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神病的音乐疗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范文1
【关键词】 高血压病;音乐疗法;护理
1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用音乐调治身心是我国传统的怡情养性及养生之法,西方一些国家也将其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精神病医院、老年疗养院及儿童特殊教育部门。目前,美国从事音乐治疗工作的国家注册医师有4 000 人,欧洲有数千人,日本20 世纪80~90 年代从美国学成归国创业的有50 多人[1]。
20 世纪80 年代后,我国医疗工作者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中医特点,创造了音乐电流疗法、音乐松静功等,许多医疗机构也相继完成了音乐治疗系统的安装使用。我国第一家独立的音乐治疗所于1997 年底在中央音乐学院创办[1] 。日本心脏血压研究所对47 例进入ICU 室3~5 d 后出现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心绞患者实施音乐疗法,结果提示音乐疗法可使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起到缓和交感神经,促进感情、情绪镇静,抑制各种各样的压力反应,减少及预防ICU 综合征的作用[2]。英国医疗机构对新生儿监护室中17 例躁动的插管早产儿利用录音带播放及模拟子宫内声音和女性歌声,观察音乐疗法对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早产儿活动状态的影响,结果发现动脉压力和氧饱和度在播放期间有明显改善,提示音乐环境能改善氧供,增进大脑发育;音乐有益于产前准备和分娩,能帮助产妇放松情绪,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及焦虑[3]。谭孝厚等研究音乐松静疗法对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并用经颅多普勒观察音乐松静疗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的疗效,以及音乐松静疗法对脑动脉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两种疗法对比的临床研究等一系列工作[4]。综上所述,音乐疗法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确实的治疗作用,根据研究显示,音乐特有的旋律与节奏能使血压降低,基础代谢和呼吸速度减慢,使人在受到压力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较为温和。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无病,还必须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心理、社会因素的病因占据了重要地位,音乐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悦耳动听的乐曲能协调老人生理活动,消除精神紧张,减轻烦躁不安的情绪,从而使血压下降、心脏供血改善、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因此,音乐治疗具有实用价值。
本研究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音乐欣赏疗法,观察其血压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音乐欣赏疗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及价值,为寻找人群高血压防治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的社区防治水平拓宽思路。
1.2 研究目的及目标
1.2.1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效果。
1.2.2 目标
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增加音乐疗法,对降压药物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音乐疗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高血压治疗和康复的手段。
1.3 关键词及定义
1.3.1 高血压病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 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21.3 千帕(160 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7 千帕(95 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患者。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迟,收缩压升高而来。
1.3.2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主要有两种,主动性音乐治疗和被动性音乐治疗。音乐欣赏疗法,即被动性音乐治疗的方法,让患者在感受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因素影响人的神经系统而达到治疗作用,它也是目前国内外音乐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用于精神病和心身疾病的治疗。
1.4 文献回顾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是其他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全国约有一亿高血压病人中绝大多数为中老年患者。在60 岁以上老年人中约占四分之一患有高血压。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治高血压病成为中西医学界面临的严峻挑战。老年人高血压具有以下特征:①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调整用药量。②老年人高血压易受变动的影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应慎用能引起性低血压的药物如胍乙啶、α1 受体阻滞剂、速尿等。③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更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老年血压患者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不应降得太低。④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脑卒中。⑤老年人β 受体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对β 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更好,但依然有引起心动过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⑥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和交感神经抑制敏感,这可能是与老年人心血管反射损伤有关。⑦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初始剂量、增加剂量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小,间隔时间也应比年轻高血压患者长。⑧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更易发生药物治疗时的抑郁症,因此应避免选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目前,有关高压病病人的康复治疗主要集中在药物、运动和饮食3 方面。对于药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日本和我国医学专家[5]认为,药物治疗只能暂时降低血压而对高血压病本身没有益处,并且会产生副反应,认为只有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将非药物疗法作为治疗高血压的首选方法,尤其是音乐疗法已认为是高血压病康复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
音乐不仅能够表达人们之间的思想感情,陶冶人们的情趣,还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轻松、欢快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从而调节血流量和兴奋神经细胞。音乐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节奏鲜明的音乐能振奋人的精神,使人兴奋、激动;而旋律优美的乐曲,则能使人情绪安静、轻松愉快。音乐是通过音响的作用来影响于人体的生理功能的,首先是通过音响对人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的作用开始的,继而才影响到全身的肌肉、血脉及其他器官的活动。由于音响有它自己的振动频率、节奏和强度,如果在传人人体之后,与机体内相应的振动频和生理节奏相配合,就能引起极大的反应。这种反应称为共鸣反应。它能激发人体内所储存的潜能[7.8]。音乐的音响还能直接影响到对调节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重要作用的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9]。因此,乐曲的节奏、旋律、速度、谐调等不同,就可表现出降压、镇静、镇痛作用和情绪调节作用等不同的效果。心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高血压不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病,而且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0]。高血压属心身性疾病,长期的精神紧张是引起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音乐调节心身紧张的效果十分明显。音乐欣赏疗法是指通过欣赏音乐来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心身疾病的治疗康复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在南开区沱江站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选择出所有无严重合并症的I、Ⅱ 期老年(≥60 岁)高血压病患者,以性别、年龄、血压值、病程为配对条件选取20 对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1:1。然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 例。
2.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基础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患者接受音乐欣赏法治疗,每次30 分钟,每天1 次,30 次为一疗程。对照组每日静卧30 分钟,不听音乐,每天1 次,30 次为一疗程。
2.2.1 基础治疗方法
①饮食调理:减少高脂肪高盐饮食,戒辛辣刺激性食物。
②控制不良情绪。
③增强家庭社会的支持:鼓励病人参加文化娱乐或社交活动(每周不少于3 次)。
④纠正病人认知、应对方式,讲授高血压病知识,讲解情绪、精神、环境、家庭因素等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强调心情开朗、情绪稳定等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学习正确应对不良生活事件的方式及改善负性情绪反应的知识和技巧。
2.2.2 干预方法
家居化的音乐治疗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25 ℃左右),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开始前,向患者介绍音乐治疗的目的及方法,治疗前让病人排空大小便并取舒适的,休息5 min,然后轻轻闭上双眼,身体尽量放松,听放松性音乐30 min,再慢慢睁开双眼,完成一次治疗。听音乐的过程中限制灯光、声音、探访者、电话等,以助于取得最佳效果。音乐选择:让病人自己选择所喜欢的音乐或选择若干舒缓、优美的钢琴曲、小夜曲、民乐及模拟大自然中的鸟鸣虫叫声等[11]。但各型高血压患者不要听高亢激烈的兴奋性乐曲。对于高血压病人,乐曲也可以进行辨证的选择。① 肝气郁积型[12]:应听明快、兴奋的轻音乐。例如:《花好月圆》《喜洋洋》《鲜花调》《雨打芭蕉》《满庭芳》等民乐。②肝火上亢型:应听轻松、和缓的轻音乐。
例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海顿的《小夜曲》,以及我国民族乐曲《渔舟唱晚》《平湖秋月》《汉宫秋月》等。③ 肝肾阴虚型:可选择《梅花三弄》《二泉映月》《流水》《醇渔晚唱》《牧歌》《姑苏行》等能醒脑定眩、振奋精神、补益降压的乐曲。④ 阴阳两虚型:可选择《百鸟朝凤》《空山鸟语》《鹧鸪飞》《昕松》《春江花月夜》《阳关三叠》《平沙落雁》等可调节神经、双补阴阳的古乐[13]。
2.2.3 资料收集
定人(由专人负责40 例病人数据资料的收集) 、定位(平卧位,左臂)、定血压计、定时(1 个疗程30 d,每人每天定时进行)。
2.2.4 评价方法
观察组每天听音乐前后各测量心率、血压1次;对照组每天静卧前后各测量心率、血压1 次。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来判定疗效。
2.2.5 统计学方法
对各组患者的计量资料用t 检验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血压值和心率
3.2 临床症状
经一疗程的音乐治疗后,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提示音乐疗法可能早期对头痛、头晕、失眠、焦虑等症状的改善更有效。结果见表2。
4 讨论
高血压病属于心身疾病,在其发病因素中,一些心理、社会因素的病因占据了重要地位,如长期的情绪紧张、易于激动等[14]。由于老年期多病共存,各脏器功能减退,难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加上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换,易产生自卑、失落、孤寂等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常导致高血压病的病情加重。积极探讨非药物治疗方法已属当务之急。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病人,音乐疗法具有实用价值,它在一定时期内能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无副作用。减少药物的用量和药物的毒副反应,节约药品,降低医疗开支,为一种治疗、康复的好手段。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能按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有效控制血压,但降压、减慢心率效果两组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
5 结论与建议
本市南开区沱江社区卫生服务站已有高血压病患者600 人,且仍保持不断升高的趋势,因此大力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音乐疗法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无副作用,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且方便易行,便于老年患者在家中治疗,对于I、Ⅱ期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高血压治疗和康复的手段在社区推广,但同时有文献报道,短期音乐治疗引起的降压作用只是暂时的,如能坚持音乐治疗3~9 个月,其降压作用能在停止训练1 年后仍维持[16],所以推广音乐疗法治疗高血压时,应强调长期性和持续性,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因此,音乐疗法在国内还需要多加宣传和教育,使高血压病病人认识到音乐疗法的作用和好处,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如何使音乐疗法科学地应用于临床,使之成为可推广应用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手段,如何能快速地引导病人进入音乐意境,使之放松,更好的降低血压。因此笔者建议多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刚.音乐治疗尴尬中独行[N].羊城晚报,2000,3:17.
[2] 郭凤琳.ICU 综合征与音乐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3.
[3] 程薇.新生儿护理中音乐疗法的作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3):129.
[4] 谭孝厚,杨放如,庄汉平,等.音乐松静疗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22(1):45.
[5] 熊卫平.浅谈音乐对健康的促进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1):701-702.
[6] 陈茜,王大钊.整体护理中广泛应用音乐疗法[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6,6(11):47.
[7] 陈洁.音乐疗法治疗精神病人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探讨[J].甘肃医药,1994,13:280.
[8] 齐彦春.音乐疗法的相关问题及其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3B):473-474.
[9] 李亚静.音乐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3):223-225.
[10] 周学富. 高血压社区防治模式探讨[J].江苏卫生保健,2003,4(5):222-223.
[11] 范臻,蒋雪妹,王一尘.音乐疗法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4A):605-606.
[12] 许怀松,王树金.老年高血压音乐疗法的临床效果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6,8(2):128.
[13] 谢英彪. 高血压的自然疗法[J].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5):447-448.
[14] 张明艳,黄晓红,杨鸿宴.应用音乐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体会[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2(6):345.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范文2
【关键词】 音乐疗法; 乳腺癌; 抑郁; Meta分析
The Influence of Mus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Depression in Meta Analysis/YANG Fang-wu,LI Xiang-long,LIU Tao.//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34):016-019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mus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depression.Method:Literature search was performed in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CNKI, CMB,VIP and Wan fang database From January 1 2004 to May 1 2014 of music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Two group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SDS) of Pre-intervention and posto-intervention.Meta-analyses were conducted in RevMan 5.2 software.Result:8 articles of 547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re were 273 patients in music therapy group and 274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In the sub-analysis of music therapy, there was no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pre-intervention breast cancer depression in two groups(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MD=-0.20,95%CI:-2.74~2.34,Z=0.1,P>0.05);the breast cancer depression incidence of post-interven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an pre-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MD=-4.49,95%CI:-7.21~-1.77,Z=3.23,P
【Key words】 Music therapy; Breast cancer; Depression; Meta-analysis
First-author’s address:Central Hospital of Zaozhuang Mining Group,Zaozhuang 277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4.005
抑郁症是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最常见的负性心理反应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而且还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影响了乳腺癌的治疗效果[1]。为了解决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存在严重的抑郁情绪,护理人员的有效干预极其需要。目前对乳腺癌患者抑郁的护理干预主要有心理干预、认知、行为治疗、音乐疗法等[2]。随着多项临床对照研究的开展,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MT)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用于乳腺癌患者抑郁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3-4]。然而国内外研究资料样本量都不大,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抑郁的临床效果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观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抑郁影响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并且对音乐疗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明确音乐疗法是否能很好控制乳腺癌患者抑郁,为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文献筛选: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事先设计资料提取信息。如研究报告的资料不全,则进一步与该研究作者联系获取,若最终未获得相关数据,则剔除该项研究。干预措施:(1)干预组:音乐疗法,干预的方法是在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进行,通过CD或MP3播放器等进行播放音乐,并且所使用音乐均来源于有助于放松、心情愉悦的乐库。同时,也可以联合其他的干预措施,如安神汤、有氧运动、肌肉放松训练等。(2)对照组:空白对照或者仅给予常规护理。
1.2 文献筛选标准 文献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为乳腺癌患者,术前或术后存在抑郁,伴或不伴有其他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2)抑郁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作为资料收集工具。(3)所有研究应报道参与研究的人数或干预时间、干预开始时及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分值这些结局指标。文献排除标准:(1)非随机对照试验;(2)重复发表的文献;(3)意识障碍或精神病患者;(4)文献没有报道各自干预治疗结局指标的情况,或无法进行详细计算。
1.3 文献检索策略 通过在美国国立图书馆数据库上检索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CNKI、CMB、VIP及万方文献数据库,检索2004年1月1日-2014年5月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抑郁的临床效果随机对照试验。英文检索词为:(“music”[Mesh Terms]OR“music therapy ”[ALL Fields]OR“music therapy intervention ”[ALL Fields]) AND(“breast cancer”[Mesh Terms]OR“Breast Neoplasm”[ALL Fields]AND(“depression”[Mesh Terms])”。中文检索词:“音乐疗法OR音乐干预AND乳腺癌OR乳腺肿瘤AND抑郁症”,最后一次检索时间为2014年5月31日。
1.4 文献质量评价 参考改良Jaded量表,对8篇文献的2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包括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实施、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结果报道偏倚、意向性分析(Intention to treat,ITT)等[5]。
1.5 数据提取 数据提取内容包括:(1)文献特征:作者、发表年份、例数、干预时间;(2)结局指标:干预开始前及干预后SDS评分。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dd ratio,OR)作为合并统计量;对同一指标及相同测量工具所得的结果,计量资料采用(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作为合并统计量;若测量方案或者测量单位不同,则采用(x±s)表示。本文献研究的结局指标采用的是SDS评分(计量质料),因此采用WMD作为合并统计量。所有合并统计量均计算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异质性检验显示同质性研究(P>0.05)较好的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 model)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研究(P
2 结果
2.1 文献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共检索到586篇相关文献,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位评价员独立进行人工检索,筛选并交叉核对,阅读题目、摘要初筛后获相关文献19篇。经严格筛选最终共有8篇文献计547例病例纳入本次分析[6-13]。其中干预组273例(49.9%),对照组274例(50.1%),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质量评价及结局指标见表1。
2.2 纳入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 涉及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抑郁影响的研究共有8篇文献,并且各文献中所提供的研究干预时间及干预的方法有差异,将8篇文献根据音乐疗法干预时间的前后分为音乐疗法干预前、音乐疗法干预后两个亚组进行分析。其中音乐疗法干预前即干预组共有病例273例,对照组即常规护理组干预前病例274例。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Heterogeneity:Tau?=11.11;Chi?=51.10,df=7(P
-4.43~-0.37,Z=2.26,P=0.02
表2 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抑郁影响的情况
指标 异质性检验 检验
模型 合并统计量 合并统计量值(95%CI) P值
音乐干预前 0.05
音乐干预后
亚组分析
2.3 发表偏倚 文献发表偏倚的漏斗图分析:本研究以音乐疗法干预前及干预后为指标进行漏斗图分析,图中的散点基本分布在倒置的漏斗图内,提示文献发表偏倚较小,见图1。
图1 音乐疗法干预前及干预后的漏斗图
3 讨论
音乐治疗是一种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患者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精神上、生理(躯体)、心理社会等情绪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使其能够进一步感受自我意识,提高生活满意度[14]。在医学上不存在依赖任何药物,仅通过人与音乐的特殊关系改善人的健康状态,是一种即简单又非常理想的“自然疗法”。抑郁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负性心理反应,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康复。而音乐治疗作为一项护理干预,在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疼痛、抑郁以及精神压力等方面有显著作用[15-16]。多项研究分析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抑郁影响有不同的观点[17-18]。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抑郁治疗的效果,采用SDS评分表进行音乐干预前后综合汇总,系统地评价音乐疗法治疗乳腺癌患者抑郁的有效性。
本文Meta分析来自8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亚组分析时,研究分析发现SDS评分逐渐降低,音乐干预前与常规护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音乐干预后结果显示,音乐疗法可改善乳腺癌患者抑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次的Meta结果与Nakayama等[19]研究结论不一致,其分析采用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抑郁进行干预,发现干预组患者(或干预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或干预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周凯娜等[1]相一致,即音乐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的负性心理状态。因此,本Meta分析显示音乐疗法干预组患者抑郁情绪状态较常规护理患者有明显改善,不同测量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干预持续时间的延长,音乐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抑郁的负性心理状态。
本研究同样存在一些偏倚,其原因:(1)纳入统计的8篇文献,其中5篇文献质量较低。(2)本分析资料所采用的评价指标是主观的SDS评分。(3)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显示纳入文献间存在较高的异质性,可能与阴性结果难以发表,组间样本量不相同等有关。虽然入选的数据存在一些偏倚,但这对笔者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干扰影响毕竟有限。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存在严重的抑郁情绪,急需临床护理工作者的有效干预,音乐疗法作为重要的辅干预方式及心理护理措施,对改善癌症患者抑郁情绪有重要影响。通过笔者Meta分析研究,音乐疗法既经济、安全、方便、有效,又易于操作,并且容易被患者接受,在乳腺癌患者常规护理或者化疗护理基础上,其能够通过对患者精神、生理(躯体)、心理因素的影响,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心理状态,有较好的长期疗效,能够稳定患者情绪,降低抑郁水平,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凯娜,李小妹.音乐疗法改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效果[J].护理杂志,2011,28(24):9-12.
[2]周丽娟,郭巧红,任小红,等.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问题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3):1294-1296.
[3] Thyme K E, Sundin E C,Wiberg B,et al.Individual brief art therapy can be helpful for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J].Palliative and Supportive Care,2009,7(1):87-95.
[4] Puig A,Lee S M,Goodwin L,et al. The efficacy of creative arts therapies to enhance emotional expression,spirituality,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newly diagnosed Stage Ⅰ and Stage Ⅱ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preliminary study[J].Arts in Psychotherapy,2006,33(3):218-228.
[5] Higgins J P T,Green S.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1.0[M/OL]. America:John Wiley & Sons,2011[2011-03].http:///.
[6]黄云娜.音乐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间隙期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5):522-554.
[7]郭岳峰,杨亚琴,马纯政,等.解郁安神汤配合音乐疗法治疗乳腺癌合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10):1474-1476.
[8]杨巾夏,章琼,顾佳佳,等.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6):4461-4463.
[9]庄迎九,胡雪,陈宁,等.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5):103-105.
[10]付艳枝,戴德兰,周欣,等.音乐疗法改善晚期乳腺癌FEC方案中焦虑和抑郁的应用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3):8312-8313.
[11] Zhou K N, Li X M, Yan H,et al.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on Depression and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radical mastectomy[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1,124(15):2321-2327.
[12] Stordahl J J.The influence of music on depression, affect, and benefit finding among women at the completion of treatment for breast cancer[EB/OL].[2009-07-09].http://scholarlyrepository.miami.edu/Oa_dissertations/337.
[13] Hanser S B,Bauer-Wu S,Kubicek L,et al.Effects of a music therapy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and distress in women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Integrative Oncology,2006,4(3):116-124.
[14]李亚静.音乐疗法在临床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3):225-227.
[15]周凯娜,李小妹.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抑郁及住院时间影响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55-57.
[16]陆箴琦,胡雁.音乐放松训练对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05-408.
[17] Clark M,Isaacks G,Wells N,et al.Use of preferred music to reduce emotional distress and symptom activity during radiation therapy[J].J Music Ther,2006,43(3):247-265.
[18] Boehm K,Cramer H,Staroszynski T,et al.Arts therapies for anxiety,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4,2014(1):103 297.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范文3
1.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电图室,广东广州510059;2.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武汉430014
【摘要】目的:观察炙甘草汤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 例心脏神经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炙甘草汤加减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炙甘草汤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心脏神经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脏神经症;炙甘草汤;五行音乐疗法
【中图分类号】R541.7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4-0050-02
作者简介:陈先菊,女,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心电图学。E-mail:daojuyang@163.com
心脏神经症(cardiac neurosis)又称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脏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官能症,临床特点是心血管疾病症状与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同时出现。患者自我感觉的心血管症状可表现为多样化,包括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等,但临床没有引起该种症状的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对心脏有影响的疾病,并且心血管症状的出现和变化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1-3]。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但此类药物的副作用问题突出,临床疗效有限[4]。因此,寻找一种既安全有效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采用中药炙甘草汤加减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心脏神经症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及门诊诊断为心脏神经症的患者6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的诊断标准[5],且以心血管系统不适主诉为主,各种相关检查如胸片、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酶学、冠状动脉造影、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已排除器质性心脏疾病;既往无精神疾病史,意识清楚,无理解障碍,能积极合作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0~54岁,平均(45.9±6.7)岁,病程8~22月,平均(14.6±3.5)月。治疗组30例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1~56岁,平均(46.7±5.8)岁,病程10~24月,平均(13.8±4.6)月。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经均衡性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给予炙甘草汤加减,基本方:炙甘草12g,生姜9g,桂枝9g,人参6g,生地黄20g,阿胶6g,麦冬10g,火麻仁10g,夜交藤10g,女贞子10g,煅龙骨15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ml,每次200ml早晚分服,每周6剂,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随访1个月。同时配合使用五行音乐疗法,具体使用方法参照文献[6]。
1.2.2对照组参照陈灏珠等主编的《实用内科学》(14版)治疗方案[7]: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由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 20130209) 1片,每日1次;地西泮(由天津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 20130614)2.5mg,每日1次;阿替洛尔片(由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 20130321)50mg,每日1次。疗程同治疗组,随访1个月。
1.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原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原有症状改善50%以上;无效:原有症状无明显改善[8]。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9]进行评分,研究患者焦虑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
1.4统计处理应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中,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30例中,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治疗前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的变化两组治疗后, HAMA和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3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加,心脏神经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研究[10]表明,心内科患者中无躯体疾病的心理障碍发病率约为三分之一,其中大多数为心脏神经症。该类患者由于症状反复发作,就诊次数和医疗资源消耗量均达普通患者的两倍[11],且增加远期冠心病的发生率[12]。目前还不清楚心脏神经症具体病因,可能与个人的体质、神经、行为、外周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
心脏神经症属中医心悸、惊悸、怔忡等范畴。其病位在心,与脾肾肝胆密切相关。该病患者多数属于过度劳神,伤及真阴,虚阳外越,气滞血瘀,肝气郁结。故宜补虚滋阴、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为主,益气养阴、宁心复脉、安神是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一种有效方法。炙甘草汤是医圣张仲景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全方由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等组成。吴成云等[13]研究表明,炙甘草汤能通过降低心房肌单相动作电位振幅,从而达到控制心律失常的目的。
五行音乐疗法是根据五行相生(以木、火、土、金、水为序,依次相生相助)、五行相克(以五行相间,即木、土、水、火、金为序,依次相制约)、五行相关(五行中每相邻的两种运动形式之间互为“母子”关系,即木为水之子,又为火之母)以及辨明虚实、“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规律,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听用。张荻等[6]等对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使用五行音乐疗法配合针灸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治疗组较单纯针刺组的疼痛评分明显减轻。
为此,笔者提出假设:五行音乐疗法配合炙甘草汤加减是否能够改善心脏神经症?本研究初步表明,该疗法能明显降低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疗效显著。且该疗法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6-269.
[2]Steptoe A, Brydon L. Emotional triggering of cardiac events [J]. 2009,33 (2): 63-70.
[3]李晓丽,毛家亮.抗抑郁药物治疗心脏神经症效果评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 (9) : 1134-1136.
[4]沈渔村. 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81.
[5]中国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3-114.
[6]张荻.五行音乐疗法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4,1(6):39-40.
[7]陈灏珠,林果为,王国耀. 实用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13-1615.
[8]张敏,虹娜,王海箭.归脾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4(8):486.
[9]朱昌明,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
[10]Carmin CN., Wiegartz PS., Hoff JA., et al. Cardiac anxiety in patients self - referred for electron beam tomography [J]. J Behav Med,2003,26(1):67 -80.
[11]Barsky AJ, Orav EJ, Bates DW. Somatization increases medical utilization and costs independent of psychiatric and medical comorbidity [J]. Arch Gen Psychiatry,2005,62(8):903 -910.
[12]Gomez CA., Blumentals WA., Russo LJ., et al. Does panic disorder increase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cohort study of a national managed care database [J]. Psychosom Med,2005,67 (5): 688 - 691.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范文4
【关键词】 心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抑郁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发病时剧烈疼痛的经历、患病后身体技能降低、患者生活受到限制等因素影响,使患者易发生抑郁情绪,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我科通过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发抑郁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符合标准;首次发病,病程2周以上,排除有意识障碍,无其他精神疾病及严重的身体疾病,自愿配合研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评分超过20分。56例患者中男20例,女36例,年龄37~56岁,按入院日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2组间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和心理状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下干预:①音乐疗法:播放节律舒缓,优美动听的乐曲,保持病房安静、舒适、避免干扰,每日播放2次,每次30 min;②提供心理支持:责任护士每天陪伴患者聊天,为患者阅读报纸、讲笑话、帮助患者回忆美好的事情等,转移、分散患者注意力;③指导家属情感支持:根据患者及家庭具体情况进行家庭教育,调解家庭矛盾,动员家属常来探望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激发患者生活兴趣;④提供医学信息支持:针对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认知能力的不同给予个性化指导,向其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的有关知识,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防止因过分猜疑疾病的严重性而感到绝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评定方法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大部分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少数项目评定为0~2分评定。分界值:24项总分超过35分,为严重抑郁;如少于8分,没有抑郁症状。分别与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
2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
3 结果
2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HAMD评分见表1。
4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极危重症,病情凶险,发作时可有剧烈的胸痛、急性心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症状,可随时危急患者生命,患者有濒死的感觉,加上患病后绝对卧床使生活受限,又考虑到病后的身体状况对工作的影响,使患者有职业危机感,对前途悲观失望,而觉得生活没意思,表现为愁眉不展、表情痛苦、不思饮食、睡眠障碍等抑郁情绪,严重时会使患者产生轻生念头,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音乐可提高皮层神经的兴奋性,活跃和改善情绪状态[2]。本研究通过让患者欣赏音乐,听故事,讲笑话等分散其注意力,帮助患者改变不良心理状态。同时保持病房环境的温馨和舒适,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有研究[3]报道,心肌梗死患者对家庭社会支持满意者焦虑、抑郁情绪较轻。本研究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及时采用具体的心理干预方法,包括动员患者家属做好配合工作,教育家属关心体贴患者,采用亲情的力量唤起患者对生活的兴趣,加强对患者相关医学知识的介绍以及当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先进方法,给予患者心理肯定和安慰,介绍其他患者康复后回归社会的经历,消除患者对预后的担忧,使其对治疗充满信心,多与患者交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引导患者逐渐走出抑郁状态,使其情绪稳定,配合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作记.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25-227.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范文5
【关键词】音乐治疗;心理健康;重要作用
一、音乐治疗和当今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据史书记载,史前文化的人就已经相信音乐有祛病强身的作用,音乐就已经占据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地位。随着文明的发展,魔法,宗教和医学逐渐分裂并且进一步细化和延伸,到公元前六世纪,理性的医学几乎取代了魔法和宗教仪式,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基于实验的证据来对健康和疾病进行研究。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在西方文明中成为主要的力量,医院的建立,解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的发展标志着医学科学方法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有音乐、医学和艺术的结合。他们认为,音乐不仅能治疗人体的抑郁和绝望,而且被一些医生描述为预防性药物,认为特定的音乐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力武器。
音乐治疗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是在美国建立的,美国音乐治疗学会也是世界上权威的音乐治疗学术机构。在整个19世纪,很多音乐家,医生和精神学家,都要一直在关注和支持音乐治疗并且更多的应用于临床和实践中。在20世纪,大量关于音乐治疗文献的发表和著作的产生,许多医生,音乐家和精神病家频频发表音乐治疗方案。这就给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论点和数据。最重要的一点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音乐治疗师的人数逐渐增多,音乐治疗专业的日趋成熟,已经为音乐治疗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前景。
社会发展至今已进入到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工作问题,学习压力,生活当中的竞争问题,无形的社会压力,都会使许多人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和心理不稳定状态的趋势。所以说心理健康是人类共同追求的话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去享受生活,追求幸福。总之,心理健康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
(二)对音乐治疗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音乐治疗的定义众说纷纭,但从高天副教授的《音乐治疗导论》中得知,目前最权威的定义应属美国著名音乐治疗学家,Temple大学教授布鲁夏在他的《音乐治疗定义》一书中所作的定义:“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拜读和研究了许多有关音乐治疗的参考文献,通过对许多音乐治疗的临床研究作进一步调查,在我看来,音乐治疗应该是一门以音乐的实用性为基础,系统的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的用音乐作为手段从而能够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三)音乐治疗的技术方法
从参考文献和临床实践中得知,音乐治疗的方法大致分为三种:接受式、再创造式和即兴演奏式。
所谓接受式音乐治疗的方法是通过聆听音乐的过程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再创造式音乐治疗的方法是通过主动参与演唱、演奏现有的音乐作品,根据治疗的需要对现有的作品进行改变的各种音乐活动(包括演唱、演奏、创作等)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的方法是通过在特定的乐器上随心所欲地即兴演奏音乐的活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音乐治疗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
(一)音乐治疗的物理作用
大量研究证实音乐可以引起各种人体的生理反应,如:我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能使自身的血压降低,呼吸减慢,心跳减慢等。所以,在音乐治疗的过程当中,能够明显的改善人体内的稳定,减少烦躁和焦虑,促进身心放松。据研究显示,音乐可以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大量实验和临床报告证实,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使用音乐疗法,减轻疼痛,并且可以减少麻醉剂的使用量。
(二)音乐治疗的社会作用
在缓解社会交往的问题上,治疗师通过组织演唱,跳舞等为病人提供了一个愉快的交往空间,让他们逐渐恢复和保持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能力,正确的社会行为,并且能够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音乐治疗师为病人提供了一个通过音乐和语言交流来表达内心情绪的机会。这样,患者在情感交流中相互鼓励和支持,使病人在心理和情感上的痛苦和困扰上得到缓解,使之建立起一种融洽的氛围,这样,在音乐活动中使患者获得了自我表现得机会,从而树立了自信心并且能够正确的评价自己。
(三)音乐治疗的情绪作用
众所周知,音乐对人的情绪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音乐治疗过程当中音乐成为了治疗师手中有力的武器。在很多的治疗领域中,音乐治疗师就是通过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力来控制和改变人的不良情绪。
音乐治疗师大量得使用忧郁,悲伤,痛苦等充满复杂情感的音乐来激发患者的情绪,帮助他们尽可能的把消极情绪宣泄出来,当消极情绪到一定程度时,内心的消极力量开始转向积极力量,这时,治疗师改用积极音乐,用来强化内心的积极的情绪。最终帮助个体摆脱痛苦和困境,已达到健康的目的。
(四)音乐治疗的审美作用
中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对美的定义是:“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经常在生活中体验到美,那么他的心态一定是积极向上的;相反,如果一个人很少体验到美,他的生活一定是颓废,消极的。那么,对每个人有无心理问题的考究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他是否有美的感受和美感多少的问题。在成功的音乐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是在美的音乐的伴随下进行的一个自救的过程。所以在音乐治疗的过程当中,美的音乐可以唤醒来访者宣泄压抑已久的颓废情绪,更重要的一点事,他能够唤醒对美的体验,最终走出困境,摆脱痛苦,并且找到前进的方向。
三、音乐治疗心对理疾病人群领域的作用探究
通过上一章节对音乐治疗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的论述,让我们对音乐治疗的促进作用有了深刻热的了解,那么本章节通过几个案例入手进一步证明了本课题的中心观点。
下面是一个年轻女性的案例:
一位20多岁的女性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患有抑郁症。她有强烈的自卑感,总是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生不如死,对生活失去兴趣,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厌恶,经过治疗师对她选取的接受式音乐治疗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在音乐的联想中想象,变得越来越积极。一次他对治疗师说生活是非常的美好。在治疗师的帮助下,音乐治疗制约了这位年轻女性的困扰这么多年的抑郁症,在临床上,在身心疾病的面前,音乐治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则案例是我的一个表姐的孩子,2009年在他两岁时诊断为“孤独症倾向”。这个小朋友的主要问题是拒绝与任何人交往,身体协调能力极差。但是他有一个特点是:他非常喜欢唱歌和拉手风琴。2010年开始做音乐治疗。至2012年十几次的治疗后,大部分症状得到缓解。 最后他与治疗师建立了身后的感情并且他的音乐潜能也得到了开发。
下面一则案例是音乐治疗对分娩手术的成功案例。
曾报道,在国内一家妇产科医院里一名产妇决定参加一项音乐无痛分娩的音乐治疗项目,在孕妇生产的过程中这位孕妇与治疗师的配合非常密切,使她的心情非常平静,没有感到非常强烈的疼痛感,在她看来,这是一次非常美好的感受。我在课余之间去拜访了一位音乐治疗师从他的口中得知的一个案例,这是一位精神受到极度创伤的患者,被医生诊断为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他本该拥有幸福的家庭,可是由于不幸的遭遇妻子和孩子再一次车祸中都没能幸存,紧接着来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和妻子的父母受不了严重的打击先后得了重病,者如晴天霹雳的打击使这位患者出现了精神病,在他朋友的帮助下接受了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师在当天的治疗阶段放在亲情这个主题上,并选择了相应的歌曲,采取了接受式音乐治疗,经过十几次的治疗,他对丧亲人之痛开始减轻,精神病的突发频率越来越少,心态开始有了好转,并向接受这个事实转变。
最后一个案例是来自丹麦的治疗师在音乐治疗过程中的一个成功的案例:
这是一位智商低的精神分裂症的女病人,44岁,她在接受音乐治疗前她的表现行为极为混乱和冲动。她呈现紧张姿势,难以与人接触,在说话时,她的声音十分低,她几乎整日独坐或站立少动,喃喃自语,双手相握,常有幻觉。
治疗师首先是帮助她与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接触变得好些。能更自由的交谈,减少冲动。这位病人很瘦小,这与出生在丹麦荒凉贫穷的地方有密切联系。治疗师想使她回到儿童时期,体验唱老的歌曲,以便使她对音乐产生自信心。
治疗师这样说到:“当我坐在钢琴边上,我与病人一起即兴演奏时,病人坐在打击乐旁边演奏。这种情况下,病人使用金属话筒。有时我与她一起演奏,我唱歌,她演奏。她对这种交流非常高兴。医生和医院工作人员对音乐治疗所获得的结果感到惊奇,然而我必须承认这个病人有时候有些坐不下去,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干。几经治疗之后,病人很高兴的准备去演奏各种乐器。我与病人面对而坐,并且唱歌,我发现我与病人之间获得了最好的接触。在这特有的时期,我使用了自然的音节,我发现最有趣的是病人对旋律和节奏的反应非常死板,然而对音高很有体会。另一段时间里,我坐在钢琴边,让病人独自在那弹琴。她弹得调子要比以前优美的多。突然她的旋律升高,她变得很惊讶,于是停下来看着我,我请她继续弹下去并说她弹得很美,她高兴的对我笑了。”又经过几次治疗后,病人的病情明显好转,音乐治疗在她身上产生了神奇的效果和作用。
四、音乐治疗的思考与展望
(一)当今音乐疗法的思考
美国著名的音乐治疗理论家肯尼斯・布鲁夏曾对音乐治疗的复杂性作了精辟的论述,作为音乐和治疗的结合体,音乐治疗既是艺术,又是科学,而且也是人际关系的过程。作为艺术,她是一种主观的,个性的,创造性的和审美的。作为科学,他又是客观的,共性的,可重复性的和科学的。作为人际互动关系的过程,他又强调共情,亲密,沟通交流,相互影响,以及角色关系。
上面的精彩论述,让我对音乐治疗有了深刻的思考,形象一点说,音乐治疗似乎像一双温柔的手,他在无时无刻的去帮住解决和促进人们的心理问题,她用一种非常有亲和力的“语言”让有问题的人乐意去走近她,愿意与他分享自己的压抑和苦闷,音乐治疗在无时无刻的绽放着那种人文理念,人性的光辉。我想,音乐治疗会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音乐治疗的前景会大为可观。
(二)发展中国式的音乐治疗疗法
中国的改革开发放使得大量各种国外的新兴学科进入中国,并且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音乐治疗的发展在不断的起步中,在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但在许多地方,音乐治疗还不够完善。
一种药物在人体里引起的生理反应基本上说是一致的,而每个人对音乐的欣赏习惯和爱好是不同的。同一首乐曲可能在不同的人的心理和身体引起完全不同的体验,因此,把音乐当做药物一样地使用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很多地方的音乐治疗过程当中仍沿用这种方法。在中国与西方的音乐治疗相比,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化和完善,在中国很大比例上都还是在探讨着单纯的生物医学理念,而对人文关怀为理念的现代医学理念还尚需努力。音乐治疗这一新兴的现代医学理念为疗法的治疗方式需要在我国逐步的站稳脚跟,它对发展中国现代医学的进步具有很大的意义。
本人已经步入到研究生的音乐学习阶段,这对我研究音乐治疗奠定了深厚的音乐理论基础。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让我对音乐治疗的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音乐无处不在,而音乐治疗充分展现了它的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多重魅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我们对音乐治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和治愈心理问题,这也就发挥了本课题最大的价值。我国的音乐治疗才刚刚起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音乐治疗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这一展现人性魅力的疗法会更为重要。中国式的音乐疗法会更具独特。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范文6
关键词:音乐治疗;集体心理治疗 ;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等特点;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慢性阶段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人格改变,淡漠退缩,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社会适应不良。药物治疗虽取得长足进步,但对精神功能的全面康复是有限的。促进患者完全康复,减少或杜绝复发,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是治疗的重点[1]。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以来,对精神疾病的治疗除了选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外,音乐治疗、心理治疗等作为精神疾病的一种辅助治疗已被临床广泛接受,特别对慢性精神疾病患者更适用。
本研究旨在把两者结合起来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进行系统的治疗,探讨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整体康复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2月~2013年5月在本院住院,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2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的143例进行音乐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研究组),另143例为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工娱治疗。入组标准:①入组病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病程>5年,住院2次以上;②年龄27~64岁;③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④排除躯体及脑器质性疾病,无酒精及药物依赖。⑤知情同意。入组病例的临床特征为急性症状控制,病情稳定,精神症状以阴性为主,现实检验能力较好,BPRS0.05)。
1.2 方法
1.2.1 药物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观察期内精神科药物不变。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精神科治疗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合并辅以音乐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
1.2.2 音乐 音乐治疗采取主动音乐治疗、被动音乐治疗等不同形式。治疗时间1h/d,5d/w,1个月为1疗程,共6个疗程。主动音乐治疗方法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治疗,提高患者的主动性,让患者增强自信心等;被动音乐治疗中,让患者听一些具有轻松、活泼、欢快、节奏感强的乐曲或歌曲,如民乐、轻音乐、世界名曲等。参与式可多种多样,让患者通过歌唱、舞蹈、演奏等活动来调节情绪以及使行为得到改善,充分激发和调动患者潜在的能力。
1.2.2 集体心理治疗方法 内容和步骤:①相识与认识,通过互相认识,形成团体;了解幻觉妄想等常见精神症状,促进自知力的恢复;②你问我答,针对患者关心的疾病知识进行宣教,让其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强调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增强依从性;③情绪风向,让患者宣泄情绪,了解和辨别情绪,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情绪,懂得在何种情况下向何人求助,学习情绪的调节方法;④沟通:知道沟通需要理解信任别人,体会沟通中语言的重要性;学习聆听与表达,认识到沟通对疾病的恢复及生活工作的重要性;⑤了解自我:知道角色的多重性,接受患者的角色,接纳自我,调整自我,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知道疾病的恢复及上学、工作需要合作;知道如何与医生、家人的合作治疗;⑥发现和发掘自身的优点增强自信心,通过学习励志任务让患者更有信心主动参与治疗,主动照顾好自己,主动为回归社会做努力。最后通过分享团体的收获,处理分离情绪,强调重点,结束心理治疗。
1.3疗效评定 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师、护士进行量表的评定,其一致性检验Kappa值达0.86以上。于入组时和第6个月末,进行量表评定。全部病例均完成6个月治疗观察。
1.3 统计处理 所有资料数据在SPSS 16.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PANSS、ADL、SDSS、NOSIE评分比较,见表1。入组时两组间PANSS、ADL、SDSS、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过为期6个月的音乐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治疗,研究组的各种量表评分在第6个月末均优于对照组(P
由表1显示,经半年的音乐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两组PANSS、ADL、SDSS、NOSIE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以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PANSS、ADL、SDSS、NOSIE治疗前后评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的前后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音乐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及边缘系统等产生影响,音乐治疗还能调节大脑左右半球,因此音乐治疗能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和患者的情绪,有利于患者精神康复[2,3]。
精神分裂症是患病率较高的慢性难治性疾病,也是造成精神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尚未阐明,起病与病前个性特征及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较长,因各种原因需长期住院[4],虽然患者的精神症状基本消失,对自身的现实状况及周围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5]。但因生活于封闭的环境中,在许多方面如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自理能力等都存在着严重缺陷,表现为淡漠退缩等阴性症状加重,原有的社会功能丧失,生活质量日益下降。因此,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生活质量已经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精神病患者的衰退而开展康复治疗意义很大。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控制绝大多数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损、精神残疾等症状无明显的效果。单纯的工娱治疗,对患者的全面康复仍是有限的[6,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音乐通过物理和生理的作用对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结构等产生直接影响[8],欢快的音乐旋律能刺激思维、振奋精神,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增强,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患者的应急能力得到提高,原有的健康能力得以发挥[9]。集体心理治疗可打破了被动的社会隔离状态,帮助患者树立了信心,获得了自我护理和自我管理能力,产生愉,转移对病态体验的注意力,从而使精神症状减轻[10]。
本研究结果表明,音乐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后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6个月各量表评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音乐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对其回归社会将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康复措施,值得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玉美.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前,后的心理效应[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8):2315.
[2] 李明真,王合营,李遵清,等.音乐体育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效果[J].现代护理,2005,11(20):1677.
[3] 王秋燕,王以云,孙建,等.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9):810.
[4] 胡军, 李小静, 李丹. 慢性分裂症患者院内综合康复措施干预前后MMPI 测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63-464
[5] 方文莉,陶华,季卫东,等.认知行为干预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评估[J].上海精神医学,2010,22(1):26-29
[6] 沈峰,杨彦春,邓红,等.心理社会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情的影响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8, 21(3):161-164
[7] 张杏连,许建雄,谢建文,等.集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1):30-32
[8] 李玉琴,张玉美,刘桂兰,等.音乐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3,13(6):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