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理论知识归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理论知识归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范文1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教育;创新

我们应该清楚:高中美术教学应该带给学生什么。我认为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任务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我们在传授方法的同时,应注重于传授知识、传授文化、传授一种意识和思想,进而启发学生的一种创造意识,要让学生能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看世界、看生活。让学生的身心得以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学生本身素养得以丰富和提高。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的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1 美术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1 在美术知识传授过程中,要让学生全面感受到艺术多面的美。过去的美术课,总是把重点放在讲练上,课堂教学的过程总是与语文文字形影不离。其实真正的作品是靠形象说话的,艺术真正的美在于眼睛的捕捉和心灵的感悟。美术老师的教学侧重点要和学生对美术实体的直接体验联接起来,运用审美价值较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传达出的特殊体验,同时辅以发散性的思维讲解美术知识。在课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眼、耳、脑全面感受三维的审美刺激。

1.2 加强美术练习,进行交流性辅导。学生进行美术练习,实质是一种理解、深化的体验过程。交流讨论的环境,更能让学生在练习中交互彼此的想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美术课在时间分配上经常练习时间居多,但是练习的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认识和技能难以均衡发展。在课堂练习时间,老师经常对学生不加巡视,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疑惑和症结,学生只能自己摸索,在黑暗中前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也应加强交流性,通过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进行鼓励性引导,将练习与辅导结合起来,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

1.3 积极评价学生美术作业,不要放过学生任何一个值得肯定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都是个性的体现,所以作业的评价应该有一个归于个性的标准。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经验:①作业态度是否认真;②画技是否良好;③是否有新的东西。针对不同的作业作品,要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一方面要肯定其突出的部分,另一方面要引导其改正不足的部分。鼓励比批评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还可以尝试在课堂上将学生的作业展示出来,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观赏评价,然后由老师总结归纳,尊重学生的创作精神,进行鼓励教育。

2 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加深理性认识

美术基础理论知识是美术欣赏的“拐棍”,如果把欣赏当作一把锁的话,那么基础理论知识就是这锁的钥匙,如果美术欣赏课教学只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忽视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美术语言等要素的探索,其结果势必导致学生欣赏思路茫然、欣赏能力难以形成。美术教学的每一节课,教师都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结构。授课时做到理论在先,以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在理解专业理论基础上去分析,欣赏作品,获得更多的艺术营养,达到美术欣赏的目的。如:上《绘画:形与色的创造》一课,一部分同学对什么叫绘画、什么叫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不了解,分辨不清,就更谈不上怎样欣赏绘画作品。所以把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的特征在课堂前几分钟作一下介绍,让学生对油画、水粉、水彩的特征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理论与名优作品相结合的基础上,去感受名作给予观赏者的美的享受,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3 培养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形式美感、审美情趣、审美创新的培养。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是不能脱离形式存在的。学生接受一件作品,是通过各种美术语言去感受的,包括纹理、质感、色彩等等,从而形成自己心中对美术作品的整体知觉。这种自身形成的形式感知,往往成为审美过程中潜在的重要方面。在美术课上教师要通过发掘美术作品积极健康的情感因素,转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其爱美发现美的习惯。可以运用观看鉴赏、临摹写生多种方式的教学,从人文、自然多方位内容展开,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当然,审美感知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是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线条、构图、质感、纹路等美术媒介,加上其对事物的体验思考,很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独特的想象,进而转变成可视化的形象,创造出具有新的审美价值的作品。

4 提供名作范画,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范文2

【关键词】 多媒体;美术教改;教学课件

多年来,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教学改革尝试的经验告诉我们,多媒体的运用,不仅适宜于美术教学工作的统筹安排、教学资料的储存、教学经验的交流,而且还适用于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多个环节和分支。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1 运用多媒体和其它电教设备,制作和运用教学课件,辅助并优化中学美术课堂教学

中学美术教育不仅要在艺术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还要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技巧,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众所周知,中学美术课的知识容量大,而课时量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效率,在优化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精简教学过程。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使用“一支粉笔(板书)+一张嘴(讲述)+一本教材(教案)”,教学手段单一,理论知识讲起来枯燥,课本上的图片资料毕竟太小数量又有限,常常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次运用多媒体及其它电教设备制作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尝试之后,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效果被较大程度地改观了。在教学过程中,只需轻按鼠标,就能让课件按照编排程序播放在屏幕上,图文、声音并茂,令人在耳目一新的课件展示和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学过程。

1.1 在欣赏课上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效果。美术欣赏课着重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现在人教版的美术欣赏《教学参考》书中附有光盘,包含了不少中学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设计和制作的教学课件,图片、文字资料紧扣教材,内容详实,实用性强。课件多数是运用OFFICE中自带的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来制作的,其优点是,各校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地方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幻灯片的某些地方进行修改和调整,为己所用。

如在讲述《外国古代绘画艺术》一课中,我们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们从《世界名画欣赏》的光盘中选取了几幅名画图片及说明资料,还有音色甜美的解说和优美流畅的配乐。其中有尼德兰画家杨・凡・埃克的作品《阿尔诺非尼夫妇像》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等。由于光碟中储存的名画具有既可整体观赏,又可局部观赏,并且图像清晰、逼真的特点,所以一经调用,就能牢牢锁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审美意识。尤其是在《最后的晚餐》的欣赏中,基督与十二门徒不同内心世界的细致刻画,都跃然于屏幕之上,艺术感染力极强。学生们不禁惊呼、轻叹。如果教师这时再随着画面局部的转换,作相应的讲解,可使学生印象深刻。

1.2 在图案课上运用多媒体,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传统上单一的手绘作业形式转化为智能创作型的劳动。利用多媒体进行图案设计课的教学,不仅适用于教师制作课件来辅助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它能为学生进行图案设计开辟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我们将教师和学生在纸上设计与绘制的单独纹样,通过这两项设备输入计算机,再运用计算机进行一系列的修改、操作,由于计算机具有高速、精确、强记、灵活等特点,对图片进行复制、粘贴、着色、剪切、旋转、批处理等操作,简直只需举手之劳,就能获得对称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或手绘无法达到的各种滤镜特技效果。正如某位计算机专业人士所说的,使用计算机技术,“不怕'做'不出来,只怕'想'不出来”。

1.3 在素描课上运用多媒体来突破教学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内容。中学美术课中的素描教学,包括素描理论知识和素描技法的传授。素描理论中的构图知识、透视知识、整体观察方法等项内容,在传统教学中总是有些不尽人意。尤其是透视知识,很难达到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效果。为此,我们以“水平圆的透视规律”为切入口,运用多媒体设备,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并与生活中的事物密切联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运用PHOTOSHOP软件,我们新建了一个有透视关系三要素(被观察物、画面和观察者)的图形文件,其中被观察物是分别位于视平线以上、与视平线等高及位于视平线以下的若干个水平圆,它们位于同一垂直方向且大小相同,而透视形态则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一个整体、直观的演示图。接下来,我们用PHOTOSHOP和AUTHOWARE制作了下列几个图形及平面动画,如图1、图2所示。

图1

图2

其中,图2、中的圆柱体侧线起初是隐藏着的,随着讲解的深入,教师轻击鼠标,几条侧线分成三组,动态“显影”在屏幕上。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师生一起归纳出水平圆的透视规律,再用鼠标调出文字,加深学生的理解。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于是我们用数码相机拍摄了生活中具有水平圆透视特点的透明圆柱体水杯、“百事可乐”易拉罐、工厂高大的烟囱、水井口及碗碟等图片资料,精心制作和课件的剩余部分。主要是由几个平面动画组成,包括图片及文字等。一般是在屏幕左侧显示生活中具有水平圆透视特点的图片资料,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后调出右上方简短的“规律总结”文字内容,最后再调出右下方的透视形画法示例,与左边的图片相对照,能加深学生对事物透视规律剖析、归纳的能力并加强理解和记忆。课堂教学中有一段时间是给学生做练习的,练习之后针对学生作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椭圆两边画成尖角、近段弧线和远段弧线的弧度及大小把握不当等),我们在课件中补充设计了“注意事项”,并以简洁明了的正确示范图例来作相应说明。学生经过这一课后,对于生活中有水平圆透视特点的物体形态,大都能比较准确地进行理解和描绘。

1.4 在色彩课上运用多媒体来深化和“活”化教学内容,创造奇妙的色彩世界。尽管光学中的色彩和绘画中的色彩在原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设计和调用多媒体中的精美彩色图片。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中无穷无尽的颜色和各类着色工具来讲述色彩的一般知识,如有色系与无色系、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纯度),色彩给人带来的冷与暖、华丽与朴素、兴奋与沉静、前进与后退等知觉与情感的体验等。还可以运用图片处理软件绘制十二或三十六相环。我曾经花费了不少精力制作了一个课题为《色彩的知觉与情感》的多媒体课件,除了运用典型的图片及动画资料来生动、直观地讲述这部分的理论知识外,我还将“色彩的味觉联想”和“色彩的象征意义”融于其中,对教学进行深化和 “活”化。课堂上学生仿佛一会儿置身于“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色彩世界,一会儿又在《天鹅湖》的乐曲声中领略白色的圣洁,过一会儿又在国歌声和冉冉升起的国旗中领略红色的象征意义……

1.5 在手工课上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优化手工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中学的手工课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我仅以《剪纸概述》一课为例。

在讲解剪纸技法的分类时,我制作了一个小小的FLASH动画,如图看上去非常直观、形象、富于动感和创意。具体方法是先制作两张长方形的“纸张”,一红、一白,左右并置。接着输入一白、一红两个五角星图片,然后让红色五角星“飞走”,成为“镂空”的白色五角星,此时出现动态提示文字“阴刻”(以块面造型为主),闪烁几次后消失;红色五角星“飞”到白纸上后,又从呈块面的红五角星中“飞走”另一个稍小一些的红五角星,“飞走”的地方留白,最后效果为保留红色五角星轮廓线条的“阳刻”剪纸(以线条造型为主,类似于双勾),如《剪纸两种主要造型方法的比较示意图》所示。

平面动画示意图简单明了,便于学生弄懂。这时最好还要“趁热打铁”,另外再举两个比较复杂的剪纸图片为例,对照比较一下阴刻造型和阳刻造型的不同艺术效果,籍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当然,以上只是列举了多媒体在欣赏课、图案设计课、素描课、色彩课及手工课上的几个实际应用的例子,像美术字、黑板报设计、统计图表等内容也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来辅助和优化教学,包括用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实现电子备课、资源共享,对美术教学实施统筹安排

根据教学大纲,对现有的教学资料,教学进度、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等各类教学素材进行归纳、整理,制订出各学段的《教学进度横道图》,实施统筹安排并严格执行,是很有必要的。电子教案很先进,图文并茂,随时调用,随时修改和更新。很多学校建立了校园局域网和宽带互联网,实现了无穷无尽网络资源的共享。在相关网站上,我们可以搜索到能适应于教学的教案、课件、各类图片、声音、动画素材,但网络资源也不能说是应有尽有的,各所学校有各自的不同情况,学生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网络资源,我们不能仅仅照搬或照抄,而要灵活地加以运用。而且就算是统筹安排过了,也不能一劳永逸,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和链接。

3 对于适合于学校、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的课件、各类信息素材以及课堂教学实录,可以通过刻录光盘的形式,长久储存起来,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得以“颗粒归仓”,便于先进教学经验的传播与交流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范文3

关键词 :     高中美术;绘画教学,模块教学法,

目前,高中美术教学以鉴赏教学为主,学生从鉴赏课中能够了解古今中外较多的优秀美术作品。人类历史发展中存在多元化的文化内容,这些优秀的作品展现出的美感和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美术鉴赏课程在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学生通过鉴赏课程能够爱上美术创作,但部分学生会因缺乏绘画技能而对创作望而却步,甚至逐渐丧失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注重研究美术绘画模块的教学模式,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绘画技能,进而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模块教学与固有教学的区别

模块教学模式与固有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的区别。首先,从教育理念角度分析,固有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知识为核心,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模块教学的教育理念是以素质培养为核心,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做到学以致用[1]。其次,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分析,固有教学的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占据的比例较大,技能教学环节占据的比例较小;而模块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并未有明显区分,而是在理论中有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再次,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分析,固有教学模式注重的是传授知识,教学方法以教师语言阐述为主;而模块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教学法、探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发现式学习法等以学生参与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同时提升能力,特别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在学习时也通过边聆听边动手实践的过程掌握知识点及其应用方法。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绘画教学逐渐缺失的原因

目前,部分高中在美术教学中逐渐缺失绘画教学,分析其原因,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将绘画教学理解成针对小学生或初中生开展的教学内容,部分高中生也认为不需要学习绘画知识,认为绘画教学意义不大。二是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长期缺乏正确的绘画训练,绘画水平不高,难以创作出成型的艺术作品;并且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一周一次的美术课程难以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绘画技能。三是部分高中生认为自身的绘画水平有限,对绘画学习不感兴趣,不愿作画。因此,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绘画课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逐渐缺失[2]。

三、模块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美术教学,可促进绘画教学恢复自身地位

针对绘画教学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逐渐缺失的原因,高中美术教师除了需要重视绘画课程教学,还需要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喜爱绘画课程,采用正确的绘画训练方法,在让学生喜爱绘画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绘画技能,使其具有创作绘画作品的自信[3]。将模块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美术绘画教学,可以达到上述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可有效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高中美术绘画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深入地体验绘画学习,进而培养学生喜爱绘画。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充分发挥绘画教学的作用,教师就需要拥有专业的绘画能力,具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意识。在绘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绘画水平,不断感染学生,进而实现培养学生绘画兴趣的目的。模块教学具有非线性与生成性的特点,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归纳与整理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要将教的思路与学的思路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具备探究精神,并在学生积极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第二,可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艺术感悟能力。美术是学生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学生学习绘画艺术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并且在绘画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过去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学生在学习绘画时存在功利思想;部分学生在学习绘画课程时会产生枯燥、烦闷等心理,这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绘画教学中实施模块教学法,可以显着提升学生对绘画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应用模块教学法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开展各种绘画活动引导学生实践。学生在绘画活动中能够提高综合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各项能力有效提升的目标。

四、高中美术绘画教学中模块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 尊重学生存在的个性化差异现象并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并且在学习绘画时也会因自身能力差异而存在学习效果差异化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实际绘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学生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方案与教学内容。教师可在前几次教学中积极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而在之后的课堂上将学生分组,布置不同的任务。教师不应单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而应结合绘画技能的特点,根据思维活跃度、手工能力、学生对绘画艺术的认知三个方面分组,保证每个小组都包含有这三方面优势的学生。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绘画知识时,可向小组学习任务,由思维活跃的学生构思策划,由手工能力强的学生制作,由对绘画具有较高认知的学生点评。最后,小组内展开艺术讨论。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每名学生都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也会对绘画学习产生较高的兴趣。

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时,在引导学生学习这幅作品的艺术特征和表达的思想情感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合作创作出一幅《日出·印象》。作品的构思由小组内思维活跃的学生完成,构思后向负责绘画创作的学生阐述;负责绘画的学生将作品创作出来;最后由对艺术认知较高的学生评价作品。三者要进行良好的沟通,找出创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作出改善,以敲定最终的作品。通过这样的过程,小组内的每名学生都得到了绘画艺术的培养,并且提升了创新思维,绘画课堂的教学目标也得以实现。

2. 利用趣味教学法活跃绘画课堂氛围

绘画教学除了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利用绘画实践的过程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师在绘画教学中不能采用呆板、模式化的教学方法,而要尊重学生的创作思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将自己的创作思想充分表达出来。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并充分表达思想,教师就需要利用趣味教学法活跃绘画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放松心情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达到引导学生充分表达创作思想的目的。

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毕加索的作品《卡思维勒像》后,可以利用趣味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可以采用猜谜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所画的内容,让学生猜一猜自己画的是谁。此时,教师画的人物应是学生中的一员,而非知名人士,因为学生虽然可能认识知名人士,但是未必对其有着较多的情感,而创作学生画像会因学生之间较为熟悉、存在较深的情感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能够激起学生画肖像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同伴的样貌并熟悉绘画步骤。

3. 注重绘画技能传授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绘画时需要充分运用自身的创作思维和动手能力。教师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后,需要注重绘画技能传授的方法。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总结自己学习绘画时所用的学习方法并传授给学生,这是教师学习绘画的经验,可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教师还可以将绘画技能教学划分成若干个环节,针对每个环节开展精细化的教学和反复训练。因为要想保证绘画作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学生就需要熟练掌握且灵活应用每一项绘画技能。另外,教师要慎重对待反复训练的环节,因为反复训练容易降低学生的兴趣。教师可在每次训练时设计有趣的训练方式,从而始终保持学生的训练兴趣。

4. 情境教学中要注重实效性

学生要想在绘画学习中获得一定的进步,就需要感受绘画艺术作品的美感。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利用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绘画艺术的美。教师在设计情境时需要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融入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产生学习兴趣,并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与技能。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学生的生活元素,但要合理地引入,避免因大量引用而导致学生缺乏新鲜感,从而降低教学效果。

结语

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要注重绘画教学,并采用模块教学法,让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有效结合、相辅相成,进而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了绘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将其灵活应用于作品创作,从而在绘画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惠浅谈在高中篮球模块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4:225.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范文4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职高美术教育;思考

一、新时期职高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新时期的职高美术教育已兼具了普通高中学生考入高等院校、职高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双重性质。每年职高学生考上高等院校的比率都在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当今社会对高学历的趋同,然而考不上高等院校的职高学生,大部分都是专业能力和文化成绩较差的职高学生,这类职高学生几乎是不具备独立从事与美术专业相关的工作,到最后大多是改行从事与美术专业不相关的其他职业,这显然与职高美术专业办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从现阶段职高美术专业的学生状况来看,有些学生中考成绩和普高录取分数线接近,而自己却很想继续念书,但有的职高美术学生为了逃避这么小就面向社会就业而选择了进入职高再继续读三年书。为了能更好地研究与分析职高美术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本人对某所职业高中的部分班级进行了一次调查,并且从这次调查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三种结论:

(一)从学习目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的职高美术学生进入职业高中学习美术专业的目的是为了拿职业高中毕业文凭将来好就业,只有少部分职高美术学生学习美术专业的愿望是为了参加对口高考考入高等院校;

(二)从专业学习角度来看,只有少部分职高美术学生是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美术专业,大部分职高美术生是家长或初中老师参谋选择的,就这样来看,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美术专业概念的认识非常的模糊;

(三)从职高美术学生素质的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职高美术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自觉性、行为习惯和思想素质普遍比较落。

二、职高美术教育的特殊性

由于职高美术育目的双重性,使它的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必须有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也有着灵活多变性,尤其是美术教师的教学语言的细化程度均有别于其它层面的美术教育,因此在这种特殊性的职高美术教育当中就常常存在一些误区。

(一)职高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单一化”

由于在职高美术的教学中,有些美术教师以为教得太具体太详细就会束缚学生学习专业的潜质、有碍他们在专业上的个性发展。所以导致一些专业教师在美术专业教学方法上教学语言方面简单、贫乏。过分去强调美术专业的直觉因素。缺乏美术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和教师现场示范教学的结合,出现“只讲不画,只画不讲”的局面,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绘画中只知道一味的临摹习作,但是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画。再者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单一,缺乏专业的联系性、职高美术学生为教师布置的作业而作业,学生在专业上思维方式狭窄,认识专业绘画问题和解决专业绘画问题的能力也不强。

(二)职高美术教育中存在教学“不管不问”

由于“单一化”教学现象的存在,随之出现的是“不管不问”的教学局面,教师一天课下来轻松自在,不管不看不问,让学生自己画自己的,久而久之,职高美术学生在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就在慢慢的消退。专业绘画问题得不到任何的解决,就出现了学生在上专业课时就无精打采,,课堂教学就这样自然的变成了自学。在教师不管不问不看的这样的教学情况下,很多学生一天下来,可能就是打了一个底稿,甚至一张白纸动也没有动,这种教学现状从根本上否定了学校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严重影响职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三)职高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向不明确

由于职高美术教师的教学方向定位不清,一些职高美术教师只顾自己绘画创作、以为技法等于教法,自己绘画水平越高就是教学水平越高。另一些职高美术教师则只有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泛泛而谈,从来不拿起画笔在课堂上给学生动手示范,从而失去了直观教学的重要意义。要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必须要求自己在教学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加强自身的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职高美术教师还应具有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感。

三、职高美术教学方法的探究

(一)职高美术教学应该明确目标

职高美术教学,一方面要为社会培养初级的美术技工,另一方面又要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人才。职高美术教学无疑具有职高教育与学科基础知识教育的双重任务,因此,应立足学科本位,明确培养目标。而职高学生文化成绩普遍偏低、早期专业理论知识几乎没有接触过,这些因素导致他们成为一个特殊的受教对象。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只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思考、去探索,以求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成功,让考上和没考上高等学府的学生尽可能都成为有用之才。

(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针对性设置教学内容

提高职高美术教育质量,首先职高美术教师应具备改革教学内容的能力,美术专业教师除了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绘画技法外,还需具备先进的教学理论知识。要求职高美术教师必须在掌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从教材抓起,对于有些职高院校的教材,从美术专业内容来分析,缺少实用性,教材内容都比较概括粗略,缺少职高美术的针对性,导致职高美术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这些问题来看,职高美术教师应根据职高学生的特殊情况把教学内容适当增减,构成和谐的知识体系。   (三)采用直观性的教学手段

明确职高美术的教学目标,根据职高美术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接着就是研究、探讨美术绘画教学的特点—直观性。直观可以使绘画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也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记忆理论知识和掌握技能、技巧。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范画、示范教学等都是直观性教学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改革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前提,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吸引职高美术学生的注意力,能提高职高美术学生的学习专业兴趣;实物教学能使学生辨认事物本质特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范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悟性,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范画开阔学生的眼界;示范教学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授课方式,特别是教师在创造性绘画演示过程中,使学生直接领会教师作画方向与步骤,明确重点、难点,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归纳、概括能力。

(四)提倡职高美术学生的绘画个性发展

在职高美术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每个职高美术学生的个性特点、潜在的专业优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色彩水粉《静物写生》课,就会涉及到学生一定的专业绘画创作能力的发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绘画特点引导学生灵活的运用各种绘画方法、绘画技巧,让他们观察静物写生对象、感受静物写生对象、表现静物写生对象。不断寻求自我的个性表现、在职高美术教育教学中,提倡创作绘画,也正是为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训练学生的观察,构思、构图、想象、创造和表现等能力,提倡创作是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怎么教,怎么画,学生就学什么,画什么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专业产生厌烦心理,感觉枯燥无味,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倡创作就是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性发展的创作力。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职高美术创造实践活动

在职高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定期举办作品展览,展览规模形式可大可小,这种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也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之一。对职高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促进作用。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了好的学生习作,随时挂到画室前边展览,有学生习作突出的就装裱在画框里,这样鼓励了该同学又启发带动了其他同学。教师也可结合学生平时习作展览搞讲评,效果会更加的好,讲评形式可以先让学生逐个发言增添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增加学生们的自信心,教师最后总结讲评。教师在讲评中除了有个别重点,有代表性的讲解外,还要注意要公平的对待每位学生的作品全讲,每次上新课前可以用大概5—10分钟的时间总结一下上次学生习作也是很有必要的,讲评学生的绘画习作对于学生来说等于复习一遍专业知识,能够巩固和加深所学专业知识的技能,还能使学生了解个人学习专业绘画上的进步与存在的不足之处,逐步提高鉴赏、审美能力,从而明确个人的专业努力方向。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范文5

在5天的培训期间,我们学习了美术教学基础技能,也学习“美术教育理论”“美术教学教法研究”等理论知识,更有贴近美术教师上课实践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及课件制作”“微格实践与案例分析”。作为这次培训的承办单位,进校非常重视这次培训,教师渊博的学识和尽职尽责的授课,使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参加这次培训的一些感受。

一:加强美术教师专业水平,更新专业知识。

这次培训可以看出对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视程度。在这次培训开设了创意素描,归纳色彩等课程,更突出强调教师要有创造思维和主观表现,打破了传统素描课、色彩课的严谨写实的拘束,这种教学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二:广大小学美术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那么我们美术教师因该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美术素质教育,而不是针对少数美术特长生和高考班的专业美术培训,我们广大基层美术教师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全体学生的美术教育上,不要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或者所谓个人成绩而忽略了自己的基本职责。

三:美术教师不仅要做美术技能传授者,还要做美术文化的传播者。

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必须重视文化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不仅是一名美术人,还应该是一名文化人。

四:美术教师应立于本地区自然风景、民间文化特色,开发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范文6

关键词:以史论画;以画带史;以画验史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180-02

美术史课是美术专业的主干课和必修课之一。各高校均把“美术史课”作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其地位显赫。要学好美术理论知识和掌握绘画技能技巧,就应该了解人类美术的发展演变史况;认识历史上各风格流派的画家群、作品群和其理论主张,并通过对历史上不朽的美术名作的赏析来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美术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以及为将来的艺术创造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就目前多数“美术史”的著作多处于材料堆砌的状态里,无法达到吸引人的目的。总结起来,主要表现于题材内容形式单一、叙述老调,作者主动参与程度不够,对题材的选择,观点的思辩力、创造力不足,导致老生常谈,不能很好的引起读者的兴趣,更不要说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了,即便是读过“史”的知识,也因枯燥,容易忘记。自我的学习思路和方法的多样性固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面,但我们仍然希望出现一些有意思的美术史著作。

在美术中必然要介绍中外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由于社会状况、哲学思潮,包括宗教、文化、伦理、风俗等的不同而导致的艺术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的演变发展走向,以及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追求在绘画作品中的物化表现和不同绘画流派的形成;介绍中外各个时期、各个画派的画家群、作品群、批评群的状况,并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导下从中吸取艺术养料,通过对各种风格流派的了解、对各个代表画家的研究分析来提高对历史名作的解读和鉴赏能力,从而更好的把握时代精神,提高审美素质,创造出更好更多的艺术品……这是开设“美术史课”的目的意义。

在传统的“美术史”学习中,惯用的手法是按时间顺序了解美术发展历史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以美术发展的史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以浅析代表作品帮助理解史况。我称这种方法为“以史论画”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绘画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理论思潮及发展走向讲得详细,因为它注重的是“史”的结果。对实践进行总结的话,应该发现,以史学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整理与综合,条析缕陈是很重要,但我们无法从这些故纸堆中发现“生命”的迹象,众所周知,美术史是由个体的艺术家所构成,艺术家的独特气质和他们与众不同的创作手法才让他们脱颖而出,他们有师承、有脉络,然他们的成功却不是通过学美术史得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瓦萨里编撰的也只是艺术大师的传记性文字而已,可这已经足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因为在他的书中我们能嗅到艺术家们真正的“气息”,“气息”本身才是重要的因素,以维罗基奥影响达芬奇,菲利普.李皮影响拉斐尔,安格尔影响德加,德拉克罗瓦影响印象派诸子而言,莫不是以气息带动画史的结果,“气息”一词虽然不能以一个定义来加以阐释,但画过画的人对此应不会隔膜,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学习艺术都可以走到一个相通的境地,这其中艺术的感受至关重要, 而通常的美术史的叙述方式常表现的一个特点是:文字枯燥有余而趣味不足,尤其美术是一种直接诉诸观赏者视觉的艺术,尽管优秀的画家和优秀的美术作品不能没有坚实的艺术理论、哲学、美学、社会文化思潮,以及丰厚的社会生活实践等作基础和指导,但是,美术终究是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观赏者的面前,美术作品终究采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视觉形象,包括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表意符号系统,向观赏者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哲理思索和审美追求,传达作者对社会生活和人性的思考评价。简言之,美术是最具直观性的艺术。

“以史论画”的方式常表现的另一个特点是:读者被动接受有余而主动思考的能力培养不足。书中虽然“给人的很多,但真正能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东西很少。美术史的存在应是读者与作者的双边活动,而且一本美术史著作的诞生的主要目的应不光是陈述事实,而更应该是对人有所启发,哪怕存在着争议,也应该将自我的观点和认知鲜明地摆出来,美术史的作者在转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给人方法的启示和判断的能力,教给方法,让读者利用这些方法去学习并掌握更丰富的知识。美术史虽然要讲授给很多史知识,但从根本目的上看,是要引导人们通过史料的学习掌握,在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同时,站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去验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从美术遗产中开掘、发现有用的知识理论和技巧,才能推动自己创作乃至当代艺术创作不断丰富发展。以作品的赏析为突破口,引导读者进入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环境中去,积极参与思考,主动探索和挖掘蕴藏在作品中的社会历史、文化哲学和美学意蕴,从对不同时代作品的比较中寻找美术发展演变的社会文化根源和规律。这样来,美术史的写作与阅读的效果就大不一样。我把这种方法称为“以画验史”。

如果要通过美术史达到既传达知识又启发思考能力、既教给方法又培养了创造力之目的话,采用“以史论画”的写作思路是不适宜的,这样做既不利于调动读者的积极参与,也不符合今人研究美术史的接受心理习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主动思考获得的知识,比轻易获得或别人灌输给的知识的记忆印象和记忆持久性要强。与“以史论画”的教学方式相比,“以画带史”之注重鉴赏能力训练的写作思路,此外,他克服了前者生动性的不足,这种由“画”到“史”的写作思路,用直观的美术作品直接刺激读者的视觉,这必然会引发人们积极思考问题的主动性,调动其艺术鉴赏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作者与读者之间处于一种急于交谈或交流看法的良好氛围之中,这样的“气息”环境的营造不仅有利于传播知识,更有利于作者有效地培养读者的艺术兴趣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从理论上讲的话,首先,“以画带史”的写作方式能使读者认识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思想文化背景及艺术思潮等“史料”知识的重要性。艺术鉴赏的思维活动实际上是艺术创作思维活动的逆向活动,对画家来说,其创作思路是将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哲学美学思想溶进画面中,通过画作传达给观赏者;就观赏者来说,其思路却是要通过画面将画家溶入其中的思想情感和哲学美学意蕴挖掘出来。因此,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把自己的个性、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社会人生感悟等渗入色彩线条或造型之中,创造出意蕴深刻的美术作品;在艺术鉴赏中,鉴赏者必须透过作品表面,分析研究,挖掘出蕴藏在其中的艺术家的深厚情感和社会生活内涵,从而达到认识社会生活的目的。因此,鉴赏者要想深入地读懂一副画,就必须对绘画作品所处的社会状况、思想文化背景、艺术观念,乃至画家的艺术个性、审美情趣、艺术追求、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等进行较深入的认识理解。这时,这些“史料”知识就成为学生迫切想了解的知识,美术史就自然获得了传授理论知识的良好条件。例如欣赏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如果不去了解达芬奇的艺术观点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乃至欧洲的社会状况和思想文化状况的话,不去了解圣经故事在西方世界的巨大影响,观赏者能看到的充其量是一位神圣的基督面带悲悯世人,与门徒作别的场景,但其中的悲剧意识此一重头戏却已经被略化,相反,一旦对达芬奇的艺术必须师法自然,创造出近似自然的“第二自然”(艺术作品)的现实主义文艺观有所了解,并认识14世纪至17世纪初,即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以“以人为本”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时期,是以提倡个性解放,重视科学,倡导文化教育,重视人的价值和追求生活享受,并以此来对抗中世纪的神本主义思想和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等封建意识观念的划时代时期。如果这样的话,人们至少可以从耶稣与众门徒的肖像及表情中,还可看到耶稣的特定角色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即不再单纯的被神话,作为信仰的领路人,他的目光中透露出的坚定和对信仰的自信,看出从容微笑中蕴涵着对新生命的追求和对世人的宽恕,感受到整幅作品中传达给观赏者的不同于中世纪时期的耶稣形象与气质、生活态度、生命价值等思想精神境界。所以,“以画验史”的描述方式,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可以带动读者对“史”的兴趣。只要作者能将不同时期的优秀美术作品的鉴赏引向深入,美术史中的“史料”知识必然会得到有效的传授,而且是在读者自身需要意识下的传授。

其次,“以画验史”的陈述方式重视对读者的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可以启发人们学习的积极性。艺术鉴赏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创造性的艺术评价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得到艺术佳作带来的精神陶冶和审美,也不仅在于熟悉记背几幅名家名画,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向中外名家名画学习,从前人留下的优秀艺术遗产中创造性地发现和借鉴吸收适合当代艺术发展和自身艺术发展需要的艺术养料。与“以史论画”的教学方式相比,“以画验史”的教学方式在重视作品欣赏、强调启发性、趣味性和重视读者能力培养的同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史料”知识理论上讲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由于“以画验史”的方式具有较好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并且能让观众充分意识到“史料”知识理论对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重要性,意识到艺术鉴赏活动的创造性带来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