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课程改革趋势

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1

【关键词】家长学校 体制 对策 新课程改革

一、家长学校的历史沿革

80年代初,很多城镇的中小学校门前挂起了家长学校这种以前没有的牌子。之后,这种完全新型的学校在中华大地迅速涌现。在没有官方直接号召下出现这种社会办学热,在我国教育史上很罕见。目前,各种各样的家长学校的办学热有不断升温之势。家庭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强。但是,当前的家庭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教育研究者作为教育发展的导向标,有责任为办好家长学校做理论上的探讨。因此本文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家长学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略陈浅见,希望对发展我国的家庭教育有所帮助。

二、家长学校的现状及其问题

(一)家长学校的任务

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有:传授家庭教育知识,使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目前的新课改进一步扩展了家长学校的任务,使家长学校成了向家长宣传新课改理念的重要途径。

(二)家长学校的办学模式

纵观全国多所家长学校,形式多样。实际情况,将家长学校分为三种类型。

类型一,定期制度化的班。也就是针对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家长使其了解学校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的具体要求,并使家长学会应如何配合学校做工作。

类型二,结合每学期的中心工作办班。为使家长明确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学校开办了“创造精神培养班”和“学生素质研究班”。

类型三,各种类型的家长学习班。对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分类然后有针对性的开设不同的学习班,力求使家长在短期内就能大幅提高对正确教育子女的认识和理解。

(三)家长学校的管理体制

家长学校运行机制尚不健全。据有关资料表明,湖南、湖北及四川等省的一些中小学都设有家长学校。但实际上,多数家长学校是为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只挂了一块牌子而已。这些学校没有固定的专业师资和相关的教材、教学资料,更没有规范的教学。有34%的家长学校从来就没有开过课。有19%的家长学校名义上上了课,但实际上只是召开家长会,公布一下学生的成绩和在校表现,或者安排相关的琐事。还有47%的家长学校虽然给家长们开过课,但每学期仅有一两次。因此,从整体上分析,家长学校半数以上都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这也进一步说明目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探讨家长学校的有效管理体制机制极为迫切。

(四)家长学校受众自身因素

家长文化教育素质参差不齐。很多的城市家长为双职工,平时根本没有时间与孩子相处,即便是有时间也多在周末。他们的子女绝大部分是由祖父母照看。这些老年人去家长学校由于学习能力退化往往无法很好的学习相关的教育孩子的知识。甚至有部分老年人因为健康原因,无法参与家长学校的教学活动。所以尽管城市家长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但家长们的知识大多局限在他们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在如何理解孩子、怎么有效地和孩子沟通、如何教育孩子等方面往往知之甚少。与此相对应的家长学校入学情况却不容乐观。据抽样调查, 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入学率仅 20%左右, 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入学率 5%以下。而家长学校由于缺乏系统完善的教学管理及相关的课程所以这也就进一步增加了其工作有效展开的难度。

三、家长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初探

(一)家长学校的发展理念与新课程理念的融合

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家长学校,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家长学校该怎么办,急需探索与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实践者因地制宜灵活办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普及科学的教育知识,优化家长学校师资培训,优化教材,学校定期为每个家长订购相关的学习材料,供家长自学。

(二)家长学校平台搭建的网络化趋势

当前,网上家长学校已成为家庭教育服务新阵地,它对于实现优质家庭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家长自身的学习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确认识网上家长学校的办学现状,深入思考其办学方向,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对这一趋势,首先,应把握机遇,加强建设互联互通的网上家庭教育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其次,要实施品牌战略,这是针对网校所提供的服务产品而言的。最后,推出的家庭教育服务及其产品必须走精品之路。这一点目前江苏省做得最具特色,既营造出了家庭教育的文化氛围,又塑造了网校的品牌形象。

四、小结

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教育现行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国人的内心,因此探讨家庭教育,确保教育的质量迫在眉睫。家长学校作为这一活动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进对家长学校的认识和发展,为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谭虎. 对家长学校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7(4):36.

[2]赵霞.小学家长学校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9.

[3]. 社区家长学校建设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29(6):91-93.

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2

误区一:“狭义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自身不知如何定位。

“还课堂给学生”是新课改的要求,主要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思想。面对“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有些教师对这一改革精神产生了误解,于是课堂上“谨小慎微”,唯恐讲多了,影响到学生的“领悟”,结果是大大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忘记了自己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忘记了一些必要的教学过程、引导、设计和主题的深化、拓展,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如部分教师把“精讲”理解成“少讲”,该讲的少讲甚至是不讲,盲目地让学生自学,仅是机械地、生硬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该强调的不强调,怕讲多了占用了学生的自学时间,认为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学讨论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便出现了放任自流现象,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肤浅的、支零破碎的知识。

其实新课程贯穿的是民主、和谐的教育理念,反对的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绝不是指要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对教材和学情要有更好和更深的把握,明确讲解时机,多设台阶,多做铺垫,尽量做到“小步快进”,讲学生之所需。所以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应当强化。

误区二:课堂形式追求热烈活泼,忽视了对知识与技能的落实。

“学生是否真正动起来”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但真正意义上的动起来是指课堂活而不乱,是一个开放活动与注重实效并存的课堂,绝不是不要课堂秩序的“热闹纷繁”,毫无目的的“信马由缰”。数学学习是离不开生活的,是现实的。所以教学过程要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和知识的探究过程,使其更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力求学习内容生活化、学习过程经历化,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有些教师却本末倒置,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出现了偏重于教学形式,忽视了对知识与技能的夯实,常常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了一些模糊的认识,把生米做成“夹生饭”,到最终讲解时还需费尽心力来澄清这些模糊的认识。

例如:在“解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边角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一些教师让学生模仿书本介绍用量角器自制测角仪,并用准备好米尺等工具在校园中实地测量学校旗杆、教学楼等,很多学生都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完成了测量报告。这一数学活动明显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但倘若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偏离了解直角三角形固有的知识要点,这些离开了理论支持的生活常识,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构建而言,不过是“缘木求鱼”、“镜中观花”,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

所以真正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活而有序。放时,要放得让学生无拘无束,任感情思维驰骋;收时,要收得合时宜,收得恰到好处,整个课堂形如散文一般,只有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才能将课堂“画龙点睛”,真正实现三维目标,以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误区三:教法改革追求“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华而不实。

在新课程改革中,很多教师都努力改变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些教师急于求成,生硬地让课堂多些“阳光”,让教室多些“笑脸”,让教学多些“掌声”。这种机械的“掌声”、“笑脸”,未必来自教学实际,有的仅仅是为了让课堂教学赶时髦,为了给自己的课堂教学披上“美丽的外衣”。只追求趣味,迷失了教学本色;只追求热闹,迷失了教学目标。如在多媒体教学中滥用视听效果,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和兴趣放在精彩的画片和悦耳的音乐中,而无法专心于教学内容,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为了让课堂多些“掌声”,滥用“表扬”艺术,这种“掌声”的作秀,仅仅靠教师的发动“来点掌声吧”,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预想效果,而且不由得让人怀疑:是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一点掌声呢?还是向学生要一点掌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贴一点金呢?总之给人以追捧“皇帝的新装”的感觉。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的不是“新潮”的表演秀,关键看是不是重实效,是不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服务,对于“三维目标”的实现是不是真正有实效。一定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朴素的讲解,简洁的黑板运用,适度的小组讨论,如果可以解决问题,就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小题大做,非得在课堂上秀出什么“花”来,这种课堂上热热闹闹,而课后学生脑袋一片空空,该记住的没记住,不需要掌握的却记下来,绝对是一种失败的教学。

误区四:不问效果地追求大容量,忽视教学效果的落实。

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3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进一步向前推进,教师对新时期的师生关系的理论知识有了明确的认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伴随着原有师生关系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同样急需转变。“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师生只有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怎样才能搞好师生关系呢?现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用“爱、勤、博、范”要求自己

贫困地区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个“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数学学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教师的美德。于漪曾说:“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字“勤”字。在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尤其在新时期,也是情感时代,教师要勤学,增长知识,才会以新的教育理念和学生交流。再次,知识上要追求一个“博”字,教师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当今社会的发展,以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为显著标志,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二、用“真诚、理解、热爱、欣赏”对待学生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以“唯我独尊”“自以为是”的态度对待学生。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和学生交往。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又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机制,才能建立互信关系,师生的心理距离才能逐渐减小,心灵的沟通才能实现,用真诚换真诚。只有真诚关爱才能使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和困惑。还要把这种理解与学生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再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担当和从事的是爱的教育。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首先应是源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教师不仅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家庭状况,特别是对家庭温暖、性格行为怪异的学生,对学得艰苦,学业成绩却不佳的学生,对学生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教师更要经常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让爱与关怀如春雨般滋润他们成长的心田。最后,学会欣赏学生。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果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不放,就很难欣赏他的优点和长处,在心理上就会产生排斥,从而使得双方的交流不和谐。师生交流与沟通的深度就会有很大的限制。人的成长是在欣赏和鼓励中进行的,一个人只有自己获得别人肯定后,才会去肯定别人,所以教师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看到学生的优点才能够真正地尊重他,欣赏他。一位教师如果能看到全班每个学生的优点,师生沟通起来就一定会很顺利,教育教学效果也一定会很好。

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

三、用“创新、善待、善导、善教”优化和谐课堂

古人语:“亲其师,信其道。”在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教师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教学观念、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全面、认真、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兴趣。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课堂上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自觉自愿地接受了你的教育和指导,才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形成活泼进取的学习气氛,老师一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是课堂提问、板书、练习等教学活动都要注意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丰富知识,增强智能。二是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是一切正常人的基本需要,学生的学习既是自身的任务,又是自身的需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学生学习需要的满足。三是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发展个性特长,数学学科注意发展个性特长。

使学生乐学,教师必须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动机。通过改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育家加里指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区别于父子和母女,区别于兄弟姐妹,区别于朋友同事,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教学效果就越好,反之,教学效果就愈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建立和谐的教与愉快的学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乐学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诚然,建立和谐融洽、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的理智、情感和教育方法。要做到这一点,第一,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师要既做先生又做学生,只要尊重学生,就能取得学生的信赖,此时教育教学才有可能走向自由。第二,热爱学生。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热爱是教育的保证,教师热爱学生与学生热爱教师互为条件。第三,了解学生。因为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观察与了解,教育就难免是偶然的教育目的,教学更是如此,不了解学生的学情,何以指导学生的学习,乐学也就只能是缘木求鱼,教师必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分别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每个学生都要有相应的标准,让他们跳一跳,够一够,在原有的起点,切合自己的实际有所提高,否则,标准低了,学生学起来注意力不易集中,造成兴趣无法提高;标准高了,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失去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老师在给学生设计提问时,一定要因人而异,恰到好处地进行学习,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学,才能掌握好更多的知识。

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4

新课程改革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自2009年河北省进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亲身体验、参与着课程改革。四年下来,在课程改革方面有些自己的想法。现就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下我的想法。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之后,课程标准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三维目标的深刻研究及其理解,我在课堂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国外有学者(克林伯格)指出教学理论的基本性质: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过程(教师指导作用原理)。学生必须处于能动的、愈益自觉的学习主体的地位(学生的自主性原理)。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的地位是一种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它们可以作为教学现象的矛盾关系加以分析和把握。

学生课堂上主体作用的发挥跟学生学习兴趣的浓烈程度成正比关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无,是学生能否学好相关课程的内在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好某种知识与技能的内在动机,就能保证对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于兴趣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二十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中国的杨振宁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教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尤为重要,这是保证新课程改革之下,让历史课堂生动、有效、务实的重要条件。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迅速提高,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物质技术保障,这对于历史课堂的教学将是如虎添翼。

现结合我的高中历史教学具体实践,谈谈我在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上的具体做法。

第一,注意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依靠的仅仅是教材、教学参考书、黑板等,这就使得历史的生动感、真实感无法让学生们真实地感觉到,这就从物质技术方面限制了我们的教学。现今,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迅猛发展,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已经采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专注程度明显高于传统课堂表现,活动的积极性和准确率也有所提高,学生被有效的“卷入”到教师的教学中来。如我在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时,利用交互式白板的优势,我插入了《大国崛起》的视屏,并利用交互式白板的优势,让学生代表上台自己描绘出了新航路开辟后,伟大四会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并依照所画航线对四位航海家的壮举,对学生们进行解说。学生们课上学习的兴趣明显激发出来,在这堂课上,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现代高科技教学设备的使用为我们打造完美的历史课堂提供技术保证,我们从中获益甚多。

第二,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将自己储备的旧知识做适时更新。

在这点上,有些历史同仁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过去发生的事,谁也不能改变,因此历史老师只要知道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事件的相关情况,就足够了。事实上,这远远不够,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较之以往有大量的挖掘,而现在高考历史又非常重视对史料的分析、解读能力。所以,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研究新材料,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尽力为学生选择新颖、有价值的材料,让学生看到老师所精选的材料后,有兴趣深入的动机。除此以外,指导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史观也有很大的变化,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深入学习。

第三,在教学中,要适时进行情景教学。新课程改革以前,历史教学的方式比较单调、死板,学生们被动接受,没有兴趣。新课程改革后,强调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情景教学就是适应这一要求而出现。我在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时,就很好地利用了情景教学模式,在这课,我以苏家商海沉浮录为题,以苏家在唐代、宋代、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情况为背景,讲授唐代、宋代、明清时期的商业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被激发。

第四,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加分,减分奖惩措施。学生的荣誉感很强,为了给所在小组增光添彩,在课堂上小组活动时,学生们都踊跃参加,课上学生们的反应很积极。

第五,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体及学生小组不定期进行奖励,奖励的形式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奖品虽不贵重,但学生们很是认可,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们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这种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奖励可使学生们学习的信心大为增加,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离不开这个前提。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因此,要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兴趣在学生学史过程中的动力和作用,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持久地、主动地学习历史。

综上所述,课堂是一个舞台,师生是上面的演员。教师是演员更是编剧和导演,应该提供促进师生互动的多种学习材料,让师生在此平台上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让学习兴趣不断增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研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5

关键词:实验区 资本运营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29-02

一、引言

(一)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目的

1.意义。实验区是全校教学改革成果的孵化区,也是教学信息化成果推广应用的示范区,将对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配套改革起示范和推动作用。因此,本课程的改革围绕实验区的地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及自主创业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目的。为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团队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等积累经验,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果在全校的推广打下良好基础。

(二)已具备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和环境

1.环境较好,国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2.学校大力支持,并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实验区大力的支持,这为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和基础,使得很多改革的创意和想法成为可能。

3.已经形成了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并且在以往教学实践中有部分的实施和经验积累。正是有了这些已有的积累和探索,使得后续的教学改革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和基本思路,并且在操作细节上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4.学生素质较高,学习主动较强。从教师到学生,对于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有较大的动力和积极性。面对资本运营实践的丰富和发展,面对新的资本运营理论和观点的不断出现,面对教学手段的不断升级,师生都具有对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改革的内在需求。

二、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及效果

(一)已完成的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1.课程教学方式改革。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于2008级实验区的两个班实施了互动的多维度参与式教学改革。

(1)构建资本运营互动的“多维参与式”教学模式。资本运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在资本运营教学中贯彻参与式学习的理念,就必须根据资本运营学的课程特色及学生特点来构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了互动的“多维参与式”资本运营学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者与教学者、思考者多种角色参与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首先是一个学习者的角色,特别是在课程学习的前半个学期,学生要接受基础概念和理论、方法的学习,重点任务在于学习和积累。这时,老师应该通过课堂讲授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知识体系框架。随着课程的推进,在个别可行的章节,可以安排学生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鼓励所有的学生要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是学习者的角色,有时又是教学者的角色,还是思考者和提问者的角色。通过多种角色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在资本运营学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基础概念、经典理论和前沿理论的讲授和学习,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研究型的学习。主要可以通过学习团队的构建,引导学生自主选题、研究,不仅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论的理解,更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

课堂内参与―课堂外参与相结合。课堂内的参与无疑是首要的,但是同时也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一方面,通过学习团队的构建,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研究讨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毕博系统、电子邮件、QQ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提高学生课堂内外参与的程度。

个体参与―团队参与相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一方面体现在个体层面,这是参与式学习的基础。即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能动性,鼓励学生的在课堂内外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扮演好学习者、教学者和思考者等多种角色,参与学习过程。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参与研究和学习。通过团队成员的合作,共同进行自选课题的研究,并将成熟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与所有同学进行交流,促进知识共享。这不仅能够通过团队间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除了要将参与的理念贯彻到多个具体的维度上,为了保证“多维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还需要建立良好的质量保证机制。主要包括:

动机激励。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因。要激励学生更好的参与进来,首先要从动机入手。为此,在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就需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大量的案例和精彩的诠释来激发学生对资本运营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动机。并通过对参与式学习重要性的说明来鼓励学生在理念上重视自主学习和团队研究。

积分奖励。除了动机和理念上的培养和激励,还必须通过具体的措施对学生的参与式行为进行奖励,主要可以采取平时积分的方式。对于主动提问、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积分,与其平时成绩挂钩。

选题、预演。团队研究除了可以通过成员的合作式参与提高团队学习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团队研究成果的课堂展示来实现全班范围内的知识共享,并鼓励团队间的竞争。为了保证团队成果展示的质量,需要教师从选题开始把关,对团队初期的研究成果给予指导,并在正式汇报之前进行预演,以提高参与式学习的规范性和知识共享与交流的效果。

评价机制。对于团队研究,根据研究成果、课堂展示的效果和回答提问的情况,进行评价和打分。团队成绩计入每个团队成员的平时成绩。为了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由教师和两位同学分别打分,取平均分作为团队的最终成绩。

有了系统的参与式学习的设计和充分的质量保证机制,资本运营学的“多维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才具有了可操作性。

(2)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将“模块化设计”的思想与“多维参与式”的教学相结合,根据资本运营的基本理论脉络,采取模块化设计的思想,从总体上将主题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模块,分模块进行教学。各模块设计及学生参与程度如表1所示。

(3)课程教学组织改革。在具体的课程组织上,也采取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将每次的课程分为问答、主题教学、实实际案例参与、知识共享共四个模块。具体的设计和安排如表2所示。

(4)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将考试与实践课题研究结合,最后评定成绩。规定学生从事科研训练与期末成绩挂钩,学生课外研究课题为毕业设计课题或某门相关专业课课程设计提供基础。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

1.初步形成了“模块化设计,多维度参与”的资本运营教学模式。从模式的理论构建,到一个学期的实践实施和检验,到模式的进一步总结和提炼,通过这一相对完整的流程,“模块化设计,多维度参与”的资本运营教学模式已经初步形成。这为以后的精细化改革和设计奠定了基础。

2.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根据学期末对两个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四个模块的设计和参与式学习的实施,学生不仅对资本运营的基本架构和理论有了较为系统的掌握;而且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3.考试结果分析。从期末考试的测试结果来看,实验区两个班的合格率为99%。考试结果至少部分地说明了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同学们较好地掌握了资本运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一些同学具有了较高的对资本运营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特色之处

1.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针对实验班教育模式向全球竞争、动态模拟竞争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理念,在讲学过程中注意加入一些最新国际的资本运营理论的观点和最新发生的案例讲解,培养了学生国际化创业视野。

2.教学模式多样化。既有课题讲解,也有学生互动,还有介绍学生到一些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实地考察和实习,通过系统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好,培养了学生对资本运营理论的学习和探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团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开拓创新性,到实地单位实习和考察,培养出了学生在复杂环境下的开拓能力并培养了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与创新精神。

3.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整合性知识和综合性管理能力的创业人才。互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发挥了教师的优势,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知识转化为异质性能力的效率大大提高。

4.团队式的学习模式。通过参与模式的教学,实现了从过去的以“教”为主导的个人学习模式,向以“学”为主导的团队学习模式的顺利转变;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参与模式通过系统性的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以及教师引领的情景实习,极大地改善了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矛盾,提升了学生在创业实操方面中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的矛盾,满足了部分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与创新实现的需求。

四、课程教学改革分析及建议

1.已具备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和环境。

(1)来自学校、学院的支持和重视,这为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和基础,使得很多改革的创意和想法成为可能。

(2)已经形成了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并且在以往教学实践中有部分的实施和经验积累。正是有了这些已有的积累和探索,使得后续的教学改革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和基本思路,并且在操作细节上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3)从教师到学生,对于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有较大的动力和积极性。面对资本运营实践的丰富和发展,面对新的资本运营理论和观点的不断出现,面对教学手段的不断升级,师生都具有对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改革的内在需求。

2.尚缺少的条件。

(1)适合实验教学目标的教材、案例集。现有的很多教学虽然能够完成基本教学目标,但是要真正实现教学改革目标,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材编写,特别是能够满足教学功能的案例集,作为基本的教学资料。

(2)适量的资金支持。可以促进教学改革更多活动的开展。目前学校和学院对于教学改革都非常重视,在资金方面也应进一步加强,用于支持学生团队研究、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

3.对今后此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将初步形成的教学模式持续下去,不断调整和优化,以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目前的“模块化设计,多维度参与”的教学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并且积累了一定经验。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实施、不断优化,以促进其真正成熟,并且具有可推广性。

(2)开发与教学改革目标相一致的辅助资料库,包括案例、视频、实践环节、网络资料、推荐书籍等。

(3)适当增加资金支持,以鼓励课堂内外各种学习型活动的开展。

(4)多结合实际的案例、资本运营实际来进行分析,是最为有效且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法。根据对两个实验班的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好的案例和实际例子能够促进其思考和学习的效果,以后应加强这些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5)团队研究的管理、组织和激励还需进一步加强,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绩效。鼓励团队研究应该成为资本运营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对于这一方面也可以进行专门的课题研究。

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不作为 应对策略

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效果并没有预想的好,尽管课程制定者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教育管理部门大力提倡,但一些学校对新课程的实施也只是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不是那么积极,不是置之不理,就是阳奉阴违,甚至抵触,表现出了“不作为”的态度。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新课程改革本身存在的问题,忽视教师改革的主体地位,使教师被动接受;有理论和实际的脱节,统一的要求不能适应差异性,使教师无所适从;有学校管理上的问题,采取家长式的管理,常规教学管理以“考”为中心,使教师无暇顾及新课程提出的理念;新课程理论评价和实际评价差异大,教师服从实际的评价要求,不去理会新课程改革。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教师不作为”的概念,从教师主观角度分析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不作为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

一、教师不作为的表现

“不作为”本是法律术语,指“行为人消极不去实施自己应当履行的某种特定义务行为。也就是通常说的法律要求做而不去做”。本文所指“教师不作为”是基于新课程改革趋势之下,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在态度、行为、能力和理念等方面表现出的消极应对或者置之不理的状态。现把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作为的表现分为以下五类进行分析。

1.不想为

许多教师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套路,已经成了习惯,对整个原有课程格局认同,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惯性”,这种惯性运作的结果使许多教师仅仅满足于当前的现状,让他们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这种习惯,已经不想有所作为,存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惰性。

2.不愿为

有些教师认为自己教学经验丰富,原有的教学适应学生,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一套不认同,或是对新课程改革中的管理者的做法反感、抵制,不愿意进行改革。

3.不能为

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原有的教学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些教师自知能力缺乏,有心无力;另一方面,有些学校的客观条件不具备,如班级没有多媒体,或是一个学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教师想上多媒体课,需要申请、排队。这样,束缚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

4.不敢为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改革,既然是改革,就有可能失败,有些教师主观上害怕失败,不想承担课程改革的责任,担心教学效果会比旧课程差,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客观上,面对学校的评估、考核及升学压力,教师不敢去尝试新的教法,觉得还是旧的课程教法更保险,至少能保持现有成绩。

5.假作为

这部分教师表面上处于“操作”状态,实际不是那么回事。最难以衡量他们是否进行了课程改革,因为他们表面很配合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每次有领导、教师听课时,花架子摆得很好,好像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上课。没有人听课时,立即又按照原有的一套上课,细细检查他们的教案,除了格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内容还是原有的一套,这实际上是消极应对。

二、教师不作为的深层原因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有如此多的不作为表现,从主观上分析,有以下几点。

1.传统课程观念束缚,新课程理念适应不良

人长期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从事某种特定的工作,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某种较为固定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业已形成的心理定势,使人有一种按照固定模式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1] 经过一定的教学实践后,许多教师已形成了一系列和传统观念相对应的教育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相对固定的教学策略。他们认为这些做法是实践的积累,是正确的。面对新课程改革,当教师发现根据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不能及时地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教学质量时,就会对新的理念提出质疑,采取不作为的态度。所以,面对升学带来的压力,他们无暇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也看不到新课程理念的真正意义。因此,教师受旧的教育价值观念的束缚,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出现了不同的态度与反应,即不想为、不愿为。

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没有取得预想中那样良好的效果,就会失望,对新课程理念失去信心,认为还是传统的方法好,不愿再去尝试新的教法,不愿对新课程改革有所作为。

2.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认同感

首先,新课程改革是激进式的,把现行的基础教育定位于传统教育,要求重新建构“课程”“教学”“知识”“学习”等概念,“转变观念、转变学习方式”,采用了“推倒重来”的策略,以不容教师争论的气势,推进课程改革。对教师以往的课程观念、授课方法几乎全盘否定了,把新课程改革本身的复杂性人为地“简单化”,使教师对新课程产生强烈的反感和排斥心理,不太愿意接受和进行课程改革。

其次,新课程改革是由政府发起、专家推动的由上而下的改革,是通过国家制定改革方案、确立改革目标、编写教材,然后对教师进行密集培训,试图促使教师反思并按照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来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然而,正如加拿大教育改革专家本杰明·莱文所言:“不管人们如何抽象地看待一项政策,要教师接受,就必须让教师看到政策在他们所在的环境下是有用的。教师愿意做什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对什么是课堂中有用的东西的判断。也许一些新观念,原则上是吸引人的,但实践中却难以操作,就此而言,实施环节可能很薄弱。”[2] 如果教师觉得新课程改革并不符合教学实际,不能提升教学质量,难以操作,就会对新课程理念产生怀疑和不安全感,教师要么会按照原来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教学,要么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改造,要么为了应付,阳奉阴违,只做表面文章。

3.功利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势影响

就目前的整个教育现状来看,教师的荣誉感来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这是因为不仅学校以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取得的具体成绩来考评教师,学生家长评价教师优劣时,也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一个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能考出好的成绩,升学率高,这个教师就被认可为优秀教师,就会获得更多的尊重,得到更多的荣誉。至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在升学压力面前被忽略了。因此,虽然学校大力提倡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备课、上课、安排整个教学,平时的常规检查也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进行,但是面对巨大的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面对家长的希望,学校最终对教师的检查与评价还是落到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上。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旧的压抑学生创造力的新的课程理念,即使认为合理,也置之不理,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出现了假作为的现象。

4.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能力差

当前许多教师课程概念模糊,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单一、意识淡薄,只是教科书的执行者和教书匠,把课程视为“法定的教育要素”,不可变更的知识与系统,只是尽可能地把教材所反映的知识原貌传授给学生,在课程面前无所作为,没有对课程的独特理解,不能从多维度整体规划教育活动;知识结构陈旧,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学科知识过于专业,教育理论知识缺乏,重专业轻基础,对学科课程以外的课程类型很不熟悉;缺乏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薄弱,科研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欠缺,在实际教学中,统一地按“模型化”要求学生,照本宣科,满堂灌,只会教教材,不会用教材教,更不会编制和优化教法。这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相差甚远,也使这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不能有所作为。

三、教师不作为的应对策略

1.树立正确课程观,推动新课程改革

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构成,突破“教师中心论”的偏执;重建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准备。其次要转变传统、封闭的课程观念,过去是教教材,现在是用教材教,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对课程、教学的理解和领悟,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2.权衡利益与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应正确认识自身的利益得失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本着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分数的多少、上什么学校的区别,更是能力的提高,全面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成绩的提高。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理念的意义,认识对学生发展的巨大作用和对整个教育系统带来的活力,把应试教育带来的暂时利益和改革带来的长期利益结合起来。

3.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课程能力

台湾学者欧用生认为:“课程改革是教师再社会化、再学习的过程,课程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甚至说,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课程改革归根到底需要教师自身的改革,正如有人总结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时说:“改变自我成为一切变化的前提。”[3] 叶澜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很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4]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应解放思想,积极投入改革,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课程能力,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进行反思性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积极参加培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反思,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教学实际之中。

四、由“不作为”到“作为”,深入新课程改革

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采取什么态度至关重要。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了10年,许多教师能逐渐改变思想,慢慢适应新的要求,努力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去做,取得了成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持拒绝、对抗、不作为的态度。其实,尽管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驾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制约因素纷繁多样,但应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教师作为具体实施改革行为的主要参与者,面对改革提倡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事物,要明白学习、接受到实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教师如何由“不作为”到“作为”,深入新课程改革,使课程改革的过程成为教师与新课程改革相互适应、相互理解的过程,任道而重远。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参考文献:

[1]潘新民.基础教育改革渐变论[D].北京师范大学,2010.

[2] [加]本杰明·莱文.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项贤明,洪成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