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程总结

体育课程总结范文1

其实,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的目的。

2010年是我区“习惯教育年”。因此,本阶段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是紧紧依托于学校整体德育工作而开展的。课题组的全体研究教师,都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无处不在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工作中,在有的放矢的系列养成教育活动中,在所有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已初建成效。

一、    开展“净(静)月杯”评比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工作中,我们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养成教育工作有机整合,开展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纪校规,并做到经常引导教育,及时检测反馈,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有效解决。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地行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    开展“读书伴我成长”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读书中明理,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年来,学校开办了校园书吧,为全校学生提供了读书的最佳条件。以4月2日——世界儿童读书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读书习惯的教育和培养。确立4月份为“读书感悟月”。各班开展假期读书汇报活动,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积累展示活动。如读书演讲活动、读书卡个人展示活动、读书感悟文章的评选活动等。每班推荐一名同学参加学校的读书演讲活动,学校进行总结表彰。为了进一步创设“书香校园”,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学校两次举行校园书市活动。此项活动不仅大大激发了全校学生的读书、买书、卖书的热情,还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商品意识、资源共享意识和勤俭节约意识。真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三、        开展“做文明事、争当文明小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讲文明的习惯。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班级进行文明礼仪大讨论,明确学校生活、公共场所、家庭生活等文明礼仪具体要求。班

班制定“文明礼仪公约”,达成共识,共同遵守。在全面落实本项活动的同时,三月份开展了“出入有序文明在脚下”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上下楼和课间游戏等行为习惯。四月份开展了“垃圾不落地 文明在手中”活动,培养学生不随地乱扔垃圾的习惯。五月份,开展了“学用礼貌语文明在口中”的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六月份开展了“尊重你我他 文明在心中”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友爱习惯。

四、    开展 “校园艺术节活动”,培养学生崇尚艺术、热爱生活的习惯。

以“庆建国60周年”为主题,以“露一手”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让每个学生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如有生活能力露一手:高年级“包饺子比赛”、全员参加的利费手工作品展、 “课前一支歌评比”、等。为了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我校规定每周五3:00--4:00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为同学们开设了:铜管乐、书法、剪纸、歌表演、羽毛球、乒乓球等共计37个活动小组。艺术教育专职教师每人辅导一个特色项目,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吸引了同学们踊跃参加,参与面达到学生总数的98.65%。真正使艺术教育起到了开发学生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

五、开展“阳光60分活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 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它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它作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的核心内容,既是增强学生综合体质与健康的有效载体,也是学校体育工作向规范化迈进的重要举措。

 为保证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学校做到了“三个落实”和“三个到位”。“三个落实”为:一是活动时间落实, 二是活动器材落实,  三是活动安全落实。 “三个到位”为: 一是指导到位,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 三是班级管理到位。

为规范提高学生大课间活动质量,我们采取“活动促提高”的方法,经常性地开展各类体育单项活动:如“间操规范班评比“ “小绳比赛”、“大绳比赛”、 “小篮球比赛”等,夯实了大课间活动的基础。为了将活动有效地延伸,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还把大课间活动的相关内容巧妙地穿去,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如在准备活动环节中就可以把一些特色操或广播体操的动作安排进去,有针对性地练习纠正。另外,大课间活动中的一些班级活动内容也可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合理地安排演练,这样就拓展了大课间活动的练习空间与时间。共2页,当前第1页1

六、    开展“安全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习惯。

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例再我市的出现,传染病防控工作是开学以来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严防疫情在我校出现,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建立了甲型流感防控工作责任制,从领导到教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为了更好的做好甲流防控工作,学校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学校以节日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如“爱眼知识问答”、“拒抽第一支烟”、“食品安全知识测试”等活动,大力宣传健康知识,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另外,每月定时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如饮食卫生、禁毒、防艾、心理健康等保健知识讲座,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保健方法。学校利用网络、电视、黑板报、宣传窗、校园广播、班会等阵地进行健康知识宣传,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为了调动学生参加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了黑板报、手抄报、征文等比赛活动,把健康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意识,逐步养成关爱生命的习惯。

七、在学生中开展“成长日记”活动和“修养随感”活动。

为了让养成教育发挥其“润物无声”的作用,我们还在全校同学中开展了“用手中的笔,写下自己成长的历程。”主题征文活动。全校学生以极大地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在自己平时的“成长日记”和“修养随感”中赛选优秀的日记、随感参赛。篇篇征文感人肺腑,学生用他们直白的话语道出了自己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成功与失败,付出与收获。在文章中,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在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下,学生的行为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变,行为习惯也在悄然间发生变化。他们知情懂礼、文明有礼、自律自强、团结友善。而所有这些改变,都源于全校教师不离不弃的教育与引导,源于学校为学生的习惯养成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体育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 网络综合布线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

1983年贝尔实验室最初提出“综合布线”的设计思想,上个世纪90年代综合布线技术引入我国,随着综合布线技术在我国网络工程和楼宇建筑中的迅猛发展,综合布线技术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综合布线技术逐步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工程技术、智能化楼宇建筑等专业的课程体系。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专业学科的基础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涉及电子电路学、物理学基础等多门学科的内容,同时还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它涉及的理论知识多、实践环节多,动手能力要求高,教师讲授、学生学习都有些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是课程学期安排。由于网络综合布线是整个网络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涉及的学科知识比较多,因此建议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左右,在学生已经学完物理学、机械基础和电子电路基础之后。另外,该门课程中如果要求学生能够设计一个网络综合布线图的话,笔者强烈建议在此之前开设工程制图和AutoCAD课程,这样学生才能设计和读懂一些基本的图纸。

其次,是授课内容的问题。在理论教学环节中,许多教师泛泛而讲,没能把握重要的和关键的理论知识。比如双绞线参数的讲解,仅仅告诉学生有关参数的规定是不行的,而应该结合电学物理学基础,讲解参数的由来和设定的原因,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另外,教师在重视基础知识讲解的同时,还要重视相关国家标准的介绍。我国现阶段综合布线国家标准包含两个规范,分别为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这两个国标是综合布线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重要标准,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时,这两个标准是经常使用的。所以,从长远考虑,教师要重视标准的介绍,对相关的内容最好安排一定的课时讲解。整个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不仅仅包括工科技术的内容,还包括工程管理的科学内容,很多教师常常忽略这点。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项目最终成功与否,除了跟设计、施工技术有关系外,跟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甚至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讲授工科技术内容的同时,多向学生渗透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结合工程管理的实际案例教学则效果更佳。还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发展迅速,对一些前沿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介绍,也应该及时地纳入教学大纲中。

再次,授课方法的建议。对于该课程的实践环节,有些院校不够重视,实践课和实习课很少,并且没有相应的实验要求。这就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很差,甚至与一些综合布线中的常用设备只知道名字,对基础操作和使用一无所知,影响了其将来的工作和就业。所以,教师要合理安排一些基础的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做一些相应的练习,掌握基础操作和一些常用设备的使用;最好能够安排学生参加实地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对综合布线工程项目的整体设计、施工和验收,以及相应的工程管理有一个总体把握。“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的锻炼,学生才能够具有更深刻掌握知识和提高的能力。在平时课堂上,教师除了通过语言结合幻灯片讲授之外,最好结合一些实物,动手操作演示,比如,RJ-45网线的制作。实验课上,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在旁指导,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提高实践技能。另外,教师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分组协作、互相沟通的能力,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大有裨益。

最后,有些中高职院校过于重视全国网络综合布线技能大赛的成绩,抽出全校的人力物力去培养和锻炼几个参赛选手,这样虽然有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名次,但对于学生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而且这种脱离实践和就业情况去搞竞赛,恐怕只能培养比赛选手,而不是造就真正企业需要的人才。很多中高职院校的老师就反应了这点,有些比赛获奖的选手企业并不认可,就业情况不是很好。很多企业并不看重学生参加这种技能比赛的成绩。企业真正需要的是那种能够扎实工作,操作规范,懂得合作,能长期不懈努力的人才。

综上,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需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改革的核心。笔者针对目前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作者的看法和主张,期望能够对有关课程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公儒.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

体育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中体育;兴趣培养;方法

体育课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生时代。中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是最不被学生群体接纳的,其根源在于传统应试教育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的唯一标准。这个唯一标准最大限度地扼杀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望而却步。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高中体育教育沿袭其他学科的应试教育方法,即示范讲解演练法,也就是体育教师上课强调课程重点,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之后自我示范讲解,带领学生练习,最后进行课程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没有被激发,只是任务式地完成教师教授的规范动作,和文化课程的学习没有什么区别。

二、培养体育兴趣的思考

学生自我主导。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的提升,其根源还在于学生自身,只要尝试让学生主导自己的体育学习进程,就能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推动学生体育学习的进步。例如:由学生自己组织、主导一场体育赛事,前期宣传准备、中期比赛进程、后期颁奖总结,这种活动既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也能将体育教学的竞技精神传递到其他参与活动的师生心中。

体育课程总结范文4

关键词:

1 前言

从1949年建国以来到2000年,我国已经进行了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针对旧课程中一系列的问题,国家于2001年正式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在于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的重点是转变课程的功能,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制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充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改变了过去以应试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更合理、更科学、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主要讨论在新课程标准从出台、实施到现在近十年中,对学校体育改革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十二五计划”中学校体育的健康、长效发展提供参考。

2 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所存在问题的思考

学校体育的新课程改革决不是在全盘否定旧课程以后重新建立一套同以往的课程没有任何联系的所谓新体系,而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旧课程的辨证否定。

新课程标准改革大方向是对的。过去很多中小学课程是以学科来建立课程体系的,学科是以科学学的分类原则来建立体系的,而课程必须以教育学的原则来重新组织知识体系。中国过去的教育受前苏联的影响,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忽视了教学的规律,让老师和学生花费了很多无谓的时间。因此这场改革是必要的,是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的重要途径。然而,这场改革在不同的课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有的课程较为成功,有的存有缺陷,引起极大争论。体育课怎么样,恐怕有些问题还要讨论。

      2.1 这场体育课程标准的改革存在着一个虚假的立论。

如果说中小学的文史哲、数理化等课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以学科为体系的问题的话,体育课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中小学的体育课始终不是学科。为了能挤进这场改革的浪潮,理论家们就把竞技体育的“体系”指定为学科体系,大加挞伐,后来他们自己又不得不做了许多修正,证明了这是一个虚假的立论。如果说竞技体育是一种学科的话,那么竞技体育的最高组合形式——奥林匹克运动会岂不就是按学科体系组合起来的一门学科,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一个组织将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一门学科。

      2.2 这场体育课程标准改革的理论准备是不足的。

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就仓促上马了,比如体育与健康的关系问题,他们之间究竟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一直没有在理论上分辨清楚。因此至今连这门课程的名称都难以统一。

      2.3 这场体育课程标准改革忽视了体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必须以身体练习、运动方式组成教材的基本体系。

这场改革的“理念”甚多,包罗万象,唯独忽略了身体练习。体育课程的实践性是第一位的,没有学生身体练习的实践就不是体育课。现在出现在体育课上的“新鲜”教材,一部分是新兴的体育项目,如极限运动、保龄球、橄榄球等,还有一些则是采用了劳动动作和生活动作,如采茶、挑担、搬运等。传统的运动方式,如田径、体操、球类活动等是经过千百年的提炼,凝聚了无数体育工作者的心血,用作体育课的教材相对较为成熟,如果回归于原生态的劳动与生活动作,不能视为文化的进步。新课标出来以后,新理念层出不穷,但三级教材建设未能跟上,很多体育老师无可适从,学生的体质状况未能得到改善。这可能是一些地区出现的现象,但足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2.4 新体育课程标准中还特别强调学校体育活动应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但事实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同时实现完成教学任务和满足学生体育兴趣很难。

体育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教育逐渐培养的。现在的学生兴趣非常广泛、多变,那么班级制的体育课如何适应每个人的兴趣来组织教学呢,教材又如何选用呢?事实上,还有一批学生对体育根本没有兴趣,难道体育课就可以不上吗?而且世上从来没有抽象的体育兴趣,任何体育兴趣都有某种体育项目和运动技能技术的指向,一个学生不做身体练习,不提高运动技能,怎么可能会产生体育兴趣呢?体育兴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必须是在克服了种种困难、障碍和经过磨难,在提高运动能力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身体练习是一种艰苦的事情,肯定是要流汗、要肌肉酸痛、要出现“极点”,甚至还要遭遇危险,这个过程不是靠兴趣能支撑下来的。必须把“培养兴趣”和“满足兴趣”这两个概念分清楚。教育是要培养兴趣,并由兴趣发展成习惯,而不是说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 总结

新课标中,我国学校对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作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并由这种转变而引发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和评价等一系列的改革。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更加明确了学校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国学校体育建立了新的体育课程体系,并对教育、教学方法体系进行了改革,完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特别是重视了强学校、社会(社区)、家庭三者间联系,反映了学校体育立足于终身体育。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会碰到问题。比如这场体育课程标准的改革存在着一个虚假的立论、改革的理论准备不足、忽视了体育课程是必须以身体练习、运动方式组成教材为基本特征的基本体系。这一系列问题不是单单的一个文件或一项政策就能解决的,要经过体育工作者以及教师、学生这些实践者共同努力才能不断解决、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登篙.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综览[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3).

      [2]王庆丰.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2006,6.

      [3]王秉彝,李志方. 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J]. 体育学刊,2002,9(3).

      [4]刘晓华等. 新世纪的学校体育改革[J]. 体育文化导刊,2002,6.

体育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 体育游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59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已经比较常见,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更能帮助学生培养进行体育运动的好习惯。好的体育游戏可以加强学生的团结互助、独立自主等能力,更可以将生性害羞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诸如比较传统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相应的各类球赛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团队协作意识;而诸如“木头人”“喊号追人”等游戏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活动筋骨,调节体育课的气氛。对于部分胆小、害羞的学生而言,老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自主组织体育游戏,因为是在进行游戏时他们会比较放松,久而久之,他们也就能够和同学打成一片,他们的害羞、孤僻的性格也就会相应的被改变。虽然体育游戏的运用已经不再新潮,但当前小学体育课中游戏的运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对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中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课前准备活动过于枯燥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只要老师让学生跑步就宣告着体育课的开始。一般而言,在体育课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活动筋骨,避免在课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课前会有相应的准备活动环节。当前这一个环节的内容主要为跑步和体操,基本上,课前准备环节是一成不变的,除了跑步就是体操。这两个运动方式的确可以让学生活动筋骨,且其作用较明显,但同时,这样的方式却是极其枯燥的,很多学生会因此而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热爱体育、喜欢运动,绝不是因为老师的强迫,而是学生自发的喜欢运动,他们更喜欢在课外采取运动的方式来释放压力、放松心情。而如果体育课除了跑步就是体操,学生难以感受到体育课的魅力,对体育课也就逐渐失去了兴趣,而由于对课程缺乏兴趣,学生在课后也就几乎不会再去主动运动了。

(二)体育游戏的选择过于随意

体育运动对学生极具吸引力,但当前小学体育课程却是乏味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很多老师都在想办法进行改变,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体育游戏的运用。在体育课中运用体育游戏,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很多老师选择了体育游戏之后,教学效果依旧没有提升,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兴趣更减。这部分老师思考之后不得其因,以为是体育游戏的运用这一方法不适用。但实际上,问题并不是出在这一个方法上,而是很多老师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太过随意。并不是每一个体育游戏都可以达到提升课堂趣味的目的。比如说,“老鹰捉小鸡”是比较传统的小孩子玩的游戏,对于这类游戏,较高年级的小学生自然不会喜欢,而老师所知道的体育游戏有限,经常使用这一个游戏,学生只会觉得更加无聊。

(三)过度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

涉及到体育、运动、游戏,就会涉及到输赢。所有的体育运动都会出现输赢的现象,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加活泼、好动、自尊心强,他们对赢的渴望比其他年龄段的人要强烈。因此如果他们赢了,则会沾沾自喜,如果输了就会垂头丧气,甚至会出现赢了的学生看不起输了的学生,而输了的学生却又不服,于是就激发了矛盾。这样的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老师在体育课程之中过分强调输赢,很多老师为了激励学生,会特意强调赢了的学生将得到奖励。在跑步过程中,老师甚至让跑得快的人当体育委员,那么其他学生就更不服,矛盾也就由此而来。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合理运用

(一)课前运用体育游戏来活跃气氛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前活动多半是跑步和体操这两个项目,对于学生而言缺乏兴趣。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有趣的体育游戏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课前体育游戏主要应该选取能够全部学生都可以参与的,且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活跃气氛。举个例子,老师可以选择“瞎子和哑巴”的游戏,即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每一组的两个学生一个扮演盲人,必须遮住眼睛,另一个学生扮演哑巴,不能说话。两个学生相互帮助在运动场走一圈,老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障碍,由于“瞎子”看不见,“哑巴”不能说,遇到障碍时双方就会用很多出人意料的方法相互帮助。

(二)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性别、年龄选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种类繁多,甚至老师可以随时想出一两个体育游戏来。但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游戏的选择不能过于随意,需要考虑到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可以依据教学目的将体育游戏进行分类,如果老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团队凝聚力,那就可以选取篮球赛等体育游戏。老师根据体育教学的目的的不同来选择体育游戏,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其次是根据学生的性别来选择游戏,男生和女生喜欢的游戏不太一样,比如老师如果让学生进行篮球赛,那女生不玩篮球,又怎么办,因此要考虑到性别的因素。第三是要考虑到年龄的因素,年龄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运动强度稍大的体育游戏,而年龄小的学生只能选择运动强度小,且没有危险的体育游戏。

(三)体育游戏的运用以安全、和谐、协作为目标

体育、游戏总是和竞争离不开,这就需要老师要能够在课堂上强度学生的团队协作、安全运动与和谐相处。体育课是最能体现学生的相互帮助的课程,比如有学生身体不舒服,全班学生都会关心。在玩游戏过程中有学生意外受伤,每个学生都会积极的想要送受伤的学生去医务室。因此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的观点就应该摒弃,而是强调体育课程是安全性,学生和谐相处,以及课程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

体育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跑酷;有效途径

跑酷运动起源于法国体育运动,主要是跑酷者自身利用各种姿势以最快的速度通过障碍物,障碍物可以是树木、墙体、栏杆及台阶等任何东西,城市的建造结构符合跑酷运动对障碍物的需求。在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中开设跑酷运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还有利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跑酷运动的特性

1.跑酷运动超越自我的挑战性及跑酷场地的随机性

跑酷运动作为极限运动的一种,大学体育课程中开设这一课程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精神。跑酷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大学生在跑酷过程中与身边的伙伴相互竞争,提高自身跑酷能力的同时,可以在竞争过程中提高自身认同感,保证大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为今后良好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由于跑酷运动的障碍物可以是任何物品,这也减少了跑酷场地建设所需要的投入,提高了跑酷运动在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中开设的可行性,大学建设也符合跑酷运动对障碍物的需求,为跑酷运动的开设提供了先决条件。

2.跑酷运动的观赏性及危险性

跑酷运动需要跑酷者以各种可能姿势跨越障碍物,跑酷人员在做各种动作娱乐自己、超越自己的同时,也会给路人带来极大的视觉体验,另外跑酷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运动艺术,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跑酷运动虽然不属于极端危险运动,但在跑酷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跑酷不仅是跑,更要表现的是酷,主要是跑酷者在跑步的同时利用跳跃翻滚等动作翻越障碍物,如果在跑酷过程中出现头脑不灵活或动作难度过大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危险事故,跑酷的危险性还受天气状况、交通环境及跑酷者身体素质等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对这一课程开设时,也要考虑跑酷运动的危险性。

二、在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开设跑酷的价值

以湖北医药学院开设跑酷课程为例,探究在高校中开设跑酷课程的价值。

1.湖北医学院开设跑酷课程的具体步骤

湖北医药学院开设跑酷课程主要包括课程设计与开展、课程评价和课程总结三个步骤。

(1)课程设计与开展。在保证跑酷课程开展安全性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及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将学生的跑酷教学课程设计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跑酷概念及内涵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跑酷,跑酷动作的分析等,并对跑酷过程中突发危险的处理方法进行讲解,提高学生跑酷能力,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增加对学生自身体质的锻炼,如弹跳能力、手部力量、前后空翻等,还要加强对学生平衡力及准确性的锻炼,保证学生翻越障碍的成功率,提高学生跑酷运动的学习效果。

(2)课程评价。在进行跑酷运动教学过程中,增加适度的教学评价工作,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酷跑运动的教学效率,还能准确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保证课程总结的准确性。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3)课程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酷跑课程的学习,结合日常评价工作,对学生跑酷运动的学习效果进行最后的总结工作。数据结果显示在大学体育中开设跑酷课程,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耐力、爆发力和平衡能力等,能过充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2.分析结果探究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中开设跑酷课程的价值

(1)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在大学体育课中开设跑酷运动,可以大幅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跑酷运动本身需要跑酷者具有很好的弹跳能力、力量及平衡力等,大学生在学习跑酷过程中需要加强自身的体能训练,达到跑酷运动对跑酷者身体素质的要求。因此在大学课程中开设跑酷运动可以激发大学生身体锻炼,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2)品牌竞争价值。跑酷作为一种新的时尚运动,已经被社会及大众接受,而跑酷运动中也蕴含很大的商业价值,这项运动的参与者主要是青少年,在高校中开设跑酷课程,可以提高高校的知名度,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同时跑酷运动的竞争性,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加自我认同感,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中开设跑酷课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跑酷运动符合大学生学习要求,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其次跑酷课程作为一种新形式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保证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最后高校内部的结构建设符合跑酷运动对障碍物的要求,适合跑酷者的跑酷运动。所以应加强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中跑酷运动的开设,为国家培育全方面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