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的基本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原则的基本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原则的基本概念

教学原则的基本概念范文1

关键词:教育学术语概念体系

一、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相关概述

国家标准对“概念”进行界定,即经由对特征的特殊组合所产生的知识单元,“概念体系”,即依照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结构化概念的集结。人类经由科学研究明确事物特征,把此类特征连接,于理性抽象期间生成概念,然后将此类概念相结合,产生一个经验和逻辑彼此统一的概念体系,以构建有关该事物的科学理论。教育学的概念体系不但是人类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成果,同时还是人类对教育现象予以研究、表述的工具,由对教育现象的科学研究获知相应教育学概念,基于此对教育现象实施教育学研究。“经由语音/文字对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予以表达/约束,即术语。”概念体系即术语体系的根基,一个概念仅与一个术语相对应。若概念集中对人类认识某项事物进行体现,则术语便可视为概念的语言表达方式。针对一门科学而言,概念与概念体系的生成过程于符号方面的呈现便属于术语与术语体系的建构过程。就科学知识而言,其能被划分为“概念性的知识”与“操作性的知识”两种,前者即人们知晓怎样借助概念对某些现象予以阐明,后者即人们知晓怎样借助数学工具对某些现象的数量/尺度予以计算,明确怎样展开观察实验对概念的阐明、数量的计算予以论证。基本概念与概念体系的生成不能单一视为客观过程,实质上为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动态过程。专家学者马克斯韦伯表示,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由抽象加设概念的构建所决定,社会科学理论与其研究的重要主观因素即“理想类型”/“纯粹类型”,其通过既定对象于一般情形下常见要素与特征构建产生,可谓是社会科学出现的先行条件。概念与概念体系于科学理论中的功能价值并不只是对既存事实的表述与分析,存在生产性创新作用,是新概念、新概念体系生成的根基。术语这一概念的符号表达极为重要。教育学的概念与术语体系身为该学科的架构会对教育学理论概貌、力量构成较大影响。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的构建可视为教育学科学化发展的根本任务,本就为科学研究,需要依据相应科学原则实施。

二、教育学概念和术语体系的建构与其基础、原则

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的生成和教育现象的科学分类密切关联。教育现象的科学分类可谓是教育学概念与术语体系生成的科学基础,其匮乏的原因是教育学概念与术语体系的繁杂混乱。知名学者巴什提出,概念的产生,即位于相应视域下经由辨别相似性、差异性为基础,以将事物间的关系排序产生成套信息。将概念的生成划分为两级水平,第一级为经验概念水平;第二级即生成具体解释的概念。依照本体对象部分相同特征把其置于各集合中且将其命名,在类别形成的期间生成概念。巴什还指出此类概念的生成过程具有较多隐喻与转喻,科学概念应位于第二级水平。教育学概念的构建不应局限在教育现象的集合命名上,需要对科学语言做出具体的阐明,从而获知概念的内涵。同时,分类应对相互之间的异同予以辨别,本就具有概念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结构化的概念集合,即概念体系。我们对概念关系界定的依据并不是布列钦卡提及的概念即单一的语义关系,具体为概念相对应的本体对象间的关系,语义仅有对此关系阐述、解释其间方存在认知价值。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是基于能观察的社会事实,在其间抽象所得,对具体社会事实的个别性进行剔除,以获知某一普遍性观念体系。概念化过程让教育学由经验层面提高至理性层面,基本概念体系的构建让其于系统化期间变为一项理论,理性抽象、理论建构经由相应科学方式让其存在于客观基础之上,教育学荣登科学行列。术语学界把术语分类功能称之为“系统化功能”,对教育现象的认知需经由组织相应系统构建普遍性理论,教育学属于系统阐述的即教育学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也就是教育学概念系统,其将阐述的教育现象为本体论基础。尽管布列钦卡的语义分析对概念与术语意义的澄清较为有利,然而概念与术语体系的根基并非在语义当中,而是客观的教育现象。因对同一教育现象分类的维度有所差异,获知的基本概念、术语体系有所区别,我们应构建较多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以对各维度下对教育现象的认知予以体现。在构建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时需对术语具有的专业性、科学性等予以关注,是确保教育学基本概念、术语体系于教育科学研究期间体现功能作用的关键。对教育学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时不应有广义、狭义这类模糊形式实施,位于相同教育学概念体系当中,内涵不一样的概念必须分开处理。仅有位于统一基本概念体系中,并非单一的实施概念语义分析,方可明确此类概念,为教育学的科学发展给予有力支撑。教育学基本概念的构建,需要以其独有的理论、方法为支撑,坚定不移地由教育学方面对此类概念加以界定。若单纯借鉴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把其视为教育学概念进行运用,即赫尔巴特的行为方式会导致教育学学科边界不够明确。有关教育现象科学分类的研究可谓是建构教育学术语和概念体系的先行条件。由教育现象着手生成有关教育概念的途径较为多元,经由此类途径能获知教育现象的概念,然而并非全部为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生成需要基于经验事实,依据科学的方式实施抽象分析与归纳,以获知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基本单元,这些知识单元于其话语表达上方被叫作科学概念。同时,教育学需要对此类概念间的关系予以细致分析,按照基本知识单元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展开结构化过程,以在学科理论下构建产生概念体系。在概念被科学共同体接受认可并变为其公共话语基本构成单元后便产生了教育学的术语和基于概念体系产生的其话语表述的术语体系。

三、教育学术语与概念体系的衍生层级

事物均在彼此联系与持续发展变化当中,此事实于逻辑层面的体现,即概念的衍生与因此形成的概念体系层级关系。教育现象亦如此,其基本概念、术语持续衍生变化并构成相应层级关系。概念与术语体系即位于逻辑层面对概念本体间关系的表述。因概念本体间的关系较为多元,各概念体系中具备各种关系,事物发展变化并不是固定统一的,故概念与术语体系中的概念关系不会位于相同层面展开,需要在多层次、角度中按照相应顺序实施,因而产生多层级的概念与术语体系。就教育现象而言,基本概念、术语体系必定为繁杂的多层级,并非不同概念/术语间单一的语义关系。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需要依照概念相对应的教育现象间的关系予以构建,以对教育现象间的逻辑关系予以明确,便于教育学对社会生活实际教育现象加以表述。因此,基于“教育现象进化树”提出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该概念体系中,教育与学习,教授、教学间,与学习和适应性的学习、模仿等之间,即基于整体部分关系与种属关系的层级关系,适应性的学习、模仿与创造性的学习等概念间的本体论关系即进化时序关系,在社会现实教育现象构成中并列存在,在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中为同一层级,可视为非层级关系。但因概念体系通常囊括多项关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多样性。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建构需要注重囊括学校以内的人类社会生活所具有的各类教育现象。依照现有教育学理论提及的“教育”这一概念来讲,学校内外各种教育现象均被忽视,促使教育学学科边界不明,匮乏学科焦点,对其科学发展构成较大阻碍。经由实际情况看出,就算是现代学校,图中列举的一对一个别教学、训练等均可能随时随地出现,位于人的生长发展中具备显著效用。但这不代表所有概念均应归入学校教学领域。教育学的概念衍生属于连续不间断的动态过程,对教育现象划分类别期间,对概念内涵的定义与外延划分具有相对性与连续性,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与其衍生层次关系应视为一个整体,不容许割裂理解。

教学原则的基本概念范文2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方法;有效教学

一、巧用生活谚语,引出概念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其实很多的知识都是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但是如果把这些知识深化和概括总结的话,也就是生物学中的概念就显得枯燥抽象了,如果在教学中直接讲授生物学概念,很多学生就会产生厌恶感。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如果能够有效的巧用生活中的谚语引出生物概念的话,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如在开展遗传这一概念教学时,生物老师巧妙的选择“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这样学生就会直接的理解遗传的概念和内容,了解物种通过把自己的遗传物质(DNA)准确地复制出二份传给后代,从而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讲解变异这一概念时,可以选用日常学生挂在嘴边的生活谚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样就简洁意赅的让学生领悟到了变异的特质。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巧用的揭示了生物圈中的食物链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生物学老师一定要研究教材,在进行概念讲授的时候,要紧密的把概念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实现教学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结合。

二、从生活实例中引出概念――谚语法

生物学基本概念很多,如何使这些枯燥无味的基本概念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在一些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生物学的知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是生物的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反映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一山不容二虎”――生物的种内斗争。

“飞蛾投火”――生物的应激性。

“一朝被蛇蛟,三年怕草绳”――生物的条件反射。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一定能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三、从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引出概念――设疑法

设疑就是根据基本概念的“内涵”(即基本概念的本质)和“外延”(即基本概念的对象范围),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设计出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现象回答,及时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的目的。

结合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教师可通过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归纳出这一基本概念。例如光合作用的概念,先分析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物、原料、条件及过程中的物质转变、能量转变,然后在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可直接提出“什么是光合作用?”此时学生自然就能概括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还可根据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可有效地防止学生对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想象的过宽或过窄。例如内环境的概念(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为防止学生把内环境中的血浆说成血液,可重点提出:血液有哪两部分组成?(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显然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

设疑是我们在上课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方法之一。设疑可以使学生产生联想,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课堂教学富有生命力。但必须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根据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设计并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不可面面俱到。让我们采取灵活、适度、明了、针对性强的设疑方法,通过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想象,使学生准确掌握和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

四、注重变式训练,迁移生物学概念

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并不是以学生复述、解释概念为最终目标,而是要以学生能运用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因此,要注重学生对概念的应用。讲述完概念后要及时布置练习,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去理解概念。检查学生掌握概念的情况是概念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教学成功与否是以学生能否运用概念解决问题为参考,要科学地检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

例如,教材中对单倍体的定义是: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对多倍体的定义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植株。在实际中,学生往往会把单倍体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误判为多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不管它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例题:用四倍体水稻的花粉通过人工离体培养成的植株是(C)考察“概念的运用”

A.四倍体B.二倍体C.单倍体D.多倍体

解析:花粉为四倍体水稻的雄性配子,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所以选C。

五、利用概念图法,构建概念系统教学

对于生物学的概念教学来说,很多的知识都是前后联系的,都具有一定的构架性和系统性。为了有效的把握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既定的概念逻辑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生物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概念图,构建概念教学的系统,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直观清晰完整的了解生物学概念,还能强化对概念的了解和运用。概念图教学它是以某一概念主体为导火线,然后将相关的相联系的概念用图谱的形式联系起来,让学生清晰可见,易于掌握。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学概念图的制作有四个基本要点,分别是节点、连线、连接词和层次,其原则是宜小不宜大,强调自主构建。以“生物育种方法”这一概念为核的相关知识概念图如下所示:

参考文献

教学原则的基本概念范文3

化学是一门初三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毕业会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902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该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女29人。这些学生都来自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如:寻树平、张银燕、王淑平、吴大平等。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如:喻希、喻德强、寻秀荣、吴硕、甄玲等,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

1.用学生进入现代社会从事现代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内容教育学生。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 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增加了一些金属和有机物的内容,编写了空气和水的污染与防止污染,硬水、氢能源,金属与人体的关系,以及常见的化肥和农药等内容。

2.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是从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空气,水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子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些,使重点较突出。

3.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根据一个合格公民的需要精选教材,从深度,广度以及习题难度上合理安排。按照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需要“掌握”、“理解”的内容做为教学的重点,而对要求“了解”,“常识性介绍”以及“选学”的内容,力求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4.为了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记忆所学的知识,教材中编入了数页彩图和约200幅图表。其中有的是集中反映某纯净物用途的,有的表现我国古代和现代工业成就的,有的配合化学科学 发展的历史,刊印了科学家的肖像,有的用最新的科学成就图示启发学生钻研科学的积极性。为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除了与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地理、物理等学科密切联系,便于教和学外,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力求使学生愿读、易懂、有兴趣。

5.教材除普遍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注意适当增加了能引起学生兴 趣和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验。针对学生的差异还编了9个选做实验及一些家庭小实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技能,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方法。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 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 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 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涌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采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 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教学原则的基本概念范文4

1 注重双基复习,提高解题能力是有效复习的前提

我们知道:万丈高楼,一定要有坚实的地基,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必须有牢固的基础。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科学,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打好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第一轮总复习一定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上,对各个知识点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然而,由于总复习的时间短,任务重,不少学生忽视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律的复习,而整天深陷于“题海”之中不能自拔,想借以提高解题能力,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苏步青教授曾经讲过:掌握基础知识的唯一方法是不厌其烦地反复理解和运用基本概念,既不要以为基本概念很抽象,不易理解,轻易地把它放过去,也不要以为它很容易懂就不去理解,这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搞好数学总复习,首先必须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不少同学由于平时学习中不注意基本概念的掌握,而在解题中造成了各种错误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有的人把整式中先乘除,后加减的法则误认为先乘后除,先加后减,因此计算(-8a2)÷4a×■a的结果是-8。还有的同学在证明:“若∠1=∠2,BD=CD,则AB=AC(如图)”时,由于没有掌握好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错误地从三个条件“∠1=∠2,BD=CD及AD=AD”,得出ABD≌ACD的结论,这些都是没掌握好基本概念、定理的缘故。反之,如果重视基本概念,加深理解,就可以灵活应用。例如,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公式(a+b)2=a2+2ab+b2的同学,不要花半分钟就能口算出(3-■)2+(3+■)(6-2■)+(3+■)2的结果是36。大多数学生对复习中重视基本概念复习很有感触,他们说:不注意基本概念要吃足苦头,而重视基本概念能尝到甜头。因此,复习中引导学生加强基本概念、基本能力的训练,踏踏实实、一丝不苟,才能取得好成绩,反之,好钻难题、偏题,忽视基础知识的人,有时也会侥幸取得成绩,但那是偶然的。

2 重视变式拓展,提高思维能力是有效复习的手段

数学复习课,绝对不是单单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实践,数学的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与交流。”在复习课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不少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不高通常与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不高、数学思维不好有关。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做到以思想方法的分析来带动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复习,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活生生的数学,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能真正理解相关的数学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不仅能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也能领会内在的思想方法。因此对已学知识加以引申、迁移、发散,可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提升对知识的更高认识——设计变式引申习题,让学生学会拓展引申。

例1复习《勾股定理》知识时,学生完成当堂练习的基础题和中等题后,老师可把书本例题进一步拓展。如图,将长为2.5米的梯子AC斜靠在墙上,BC长为0.7米,求梯子的上端A到墙的低端B的距离AB。

变式拓展:

当梯子的顶端A下滑0.4米后到A/处,底端C会不会水平滑动0.4米?试通过计算说明你的判断。

这样,老师在课堂训练的同时,适时对例题进行拓展,把勾股定理和中考的热点——“图形的运动变化”紧密结合起来,激起学生挑战难题的欲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深化。

例2复习相似图形时,有的学生发现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及其性质,可以拓展到扇形的相似中去。例如:可以定义圆心角相等,且半径和弧长对应成比例的两个扇形叫做相似扇形。相似扇形有性质:弧长比等于半径比,面积比等于半径比的平方……老师要及时引导进行拓展训练,请全班同学探索以下问题:①写出判定扇形相似的一种方法:若 则两扇形相似。②有两个圆心角相等的扇形,其中一个半径为弧长a,为m,则另一个半径为2a,则它的弧长为 。

对一个问题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进行适当引申和变化,逐步延续伸展,在培养学生思维变通性的同时,让学生思维变得更为深刻、流畅。

3 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是学习再创造的体现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迁移理论表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后继学习有重要影响。根据新课标“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因此,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在总复习阶段,每解决一个重要的数学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证明的思路是什么?证明的关键是什么?是如何想出来的?有没有更简单的解法?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教学原则的基本概念范文5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

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4)重视练习及讲评

教学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练相结合,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练、勤练,并及时的平改。在这学期中,力争做到:当天作业当天改、考完试卷及时改,及时讲评。

(5)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爱化学、学化学

学化学,要知道目前社会上在化学领域的热点,作为老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比如:目前在“低碳”的概念下,我们怎么去理解“低碳”。适当的找一些资料,给学生阅读,正是迎合了我国的“减排”的国家政策,而这在书本上是没有直接的学习到,而只是给到了理论知识。

二、学期目标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会用学到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力争我带的班级的化学成绩再上一台阶,为自己、为学生证明自我价值。

三、教学进度

1、开学到4月10日,把新课授完。

教学原则的基本概念范文6

【关键词】高考;复习;策略

高考复习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指导学生系统复习本学科知识,又要进行全面的能力训练。从学科特点看高中化学有着多(知识点约470个)、乱(知识点分布广),且普遍性中隐含诸多特殊性的学科特点。在备考复习时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备考复习策略,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在高考备考复习中一般采用“一纵、二横、三综合”的 三轮复习法,在一轮复习时多存在复习时间过长,效率低下现象学。要更好地完成第一轮复习的目标,有必要寻求更好的复习策略,在此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就如何高效地进行高考一轮复习谈点个人感想。

一、重视两纲和历年试卷研究,正确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考试大纲》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高考的性质、目的、内容、能力要求和形式,既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规范高考备考复习的重要指南。高考试题则是《两纲》中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体现方式,是高考复习的方向。因此,认真学习、研究“两纲”和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就会把握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可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几年理综中化学学科试题从数量、结构、类型上看已比较稳定,保持了对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化学用语及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要求,同时也体现出高考的选拔功能,对新课标化学教学的实施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试题立足基础,紧扣考纲,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多是中学化学基础的知识,旨在考查中学化学核心内容,体现了“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命题思想。

二、科学规划,构建高效的复习程序

高考一轮复习是将主干知识进行巩固、总结和提炼的阶段,在过程中要求细和全,达到知识上不留死角。但一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若按机械地按课本章节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重复,则复习时间过长,复习效率低下。为了提高一轮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大胆创新,以考纲为指导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调整复习程序,在一轮复习时直接采取变零碎的、单调的直线复习为系统专题板块化复习,即 “章节+专题”,以章节为主的复习策略,从而高效地完成了一轮复习的任务,为二轮复习节约了时间,为学生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进程作如下调整:以高中知识为线条,以课本为中心,按其章节体系划分为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四大板块,并把高中第三册的相关内容归并到以上相关部分。由于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调整后学生在复习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后可以利用其指导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的复习,减轻学生知识的记忆量。同时在复习元素化合物时又可加强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应用,从而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并按知识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板块复习以提升学生学科主干知识的结构化水平,毕竟对学生而言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有效地掌握和被应用。

三、优化教学过程,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复习过程中师生往往会产生急躁情绪,高考复习中常存在如此现象,满堂灌、满堂压,欲“以量取胜”的现象,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辛苦,教师觉得该复习的知识点都复习到讲清楚了,但学生做起题来却是“一看就会做,一做就出错” 、“Ⅰ卷得分不高,Ⅱ卷得分偏少” 、“常规、常见、常讲、常练,甚至常考的知识点,学生仍然常错” 。出现这样结果同我们教师在复习中的方法存在很大关系,现从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性,谈谈高考复习中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强迫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复习过程中的有效性。

1、推行学案导学模式,提升课堂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中推行学案导学模式,采用“学生预习─教师精解─练习反馈”课型,教师在讲的过程中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和知识的梳理和积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如“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板块中 “离子反应,离子的共存”的复习课。先是布置课前预习复习学案,学生通过先看课本、复习资料尽可能完成复习学案,以做到重点、疑点心中有数。教师在上课时按照“依案掌握要点-问题质疑讨论-知能拓展提高-巩固反思感悟”等程序积极引导、组织课堂教学,即上课时先归纳总结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原则,再选择各种类型的离子方程式,由学生通过讨论去判断正误。对于那些学生认为是错误的离子方程式,还要求学生说出违背了书写原则的哪一条,最后再给出练习反馈,让学生在课堂里做,老师及时纠正。通过以上手段切实实现了复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新理念,极大地提升课堂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2、利用建模思想梳理知识,使学科主干知识规律化、网络化、系统化、程序化。

以学科方法论为指导,通过反思融汇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例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学生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以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引导学生自我构建,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与解题能力。

3、利用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科学指导学生记忆。

化学学科性质决定了化学中存在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等特点,从而学生在复习别容易遗忘:前面学,后面忘;容易学,容易忘。知识的记忆成了多数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如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教学中我们除利用自我构建、联想等记忆技巧时,还从科学角度利用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科学指导学生记忆,每周用一课时组织学生对本周复习内容回顾与反思,每月再用一课时对本月复习内容又进一步回顾反思,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知识的遗忘,加强知识的应用。

高考第一轮复习作为高考复习的重要环节对高考的成败有着决定性作用,要在有限复习时间内达到全面地梳理化学基本知识,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的目的。我们还须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复习策略,以追求复习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陈贵新.论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的几个主要环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