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1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策
流动人口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形成于我国城市的一个社会问题,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随着人口大规模流动,流动人口以家庭形式进入大中城市的人数越来越多,与之相应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流动人口子女失学现象严重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有超过1.2亿的流动人口,他们占中国总人口的10%,有近2000多万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这些孩子失学率高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正常入学。这些失学儿童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上不能上学;一种是主观上不愿上学。但无论如何,他们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只能从事一些低级劳动,如,男孩多从事体力劳动,女孩则从事保姆、打工妹、服务员等低级职业。这实际上是把这些孩子推向了社会的最底层,使他们一生的发展都受到影响。
2.流动人口子女就学质量无法保证
在公立学校上学的农民工子女却往往不能得到和城里孩子同样的重视。他们的成绩大多未被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之中,许多教师把他们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民工子女并不受重视。因此,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上的客观优势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被人为地削减了一部分,加上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时的基础较差,农民工子女实际上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3.就学后环境的适应问题
流动人口的子女能否入学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即使他们能够入学,问题也还没有完全解决,作为从乡村到城市的孩子,他们与原本就在城市出生和成长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会遭遇许多新问题。无论是进入城市正规小学学习的农村孩子还是进入私立学校学习的农村孩子,都面临很大的问题。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看似一个教育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前,先要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
1.户籍制度是流动人口子女无法正常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地域生活和工作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目前,农民工子女上学遇到很大的障碍,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城市户口,于是流入地政府往往把这些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到他们户口所在地。如果户籍制度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这些孩子即使能够暂时在城市公立学校上学,但是在升学时还会遇到障碍,无法彻底摆脱“边缘人”的尴尬境地。
2.教育经费短缺是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无法正常接受义务教育的又一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政府部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但是仍然无法兑现在教育投入方面做出的承诺。在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教育系统之所以能够继续维持,在于从民间获得了一定的资源补偿。
3.接受教育的不公平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句话说起来显得很平等,但具体到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际遇可能却大不相同。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强,每年数亿流动人口大军身后就是成千上万流动的学龄儿童,他们随着父母成了流动大军殊的群体。由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义务教育阶段费用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儿童少年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而且流入地政府也没有落实外来人口子女教育的资金及任务。因此,对于流动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流入地政府总是以此为理由而拒不负担主要责任,造成流动子女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必须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子女上学扫清制度障碍
从根本上说,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上学问题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机制,为千千万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
2.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加大政府教育拨款,提高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借读费”“赞助费”以及其他不合理的收费一直是农民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大批外地农民工进城农劳动,不仅为当地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并推动了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有权享受当地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农民工在现实社会中仍然是城市的低收入阶层,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本应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扶助,享受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不应向这些社会弱势群体实行歧视性收费。因此,流入地政府必须制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3.流入地政府应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2
>>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浅析 解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浅析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福利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行动研究 浅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与成因 试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策略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新时期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撑起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蓝天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的断链现象思考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美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法规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从平等教育权利的角度谈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浅谈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江渝.政策分析方法――视角、路径、工具[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1.
[4]刘复兴. 教育政策分析:价值、内容与过程[J].现代教育论丛,2008 (5):38.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实施处. 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1900 年―1998 年)[G].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562,579,34,35,133- 134,136,294,295.
[6][EB/OL]..
[10][EB/OL]..
[11] [EB/OL]..
[12][EB/OL]..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3
1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具体问题
1.1 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态度
对城市流动人口实行管理与教育的主体是城市政府,城市政府的政策取向、现实困难等无疑是影响和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的最主要因素。
(1)在一部分城市,一直把流动人口看作到城市来做几年就会回到乡下去的过渡人群,而绝不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状态就决定了这些城市在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包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态度消极被动。但实际上这种态度是有问题的,很多城市的流动人口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生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的流动人口在城市里生活时间是十几甚至二十多年了。“流动人口”的说法过于强调其不稳定性,本身容易给城市管理者一种误导。
(2)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缺失,《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义务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即当地政府所要解决的仅是向适龄儿童普及义务教育以及按照户籍学生人口数量把教育经费预算由当地区下拨到学校。而流入人口没有当地户籍,所以当地政府也就没有用于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教育专项资金。从法律上看,流入地政府也就不对流入人口子女入学担负主要责任。对那些举家迁移进城务工人口及子女,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相应的政策举措来应对,准备不充分,城镇学校数量优先,师资资源也不充足。
(3)我们国家所提供和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依据其户籍就近入学,不允许选择其他学校,而儿童的户籍一般都是以其父母居住地为主要依据来进行登记,这样看来,流动人口子女既没有城市户口,也没有学区户口,并且大部分人员在流入地频繁更换居所,通常的做法是将流动人口子女全部认定为择校生。
1.2 “第二代移民”问题
所谓“第二代移民”,即打工者的“第二代”,是指出生在城市或者很小就在城市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没有经历父辈经历过的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基本完全按照迁入地的标准。与父辈的期望不同,他们强烈地要求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第二代移民对于其面临的不平等缺乏忍耐性,这与目前流动人口犯罪频发的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如果不进行正规有效的教育,难免会使其进一步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这是非常危险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的“改善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中一项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对北京态度的调查,在回答“你羡慕北京的孩子吗?为什么?”这个问题时,有42.1%的流动人口子女回答“羡慕”,另57.9%回答“不羡慕”。“羡慕”的原因主要是羡慕北京孩子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羡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城里孩子优越感和歧视态度的一种抵触。
1.3 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问题
(1)智力发展。根据有关调查,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智力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环境变更、家庭结构动荡、家庭教育缺乏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伤。家庭的流动、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许多报告中老师的反映,大部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在迁徙之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成绩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加速下降,从而难以转化。原因主要是其家乡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知识基础差,到城市后又不能顺利入学,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
(2)社会适应。流动儿童的父母往往工作繁忙,本身无暇过问孩子的成长,他们只是将子女交给学校,而与学校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沟通。这其中很多是子女跟随父母一方(主要是父亲)进城,他们不但缺少父母的引导和关爱,而且长年累月地处在家庭温暖的缺失状态,在陌生的环境中找不到人格的归属、心灵的依靠。学习上缺乏家长的指导,遇到难题自己解决;生活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独(下转第5页)(上接第3页)立自主性强。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家长素质大部分较低,学前教育基本空白,所以行为习惯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出现不听讲、不完成作业等问题。
2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不足
第一,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公平性、参与者角色和政策等方面。第二,研究重心是教育公平,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教育权利和机会均等,对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公平的研究较少;对制度的不公平分析多,对文化分隔和歧视的现实关注少。第三,关注焦点集中在城市,对农村的留守儿童关注不足。第四,研究对象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民工幼儿教育方面的关注很少。第五,研究的偏向性特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将其以未来升学就业相结合研究,而不应仅仅只从其目前入学状况来研究,从而保证流动人口子女所受教育的实用性。第六,教育管理制度缺失。采用电子学籍管理制度,实现对流动人口子女学籍的动态管理,流入地政府也应将其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中。
3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策略
第一,国家教育政策必须纠正“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优先改善农村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统筹规划,优化学校城乡布局,鼓励农村投资兴建学校,引进师资力量,使农村子女能就近上学。第二,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切实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地位,研究提出义务教育体制革新,出台与实际相结合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政策法规。第三,更进一步明晰各级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的权责范围,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费用的拨付权责。第四,政府用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专项资金要落实到位,同时鼓励并接受社会的赞助和捐赠。第五,各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严格规范公办学校收费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公办学校的闲置教育资源,政府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从多方面拓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渠道,发展寄宿学校,提高教师师资力量建设,重培养,重发展,重鼓励,尽可能让农村儿童本地就学。第六,邀请教育和儿童心理方面的专家适时举办各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相关讲座、现场咨询和调查,帮助流动人口家庭子女解决实际困难和障碍。第七,多方面深层次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进行报道和宣传,让城市人口深入了解这个群体。
4 总结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是一个关系重大、十分急迫的问题,能否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将对我国持续发展、长治久安产生重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给流动人口子女一个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证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陈玉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综述.教育探索,2004(2).
[2]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3]吴绮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7(6).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4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 教育 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课题《流动人口子女城市生活和学习适应性研究》(CS2014006)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79-02
流动人口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群体出现在社会中,当然他们当中的一些子女也会随之一起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生活和学习,几乎每一个学校都会有流动人口子女。那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的这条路上,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他们的教育现状又是怎样呢?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怎样让这些孩子和本地的孩子一样融入到正常的学校生活中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现状
为了生活,他们来到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打工赚钱,而作为70年代和80年代的父母,尽管其生活极不稳定,又缺乏保障,但养育下一代的责任和家庭团聚的传统观念使之不顾一切困难地把他们带到这里。流动人口子女就不得不面对社会对待他们的严酷现实――入学问题。一部分符合流动人口子女招生条件,材料齐全后进入公立学校;一部分则因为信息的不通畅,入学精神的领会不全面则进入收费的政府批准的私立学校;更有甚者在非法或不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
流动人口子女由于成长的经历和接受教育的环境与城市里的孩子完全不同,因此他们之间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居住环境、言语交流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工作也很忙碌,而无心去顾及孩子的学习问题,也无暇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就不可能了解孩子的内心真正的想法。还有许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要么对子女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导致子女放任自流;要么教育方式粗暴、简单,造成子女感情淡漠,自暴自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还有一些家庭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亲小疏大,使子女孤独自卑,形成心理障碍。
因此,面对现阶段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现状,如何帮助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如何使他们在新的环境里克服区域差距,如何使他们融入新的集体,使这个集体健康而和谐,成为我们十分关切的、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一一分析。
二、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1)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问题。流动人口离开了农村社会,又难以融入城市社会,部分人到处流动,居住不稳定,他们与农村相分离,又与城市相脱离。流动人口子女存在着以下特点:他们有的跟随父辈来自农村,有的甚至就是在这个城市出生和成长的,但因为生活环境和文明素质与城市居民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一些体制性的歧视和限制等不公正的待遇,因此,大多有自卑感,比较敏感,自尊心和虚荣心很强,沉默寡言。流动人口子女还存在着社会身份的困惑:他们在城市出生和生活,努力想成为福州人,但是他们感觉到自己永远不会被视作其中的一员,他们也不想回老家,不想和他在老家的乡亲相提并论。因此,心理上的疏导与安慰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2)学习的困境。中国许多地方都在推行新课程的改革,这就出现了各地教材不一、教学进度不同等现象。这给流动人口子女带来了教材适应上的困难。流动人口子女在随父母辗转流动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面临教材的问题,还要面临不同地区的教学方式的问题。这不仅是加大了学习难度,也是对他们自信心的一种挫败,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了厌学、抵触情绪。
2.家庭层面的问题
流动人员教育文化程度低,素质普遍低下,处于社会就业人群中的下层,流动人口自身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的匮乏,客观上也难以承担起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责任。在与家长的座谈中,大多数的家长都能做到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不再使用惩罚、打骂、严厉批评的粗暴方式,但是由于多数家长都只有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挥不出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有的家长单纯重视学习成绩或轻视子女教育。调查中多数家长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对于其他的一些活动则认为根本不需要。还有一些家长轻视子女教育,认为孩子只要能认字、算帐就行;更有甚者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只要把子女送进学校就行了,只把学校当作是“托管场所”。
3.学校层面的问题
(1)学籍管理上的困难。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决定了其子女上学的方式也是流动的。很多流动学生和家长根本不重视学籍管理,给学校工作增加了负担,有的通过教师督促的方法解决,但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2)教育教学上的困难。由于外来人口流动性大,学生转学、新生入学是常有的事,这些外地来的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又都参差不齐,老师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住学生的“脉”,但没过多久,学生的整体情况又发生变化,老师又要重新调整教学进度。流动人口子女有相大的一部分学习成绩很差,又缺乏家长的辅导,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往往不理想。教师的教学成就感普遍较低,易产生抱怨情绪。
三、改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关于学生层面问题的改善建议
(1)在班级内部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度。帮流动人口子女找一个学习成绩优秀、有爱心、责任心强的同学,专门帮助他们的学习,组成帮扶小组,这样既可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难的问题,还可以加强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使这些流动人口子女更容易融入班集体。
(2)重视心理健康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离开了熟悉的家乡,在感情上都会出现一定的缺失,现在他们来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们应该从心理上更加地关心和照顾他们,让他们在同一片天空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学校可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或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以便区别情况区别对待,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尊重,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的指导。与此同时,我们要更加尊重他们的人格,对他们要抱着一颗宽容的心,要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指责。
2.关于家庭层面问题的改善建议
(1)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家长学校,成立了家长课堂,引导家长走进学校。宣传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和对义务教育权利的认识。以个案为案例,作为培训和指导的材料,同时向家长传授子女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家长有能力、有信心参与到子女的教育中去。
(2)增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相互了解,搭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平台。学校要调用各种策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要让家长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校方单一的活动,成功教育必须建立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配合的基础之上,学校要和家长之间建立家校合作关系。我校教师与家长通过“家访校访”联系的方式;通过指导、交流,增强了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同时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与家庭深入沟通,教育形成互动。我们还利用“校讯通”定期向家长发送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在校的表现,作业的布置情况等,使“学校――家庭”之间的联系与协作更加紧密,促进了对学生的教育成效。
3.关于学校层面问题的改善建议
(1)教师要增强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意识。与城市里的孩子相比,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就需要教师付出的更多。捕捉流动人口子女的“闪光点”。一些流动人口子女犹如未经冶炼的矿石,优劣并存,只要耐心探索、琢磨,定会发现宝贵的东西。流动人口子女有缺点时,不能老是听到批评、呵斥,要千方百计地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流动人口子女就要及时肯定,一旦有了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一定要及时鼓励。当然,表扬学生时要注意语言艺术,要少夸聪明,多夸勤奋;少夸优秀,多夸进步。
(2)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展开针对性教学,积极探索最适合的方式,培育流动人口子女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正确的方法,不至于让他们偏离正确的方向。
流动子女的教育不仅仅要依靠自身的条件,更要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和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形成教育合力,一起构筑起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关于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对策探讨》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 学术期刊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5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政策执行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背景
流动人口在我国是指常住地与户口所在地相分离的人口,主要是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欠发达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的人口越来越多.流动人口的规模逐年扩大、家庭化现象日益明显,与此同时,户籍制度、教育经费拨款和缺乏法律保障等问题使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就学困难,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凸显出来。1995年《中国青年报》刊登记者李建平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后.引发了国内学者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开始被认定,并成为政府关注的政策重心之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出台
1998年,国家教委和公安部联合正式颁布了《流动儿童就学暂行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必须以户籍所在地政府为主接受教育的壁垒;但其所规定的对农民工子女收取借读费,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以接纳农民工子女等措施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差别政策理念仍然很明显。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即“以流人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这两个基本原则至今仍然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2003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流入地政府接收农民工子女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加强扶持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帮助逐步规范办学.不得简单的关停。
2003年9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重申并确立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以建立进城务工子女全面接受义务教育保障制度和机制为核心的教育政策。其是当前一段时期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权威性政策文本。
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12条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指向性越来越明确,可操作性越来越强,政策的位阶也越来越高。
三、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颁布明显改善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但在政策执行当中存在着几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表面化。
政策表面化指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只做表面的工作,缺乏具体的操作措施,从而使政策形同空文。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流人地政府应当接收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的学生一视同仁。然而有的城市。如武汉市全市有313所公办中小学接收农民工子女,但其中没有一所是重点学校。表面上,流人地政府的确做到了“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和“为流动儿童少年创造了条件”,但重点学校却被排除在接纳范围之外.这严重损害了国家政策的公益性和尊严。
(二)政策扩大化。
政策扩大化指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在原政策内容上自行增添新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等与原政策的要求脱离。对于取消农民工子女借读费的政策.广州、佛山、深圳和东莞等经济发达的城市未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完全取消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借读费。据《羊城晚报》的报告,广州市教育局的理由是国家政策的制定也要根据政策执行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他们名义上取消了外来子女的借读费,但与此同时又将外来生源的书杂费调至全省最高限额。如东莞将书费提高到734元,比之前收取的借读费600元书杂费168元,只减少了34元。同时学校还增加赞助费或择校费等增加经费。高额的费用使民工家庭望而却步,流动儿童由此被挡在了义务教育的校门之外。
(三)政策完全偏离。
政策完全偏离指政策执行者对上级下发的政策拒不执行或完全背道而驰。2003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中规定:“简易学校的办学标准和审批办法可适当放宽,但应消除卫生、安全等隐患,教师要取得相应任职资格。”但是政策执行主体受经济利益驱动,政府机构受贿等“寻租行为”的出现,使民办学校辅质发生了变化。以北京市为例,民工学校综合条件很少有符合标准的。开办者只有一般符合国家规定的有五年教学经验这个条件,有的民办学校把“盈利”作为办校的核心宗旨:有的民办学校则开办短期就忽然消失,学生交了钱又陷入失学境地。
四、提高政策有效执行的建议
(一)促进流出地政府和流入地政府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认知。
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作为政策直接执行主体.必须统一与中央的价值认同。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以人为本,中央提出一系列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保障我国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正、公平,最大范围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流人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才能领会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本质,才能提高对政策执行的重视程度。
(二)加强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直接执行主体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流出与流入地政府在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流出地与流人地政府之间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渠道,及时公布用工需求信息,对农民工流动进行引导,掌握农民工流动规律,掌握流动儿童详细的教育信息。在教育、保障、人事、公安等部门之间应建立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管理网络,实现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沟通,形成高权威、统一、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
(三)建立专门的政策落实、监控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机构。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成立一个专门负责机构,主要负责管理流动人口子女的人学、转学、学籍管理、考核评价工作。这个部门应该由教育、保障、公安、人事等部门的高素质人员组成,从而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工作管理的政令通畅,机制健全。同时,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功能、内外沟通、上下结合的监督网络,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跟踪评估和监督。
(四)改进教育政策执行的手段和方法。
针对前文提到的政策执行的缺陷,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提高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中央提出的《关于流动人口义务教育解决办法》只是一个大的政策方向,各地政府应该在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开展政策的实施工作,尽可能避免因方法不当,造成的政策无效和问题恶化。第二,加大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宣传、教育力度。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范文6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数量日益增多。流动人口不但规模庞大,而且渐渐成为常住人口。据统计,目前在1.8亿的流动人口中,90%以上是进城农民工。这种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象,使得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制定的《 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这从政策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求学的难题,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却仍然突出。毋庸置疑,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将来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目前对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比较多,但大多停留在就学的基本状况和人口特征等表象方面,而对他们在生活和学习的心理状况的关注和研究则很少,而这些正是农民工子女问题研究的薄弱之处。
二、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状况的研究成果
根据笔者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我国国内最早涉及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文章是胡进的《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 》,他首先调查了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接着进行实地干预,并以实例的方式介绍了他的个体干预和集体干预。[1]
1.不同区域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调查
如李雅儒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进城农民工子女从暂居趋向久居京城;最满意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最不满意学校的硬件设施;最希望就读北京市的公立学校,但不愿意让北京孩子知道自己的流动人口身份。现状令人堪忧,歧视给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心理带来伤害;“流动儿童”中的心理扭曲现象将伤及个人和社会的未来。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对条件较好的打工子弟学校尽快给予合法身份;以宽广的胸襟接纳和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心和培训打工子弟学校教师。[2] 再如,陶红梅、许燕等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3]
2.不同年级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调查
孙维平等关于重庆市某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在学习上存在学习焦虑、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等心理与行为问题;在日常生活与交往中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与孤独感、自卑与敏感等心理问题。根据相关教育理论,结合观察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4] 张清霞、王赛男等为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调查法对流动人口子女较集中的某初级中学的257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验。测验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及恐怖倾向、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上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流动人口子女,尤其是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方面;女生在恐怖倾向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期望与是否流动人口子女无显著交互作用。[5] 陶红梅等对北京就读于打工子弟学校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与公立学校学生做了相应的比较。结果发现: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中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情绪不平衡、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敏感;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与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打工子弟心理健康水平较不理想,且不及公立学校初中生,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6]
3.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根源分析
甘柏花从三个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家庭因素。流动人口家庭生活的不稳定性往往使其子女的学习出现断层,导致学习跟不上,影响其学习兴趣。另外,流动人口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收入微薄、生存环境差、生活质量低,致使他们难以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大部分流动人口终日忙于生计,与孩子缺乏必要的沟通,对孩子往往疏于管教或进行简单粗暴的管教。第二,学校因素。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当地的公办学校后,往往也不能得到同等的对待,与同龄的城市孩子之间,流动人口子女客观地存在着一条无形的、难以逾越的心理鸿沟。第三,社会因素。由于他们的父母没有城市户籍,依然被城市居民看做是“外来人口”,视作“乡下人”,因此作为“乡下人”的后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自然也就得不到城市社会的公平教育机会。[7] 再如,欧阳岚的学龄前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8]
4.进城农民工子女人格健康发展
杨文娟通过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子女人格有其独特性,与一般的学生相比显示出了独立、灵活、创新、合作的人格特征。这些特征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有关,而在学校教育中尤其受到社会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学校应当重视这些因素的作用,在少先队活动中磨练与培养,促进流动人口子女人格特征的显现和个性的张扬。[9] 梁晓燕、章竞思从环境变迁过程中流动人口的群体特点、家庭的亲子交往、学校教育等因素对进城农民工子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进城农民工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对策,包括转变观念,建立富有弹性和面对现实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模式”,为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10]
5.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顾唯页认为应从政府、社会、家长和学校四个方面采取措施解决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政府制定相应法规保障流动儿童在教育等各方面的权利。应杜绝社会歧视现象,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应提高自身素质及加强与儿童的交流,为流动儿童创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作为社会的窗口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通过二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11] 武春玲等为使农民工子女真正享受到总理提出的“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基本权利,认为这需要全社会从制度完善、政策落实和人文环境方面加以改善。[12]
三、局限性及思考
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分析和透视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的状况和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这些研究为社会各界深入了解流动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平台,为各级政府制定调整相关规定提供了依据,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创新思路,更加深入地开展研究。
1.已有研究大都调查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的问题
生活的重压,学业的挫折,不公平的待遇,进城农民工子女感觉到与城市孩子的明显差别,而这种差别又难以逾越,他们的内心自然产生强烈的不平等感,这就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对立感和自卑感,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行为发生了缺陷和偏差。当前,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是如何具体地对进城农民工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这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其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上。
2.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大都集中在宏观层面
对于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学术界大都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这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就微观方面如怎样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如何促使城市学生与进城农民工子女之间的交流,消除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自卑心理等,这些都是具体操作上需要仔细探讨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精心设计心理健康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教育工作应侧重看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给他们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方法。另外,根据地方实际,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成立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疏导的专门工作班子,并由职能部门具体指导落实。学校可以根据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社区环境等差异,相应建立专门的组织,并明确专人负责,专题做好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疏导工作。
3.很少做支持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使农民工子弟学校更好地发展的研究
从有孤独感的测量结果表明,就读于流动儿童学校的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要好于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心理状况。这是因为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在流动儿童学校中是最为自然的,最符合他们自身的生活环境与心理成长的需要,他们不会因为受歧视、忽略而形成自我封闭的孤独情绪。[13]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上学并不是在城市中最佳的学习环境,尽管公立学校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如合格的教师、先进的教学设备与良好的学习条件,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
4.已有的研究多从学校、家庭的角度展开,而以社区为重点的心理教育网络较少
社区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因而学校要主动争取共青团组织、妇联组织、文明办公室、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积极做好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构建以社区为重点的心理教育网络。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注:本文系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8BSHO26。
参考文献:
[1]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2]李雅儒.“同在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应重视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Z1).
[3][6]陶红梅,许燕,张小方,顾莉莉,洪金侠.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9).
[4]孙维平,胡韬,郭跃勤,周林海.重庆市某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1).
[5]张清霞,王赛男,王倩倩,高峰强.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
[7]甘柏花.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8]欧阳岚.学龄前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8(1).
[9]杨文娟.流动人口子女人格特征探微[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
[10]梁晓燕,章竞思.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0).
[11]顾唯页.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J].教育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