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范文1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组织学习 组织创新气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194-04

面对当前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与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企业势必需要不断地学习、改造与创新,才能在变动剧烈快速的环境中超越对手与持续领先。Senge(1990)指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的企业。因此,学习型组织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之一。(Marquardt,2003)

学习型组织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提出后,获得极大的回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enge教授,于1990年在《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之后,带动学习型组织的风潮,许多企业组织纷纷转型为学习型组织,以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革。

不学习即落伍,学习是组织永续发展的基础、应变的根本之道,组织必须不断学习才能维持长久的活力与弹性。学习型组织具有两个特性:1.持续学习的文化,以不断追求成长与发展;2.持续转型的组织,以适应环境、创造未来。(Moore,1997)而组织学习是个人在组织中的学习(强调以个人为主体),而学习型组织是整个组织所进行的学习(强调以组织为主体)。组织中若没有经过个人学习到组织学习的过程,将难以发展到学习型组织的层次,即组织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首要条件,唯有促进组织学习才能成为学习型组织。(魏大鹏,2001)陈国权和马萌(2000)认为一个高绩效的组织必须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此类组织能迅速适应环境变迁,且能从激烈竞争的挑战中生存与发展。

对学习型组织而言,单是适应性学习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创性学习以增强组织创造未来的能力。Senge(1990)与Garvin(1993)则认为学习型组织能培养新的思考形式与洞察力。王其藩(2000)更指出,真正的学习是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可以达到组织以前所无法达成的目标。所以学习型组织的特性在于鼓励、学习与创新。(Tobin,1993)Kuczmarski(1996)认为虽然创新是当前企业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但先决条件是经过适当的管理,并将创新信念深植于员工的心灵,创新才能实现;而创新活力是任何组织不断往前推进的动力来源,更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组织能否有效地学习与创新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面对新的挑战,若未能有所革新,不仅无法引领社会革新,反而会成为社会中保守退缩的机构。因此,高校有必要积极发展,进而成为学习型组织,并在组织、课程及教学上都有所调整。所谓的学习型组织,是指组织能支持成员学习活动,同时行政组织的功能、结构与文化也能持续的创新与成长,最终目的在于带领成员与组织同时进步与发展,而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是迈向学习社会的重要关键。因此,将学校行政组织发展成学习型组织,才能在面对新的社会变革中具有竞争力,且有助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立,所以各大高校应尽早且积极导入新的管理观念以顺应变革,作为学校经营的策略以提升学校的竞争优势。

管理学大师Drucker(1985)认为,非营利组织比谁都需要管理。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组织再造工程,学校组织再造也势在必行。为提升学校行政组织效能并建构良好学习型高校,根据Senge(2000)所阐述的理论: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必要的。单就可能性而言,学校本属教与学的场所,已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能和精神,可作为进一步发展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单就必要性而言,学校追求卓越,提升教学质量,必须具有持续成长与进步的动力。因此,构建学习型高校是未来高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王其藩,2000;魏大鹏,2001)

一、衡量构面与变量操作型定义

(一)组织学习变项

本研究归纳 Levitt and March(1988)、McGill(1992)、Stata(1989)、O’Neil(1995)、Ducan and Weiss(1979)及Shrivastava(1983)的观点,认为组织学习可分为经验、结构、文化、信息等四个构面来加以探讨。其中,关于经验,Levitt and March(1988)认为组织学习的主题应包括组织如何从直接经验中学习,如何从他人经验中学习,及组织如何从诠释经验中发展自己的观念架构;关于结构,McGill(1992)认为,组织学习主要是打破以往组织既有僵化结构模式,以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环境状况;关于文化,O’Neil(1995)认为,组织学习是企业在其文化环境下,构建活动的知识及例行性事务,运用组织的人力与技能,以调节及发展组织效率;关于信息,Shrivastava (1983)综合许多学者的观点,认为组织学习是一种调适、一种信息处理形态,即组织内部经验的制度化。

(二)组织创新气氛变项

本研究问卷依据Amabile(1996)的《评鉴创造力气候》KEYS 量表修订编制而成。该量表原有八个构面,其包含促进与抑制组织创新气氛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仅针对促进组织创新气氛的正向影响因素加以探讨,并预期促进组织创新气氛的六项因素会对学校在推动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有正向的帮助作用,且符合本研究预期的结果。而对抑制组织创新气氛的负向影响因素,本研究预期这些因素会妨碍学校推动学习型组织的进行,则不列入本研究的探讨范围。因此,本研究归纳组织创新气氛包括组织鼓励、主管支持、团队支持、资源支持、工作自主性以及挑战性工作等六项因素。

(三)学习型组织变项

本研究对组织学习构面的操作性定义系参考Senge(1990)《第五项修练》一书中对学习型组织应具备的修炼为基础,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个方面。

本研究旨在探讨组织学习、组织创新气氛对形成学习型组织的影响,为达成本研究目的,特提出本研究可供统计上验证虚无假设:

H1:组织学习对学校形成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

H2:组织创新气氛对学校形成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

H3: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气氛对学校形成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

H4:组织学习各构面交互作用对学校形成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

H5:组织创新气氛各构面交互作用对学校形成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

H6:组织学习各构面交互作用及组织创新气氛各构面交互作用对学校形成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

二、实证分析

本研究共发出195份问卷,回收187份问卷,回收率为95.92%,扣除无效问卷12份,有效问卷为175份,可用问卷的有效率为90.31%。本研究中所指的个人属性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在职年资、最高学历等四项,受试者男性与女性人数比约为1:2。年龄的分布则集中在40岁以内,共占了88.57%。在工龄方面,在1至6年共占了62.15%。在最高学历方面则集中在大学毕业,共占了72.14%。

(一)研究构面统计分析

就组织学习量表而言,在文化构面平均得分最高,为4.03,达“同意”的选项,显示学校行政人员在提升学习的组织文化方面较为突出;而结构层面得分为3.67,落后其他构面,可见为因应当前内、外环境的变革而进行组织结构变革方面有待加强。而组织学习各构面平均数介于3.70和4.09之间,即介于“没意见”与“同意”选项之间,但较偏向“同意”;就组织学习整体而言,其单题平均数为 3.83。研究结果发现,高校学习评鉴量表的整体与各构面的分数均高于平均值,显示出学校行政人员在组织学习运用方面具中上的程度。

就组织创新气氛量表而言,在团队支持构面平均得分最高,为3.83,介于“没意见”与“同意”之间,较偏向“同意”选项。显示出学校行政人员工作时受到团队激励,具有较佳的工作默契;而工作自主性构面得分为3.30,为各构面中得分最低的。可见,在工作自由度方面有待加强主管与属下的互动关系;在组织创新气氛各构面平均数介于3.30和 3.83之间,即介于选项“没意见”与“同意”之间;就组织创新气氛整体而言,其单题平均数为3.60。研究结果发现,学校组织创新气氛评鉴量表的整体与各构面的分数均高于平均值,显示学校行政人员在知觉学校拥有创新的组织气氛现况属于尚可的情形。

在学习型组织量表方面,其平均数为3.29,则明确显示出须加强学校行政人员在推行学习型组织方面的理念与做法,作为修正策略进度及施行方针的依据,以促进学习型组织的推行。

(二)研究构面间相关分析

本研究以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来检验组织学习、组织创新气氛各变项与学习型组织间的相关情形。由组织学习各构面之间的相关系数得知,各构面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以经验与文化呈现高度相关(0.643);由组织创新气氛各构面间的相关系数得知,构面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以主管支持与工作自主性呈现高度相关(0.672)。

综合上述,本研究以宁夏医科大学行政人员为对象,所做的研究发现:不管是学校组织学习或学校组织创新气氛的现况,均趋于正向,且在中上的程度。形成此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高校所带来的冲击,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气氛的概念已渐渐影响学校组织的运作,以及近年来学习型组织在高校日益盛行有关。

(三)学习型组织与各构面回归分析

1.组织学习对学习型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个别预测变项进行事后检定,系数估计的结果指出,信息变项具有最佳的解释力,β系数达0.371,显示组织学习中信息交流越密切,越能激发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t检定结果指出,除信息变项的β系数具统计上的意义(t=3.499,p=0.0010.05)、结构(t=1.327,p=0.187>0.05)、文化(t=0.003,p=0.998>0.05)等变项未达显著水平,表示组织学习经验、结构及文化等构面对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

2.组织创新气氛对学习型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个别预测变项进行事后检定,系数估计的结果指出,组织鼓励变项具有最佳的解释力,β系数达0.470,显示组织创新气氛中组织鼓励越多,越能激发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其次为资源支持变项,β系数为0.313,显示组织创新气氛中资源支持越丰富,越能激发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t检定结果指出,组织鼓励变项的β系数具统计上的意义(t=6.410,p=0.00.05)、工作自主性(t=0.003,p=0.998>0.05)及挑战性工作(t=0.003,p=0.998>0.05)等变项未达显著水平,表示组织创新气氛的主管支持、团队支持、工作自主性及挑战性工作等构面对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

3.组织学习及组织创新气氛对学习型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个别预测变项进行事后检定,系数估计的结果指出,组织鼓励变项具有最佳的解释力,β系数达0.441,显示在组织创新气氛中来自组织的鼓励越多,对高校成为学习型组织越具影响力;其次为资源支持变项,β系数为0.303,显示组织创新气氛中资源支持越丰富,越重视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t检定结果指出,组织鼓励变项的β系数具统计上的意义(t=5.637,p=0.0000.05)、文化(t=-0.420,p=0.675>0.05)及信息(t=0.962,p=0.338>0.05)等变项均未达显著水平,表示组织学习的经验、结构、文化及信息等构面对形成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在组织创新气氛的主管支持(t=0.579,p=0.564>0.05)、团队支持(t=-0.272,p=0.786>0.05)、工作自主性(t=-0.329,p=0.742>0.05)及挑战性工作(t=0.999,p=0.320>0.05)等变项未达显著水平,表示组织创新气氛的主管支持、团队支持、工作自主性及挑战性工作等构面对形成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

4.组织学习各构面交互作用对学习型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t检定结果指出,所有变项均未达显著水平,表示组织学习构面的交互作用对形成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故此模式仍有待后续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5.组织创新气氛各构面交互作用对学习型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个别预测变项进行事后检定,系数估计的结果指出,以团队支持与工作自主互项具有最佳的解释力,β系数达2.510,显示组织创新气氛中团队支持及工作自主性的交互项越显著,对高校成为学习型组织越具影响力;其次为组织鼓励变项,β系数为0.901,显示组织创新气氛中来自组织的鼓励越多,越能激发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t检定结果指出,组织鼓励、团队支持、组织鼓励与团队支持交互项、主管支持与工作自主性的交互项及团队支持与工作自主性的交互项等变项均符合(p

6.组织学习、组织创新气氛各构面交互作用对学习型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个别预测变项进行事后检定,系数估计的结果指出,以团队支持与工作自主性的交互作用项具有最佳的解释力,β系数达2.429,显示组织创新气氛中团队支持及工作自主性的交互项越显著,越能促进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其次是组织鼓励变项,β系数为1.654,显示组织创新气氛中来自组织的鼓励越积极,越能激发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第三以主管支持与资源支持的交互作用项,β系数为1.542,显示组织创新气氛中主管支持及资源支持的交互作用越重视,对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越具影响力。t检定结果指出,以组织鼓励、团队支持、主管支持与团队支持交互项、主管支持与工作自主性的交互项及团队支持与工作自主性的交互项等变项均符合(p

(四)结果讨论

1.在假设H1方面,仅信息构面对学习型组织有显著影响,显示以信息科技为基础的学习,可加速建立学习型组织,这也说明宁夏医科大学行政人员对校园信息系统的运用达到一定的水平,可见学校行政组织已具备转型为学习型组织的条件。组织学习其余经验、结构及文化等构面,有待加强组织经验的传承,打破以往学校层级体制的僵化结构模式,以适应组织内外环境的变革,运用组织的人力与技能,调节及发展组织的效率,形成组织学习的文化。

2.在假设H2方面。(1)组织鼓励、资源支持构面对形成学习型组织有显著影响,显示学校在解决问题的方式、内部评估机制、创新构想处理、公平报酬机制、支持员工想法、培养或留任相关技术人才、团队研发成就、提供资金预算、技术与研发设备等支持性资源等方面充分支持。(2)有关主管支持、团队支持、工作自主性、挑战性工作等构面对学校形成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认为在主管支持方面须加强主管与下属开放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学校属较保守型态的组织,虽然组织成员背景多元,但需以开放的态度,相互激荡价值观与观点,才能正面影响创造力思考,形成工作团队。在工作自主性与挑战性工作方面,让组织成员感受到工作具有挑战性,对计划的实行,可运用方法与控制工作流程,在工作上充分发挥潜能。

3.在假设H3方面,本研究将前述10项构面同时放入回归式作为预测变项,发现只有组织鼓励、资源支持构面对形成学习型组织有显著影响,与假设H2结果相同,可见组织学习对形成学习型组织并无显著影响。此印证了Amabile 的效益门坎理论――当资源超越效益门坎时对创造力并没有太大帮助,但当资源在门坎下时,却会阻碍创造力。本研究发现组织创新气候对于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存在这种门坎现象。也就是说,最能发挥组织创新气氛功能水平的条件是最适度的而非最充足的,本研究结果印证了该理论。对这种现象,有待后续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4.在假设H4方面,由统计数据显示组织学习各构面交互乘积项均未达显著水平,因此在组织学习各构面交互作用对形成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

5.在假设H5方面,有五个预测变项呈现显著影响,分别是组织鼓励、团队支持与工作自主性联合项呈现正向影响;在团队支持、组织鼓励与团队支持联合项、主管支持与工作自主性联合项呈现负向影响,其余构面对形成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而呈现显著影响的预测变项均来自组织创新气氛构面。因此,在组织学习各构面对形成学习型组织并无显著影响。

6.在假设H6方面,有五个预测变项呈现显著影响,分别是组织鼓励、主管支持与资源支持联合项、团队支持与工作自主性联合项呈现正向影响;在团队支持、主管支持与工作自主性联合项呈现负向影响,其余构面对形成学习型组织没有显著影响,而呈现显著影响的预测变项均来自组织创新气氛构面。因此,在组织学习各构面对形成学习型组织并无显著影响。整体而言,虽然上述组织学习对形成学习型组织的影响性分析,并未由此找出组织学习构面对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产生显著影响,但从上述回归分析的结果,也透露出高校内组织须采取重视组织内个人及群体学习过程,以加强学习型组织的形成条件。

三、结论

本文以宁夏医科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观察研究,以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气氛的观点发展、构建出一套形成学习型组织因素的研究衡量工具,以便高校在朝向学习型组织迈进时,能有一具体衡量的标准,用以分析其组织学习、组织创新气氛现状及具体作为,以供高校参考并修正其策略进度及施行方向。

本研究发现,不管是组织学习或组织创新气氛的现状,宁夏医科大学行政人员的知觉均趋于正向,在中上的程度。形成此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高校所带来的冲击,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气氛的概念已渐渐影响高校的运作,以及近年来学习型组织在高校日益盛行有关。

从本研究对学习型组织的探讨来看,可以发现组织再造的过程是不易的,学习型组织在高校变革中具有重要意义。Senge(2000)强调,个人要经历彻底的转型才可能有学习型组织的出现。因此,就高校而言,将透过组织成员不断的自我超越,互相学习,以动力系统的思维模式完整解决组织问题,建立组织共同愿景,在成员共同的努力下,发展创新学校文化。学习型组织可以说是具备了顺应、变革与创新的机制,它是一个动态、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更是一个知行合一、共同激发潜能的团队。因此,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论和方法应是高校长期不懈追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魏大鹏.面向21世纪,创建学习型大学[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4):1-2.

[2]Marquardt,M.J(著),邱昭良(译).创建学习型组织5要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王其藩.学习型组织与五项修炼[J].科学,2000,52(4):

13-16.

[4]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现状与展望[J].中国管理科学,2000,8(1):67-74.

[5]Senge,M.P.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M].Harper &Row,1990.

[6]Senge,M.P.,Schools That Learn:A Fifth Discipline Fieldbook for Educators,Parents,and Everyone Who Cares About Education[M].Harper & Row,2000.

[7]Moore,F.J.,The Death of Competition[M].Harper Paperbacks,1997.

[8]Garvin,D.A.,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J].Jul-Aug,1993:78-91.

[9]Tobin,D.R..Re-educating the Corporation:Foundations for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M].VT:Oliver Wight publications,Inc,1993.

[10]Kuczmarski,D.T.,Innovation:Leadership strategies for the competitive edge[M].Springer-Verlag,1996.

[11]Drucker,P.,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Business Financing,1985.

[12]Levitt,B.&March,anizational Learning,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J].1988(14):319-340+75.

[13]Mcgill,M.E.Slocum,J.W.& Lei,D.Management practices in learning organizations[J].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92,21(1):5-17.

[14]Stata,anizational Learning:The Key To Management Innovation[J].Sloan Management Review,Spring,1989:63-74.

[15]O'Neil,J.On school as learning Organization:A conversation with Peter Senge[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5:20-23.

[16]Ducan R.& Weiss A.,Organizational Learning: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 Design[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79(1):75-123.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范文2

关键词:教研组;教育教学;教研功能

随着社会环境多元化发展,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中小学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应试教育”现象依然严峻。中学教研组存在如下问题:(1)教师思想认识落后。存在搞学科教研“无用论”,许多老师“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认为应该脚踏实地的做好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把时间和精力多投入到如何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上,而不应把时间浪费在不切实际的科研上。(2)应试教育体制下,绩效评价机制落后。在当前应试教育之风依然盛行的社会背景之下,学校对科研不重视,缺乏相应的科研绩效评价激励机制。(3)教师素质偏低,研究能力不强。在当前中小学学校,除了一些名校和重点学校的教师水平相对较高外,很多中小学教师一般是年老的教师,许多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他们的学历普遍都不高,一般是大中专的学历。(4)重行政管理,轻科研。学校的科学带头人一般是挂有行政职务,由于学校行政事务的繁忙,加之,学校对科研的不重视和科研具有花费时间长,收效低的特点,使得学科带头人很难主动的、积极的把精力投入到科研上。

提升中学教研组科研能力的对策

针对当前教研组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中学教研组要想当好学校创新发展的顶梁柱的角色,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大功夫。

(一)转变心智模式,强化教研理念

当前大多数中学缺乏专门教研机构和专职教研人员,学校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教研观念淡薄,缺乏“科研兴校”的思想,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校领导要转变心智模式,破除旧的教研观念:一方面学校领导自身要对学校教研活动给予重视,注重对教师“科研兴校”思想的灌输,加大对教师教研工作的培训使得教师能够清醒认识到科研工作对社会、学校、个人的积极意义。校领导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督导教研人员定期组织教研活动讨论,开展教研交流活动,并形成会议记录材料适时进行跟踪、反馈。另一方面要为教研组科研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教研条件、实验设备、教研师资队伍落后情况,学校应加大对教研活动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学校应加大对学校基础设备的财政投入,尽可能购买活动所需的相应设备与工具,努力构建一流的科研环境。

(二)以培养自我超越意识为抓手,增强团队创新精神

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惊人的速度更新发展。一个团队要想获得永续发展,必须不断学习,修炼内功,不断注入新能量。创新精神是每个学科教研组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自我超越的意识是创新力量的源泉,培养教研组成员自我超越意识是增强团队创新能力的我重要途径。(1)宣扬先进创新模范、树立典型。“英雄人物”的树立,不仅能在学校形成浓厚的教研文化氛围而且能发挥强大的感召力量,加速教师对教研工作由心动到行动的转化。(2)开办激励型学术讲座、进修培训。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开展教学观摩、专题报告、学术研讨、与其它院校开展教育教学研讨交流互访、选派青年教师到知名高新进修培训等,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与创新力。

(三)以团队学习为着力点,建立知识共享平台

“背靠背,竞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面对面,沟通的竞争才能取得双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团队合作更加紧密。“单兵作战”的工作、科研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团队工作模式是当前知识爆炸时代主要工作方式。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系统性能功效的“整体大于部分和”定律,告诉我们在团队中可以发挥“1+1大于2”的功效。团队学习方式可以通过(1)建立校教研组团队。本校教研组成员了解本校的实际情况,以本校的实际为落脚点,定期与团队成员进行教育研究讨论,对研究进展中的问题合力分析。(2)尝试建设区域性校际学科教研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教学文化、理念、方式,实际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各不相同。建设区域性际学科教研组,通过多元价值文化的交融,创新出别具一格的教研方法。(3)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交流网络。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互动的、人性化的知识交流网站,教师在网站进行知识的交流、传递、共享。

(四)以系统思考为着力点,培养学科带头人

教研这个极具强调研究精神探索的工作,学科带头人是团队的龙头,引进和培养至关重要。学校是社会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教研组是学校这个子系统中的子系统。学科带头人,应纵观全局,有用科学的、长远的、全局的发展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只有能够站在系统的角度思考认识系统及系统的环境才能形成良好的辐射效应,推动教研组的可持续发展。在培育和引进一位学科带头人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考察:(1)品德修养。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好的修养是一个人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学术修养和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学科带头人的品德修养对学术成果的“纯洁性”起到举重若轻的作用。(2)专业素质。学科带头人的专业素质既是体现学科带头人能力大小的一把标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研组未来发展的高度。学校定期组织教研能力培养学术讲座,邀请学术专家来学校进行教研指导,组织去名校进行学习培训等等活动。

(五)、以共同愿景为纲,完善教研组管理制度

共同的愿景是团结组织力量的粘合剂。组织目标只有整合了各成员的愿景,才能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应建立以教研能力提高,科研成果的高效产出为总愿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第一,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教研组成员的引进应以教研能力和潜质为衡量指标。第二,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应建立教师晋升、职称评定、津贴与科研成果相挂钩的绩效考核体制。第三、建立科研经费资助制度,使得所获报酬科研与工作贡献能呈盈余性正向关系。第四,科研文化制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形成教研活动日常化,日常活动教研化的理念。将教研活动常规化,促进教研水平的提高。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动整个学校的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赵坤.浅析高校数学教学团队建设[J].理论・Theory,20129(8)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范文3

摘 要 本研究对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力发展学习型教师有利于学校建设、有利于团队协作、有利于人才培养。

关键词 学习型 体育教师 应用

一、引言

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理论,书中系统的描述了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新型的、宏观的管理理论。自从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的“圣吉模型”“五项修炼”后,在管理界就掀起了一股探讨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

伴随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成为创新型、研究型、学习型老师。学习型教师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个人发展与体育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欲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和形态引入到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以满足体育教育对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需要,为全面推进以终身学习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创造有利的文化环境和组织氛围。

二、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的学习现状调查

(一)体育教师学习存在一定的误区

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的对科研的态度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体育本质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解,对体育教师职能的认识有一定的分歧。认为在体育上搞科研根本无意义,在体育科研上不作为或迫于高院要求必须达到一定科研工作量勉强做科研的高校体育教师所占比例多达30%。在高校中,一部分体育老师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应付学生,课前根本不备课,“吃老本”的现象比较严重。根据美国专家的测定,一个1976年毕业的大学生,到1980年时,他的知识50%已经老化,到1986年,知识已经全部老化。现在的大学生,只要一毕业,在校四年所学的知识就已经老化了50%。可见,高校体育教师要是仅仅满足于目前所学的知识,以过时的知识和观念去教育学生,穿新鞋走老路,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缺乏共同的组织发展目标和管理模式

高校体育教师缺乏团体认可并愿为之奋斗的组织发展目标。每所高校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划和远景,都有明确的教育方针和清晰的办学定位,但是大都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没有明确的为高校教师指明发展方向,没有从根本上激发高校教师内心创造力,没有得到教师的信息反馈,导致每个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整个校园文化环境中所有成员没能形成为之奋斗的共识。“一个缺少共有目标、价值观和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

(三)体育教师的心智模式有待完善

心智模式根深蒂固于每个人的内心,不易被察觉,很少有人意识到它的存在。高校体育教师的心智模式有稳如泰山型的,即他们觉得学习或改革与他毫无关联,只等月底拿工资,平安稳当到退休;有嫉妒同行型的,即他们自身不积极进取,怨天尤人、埋怨学校和社会对他不公平,一旦同事获得荣誉或评上职称,他就嫉妒;也有倚老卖老型的,即曾为学校的发展争得过荣誉、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有资格、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不再需要进一步学习。

(四)体育教师学习没有团队文化氛围

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都是在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后,各自支配闲暇时间。体育教师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流、反思和总结,无法达到经验的共享,无法建立共享的学习氛围。彼得・圣吉发现:很多群体中,个体智商都在120以上,而群体智商只有60。团体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与团队成员间的“习惯性防卫”有关。习惯性防卫是人的本能,是指为使自己或他人免于说真话而受窘或感到威胁而形成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性。由于习惯性防卫,使团体成员之间形成一道屏障,阻碍了成员的交流和沟通,难以实现共同学习。

三、学习型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路径

(一)改善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条件

学校的共同愿景和校园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学校的共同愿景和校园文化是高校生命特征和广泛认同的内在生命,是实现学校有效管理的最佳途径,是关乎学校日常管理和决策的生命之源,是学校发展的长久策略。共同愿景是校园文化之魂,校园文化是共同愿景的化生之圃。没有共同愿景,学校文化就无从谈起;没有学校文化,共同愿景则虚无飘渺。只有将它们渗透到学校每一个教师的思想和心灵中,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热忱,才能使教师在学习和奋斗目标上实现自我超越,才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使全体老师聚合成一个关系紧密的整体,从而带动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改善体育教师的心智模式

改善心智模式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心智模式通常都是藏在人们心中的,所以经常被忽视和忽略。正如彼得・圣吉所言,旧的心智模式如果不去掉,所有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都会触及到“心智模式”这块隐藏在暗处的“顽石”。由此可见,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必须从发展自我的角度出发,在学习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和努力创造出合适自己的心智模式,才能改变对周围环境的既有理解和认识。

要想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教师一定要打开封闭的思想、开放心灵、倾听声音、虚心接纳意见、有效地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体育教师要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去看待问题,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用整体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完善、超越自我。

(三)建立团队学习的信息反馈系统

学习型组织提醒我们,即使个人始终都在学习,也不代表组织在学习。从某种层次上讲,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是没有关系的。因为现在几乎每个重要的决定都是直接或间接的通过团队共同来完成的,并且进一步付诸于行动。在教学过程中每个体育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只有这样,整个团队才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团队强大了,才能推动、保持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1.构建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网络学习平台

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要环节是构建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网络学习平台。依托这个平台,体育教师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解疑;可以探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可以获取每个体育教师的教学反馈。创建网络学习平台关键要有一位引领者来掌握网络学习平台的精义和架构。

2.建立以反思----共享----再反思----再共享的良性循环体系

反思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深层次的对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是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

3.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鼓励教师自我超越

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必须能够为教师提供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教育培训,符合教师的学习需求。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培训的途径可以有: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学习基本的教学常规、教学技能、教学管理工作等;定期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展讲座,更新体育教育理念。一个团队只有每个人都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超越意识,整个教师团队才能在学校共同愿景的凝聚下求得更高的发展空间。

为了自我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一名学习型体育教师。

四、结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时展的需求。大力发展学习型教师有利于学校的建设。学习型教师有利于团队的协作,有利于人才培养。学校应该根据现有条件提供大力支持,为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份保障。

参考文献:

[1] 徐向艺.管理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 张声雄.解读学习型组织[J].企业文化.2003:62-63.

[3] 方国才.营造学习型学校--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构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范文4

【关键词】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 新的一轮国家课程改革中出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在英语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英语学科具有自身独立的知识体系,英语教学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社会、经济、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是从自然、社会或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与真实的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细心去研究将会发现,在英语学科中隐藏着大量与生活有关的且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英语学科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大量的研究课题。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准备,其中知识基础是重要内容之一。英语学科知识可以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赖以“生长”的基础。通过英语学科支持提出的研究性课题,与学科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英语学科课程能为研究性活动提供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研究性活动的展开,学科知识得到应用,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重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通过英语学科支持推进研究性学习也有利于把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入课堂,促使英语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整体转变,提高教学效果。

1.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

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它具有本研究上述的种种特点。由于传统的程序化系统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研究性学习不相适应,研究性学习需要更为灵活、开放同时也更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需要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将个人学习、班级集体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合理的穿插结合,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便成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本研究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进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教学需要给学生较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因此英语教学小班化教学是理想的授课模式。 中国基础教育以班级授课制形式为主,而且不少学校的班级人数都超过了正常班级人数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即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创造的起源,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研究性学习的过程通常围绕着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就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其中,在一个开放性环境中学生自主、自动收集和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当然,主动收集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存、学习和运用一些研究方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 迁移拓展,着力挖掘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性学习主张培养学生人的素养,让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情感体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探究性学习不仅仅针对问题的解决,还要注意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积极的主动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思维之舟自主确立目标进行探究后,就会在探究的过程中渗入感悟,也就是敏锐地捕捉信息、联系学生原有的思考,结合文境去探究,体味异国文化蕴涵的情感,在学生的思维中变平面的文字为立体的图象、美妙的意境、鲜活的画面。

4. 英语训练多元化,增加自主学习成分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范文5

一、研究功能宜小不宜大

近两年来,中学师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热情高涨,已由原先的观望等待的被动开展,转变为现今的积极主动、共同参与.但部分教师现今又把研究性学习当作无所不能的新式武器来看待而贪多求全,教学中适合开展研究的内容搞研究性学习,不太适合的内容也搞,似乎谁不开展研究性学习谁就落后于形势.一时间,是校校搞、班班搞、科科搞.处处研究、全面开花,却不问研究效果到底如何,学生能力是否真正提高.如某校高一学习了《简单的几何体》后就要求学生研究“多面体欧拉定理”,全不问高一学生在刚刚接触几何体的前提下能否真正研究得了.有时过分热衷研究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掌握.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不是当代人的创造,而是对古代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和对国外先进教学方法的借鉴.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出现并不应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把研究性学习当成克服数学教学的救世主是错误的.

其实,研究性学习只是适应社会需求,以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倡导接受与体验、研究于发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排列应用题时,我们的开场白是:现在我手上有6本不同的书,分给某6位同学,每人1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于是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同学甚至拿着6本书在试着分法,然而怎么也分不清…这样尽管这节课是一些繁杂枯燥的计算,学生在课堂上确实兴趣盎然.这种方式重视学生的参与学习的过程、激励的机制、发散的思维、创新的精神等特征,以探索性、自主性学习为主,以培养学习研究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为目的的一种为未来而服务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与发展.因此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否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非是一种万能的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固然正确,但就中学教学而言不能以之替代或影响常规教学,而应服务于中学教学,不应随意夸大它的功能,应结合中学实际和学生情况进行,其研究功能宜小不宜大.

二、研究主体宜多不宜少

研究性学习就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而引导学生自主探求知识、解决问题.既然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那么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就不应是少数人,而是全部或大多数学生参加的“群体”.但是在一些学校,部分教师受升学率的牵制,加之常规教学任务重和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同时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本身要求也较高,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往往多在优秀班级及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中进行,中等生和后进生成了陪衬或旁观者,致使研究性学习成了少数同学的专利.这种做法不仅挫伤了一部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也违背了研究性学习出台的初衷,如不纠正,研究性学习就会变成“精英学习”,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就会落空.

其实,学生能力不齐并不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开展能否成功贵在教师的引导和多数学生的参与的程度,而不在于少数尖子学生写出了几篇论文.研究性学习要健康发展,首先,教师要在班级积极创设一个研究意识浓厚的氛围,形成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学习环境,激励广大学生参与,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其次,有的放失,科学安排,以分组研究与发挥个人特长相结合.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不排除个人的独立研究,但在中学阶段小组合作研究应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一般做法是学生由3-6人组成课题组,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专长由学生自行分工.组织能力强的任组长,能力一般的可做资料员等,强弱搭配、发挥专长、集体研究、各尽其能.笔者曾在所任班级进行了《二次函数图象特点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此次学习就采用了上述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事实证明,真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人人参与的集体意识,研究性学习才能较好开展.

三、研究课题宜浅不宜深

受社会贪多求快、急功近利等思想的影响,有的学校和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也有贪多求深之倾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刚刚接触,或课本内容还未掌握,有的老师就带学生仓促上阵,且一开始课题往往就是“证券投资中的数学”、“编程中的优化算法问题”、“气象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等过大过难的题目.这种课题中学生难以操作,材料的占有、梳理、提炼困难都很大.按此思路操作不仅难出成果,而且还会给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增添不必要的困难,甚至产生恐惧感,从而影响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这里我们反对研究课题过深过大并不是主张研究性学习简单化、平庸化、走过场,而是说研究性学习方向的确定、问题的产生、内容的选择,组织的形式都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质疑、探究、求解、创新的精神和品质,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获得有效发展的能力.如果研究课题过大过难往往将学生引入歧途而不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其实,中学研究课题完全可以做到专而小、浅而易.如高一数学必修五中阅读材料《解三角形在测量中的应用》,测量两岸的距离,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刚学习的正、余弦定理解决任意三角形中的边角问题.让学生感觉学习数学很有用处,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用这种难度较低的课题来深化拓展课本上的知识,这样做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与课本教学的结合,也更能调动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范文6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教育实践中开展的状况如何?本研究选取北京市某示范性高中作为案例,以案例观察、记录、反思的方法,对中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在进行案例研究时,并不在抽象层次上评论研究性学习应该如何开展,而是根据已有的文件和已经形成共识的研究性学习有别于其他课程学习的视角、功能、方式,作为衡量研究性学习教育实践的“尺”,来评判案例学校的实践。

一、研究性学习应有的独特功能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学界开始讨论研究性学习问题时,不断强调的一点是:研究性学习需要防范陷入科学主义、精英主义,研究性学习必须从儿童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贴近儿童的情趣与现实生活[2],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让学生了解研究这种特殊的社会实践形式[3],并通过回归真实的生活,发展学生的完满个性[4]。

基于这些观点,本文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儿童对周围现象和世界的研究;作为儿童观察周边世界的重要手段,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应当是让学生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学会探究自己周边的世界。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的另一点是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学者石中英根据《纲要》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组织形式进行了论述,他认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组织形式应当具有多样性、参与性与自主性三个特征[5]。学者张华、仲建维也同样认为研究性学习应当是学生自主进行的探究式学习,并且并不局限于某个课程领域内,而是一种突破单科限制,强调知识多样性、综合运用的学习[6]。

基于这些研究,本研究认同研究性学习应当是由学生自主进行的、多学科综合的一种探究性学习,其特征也集中表现为自主性与综合性。

三、某中学研究性学习研究者观察记录

2013年10月中下旬,笔者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评论专家参与北京市某中学初二、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文科班级开题报告会,对学生的开题报告予以具体的指导与评价,同时观察并记录如下内容。

1.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在这两次开题报告会中,每个年级各呈现6个研究性学习的开题报告,这些开题报告的研究问题如表1所示。

2.开题中学生的表现

案例中,研究性学习通常以学生组成6~12人的研究团队形式进行,并由研究小组的部分成员上台以PPT形式予以开题报告展现。在展现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明显的“教师选题”倾向

笔者观察到学生在陈述开题报告的过程中,大部分都带有较为明显的“被选题”倾向——即学生在陈述研究的目的、选题意义时,讲述通常是照着念一遍开题报告,并且其讲述内容明显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会出现诸如“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这样明显的教师口吻。还有些学生在评审委员对某个选题的意义提出询问时,根本无法回答,旁边的教师赶紧予以解释说,“这个题目是老师定的,学生不太了解”。

(2)学习内容影响兴趣

以不同开题报告学生组的陈述表现来看,学生的陈述热情并非很高。仅有几组与学生兴趣密切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的陈述中,学生十分富有激情。按照热情程度排序,大致是:高一年级英语学科《英文电影配音》、高一年级英语学科《英语校园剧、课本剧创作及表演》以及初二年级语文与英语学科合作的《戏剧表演的生活化》。这些学生更为感兴趣的研究性学习题目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都需要学生观看他们喜爱的电影节目;都需要学生通过表演形式进行成果展现;都需要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去,如观察不同群体的行为等。

四、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者观察反思

根据笔者对某中学初二、高一年级文科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会的观察记录,笔者对本案例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反思意见。

1.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缺失

从笔者对该中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会的观察记录来看,这些研究性学习明显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都集中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由学生自主探究进行研究性学习。

(1)选题弱化了与生活的联系

从两个年级不同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题目选择中能够看出,这些问题的选择都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倾向是与学科内容紧密联系,而与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兴趣脱离很大。初二年级语文组的三个题目都是与课本课文紧密相关,是课本中学生非常难以理解的“鲁迅式散文”的再研究,希望通过研究性学习这个途径,深化学生对鲁迅文章和精神的理解;高一年级对《诗经》的相关研究也是基于课文内容的进一步拓展。英语学科中,英文电影配音、英文电影欣赏或话剧表演等贴近学生兴趣爱好的研究性学习,在开题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参与热情。政治、历史中的主题是大众阅读的首选,但奇怪的是研究性学习并没有对这类选题更加地热衷,初二年级提出的《社会热点问题分析》更像一个系列,而不是研究性学习这种主题学习应该具有的题目。

(2)教师指导缺乏学生视角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主题学习方式,学生难免不适应,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是,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是一个什么角色?这是一个教师学职前教育的基本问题,不管是柏拉图的“助产士”,还是“爱弥儿”式的自然教育理念,或者现代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都在说明教师的角色在于去“帮助”学生去思考,而不是“告诉”他应该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仍然是传统课堂的延伸,这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点。从开题报告会的情况来看,教师仍然在“告诉”而不是“帮助”。这种指导方式的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题都显得“一本正经”,没有试图理解学生认知世界的方式;二是开题报告的撰写与陈述过程中,教师干脆,学生表现出的被动状态令人吃惊,学生可能直接陈述“本研究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话语。

此外,在教师对学生开题的评论上,教师毫不隐讳自己希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够与实际的本学科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想法,希望利用这些时间对学习成绩或学生德育带来积极影响。例如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的《中的情感与表达》研究,教师在评价时建议学生更多体会“忠、孝、礼、义”等感情,而不是学生最初所提出的亲情、友情、爱情。

事实上,上述这些教师对选题、开题报告撰写及选题方向的指导,都集中体现了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仍然与传统课程一样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与研究性学习所强调的学生自主探究相违背。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些教师指导都削弱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自主性。

2.反思:研究性学习,应以儿童视角为主

设立研究性学习的主旨,应当体现主题学习的方式,认同研究性学习应当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与视角出发,自主地探索自己身边的、感兴趣的世界。然而,大部分研究性学习在选题上还是课堂教学或学校教育的延伸,而在组织形式上教师由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变成了计划制订者,削弱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

事实上,北京市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这种情况并非独此一家。笔者在山东省与云南省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也同样对两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开展情况进行了了解。从研究性学习题目的选择以及开展的具体情况来看,这些地区的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具体情况虽然有所不同,但从题目选择来看也同样存在着儿童视角缺失问题。尽管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脱离学科教学,但它的主题学习性质更应该体现跨学科和问题意识。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更多地减少教师干预,还原研究性学习是以儿童视角展开的、儿童自主对身边世界探索的本质,应该是未来一段时间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话题。当然,首先应该做的是对这种大家都不熟悉的学习方式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2001.

[2]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教育研究,2003(5).

[3][5]石中英.试论研究性学习的性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