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播电视技术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范文1
关键词:中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技术;应用策略
广播电视卫星直播应用技术作为一种能有效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媒介,通过广播电视节目,人们可以及时有效的了解到党的方针政策,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的建设;而广播电视卫星直播技术的应用也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所以,对当前的广播电视卫星直播应用技术进行不断改进以及完善,是充分展现我国传统媒体积极作用的重要举措。
1 中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广播电视卫星直播技术,也就是分配式卫星直播技术,需要先将节目信号传输给卫星,而后将卫星作为中转站传输给广播电视台,最后,再经由广播电视台发送给广大观众。然而由于这种方式中间环节过多,电视信号的接收以及传输也存在一定的延迟性,且信号质量以及节目带给观众的视觉效果都差强人意。所以,为解决上述缺陷,在进一步研究该技术后,卫星电视直播技术就正式步入了直播时代。通过直播形式,观众可以有效避免中间环节,直接通过碟形天线来接收卫星信号并观看电视节目。其中,直播电视充分利用了数字解压压缩技术,将已压缩为数字信号等形式的节目传输给卫星,而地面接收端则可以在接受该节目信号后实现对它的还原,之后将还原后的信号输送到电视接收机上,供观众观看。由于整个节目传输过程主要以数字信号形态为主,且数字信号的容量很大且不会受到太大损耗,使得观众不仅可以接收观看到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同时整个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也较高。
2 卫星直播技术在我国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目前,卫星直播技术主要应用于我国的“村村通”领域中,而这也无形中为我国卫星直播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并实现了卫星直播技术的良性发展。
1、搭建完备的节目平台
将卫星直播技术运用于广播电视中,首先要搭建一个完备的节目平台,以便实现电视节目信号的有效传播,而电视节目的集成以及播出也要依托于节目平台。具体来说,节目平台的搭建需要借助多个系统的支持,比如节目源采集系统以及编码复用系统等。使用上述系统可以实现对节目信号的采集。举例来说,我国的卫星直播技术,其视频动态编码一般设置为500Kb到10Mbps,在实现对节目处理编辑后,将其传输给用户端。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发挥广播电视卫星直播技术的积极作用,完善和优化卫星直播技术,并向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相关部门做出了积极发展机顶盒业务的批示。它不仅可以让卫星电视的操作流程得以简化,通过其具备的跨越性检索方式,也能确保观众快速有效的查找以及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节目。由此可见,机顶盒业务的推广应用不仅有助于广播电视个性化服务的建立,同时充分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实际需求。
2、传输直播信号
大力推行和应用卫星传播技术,是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卫星传播技术发展之初,我国虽然通过积极吸取和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想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就势必要面对由核心技术发展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挑战。据此,相关部门应该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卫星直播技术的重点,并在提高我国卫星技术科研开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具体来说,实现对卫星直播技术的创新,关键看我国能否有效应对和解决卫星直播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以此来保证信号传输的高质量以及稳定性,进而确保广大观众能接受观看到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另外,卫星直播技术的创新以及发展,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我国军事高科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大力推行卫星直播技术的研发创新进程,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对于我国军事高科技行业的发展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卫星信号接收技术的应用
在卫星信号接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干扰因素,比如天气情况、太阳活动以及电离层等,所以,为了保证卫星广播电视的安全性能,对于机顶盒技术也提出了相关要求。举例来说,要求运用于“村村通”工程的机顶盒要具备除了屏蔽标准方式之外的解调功能。解调功能可以确保观众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去接收相关电视节目,有效避免了节目受到其他不正常信号的干扰,从而保证用户接收信号的稳定性。另外,由于天气等因素对于信号接收质量的影响较大,可以通过调整天线接收口径,并将可用度控制在合理区间内等方式,保证卫星信号的良好接收,从而为卫星直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以及稳定接收提供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卫星直播技术是我国的一项创新型技术,其在广播电视领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将其运用于“村村通”工程也是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为进一步发挥卫星直播技术在各领域的积极作用,应该结合该技术的发展现状,采用合适方式方法,在保证广播电视传输安全的同时,提升其传输质量,进而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林瑾. 影响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的原因与应对措施[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7).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范文2
关键词:电视制作;剪辑;摄影;技术创新
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带来的是信息化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展。电视节目终端的扩展以及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广泛提升推动着广播电视制作的相应改革。就电视制作的项目构成来说,目前剪辑和摄影这两项关键技术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因此,要基于目前广播电视制作基础,对实际制作过程当中的剪辑和摄影技术进行创新研究,有效提升剪辑和摄影技术的应用水平,完成整个广播电视制作的优化。
一、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和摄影技术的应用意义
(一)提升观感体验
电视节目给予观众的是一种视觉上的直接冲击。其观感体验结果直接反映了整体电视制作质量的优劣,而实际电视制作的好坏会影响到观众的观赏情绪以及电视节目最终播出的效果。在实际的电视制作过程当中,很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如说不可抗的环境因素、一些人为的过失、设备的损坏等,都是电视制作过程中的常规化问题。基于此种情况,电视制作通常会采用剪辑和摄影技术来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补救。比如说利用镜头切换和广告插入等,避免观众因为制作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而产生不良情绪。除此之外,电视制作当中的剪辑和摄影技术能够有效地将节目串联起来,增强节目的统一性和观众的代入感,有效地完成电视节目的再创作[1]。
(二)优化节目质量
电视制作通常是以直播或录播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的眼前,而要实现整体节目的串联,就需要对节目进行前期策划、中期制作,以及后期的剪辑、字幕导入、技术合成等一系列步骤。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剪辑和摄影技术是整体节目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以剪辑技术为基础,节目制作需要对节目的画面、色彩等有一个整体的考虑,从不同角度处理好整个节目的调度。利用好剪辑技术,可以使节目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再以摄影技术为基础,不同镜头之间的转换运用不同特效,比如说航拍、广角镜头、特写镜头等都能够以独特的镜头效果提升节目的整体质量。同时,剪辑技术和摄影技术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各镜头之间自如切换,并且根据电视节目的不同类型和风格,实现节奏上的准确把控以及整个节目定位的焦点设置,以完成后期的二次加工。
(三)提高节目收视率
电视制作的任务目标就是要使节目的收视率能够达到指标完成量。因此,在制作过程当中所使用到的剪辑和摄影技术,对于其主题的凸显以及实际的节目艺术性表现都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电视制作过程当中,要注意摄影技术和剪辑技术的配合,实现整体节目的和谐调度。比如当下的时政类电视节目,对于摄影和剪辑的要求偏高,需要注意画面的协调统一,注意到整体节目的录制效果和实际的现场把控,同时电视节目的表现效果要切合观众的心理和实际需求,确保节目收视率的提升。
二、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技术的创新
电视节目制作,主要是通过视频素材的分析和集合完成的。一套系列化的电视节目,需要对视频进行合理的剪辑来使得剧情更为流畅,内容更为完整,能够有效地突出节目所传达的信息重点,尽可能地让观众获得更多的信息。基于此,目前的剪辑技术可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创新。
(一)画面与节奏的把控
完整的电视节目需要具备整体的连贯性,从实际的内容把控来说,整个制作需要遵循一个主题的特性。因此在进行视频后期制作的时候,要保证内容的一致性。考虑到视频素材当中不同节目内容的统一协调,目前的技术创新落到了自主化的画面剪辑处理上,在整个视频剪辑过程当中,对画面持续的时间进行自主的数据控制,根据不同节目对于形式的不同要求,维持整个画面的平稳。同时在画面的选择方面,通过智能和人工结合的方式完成推拉等镜头的有效结合,在艺术呈现手法上充分考虑观众的观感,而不是过分强调整个节目的艺术效果,而忽略了观众的感受。整体的画面和节奏的有机统一,让观众能够在享受节目内容的同时,也能体悟到节目所传达出来的感彩,真正做到电视节目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的统一[2]。就艺术加工而言,剪辑手法的应用也对画面节奏的把控有着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在后期制作当中,蒙太奇可以作为基础剪辑手法让整体节目的节奏更为清晰,并且使得实际的镜头转换更加丰富有趣。以中央电视台2009年推出的《快乐汉语》节目为例,该节目对于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做了很多的探究。《快乐汉语》的节目制作对蒙太奇手法进行了创新应用,将推移的长镜头和蒙太奇手法结合在一起,用这样的手法去体现每期的主要内容,使得节目整体的连贯性更为完善,且镜头语言的流畅衔接能够让观众沉浸其中,由此实现艺术的可视化和再创造。
(二)主次镜头的分配
多数镜头录制都是平滑式的录制,镜头没有主次之分。但就现在而言,不管是哪种题材的电视节目都需要考虑到前期录制过程当中镜头的主次分布。因为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一因素,对于整体节目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导致节目的连贯性不够强,实际的主题呈现不够鲜明。比如说在新闻节目当中,主次镜头的分布就是其信息呈现的关键所在,镜头的主次分配应该按照所播报人物的身份以及其在事件中的重要程度来进行相应的安排,从而使新闻播报重点突出,让信息获取更为直观有效,让观众对事件有更为深层次的了解。
(三)剪辑镜头的方向性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当中,剪辑镜头不能没有良好的方向性。剪辑创新一定是基于一定的方向性来执行。一个好的电视节目,应该保证镜头方向的统一,以此来保证观众对于整个节目构成的认知统一,这样才能带给观众更好的观看体验,将节目效果通过剪辑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统一的节目镜头方向,能够使碎片化的叙事过程被重新组合,让节目更加引人入胜,同时对于观众来说,节目中人物的情绪传达会更为具体,获得的观看体验也会更为细腻。比如说在一档电视节目录制中,如果人像是从左侧进入的,那么在后续镜头中,人像也必须是从左侧进入。当转换镜头时,则要注意方向的转换,以保证整个节目的完整衔接[3]。
(四)静态镜头和动态镜头的结合
在实际的录制过程当中,通过运用静态镜头和动态镜头创新剪辑,也可实现整体观感的提升。在电视节目的制作当中,不可能使用单一的镜头素材作为节目的播放视频,因为单一镜头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观众观感上的疲惫,从而不能使节目呈现更好的节目效果。因此在实际的视频剪辑中,应该采取静态镜头和动态镜头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剪辑,保证二者之间的和谐过渡、衔接自然,从而提升整个节目动静态结合的灵活性。
(五)超现实镜头的运用
超现实镜头可为节目带来非同凡响的画面效果。超现实镜头主要是通过数字技术对常规手法无法拍摄到的现象进行呈现。这种剪辑手法的合理应用能够使观众的观看体验更为真实,完成从想象到现实的互通互联。比如,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使用了超现实镜头的剪辑手法,将各类奇幻场景互相联通,以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在现在的节目剪辑当中,也常应用到这种超现实的非常规剪辑手法进行后期的制作与呈现。比如说在进行科技类节目的后期制作时,一些现实中无法呈现的画面,可以利用广角的长镜头对恢宏的画面进行推进,再以蚂蚁视角的机位来对超现实镜头运动进行一个相应的铺设,这样就会让观众的感觉更为真实,使节目画面效果更具有观赏感和视觉冲击力。这一剪辑手法的应用能够刺激观众的兴奋点,保证节目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三、广播电视制作中摄影技术的创新
一部优良的电视作品,它不仅需要剪辑技术的创新,更需要在视频素材的收集过程中应用创新性的摄影技术,以实现良好的构图和素材的有效捕捉,使观众的体验感更加优质,也使关键信息的体现更加明确。
(一)镜头构图的摄影创新
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当中,实际的录制拍摄除了特定的镜头特写及俯拍等镜头外,其他镜头相对来说都会保持一个稳定的输出。而要做出相应创新也就需要在实际的录制过程当中,基于镜头的稳定性完成更为细致的摄影技术处理,来保证节目画面的冲击性。因此在实现摄影技术稳定的同时,也要确保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完成整个构图以及镜头的动态融合。在镜头构图方面,摄影技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针对电视节目拍摄过程当中实际的清晰度和帧率的协调。一个完整的节目,会由不同的细节镜头、过渡性的内容和重点的内容穿插着组成完整构图。因此在目前的节目当中,多会采用一些更为艺术化的构图表现手法来实现摄影镜头构图的突破,给观众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其次是针对镜头构图的重点画面突出。特别是针对真人秀这种以人物为主体的节目类型,处理好各人物主体和环境之间的统一协调,也是镜头构图的创新体现。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从人物主体与环境出发,可以充分利用推拉摇移等不同的镜头推进方式来完成整个节目主题的升华,实现整个构图的创新。最后是对镜头中动静态的有效结合。针对不同节目的具体需求,让动态画面和静态画面更加灵活地调配起来,使节目呈现更具有灵活性,镜头画面更加活泼生动。
(二)曝光景别的摄影创新
摄影技术的创新,也体现在景别与曝光处理上。基于光圈的调整,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以及不同的环境,可对进入镜头里面的光线、画面的清晰程度进行适当微调。目前,自动化的光圈调整可以根据环境光线来进行更加精准的智能化调控。智能化的曝光和景别调整,可以对具体的拍摄对象进行连续拍摄,普遍用于真人秀类节目的跟踪拍摄,或者是用于较快的环境变化中,实现对复杂环境内容的有效处理。从摄影内容来看,目前的节目类型有以景观为主的节目,也有以人物为主的节目。针对不同的节目类型和场景选择,曝光和景别的调整能够对整个节目的呈现效果起到一个尤为重要的区别作用。在拍摄采访节目时,经常会采用大光圈来实现环境的虚化,并用特写突出主体人物的形象,同时用特定光圈反映人物情感色彩。在进行景观拍摄时,对于画面的曝光度、景别的调控、明暗配比等都有着更严格的技术要求,以实现景观的充分反映。
(三)审美设定的摄影创新
随着时代的审美推进,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不仅电视节目要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节目内容本身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设定和趣味性的新手段。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当中,为丰富节目内容,可以通过更为新颖的声画手段,进行各种拍摄视角的集合。其主要是利用到了不同拍摄角度的相应变化,使各种拍摄手段有机结合,比如说动态和静态的画面结合以及部分录制过程当中的留白处理。这在信息传达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给观众以反应时间和想象空间,引起其情感升华,以此提升节目内容的吸引力[4]。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推出并且广泛应用的大画幅摄影技术是摄影技术极具影响的创新点。在实际的拍摄当中,大画幅摄影更接近于胶片摄影,因此它实际的拍摄效果呈现也更为细腻和精确,较之于其他镜头的级别更上一层。比如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就利用了大画幅的摄影技术,对食品的色香味进行了完美呈现。一些综艺节目也会利用到大画幅摄影,以达到人物和景观的相对协调。
四、结语
电视制作当中的剪辑和摄影技术对于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根本上对其技术创新进行深入探讨,从实际出发为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动力。网络电视节目的出现,给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带来了很大的危机,为了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提升节目的收视率,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剪辑与摄影技术进行探索创新。在进行剪辑技术的创新应用过程中,需要保持镜头组接的层次性,注意画面的节奏;而在摄影技术的创新应用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通过调整曝光、构图以及景别等,来进一步增加画面的灵活性与协调性。除此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无声无息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在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为了得到更优美的画面,可以采用更加合理的拍摄技术与方法提升电视节目的质量,应用艺术性的镜头来凸显节目的趣味性。在进行剪辑与摄影技术的创新应用过程中,应该在突出节目重点的同时从内部机制、技术革新、员工素养等多个方面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增强广播电视台的竞争力,推动整个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艾海提·阿布里孜.浅析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与摄影技术创新[J].视界观,2020(4):1-2.
[2]黄平.试论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与摄影技术的创新[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1):129.
[3]马天华.广播电视制作中剪辑与摄影技术创新探讨[J].农家参谋,2019(7):279.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范文3
【关键词】控制技术;发射机;广播电视
1.引论
目前,大多数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的发射设备主要是人工定时巡机、人工抄表等。为了避免人为操作误差,保证播出的安全进行,对发射及其播出系统设备实现计算机监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促进了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向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解决了长期困扰值班人员不能自动监测设备故障,自动记录设备数据的问题。
2.微控电源控制程序
2.1 微机控制广电专用稳压器是专为广电系统稳定电压而设计的。该机整机性能良好,当外界供电网络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能自动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与其它型式稳压器相比有容量大、效率高、无波形畸变、电压调节平衡、适用负载广泛、可长期连续工作。采用微电脑控制,数字显示等功能。[2]
2.2 在系界面中,分别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和状态栏等界面元素。菜单栏和工具栏集中了软件的所有操作,状态栏分别指示程序当前状态和电源值。标题栏显示了当前系统版式信息,菜单栏显示了系统、监控、参数、记录、帮助,当前状态栏显示三相电源电压输入输出值、三相电源电流输入输出值、故障报警指示灯、工作状态指示灯等内容。“[2]”
3.发射机智能监控技术
3.1 “广播电视/调频发射机监控系统”是发射机的实时监控中心,集中监视发射机及其主要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及时自动记录,从而使得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值机工作中解脱出来。其主要功能系统如下:收集和存储发射机数据;显示和查阅发射机数据信息;生成可以用于打印的数据报表及故障自动记录;自动或手动界面控制发射机开关机;对激励器工作状态进行界面调节;遥控遥测。[1]
3.2 在系统主界面中,分别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和状态栏等界面元素。菜单栏和工具栏集中了软件的所有操作,状态栏分别指示程序当前状态和系统时间。本系统采用人性化操作界面设计,符合人们常规的操作习惯,便于快速上手。人机信息的互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值机人员完成监控任务。(界面如图2所示)
3.3 其中顶部是菜单栏和工具栏,左边是环境监测功能按钮和树形导航图,中间是信息显示区,下方是运行状态条。当系统启动后会默认打开系统单元显示面板(即系统主控单元模块界面),在面板上有发射机的基本信息(包括现在发射机的实时工作状态,即功率,反射功率,频率,以及节目源等)和报警信息(最下方)[1]。
图1 广播电视设备监控软件图示
3.4 发射机实时监测。
①监测每部发射机的发射频率、发射功率、反射功率、不平衡功率、输出驻波比、工作温度、风机工作状态、电源电压电流等。
②监测每个功率放大器的发射功率,不平衡功率、反射功率、工作温度和每个功放模块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以及过激励、过载、过热等情况。
4.CMMB手持电视控制系统
4.1 CMMB移动电视控制系统具有通过计算机调试整机主要技术指标和设置开关机时间参数等遥控功能,发射机的测试系统采用RS485总线通讯方式和TCP/IP传输协议方式,能实现在本地对多台发射机的集中测控。监控系统软件包括网络和串口总线方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监控软件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介面友好,其应用功能还可进行扩展,达到了运行监控和安全监控一体化的目的。
4.2 移动电视控制系统管理包括:设备组管理,设备节点管理,系统设置,日志管理及监控设备管理。其系统模块主要有整机模块,激励放大器模块,激励器模块,控制模块和其它功能。
4.3 监控系统可通过英特网、电话线、局域网、微波等多种传输介质,随时将发射机预留接口与计算机连接,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图2 远程监控系统方框图
5.数字卫星接收设备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管理软件主要是为了满足远程监控管理的需求。通过网络,用户可使用集中网管程序可以方便地监控网络中所有的卫星机和有线机,免除了用户到机房进行工程机设定监视的工作。CoshilView网络管理软件是在CDVB5110G-IP数字卫星接收机的基础上增加网络管理功能而所形成的新的产品,主要是在数字卫星接收机内置程序,计算机通过网络来访问接收机,通过CoshilView程序来监控数字卫星接收机的动作,通过这种方式一台PC机可以同时控制多台接收机,查看接收机发送上来的告警信息,极大的提高了接收机的可操作性,方便了管理。
Windows xp操作系统,通用的以太网环境,用RJ45网线将接收机连接到网络中,将接收机的IP地址设定成用户网络环境中规定的IP地址,使用10M/100M自适应网络芯片。[3]
图3 数字卫星接收机控制界面
6.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播技术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趋势,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在广播电视设备上的应用有利于加强对播出以及播出效果的监督,也是发射台逐步向“有人留守,无人值机”的方向过渡一个很好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公司手册:四川凯腾・KFD-Ⅲ-833 UHF 3KW全固态电视发射机[Z].四川:2006.
[2]电子文献:上海松源微机控制电源公司[J].上海:2007.
[3]用户手册:CDVB51110G-IP工程型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用户说明书[Z].2009.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后期制作;应用;发射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5-0000-02
由于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使广播电视后期制作有了巨大的变化,起初录取广播电视素材后、在拍摄结束进行的编辑操作,即为广播电视后期制作。在起初,广播电视素材均呈现着单一片段形式,通过计算机技术后期进行的合理编辑,逐渐变为全面作品。同时因为科技的快速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智能化地管理发射机,越来越成熟起来。通过计算机技术,自动化地监测并控制广播电视发射,在于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系统内产生相当巨大的影响。
一、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
(一)广播电视后期制作技术研究重点
在目前,广播电视后期制作技术研究重点如下:对于自动化3D追踪工具的利用,合理的处理原始素材变大,和三维数字技术一起共用这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在使拍摄器材导致的技术问题得以处理的同时,还使拍摄素材与三维数字技术的搭配得以解决;针对绘制视频及图像,艺术家们能利用2D或者3D技术,创造出许多虚拟影像,此技术使人类想象中的影像实现,还减少了成本,计算机技术剪辑技术具有的灵活性,还方便了后期制作过程。绘制视频及图像的这一技术,使人们工作情况发生变化,人力得助于环境及其需求的降低,均出自于高超技术;动态影像修整技术主要在后期制作中得到利用。其利用在传统拍摄和三维技术进行结合的方面,有代表性的软件为Mokey。其运用全新方法,进行动态图像的处理,确保影片制作的高效性提高。
(二)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分析
在当今,在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中,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遮罩技术与Premiere模板技术。这些技术是主流并经常运用的。对于遮罩技术,其通常应用于片头片尾制作以及影视编辑内,应用遮罩技术,实施后期制作,能防止画面效果单一。尤其针对动态遮罩,运用各种创意,进行遮罩运动路径及大小的变化,丰富以及动态相融的画中画效果得以出现,更为丰富了画面,提供了具有创意的特别效果;Premiere作为视频编辑工具,它的功能即高超又强大,专门广播电视工作者对其运用,精彩节目能创造出来。使用Premiere模板实施后期制作,其要有已经完成制作的一个以上的Premiere模板,使用Premiere模板进行工作之前,需要对Premiere模板的基本操作程序进行一定程度的把握。比如:使用Premiere模板,进行电视剧片头的创作,通常片头有着画面丰富以及时间短的特征,常常首先定位模板,随后进行模板内片段或者文件的取代。
在广播电视后期制作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如下的应用策略:把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创作进行合理的结合。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基于声音叙事与画面,其实际为情感交流与人文精神的艺术。计算机技术使节目表现力提升,然而不能取代作品具有的思想情感。因此把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作品进行合理结合,使计算机技术能积极地给广播电视节目提供服务;进行计算机技术实力的提升。针对国内广播电视节目,可以知道,计算机实力依然有待提升。当今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具有的综合技术水平依然不先进,几乎没人会使用先进高超设备;艺术创造、技术开发进行结合的水平不高,因此更应该培养出艺术修养高以及技术专全面性人才;进行自身计算机时展道路的开辟。广播电视的发展能某种程度地,体现出国家人文发展情况。自从1990年,广播电视节目的不好现象就出现:一味西化以及急功近利,还有很浓的商业气息,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受到一些阻碍。针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现状及历史,让人们清楚地意识到,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缺少技术以及金钱,更缺少艺术应用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基于全球竞争较为强烈,为了使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能够辉煌起来,应该基于本土建设,针对本身实际,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条计算机时展道路。
二、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发射监控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重点功能
运用计算机技术,就广播电视实施发射监控,主要包括如下功能:
其一为故障诊断作用,监测出的参数值如果高于上下限值,可迅速进行报警,还判断出故障大致处于哪个位置,进行故障发生时间以及故障参数值的正确记录,对故障追忆是有利的。
其二为能监测发射机工作状态进行各种参数值的合理监测,记录并报警量值超限以及非正常状况,还进行每种设备运行以及开关机时间的记录。
其三为能远程监控,通过数据通信技术的运用,远程计算机能进行计算机监控系统遥信、遥测以及遥控广播设备的访问。
其四为报警,运用光、声报警方式进行报警。其中的系统整天内监视发射机,发射机如果发生故障,系统立即进行此时状态的辨识与记录,方便事后进行查询,还有光、声等报警信号的出现,警示工作者及时处理。
其五为自动处理,当发射机出现问题的时候,系统可及时报警,还针对故障严重性,实施倒换备机以及停机的操作,以防发射机有更危险问题的产生。
其六为打印功能,针对需求,进行每种实时数据与报表的随机打印或者定时打印。
其七为按时开关机,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间,进行定时开关机,播出任务得以完成。根据“周”循环,计算机进行控制任务的执行,所以进行一次设定,长年有效。一旦进行播出任务的随时变更,极其灵活。
(二)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
针对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具有的作用标准,对于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其能运用依靠局域网及PLC的这种分布式微机监控系统,此系统进行高超计算机技术、现代化测试以及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积极运用,针对微波、调频及电视设备实施遥控、遥测以及遥信;对于远程管理局域网,其通过山下基地的一些远程计算机得以构成,确保进行山上监控系统的控制及访问,对于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微机监控系统,通常运用分层式结构,不仅包括数据采集层以及前置处理层,还包括应用层以及集成通信层。
(三)微机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分析
对于高频干扰,其重点通过三个途径窜到计算机系统中:其一为出于空间的电磁波辐射就前端机与主控机造成一些干扰;其二为有些干扰信号通过接地线窜到计算机系统中;其三为某些干扰信号通过取样信号的传输线窜到计算机系统中。针对上述的第一种干扰,能针对主控机,进行专业计算机屏蔽室的合理建设。针对上述的第二、三种干扰,能运用如下对策:
1.通过平衡方式传输信号
在前端机的输入和传感器输出间,使用平衡双绞线进行传送,其中的前端机输入电路把平衡信号变换为计算机要用的不平衡信号,如此下来,确保信号在传输的时候,处于平衡传输线之上的干扰信号具有最低的差模值,对于平衡双绞线,其针对干扰信号发挥出同相位抵消这一作用。
2.还要准确地把握接地原则
准确的接地可以防止由于接地导致的高频干扰。针对低频电路,元件与布线之间存在的寄生电感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一般运用一点接地,使地线导致的地环路减少甚至避免。针对高频电路,元件与布线之间存在的分布电容、寄生电感会使每个接地线之间的祸合产生,影响较为明显,所以常运用多点入地。
(四)监控系统的技术特性
对于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其存在如下的技术特性:此系统中的遥控、遥测及遥信这些功能充分实现,值班软件具有较为直观的形象,能真正正确地表现情况;组态软件还先进,用户的自由较为充分,监控系统具有强烈的实时性。还拥有WEB服务器,监控系统能和远程管理局域网进行联网,确保实时数据的共享。其中的现场控制机运用控制网、PLC以及现场网等多级计算机网络互联的这一结构模式,此监控系统能比较可靠并稳定地运行,还运用了TCP/IP全球中盛行的网络协议标准,利用分层结构,具有合理的结构以及清楚的层次。
三、总结
当前由于PC的性能明显地提升,价格还一直降落,广播电视制作由之前专业等级的硬设备渐渐地转为PC平台。广播电视制作的运用范围由专业领域逐渐扩展到计算机游戏、网络以及家庭娱乐等。目前的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不能脱离计算机技术。
进行广播电视发射监控的时候,运用计算机技术,使工作效率增加,使运维成本减少,最为主要的是给技术工作者带来了实时的动态设备运行状况以及参数,充分发挥了系统与设备功能,使播出安全具有技术支持,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广播电视信号能够安全播出。
参考文献:
[1]芥末.影视后期制作科技继续加速[J].中国传媒科技,2008,6:20-21
[2]王倩.浅议现代影视后期制作技术[J].信息与电脑,2009,12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范文5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计算机平台;视音频采集卡;编辑软件;联机编辑和脱机编辑;特技处理;字幕;动画制作与合成
非线性编辑是对镜头的任意编辑,可以按顺序从前到后进行编辑,也可以从任意位置开始编辑。当所编辑素材需要修改时,可以把一个镜头直接插入到节目的中间位置,也可以把任意位置的镜头或几帧画面从节目中删除,丝毫不会影响后面的内容;还可以进行镜头的移动和对换或者让一个镜头覆盖另一个镜头。这种对素材的灵活编辑是在传统线性设备上不可能实现的。在非线性编辑中,每段素材都能够以帧画面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可以进行非线性的镜头搜索,直接快速地找到所需素材,从而避免了传统设备搜索寻找素材困难的问题。非线性编辑系统集各种功能设备于一体,减少了设备以及设备之间的连线、接口,免去了信号之间的重复转换,提高了可靠性。设备的小型化、零维护费用、功能集成以及开放式软件等使设备综合能力大大提高,而成本却大大低于传统的设备。主机记录介质采用硬盘,通过视音频采集卡,把编辑录像机送来的视音信号采集为数字信号存于计算机硬盘中,硬盘为非接触式记录设备,记录时磁头与磁盘之间不直接接触,不存在磁头与介质磨损的问题,因而故障率极低,工作寿命远远长于录像机。
非线性编辑系统通常可以分“硬编”和“软编”两类,硬编是指编辑制作过程依赖一定的硬件(板卡)来完成的,软编则是通过纯软件来实现的。因此,一台普通微机加上视音频卡和编辑软件就构成一个基本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包括:
2.1 计算机平台
目前,云南电视台大部分新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倾向于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所用的硬盘不同于普通硬盘,它要求硬盘的速度较高,高达8Mbps,且要求其容量较大。
2.2 视音频采集卡
视音频采集卡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指标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线性编辑系统质量的好坏。许多视音频卡已不再是单纯的视频处理器件,他们集视音频信号的实时采集、压缩、解压缩、回放于一体,并且一块卡就能完成视音频信号处理的全过程,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现在云南电视台主要使用大洋、索贝、新奥特、AVID等编辑软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适合节目类型:
在后期编辑中,把现场录制的素材通过复制将其编辑在一起,插入字幕、特技、声音等,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节目。由于云南电视台各种节目和栏目各自的要求不同,也不能对所有节目和栏目都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来制作。那么,非线性编辑系统适合于那些类型的节目呢?
1)栏目制作
通常的栏目和节目板块长度一般有十几分钟,要求能够对视频画面进行各种修正处理,对字幕和特技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制作这类节目通常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编辑,如《法制栏目》、《经典人文地理》等。
2)节目包装在电视片头、广告片及专题片的制作
在电视片头和广告片中,大量使用多层画面的运动、叠加、透明,画面的快、慢动作,三维动画、颜色的特殊处理,字幕的特殊处理等效果。在专题片中,除了应用特技效果以外,还大量使用长于5s的镜头。针对这些要求,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实现起来非常容易,如公益宣传片、在电视剧中插入广告等。
3)新闻制作
云南广播电视台业务中的新闻节目和专题节目是具有时事性强、时效性强特点的板块型节目,节目素材的选取经常具有很强的突发性。这类节目的制作对技术要求不高,镜头基本采用硬切、叠化,或者只需要很少的特技,制作方法几乎都是重复的。如果新闻要求滚动播出,还要经常变更新闻串编的次序,采用用线性编辑把每条新闻编辑完成后,再采集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加入口播头、字幕和适当的特技等,进行整个新闻片的串接。采用这样的方法编辑速度很快,信号的质量高,效果好。现在传输发射播出中心播出用硬盘技术后,就更加方便,编辑完的节目直接传送到硬盘播出服务器进行播出,如《云南新闻》、《都市条形码》等栏目。
非线性编辑工作流程包括素材准备、素材量化采集监视、节目制作、非线性编辑节目输出。
4.1 素材准备
在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编辑节目之前,一般需要向系统中输入素材。大多数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实时地把磁带上的视音频信号转录到磁盘上的,这比传统编辑增加了额外的操作时间。
4.2 素材量化采集监视
通过录像机将所需要的画面和音频实时数字化后存于硬盘,自动加上时间码,声音与画面同步采集。数字化后每段素材以典型画面表示,形成一个视频文件。输入时可对各种参数进行调整,如电平、色彩平衡、相位、亮度、色饱和度等。可在监视器上看到这些调整效果,以保证取得满意的采集效果。
4.3 节目制作
非线性编辑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编辑环节中:
4.3.1 素材浏览
在查看存储在磁盘上的素材时,非线性编辑系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用正常速度播放,也可以快速重放、慢放和单帧播放,播放速度可无级调节,也可以反向播放。
在确定编辑点时,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实时定位,既可以手动操作进行粗略定位,也可以使用时码精确定位编辑点。
4.3.3 素材长度调整
在调整素材长度时,非线性编辑系统通过时码编辑实现精确到帧的编辑,同时吸取了电影剪接简便直观的优点,可以参考编辑点前后的画面进行直接手工剪辑。
4.3.4 素材的组接
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各段素材的相互位置可以随意调整。编辑过程中,可以在任何时候删除节目中的一个或多个镜头,或向节目中的任一位置插入一段素材,也可以实现磁带编辑中常用的插入和组合编辑。
4.3.5 素材的复制和重复使用
非线性编辑系统中使用的素材全都以数字格式存储,因此在拷贝一段素材时,不会象磁带复制那样引起画面质量的下降。当然,在编辑过程中,一般没有必要复制素材,因为同一段素材可以在一个节目中反复使用,而且无论使用多少次,都不会增加占用的存储空间。
4.3.6 软切换
在剪辑多机拍摄的素材或同一场景多次拍摄的素材时,可以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采用软切换的方法模拟切换台的功能。保证了多轨视频精确同步,然后选择其中的一路画面输出,切点可根据节目要求任意设定。
大多数非线性编辑系统采用联机编辑方式工作,这种编辑方式可充分发挥非线性编辑的特点,提高编辑效率,但同时也受到素材硬盘存储容量的限制。如果使用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支持时码信号采集和EDL(编辑决策表)输出,则可以采用脱机方式处理素材量较大的节目。非线性编辑系统中有三种脱机编辑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先以较低的分辨率和较高的压缩比录制尽可能多的原始素材,使用这些素材编好节目后将EDL表输出,在高档磁带编辑系统中进行合成;第二种方法根据草编得到的EDL表,重新以全分辨率和小压缩比对节目中实际使用的素材进行数字化,然后让系统自动制作成片;第三种方法是在输入素材的阶段首先以最高质量进行录制,然后在系统内部以低分辨率和高压缩比复制所有素材,复制的素材占用存储空间较小,处理速度也比较快,在它的基础上进行编辑可以缩短特技的处理时间。草编完成后,用高质量的素材替换对应的低质量素材,然后再对节目进行正式合成。
4.3.8 特技处理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制作特技时,一般可以在调整特技参数的同时观察特技对画面的影响,尤其是软件特技,还可以根据需要扩充和升级,只需拷入相应的软件升级模块就能增加新的特技功能。
4.3.9 字幕
字幕与视频画面的合成方式有软件和硬件两种。软件字幕实际上使用了特技抠像的方法进行处理,生成的时间较长,一般不适合制作字幕较多的节目,但它与视频编辑环境的集成性好,便于升级和扩充字库;硬件字幕实现的速度快,能够实时查看字幕与画面的叠加效果,但一般需要支持双通道的视频硬件来实现。较高档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多带有硬件字幕,可实现中英文字幕与画面的实时混合叠加,其使用方法与字幕机类似。
大多数基于PC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能直接从CD唱盘、MIDI文件中录制波形声音文件,波形声音文件可以非常直接地在屏幕上显示音量的变化,使用编辑软件进行多轨声音的合成时,一般也不受总的音轨数量的限制。
4.3.11 动画制作与合成
非线性编辑系统除了可以实时录制动画以外,还能通过抠像实现动画与实拍画面的合成,极大地丰富了节目制作的手段。
非线性编辑系统输出制作完成的节目可以用三种方法:
4.4.1 输出到录像带上
这是联机非线性编辑最常用的输出方式,对连接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录像机和信号接口的要求与输入时的要求相同。为保证图像质量,应优先考虑使用数字接口,其次是分量接口、S-Video接口和复合接口。
4.4.2 输出EDL表
如果对画面质量要求很高,以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最小压缩比处理仍不能满足要求,可以考虑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上进行草编,输出EDL表至DVW编辑台进行精编。这时特别需要注意EDL表格式的兼容性,大多非线性编辑系统都可以选择多种EDL表的格式输出。
4.4.3 直接用硬盘播出
直接用硬盘播出的输出方法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视频信号的损失,但必须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或准备备用设备,同时对系统的锁相功能也有较高的要求。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范文6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 维护 故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我国的文化事业发生了重大转变。广播电视是我国文化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需求,观看电视逐渐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拥有广播电视,因此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显得更加重要,当广播电视出现问题时,广播电视维护工作必须及时、准确地排除故障,以确保人们能够正常地收看广播电视。
一、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征
(一)广播电视系统日益复杂
由于播放音频和模式的限制,传统的电视应用的都是一些简单的控制系统,播放室是独立的。随着近年来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工作人员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研发出了一套频道复杂、多变的播控系统。该系统较以往的系统增加了许多功能,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日益复杂的广播电视系统在给人们的电视观看带来方便和享受的同时,也给广播电视维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引进固体化发射系统
信号覆盖包括广播电视的调频、发射和短波。但是因为缺乏先进的技术,因此,在信号的覆盖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工作量,使系统容易出现故障,甚至损坏整个系统。因此, 必须重视检测和维护广播电视传输系统。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广播电视的发展,多种技术开始应用到广播电视技术中去,应用这些技术能够节约能源,同时还能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要重视引进固体化发射系统。
(三)不断增加播出频道、频率以及播出时间
随着广播电视频率的飞速增加,电视的频道也在不断地增加,目前我国可以收看的频道已经有好几十个。而节目每天的播出时间平均都保持在8到9个小时,有些电视台甚至二十四小时滚动播出节目,使广大观众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能够给广大观众带来更好的娱乐效果。
(四)系统越来越数字化和多功能化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国正处于过渡期间。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将传输系统、播控系统以及发射系统都转变成数字化模式,并不断地完善其他设备。此外,数字压缩技术以及信息传输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加了信道能够传输的传输内容。同时,各种先进技术,比如图文电视技术、数字信息传输技术以及多声道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质量。
二、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对策
众所周知,广播电视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工作也变得更加重要,及时修复广播电视运行中的故障。具体的维护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对广播电视进行维护。
(一)了解待维修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故障的出现部位
在具体的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中,一旦发现广播电视系统出现故障,广播电视维护人员应当根据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路特点和信号流程确定故障出现的位置,并找出故障出现的原因。这需要技术人员拥有较高的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才能够将知识联系实际,解决故障出现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
在广播电视的维护中,设备的维护十分重要,必须通过对设备的维护延长设备的寿命,确保稳定条件下能够正常安全地使用设备。因为,如果设备出现问题,将极有可能造成系统瘫痪,从而影响整个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影响人们对广播电视的正常观看。因此,在设备维护的过程中,广播电视维护工作人员要注重大型设备的维护,避免大型设备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熟悉待维修设备的故障现象和正常工作状态
要想做到这一点,广播电视维修部门必须完整地保存设备出厂验收报告,它对技术维护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所有的维护都要以此为依据,认真做好技术维护的备案工作,为以后事故故障的判断提供相关信息。一旦设备出现故障,首先要快速找出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及其工作情况,并第一时间找出此设备的相关维修记录和正常工作中的设备仔细做比较。
(四)记录并总结维修过程
拥有大量的维修知识及掌握机器设备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最关键的是要做到不耻下问积累工作经验,掌握每一个设备的运作特点逐步进行维修,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给自己充电,增加自身的知识库及维修水平。做到和其他维修人员及时沟通及交流,尽量预防设备故障的出现率,降低损失,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确保广播电视事业的长期稳步发展。
三、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过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也给广播电视的维护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维护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制定出适合新时期的维护策略,确保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正常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