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的途径和方法范文1
关键词:外国文学 创新式教学 途径和方法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于外国文学,涵盖欧洲文学和美国文学,亚洲,非洲文学,内容,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内在要求,进行全面的创新教学。
一、高职高专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创新要求
(一)教学目标要求
高职高专外国文学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各国文学经典,认识其发展历史,开拓文学视野,增强文学素养。学生在受教的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也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过程。只有掌握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又能利用知识进行创造和开发,才是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
(二)教学内容要求
第一,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对知识进行消化理解,才能真正掌握基础知识点。人的创新能力,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实践能力以及各类的情感因素如情绪、意志、兴趣等组成的,是一种综合能力。而创新是人的本能,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第二,只有培养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掌握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依现代派和后现代派文学而言,在一百多年时间里,各种文学流派一浪接着一浪,从表现主义开始,其后的心理分析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幽默、新小说派等等,都各领,令人目不暇接。而每一种文学现象,既有文学作品的招摇过市,又有各种理论观点眩人眼目。
第三,只有培养创新能力,才能洞察不断发展的外国文学,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上进行探索,从而培养研究能力。
(三)教学方法要求创新能力的一个很重要之点就是能用超常甚至是反常的观点或方法去研究问题、思考问题,因此,教学方法本身上的创新不仅教给学生新的方法,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职高专院校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外国文学创新式教学成功经验分析
外国文学创新式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概括如下:
第一,在教学中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例如使用比较法对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著名篇章与其他作家作品比较,或者拿到现代语境下进行放大,用新的观点去解读、剖析,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
第二,案例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案例教学是运用得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不仅使学生直接进入到具体的事实的剖析中,而且生动形象,直观性强,同时较容易引起学生的讨论,活跃思维。
第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教学。现代技术手段为我们创新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
明,多媒体教学因其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知识转换的程序化和科学化等等优点,对于开创学生的创新思维确实是有很大效果的。
(二)外国文学创新式教学中的障碍
中国的高职学生大多接受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职高专里,许多教师,所谓的讲课,是在部署了突破考试的策略。因此,反而成为创新思维,知识覆盖面,能力的培养的障碍。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途径,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步骤,是高职高专一贯坚持的原则。教学创新的激励机制的缺乏,教师评价的主要考核指标是科学的研究和教学的专业技术职称的指标,但已基本形成了指标量化的性质,教学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有没有相应的规定,更无从考核。
三、外国文学教学培养高职高专人才的原则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有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加强学生的思想训练,学生都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切实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把握外国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重点。
外国文学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外国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掌握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演变,阐明其在系统中的知识的性质,地位,作用机理,找出的起源和不同学校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给教学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形式和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技术和手段,做到科学改变,规范化,程序被改变。为了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采用适当的研究训练。
四、高职高专外国文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提到的许多作家,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由于思想内容和一些是非常复杂的,学生在消化,很难理解。例如,格尔德和托尔斯泰的这两个伟大的作家,他的思想是复杂的。要真正了解这两个伟大的作家认为,马克思的原则,不能正确理解。外国文学在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如何去感受准确的发展,在未来做出准确的判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手。善于思考,引起,导致想象的,反复无常的,可以激发灵感。
(二)创新能力的知识吸纳培养
1.新视角下对基本知识的判断吸纳培养在基本知识吸纳上,要掌握基本要点。外国文学不仅要弄懂重点作家、作品,还要掌握作家、作品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与流派之间的关系和异同点。
2.对新知识、新观点的判断吸纳培养创新式的教学离不开对新知识、新观点的判断、吸收、消化与理解。教师在传授这样的知识、观点的时候,应能启发学生,进行引导,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学生选择具体的作家进行研究,判断其属于哪一个层次,学生受到这种新观点的启发,讨论非常热烈,不仅进一步深化了知识,而且为创新研究开拓了思路。
(三)创新能力的实践操作培养
1.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革
这里着重在如下几点:制作科学合宜的电子课件。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材的内容,制作出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电子课件。要搞好案例教学,以更科学易懂的形式,便于学生接受。要加大网络的使用程度,通过网络与学生沟通问题,交流心得。
2.强化科学研究环节
加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训练。可以区分不同情况,灵活开展。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课题,进行讨论,并由教师进行归纳,使学生们随机地得到科学研究训练。可以利用相关的科研活动,组成科学研究小组,集体开展研究。学生科学活动制度必须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要做好课题的结项工作,使学生们受到初步的科研锻炼。
3.情景摸拟等实践体验方式外国文学的创新实践是个较难实行的环节,但可以采取诸多变通之法。利用学校的相关活动,可以让学生表演外国戏剧,或者诵读外国文学的名篇,通过情景摸拟而进行创新。
创新的途径和方法范文2
[关健词] 控申检察, 创新, 管理, 途径, 方法
[Abstract] Participat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novation and social management is "social contradictions dissolve,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impartial and honest law enforcement" three key work of one component of, and actively explore participate and strengthen the social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of new ideas, and maintain social order, and promote social harmony, is thoroughly appl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task, and it is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should perform their functions of responsibility, the author appeal based on the procuratorial work, expatiate on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ppeal procuratorial functions, promoting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probe is discussed.
[Keywords] appeal procuratori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way, means
中图分类号:DF8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承担着特殊功能和重要使命。本文立足基层控申检察业务,拟就如何充分发挥控申检察职能,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做好控申检察本职工作是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最根本途径和方法。
控申部门的工作项目多,包括来信、来访,刑事申诉、国家赔偿、检调对接、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等,长期以来,控申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实践中,控申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得不到理解和重视,理论与实际脱节,工作没有亮点和特色。笔者认为控申检察工作有化解社会矛盾、引导群众行为、服务大局、监督制约权力、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制度和政策的规范制定等重要社会功能, 控申检察工作已融入到社会管理的大局之中,因此把控申检察本职工作做好就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是畅通渠道。进一步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从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出发,完善受理、分流、办理、答复群众、举报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深化涉检排查、积案化解、涉检终结工作等制度体系。坚持控申部门和业务部门联合接访、中层干部轮流接访、新提拔干部到部门挂职等制度,使群众诉求及时在法律的轨道上得到解决。通过热情接待和释法说理,缓解了来访人的紧张对立情绪,达到平息、化解来访人的越级上访的问题。
二是认真办理刑事申诉赔偿案件。严格按照规定的办案流程,对受理的刑事申诉、赔偿案件做到“四专”,专人登记、专人审查、专人呈送、专人督办。严格按程序办案,是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前提,严格依法办案,是案件当事人息诉服判的前提。对于涉及重大社情民生、弱势群体,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申诉、赔偿案件,依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大力推行刑事申诉公开审查方式,通过公开审查的方法充分示证、论证,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的同时加强释法析理、解惑答疑的工作,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促使其自动接受处理结果。这样既能增强检察机关办案的透明度,也有利于解决一些久诉不息的案件。
三是扎实开展检调对接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服务中心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根据最高检和省院关于开展检调对接工作意见精神,我院积极开展检调对接工作,坚持跟踪回访,检察机关会同人民调解组织对适用检调对接机制办理的案件,定期对案件双方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案件执行情况和社会效果。建立协调联络制度。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人民调解组织加强沟通联系,定期通报检调对接的工作情况,总结分析检调对接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共同推动检调对接工作的健康发展,取得扎实成效。
二、健立完善规范工作机制是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是建立健全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严格落实涉检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对拟决定事项,特别是在办理重大复杂案件和作出不批捕、不、不立案、不赔偿、不抗诉、撤案等决定时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因执法不当引发涉检特别是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从源头上防止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使各种利益得以协调、诉求得以表达、矛盾得以调处、权益得以保障。
二是建立完善涉检信化解机制。主动走访,深入基层,认真研究社会矛盾的性质,积极探索解决涉检上访问题的有效途径,找出解决的办法,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多渠道化解社会矛盾,将社会矛盾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修复检民关系;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做好刑事和解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避免在检察环节引发新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要建立健全领导接访工作机制。坚持领导定期挂牌接访,特殊情况预约接访,重大情况巡回接访,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苗头,把问题处理在基层,促进案结事了人和。通过接访发现和寻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近距离地感知群众所盼所求,使作出的决策、制定的思路、出台的办法更加符合实际和贴近群众,有效减少决策不当,防止引发社会矛盾。
三、创新创优便民利民措施是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便捷径和方法。
以和谐检民关系为契点,延伸业务触角,为提高检察机关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找准方向,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多层次、多渠道途径,积极创新规范执法,创新便民利民措施,拓宽检民沟通渠道,建立完善便民利民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检察执法办案的监督作用,提高检察工作的服务保障水平,有效化解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确保人民生活安定有序。
一是大力倡导文明接访。坚持换位思考,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用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句问候拉近与来访者的距离。坚持检察长每周接待制度,对群众反映强烈、难度较大、多次来访的问题,当场了解、协调、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解决。
创新的途径和方法范文3
【关键词】 音乐教学;途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2
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向。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并让学生从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怎样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一直是我所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方面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探索:
一、在发声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发声训练即练声。音乐课上,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利于进行创造思维训练的练声曲,让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造不同情绪的新的曲子,常常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老师向学生出示一条简单短小的曲子:3/4 1 3 5│5 3 1 ,学生通过识谱后很快学会了。教师便进而再问:“如何将这条小发声曲唱得像小河一样流畅、连贯呢?你们可以试着添加我们以前学过的音乐符号。”学生通过联想和试唱,有的学生想到用连音线(⌒),把它添加到音符的上方,这样一唱,情绪果然流畅、连贯了。教师继续再问:“我们如何才能使曲子变得像小兔子一样活泼、跳跃呢?”学生试着唱出跳跃的感觉,马上就有同学上来把曲谱上的连音线擦去,换上了跳跃的顿音记号(),通过这一次小小的创造性尝试,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因为他们创造出了两条不同情绪,不同唱法的新练习曲,产生了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他们也从中真正理解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和唱法,进一步掌握了有关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二、在节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奥尔夫更是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在节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以下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从而达到能力的培养。
1、即兴创编2-4小节的节奏短句
这种创作活动特别适合于学生刚学会某种节奏型。例如学习附点四分音符节奏时,请学生创编的节奏短句必须含有这个刚学的节奏,这样可以使学生有兴趣地感受和巩固。
2、即兴创编为歌曲伴奏的固定节奏型
在教学中,一首歌曲或欣赏曲熟悉后,可以选择几种简单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如:X X | X - (师拍击并板书出来),学生马上可以拍击出多种节奏:X X X | X X X 或 X X | X 或 X - | X - 等等。可以单独选用其中一种节奏型,也可把几种简单的节奏型组合起来,再把歌词加进去由简到难为歌曲伴奏,成为学生很喜欢的教学形式。
3、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直接以一个节奏命题。
让学生围绕主题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拍着节奏说一句话,如“上课”:教师拍“上课 铃声已敲 响”,学生就边拍节奏说:“全体 起立问声 好;各位 同学都坐 好;音乐 老师 微微 笑;大家 一起把歌 唱……”。
4、可以先给学生定几个节奏,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进行节奏问答、节奏接龙、节奏重组等游戏。
如:教师拍“”节奏,让学生进行节奏接龙游戏,有的学生就即兴拍出了“的节奏,这里的“”是学生根据所定的节奏即兴拍出的。此外,学生们还争着拍出许多不同的节奏,如:、 | - 、| - 等。在此基础上,我可以还鼓励学生为创作的节奏配上语言,进行边拍边说:如:“我 们很快乐”,学生们的大脑被积极运转起来,课堂上一个接一个地边拍边说: “ 我读 书 |我写 字, 下课 了快做 课间操 -,春天 到小鸟 小鸟喳 喳叫-,……”。将这些简单的1-2-3-4小节的创作连起来,发展成一个乐句、一个乐段的创作。
三、在编创旋律、歌词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的创作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乐曲(或歌曲)而是设计富有创新求异的、留有余地的一些乐句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1、创编旋律
1)为节奏编写歌谱
教师出示节奏卡片×× ××│×××│××│×─要求学生编写曲谱。学生六人一组,分成六组,通过讨论,会编出不同的曲谱。
如:11 55│66 5│4 2│1 ―
34 54│34 5│2 3│1 ─
56 54│34 3│5 3│2 ─
6 76│54 3│2 3│1 ─
2)从“旋律接龙游戏”创编曲调
曲调创编活动在儿童自发的音乐活动中是非常自然而平常的。可以尝试从“旋律接龙游戏”创编曲调,请几名同学,每人依次接在前一人后面即兴唱出一个旋律短句,接不上者算失败,自动退下,最后剩下的为优胜者。这样不仅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用自由探索、即兴创作,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培养。
3)为歌词谱曲
教师给出一句歌词,让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意境及情感进行编创旋律。如:歌词“我们多幸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创编出各种各样的乐句。拍子有2/4拍,3/4拍,4/4拍;旋律走向有上行的、下行的;节奏有密集的、舒缓的;乐曲的情绪有活泼跳跃的、抒情优美的。
2、编创歌词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给熟悉的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或改编部分歌词,既能提高学生演唱新歌的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须因势利导,鼓励、启发学生创编歌词,学生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一个同学唱完自编歌词的歌曲后,其他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要把自己创编的歌词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四、在配器和表现形式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为歌曲配上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动作,为歌曲画幅画,不但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更能表达歌曲气氛及孩子们内心的喜悦。这样做也符合孩子们好奇好动的心理,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1、在配器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对于一些情绪优美抒情的歌曲首先要求学生选择适合歌曲伴奏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碰钟、等等,而活泼欢快的歌曲则选择双响筒、响板、铃鼓等等,然后再请同学们为歌曲设计伴奏型,并请学生考虑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等等。
2、表现形式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1)创编舞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怎样让孩子去实实在在地感受音乐,不妨寻求一种良好的载体。于是,让孩子们将学过的歌曲,通过小组的合作自编成舞蹈。这样既缴发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也使他们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深刻内涵的魅力。
2)创作画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创新的途径和方法范文4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创新价值;动力模型;途径
财务管理创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但我国对管理创新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体系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宏观层面,很少有人在微观层面上对人进行研究。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主体包括财务工作人员、各级管理者和医务工作者,归根到底都是由人能动地实现,是身处特定环境中的人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创新。因此,本文欲从创新价值角度,对财务管理创新过程中人的创新动力进行研究,摸清人的创新动机,并就如何激发财务管理创新的动力提出建议和看法。
一、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本质
创新的概念在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在本质和内涵上都大同小异。按彼德・德鲁克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赋予资源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使资源成为真正的资源。因此,创新就是去探索和寻找一条新的更好的途径,使同样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或者使较少的资源创造出同样多的财富。医院财务管理创新作为医院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管理者借助于系统的观点,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创立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财力资源整合范式,以促进管理系统综合效益不断提高,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综合效益的具有动态反馈机制的全过程管理。财务管理创新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行动,而目标是构成管理者创新活动经久不衰的动机和动力。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目标一旦设定,就成为管理创新行为的导向,每一项创新行动向创新目标靠近一步,就会给创新主体带来成就感而刺激采取下一步行动,从而维持管理创新行为的进行。经济效益创造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决定了财务管理创新途径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有已知的途径,也有未知的途径。在已知的途径中有过时被否定的途径,也有目前存在的途径。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就是对财务管理现存途径的否定,对未知途径的探索,创新势必要“纠正”、发展或否定现存的途径。而未知的途径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有一条或数条,也可能不存在。假定确实存在更具价值的途径,由于人们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以及创新所需成本的制约,人们可能会发现新的途径,也可能无法发现新的途径。创新成果的不确定性和创新成本能否得到补偿的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表现为创新的风险,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财务管理创新。因此,医院财务管理创新一方面受新增效益的诱惑和驱动,另一方面又受到创新风险的制约和阻碍,创新正是效益和风险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的产物。
二、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动力的决定因素
(一)创新的动力与创新的预期价值
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最终实践者是具体的个人。虽然财务管理组织也存在创新的动力,但其本身无法完成创新的过程,在创新中的作用也是通过构造适当的财务管理机制、营造适当的财务管理环境,将创新的动力通过这些“触媒剂”转移到财务管理组织成员的身上,才能由组织成员实现组织期望的创新。创新动力与创新者预期的创新价值(非创新的实际价值)有关,预期价值越大,动力就越强。财务管理创新的预期价值特点表现在:
1、主观性。美国学者弗罗姆于1964年提出期望理论,以后经其他学者发展补充,成为学术界广泛接受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的模式是:激励力=目标效价×期望概率,即激励力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激励对象对目标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就越高,激励的力量也越大。目标价值表示某种需要对某一个人来说有多大强度,同样目标对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价值,一个人认为毫无意义的事情而另一个人却可能“乐此不疲”。期望概率是指达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目标价值再大,如果期望概率很小,使人感到失望,也不可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按照这种理论,创新动力的大小受到创新者的主观认识影响。首先,创新者所认识到的创新成功给自身带来的收益越大,创新的动力也就越强;当创新者认为创新的结果对自身毫无益处时,不管创新对组织、对他人、对社会有多大的益处,都不会有创新的动力。其次,创新者所认识到的创新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创新的动力也就越强;当创新者认为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时,不管创新成功的预期收益有多大,都不会有创新的动力。
2、相对性。所谓创新就是寻找一条更具价值的创造财富的途径。有已经存在的和可能的两条途径,都可能给财务管理创新者带来某种利益(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一是维持财务管理现状的既得利益;二是财务管理创新带来的可能利益。个人对获得财务管理创新利益的可能认识是财务管理创新价值的绝对值。财务管理创新动力大小不仅取决于该绝对价值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创新者对维持财务管理现状的价值认识。财务管理创新的预期价值,是新的可能途径的财务管理预期价值与现实途径的财务管理预期价值的差额,创新动力的大小与此差额成正比,差额越大,创新动力就越大。因此,创新者如果对财务管理现状十分满足,他就对财务管理创新不可能表现出任何兴趣。相反,若对目前财务管理现状难以维持,就会涌现出创新的动力。在有关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中,创新的瓶颈诱导论、需求拉动论等结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创新动力的特殊表现形式。
(二)影响创新预期价值的因素
创新者在做出创新决策时,通常会对现有途径与未来途径进行对比分析,权衡利弊得失,影响财务管理创新动力。创新动力的大小又取决于创新预期价值的大小,而创新预期价值因素有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的预期效用。即现实途径的预期效用越小或可能途径的预期效用越大,创新者对现状越不满足,寻求可能途径的吸引力就越大。
二是效用实现可能性的预期。在稳定的环境下,由于财务管理经验的积累,维持现状的可能性客观上要比探索新途径的可能性大,而主观上由于人们的行为普遍存在痛苦规避模式(Pain Avoidance Model,PAM),创新者会把探索财务管理新途径想象得困难得多,而把维持现状想象得容易得多,这都会影响创新者对财务管理创新价值的判断。
三是创新的预期成本。财务管理预期成本不仅指物质方面的,还包括时间、精力等方面。维持现状的财务管理成本越大或探索财务管理新途径的成本越小,财务管理创新价值越大,越有利于创新。
三、激发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动力主要途径
医院财务管理要促进和实现创新,其根本途径在于通过适当的策略改变管理者对现实途径及新途径的效用、实现可能性及其成本的评价或预期,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创新的认知价值,为财务管理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源泉。具体而言,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环境对创造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处在较为紧密人际关系中的管理领域内创新更是如此。由于人的素质水平和权力因素的作用,可能造成气氛压抑的环境,使人的价值表达受到压制,人的自信心泯灭,人的安全和稳定意识、人的被强迫和雇佣的意识将超过创造意识,这将成为创新的巨大障碍。创新氛围的形成主要依赖于领导者方面的原因,因此,领导者应改进领导方法,增强群众观念和民主意识,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财务管理“软”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的萌生,激发管理者的创新动力。同时,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大力提倡和鼓励创新,形成一股“比、赶、超”的创新竞争势头,为创新者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激发创新者的创新动力。
(二)拓展广阔的创新空间
财务管理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程度不高,主要在于创新空间的狭窄。创新空间越小,创新的灵活性就越小,创新思维难以发挥,创新的预期效用及其实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创新动力将受到压抑,特别是在财务管理组织创新或制度创新的空间大小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为创新主体提供和拓展广阔的创新空间十分必要。目前我军正在深化后勤保障体制改革,在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不仅为财务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工程,而且营造有利于财务管理创新的政策、体制、法律、法规和文化环境,使创新者能够有充分选择余地和创新空间,有效地激发其创新动力,不断创造出最适合军事经济管理的创新成果,为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增强我军军事经济效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建立健全创新奖励制度
完善的奖励制度能满足个人不同程度的需要,有效激发人的潜在的创新动力。依据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如果对个人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提供某种奖励,就能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产生更大的激励效果。因此,要按照创新者的创新绩效和成果,实施灵活多样的奖励方式,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对创新主体进行奖励,以满足个人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产生较大的创新激励。对创新成果进行合理奖励,还有利于降低财务管理创新成功的预期成本,提高维持现状的成本,增强财务管理创新动力。
(四)提供优质的创新环境
为财务管理创新者提供优质的创新环境,是提高其创新的预期效用和价值,加大实现预期效用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创新者的创新动力。
1、改善工作“硬”环境。财务管理创新不仅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且需要为之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大利用计算机、电传、网络等高科技技术,降低创新的信息成本、操作成本,使原有制度安排下的成本与收益对比关系发生变化,使潜在的收益变为现实收益,加大财务管理的创新动力。
2、培育良好的竞争环境。充分有效地竞争是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外部推动力量,要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加快与市场接轨的创新体系的培育,营造一种充分、公正、有效的竞争环境,形成“创新-应用-推广-再创新”的良性创新链环。
3、提供完善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即基础性制度,制度环境发生改变,与其相关的制度安排就不得不进行调整或改革,从而与变化了的制度环境相适应。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创新主体潜在收益的最大化动机难以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制度环境的变化,这种动机由潜在变成现实的可能性增大,从而提高了创新者的创新动力。因此,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医院特色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为财务管理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得到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Drucker,P F.Innovation and Entrenpreneurship:Practiceand Principles[M].志文出版社,1986.
2、哈罗德・孔茨.管理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创新的途径和方法范文5
关键词:管理;创新;经济效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企业创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管理创新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一、管理创新和经济效益的内涵及关系
1 管理创新的内涵
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三大支柱之一。按照保罗,罗默的思想,管理创新是在创造和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新的环境,推动生产要素在质和量上发生新的变化的综合过程。
具体地讲,管理创新就是在重大环境或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管理主体选择和采取的使组织(企业)更具适应性或有效性的新的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方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就其内容来说,管理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在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更体现在对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激励和约束制度、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及至在企业文化整合上进行系统性的调整。
2 经济效益的内涵
企业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企业经济效益从其内涵与提高途径角度看,可分为潜在经济效益、资源配置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及管理经济效益。
3 管理创新与经济效益关系
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配置效率。这一效率虽然可以在众多指标上得到反映,如资金周转速度加快,资源消耗系数减小,劳动生产率提高等等,但最终还要在经济效益指标上有所体现,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目前的效益,一是提高未来的效益即企业的长远发展。管理诸多方面的创新,有的是提高前者,如生产组织优化创新,有的是提高后者,如战略创新与安排。无论是提高当前的效益还是未来的效益,都是在增加企业实力和竞争力,从而有助于企业下一轮的发展。
二、加强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自人类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开始步入知识信息化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与融合,使改革创新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随着国内外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管理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开始经历新的变革。创新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企业管理创新对企业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管理创新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创新主体对成就的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对社会责任的道义渴望,更强化了他们创新的冲动。
2 管理创新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要有一定的模式和方法,但根据形势的发展,这些一定的模式和方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变革的。
3 管理创新是为了适应消费市场。由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利用新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加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变化不断加快,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4 管理创新是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要千方百计控制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扩大销售,这就要求企业创建新的组织结构,运用新的服务和销售模式,采取新的管理策略和程序,使管理组织能够灵活应变。
5 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做为一个企业,说到底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三、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创新是一种理念,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合理,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思维的创新:要实施管理创新,首先,必须要进行管理思维的变革,要变纵向思维为横向思维。其次,中国企业要坚持新的管理观念,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核心,积极推动企业经营思路、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的创新,改善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在企业中建立起浓厚的管理创新意识和氛围。再次,树立新的市场竞争观念,要追求管理思维的即时性和有效性,注重信息的挖掘、整合运用以及风险管控。
2 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上的创新:随着工作数量的不断增加,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必须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将企业原来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组织成为联系紧密、协调一致的生产经营统一体。
另外,创新要获得成功,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和富有经验的专业性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在管理创新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科学了,以后的管理才会顺畅,事半功倍。否则,任何的管理举措只是空谈。
3 企业流程的创新。对企业原有生产经营管理的流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我国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流程落后于西方企业现有的流程。因此,更应该加大流程改革与创新,创新出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高效生产经营流程。
4 企业制度的创新:制度和管理反映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宏观层次的;后者是微观层次的。制度创新为管理创新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管理创新将制度创新的成果细化并实施。制度建立是企业规范化的基础工作,也是必需的,但是企业需要什么制度?需要哪些制度?应该进行制度策划,制度永远都是需求的产物,没有需求就没有制度。通过制度层策划,确定需要什么,哪些保留,哪些完善和优化,哪些合并,哪些简化,这就是制度梳理的过程。可以看出,关于“制度”的处理方式,决定了一个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系统管理的思想,这是一种管理态度,更是一种管理理念,没有这种理念,管理就无从谈起。
5 经营管理上的创新: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由于信息化、科学技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要求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信息时代的营销管理将彻底改变企业对传统营销管理所持有的旧观念,这样,就可以做到产品上市快、成本低、质量好和服务好,赢得各阶层的顾客,使企业得到持续发展。
6 国有资产管理的创新:在资产明晰化和市场经济条
件下,国有资产的经营与管理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进行,它需要全新的形式和方法,需要更好更有效的手段。这样,就导致了这一方面存在着重大创新需求,即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方面的创新。创新目标是要使国有资产在营运中不断地保值增值。
7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随着市场经济、信息知识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应当在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逐步走向对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管理。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一种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
能本管理就是建立一种“各尽其能”的运作机制。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
能本管理源于人本管理,又高于人本管理。能本管理的理念是以人的能力为本,其总的目标和要求是: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并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形成推动企业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力量。
要建立完善人才吸引、培养、使用的工作机制。创新教育培训制度,创建学习型组织,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储备和输出不竭的人才资源。
管理无论如何创新,都必须靠调动广大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顺利的开展,离开了这一点,一切创新都免谈,因此要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把绩效管理与公司战略联系起来。
8 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内在源泉。管理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外在表现。文化反映的是人对人的基本态度。人对人基本态度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同时人与人关系的状况又反过来影响人对人的基本态度。文化创新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现实地表现出来。
创新的途径和方法范文6
一、要培养求异思维
求异就是与以前不同,与他人的不同。这一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甩掉那些陈旧的、模式的、公式化的思维。凡事不要一味地循规蹈矩,不要依葫芦画瓢――照样去做。尽量把那些呆板的、固定的思路一概甩掉,去寻求“异”的途径。在“异”中才有发明,在“异”中才有创造,才有新的思维,才有新的东西产生。
比如,在一次智力课上,老师问:“一块正方形的木板据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同学们回答各异。有的答“三个”,有的答“五个”,有的答“六个”,有的答“十个”。这四个答案中老师不能评定哪一个错,因为学生都能说出其中的道理。答“三个”的表面上看是固定思维,四减一等于三,其实在与学生的辩论中,他们的回答是:“非要按减法算,那只能按对角线锯,这样一个平面的木板就会变少一个角,所以答案是‘三’” 。答“五个”的学生是把木板看成平面而用反向思维来思考的:“只要不在对角线上,无论如何锯,都要增加,不得减少,故答案是‘五’”。答“六个”和“十个”的,是把方正木板看成是立体来分析的:“对角线锯的长方体木板,原是八角,现在一锯就变成了‘六角’”;“不从对角线锯,原是八角,现在一锯就变成‘十角’。” 这一提问,不正是教师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吗?
二、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就是不要沿着一条思路下去,而要多渠道、多途径去思考,做到举一反三。假如一道几何题,从已知条件可能运用几个定理和几种方法,然而这些定理和方法中,只有两个定理和一种方法能证明此题,而你只抓住一条思路和一种方法不放,这一途径恰恰是迷惑人的,你就是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证明出此题的结果。这时,如果你脑子灵活一点,运用发散思维,多渠道寻求思路,采用不同的方法,很快就会迎刃而解。培养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智力的有效方法。
三、要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
联想,是让人在一事物的基础上再次创新自己的思维,或是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通过构思,设想中介物质,把它们连成一个整体。这一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游行结束后……”要求学生通过联想给该文写一个结尾,这正是联想思维在写作上的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写出的结尾,就是创新思维中联想的具体表现。联想思维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使他们留心身边的事物,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从留心中发现问题,从发现的问题中去联想,从联想中去创新思维,从而发现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物品。
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联想是想象的前提,是想象的基础和依据,而想象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