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范文1

0 引言

目前,中国对外国设计师存在着两种极端的态度:一是高度认同。在过去30年,业主和大众对外国设计师的高度认同统领主流舆论。外国设计师被认为是创意、技术、专业服务理念和高品位生活的代表。另一种态度,刚好相反,是极端地反感。最近几年,在开发商和大众中一种反对的力量正在逐渐形成。他们不否认外国设计师的能力,但认为他们的作品脱离实际,鱼龙混杂,令人费解。这种态度在住宅项目市场别普遍。

1 存在的问题

1.1文化冲突

主要存在两种文化冲突。一是施工企业的水平层次差异。开发商和建筑师决定了设计理念,但是中外施工企业的水平不同可能使一个好的创意变成一个恶梦,产生意想不到的坏的结果。二是文化上的差异。外国建筑师可能不懂中国文化和传统,设计一个完成与环境相冲突的作品。文化差异从广义上讲是一个涵盖许多领域的大问题,它不只发生在中国,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会发生。

1.2时尚品位和大众品位

一些业主提醒我他们不需要国外风格,相反,他们希望外国设计师未适应他们自己的生活品位,尽管有些外国风格设计在中国很流行。换一句话说,老百姓真正的需求应称为基本需求或大众品位,而媒体的焦点只能称为时尚品位。

2 国际合作开发

2.1基本要求

在施工领域拓展与分享知识。特别在20年内,中国会通过国际合作得到外国公司的知识和经验。今天,中国建筑公司和施工企业在能力与技术上是领导者,但可惜没有被媒体认可。

施工过程的全球化。设计与建造机构,包括国际化的和本地化的机构的合作。

新挑战。新世界模式的可持续挑战。新世界设计模式是基于什么是充分的(足够的)。

2.2挑战性要求

第一个挑战与官僚的和组织的问题相关,具体地说它是由不同国家的专业执照、不同实践、不同工作机构派生出来的。

其他难于应对的挑战是由所在国当局的行政与财经困难导致的。

经验显示,在设计会议上从来没有足够的时间交流和讨论地方体验、文化背景和相互期望。

其他的问题则与语言和文化需求的认知相关。尽管英语并不是所有合作者的母语,但英语被作为跨国合作的共同工作用语。在英语方面较低水平的熟练程度会阻止合作者在交流过程充分参与。

2.3保证成功的条件

强有力的领导和清晰的沟通能确保良好的讨论协调和信息流通。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好的议程。

2 好的总结和系统化。

3 对参与者进行激励。

4 及时做出精确和细致安排。

5 好的协调和工作指导。

6 每次会议后,注意最后期限控制,保证信息畅通。

对概念、责任和目标进行清晰定义是成功合作的关键。

对概念导向来说,设计导向是非常有助的。

工作团队成员之间的高度激励和开放的工作氛围支持团队成员问的合作。好的工作氛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积极参与。成员高度的激励和奉献。

2 在决策过程中平等表达。

3 随时准备提出问题和批评。

年倾听不同意见,寻找共识与妥协的文化。

5 灵活性和差异上的相互接纳。

6 随时准备分享经验。

2.4应遵循的程序

1 达成对主题的共同理解。

2 清晰定义目标。

3 清晰和现实的工作计划。

4 清楚地下达责任目标。

3 结论: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有效策略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和研究,我总结出以下一些策略,能使我们在中国的建筑设计设计实践尽可以取得成功。列举如下与大家分享:

1 理解市场。

2 及时沟通。

3 耐心。

4 及时捕足信息。

5 得到地方政府支持。

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范文2

现行的职业教育,往往过于突出职业技能的教育,而对职业道德方面的修养重视不够,培养的毕业生,专门之才有余,而行业之德欠缺。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现状,我们须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广受敬重的职场新人。

一、职业道德综述

在现代社会,职业是人的谋生手段,是展现个人才能和价值的途径,也是人与人发生交往、扩大社会关系的主要渠道,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职业道德是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道德是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员,在特定的工作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历史上曾形成的一些蕴含道德要求的行规,一定程度上就是职业道德表现形式。

社会分工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由于社会分工,人类的生产就必须通过各行业的职业劳动来实现。职业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形成了很多种不同的职业道德。每个从业人员,不论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职业道德。比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师德,医生要遵守救死扶伤的医德等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也应当加强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职业道德意识,对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推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诚信――做人做事的根本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事的根本,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思诚就是追求诚信,这里自然涉及两种道德承诺:做人的承诺和做事的承诺。做人做事都关乎诚信,所以诚信是做人的道德之“信”,也是做事的实践之“诚”。因此诚信就是:做人做事诚实不欺、遵守诺言,言行合一,取信于人。

诚信是?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诚信作为职业道德之一种,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增强诚信意识,对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养成、未来的就业与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诚信作为职业道德具有相当明确具体的内涵。比如,对行政系统工作人员来说,讲诚信就应牢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古训,发挥社会垂范作用,廉洁自律,勤俭奉公,说实话,办实事,对成绩不夸大,对缺点不隐瞒,树立以诚信赢得自身权威、赢得群众支持的意识。比如,对生产经营者来说,在职业活动中,要遵纪守法,合法经营,重合同,守信用,杜绝缺斤少两、偷工减料、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不道德行为,从而赢得客户的信赖,实现生产经营的良性发展。

因此,诚信是个人高尚的人格力量,是个人赢得他人尊重信赖的前提;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赢得客户、谋求发展的基础;诚信是行业赖以生存发展,维护良好形象的基础。

诚信的基本要求:要诚实无欺,要讲究质量,要信守合同,要讲究职业良心。

(二)责任――事业的起点

责任作为社会成员的一种职责和义务,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有很多种类,比如按照主体来分,有个人责任、集体责任(国家的责任、单位的责任)等;按对象来分有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道德的责任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一个“负责人的大国,负责人的政府,负责人的公民”。作为职场人士,就是要做一位有责任感、勇于负责的员工。

责任是一种人生担当。责任是对人生义务的勇敢担当,也是对生活的积极接受,更是对自己所负职业使命的忠诚和信守。一个充满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因为这份承担而让生命更有分量。

责任是一种职业要求。在职业生涯中,对工作认真负责是最基本的要求。当一个人从心底真正具有了责任意识,认识到责任不仅是对企业的一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并在这种负责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自己所获得的尊重和认同,才能从承担责任中获得满足。承担责任、努力工作,对自己而言,是一种快乐和幸福;对企业而言,是可以真正放心的员工。

责任就是价值。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越大,证明他的价值就越大。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感到自豪,同时,想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勇于去承担责任。

(三)合作――力量的源泉

我们无时无刻不置身于团体合作中,合作推动着人类文明发展、社会进步,合作给我们带来了力量、慰藉和快乐,对此我们每个人都深有体会。

合作是一切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现代社会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行业分类众,企业数量多,因此要完成宏大工程和复杂产品,就需要众多生产者分工协作,亲密配合,发挥合作互助的职业道德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生产有机整体的顺利运转。

合作增强力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合作使个体更加强大更有力量。我国谚语曾说,“一双筷子易折,十双筷子难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都形象揭示了合作的非凡价值。当一项工作或任务远远超出个人能力范围时,进行团队协作就成为必然,团队不仅能够完善和扩大个人的能力,还能够帮助成员加强相互理解和沟通,把团队任务内化为自己的任务,真正做团队工作的主人,这样的团队会战胜一切困难,赢得最终的胜利。而作为这样的团队成员也会在团队协作这个过程中获得乐趣,迅速地成长起来。

合作是一种精神。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无怨无悔地做出奉献和牺牲,并且会自动地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同时会给予那些诚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适当的回报。如果团队合作是出于自觉自愿时,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必将会激发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这种人人心情舒畅,个个热情工作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才智和创造力,共同结成愉快向上、事顺人和的集体环境。

团队合作锻炼沟通能力。为了实现高效的合作,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老板不欣赏性格怪异孤僻的员工,欣赏的是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公司着想、充分理解对方、乐于交流分享的员工。因此培养良好的沟通意识和技巧就成为合作的首要条件。

学会合作,就必须重视他人的作用。对一个学生来说,学会合作,首先必须接受老师科学的指导和同学善意的帮助,必须把自己融入班级和学校的大集体当中去,要实现这种互补和助益,就必须与他人建立起和睦相处的融洽关系。

合作的基本要求:顾全大局,真诚友善,平等尊重,信赖互助。

(四)敬业――从平凡到卓越

敬业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执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尽职尽责,勤奋认真的行为以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锲而不舍的强烈事业心和忘我精神。

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荀子说:“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宋朝朱熹对“敬业”的解释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也和敬业有关。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讲的就是宰牛者庖丁以其专注热爱的敬业精神,练就了合乎乐舞、游刃有余的娴熟技艺,甚至是由技到艺的职业境界和由技艺到养生的人生境界。敬业的职业态度历来为人所推崇称扬。

敬业是现代员工素质的要求。现代生产的规模化,劳动工艺的复杂性和高新技术趋势,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不疏忽不懈怠地完成好自己负责的工作环节,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生产体系健康高效运转。

敬业是一种工作态度、职业态度,也是职业道德的崇高表现。一个没有敬业精神的人,即使有很强的能力也不会尽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自然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和接受,而能力相对较低、但具有敬业精神的人却能够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并逐步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后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广受尊重的人。

敬业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一个员工要把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当成一种习惯,乐于把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得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做到有始有终、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要乐业、要勤业、要精业。

三、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在专业学习中训练,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在自我修养中提高,在职业活动中强化等。我们觉得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抓好师德与教风建设

教师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的品德修养、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和日常行为举止对学生都有着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唐朝的韩愈提出教师要“以身立教”,认为只有为人师表,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曾指出,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教师为人师表很重要,学生做的事,教师们要躬身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们要躬身共学;要学生守的守则,教师要躬身共守。广大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责任感和事业心,以认真负责的精神教育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培养学生,以亲情和爱心来关心学生,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举止去影响学生。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在校园文化环境软硬件建设上,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精心美化绿化校园,形成优美恬静、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文明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为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可以把开设的专业和未来对应的职业结合起来,形成富有职业特色的文化宣传园地。比如,定期举办职业形象和技能展示活动等,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普遍参与,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感情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三)在实践、实习和实训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训练

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带领实践的老师、行业的师傅,都应该把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养成放在重要位置,帮助了解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讲述关于职业道德的正反典型事例,明确职业道德的标准和作用,而不只是简单的技能强化形成。

(四)聘请行业劳动模范和成功人士

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无数的先进人物,他们用自己的优秀品质、卓越贡献,书写了激励人心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境界。通过他们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同学们可以领略和体会行业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价值,激发自己的职业情操。

(五)发挥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对职业道德建设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范文3

这一倾向集中地表现在专家报告和杂志文章中:有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内容非常丰富,讨论也十分深入;但是涉及到多媒体教材建设方面,则或者偶尔捎带提及,亦或在操作层面上一般性地议论。与前者相比,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处于明显的弱势!

其实,“课本乃一课之本”是不争的事实。在传统教学活动中,书本教材建设是被视为基础建设的:有出版社专门负责出版书本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请最有学术水平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教材为学校安排课程的首选、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正是由于长期以来的这种重视和努力,形成了书本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深度的权威性和广度的覆盖面。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探讨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学过程的转变和(包括多媒体教材在内的)教学资源建设。对于后者,虽然教育部举办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赛事,各专业公司和各学校教师也开发了不少多媒体教材,但是与书本教材相比,数量和质量都远不能满足需求。至于理论研究方面,探讨教学过程还有一些从国外引进的教学理论作为依据,如建构主义理论、混合学习理论等;而有关教学资源的理论依据,在国内外则一直处于空缺状态,从而形成目前不得不借用美术、影视等传统艺术理论,来暂时维持开发多媒体教材过程中无“章”可循的局面。由此可以看出,上述那种“重过程探讨、轻教材建设”的倾向,是需要引起重视和亟待解决的。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没有认识到多媒体教材与书本教材的质的区别,从而认识到开发多媒体教材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二是没有认识到这个新领域研究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填补这样一个国内外空白的领域,决不仅仅是在操作层面上探讨一些多媒体技术应用所能完成的,如本文将要说明的,它需要在基础方面做许多开拓性的工作。这些研究工作的意义,不仅对信息化教学,甚至对信息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深化多媒体教材建设方面的研究工作

与用文字语言编写书本教材不同,编写多媒体教材用的是多媒体画面语言。后者基于屏幕呈现,可以不断刷新,该屏幕上除用文字语言外,尤以呈现形态、运动、声音、色彩见长,还可用交互功能和编辑功能配合来组接画面等。这些都说明多媒体画面语言属于画面语言范畴,是一种与信息社会适应的新的语言类型。将书本教材的内容移植到多媒体教材上呈现,不能照搬,而需要改编,如同将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一样。

运用文字语言的最基本要求是会写和会用,即不仅能写字,还要按照语法、句法写,否则无法进行交流。同样,运用多媒体画面语言也存在会写和会用的问题,“会写”显然是指运用多媒体技术,但是“会用”却被人们忽视了!因为大家还不知道画面语言的语法规则。

信息社会里已经出现了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并且还在日益流行和普遍运用着,但是却缺乏语法规范,这难道不需要引起重视和亟待解决吗?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画面语言编写多媒体教材,仅学会多媒体技术是不够的。掌握多媒体技术只能解决会不会“写”的问题,却不能解决写得是否规范的问题。例如,在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中获奖与否,其差别并不是会不会用多媒体技术,而是编写的多媒体教材是否规范。

在一些杂志的文章中,也能见到有关规范多媒体运用的讨论(虽然没有明确“多媒体画面语言”),而且有些讨论还是很深入的,如提出多媒体(图像)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要用在有疑难处、不可言传处和激发灵感处”。这实际是在讨论规范“围绕教学内容运用媒体”的基本原则。又如,指出“当画面的出现影响到学生听音乐的效果时,那还不如直接听音乐的好”。这里讨论的是规范“陪衬与主体关系”的原则等。这些原则便是规范画面语言的语法规则(也可将其视为规范画面艺术的艺术规则)。

由此还可将讨论再深入下去:

1.不管大家是否自觉,编写多媒体教材的多媒体画面语言,是一定要按照画面语言语法规则运用的,遵循了就会出“亮点”,违背了就会出“败笔”。评奖时看的就是这些“亮点”与“败笔”。

2.与文字语言不同,画面语言与画面艺术是相通的。

概略地讲,形成画面语言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①要有足够数量和类型的语汇和词汇;

②形成一套完善的规则(如语法、句法);

③在语言交流场合形成了共识。

其实,形成画面艺术所具备的条件也是这三条:

①要有足够数量和类型的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

②形成一套完善的规则(如艺术规则);

③在艺术欣赏场合形成了共识。

二者的区别只是在应用场合上:画面语言用于传递知识信息(如地图、教学挂图等),属于语言范畴,遵循语法规则;画面艺术用于传递视、听觉美感(如绘画、摄影、影视等艺术),属于艺术范畴,遵循艺术规则。编写多媒体教材需要将二者统一起来:教学内容上,将其视为语法规则;表现形式上,将其视为艺术规则。因此,可以将“多媒体教材设计”称为“多媒体画面艺术设计”。

3.由于画面语言是以形传义的,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不可分。因此,规范画面的艺术规则还应将认知规律包括进去。画面艺术规则规范组成画面基本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属于画面语构学范畴;画面认知规律规范画面与其表达内容之间的关系,属于画面语义学范畴。文字语言是形义分离的,语构学和语义学分属两门学科,而画面语言中二者合一了,这是多媒体画面语言与文字语言之间质的区别!

这一案例说明,在多媒体教材建设领域,还是有大量深层次的研究工作可做的。今后如果有更多这类研究文章或报告出现,则教育技术领域中信息化教学研究的“一头沉”现象将有望转变。

如何按照画面语言语法规则规范多媒体教材

既然多媒体画面语言一定要按照画面语言语法规则运用,而后者又是目前国内外的一项空白,这一客观现实对我们既是困难,又是机遇。于是,在全国教科“十五”规划期间,安排了一项《多媒体教学资源中画面语言研究》的课题,经过各校参加课题组教师多年的努力,终于在2008年创建了一门“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MDT),并且从该理论中提炼出八个方面的艺术规则,基本上可以将多媒体画面艺术覆盖过来。目前,虽然规范多媒体画面语言的语法体系已经在我国初步形成了。但今后的推广应用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在应用中不断修改、完善。

其中,涉及的这八个方面艺术规则分为两类。而关系全局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突出主体(或主题)”:就是要把重点、难点或正在讲授的教学内容在画面上以突出的形式呈现出来。

2.“媒体匹配”:就是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用与该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媒体来表现。在选用媒体时,应遵循“动静一体、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原则。

3.“有序变化”:就是“规范变化的度”。不论静止画面或运动画面,表现形式出现的美感均源于变化,变化是产生美感的基础,而把握准变化的“度”才是产生美感的关键。

由于画面上的内容是用来转递知识和转递美感的,“突出主体(或主题)”艺术规则为两个“转递”明确了指导思想;“媒体匹配”艺术规则规范准确、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各类媒体,以确保知识的转递;“有序变化”艺术规则规范媒体在画面上变化时要注意适当的“度”,以确保更好地转递美感。

具体涉及五个方面,即“背景”、“色彩”、“文本”、“声音(包括解说)”和“交互功能”。由于已将静态、动态画面(图形)艺术规则纳入到“全局”类,因此这五个方面应该能够将多媒体画面艺术覆盖。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是在大量多媒体教材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将这八个方面细化为34条艺术规则后,就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使设计多媒体教材有“章”可循。

例如,上述语文课件中提到要注意文本、图形的特点和优势,实际已被纳入选用媒体应遵循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媒体匹配”艺术规则中;而提到为音乐配画面的要点时,实际已属“背景”艺术规则的规范内容,即“背景在陪衬主体时,不能喧宾夺主”。似乎可以不严格地讲,目前设计、点评多媒体教材中所遇到的问题,一般都能在这八个方面34条艺术规则中找到依据(如果出现例外,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总之,自觉地掌握画面语言语法规则,使设计、点评多媒体教材的工作规范化,可能会使信息化教材建设领域的研究工作上升一个台阶。

方正科技打造简单易用计算机教室

在教育行业拥有深厚基础的方正科技打造了简单、易用的计算机教室解决方案,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易维护、易管理、易教学的信息化平台。

易维护

在方正科技的计算机教室解决方案中,终端采用带有方正软件保护卡的方正PC,终端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均可以通过方正保护卡进行统一的分发。同时,方正保护卡确保了每个终端的系统及数据硬盘在每次开机时可自动还原,保证终端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大大减少系统故障,从而避免了因此而带来的计算机使用率降低、维护难度高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方正保护卡有别于传统保护卡,可以在系统保护状态下保证每个终端的杀毒软件病毒库实时更新,确保终端免受新病毒的侵扰。

易管理

通过方正软件保护卡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计算机教室的管理方便度。方正保护卡的“网络部署”功能将传统保护卡“增量拷贝”的单点增量拷贝功能,创新地提升为多点批量部署,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方正保护卡独有Partion模块,可实现在对磁盘完成分区后再次分区时,不破坏整个硬盘分区,从而提高了用户管理和使用的灵活性。这套系统还能将主机名、IP地址等与网卡紧密地绑定,在远程就可轻松地完成用户主机的网络属性配置,彻底解决了进行大批量的网络配置时出现的主机名、IP地址冲突的问题。

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范文4

一、转变学生思想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我们的传统教育多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学生要听 老师的话”,“学生到学校就是来接受教育的”等等诸如此类的灌输,使学生早已习惯师教我学的模式.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是老师的事,家长的事,而不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校对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丰富想象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不够.要想成功打造高效课堂,必须转变学生的思想,特别是初中数学的学习,抽象性的思维大量增加,如果学生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会觉得非常枯燥无味,越学越差.著名教育家斯卡纳金曾说过:“如果孩子没有 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通过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意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积极主动地要求学习.我觉得课改给予了教师许多的培训,也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培训,使学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知识观,上课观.当然,课改推行之后,我们教师观念的转变都非常不易,学生的观念转变并非易事,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有耐心和决心,态度要亲切诚恳,不断摸索方法,持之以恒,相信我们的教育会越来越好.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系统地分析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问题和评价教学结果的过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和优化.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分为组织教学、复习引入、讲授新课、练习巩固、课堂总结五个阶段.优化教学过程,重要的是要打破程序化,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现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合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有效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组时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不同小组之间各组的整体学习及活动水平大致相同,但同一个小组之间各成员的学习活动水平应该不同.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要关注学习差异,也关注个性特质,让课堂充满合作氛围.通过小组合作评价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同时教师适时激励,这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做好准备.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翻译环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213-04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进一步扩大,社会不但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且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英语应用基础能力的要求提高,外语应用技能被突出到重要的位置。但是,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差,尤其在翻译时常常误解了文献资料的原意,这不仅影响了交际,给所在公司造成了业务损失,而且在各种交往中有损公司形象。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和评估翻译环节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抓好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同时,切实有效地搞好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翻译环节的定位

近年来,对于专科、本科翻译教学的讨论,各界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最新的观点是提出了区分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加拿大的翻译家让·德利尔(Jean Delisle)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作为语言的教学方法,大学翻译课程不存在自身的目的,也就是教学翻译。而美国的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口笔译学院教授鲍川运的观点是:在本科院校里的翻译教学,包括非外语专业和外语专业,它只是简单的教学翻译,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时间以及培养目标中,不管是质还是量都与专业译员培养存在较大区别。

中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对此也持相同态度。例如穆雷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一书中,根据目的不同,把翻译教学归纳为三种。第一种,以提高双语能力为目的,通常是为了辅助外语教学,这种翻译教学就是教学翻译,它的重点是对比习惯用语、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第二种,以培养翻译工作人员为目的,主要是培养译员,这种翻译教学可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它的重点是提升翻译能力、树立正确的翻译观;第三种,以培养非专业译员为目的,主要是为推行大学生素质教育设立的翻译课程,重点是拓宽知识面、培养双语表达能力及丰富多种文化知识等。

在高职院校的翻译环节教学,包括非外语专业和外语专业(除翻译专业或方向外),其目的并非培养专业翻译(外语专业也只是培养翻译工作的助理),即使开设了翻译课程,其主要目的是结合专业知识,培养双语表达能力等。

我们来分析一下PET考试的翻译题。它一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试卷中有原文,并且有四种可选译文。表面上看它是翻译,而实质是考查学生对原文的理解程度,用不到太多的翻译技巧。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考查方式了解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情况。第二部分,考卷中提供一小段英文,要求考生通过使用翻译技巧把它翻译成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汉语。此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翻译技巧的掌握程度,也可以考查学生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中,要求学生要具备五项基本技能,其中之一便是翻译,主要包括:“正确翻译一般语句,符合汉语习惯;正确掌握被动句式的译法;正确掌握倍数的译法;正确掌握定语从句的译法;正确掌握长句的译法。”

通过以上分析,高职院校翻译环节的教学(除翻译专业或方向外)可被认为是:第一,辅助教学的手段,主要是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及交际能力;第二,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翻译技能。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翻译环节应遵循的原则

无论什么课程或者教学环节,都需要结合总体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具有自身的特点,侧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目标是培养管理、技术以及服务等方面的人才,注重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所以高职院校翻译环节教学也应该遵循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相关特点。

(一)应用性原则

我国高等教育以前以本科教育为主,主要培养研究型和理论型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在“工学结合”思想指导下,高职院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然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翻译环节仍未有很大起色。所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英语课程教改必须坚持应用为主的原则。在翻译环节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基本素质教育,而且要更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并非理论研究人才,它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未来的业务领域或交际场合,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翻译技巧,正确表达常用的汉语或英语。

(二)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

与通常的学历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实际的应用能力,基础知识辅助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国家教委已明确提出,专科层次的教育要坚持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要求同样也适用于高职教育英语教学中的翻译环节。通常学生只是使用较为简单的口头或书面英语,极少遇到篇幅较长的学术性文章的阅读或者翻译。翻译教学要以此为目的,内容要涉及常用的语言和与业务相关的知识。虽然翻译知识和技能不如职业译员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但却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只需要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一些特定场合或常用语的翻译即可。比如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可以侧重教学生一些商务单据、产品说明书或商业信函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对于旅游酒店专业,教师可以侧重教学生一些有关旅游景点、文化等方面内容的翻译知识与技巧。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翻译环节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职学生英语底子薄,基本功相对较差。在翻译教学中,笔者就发现较多的问题,例如缺乏基本翻译知识和技巧,不了解英汉词汇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译文不符合使用习惯等。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以教师为中心”,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前翻译教学多数运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及中心,控制着课堂的教学内容及节奏。他们的教学方法停留在照本宣科,要求学生按照课本内容逐句翻译,然后逐段翻译,教师对学生的翻译点评多采用纠错法,甚至对比较难的内容干脆就给出所谓的“标准译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相当有限,学生之间也缺乏必要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无法保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缺乏师生互动、缺乏交流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学生篇章翻译能力差,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纷繁复杂的、以篇章形式出现的翻译材料就束手无策。

(二)对实际交际中专业词义差异的困惑

当前翻译教学多数省去了对两种语言的比较、字词用法的推敲,而且由于没有具体的仿真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设定,没能进行专业词义差异的比照,因此学生在翻译练习中通常会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表达习惯、思维方式来表达,以致在翻译中出现很多的误解。“狗”在中文里通常是贬义,比如“狗眼看人低”、“狐朋狗友”等,大多数学生在翻译“You are a lucky dog.”时会觉得有困难,更不用说要求他们能够把机械学的“dog”的词义准确翻成“用夹具(或抓具等)固定”。

(三)缺乏翻译技巧

译文不通顺或表达有误,另一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翻译技巧。例如在英语中会有非常多的被动句,在英汉翻译时这些被动句必不可少。通常,被动句有多种翻译成汉语的方式。比如:“The type of computer is made in Taiwan.”显然把它翻译成“这种计算机在台湾被制造”与汉语的表达习惯不相符,也不通顺,可以把它翻译成“这个品牌的计算机是台湾产的”。学生在表达上的失误,原因在于缺乏翻译技巧,被动句的翻译中,一项很重要的翻译技巧就是翻译成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主动式。

四、对高职英语教学中翻译环节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职学生学习的是一种初级“工具翻译”,重在培养他们双语信息的沟通能力,使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小型及个别大型企业与翻译有关的工作。由此,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突破点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模式,以任务为驱动。对于翻译环节的教学来说,就是要根据翻译作为工作工具的特点,把各种翻译形式(双向笔译和口译)相融合,以项目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任务教学。但是,当前各院校教学条件相去甚远,完整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并非每个学校的每个专业都能全面采用项目为导向。

(一)“仿真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1 “任务教学模式”是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在我国,“任务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已经广泛使用。不仅在语言教学中应用,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也经常被应用。“任务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某些任务,是指引学生达到目标的方法和道路,强调通过口头或书面交际共同获得意义。

2 逼真模拟工作的“仿真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应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翻译环节的“任务”已不只是原来任务型教学中的语言学习任务,而是紧密联系实践工作,逼真模拟工作环境以达到“仿真”;而且,通过老师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精心设计任务,强调学生利用自身能动性达到学习目标,以收到“驱动”的效果。高职“仿真任务驱动”翻译教学就是针对毕业生所从事的与外语有关的工作岗位,如跟单员、外销员、涉外导游等所涉及的内容,以单个任务为驱动进行翻译训练。

教学步骤分三步:任务前期,主要有外贸知识的导入、任务分工、翻译难点的处理以及清晰的训练步骤;任务中期,主要有翻译的实际操练以及修改,包括视译训练和口译演练;任务后期,主要是成果演示,包括学生间互评、教师总评和总结,有前后关联的课外、校外训练。

教学重点是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训练。

检查评价侧重于是否达到既定任务目标和学习目标,而不只是对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首先要保证信息完整,其次是语言完整。

不难看出,高职“仿真任务驱动”翻译教学模式不管从过程还是从内容、方式上看,它可以更为真实地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驱动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一模式不像传统翻译教学法那样用一些陈腐的翻译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提高翻译活动参与者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主动地学习翻译技能,参与翻译实践,掌握各种职业翻译技能。

(二)“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

1 基于真实项目的“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

当前各院校教学条件相去甚远,若条件允许,除了采用“仿真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还可以建构基于真实项目的“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把真实的翻译项目展现在课堂上,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分阶段、以协作式的知识建构过程开展工作坊式翻译教学。它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翻译项目中的认知能力以及翻译能力。

“翻译工作坊”与商业性的翻译中心有相似之处,都是由两个及以上的翻译工作者共同翻译。译者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分享经验,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把这种模式放到翻译课堂,它就演变成一种翻译教学途径,可以促进学生“从做中学”,实现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学习翻译。

2 实施“翻译工作坊”的方法

首先,教师需要把学生进行分组。以合同翻译为例,教师可以先以样本作示范进行针对性分析,然后讲述一些合同翻译的约定俗成的规则和行业套话的翻译,再以某个企业的合同作为翻译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分组翻译。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间可以共同探讨所遇到的问题或困难。然后各自独立翻译。译文出来以后,让他们之间互相传看翻译作业,并提出修改意见再修改,各个小组挑选出最优秀译文在班上宣读,再由全班学生对其进行评判并提出修改建议。最后,老师对学生的译评讲,选出最优秀的译文,同时引导学生总结翻译经验和结论,为未来的翻译活动积累丰富的经验。

高职学生不具备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即使学习者已经修改过,还是会有翻译错误的情况发生,所以,需要教师对于学习者的错误给予正确指导并及时纠正。高职教学虽然以学生为中心,并不代表可以忽略指导教师的作用。

“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掌控学生的整个翻译过程,教师和学生间有较频繁的互动,能够快速掌握学生翻译活动的情况,因此能有针对性地应用或调整教学对策;它还可以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翻译活动中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协同工作,让学生逐渐形成团队协作意识。

总之,“仿真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将工作任务与知识点整合,学习某项职业能力;“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核心是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以培养学生较完整的职业能力。前者的教学是围绕一个个孤立的工作任务展开;后者是由多个任务综合成的项目,使学生对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把握,把从前者教学获得的技能和知识点整合成一个整体。采用“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是当前各院校教学条件相去甚远,并非每个学校所有专业都能全面采用,这时“仿真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则比较容易实施。也许这样区分两者的做法会被认为没完全符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要求,减少了教改的革命性。其实教改应该循序渐进地改变,而不是将学生视作实验品去追求一蹴而就。这两种教学模式可合亦可分,学生和教师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空间。

[参考文献]

[1]鲍川运,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2003,(2)

[2]穆雷,中国翻译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范文6

1、学科建设管理的原则

所谓学科建设管理的原则就是在进行学科建设管理时应当遵循的准则和基本要求。它源于人们对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更是对学科建设管理的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要有效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就必须坚定不移地遵循学科建设管理的原则。

1.1系统性原则。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涉及到学校多个相关部门的工作,是针对学科的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研究基地而开展的系统工程。从学科建设的组成要素来看,学科梯队、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诸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合理、学缘良好的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培养优秀人才,产出丰硕科研成果的前提,而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质量又可以反过来影响学术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同时,活跃的学术交流不仅能提升学科内部整体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又促进学科与国外知名学府的了解与合作,扩大学科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因此,在进行学科建设管理时应遵循系统性原则,把学科建设的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和统筹安排,用全局性的缜密思维在学校整体规划的框架下,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使学校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紧密围绕着这些要素开展工作,明确分工,发挥优势,最终使得学科建设达到最佳效果。

1.2人本性原则。重视以人为本的学科建设管理,在管理中体现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在学科建设的各要素建设中,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的关键主导因素是人。在高校学科建设管理中,以人为本原则要求将人置于管理的核心,确立人的主导地位,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活动来调动学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活动和科研工作离不开人的努力和投入,人才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更是要以人的身心发展和潜力开发为主要目地来开展工作。因此,学科建设管理时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采取能够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方法,把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群策群力共同促进学科建设朝着最优化的方向发展。

1.3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是衡量学科建设管理效果的价值原则。高校管理讲求实效性原则,就是要以效果最佳化为目的,并辅以有效的手段、方式方法等。学科建设管理是为达到学科建设的各项目标而对建设过程井然有序的组织管理活动,其管理质量的高低与建设取得的效果关系重大。学科建设必须讲求实际效果,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也要十分注重产出的成果,努力实现投入和产出的同比例增长。在学科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实效性原则,在全面提升学术队伍实力,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同时,建立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实现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督促和检查学科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促进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2、加强学科建设管理的对策

学科建设的管理就是对高校学科建设运行过程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在这一系统下使学科建设工作得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内各高校都在积极努力地进行学科建设,旨在通过学科建设更好地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然而,由于学科建设的复杂性,学科建设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从学科建设管理的视角出发,加强学科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2.1发挥学科建设管理的协调作用。所谓协调,就是协商问题和调节关系。管理中的协调是指管理着或者管理部门对管理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问题和关系进行协商和调节,使之相互配合,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学科建设工作的具体开展往往涉及到学校多个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因此,高校的有关管理机构在多方协商基础上,作出决策和制定计划,并以此对学科进行动态的控制和协调,使各部门,各学院都能实现相关目标。在这一体系中,协调管理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协商和调节,才能确保学科建设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紧密协作,高效运行。当前,很多高校未设有专职部门和专职人员进行学科的管理工作,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分工和责任不明,导致出现学科建设管理松散、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时,当务之急是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主抓全校的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日常事务管理、协调、监督各学科的发展并总结经验。学科建设办公室应积极和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进行沟通联络以协调行动,充分发挥其桥梁沟通作用,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实现信息共享,最终在学科建设管理中实现思想上的统一和工作上的配合。

2.2建立学科建设激励机制。如前所述,学科建设的主导和核心在于“人”,即学科的活力和持久的创新力皆来源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科成员。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科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学科建设的激励机制的主要构建内容,也是学科建设管理提高效能的关键之所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科建设激励机制,首先要考虑“人”的需要。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并由低级到高级形成阶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也是前几个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一种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表现。由此可见,学科建设管理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科成员的积极性,实施激励措施,运用经济奖励杠杆,解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让学科成员能够专心致志地潜心做研究,共同促进学科建设朝着最优的方向发展。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还进一步强调,对于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起到激励的目的。对于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者而言,在物质激励的同时,还应充分运用精神激励的方式,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激发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学科发展最大的动力来源就是学者的好奇心,通过为他们创造能够发挥才能的平台并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的方式对学科成员进行精神激励,使得他们的自我价值不断得到实现,激发他们不断进取,不断创新。通过学科成员不同层次的需要所构建起的学科建设激励机制,将不断激发学科内部成员的积极性,为学科注入持久的活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