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育教育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育教育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以写定教;小学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和“单元整组教学”“主题阅读”等虽有联系,但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只把文章按人文内涵组合在一起,而是更深入文本内部,关注文章的形式,把握文章的内部结构,并在文章之间形成“互文关系”,使学生在探索群文时提升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
群文阅读教学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写景文的群文阅读教学势在必行。
上学期,为了把温州课题《基于小学写景文读写序列化实践研究》做实、做好、做出特色,我们从学生的写作角度入手,进行写景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为写景文教学打开了一扇靓丽的窗户,实现了“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一、立足学情,精选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以“写作顺序”为线索,把“按方位顺序”的文章放在一起;以“文章结构”为线索,把“总分结构”的文章放在一起;以“表达手法”为线索,把“联想和想象”的文章放在一起等等。有主题地萃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
如何精选文章,成为当前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困惑。在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以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起点、生活经验为基础,找到这些文章与学生经验的连接点和生长点,以便更好地开展写景文的群文阅读教学。
1.尊重学生起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哪个阶段应该学些什么,能够学到什么,受他们自身发展的规律、认识规律的制约。因此,精选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盲点以及学习特点等,挑选出最契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文本。如,三年级上册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孙老师结合学段目标,选择“中年级以段为训练点”的目标,精选教材中《秋天的雨》《富饶的西沙群岛》《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三篇文章,剖析了三篇文章中总分段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总分结构,但分述部分各有特色,《富饶的西沙群岛》围绕总起句写了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秋天的雨》围绕总起句列举了几个事物;《香港,璀璨的明珠》围绕总起句写了一个事物的一个方面。并以孙老师的下水文《贝壳》进行拓展阅读,降低了学生仿写总分段落的难度。孙老师的群文阅读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2.关注学生需求
精选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时,还要关注学生需求。只有在面对学生需要时,教师才会考虑“学生应该如何更好地理解这些教材知识”,才会竭力去寻找适合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内容,更多地认识学生、发现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如,四年级上册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潘老师根据本班学生作文开头出现的雷同现象,想学生之所急,供学生之所需,精选教材中《鸟的天堂》《火烧云》这两篇文章的开头,提炼出“时间+环境描写”方式的开头,并精心挑选了丁玲、古清生、沈从文、丰子恺等四位名家的名篇开头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明确“时间+环境描写”方式的开头写法,最后出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雷同开头,用“时间+环境描写”方式的开头进行修改,真正做到了“以写定教”。
总之,学生的阅读经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精选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必须找准学段目标,尊重学生起点,关注学生需求。
二、细研文本,抓住特色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说:“教材内容是指传递课程内容的凭借。”课程内容是指“教什么”,教材内容是指“用什么来教”。由于语文课本提供的只是教材内容,至于这篇课文“教什么”,也就是课程内容,完全凭教师的个人经验和认识去选择、去琢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语文课程内容的随意、零散、无序和经验化。记得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一文中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因此,开展小学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除了“立足学情,有主题地萃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外,还要细研文本,深入挖掘教材,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内容,又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得当的取舍――“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1.关注语言积累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个学段目标中均提到了“积累”二字,可见积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一个人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出口成章”,才能“下笔有神”。由此,细研文本,首先要关注语言积累。如一年级上册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黄老师精选了《哪座房子最漂亮》《小小的船》这两首儿歌,从语言积累入手,挖掘出特殊的构词方式──“AA的”叠词,通过把“青青的瓦、白白的墙”等这些词换成“青的瓦、白的墙”,让学生进行比较,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读起来更有节奏感。接着找出《四季》中的叠词,改说为“AA的什么”,然后出示相关图片用“AA的什么”来仿说,以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
2.关注写作特点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作品,在写作上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细研文本,我们要关注其写作特点,挖掘出文本独特的写作特色,选取典范内容让学生仿写。如,六年级上册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倪老师细细研读了第一组课文《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从写作手法来看,这四篇课文均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景物的独特感受。倪老师从这个写作手法入手,选取从“颜色、形态、声音、动作”等不同角度进行联想的句子,进行群文教学;接着以美文《巫峡赏雾》作为拓展阅读的文章,让学生内化“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最后让学生运用这种手法写《云江晚景》,真正实现“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三、关注语用,发展语言
“语用”即语言文字运用。也就是说,语文课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李海林教授也曾在《言语教学论》一书中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言语智慧教学。”因此,在小学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语用,从文章的写作顺序、段落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如,二年级上册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本人执教的《运用方位词把教室一角介绍清楚》是从写作顺序入手,帮助学生学会表达。首先复习盘点《北京》《秋天》,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这两篇按方位顺序的写景文,观察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发现:《北京》的观察顺序是从中间到前面,而《秋天》是从上到下的。这比单篇阅读教学更有优势,培养了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然后出示教室一角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顺序,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方位词来介绍。最后让学生动笔写一写教室的一角。学生的仿写既到位又精彩。
优秀片段如下:
学生1:教室后面墙壁的中央有一块又宽又长的大黑板。这块黑板五颜六色,漂亮极了。黑板上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还有同学们写的美丽汉字。黑板上方有八个大字“乐学善思 勇敢自信”,这是我们的班训。黑板下方贴着美丽的树叶贴画和端正的汉字书写作品。
黑板右边是争章台,上面贴着起飞章,代表着同学们的学习表现。黑板左边是展示台,上面贴着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照片和优秀的作文。展示台旁边有一个书柜,书柜里摆满了整整齐齐的书籍。书柜上面放着一个金光闪闪的奖杯,它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
你瞧,这就是我们班又美丽又干净的教室一角。
学生2:我们教室墙壁上方贴着“乐学善思 勇敢自信”这八个大字。大字下面是一块又宽又长的大黑板。黑板上画着五彩缤纷的图案,写着笔力十足的文字,那是同学与家长辛勤的汗水换来的。黑板下方贴着我们写的汉字和童趣十足的拼贴树叶画,可漂亮啦!
黑板左边是展示台,展示台上贴着许多优秀的作文和漂亮的照片。展示台旁边有一个书柜,书柜里面放着整整齐齐的书。书柜上面摆着一个金光闪闪的奖杯,它凝聚着我们大家辛勤的汗水。黑板右边是争章台,上面贴着起飞章,代表每个同学的学习表现。
瞧,我们班教室多美丽多整洁啊!
……
再如,五年级上册写景文群文阅读教学,王老师执教的《巧用抒情,写家乡一角》是从写作手法入手,让学生采用借景抒情或叙事抒情的方式表达情感。首先复习盘点《桂花雨》和《小桥流水人家》,弄清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的不同写法。然后从本册选学课文以及课外阅读中选取四个片段,分别选自《黄果树听瀑》《百泉村》《回乡》《故乡路》,让学生分清哪些是借景抒情,哪些是叙事抒情,并对写景文中的叙事与我们平时的事情记录作比较,弄清其不同点。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快速阅读的策略,同时培养了学生比较文本的能力。
优秀片段如下:
学生1:稻田,一望无际。金黄的稻田像一波又一波的浪涛,翻滚着、跳跃着……我不禁想起童年时代那一桢桢美丽的画面:沐浴着阳光,大人扛着镰刀,自如地走在田埂上;在涌动的稻浪里弓着腰,挥舞着镰刀;妇女们一边哼着乡歌,一边捆起稻子;小孩们一蹦一跳地给父母端茶送水;人们拉着丰收的喜悦,把粮食送进仓库……我难忘丰收的稻田,难忘金色的童年!
学生2:树丛中,夹杂着许多鲜艳的花。绿叶衬着红花,显得花愈发娇艳。那簇绿荫遮掩之处,住着一户人家。古老的屋顶上,是乌黑的瓦片,由于雨水的冲刷,已有了些许斑迹。房屋前,是一个小小的庭院。一个约莫七岁的小孩子正手抓一把米,撒一点儿,撒一点儿,正在喂小鸡;一位老奶奶正靠在竹制摇椅上,拿着锥子和针,缓缓地纳着鞋底;一个小男孩挽着裤腿,淌着水,踏着鹅卵石摸小鱼小虾。瞧,他多能干,捉了一尾鱼!
……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群文阅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并由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诚如蒋军晶老师所说,群文阅读某种程度上可以“治疗”目前阅读教学中最大的痼疾。
总之,群文阅读教学,给小学语文写景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开启了学生阅读的智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实现“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美育教育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艺术媒介;电影学原理;戏剧表演;影视表演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59-01
“艺术媒介决定论”是电影学原理四大基本内容的第一要义。它的核心思想是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各门类艺术以各自的表现媒介形成根本区别,电影艺术的表现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第二个层次,艺术媒介的特性决定了各门类艺术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创作方法。
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在创作思路和方法上一脉相承,有很多相同点,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因为电影与戏剧这两种艺术形式在艺术特点以及美学方面的艺术评定标准不一样。
一、艺术媒介与艺术材料
在《电影学原理》一书中曾经提到,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在艺术理论层面意义上使用了艺术媒介这个范畴;亚里士多德没有对艺术媒介这个范畴进行形而上的定义,但已经隐含了艺术媒介构成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区别的思想萌芽”。除亚里士多德之外,莱辛也在其著作《拉奥孔》当中论述了关于艺术媒介的“符号化”定义。
其实,《电影学原理》中早就通过严谨的求证和推论,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媒介的定义。艺术媒介,“即艺术的表现媒介,是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现,是艺术材料在艺术作品中的感性呈现,是某种具体类别的艺术作品的全体对象所构成的集合的总特征”。电影艺术的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戏剧艺术的媒介是“语言和外部形体动作”。
艺术材料即艺术作品是由什么物质材料构成的。稍微宽泛一点的定义是:艺术材料是指用于艺术创作的物质材料。艺术材料是艺术媒介的物质载体,艺术媒介要通过艺术材料才能得到体现。从表演的角度来讲,无论是戏剧艺术还是电影艺术,期间有一种艺术材料是共同作用于两种艺术形式的,那就是演员本身。
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共同点
戏剧与影视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在其中演员都充当着三方面的作用,作为创作主体的同时还具备工具材料以及被创作对象的作用,剧本提供的人物形象的创作通过表演这个过程来进行表现,创作过程也结合了演员本人的一些个人感情与个人气质,也就是所谓的三位一体,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表演,演员都同时充当着“创造者”“创作素材”以及“表演的最终呈现者”三个角色。
对于演员的培养来说,不管是影视还是戏剧都必须注重基本的素质训练,只有功底扎实了才能走得更远。对于技巧方面的培养来说,现在有一种类似于“无为而治”的观点,认为将生活中的人物原型搬到屏幕或舞台上来就行,不要刻意对演员进行技巧培训。虽然现在流行的一种对演员成功判读的标准很正确,即一个成功的演员创作的人物形象往往会让观众忽略了他是在演戏,并高度评价这种演员的表演水平。然而,不能说他们的演技与表演本身无关,这种说法是对演员的不尊重,而且违背了哲学原理,错把对自然的真实反映当成自然了。
在《电影表演基础研究》一书中,著名影视研究学者齐士龙先生强调了组织行动对于表演技巧的重要性。因为在表演艺术创作过程中,组织行动贯穿始终,从被动的培养到自我组织表演,最后到完整的组织人物角色扮演。
除此之外,台词的创作也不能局限于剧本,而是应该随着表演艺术创作过程的进行不断更新,融合自己的情感创作出更有感染力的台词,甚至整个作品。在表演过程中时刻记住“行动三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而对于我们要研究的表演艺术,节奏的影响同样存在。这里的节奏即剧本本身的角色在剧情中的节奏和演员表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节奏。前者需要演员整体把握演出角色的节奏,对于后者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就应该处理好表现的力度和展现角色速度的问题。因为演员在表演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的幅度大小、频率、快慢都是一个固有的节奏,节奏掌握得越好,表现效果也就相应地越好。
由此可见,节奏包括演员内心和肢体方面的动作强弱、持续时间等,它体现在整个表演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不管是戏剧还是影视艺术作品,剧本塑造的人物个性以及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剧本叙事的进展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整体节奏,体现着作品的发展速度。一个好的作品总是节奏抑扬顿挫,长短交替,动作表现强弱恰当结合,这些节奏与人物的表演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有机的节奏感受。节奏可以说是一部作品的生命力的体现。
三、结论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物质材料都可以用于艺术创作,从而进入艺术材料的范畴,但是演员作为两种艺术形式所共有的艺术材料,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在“表演”层面上简单论述一下“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在引领我们进入艺术世界时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才使得表演在两种艺术形式当中的作用日渐重要起来。
参考文献:
[1]徐平,常莉.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美育教育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苏格拉底;美育;思想;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64-01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他的美育思想在他阐发自己哲学思想过程中展开的,也是在提问中展开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美育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卷二、卷三、卷十)、《大希庇阿斯篇》、《会饮篇》和《斐利布斯篇》,其中主要涉及到了诗(悲剧诗、喜剧诗、史诗等)和音乐这两种艺术样式,涉及到了美的本质、美感、修辞、文艺教育等美学范畴,尤其是在《理想国》(卷二、卷三)中集中讨论了诗与音乐的教育功能。他的美学核心思想即美从效用出发,有用就美,有害就丑,辩证地探讨了美的相对性,结合社会科学的诸多知识,而在此之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等人主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看待美学问题,力求要在自然科学中解释美的含义,到了苏格拉底才开始从社会科学的观点去看待美学问题,在社会中定义美,他和在此之后的诸多哲学家一样把作为哲学的美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故而苏格拉底也被视为“人类学美学的始祖”(《西方美学史教程》李醒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16)。他的美育观念离不开他的美学思想,同样凸显了人之主体性原则。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即“苏格拉底方法”,它指的是在解决一个命题的时候采取师生问答的形式,所以又叫“问答法”,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问答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如同助产婆一样,虽不是自己生育,但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他的美育观念也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产生的。这样的观念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和易于掌握理解的特征,尤其是对于极其不确定的美的问题的探讨,更需要细致入微的把握,而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的灵活性正适用于对于此类问题的把握,同时也让受教育者感同身受,这个过程本身也就是美育的具体体现。以这个方法为出发点,苏格拉底对美育,尤其是艺术的教化功能做出了最具原初形态的观念判定,并影响着几千年的美育观念。
在《理想国》中,诗和音乐只属于,而非理智所提出的要求,所以它们不能带给人真理,不仅仅是这样,它们还迎合人的,破坏理性的法则,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教育,从而艺术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显然,苏格拉底将美与善、用等联系到了一起,形成了他的功用主义的美育学说。艺术直接关系到了统治者的教育问题,对国家及人生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苏格拉底看来,比如绘画,它不仅是对可见的对象的模仿,而且可以是理想对象的模仿,这个时候就有了心灵的参与,它主要表现“精神方面的特征,如面部和眼里的各种神色,各种性格特征和情感。”(《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p21)画家不光模仿表象,而且模仿表象背后的心灵,使得表象表现人的内心,从而让艺术逼真生动,但与此同时,艺术也具有了道德说教的功能,于是艺术此时应当转向道德理想的完善和心灵的崇高,表现这样的表象才能提高艺术的艺术性,发挥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与此同时,艺术反应的美应当首先是和善的观念联接在一起的,这样为了达到教化的目的,艺术就不能反映出消极的一面给人看,而是反应具有道德积极意义的方面,尤其是在儿童身上。儿童性格的形成就是从所受的教育开始,决定了他往后的生活及他的生活对国家的影响,其后的柏拉图发挥了他的观念,并将其列为审美教育任务的重中之重。柏拉图从国家利益和人生的角度出发考察审美的教育功能,要求艺术必须有利于国家和人生,对于对罪恶、放荡、等负面因素的模仿是不准带入他的城邦的,它破坏了四周健康有益的环境。
“我说关于每件东西都有三种技艺:应用,制造,模仿。”(《柏拉图文艺对话录》p63)苏格拉底认为物的特性具有这三层,模仿即是一种特殊的技艺方式,对于模仿这种技艺来讲,一般人认为“他只能根据普通无知群众所认为美的来模仿”,苏格拉底形成了早期的模仿说,采用了艺术模仿自然的学说来解释艺术的起源问题,认为模仿不是抄袭,画家雕塑家当“表现出心灵状态”,使人考到觉得是种活在的形象,这一切得以具备的基本条件都在自然之中可以找到,同时艺术的美可以比现实的美更高更真实。这提高了审美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也为审美教育的发展奠基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指出了审美教育的发展方向,即它应当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从而影响社会环境,乃至政治环境的改善。
虽然在很多方面苏格拉底把美等同于效用,但这也不美的根本品质,有用的东西之所以美,还具有它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是美的基础与根本,它将审美价值体系强化了起来。苏格拉底的合目的性是事物的逻辑原则,同样美也是合目的的,这个合乎的目的就是有用的,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够很好地实现它在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但美和善只是在内形式上是有区分的,所以美具有自己独立的形式,模仿只能模仿事物美的一面,而善是借助美来显现的,在艺术中做到尽善尽美就能起到启人心智的教化作用。
总之,苏格拉底重视艺术的教育功能,提出了美的相对原则,要求美应当具有效用,在这个基础上对艺术反应人的心灵内容及其反作用力提出了见解,将教育与人的德性的建构、知性的塑造和它的社会功能联系起来,一直影响着几千年来的美育观念。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郑维铭.人生・社会・道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美育教育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家庭美育;审美素养;四“关注”;三“轻”;三“重”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B
在与家长朋友的沟通中我们发现,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经济条件一般,家居简陋,工作繁忙等,在此条件下根本没法谈什么家庭美育;还有一部分家长觉得自己只有多挣钱,然后送孩子去学舞蹈、乐器、书法等,就是在实施家庭美育了。难道家庭美育真的就是学几样艺术类的技能这么简单吗?它和家庭经济真的成正比吗?
要理清这个事情,我们首先得从认识家庭美育的概念入手。所谓家庭美育,它是指由父母亲或其他家庭抚养监护人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熏陶、陶冶等途径,为培养孩子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定义中我们就能发现,家庭美育与优美、良好的家庭环境有一定关系,但良好、优美的家庭环境与经济条件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其次,家庭美育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注重和孩子在一起的每时每刻,从而让孩子感受美、鉴赏美,进而提升孩子的审美素养。
一、四“关注”:家庭美育的基本原则
1.关注心灵,潜移默化
孔子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家长只有关注孩子的心灵需求,以自身的文化修养、礼仪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才能让孩子在快乐中慢慢向善向美。
2.关注主体,因材施教
不盲目攀比,从各自家庭生活水平出发,尽量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环境,并根据孩子的喜好来进行引导、教育,这才是家庭美育最需关注的重点。
3.关注实效,形式多样
并不是带孩子听了一场音乐会、观看了一次画展才叫家庭美育,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事物,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家庭美育。
4.关注时机,因势利导
一位资深的教育名家曾说过,不要把家庭教育想得那么神秘和高深莫测,教育其实就是陪孩子吃好每一餐饭。家庭美育作为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实也就是捕捉一些和孩子相处的适宜的时刻,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
二、三“轻”三“重”:家庭美育的选择策略
1.环境创设:轻物质,重文化,培养高雅的情趣
如我们可以要求孩子从小学会自己收拾房间,把书包、文具、玩具等放在固定的位置,指导孩子在室内外种点盆景花草,在室内挂点名人字画或孩子自己的绘画作品,抄几条格言警句挂在墙上,这样将对孩子审美观点的形成和性格的陶冶大有好处。除此以外,我们还要让孩子在充满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家风美的气氛中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2.业余生活:轻形式,重实效,丰富审美实践
家庭美育不是非得带孩子听一场音乐会、看一次画展,或者外出旅游,家长应抓好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个时间点,让每一个活动都充满意义,哪怕是一起做一次手工、整理一次内务等,让孩子能在每次亲子活动中都实实在在得到收获。
3.特长培养:轻结果,重过程,涵化审美素养
作为父母,首先要发现孩子某一方面的天赋,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孩子的兴趣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要经常与孩子交流思想感情,尊重其兴趣、爱好,父母不能仅凭自己的爱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对孩子横加干涉;而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走进孩子的游戏王国,去发现他们的才能和兴趣,并加以正确引导。最后,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且要明白孩子从产生某种兴趣,到形成爱好,发展到具有一定的特长,是有一个过程的,家长不能急于求成。
总之,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和特长的方式、方法很多,不能一概而论,每位家长应根据自身不同的条件和孩子的不同表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席 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美育教育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数学审美教育;数学美
数学在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使得数学作为一种工具的认识已深入人心。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方法的训练,而忽视了数学的美育价值,对数学美学价值和美学意义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
一、审美教育和数学审美教育
有人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也有人认为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更多的是主体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让人体验美好、快乐、崇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和自我完善能力。所谓数学审美教育,就是数学教育中的审美教学或美感教育,它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引进美育内容,即把把美育内容渗透到数学知识中去,以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审美教育本身使人的想象力向着更高的理念追求,培养出具有崇高品格的人才。
二、数学审美教育的意义
数学审美教育对丰富和完善数学教育的内涵,促进学生心灵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有利于激发求知欲望
“数学美可分为形态美和神秘美。”“数学的形态美,视觉的因素相当强,而神秘美是由内心深处来体验的,即心理因素非常强。”数学的定理、公式、图形等呈现出来的简单、和谐、对称的形态美给人以直观的美感,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思维方式方法的巧妙、新奇、别致,神秘又合乎科学的数学结论能唤起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情感,强烈地推动着他们去学习数学。数学的美学价值、美学功能,能够启迪思维、开阔视野、激励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而成为数学学习的原动力。
2、有利于提升美学鉴赏力
数学美的特征和一般事物中美的特征是一致的,这就是简洁性、统一性、对称性、和谐性、奇异性等。但由于高等数学理论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它往往能更深层次地反映美的特征,给人以更深刻的美的感受,并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用美学观点去审视事物、处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美育和智育是相互促进的。美育有助于知识的传授。我们常利用数学中的形象、直观、简洁、明快等特点去记忆数学定理、公式。我们从审美的角度,利用数学简洁美的原则去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数学问题的结果都应是最简洁的形式。达到事半功备的效果。
4、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
数学作为一种探索真理的事业,可以造就一种极负责任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勇于探索、敢于质疑批判、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统一性。通过数学美育教育把这种精神品质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并成为其今后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形成具有刻苦顽强的毅力,一丝不苟、言必有据、坚持真理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的良好个性品质。
三、数学审美教育的三要素
对于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审美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数学审美教育的内容
数学美的信息隐藏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语言之中,我们可以从教材入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美育素材,剖析其教育价值。一是从数学概念、定理法则中挖掘,一个数学概念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数学家在定义数学概念时,既考虑到它们的合理性和有用性,也重视它的简洁性和美感。二是从数学结论中挖掘,数学的结论中也处处蕴含着美,向学生揭示数学结论中的美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感受数学的美,增加对数学的喜爱,另一方面也有益于他们在美的享受中对这些结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结论。三是从数学思想方法中挖掘,数学教学应重视数学的思想方法美,归纳思想展现了数学的和谐统一美,逆向思维展现了数学的灵活奇异美,整体代换的思想展现了数学的形式简洁美。
2.数学审美教育的实施主体
教师作为数学审美教育的实施主体,其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有感染力。马克思曾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艺术上有修养的人”。教师要不断地提高综合素养尤其是数学素养、美学素养和哲学素养。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善于把数学中的概念结论和处理方法推广应用于认识一切客观事物的哲学高度。美学素养对数学美感的知识要素能起激发、放大作用。数哲学索养对数学美感的升华具有启发、抽象和概括作用。学美的思想就是对数学科学的一种哲学领会。在数学审美教育中,把与数学内容有联系的美育素材引入课堂,结合基本美学知识,掌握好美育的心理因素,运用美育教育的激情,做到教师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融,才能更好借助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切实提高数学美学教育的实效性。
3.数学审美教育的主体
学生虽然是受教育者,却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去欣赏、体验数学美,培养学生创造数学美的意识,也要更多地为学生创设机会,让学生不断地去发现、去创造数学美。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进行数学美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数学语言中的美,引导学生体验数学解题中的美,从数学审美意境中启迪数学美的直觉。运用数学美的思想进行审美性猜想:困难复杂的问题是否存在简单的解答,对称的条件能否导致对称的结论,相视的对象是否具有相似的因素,奇妙的构思能否有助于问题的简化。
总之,数学美育教育是学生走向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是其它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只要我们都用心去发现、去尝试、去创造,相信从数学美育教育中一定能获得巨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美育教育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马采 美育 美魂
中图分类号:K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390-01
马采毕业之后的生活基本上都在教书与研究著作,马采分别在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哲学美学与艺术,因此他格外重视审美教育,马采着重探讨了席勒的审美教育论。马采作了《大力提倡美育,为四化建设服务》的书面发言,引起强烈反响。美育问题开始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马老是我国美学事业的开荒牛之一,受到人们的尊敬。
一、美育的提出
我国古代也有关于美育的记载,那时期的美育如孔子强调的“里仁为美”,孟子的“充实之为美”,《世说新语》中素质美好的人被称作玉人,都是以人为中心,将美和善联系在一起。虽然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美育思想的发展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但是直到近代才明确提出“美育”的概念,王国维最早将西方的美育引入中国。民初提倡“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他对美育的本质、内容、作用和途径作了较系统的考察。他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马采是感受到风雨飘摇的时代急需通过美的思想来拯救受伤的心灵,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像、王国维、方东美那样举起美育的大旗。王国维继承老庄哲学,强调审美的超利害关系,提倡完人,全面发展的人,他想采用宗教和美术来培养人性。认为美育是有关美感的教育,提倡礼教乐教,提倡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举,方东美则认为美育必要在于我国文化价值的丧失,美育需要儒道佛思想相互促进,他认为理想的人应该是先知、诗人、圣贤融合于一体的人。由古至今,一方面,可以看出美育思想的传承性,另一方面,通过比较近代学人美育思想也能彰显马采思想的独特价值。
二、美育思想的内容:“形”与“生”的调和
马采的美育思想受到了席勒审美教育论的影响。马采指出席勒的美学和艺术观的首要特色就是他的人生观和艺术观的不可分离,因而席勒艺术观的根本特色就是艺术对人生的意义。席勒的美育思想一部分继承了康德的理想主义,理性高于感性,位于统治地位。席勒则平等地对待人生的这两个方面,以“美魂”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去调解它们,据席勒看来,审美的活动是我们最高的活动。这活动并不是别物的标志。这两者的调和在主观上制造出美的人类,在客观上形成美的创作。制造出美的人类 ,就是美的教育。
按席勒的观点,我们若想实现美的人类,就是重视美的教育,进行美的教育前提是深知人类的本性。因此他认为人类社会的两面弱点:粗野与柔弱。所谓粗野,就是感情征服自然;所谓柔弱,就是法则制胜感情。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的自由,克制自然的放纵。人类具有质料本能与形式本能。形式本能的对象是“形”,质料本能的对象是“生”。有生之形,便是游戏本能的对象。这便是美。从“知”的方面看来,质料本能看重现实,形式本能体现必然,而游戏本能则既依据现实内容,又看到必然法则。从“行”的情况来看,质料本能要求“生”的保存,形式本能要求“品”的保存,游戏则有生又有品。人只有在游戏的时候才是“完人”。理想的美是这两种本能的调和。美予弱者以力量,予力量以调和,实际的美或者倾向质料本能多一点,或者偏重形式本能。美是感性与悟性的结合。美是无限的。席勒认为,用感性去观美,虽见识不足,却比较真切,美不给我们智识,不表明任何真理,只能给人以自然自在的自由。美生息于感觉的被动状态与思维的主动状态之间,如果想让感性的人进入理性状态,引向道德,应先引导他进入美。由此可以总结出美育的特点,美育是情理互相配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美育思想的目的:美魂的形成
美魂,Z出席勒,指理性和感性、道德的本务和自然的性向能够好好地调和、统一时心灵的理想状态。席勒对美的定义,美不是别的,而是“现象中的自由”。 美可以醇化感情,使人在美的状态中能忘了一切欲望的纷扰,进入一个宁静自由的世界,人变得纯洁而高尚。正如托尔斯泰所说,艺术引起了“人与人之间的内部一致”。艺术是美化人类、美化世界的最好的宝典。
马采从我国古代音乐和绘画思想中也发现了美育的思想。以礼乐治国是孔子的最高理想。乐的中和,是道德和的融合。孔子对诗歌和音乐都是非常重视的,《礼记》卷三十七中记载:德者情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古代统治阶级常在宫殿庙宇等公共场所壁上图绘壁画,目的是普及和扩大政治影响,宣传封建道德,以期收到教育人民的效果。柏拉图指出艺术能引导人们走向善美,非常重视音乐的感化的影响。他认为:“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来是一种更强有力的工具,因为节奏和和声有一种渗入人的灵魂深处的特殊方法。”他坚持通过美的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判别美丑善恶的能力。
美育可以美化人,美化世界,但是马采也注意到了若不能正确理解美的积极引导作用,也会有弊端。我们因为过度沉溺美而减少了道德因素了,如果这美是恶人中一点点的“善自体”时,我们反而容易忽略恶人的其他令人厌恶的丑陋,一时放纵恶美使人们陷入迷茫乃至歧途,这个问题需要注意。美育和美一样,都是以真和善为前提条件的。王朝闻:“德育、智育、体育与美育的关系不是一种加法,而是一种化合,前三育离不开美育,美育的作用渗透在前三育之中。”美育是提升自身素质,认识世界并依据美的规律改造世界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马采:哲学与美学文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308
[2].精神与人格(美学文选)[M].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