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范文1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二元经济;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
中图分类号:F323.6
劳动力流动是劳动者以改变就业形式、改善收入状况等为导向的一种跨地域流动行为。在任何时期的任何国家,劳动力流动都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常态。根据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推算,2010年农村就业劳动力达到1.55亿人,比上一年增加了765万人,增长率为5.2%①。另据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1年我国进城农民工数量达到1.59亿人,占城镇就业的比例高达44.2%②;2012年进城农民工数量则高达1.63亿人,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也达到44.0% 。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是我国二元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现象。我国流动人口特别是乡城流动人口规模之大,增长速度之快,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我国的人口流动已成为“人类历史上在和平时期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 ”③。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史沿革
根据不同时期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不同,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以前的严格限制流动阶段。在1978年之前,由于我国处于计划经济阶段,对劳动力流动严格控制,对劳动力实行有计划的流动,不在计划之内的流动被称为“盲流”。在城乡严重分割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由农村迁移到城镇的途径很少,只能通过城镇企业有计划的招工、子女上大学、部队干部转业等途径来实现迁移。
第二阶段,1980年以后劳动力流动开始恢复,进入允许迁移阶段。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乡镇企业流动。而且从1984年开始,国家允许农村居民自带口粮、自筹资金进城务工经商,这个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劳动力的流动,此时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张晓建(1997)估计,1980年代末在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达到了1500多万人④。
第三阶段,1990年代进入跨区域流动阶段。进入1990年代,劳动力流动进入一个时期,主要是由农村地区流向城镇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跨区域流动频繁。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995年出省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大约为2500~2800万人⑤。
第四阶段,2000年以后进入快速的大规模流动阶段。从2000年开始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迁移就业政策,主要包括取消对农民工进城的不合理限制,推进相关配套改革保障农民工权益,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这些鼓励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2002年末,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就突破1亿人,达到1.05亿人,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也高达42.3%⑥;此后一直到2012年,进城务工人员数量一路攀升,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也一直维持在40%以上。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流动的过程。近年来,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特别是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引起了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2006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我国的流动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我国目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在和平时期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移流”③。仲小敏(2000)估计,全国在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1995年为3600万,1996年为4000万,1997年达到4600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京、津、沪三地的流动人口占本地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20%~25%,广州市甚至达到38%,这些流动人口50%以上是由农村迁移出来的。⑦《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数量达到1.45亿人,比上一年增加492万人,增长率为3.5%⑧。另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外来流动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0%上升到2010年的35.90%,2010年上海市该比重甚至达到39%⑨。
根据1983-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相应年份人口统计数据以及其它资料整理出了我国1983-2012年的进城农民工数量及其占城镇就业比例的数据,由于受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其中1984-1989年的数据缺失。为了更直观地描述进城农民工的数量及其占城镇就业比例的变化趋势,图1给出了它们的变化曲线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1983-2012年我国进城农民工数量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从1983年的20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6336万人,同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1983-1994年处于快速上升时期,主要原因是从1980年开始国家开始允许劳动力的乡城迁移,农村劳动力流动开始恢复,且到了1990年代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频繁,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入一个高涨时期;1995-1997年处于下降阶段,原因是这段时间进城农民工由于在城镇受到歧视等因素影响,部分劳动力开始回流到农村;1997年之后随着国家对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的加强以及农民工工资的提高,农村居民进城务工的意愿和动力增强,进城农民工数量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从图1也可以看出,农民工占城镇就业的比例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从1983年的1.7%提高到2012年的44.0%,其变化的趋势及阶段性特征与进城农民工数量相类似,即“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以后进城农民工占城镇就业的比例出现了下降趋势并趋于稳定,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回乡现象,但由于受国家实施的经济刺激和就业调整政策影响,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农村外出就业人口逐渐恢复常态;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就业人数的增长,进城农民工数量的增长量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2008年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下降,导致能够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减少。有学者估算表明,现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之前所想的那么大。蔡昉、王美艳(2007)利用反设事实法,通过估算农业中种植业和饲养业的劳动力需求数量,根据农村劳动力的不同转移规模,估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和比例的三种不同情形,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比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且农村剩余劳动力50%左右是40岁以上的劳动力⑩。另据估算,我国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在9000万人左右,与本世纪初相比大约减少了6000万人,而且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以剩余时间的形式存在的,绝对意义上的剩余人口并没有这么多!。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和特征
对我国来说,劳动力流动主要是指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由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城市工业部门以招工形式为主的有计划的转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户籍管理的松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形式转变为以就地转移和跨区域转移为主的转移形式。所谓就地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本地县城的转移,即乡外县内的流动。这种转移形式在改革开放之初最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农村副业、乡镇企业以及城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所谓跨地区转移,顾名思义,是指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广义上的跨地区转移还包括跨县流动,即县外省内的流动。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虽然开始时间较短,但已经成为当前或许未来一段时间内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形式。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的劳动力流动@达到26139万人,其中就地转移#达到3996万人,跨地区转移$达到22143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流动总人口的17.27%和84.71%。与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就地转移人口和跨地区转移人口分别增长了71.37%%和82.89%⑨。另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2011年农村外出就业人口中,跨省就业比重达到47.1%,比上一年提高8个百分点;县外省内就业比重为32.7%,比上一年上升了3.4个百分点;乡外县内就业比重为20.2%,比上一年下降了9.6个百分点;2012年跨省就业比重为46.8%,县外省内就业比重33.2%,乡外县内就业比重为20%,增减趋势与2011年基本一致^。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占总劳动力流动的比重和增长幅度大大超过就地转移,已经成为劳动力流动的最主要形式。本文所说的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更准确地说是指劳动力跨地区的乡城流动。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征有:
1.以男性为主
Zhao(1999)根据1995年四川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男性占迁移人口的72%,而农村非迁移人口中男性只占49.6%,且作者使用Logistic模型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劳动力迁移的概率低4.7%&。根据2006年《我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男性农民工占农民工总体的66.3%,而女性只占33.7%*。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显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中男性所占的比重为64.6%,比上一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流动以男性为主的特征一直延续到现在,2012年的最新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男性农民工占66.4%,女性占33.6%^。
2.以青壮年为主,且年龄有提高趋势
Zhao(1999)使用的调查数据显示,迁移人口的年龄比非迁移人口将近小10岁,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迁移的概率降低&。Deng(2007)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在全国12个省份所做的城镇住户和暂住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比城镇人口年龄将近小6岁) 。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_平均年龄只有28.6岁,其中,16~20岁的农民工占18.3%,21~25岁占27.1%,26~30岁占15.9%,31~40岁占23.2%,40岁以上占15.5%+。2010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8岁,其中,16~20岁占6.5%,21~30岁占35.9%,31~40岁占23.5%,41~50岁占21.2%,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2.9%1。2012年最新数据表明: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7.3岁,其中,16~20岁占4.9%,21~30岁占31.9%,31~40岁占22.5%,41~50岁占25.6%,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5.1%。值得注意的是,进城农民工的平均年龄有了提高(2006年为28.6岁,2010年为33.8岁,2012年为37.3岁),且青壮年(21~40岁)所占的比重也在下降(2006年为66.2%,2010为59.4%,2012年为54.4%),这意味着40岁以上的外出农民工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外出农民工收入增速下降(2012年外出农民工收入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18元,增幅下降了9.4个百分点^),且东、中、西部外出农民工收入趋同(2012年东、中、西部农民工月收入分别为2286元、2257元、2226元^),青壮年农民工由于其受教育程度较高,在自己家乡较容易找到一份相同性价比的工作,也就是说,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提高了,而且城市的工作有较高的替代性。
3.受教育程度高于农村非流动人口
Zhao(1999)使用1995年四川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表明,迁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非迁移人口,为7.56年:6.24年,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迁移,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最高的那部分人除外,这些人并不是选择外出务工,而是就地占据基层资源,比如担任村干部等职能岗位&。根据2006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4年外出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比重达到81.6%,比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平均水平高18.3个百分点2。2012年的数据也是如此:外出农民工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6.5%,农村非流动人口只占10.9%^。
4.劳动力流动的区域间不平衡
Cai & Wang(2003)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发现,在2000年,东部地区有65%的跨省劳动力迁移是发生在地区内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有84%和68%的跨省劳动力迁移到东部地区3。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在增加,而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常住人口所占的比重在下降4,这反映了我国的人口流动是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迁移过程。此外,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呈现出区域不平衡性。Raa & Pan(2005)根据1992年的分省面板数据研究发现,西部和中部地区流动到东部地区的是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本较高的人员,而东部地区流动到中部的是非技术人员,很少有流动到西部地区的5。另据《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占全国外出农民工的比重分别为17%和20.2%⑧。2012年的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区域不平衡现象:外出农民工中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占42.6%,中部地区占31.4%,西部地区占26.0%1。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外出农民工中在东部地区务工的2012年仍占42.6%,但与2009年(62.5%)相比该数据已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反,在中西部务工的农民工比重有了较快的提高。原因不外乎是东中西部外出农民工收入趋同,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增加了。
5.社保参保率低于城镇居民
由于农民工在城镇从事的大都是非正式职业,且有一半以上的未签订就业劳动合同6,从而导致外出农民工的社保参保率较低,且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参与水平。图2反映了2012年城镇居民和外出农民工社保参保率的差异。从图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2012年“五险”中,除了工伤保险外出农民工比城镇居民参保率略高以外,其他类社会保险参保率城镇居民均比农民工高很多。至于外出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为什么要比城镇居民高,原因显而易见,跟农民工从事的高风险行业密切相关。有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外出农民工中有60.7%从事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从事这些行业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也高达73.5%^。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
根据劳动力迁移的经典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的预期纯收入
农村居民在决定是否向城镇迁移时考虑的不仅是在城镇就业的预期收入,还要考虑城镇生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所谓货币成本是指农村居民由农村迁移到城镇所花费的交通费用、找工作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等;心理成本是指远离亲人,适应陌生环境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等。如果预期收入与生活成本的净值大于零,则选择迁移,否则不迁移。
2.户籍制度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决定是否迁移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户籍制度,迁入地的户籍管理越松或户籍限制越少,劳动力流向该地的可能性越大。
3.迁移距离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迁移距离也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迁移距离的远近直接影响迁移者获取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成本、回家乡往返交通成本、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心理成本。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呈现出就近区域上的聚集性。例如,安徽、江西等地的外出劳动力大多流向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多流向广东,河南、河北大多流向北京等地。
4.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平均收入水平差距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平均收入水平差距是影响我国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乡城流动的重要因素。例如,沿海发达地区居民人均收入较高,外出劳动力就较少;而内陆中、西部地区居民平均收入较低,外出务工的可能性就较大。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较高,外出务工的可能性较小;而农村居民平均收入较低,外出务工的可能性就较大。
5.年龄因素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以青壮年为主,这与外出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从事的是“3D(Dirty, Dangerous and Demeaning7)职业”,这些职业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且大多是建筑、制造等行业,年龄成为从事这些职业的必需条件。另外,年龄越轻的人,迁移的心理成本越小,而且迁移收益的回收期更长,从迁移中获得的潜在收益的现值也越大。我国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16~25岁的劳动力占全部迁移人口的50%左右,16~35岁的劳动力占全部迁移人口的3/48。
6.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婚姻状况、子女上学、家庭赡养老人等问题,这些也是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因素。Mincer(1978)的研究发现,未婚人员迁移的可能性更大,妻子的工作服从于家庭的迁移,家庭中存在学龄孩子会降低迁移的可能性9。另外,随着家庭规模的扩大,迁移的潜在成本会成倍地增加。
7.受教育程度
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存量就越高,从迁移中获得的潜在收益也就越高。此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生活的追求越高,改变现状的动力和愿望也越大。
三、相关政策建议
根据前文的分析,我国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既受经济方面因素如农民工在城镇的预期收入等的影响,又受城乡之间不平等的因素如户籍制度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等的影响。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是我国在二元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现象和典型特征。要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既要增加农民工收入,又要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来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和不平等,而农民工在城镇的收入水平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素质影响以外,很大程度上还受歧视性因素的影响(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因此,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就要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两大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是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最主要因素。有学者的研究发现,本世纪初的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不大,主要是因为部分省市仅仅是统一了城乡户口称谓,城乡户口所携带的实际差别并没有消失0。因此,要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就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在于剥离与户籍相挂钩的城乡歧视性政策和一系列隐利,统筹城乡居民的迁徙权-(陈光普,2013)。户籍上所附加的各种福利政策人为地加大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不公平和收入差距。要剥离与户籍捆绑的社会福利,关键在于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户籍观念。
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离不开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一系列改革,包括建立可携带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镇和农村地区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等。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提供了制度保证: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盲目流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动那些有能力转变为城镇“市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积极性;同时对于解决流动人口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子女上学等问题有重要作用。
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城镇居民,而这些人的收入比城镇居民的收入要低很多。Deng(2007)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全国12个省份的城镇住户和暂住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小时工资只有城镇人口的61.67%),但比农村居民的收入高很多。虽然这些务工人员成为城镇居民会降低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但在边际上降低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幅度会更大,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比原来的更大。因此,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要采取措施大幅度提高成为城镇居民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丁守海(2006)通过测算认为,当前的农民工工资要提高1/3左右才是合理的=。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措施包括消除农民工在城镇所受到的就业、工资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歧视;增加他们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增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等。
(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根据前文的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重要影响,越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或者说城乡一体化程度越高的劳动力市场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流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现象仍然存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仍然很低。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不仅能矫正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扭曲,还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促进劳动力流动就要加快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我国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最主要表现是,城市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是指向具有城市户籍的本地人提供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是指向外来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市场,这些就业岗位大多数是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的岗位。造成我国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其它城乡分割制度,如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这些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就业部门的自由转移。户籍制度一方面使得城镇劳动者优先获得就业机会,而农村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流动人口在城镇享受与城镇居民均等的福利制度的机会。因此,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由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的自由流动,首要的、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此外,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还需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制度,包括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在就业工种方面所受到的不合理限制以及对劳动者的身份歧视,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信息网络和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行农民工社会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险的相互衔接,以及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衔接和转换。政府部门还应该把劳动力市场改革的重点从户籍制度改革向就业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转变,消除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所受到的各种政策、制度因素的限制,以此来促进和吸引农村劳动力从流动状态向城镇永久性居民转变。
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的培育还离不开劳动力市场制度、各种规制和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如加快劳动立法、加强工会作用、建立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等等。此外,政府职能要从以经济干预为主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保护劳动者权益、降低劳动者所承受的就业风险,加大政府对劳动者的社会保护力度,同时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建立、健全旨在保护普通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护机制方面的积极作用。
注释:
①来源于2010年12月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②来源于2011年和2012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③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④张小建:《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启示录》,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⑤来源于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公报。
⑥进城农民工数据来源于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城镇就业数据来源于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
⑦仲小敏:《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探讨》,《科学经济社会》2000年第1期,第38~42页。
⑧参见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0年。
⑨来源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公报。
⑩蔡昉、王美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第4~12页。
!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指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指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计算得来的。
^来源于2012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Yaohui Zhao. “Labor Mobility and Earnings Difference: The Case of Rural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47, 1999, p. 767~782.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来源于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Deng Quheng. “Earnings Differential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vol. 2, 2007, p.8~16.
_指调查年度内,在本乡镇地域以外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1来源于2010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9页。
3Cai Fang and Wang Dewen. “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 Working Paper Series No.26, February2003,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4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
5Thijs ten Raa and Haoran Pan. “Competitive pressures on China: Income inequality and migration”,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vol. 35, 2005, p.671~699.
6根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2年外出农民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只占43.9%。
7Tao, Z. “China’s Migrant Workers”, Address to the National Social Administration Workshop, Beijing, 2006 August.
8蔡昉、都阳、王美艳:《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9Mincer, J. “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86, 1978, p.749~775.
0孙文凯、白重恩、谢沛初:《户籍制度改革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第35~40页。
-陈光普:《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动态计量分析》,《经济师》2013年第3期,第38页。
=丁守海:《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第56~62页。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王美艳.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NO.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蔡昉,王美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J].中国农村经济,2007(10):4-12.
[4]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5]陈光普.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动态计量分析[J].经济师,2013(3):38.
[6]丁守海.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6(4):56-62.
[7]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8]孙文凯,白重恩,谢沛初.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 (1):35-40.
[9]张小建.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启示录[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
[10]仲小敏.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2000(1):38-42.
[11]Cai Fang ,Wang Dewen. 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J].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2003, 3(2).
[12]Deng Quheng. Earnings Differential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 [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007 (2):8-16.
[13]Mincer, J. 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8 (86):749-775.
[14]Tao, Z. China’s Migrant Workers[C]. Address to the National Social Administration Workshop, 2006.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范文2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不同地区金融发展及劳动力流动状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提出金融发展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机制:收入效应、就业效应和贸易效应。在借鉴Acora和Hewings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使用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有着促进作用,同时也验证这种作用机制的存在。在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文章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发展 劳动力流动 区域差异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传统僵化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模式,开启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历史。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劳动力流动迅猛发展,流动形式丰富多样,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和跨地区转移等原始的流动方式,而展现出多层次、多角度同时流动的态势,劳动力要素流动也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
劳动力流动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历来相关研究甚多,其中一个主要方向是研究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这些研究多是从迁入地与迁出地的要素差异着手,比如工资差距、就业状况差异、工作条件居住条件等。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的地位日益突出,金融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先导力量,具有强大的作用力、渗透力和推动力,近年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国内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和金融部门的持续扩张。金融中介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劳动力流动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和内容,因此,金融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以开放的视角,运用省际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深入研究了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把金融因素纳入劳动力流动研究中,对我国完善劳动力市场、实现区域间的平衡、协调发展有着参考意义。
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
(一)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
关于金融发展与收入的研究是较多的,且主要集中于研究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对于金融发展和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经济学家们均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改善有利。从金融中介发展的广度来说,金融发展能够让更多人获得金融服务,这有利于增加经济机会同时减少代际间的收入不平等。
由于在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收入不平等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学者们关注更多的是我国金融发展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关系。叶志强、陈习定、张顺明(2011)利用1978-2006年各省的面板数据发现金融发展显著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且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显著负相关,并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进行影响的机制,即金融发展减少了农村人口的收入增长从而拉大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陶珍生(2011)认为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扩大了收入差距,同时通过对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地区收入差距贡献度的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非平衡性对其区域内部收入差距的贡献度达到了22.97%,中部地区较低,而三大区域之间的金融非平衡性对区域间的收入差距贡献率达到了80.08%。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就是工资水平。伴随着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加剧,区域收入差距会因此拉大,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会更倾向于选择从低工资地区流向高工资地区,由此金融发展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二)金融发展的就业效应
一般认为金融发展对就业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金融深化的作用,金融深化一方面能够使金融资产收益率提高,另一方面能降低实际利率,从而促进金融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最终起到增加就业的作用(Edward,1989)。
本文把金融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分为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指金融发展增加了金融产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岗位,增加了就业机会。金融发展的间接就业效应是指金融中介机构利用吸存放贷的行为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通过促进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已有行业的成长及新行业的形成和推动城市化,实现就业的增长。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增加能够吸引更多劳动力,不同地区就业情况的差异促进着劳动力的流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引劳动力向该地区流入。
(三)金融发展的贸易效应
开放背景下,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地区国际贸易对国内劳动力流动产生作用。徐建军、汪浩瀚(2008)以及包群、阳佳余(2008)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无论是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全国金融发展对进、出口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东部沿海地区在地理上就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发展贸易和吸纳FDI,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又高于中西部地区,在金融发展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下,进一步扩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在对外开放条件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提高了区域间的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一方面,东部地区各种优势吸引着制造商以及投资者在该地建厂投资,而在当地劳动力供给不能满足于生产规模的扩张时,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便会流动到东部地区。另一方面,劳动力不仅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劳动力的流入使得东部地区人口激增,这又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扩大,加之该地地理上接近外国市场、政策上有税收等优惠,进一步吸引了制造商以及投资者,在这种循环之下,劳动力流动将非常活跃。同时,由于企业的增多致使劳动力需求增大,若供给满足不了劳动力需求,名义工资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成为吸引中西部省份劳动力流动至东部地区的影响因素。
金融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范文3
所谓新经济主要是针对传统经济而言。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旦失业率低于6%,通货膨胀率就会急剧上升。但自1991年3月以来,美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特别是90年代后期经济增速平均超过4%,失业率降至3.9%,而核心通货膨胀率却低于2%。一些经济学家把美国出现的这种“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即“一高两低”的经济称之为新经济。
尽管经济学界对是否出现了新经济、什么是新经济以及新经济形成的原因还有不同的见解,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济持续高增长、经济周期特征淡化、同时伴随着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不断创新完善的金融市场特别是急剧增长的风险投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务实和稳健的宏观经济调控等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电脑、通讯、网络和金融化了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成为度量一个国家(地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在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比美国落后是欧盟经济存在的弱点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一系列打造新经济的措施,力争在10年内赶上或超过美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的新经济地区。
一、欧盟新经济的发展
过去十年来,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到2000年,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达到493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6%上升到4.4%,年均增长15%左右,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2.5%的增长水平,自1995年以来平均每年推动欧盟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但和美国相比,欧盟仍相形见绌,1995年以来,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8.3%,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从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说,1996-200年,欧盟只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相差近5年。各成员国的情况差别较大,爱尔兰、芬兰、瑞典、荷兰和英国等国家发展较快,其中爱尔兰的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美国,芬兰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美国。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率的发展。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除了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引起的增长外,其他的都叫全要素生产率,实际上是技术要素的增长率。测算表明,1995年以来,信息技术对欧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为每年推动经济增长约0.2个百分点,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
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下跌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降低,20世纪80年代,硬件设备、软件和通讯服务的价格平均每年分别下降1.8%、0.3%和0.2%,90年代前半期,其分别下降3.3%、0.7%和0.7%,而到90年代后半期,其下降的速度分别达到10%、1.4%和1.3%。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自1995年以来每年降低0.2个百分点。
新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计算机拥有量、上网人数、移动电话使用量、电子商务发展等是主要的指标。在这些领域,欧盟远不及美国,根据初步的估计,1999年,欧盟每100人均拥有计算机为20台,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欧盟只有14%的人上网,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电子商务额约为170亿欧元,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只有人均移动通讯电话拥有量和美国持平。欧盟人均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支出约为1600欧元,不及美国的一半。实证分析也表明,在欧盟,信息技术以外的部门没有因为利用信息技术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总之,虽然,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推动了其经济的增长,但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等看,欧盟要比美国落后5年。
二、欧盟新经济落后的原因
从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和形成的经济结构看,欧盟与美国同属工业发达国家,区别不大,有的国家如德国甚至比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明显。但为什么新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而不是欧盟。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有比较优势;二是欧盟的经济体制僵化阻碍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和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建立了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拥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鼓励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大量军工技术转为民用和军工产业的技术外溢等。人才优势是美国最主要的比较优势,美国的信息技术人员比例明显高于欧盟,在欧盟内部,芬兰、爱尔兰、瑞典等信息产业发展快的国家其受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教育的人员比例居于欧盟的前列。由于信息技术的网络效应和第一发起人效应,即使欧美在信息技术发展初期的差异很小,也可能由于研究与开发以及专业化生产的正反馈作用而使美国形成巨大的比较优势。欧美双边的信息技术贸易也说明了美国有比较优势,近几年来,欧盟从美国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占双边贸易的25%,而美国从欧盟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仅占双边贸易的6%。
经济体制差别的理论论证了欧盟僵化的经济体制束缚了新经济。首先是劳动力市场相对僵化。欧盟严格的解雇程序、高昂的解雇费用、最低工资限制、工作时间约束等各种就业保护措施和强大的工会势力使解雇工人的成本极高,抑制了企业利用节约劳动成本技术的积极性,减低了对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和应用。其次是金融体制不成熟,缺乏创新。美国实行的是股权资本主义,其发展的路径为:个人创业合伙制股份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风险投资在美国的出现和迅速膨胀被认为是一场金融革命和股权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为一些极具发展潜力和成长前景但又有高风险的新兴科技企业提供投资,催生了一大批信息技术企业并使之迅速发展,英特尔和微软等都是通过风险投资而成长为富可敌国的科技巨头的。而欧盟国家多为银行债权资本主义,其储蓄大多流入资产雄厚的少数大企业,许多依赖于科技成果创立的新兴企业因其无形资产不能做为抵押品而无法得到银行贷款支持,银行也不会提供风险投资,从而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此外,建立新企业的各种行政障碍、公共研究和私人研究严重分离等科研体制僵化也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欧盟发展新经济的举措
虽然在新经济方面,欧盟落后于美国。但欧洲具备赶上来的机会和条件,一是欧美从事新经济的企业已相互兼并和投资;二是可以利用美国现有的经验和做法;三是欧元启动以后,欧洲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筹资越来越方便。但欧洲必须在经济结构改革和科教两个方面行动起来。去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提出了建立电子欧洲计划,并把该计划提高到和欧盟共同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同样的高度,此外,还制定了金融服务行动计划、风险投资行动计划、欧洲研究区战略等各种计划,力争在2010年前赶上美国的水平。其发展信息技术的主要政策如下:
1.坚决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把物价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从而鼓励投资和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2.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步伐,改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法,实行统一的专利法。到2001年完全开放电信市场,2001年前欧盟境内所有学校上网,政府采购全部上网,加强网络培训,鼓励终生学习,。
3、发展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作为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对高成长性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与美国相比,风险投资在欧洲仍处于不发达阶段。1999年,美国的风险投资额达到了33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50%,其对软件、通信、因特网的投资达到180亿欧元;而欧洲的风险投资额仅为12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70%,其对软件、通信、因特网的投资为50亿欧元,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风险投资行动计划,主要措施为:加快欧盟内部一体化的步伐,使跨国金融活动更加便捷,专业投资人执行统一的结算规则,改善便于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金融条件,并斥资2.3亿欧元对企业获得贷款和风险投资等进行支持;成立7贤人委员会研究加快欧盟资本市场一体化政策。
4、培养企业家精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基础,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首先,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利用社会基金资助各种宣传和推广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活动,加强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其次,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利用统一专利法保护创新企业的技术安全;再次,放松政府对企业在开业和营业等方面的种种限制,优化企业发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环境;第四,提供企业国际化经营和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第五,发展包括电子商务、网络、信息、老龄服务、特色旅游、社区服务等在内的技术型、经济型和社会型等新型服务业。
5、鼓励科技体系创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创新是提高竞争力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动力。在创新能力方面,欧洲远远落后于美国,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1998年,欧盟15国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其GDP的比重为1.8%,而美国为2.8%。同时,研究与开发力量分散,研发和成果商品化脱节,没有形成统一的科技市场。欧盟委员会已计划设立欧洲研究区,以减少研究力量的分散,鼓励研究单位和企业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放宽移民政策,吸引国外的技术人才。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范文4
尽管经济学界对是否出现了新经济、什么是新经济以及新经济形成的原因还有不同的见解,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济持续高增长、经济周期特征淡化、同时伴随着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不断创新完善的金融市场特别是急剧增长的风险投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务实和稳健的宏观经济调控等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电脑、通讯、网络和金融化了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成为度量一个国家(地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在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比美国落后是欧盟经济存在的弱点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一系列打造新经济的措施,力争在10年内赶上或超过美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的新经济地区。
一、欧盟新经济的发展
过去十年来,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到2000年,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达到493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6%上升到4.4%,年均增长15%左右,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2.5%的增长水平,自1995年以来平均每年推动欧盟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但和美国相比,欧盟仍相形见绌,1995年以来,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8.3%,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从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说,1996-200年,欧盟只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相差近5年。各成员国的情况差别较大,爱尔兰、芬兰、瑞典、荷兰和英国等国家发展较快,其中爱尔兰的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美国,芬兰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美国。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率的发展。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除了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引起的增长外,其他的都叫全要素生产率,实际上是技术要素的增长率。测算表明,1995年以来,信息技术对欧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为每年推动经济增长约0.2个百分点,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
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下跌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降低,20世纪80年代,硬件设备、软件和通讯服务的价格平均每年分别下降1.8%、0.3%和0.2%,90年代前半期,其分别下降3.3%、0.7%和0.7%,而到90年代后半期,其下降的速度分别达到10%、1.4%和1.3%。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自1995年以来每年降低0.2个百分点。
新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计算机拥有量、上网人数、移动电话使用量、电子商务发展等是主要的指标。在这些领域,欧盟远不及美国,根据初步的估计,1999年,欧盟每100人均拥有计算机为20台,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欧盟只有14%的人上网,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电子商务额约为170亿欧元,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只有人均移动通讯电话拥有量和美国持平。欧盟人均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支出约为1600欧元,不及美国的一半。实证分析也表明,在欧盟,信息技术以外的部门没有因为利用信息技术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总之,虽然,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推动了其经济的增长,但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等看,欧盟要比美国落后5年。
二、欧盟新经济落后的原因
从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和形成的经济结构看,欧盟与美国同属工业发达国家,区别不大,有的国家如德国甚至比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明显。但为什么新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而不是欧盟。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有比较优势;二是欧盟的经济体制僵化阻碍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和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建立了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拥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鼓励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大量军工技术转为民用和军工产业的技术外溢等。人才优势是美国最主要的比较优势,美国的信息技术人员比例明显高于欧盟,在欧盟内部,芬兰、爱尔兰、瑞典等信息产业发展快的国家其受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教育的人员比例居于欧盟的前列。由于信息技术的网络效应和第一发起人效应,即使欧美在信息技术发展初期的差异很小,也可能由于研究与开发以及专业化生产的正反馈作用而使美国形成巨大的比较优势。欧美双边的信息技术贸易也说明了美国有比较优势,近几年来,欧盟从美国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占双边贸易的25%,而美国从欧盟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仅占双边贸易的6%。
经济体制差别的理论论证了欧盟僵化的经济体制束缚了新经济。首先是劳动力市场相对僵化。欧盟严格的解雇程序、高昂的解雇费用、最低工资限制、工作时间约束等各种就业保护措施和强大的工会势力使解雇工人的成本极高,抑制了企业利用节约劳动成本技术的积极性,减低了对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和应用。其次是金融体制不成熟,缺乏创新。美国实行的是股权资本主义,其发展的路径为:个人创业合伙制股份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风险投资在美国的出现和迅速膨胀被认为是一场金融革命和股权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为一些极具发展潜力和成长前景但又有高风险的新兴科技企业提供投资,催生了一大批信息技术企业并使之迅速发展,英特尔和微软等都是通过风险投资而成长为富可敌国的科技巨头的。而欧盟国家多为银行债权资本主义,其储蓄大多流入资产雄厚的少数大企业,许多依赖于科技成果创立的新兴企业因其无形资产不能做为抵押品而无法得到银行贷款支持,银行也不会提供风险投资,从而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此外,建立新企业的各种行政障碍、公共研究和私人研究严重分离等科研体制僵化也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欧盟发展新经济的举措
虽然在新经济方面,欧盟落后于美国。但欧洲具备赶上来的机会和条件,一是欧美从事新经济的企业已相互兼并和投资;二是可以利用美国现有的经验和做法;三是欧元启动以后,欧洲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筹资越来越方便。但欧洲必须在经济结构改革和科教两个方面行动起来。去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提出了建立电子欧洲计划,并把该计划提高到和欧盟共同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同样的高度,此外,还制定了金融服务行动计划、风险投资行动计划、欧洲研究区战略等各种计划,力争在2010年前赶上美国的水平。其发展信息技术的主要政策如下:
1.坚决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把物价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从而鼓励投资和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2.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步伐,改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法,实行统一的专利法。到2001年完全开放电信市场,2001年前欧盟境内所有学校上网,政府采购全部上网,加强网络培训,鼓励终生学习,。
3、发展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作为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对高成长性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与美国相比,风险投资在欧洲仍处于不发达阶段。1999年,美国的风险投资额达到了33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50%,其对软件、通信、因特网的投资达到180亿欧元;而欧洲的风险投资额仅为12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70%,其对软件、通信、因特网的投资为50亿欧元,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风险投资行动计划,主要措施为:加快欧盟内部一体化的步伐,使跨国金融活动更加便捷,专业投资人执行统一的结算规则,改善便于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金融条件,并斥资2.3亿欧元对企业获得贷款和风险投资等进行支持;成立7贤人委员会研究加快欧盟资本市场一体化政策。
4、培养企业家精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基础,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首先,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利用社会基金资助各种宣传和推广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活动,加强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其次,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利用统一专利法保护创新企业的技术安全;再次,放松政府对企业在开业和营业等方面的种种限制,优化企业发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环境;第四,提供企业国际化经营和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第五,发展包括电子商务、网络、信息、老龄服务、特色旅游、社区服务等在内的技术型、经济型和社会型等新型服务业。
5、鼓励科技体系创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创新是提高竞争力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动力。在创新能力方面,欧洲远远落后于美国,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1998年,欧盟15国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其GDP的比重为1.8%,而美国为2.8%。同时,研究与开发力量分散,研发和成果商品化脱节,没有形成统一的科技市场。欧盟委员会已计划设立欧洲研究区,以减少研究力量的分散,鼓励研究单位和企业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放宽移民政策,吸引国外的技术人才。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范文5
关键词: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096(2002)06-0022-04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企业的一些深层次的 矛盾开始暴露,其中一些矛盾还有激化的危险。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改革就是这些矛盾之一。由于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改革牵涉面比 较广,且关系到广大下岗职工以及千百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因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到底有哪些问题?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变化趋势又会如何?如 何才能缓解目前已渐趋激化的国有企业乃至各级政府与下岗职工就劳动关系所发生的矛盾? 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设想,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为我 国国有企业改革贡献微薄之力。
一、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是国企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来,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 主要工具,既担负着发展经济的重任,又担负着解决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为了尽快摆脱经济 上的落后局面,我国长期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都是采取重积累、轻消费的分配政策,国 有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大部分都上缴给国家,以解决国家经济发展所急需之资金。而国有企业财富的 创造者--广大的劳动者的工资则很低,与其所创造的财富相比很不相称,可以说他们为我国经济的 发展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但尽管如此,国有企业的职工身份却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因为在计划经 济年代,谁进入了国有企业,就意味着谁就端上了"金饭碗",不仅工资有保障,而且连住房、医疗 、劳保、退休金等都有保障。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改革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国有 企业的 改革却始终是个老大难问题。这其中的难题固然有很多,如国有产权难以明晰,委托关系难以 完善等问题,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劳动关系退出机制,从而严重 阻碍了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市场化改革。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难以退出的原因有: 第一,许多职工特别是年纪较 大的职工长期以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即上文所提到的贡献大、工资低,突然让他 们解除与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他们难以接受;第二,一些人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有着很深的留恋之情, 认为国有企业就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前的那种体制,无需改革;第三,一些自身素质较低特别是缺乏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他们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差,总希望能在一个类似于 国家机关、工资等各方面均较稳定的单位工作,以求过着一种有保障的生活,这样他们就认为国有企业 是一个理想的选择;第四,我国宏观就业形势严峻,劳动者离开国有企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也是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难以退出的原因之一。
2国有企业的低效益使劳动关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成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三资 企业大量涌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些都使得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有企 业由于历史包袱沉重,又担负着一些社会政治任务,以及机制不活等原因,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 劣势地位,效益低下,许多国有企业连年亏损,有的已经资不抵债,长期处于停产状态。在这种情况 下,一些国有企业自然无力为企业职工支付工资、社会保险金等,从而使得劳动关系长期处于不正 常状态。在国有企业没有与企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上述无力行为实际上等于 违反了劳动合同关系,是违约的一方。在国有企业劳动关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的情况下,要实现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顺利退出其难度自然很大。
3国有企业的社会政治任务使劳动关系市场化难以顺利推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以及经济成份多元化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劳动 关系走向市场化将是大势所趋。但由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 期,要实现转轨的成功,就必须保持社会的稳定,否则将会有使改革成果前功尽弃的危险。这样, 国有企业的改革就不得不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不得不兼顾社会稳定的政治目标,这也正是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中外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使失业率保持在一定比率之下,既是 保持社会稳定、减少社会震荡又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基于此,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的市场化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发展趋势分析
1劳动关系的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我国加入WTO后,外国公司和企业进入我国市场的将不断增加,而国有企业在抓大放小、股份制改造、国有股"减持"之后,其企业数量以及从业人员将逐步减少,这样外资企业和私 营企业的劳动关系将会成为我国劳动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 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劳动关系将不得不走向市场化。与之相适应, 我国还将加快和健全法制建设,因为劳动关系中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争议等都需要法律的 保护。另外,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国有经济只有逐渐向市场经济的规则靠拢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 下发展和壮大。可见,我国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走向市场化将是大势所趋。
2劳动关系主体的自由度将进一步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主体地位比较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 有较大的自由选择权;而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主体地位则一直不甚明朗,国有企业用人自一 直难以落实,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加入WTO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将会受到很 大的冲击,产业结构进行大的调整将不可避免。随着产业的兴衰而出现的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必将 冲击现行的国有企业的劳动就业结构,结构性失业的增加将迫使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进行重大调整 。从国有企业改革的现有思路来看,在新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入,公有 制的实现形式将会进一步多样化。这样,以前的国有企业的用人制度将不得不接受变化了的企业制 度的制约。国有企业用人的自将会扩大。另外,我国加入WTO后,受其他经济成分的影响,国有 企业的职工要求自由择业以及要求国有企业提供与其贡献相对称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的意识也 会增强。可见,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主体的自由度将进一步加大。
3劳动关系的冲突将趋于复杂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劳动关系的不断多样化,劳动争议不断增多,特别是进 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劳动争议持续上升。加入WTO后,我国劳动争议将会有更快增长,这是 因为:第一,凡是受"入世"影响较大的地区和部门,由于劳动关系十分活跃,因而国有企业的 劳动争议将有较多增长;第二,由于国有企业从一些竞争性领域的退出以及股权的进一步多元化, 企业的集体劳动争议将会上升;第三,由于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的逐步市场化,企业和职工的经济 意识也将增强,在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关系的履行、劳动关系的解除等方面的纠纷必将增加。当 然,劳动关系的冲突是一种发展过程中的冲突,一方面,冲突的复杂性将使得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处 理的难度加大,从而对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劳动关系冲突的复杂化,将会 暴露出大量的新问题,从而为不断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机遇。
4集体谈判制度将成为劳动关系的一个主要内容
在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建立谈判制度将是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一个主要内容。市场 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主体自主、自愿原则"。企业和劳动者只有通过劳动力市场平等自愿地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从而产生劳动法律关系,企业的生产才能得以实现。而单个的劳动 者在谈判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因此职工必须通过工会的力量来抗衡企业经营者的力量,建立企业 与工会的谈判制度,彼此建立"共有企业意识",在一定前提下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努力发 展生产。这将有利于体现劳动者是其劳动力所有者的身份,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发表意见,进行监督, 体现企业民主管理的原则。从法律关系看,工会成为集体谈判的法定主体之一,在行使权力的同时 ,也承担相应的义务,可防止职工任何无序行为而激化矛盾。通过企业内部的协商谈判,更好地 协调和缓冲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是现代企业制度中完善、和谐的劳动关系的有力保证,从 而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当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为了使集体谈判制度有效运行 ,政府对这一劳动关系的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建立"主体自行协商,政府适时调整"的劳动关系 管理制度是集体谈判制度顺利实行的保障。
三、调整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建议
1实施配套改革,为国企劳动关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改革离不开其他经济改革措施的支持。首先,我国要尽快实现一部分国 有企业从竞争性的行业和领域退出。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不是一般的 企业制度,它具有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特殊优点(当然也存在某些难以完全克服的弱点和缺点),可以 超越一般企业的某些局限,实现一般企业难以实现的社会目标。但是,国有企业绝不是普遍适用的 企业组织形式,如果国有企业的数量过大,就必然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金碚,2001)。我们认 为这种不良后果之一就是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很难实现市场化,从而使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 通过国有企业的退出,变卖的国有资产将能解决本企业或其他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的支付问题,从而 有助于解决政府资金不足的困难。通过部分国有企业的逐步退出,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将会下降,从业人员将会减少,这也将减轻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改革的难度。其次,就是要对有条件的 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通过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的股权将会趋于多元化,使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 不断优化,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国有企业效益的提高也使得国有企业有能力履行与 劳动者所订的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从而有利于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另外,通过在适当的 时机"减持"国有股份,国家将从股市上收回一定比例的国有股资金以充实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的社 保资金,从而减轻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改革的资金压力;再次,推动那些条件成熟的已进行股份制改 造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将会使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 的市场化的目标基本实现。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主要是 因为产权清晰和政企分开是目前国有企业改革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可以预见,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与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市场化是一个互为目的、互为因果的关系。
2适应新形势,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
随着部分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推进和现代企业制 度的逐渐建立,我国对于国有企业中正在就业的职工的劳动关系也要进行重大改革。首先,要消除 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终身制的概念,取消国有企业中的人员的行政编制待遇,使其服从于企业的职位 规则,从而使国有企业首先在管理体制上与市场接轨;其次,加强国有企业的劳动合同的管理,用 合同管理代替人治的管理。劳动合同至少应包括成员规则和退出规则。所谓成员规则是指劳动者与 国有企业订立了劳动合同后就成为了国有企业的一员,依法享受企业员工的各项待遇,除工资外还 包括奖金、福利、社会保险等;所谓退出规则就是国有企业与劳动者的合同到期后双方的劳动关系 自动终结,劳动者和企业可以自由退出,如果双方愿意也可以继续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各级政府要 促使国有企业及时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等费用,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再次,要健全企业工会的职 能,工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职工努力争取包括工资在内的各项正当待遇,特别是在股份制企 业中,工会更应积极发挥作用,为职工谋取正常利益。因为只有当职工的工资待遇接近或达到市场 化的工资水平时,企业的劳动关系才能接近于市场化的水平。
3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兑现政府对下岗职工的承诺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政府能否及时兑现对下岗职工的 有关承诺。目前我国制定了许多保护下岗职工的法律法规,各地也制定了相应的详细的实施条例 。这无疑对保护广大下岗职工的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是十分重要的。但一些地方由于资金不足 等原因,在执行这些政策时往往要打折扣,这势必会影响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改革的进程。因此,各 级政府均要为下岗职工劳动关系的改革设立专项资金,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 央政府发行长期国债(30~50年期);第二,出售一些竞争性领域的中小企业;第三,国有股减持;第 四,各级政府财政匹配等。由于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历史时期,改革和 稳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环节,既要改革顺利推进又要保持社会稳定就决定了我国必须支付 一定数量的资金成本,更何况这些成本大部分都是用来偿还历史上国家对工人们的欠账的。
4努力采取多种手段调整我国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
首先,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要在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的企业健全集体合同制度,重点完善内部民主协商的形式和程序,加大职工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 管理的力度,进一步发挥工会、职代会的作用。在具备条件的地区,继续探索建立由政府劳动保障 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组成的三方性劳动关系协调组织,协调解决本地区的重大劳动关系问 题。其次,应继续全面实行并巩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指导企业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依法规范劳动合 同订立、变更、终止、解除的行为。在全面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的基础上,逐步理顺并规范国有企业 下岗职工的劳动关系。再次,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建立健全三方性、多层次的劳动争议 处理制度。继续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逐步建立地区性多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完 善企业内部调解、外部行政调解等多种类型的调解制度,大力做好预防劳动争议的工作。健全各级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完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织、企业组织(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三方共同办 案的机制。改进办案方式,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
5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发育落后是我国按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进行劳动关系法制化管理的重要障碍 。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下岗职工的跨地区流动和再就业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目前,我国要 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规则,加强市场中介组织的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等项工作。从发展 的观点来看,应该促进劳动力市场从现在局部的、地区性的市场,走向全国性的统一市场。从劳动 力的权益保护的角度来看,通过立法的保护,可以说还是一种静态的保护,如果没有完善的劳动力 市场,劳动者的权益即使受到侵害人们也不敢依法维护。真正动态的保护是让劳动力有充分选择工 作的机会,劳动力市场的成熟与完善将会为就业人员提供这样的机会。
6加强教育和监督力度,为国企劳动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毋庸讳言,并不是每一位下岗职工都理解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的,他们中的某 些人通过反复上访甚至采取一些过激的行动,以示对自身利益的维护。我们必须进行耐心的解释和 教育工作,以争取得到大多数职工的理解,切实落实"三条保障线",保证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改革 的顺利进行。另外,有些下岗职工一方面在就业中心领取基本生活费,另一方面,又在从事有固定收 入的其他工作,即具有所谓双重劳动关系。对于这类职工,则要求政府各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的力度 ,一经发现,则要停发其基本生活费,强制解除劳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 调整和完善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金碚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和改革方向[J]中国工业经济,2001,(2)
[2]李建德经济制度演进大纲[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3]于法鸣,郭悦国企转制中劳动关系的处理必须从宏观层次上把握和运作[J ]中国劳动,2001,(11)
[4]蔡颖双重劳动关系与并轨[J]中国劳动,2001,(10)
[5]石美遐"入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J]中国劳动,2002,(2)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Main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of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of SOEs
SHI Zhong-liang,LIU Jin-so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SOEs reform, s ome deep problems of labor relationship begin to come out: lacking of backing mechanism; long-term abnorm al labor relationship due to low benefit of SOEs; difficulties in carrying out t he marketization on of labor relationship because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a rgets of SOEs.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there are some new tendenc ies of la bor relationship of SOEs such as the upgrade of marketlization. This essay analy zes the problems existed and development tendencies in SOEs, and puts forward so 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the reform of SOEs labor relationship.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范文6
[关键词]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创新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产业集群是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联结。产业集群不是单纯的产业空间集聚,而是根植于地方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各种正式合作关系和非正式交流的社会经济网络。
典型的产业集群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1.空间集聚特征:任何一个产业集群都是大量企业在空间的汇集,成员企业和辅助机构被共同“锁定”在一定区域,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可以较容易地获得专业化的、弹性的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地域相关性。2.专业化特征:产业集群的生产经营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征,企业成员之间围绕产业链及其服务性机构、行业组织实行精细的专业分工,形成了社会化分工网络。3.根植性特征:所谓根植性是指通过集体性组织来建立信任和承诺,使得不同利益各方协同作用,从而获得好处,同时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使集群内产业家产生信任、理解和相互合作,并形成集群内企业间的一种特殊黏合剂,使众多产业粘结在一起,既营造了区域创新环境,又使产业深深扎根于当地。4.网络创新特征:集群内的成员企业和辅助机构通过长期的联系形成本地化网络,网络中的各行为主体之间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频繁地进行着商品、服务、信息、劳动力等贸易性或非贸易性的交易、交流和互动,相互学习,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的发展和产业的持续创新。
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之所以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表现出良好的竞争态势,在于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大量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的集聚,能够形成其他区域所没有的强劲而持续的竞争优势。
1.外部经济优势。产业集群的外部竞争优势包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共享的优势。通过这三种外部经济优势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产业的生产成本,有利于集群开展低成本战略参与市场竞争,并通过区域品牌获取整体营销优势。
(1)规模经济优势。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形成了产品的规模生产和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使集群内企业获得从原材料到人才的低成本供给。如大批量购买原材料,不仅使原材料价格降低,也节约了单位运输成本。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建立区位品牌,使集群内的单个企业借助集群的整体品牌效用获得营销的规模经济优势。
(2)范围经济优势。外部范围经济是由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而形成的。由于集群内专业化程度很高,企业往往集中于生产某一专门的产品,同时利用自身的技能与其他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参与价值链的全部增值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系统被肢解为许多部分,分散在许多小企业中,企业之间再通过建立合作的网络关系进行交易,这些专门化的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多样化产品的生产,便可以形成集群的范围经济。
(3)劳动力市场共享优势。随着集群的扩大,集群内的人才机制也会逐步完善,吸引了大量本地或外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涌入,形成劳动力供给充足的区域性市场。集群内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人的数量,减少工资成本和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同时,人才在集群内企业间自由流动,促进了信息、思想的传播和扩散,提高了集群内劳动力供给的效率。
2.社会资本优势。社会资本通过行为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而产生,将交易的社会环境赋予经济涵义,其功能体现在作为社会结构的资源,为行为人获取收益。社会资本优势在产业集群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信任与承诺的合作关系。集群内企业具有地理“根植性”,如许多产业主相互熟悉,往往形成产业家社会网络关系。产业间的相互联系比如承包、转包、产品的质量、交货时间、资金结算等本身就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声誉对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很重要,所以它们必须遵守信用,避免机会主义倾向,因而有利于产业间建立以信任与承诺为基础的社会网络,通过网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加强相互合作。
(2)创业资源优势。社会网络将集群内利益各方紧密联结在一起,投资家更容易了解创业者的情况,甚至是亲戚、朋友,这样创业者就容易获得资金、技术的支持;社会网络中的中介机构如创业服务中心等,可提供相关技术指导,进一步促进创业企业的发展。
(3)共同的文化基础。产业集群往往基于共同的区域文化背景,在此背景下,崇尚创造的奋斗精神深深地扎根于区域环境中,挑战困难已经成为区域的一种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合于经济发展之中,不仅培育大量产业家资源,更孕育着创新的精神和动力。
3.创新优势。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大量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区,既加强了彼此的竞争,又可能产生互相学习的效应,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创新优势,大大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具体表现为:
(1)创新的激励效应。由于在一定的区域内汇集了大量的竞争对手,使集群内的竞争更加激烈,强大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或者提升产品质量与产业层次,改善服务,或者将同质性竞争转变为差异化竞争,另辟蹊径,开发新的产品品种和工艺,竞争压力转化为集群创新的动力。
(2)创新的学习效应。学习效应是通过集群内部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实现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在知识和经验的共享过程中,这些无形的财富资源得以碰撞和升华,为创新提供了思想源泉和动力。
(3)创新的服务体系。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吸引大量的服务企业及支持机构的进入,如科研单位、管理咨询机构、技术开发机构、行业协会等。这些机构加强技术的研发、交流和扩散,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同时又便于企业人员提高学习能力,有利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积累,有力地支撑了集群企业的创新。
4.创新网络优势。创新网络是指多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了获得和分享创新资源而在所达成的共识和默契基础上相互结成的合作创新体系。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一个关键性特征就是内部企业、供应商、顾客和其他机构间的互动、互补,形成了基于地方化知识和能力体系的创新网络系统,形成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1)资源、能力互补优势。网络环境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集群内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专业信息。产业集群中单个企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创新资源有限,难于取得技术突破,通过创新网络形成专业化分工,每个企业集中精力于自己的核心专长,并形成企业间能力互补,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2)集体学习机制。在创新网络中,企业不仅能够利用知识外溢效应得到个体难以获得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交互地沟通建立互利的思维方式和交易规则,增加彼此信任和默契。这种信任使得产业集群内企业能够分享创新所带来的未来收益,而不是简单的要求创新的现期回报。
(3)降低创新的风险。由于技术创新过程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在技术开发和商业化之间会存在着很长的时间差,尤其是一些领域的技术改变非常迅速,产品生命周期很短,因此企业进行创新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在网络环境下,由网络承担了创新的组织功能,通过企业间分工协作,减少了创新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参与创新过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