和积极性,激励不断创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前进。在农业产业化进程当中,并不是仅仅将农业产业纳入工业领域,而是在制度上有一定的转变与创新、思维模式及组织模式上的一定改变,使云南省农业真正走出个体农业及小农经济状态,以市场为导向带动农业产业化的整体发展。与此同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及制度的创新,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市场竞争力,使云南省农业产业形成一个具有现代经济效益的产、供、销农业产业化体系,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就要通过打通农业产业链中生产过程与产前、产后的关连,实现一体化经营,并使农户、各种合作组织、企业及政府机构形成利益相关整体,从而达到整体的“帕累托”最优。通过这种制度创新,可以将农业再生产诸环节以市场为桥梁重新构架起来,从而引导小、多、散的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参与到整个体系的分工和协作中,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自然及市场风险,提高生产效率,使整个农业产业体系获得整体效应,取得良好的经济收益。

许多发达地区都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取得农产品的增产、农民的增收。同时,由于龙头企业的融入,使农业产业体系直接与市场对接,增加了农产品的工业产值,从而高额的产品溢价保证了体系内农户、企业及相关合作组织的收益。

但在经济比较落后的云南省地区,由于缺乏龙头产品或龙头企业等原因,农产品工业产值低,农业产业化的推行比较困难,产业组织创新不足。

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对农业产业组织制度创新,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根据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结合欠发达地区实际情况,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有以下几种选择:

第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即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求带动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农产品加工、存储、分配、销售作为龙头,形成垂直产业体系,聚焦一个产业或产品,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一体经营模式,形成农业产业组织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同时,与农户、产业基地形成合作,即形成“企业+基地+农户”。

以云南省农业产业群为核心,发展农业产业化,辐射国内外市场,在这种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下,经济利益主体主要是龙头企业和农户,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利益联结方式主要为合同契约。

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主要为合同契约,通过合同契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使企业与农户减少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大两者利益收入。

第二,合作组织带动型。

合作组织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指在某一区域,从事同一产业或品种生产的诸多农户按照一定的合同契约结合起来,在对外时有更大的议价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从而组建多种形式的农民互助合作、互利组织,如粮食专业协会、蔬菜加工合作社、水果加工合作组织、药材合作组织等,在这些农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下,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一体化垂直经营的农业产业化综合模式。

在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中,合作组织与农户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利益。他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及相关关系通过合同契约及相关章程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经济利益的分配方式主要为:农业合作组织起组织及桥梁作用,不以盈利为目的,在提取一定合作组织公积金后,盈余分配根据交易比例返还,同时结合按股金分红为辅的分配方式。

第三,科技带动型。

所谓科技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即以农业科技研发单位为主导,并对农业产业化的新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应用及有效推广,在科技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业带动下,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一体化组织经营模式。

此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中,主要利益主体为科研机构+相关企业+农户的模式,这种组织模式中,收益按比例及合同契约进行分成。

第四,电商带动型。

所谓电商带动型,主要是指在农业产业群中完成电商化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建设。电子商务的新型农业化是现在农业发展的趋势,目前趋势是生鲜及农产品电商成为最有潜力的领域。电子商务重新构架时空观,使供应链扁平化,从而大大减少了商品的中间流通环节,在节约销售费用的同时,使农产品打破时空,使其有更大的需求潜力。主要利益主体为合作组织+电商主体+物流的模式,这种模式中,收益按合同契约及比例等实现综合的营利方式。

第五,以主导产业为支柱的市场带动型。

以主导产业为支柱,即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资源及作物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及差异化农业产业,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形成主要的研发、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组织的农业产业链及产业群。在这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中,农户更专注于研究及运作一种经济农作物,从而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营销者通过合约约束,经济利益之间通过市场交换链接,由此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所有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农产品市场的培育,尤其是专业批发市场的培育,促进区域专业化生产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产业一体化。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可供选择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及其具体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云南省的地理及农业产业分布情况,笔者提供如下建议及农业产业化路径。

1.政府应鼓励并大力支持形成云南省的龙头企业,以此对接国内外市场,从而增加农产品的溢价,提高农业产业各主体的收益。

2.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从而形成对接各农户的组织,使农户具有更高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并面对龙头企业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同时,合作组织可以集中优势资源确定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作物同时给予专业性指导。

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范文6

关键词:信息时代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全球步入经济时代的步伐迅速加快,计划经济时代下产生的企业发展模式已经开始不适应时代的需求,特别是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措施表现的与企业市场运作方式相脱节,因此在信息技术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等内部控制措施亟待改革,要进行有效的改革,首先必须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企业财务管理措施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时代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关概述

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一个崭新的信息技术时代,在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的相互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企业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下,如春笋般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内部运行机制,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中枢神经,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具体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内各经济单位和组织在进行相互制约的债权分配机制,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企业人员素质结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和管理所采用的方式、手段等。所有的内部控制措施都必须建立在维护企业的内部运营管理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具有稳健的运行空间和物质基础,确保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所触及的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企业的内部管理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具有推动作用,是企业增强凝聚力和创新力的基础,也是企业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严格科学的执行,不仅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也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有效物质基础, 还能够在企业范围里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二、 信息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面临改革创新的新局面

信息时代,企业面临着技术与制度创新的重大改革,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内控制度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虽然给企业内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企业间交流加强,进步的速度迅速加快,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更加宽裕的社会环境。但是,市场经济的操作空间越广,企业的经济效益越高,企业所面临的控制风险也越大。在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管理高效率的管理工具的同时,也对企业管理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可以说,信息时代,企业管理内部控制风险与机遇并存,要正确处理好机遇与风险的关系,积极地运用有利的一面,改善不利的一面,以更大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而目前,由于我国信息化技术起步较晚,在如何有效运用企业技术上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首先,企业的产权理论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相适应,导致了各阶层的利益冲突。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媒体空间”、“网上实体”使企业的经济活动空间缩小,而企业的市场交易和市场决策就要在瞬间完成,但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层次和结构相对来说缺乏灵敏、高效、快速的特点,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理财知识和手段受到限制,掌握科学技术信息的主动性不够,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上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知识化。另外,现存部分企业仍旧过于重视有形资产的作用,而忽略了无形资产的价值,仍旧采用扩大厂房、增加设备等古老的措施来推动企业经营,提高经济效益,而这种传统的工业时代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思维模式已经与信息时代的经济发展需要相互脱节。加上企业的产权对企业经济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部分企业中,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依旧停留在“两权论”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上,维护的是业主产权论”,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信息时代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因此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造成较大风险。

其次,企业尚未形成强有力的企业财务管理监督约束机制。

信息技术的运用,企业的效益得到了提高,但是也相应的增加了经营风险、决策风险和财务风险。例如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存贷风险、货币风险、投资风险都需要敏锐的防范意识和预测嗅觉,而很多企业依旧停留在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上,没有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形成系统的监督管理机制。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依旧存在信息失真的现象,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品德和法制观念有待提高,现代化的监督设备应用不够,使得企业很难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同时,企业信息化要求企业内部需要建立对应的内部控制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贪污、作弊现象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甚至能轻易篡改贮存的相关信息,因此,在企业内形成强有力的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十分必要。

最后,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市场的迅速扩展,各类大中型企业急剧增多,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供不应求的会计从业人员市场趋势,导致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重量而不重质,加上相应的职业培训和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就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变得良莠不齐。由于企业本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财务管理的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达不到管理要求,就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难以得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存在从业人员故意虚报瞒报、伪造假账的损人不利己现象。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措施

财务管理从二十世纪开始便已经从独立走向完善,“从20世纪初期筹资管理,到二战 后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从60年代中期的投资管理,再到70年代的通货膨胀财务管理,以及80年代中后期的国际经营财务管理,这五次飞跃性的变化,被称为财务管理的五次发展浪潮。”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发展实践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必须通过分工和分权的有效企业财务管理形式,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第一,可以通过更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加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关系到企业是否能有效占据市场,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可靠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设计、搜集与整理,并且及时在企业内部传递可靠信息,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权责分明。及时分析内部控制缺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良方案,及时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产权,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加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使得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大优化。

第二,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

信息时代,需要建立信息化的财务决策和资金运作,在网络化、虚拟化明显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容量巨大、高速互动、知识共享的信息技术网络,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所以必须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并及时的进行监控和预测,对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和防范。

第三,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上,要引进竞争机制,建立内部人员竞争平台,坚持流动上岗、定期轮岗的管理制度,激发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自主学习自觉提高的主动性;同时,企业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在透明化和公平化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抓好计算机知识、税务、金融、财政以及社会心理学等相关领域基础知识的培训。最后,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及时进行摸底沟通,了解员工,并进行高效的分配。

参考文献:

[1] 李屹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 2010年19期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