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

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的报告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从“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它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该课题研究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十报告的基本精神,大面积地提高高职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讨论的话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举措。

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联系尤为密切,我们的学生正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近几年学校通过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加上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并逐步将生态文明教育渗入到人才培养中去。学校不仅注重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更注重于培养有生态文明观念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来提升当代高职生的生态文明观,使我们的学生能牢牢树立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生态文明教育,西方教育发达国家早些年就给予了重视。生态教育(亦称作教育生态化、生态化教育、教育生态学化、绿色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苏联学者提出来,它的内涵是要引导人们将生态教育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中来,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中,促使人们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部门,他们对生态文明教育也十分重视,很早就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内,同时在中小学、中专等技术学校也开设了有关生态学和生态文明方面的普及课程。而美国它在普及高校公共基础课生态教育的同时,还重视建设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课程和专业;俄罗斯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它都设有生态学专业,同时,它还将生态学等课程作为文理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现在,在俄罗斯的大学中它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教育引导学生。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的生态教育,他们都已成为规范化系统化,使得生态文明教育能有计划、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甚至有些国家还颁布了环境教育法。

中国的生态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开办过第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但是,由于我们对生态学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生态教育也仅仅被认为是生态学、生物学等工作者的任务,它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理工科学科。因此,生态教育在我们国家还没有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普遍开展教育。

目前在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诸多与十精神、与时展不相跟进之处。有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非生态、生物专业常规性开设与生态文明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仅占到很小的比例,同时还缺乏统一的生态文明教材,我们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教育的方法与手段,教育的最终目标、师资力量、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环节等都还十分薄弱。与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方面还比较滞后,要形成全民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

2 调研概况

在我国,对于当前的高职生来说,普遍存在着欠缺生态文明观的现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紧迫性。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利用了一系列的教育手段(理论教育、公众参与、环境熏陶、实践养成等),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等生态文明观教育中,融入了相应的生态主题活动,进一步帮助在校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

本次调研时间为2013年12月,所调研对象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通过网上问卷方式,共回收857份,剔除作答明显不认真和答案不完整的问卷后,保留了847份,有效回收率为98.8%。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6.51%,城镇的占18.3%,市辖区的占4.25%,省会城市的占0.94%。其中女生占77.45%,男生占22.55%。

从结果比较可知,影响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因素有多方面。性别方面,根据样本显示,在生态文明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女性表现比较好,同时具有较高的生态文明素质;户籍方面,在生态文明的知情意行等方面,样本群体中来自农村、市辖区、城镇、省会的学生表现并不统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在获取生态文明信息的渠道上,在校高职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了解“生态文明”这个概念方面,高职生可以利用的途径及所占比例分别为:电视电脑占90.44%,报纸杂志占73.08%,学校宣传占77.45%,其他占41.09%。

①您对生态文明的概念了解得怎么样?选择对其内涵比较熟悉的作为分析与评价指标为:16.88%。

②建设“生态文明”是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取选项“十七大”作为分析与评价指标为:77.1%。

③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谁的责任?取选项“共同的责任”作为分析与评价指标为:87.37%。

④您觉得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吗?取选项“重要”作为分析与评价指标为:88.78%。

⑤看到别人踩草坪,能从行动上反对的有50.53%;问及在校吃饭的习惯时,选择每次都能吃完的占44.98%;当问及需要丢垃圾,而周围无垃圾桶时你会怎样做?回答为先自己拿着再丢到垃圾桶中的占94.1%。

我们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学生在总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充分意识到生态文明的价值,对待生态文明的行为,具有非常端正的态度。但是,自觉对待生态文明行为的程度,对于我们的高职学生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认识不够、贪图方便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不利于生态文明的行为。最终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下高职学生在生态文明素质方面的表现:知不易行更难,心已动而行却缓。

3 提升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策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成长环境和教师这三方面是影响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最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进一步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知情意行的统一,提升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其他各种组织的共同努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需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其一,高职院校生态文明课堂教育研究。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在全校开设生态文明选修课;不断将生态文明观融入到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的确立、课程设置等人才培养中,平时不断将生态文明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起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形成生态文明的道德理念和标准。为了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还应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培训制度,不断输送新生力量,研究出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的重点与难点,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的途径与方法。

其二,强化生态文明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当前,高职院校举办者、管理者和师生员工的生态文明教育观念普遍比较淡薄,服务生态文明教育的使命感也不够强烈,未能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文化氛围。这将严重制约服务的水平与效果。因此要大力加强舆论宣导,调查研究出高职生受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其原因,以人为本,重视开展以提升全体师生以低碳素养为重点的生态文明教育。来增强高职院校主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其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①利用节日氛围来组织举办主题日活动。比如借助“环保日”、“地球日”、“植树节”、“母亲节”、“感恩节”等等来举办一系列关于绿色环保,关于爱的活动,来不断加

强学生的生态文明观,让同学们丰富和感受生态文化知识。

②开展 “美化教室”和“美丽寝室”评比等生态文明文化建设。利用好教室、学生宿舍七个社区的资源,以“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运用文字、图片、模型等形式多视角来展示生态文化。可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介绍草原、森林、湿地等等生态功能以及作用。以秀山丽水、养生福地为切入点,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们云和的木制文化、庆元的竹林文化、景宁的油茶文化等三大生态文化。

③由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浙江林校,学校办有生态环保专业,有着实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团队,校内绿树成荫、草木葱茂,并有着自己的大型盆景园。校园有银杏、红豆杉、水杉等多种珍稀树种,整个校园已成为一个树木园,环境优美。这也为学生在认识树种、学习生态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天然的学习条件。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让环保专业的学生带动更多的同学来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和熏陶,向更多的在校生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学生过低碳生活。通过充分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来提升同学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郝苗苗.主流媒体在环境保护新闻宣传中的引导作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3(12).

[2]王玲.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与路径探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李心.高职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

[4]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66.

[5]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

[6]林锦莲,陈益华.论加强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与途径[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2).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思想政治专项课题“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证研究――以浙西南高职院校为例”(课题编号:Y201328015)。

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范文2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课程内容的缺失。与高校其他课程相比较,生态文明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内容更多的是偏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人格培育等,生态文明教育所占内容比例甚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也涉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等问题,但篇幅极少,开设的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也比较随机、零散,学生从课程和课本中获得更多更深层的生态文明教育比较困难。其次,师资力量的匮乏。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主要由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老师兼任。因缺乏系统的专业生态知识、深刻的生态认知和必备的实践经验,教师队伍的非专业性,使得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教育成果收效颇微。教育是教育者面向受教育者开展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整个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对整个教育的实施起着直接性的影响。再次,受教育主体生态文明实践的脱节。当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采用直接授予的教育方式。教学形式机械单一,抽象说教远多于情感体验,无法做到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生态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性缺乏,为数不多的生态实践活动仍有流于形式的状况存在,无法调动受教育主体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不高。

(二)高等教育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对“人”的培养。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理解为四个层面: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生活安全需要、与人交往的需要、得到尊重的需要。只有在满足这“四个需要”之后,人才有可能进行自我实现需求。生态文明教育使得人与人友好相处,并学会尊重大自然,这正是人类所需要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这里的物质交换,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以及对自然界的改造。这里的实践与改造应当符合自然生态规律,人类的本性应当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高等教育阶段是人的自然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和生态文明行为的形成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其次是对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营造,以及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塑造。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对象,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高等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过程。因其高校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性地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大学生通过其自身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民众,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而改变社会的生态环境,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对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乃至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焕然一新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分离与共生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理论分离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2]。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以的生态思想作为指导,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为主线,汲取生态保护相关理论中的合理内核。高等教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高等教育”一词出现于产业革命之后,是在近代学制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和普及阶段。正如杜威的观点,高等教育是“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而接受的教育,它的高等并不是由其自身决定的,而是由个体发展的阶段和成熟度所决定”[3]。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实践共生

首先是两者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恩格斯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4]。无论生态文明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它们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理性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其建构和运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自身整体的素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具有相通之处。再者是两者在实践中不可分割。一方面,高等教育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更具立足点。生态文明教育如何有效开展,其最基本的条件是需要一个可实施性的空间。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雄厚的师资条件、完善的管理体系、优良的学生素质、良好的校园氛围,都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关注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将生态文明教育有计划、有系统、有实践地融入到高等教育中,能使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内涵更加全面与丰富。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深入了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挖掘问题所形成的原因,从而探索符合大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三、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实施机制

(一)教学体系的融合

首先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去;二是在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理论与理念创新,理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不可或缺的途径。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具备相对成熟完善的教育模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将生态文明思想渗透到专业知识的教授中,就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不断完善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课相互补充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形成既有通识普适性,又有专业针对性的优质生态文明课程集群[5]。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专业的讲解,使得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领悟到生态文明的意义。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把专业知识和生态文明的思想自然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促成生态文明行为的自觉生成。其次是教师队伍。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塞萨洛尼基宣言》明确指出,“所有的学科领域,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都需要考虑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性要求一种整体的、跨学科的方法,在保持各自基本性质的同时,把不同的学科、机构结合起来”[6]。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要不断地改善和创新,具备跨学科的整体思维,掌握环境问题相关的最前沿知识和处理最新环境问题的教育技能。此外,教师通过科研和自身的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自己的切身体会对学生来说更有说服力。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以此,生态教育者的生态思想观念符合认知与实践规律,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认知,将新的认知重新带入实践,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二)管理体系的融合

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度。教育主管部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管理部门、国民教育计划制定部门和教育评估的考核部门。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直接关系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其次要提高高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度。目前,我国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要实施和开展一项全新的教育,决策权在高校的主要领导和校长办公会议,提高主要领导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有利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快速推进。高等教育中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从管理体系上看,关键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制度,明确和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教育主体的责任,形成体现生态文明教育所要求的、与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协调统一的、有机结合的生态文明教育体制,实现学校内部各教育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高效实施。

(三)科研体系的融合

引导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科学研究,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体验性。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生态科研活动,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了解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能够从行动中切实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将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深化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转变传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在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科研活动中,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适时转变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积极调整相关的科研教育体系,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融入到高等教育中。两者相得益彰,切实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

(四)社会服务体系的融合

开展主题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性。在此过程中,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确保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切实成效。通过强化和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避免高校生态文明教学和实践脱节。目前,开展社会实践集中活动和社会化服务分散活动己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渠道。在日常校园系列活动中,将主题教育引入生态文明教育中,加强以生态文明为鲜明主题的实践活动,比如生活实践活动,培育学生节俭节约的生态文明观念,养成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践行生态环保行为。同时,利用高校的学生社团有效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绿色校园。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实践者,也是宣传者,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生态调研,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进行面向社会服务的生态实践活动。对理论的深刻理解,需要切实的行动和正确的思想支撑。只有当行动和思想高度一致时,才能形成坚定的思想理念和行动指令。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教育原则,既生动了理论认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巩固并深化了教学成果,同时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作者:朱蕾 单位:东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一927.

[2]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78.

[3]马红,赵婷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高等教育思想探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8):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原因分析;对策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不懈地改变人类与物质世界,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时,形成的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的过程。生态文明是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中发展过来的。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提升,它综合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为了形成生态文明,我们不仅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角度思考,更要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整合的综合运作模式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成果的继承和发展。高校是培育英才的摇篮,是社会先进文化、科技、思想的孵化器。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仅仅止步于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恢复上,而更多地渗透到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中去。

二、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1.高校教师队伍对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较为薄弱

现在的教师大多接受的是传统的科学价值观,几乎是通过学习政治和新闻等途径才了解到“生态文明”这个词汇,对其内涵了解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对其进行教育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涉及学科范围相当广大,不仅仅是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密切相关,更包含理论学科的结合。所以加强高校教师的生态文明知识是相当必要的。

2.基础教育中的生态教育比较薄弱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和中小学生。从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来看,我国采取的是渗透模式,基本涉及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当然也有一些弊端,比如缺乏对教育结果的评估、对学科内容不够衔接、教育内容空洞等问题。

3.高等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呈现落后状态

大学生正处在信息时代,知识面广但深度不够。同时,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从未接受过专业的环保教育,因而他们的环保知识更新慢,还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课程中的环境和专业知识结合教育不高,教育的深度也不够深刻,导致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不高,生态道德和责任感较差。

4.社会负面影响

如今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频繁,思想接受观念也随社会变化而改变。在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受社会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复杂化,导致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变得现实化、物质化、契约化等社会弊端。

5.家庭溺爱

还有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分溺爱导致他们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形成种种弊端,性格上唯我独尊等不良方面,社会责任心不强等。这也是对树立正确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很不利的。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施对策

1.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格局

教育不只是家庭的责任,学校和社会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形式上,学校应该注重自身条件来建立合理的教育体系,提高师资力量。在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该逐步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格局。

2.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

大学作为人才教育基地,大学生作为主体部分,因此,在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上,我们不只要倾听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更要积极听取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大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大学生成长建立有利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不仅能让大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生态文化,更能让学生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制定合理的生态消费观念,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型消费。良好的生态文明观,有促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树立合理的生态消费观,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3.思想意识与文化层面

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增强生态意识,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当今大学生生态意识薄弱,对生态文明学习不够,普遍对生态文明观概念理解歧义,学习深度不够,没有意识到学习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不只是单纯的宣传教育,更要切实的指导当代大学生能够从生态哲学,生态文明观等不同角度出发,积极参加生态实践活动。不只从思想上,更要从不同文化层面上,推动生态文明事业的发展。

4.知识层面

我国尚未有从事环境教育的专门人才,中小学教育也没有独立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实施的均是渗透模式的教育。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一定要对前期中小学的环境渗透式教育进行延伸、补充和全面融合。树立大学生的人与自然同存的自然观,对自然要有人文关怀。大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避免奢侈、浪费的消费观和消费形势,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从而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5.教育形式方面

随着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应该向多元化发展。除了基本的生态宣传教育之外,我们也应该大力创新,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各种教育形式。比如,“全国大学生 Recycle 项目”就是值得推广的运作模式之一。

四、结束语

大学,一个作为人才培训基地更是任重而道远。在注重生态文明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然,这是关乎自然一人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长期、持久的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临时性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地提升水平,向前推进。对此,高校起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培养专业人才基地的大学,更承担着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重担。高校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应不断改进教育内容、方法,培养既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又具有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绿色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大学教育;生态文明;生态建设;社会文明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8-0060-03

一、生态文明概述

(一)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人才,更应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纵深研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推动我国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的发展

生态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国《大》,该宪法认为,“生命是天赋权利,必然加以保护,不能受到非法侵害。”近现代以来,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分为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流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了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主张用生态理性替代经济理性,建立公正、和谐、效率的生态社会;80年代以后,则兴起了绿色主义,主张开展环保,最终世界上总结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我国生态文明的研究自古就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是很好的证明。现代以来,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化解我国生态危机,实现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需要;是不断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小康的需要。因此,在当代中国大学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哲学、政治学、道德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已经有较完善的体系,在新形势下的创新能力不足,而现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研究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们确立正确的生态思维方法和生态意识观念,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它不仅能为发展生态教育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同时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观点来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良好补充。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一平台通过实践活动使得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而且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发展空间,能够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完善社会文明体系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又是实现其他几个文明的重要前提,是建设和完善社会文明体系的必然要求。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关于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增强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需要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理论文化知识,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多的文明便进入到高校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素质,使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将自然、人与社会进行结合,树立科学生态观。

(四)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说明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打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高校提供大量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要求大学生学习时代潮流,传播生态文化,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中国梦”的历史性特性与大学生的使命感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并且“中国梦”的时代特征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相吻合的,而生态文明是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

三、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教育投入力度不足

在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培养体系存在生态文明课程独立性差,生态实践不足以及校园文化与生态文明相剥离的问题。至2000年,我国生态教育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课堂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获取的主要渠道,是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保障。而很多学校并未开设相关课程,所以学生在知识方面很缺乏。多数大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并不是学校,而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而通过这些方式所获得的信息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一方面是基础知识不足,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了解很欠缺;另一方面是理论知识不足,大学生没有条件也缺乏能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这与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极为不符。

(二)校园生态资源的缺乏

大学是人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很多大学生都是通过对学校的认识来理解社会,然而现在我国众多的高校中,生态文明建设做得还不足,一方面是很多学校缺少草地、花园、树林等绿化区;另一方面是广大学校没有专业的生态教育者,任课老师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些都对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句空话”。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和侧重点有关,与老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和经历有关,很多老师都经历过改革开放时期,存在着过度开展资源来发展经济的错误观念。

(三)生态实践缺乏

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课堂知识,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他们亲身体验和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在我国很大学校并没有组织生态环保活动,而很多学校活动的举办是为了单纯纪念节日或者响应政府的号召。比如“植树节”、“国际环保日”等,这些活动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重视自己的专业理论课,不关心国家出台的政策和时事热点,对社会和学校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冷漠,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的现象。

(四)学校管理力度不够

绝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对学生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比如教室、寝室的过度用电,学校的过度用水,花园破坏花朵等问题都没有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明文条例,因此,学生对于违反生态文明的行为主要还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并未受到明确的约束,这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正常开展。

四、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需要我们总结原来的经验教训,不断创新思维,探索新的教育途径。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投入力度

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理论教育与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方法,生态文明教育也是实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将教育与人类社会、自然进行有机联系,通过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加强大学生生态理论知识教育,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观。其次要加强生态文明专业教育,高校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积极研究教学方案,开设生态文明的专业课程,有条件的还可以设立专业的院系,通过系统、全面地教育,培养专业的生态研究、建设的人才。另外,还可以开设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建设的发展。

(二)丰富校园生态资源

高校要不断丰富生态文明资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一方面要加大学校投入,增加校园绿化面积,同时要完善环保设施,比如在校园要设立科学分类的垃圾回收点,绿化区要有明确的提示牌等;另一方面要增加学校师资力量的投入,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邀请国际、国内著名的生态研究、建设专家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加强生态实践

学生要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实践,在校园内开展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建立环保社团、组织环保宣传活动等形式,传播生态环保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另外还可以多与政府环保部门、社会环保组织进行沟通合作,为大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比如可以开展“全城无烟日”等活动,也可以开展“生态中国”等专题调查研究,让学生亲自参与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加深对生态文明意识的理解。每年的植树节活动,全校师生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由学校领导评选出活动中的植树达人作为精神模范,使学生主动参与植树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起到良好的生态教育作用。

(四)加强学校生态管理的力度

学校要制定统一、完善的生态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形成明文规定,并通过校刊、学校文化墙等形式进行展示和宣传,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提供明确的依据和行为规范。比如学校要对水、电等资源的运用进行合理规定,帮助学生形成节约意识,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严格惩处。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自觉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意识。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要深化生态意识,在其他的课堂中要潜移默化,让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学校的每一个区域,让学生在文明的环境中加强自身的生态意识,让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的习惯,真正做到理念与行为的统一。

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13-02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在物质生产及精神生活中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及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一味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迫在眉睫。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报告明确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而要建设生态文明,首要基础是加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态思想观念,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引导人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规范人们破坏生态的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一、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早在2005年,同志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此后在一段很长时间内,我们党在创新生态文明理论的同时,更积极地进行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在十报告中,首次独立成篇地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集中论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可集中到如下六大方面:1.思想基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实质及本质特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形成;3.基本政策及根本方针――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二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4.基本途径及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5.重要目标――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目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单从概念上理解,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丝毫关联,但细细探究两者的实质,不难发现两者有着若许多同之处,主要提现在四大方面:1.阶级表现相同。两者不论是提出还是贯彻实施,均代表了社会主义统治阶级为维护国家、社会、民众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意志,均体现了较强的阶级意识观。2.对象指向一致性。两者的指向对象均是具有能动性及思维性的人,人是社会的基础,一方面,人的思想行为对生态文明的好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好坏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对人的发展有决定作用。3.目的性一致。两者目标明确,都是为了促进人类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4.实施途径相似。两者的为最终目均为从认识到内化,再由内化转变到外化并形成良好品行,目的的最终实行均要依赖宣传与引导教育、政策法令的实施、物资与精神奖惩、环境的营造等途径及方式。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一)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认同观的形成

同志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说:“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积极地宣传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人们转化旧有模式,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认同,真正做到著名学者、政治学家俞可平所言的:“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动生态教育的全民性及终身性

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范文6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素质研究概述

1.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我国学术界在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及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等问题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而目前国外学者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只是形成了一系列类似的概念和思想。“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创造性成果。生态文明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概念,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解,本文采用的是俞可平教授的定义:“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2.关于生态文明素质的研究鲍宗豪认为:“市民文明素质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城区能否形成良好的发展‘软环境’的关键,是‘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市民文明素质是民族文明素质的主导和标志,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民族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一大难题。黄艳等认为:“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是衡量大学生作为‘大学人’和‘社会人’是否实现全面发展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水平呈现正成长性的综合发展趋势。只有国民拥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很可能会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要融入实践行动中,处于“象牙塔”里的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塑造,既是一种理想型的,也是一种实践型的。高校的生态教育课会使学生激情澎湃,但走出校园,社会大众的实际行动很可能就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从众心理和不坚定的决心会令他们做出错误的行为。学生生态行为的这种不稳定性,是影响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重要原因。

二、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的内容和目的本研究组织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了高校学生的生态知识、生态文明素质、生态责任、影响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因素的自我认知4个方面,能够全方位了解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调查了解当前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并通过对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真正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调查方法和研究对象本调查正式始于2013年11月,历时1个月。选取了上海、南京、杭州三座城市中的8所高校作为调查样本,选取的研究对象限于公办高校的硕士学生和本科大学生。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8所高校共发放650份问卷,收回558份,有效率为85.84%。从表2可看出,性别分布:男生占50.54%,女生占49.46%。年级分布:大一占6.63%,大二占21.33%,大三占20.97%,大四占6.09%,研一占24.91%,研二占12.90%,研三占7.17%。学科分布:工科占37.81%,理科占32.26%,文科占29.93%。3.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运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分析影响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各种因素。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高校学生生态知识分析在分析高校学生生态知识方面,笔者选择两个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是单选题“1‘生态文明’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的”,二是单选题2“‘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其中,单选题1(正确答案为“十七大”)回答正确的有207人,正确率为37.10%,选择“不知道”或选择错误的高达62.90%。单选题2(正确答案是“6月5日”)回答正确率为51.61%,仅过半数,选择错误的占48.39%。从回答状况可看出,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政策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校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设置的生态教学课程比较少,学生系统学习生态知识的机会较少;二是在现代社会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日趋增大的境况下,高校学生群体更多关注的是与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东西,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补充与前途“无关”的知识,会疏忽对生态知识的关注,影响着自身生态知识水平的提高。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在生态知识方面,男生回答正确的比例要高于女生。这是因为,有关生态方面的知识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政策、时事政治紧密相连,男生相比于女生而言,对时事政策关注更多,导致生态知识掌握方面存在性别差异。

2.高校学生生态行为分析生态行为是生态文明素质的外化和集中体现,是一种表现生态文明素质最直接的方式。高校学生生态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生态恶化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在政府、社会、学校、大众传媒等各方主体宣传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产生了责任感,并将掌握的生态知识、生态技能转化为一种保护生态的情感和责任;另外,学生将自身的生态责任和生态意识逐渐外化成生态行为。从表4、表5可看出,高校学生已逐渐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生态文明行为并付诸实践,杜绝使用一次性物品,自觉使用可循环物品,参与绿色环保宣传活动等。但是,在参与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交付的试卷并不十分满意。这说明部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未完全转化为文明的生态行为,在知与行、观念选择与行为选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除了以上两项生态文明行为之外,高校学生作为具备较高生态素养和公德意识的群体,也有其他的生态文明行为。问卷统计显示:超过76%的被调查者能够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超过62.5%的被调查者能够做到购物自带购物袋;超过50%的被调查者能够向有关部门反映排放污水的行为。根据调查数据,现实生活中多数高校学生能够做到爱护环境,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愿意参与有组织的生态保护活动,并身体力行通过多种途径做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事情。但是,学生的生态行为缺乏主动性,没有强烈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对环保和生态发展的责任感不强。一节生态教育课或者演讲后,学生的热情被激发,热情澎湃地要投身于生态环保建设中,但离开那个特定的环境,激情褪去,“随大流”的本性就会显露无疑。对于这种情况,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摆脱不了责任:幼时父母的教育、家庭的熏陶,入学后教师的教导、学校环保活动的组织,接触社会后社会风气的影响、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等,这些都是影响高校学生自身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行为的重要因素。

3.高校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如何,通过周围的生活环境就能体现出来。学生对自己周围环境状况评价的调查结果为:3.9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好”,29.00%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好”,41.00%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19.40%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差”,6.6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差”。这说明虽然政府近几年在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去改善生态环境,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久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3.23%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是“非常好”,20.61%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好”,49.28%的被调查者则认为“一般”,认为“比较差”和“非常差”的仍占21.33%和5.55%(见表6)。同时,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T检验值为2.108;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描述性数据,是应用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one-wayANOVA)得出P值为0.356。这两组数据均表示,针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学生有理性的认识,对其评价是相对客观的。而且这两组数据是相互关联的,学生认为周围环境状况好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就会高;认为周围环境状况不尽人意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自然就会降低。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达73.70%的被调查者归责为“政府缺乏相关监督政策,行动不到位”,这又验证了被调查者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不高的结论。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采取的改进生态环境措施正在实施中,这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而当前生态破坏严重,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另一方面,有些部门在应付上级政府和公众,未真正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我国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面对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应全面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听取各方意见,明确各方责任,制定可行性措施。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又要做到爱护保护生态,让社会群体切实感受到政府实际行动的效果。

4.高校学生自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分析图2显示:10.21%的高校学生被调查者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非常好;45.70%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比较好;36.38%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为一般;剩余7.71%的被调查者则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比较差或非常差。调查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自评还是不错的。通过调查发现,影响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在影响因素中选择“家庭”、“成长环境”和“朋友”的比例是较高的,尤其是“家庭”这一项,比例高达82.3%。这说明学生认为,家庭教育对其生态文明素质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亲属尤其是父母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子女的一生;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在生态教育这方面的工作比较形式化,缺少专业的教师任教,生态宣传及专业活动组织不足,无论是“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都亟待改进。调查结果显示,84.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在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现状是“不重视,这方面工作较少”。就高校的生态教育工作而言,81.7%的被调查者表示,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及其践行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成立生态环保社团组织。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学校生态教育工作已做得很成熟,我国高校可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发展学校生态教育,设置相关生态课程,成立专门的环保组织,组织并带领学生参与环保活动,逐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及参与生态行为的机会与能力。根据调查数据做的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见表7),T值为1.60。这份数据表明,高校学生个人生态文明素质与性别关联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相上下,生态文明素质不会因为性别之差而有明显差异。

5.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三大文明建设的一个支撑点,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本次调查设置了一道主观题:“请谈谈您对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及建议”。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特有的角色决定了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政府作为政策的主导者,其态度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2)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企业、公民的共同责任,企业需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纳入其核心价值体系中,自觉遵守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在企业盈利的同时,也要对生态保护承担起应尽的责任。(3)社会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担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社会组织要利用其“人员多、涵盖范围广”的优势,加大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组织环保活动,传递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提高大众的生态文明意识。(4)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因此,大众传媒应利用自身优势传播正能量,呼吁公众保护生态环境。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此次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高校学生对当前的生态现状有客观的认识,对自然环境的现状及其相关政策的关注度也逐步提高,但其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实践行为表现得却不尽如人意,总体水平尚待提高。(1)高校学生的生态保护知识水平不高、认知不明确,对基本的生态知识和政策缺乏关注和了解。(2)高校学生的生态意识虽已觉醒,但生态责任感不强,不能主动将自身纳入保护生态的角色中。(3)高校学生的生态行为虽已养成,但明显滞后。日常生活中,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行为与其掌握的生态知识、生态责任往往是脱轨的,不能很好地将生态道德情感、意识、准则等应用到实际的生态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