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基本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基本内容范文1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摘要:鉴于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知识的体系结构、基本内容都在逐步完善和改革,只有深入研究与实践,才能不断地提升整体的英语教育水平。本文通过阐述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性,对英语教学知识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进行了介绍,指出了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与特点,并由此提出了高校英语学科知识对教学发展影响的新方向,旨在进一步完善英语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关键词 :英语学科;教学知识;体系结构;基本内容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2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52—03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基于学习策略的职前英语教师PCK建构问题研究”(课题编号:14jsyw-30)。
收稿日期:2014—11—16
作者简介:窦琳(1983— ),女,河南洛阳人。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外语教学。
一、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对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目前教育领域里最受重视的教学阶段,可谓贡献很大,对大学生全面素质能力、技术知识的提高与培养成为了现代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又对整个教学质量的高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而,要想提高高校的教育水平,首先应该增强师资力量,加强人才的储备与培养。随着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如何构建科学、合理、全面、丰富的英语学科教学知识体系结构和内容成为相关学校和教师的研究、管理重点,教师的视角也应该逐渐由外转内,在关注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始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完善教学能力,为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做出应有的努力,而对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也不能松懈。所谓学科教学知识,指的是教师对某一学科领域的结构体系、知识框架组成与内容的理解,并以教学的方式体现出来,通常是指教师对自身专业知识的理解,可以看作是教师对专业领域知识内容的整合、理解的特定形式。通过教师的理解与领悟,把握教材的主旨目标和任务,借助课堂教学来达到教会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的目的。其中教师的思想表达很重要,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把握较为常见的熟练教学思想、知识整合的思想等,对教学的有效实施非常有益,由此可见,
理解与掌握
学科教学知识对于教师掌控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一)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体系结构。高校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应该是每一位大学教师必须了解与把握的,这项基本要求关系到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学校的教育改革计划乃至国家英语人才的培养与输送,可谓意义重大,所以教师必须加以重视,严肃对待。在学习、了解的同时,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把自己的观点与理解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达到创新、改善的目的。目前,所有高等院校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都是遵循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基本要求》而制定的,知识、技能、文化、素质等多方面的教育成为核心,着重强调知识理论与实际运用的结合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知识体系结构注重对课程结构的安排,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不忽视对学生基本素质,创新、探究等学习能力的培养,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和资源,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训练其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使学生能完全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发挥出现代化教学课堂的优势,让全面、立体的教学知识结构体系提供给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例如:组成网络自学学习小组、开设具有不同难易程度的网课都是实现灵活、实用教学方式的很好的途径。
(二)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在高校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中,整个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需要学生掌握4500个左右的单词以及800个词组,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内容布置很均匀,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平衡发展,掌握全面的学习技能。按照国家大学教纲的要求,在内容上也设置了一定的标准,使学生通过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这门语言技能和知识、文化内涵,拥有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结合教学目标,了解全新的英语语言教学知识结构。例如:在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的编制上,就包括听力理解能力,要利用课余时间听英语节目,加强听力训练,掌握内容大意,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还包括阅读学习能力,在读懂教材的同时,丰富课外阅读途径,对于一些常见的英语报刊中的文章,需要快速阅读、理解文章的含义,做到读懂;而书面写作与翻译能力同样也是一项基本内容,在规定时间内,要运用所学知识和词汇,根据题目要求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写出内容连贯、语句准确通顺的完整文章,而对于翻译能力,常见的是英汉互译,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在保证速度与准确性的前提下,完成相应的译文任务。
三、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与特点
(一)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学科教学知识又简称PCK,早在1986年,这个概念就被首次提出来,当时其独到、新颖的教学观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将专业科学知识与教育学知识深入融合,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研究,经过两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其有了很大的完善和变化,1987年的重新定义扩展、丰富了其内容,而在90年代之后,则有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但始终是以为教学质量服务为前提的。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则不难理解,通常是教师依据个人的经验和理解对英语专业知识内容进行加工整合后以最理想、最恰当的表现方式传授给学生,实现在英语教学情境中师生的相互作用,进而达到使学生知晓整个英语教学知识体系结构、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二)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特点。
1.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英语教师在反复的实践教学当中,将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充分结合、联系起来,以丰富的经验和认知来开展教学活动,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来灵活把握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引导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和进步。
2.具有多样融合性与情境动态化的特点。从上文中PCK的内涵不难看出,这是一种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良好结合的产物,其融合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例如:英语学科与教育学科的融合、英语学科知识与课程知识的融合等,都有助于PCK的进一步整合。同时,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教授过程还应该是充满情境动态化的构建过程,不仅仅有学科知识、教学知识,还包括情境知识、与学生有关的知识等,总之,是一个高度凝聚、整合的学科教学过程。
3.具有一定的转化性。在PCK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其中的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实际上是经过一定的方式转化而来的,并不是一成不变、固定的,这一点从20世纪90年代后PCK融合发展的新方向中就可以看出来,在不断的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沉淀、经验教训的总结,无论是由一般教学知识、学科知识或者两者结合转化而来,还是通过教学讨论、研究、根据教师个人实践经验的转化,都足以证明PCK具有转化性的特征。
四、高校英语学科知识对教学发展影响的新方向
(一)对知识结构体系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在以往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育理念与对英语学科发展理论的认识过于简单化,没有经过自身的思考与理解,而是仅仅依靠实践经验来实施,使得高校的英语教学指导、实用意义不足。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本身就是一个涉及领域众多、集合各种理论知识、较为复杂的整合产物,不应该顾此失彼,要全面利用各类学科的技术优势来为自身所用。例如:高校英语教师需要对英语基础理论知识、心理学教育理论、社会学知识、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知识进行整合,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具效果。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必将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重新认识和掌握整个英语知识结构体系和内容,进一步改善和丰富教材内容体系,使知识结构框架体系更加适用于学生。
(二)注重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理念思想来看,其属于一个复杂、整合的知识体系,而在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很明显,很多英语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其真正的作用和价值,或者说还没有科学、有效地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充分利用,缺少深刻的理解、灵活的把握能力。随着现代教育制度不断深化改革,传统教学中单纯把学科知识教授给学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学发展的要求,教师应该认清英语教学的本质,从对知识的传授逐渐向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向转变,深化对理论应用于实际过程的分析与研究,缩小教学理念与实际课堂教学之间的差距,从而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开放式教学与人文教育理念的融入。英语是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这种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知识特点促使高校英语教学应从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向开放式教学模式转变,摆脱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英语是一种语言,是用来交流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进而促使其多关注外界的环境变化,利用学到的英语知识来解释和看待事物,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多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以真实的环境背景来增加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让其在实际的体验过程中掌握英语语言的交流特点和学习、运用方法,这样既使学生获得了相关知识的补充,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不足,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获得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英语文化价值的可贵。与此同时,在素质教育被大力提倡的今天,高校英语教学应该朝着人文素养的培训方向发展,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让英语教育成为一种跨文化教育的典范,重新审视和定义现代社会人才的标准。教师不但要运用有效、科学的方式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其形成有益的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以人文教育为指导,重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会反思自己,正确、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道德素质,将英语学科的文化与人文教育的主旨融合到一起,从而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良好形势,通过英语学科文化知识的教育以及人文思想关怀的渗透和引导,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最终提高其整体的科学素养。
(四)发展跨文化交际的英语能力。全世界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的体现,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化内涵。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直以来以促进多民族交流发展为主要目的,鼓励和倡导实现跨民族、跨地域的语言文化交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的交流语言,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外交活动的日渐频繁,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灵活、正确运用也彰显了一个大国的教育实力,所以,这种大环境背景决定了当前高校英语的教学方向。要积极培养英语语言专业的人才,提升学生对外交流的语言能力,那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放眼全局,在整体上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进行把握,不要被教材内容和目标所限制,对课本中出现的单词、语法以及句法等要加以拓展,让学生多了解理论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多学习西方的文化与历史,这样不仅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对英语语言的综合掌握能力。
(五)对英语专业知识运用的补充。学习任何一门科学知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生活、造福社会,掌握其应用性是最为关键的要求。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同样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懂得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学习的目的不应局限于提高成绩,应付考试,而是应将其作为一种有力的实践工具来研究和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让学生在专业领域中多实践、多思考,自己总结经验,进而实现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是高校课程中的基础学科,为了不断地改善英语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水平的英语人才,教师需要结合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指导思想,不断地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有效的教学途径,进而推动外语教育事业不断前进。
[
参考文献]
[1]石炜娜.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
[2]史平.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中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
[3]陈珊.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设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体育课基本内容范文2
一、游戏是发展学生个性,是体育教学的剂
游戏是一项综合性的集体的体育活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综合动作技能为形式,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锻炼方法。如果把体育教学看作是一个系统的话,那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划分,体育教学由理论教学、技术技能教学、身体素质教学练习和游戏教学等四个系统组成。由于前三个系统要解决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素质等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出规范性、统一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对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带来了某些制约与不足,但是,游戏教学却能较好地克服这一不足,成为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较有价值的部分。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游戏时喜欢带着角色参与到游戏中,同样的活动,有角色的活动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格内向的孩子在运动中常会表现出活动不积极,但是他们对游戏的关注度很高,因此,教师在集体游戏和区域游戏时可采用竞技游戏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游戏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在创编和实施方面要新颖有趣,要多变,以更多、更新颖、更有意义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跳跃课中,往常的教学是让学生成四路纵队,听到哨声后依次学练,他们感到很枯燥。而在新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跳房子的游戏,学生来到场地后,会眼前一亮,兴趣高涨,学练时气氛不再枯燥,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运动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通过游戏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因为游戏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集体的体育活动,它具有一定的竞赛因素,思想性强,形式活泼,简单易行,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某一节课穿插有游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该节课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而且对帮助完成该节课的教学任务也起到促进作用,学生掌握动作也特别快。相反,效果则明显降低。例如,我在教弯跑技术时,采用了专项辅助的圆圈游戏穿插在教学中,并要求学生按弯道跑的技术要领来完成游戏练习,结果学生不但对本节课的内容的技术动作要领掌握很快,而且情绪高涨。这对活跃课堂气氛,贯彻快乐体育的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游戏的选择由课的基本内容决定
由于游戏具备综合性的各种运动技能活动,能使游戏者神经与肌肉活动协调发展,提高反应的灵敏性,因此,利用游戏教学时,要根据课的基本内容选择与之配套的游戏,一定要遵守适时、适量、恰当的原则。如果一节课45分钟,游戏占据了大半时间则会影响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如果一节课的运动量,在做游戏中达到了,那么,学生对于教学任务的技术技能的学习掌握,缺乏必备的条件,甚至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对恰当这一原则的理解是,游戏的内容与课的基本内容有相关联系。例如,在上跨栏课时,我采用了跳篱笆是用学生用两臂侧举拉手跪坐地上而形成的,因此,学生在跨跳的过程中无形地克服了怕栏心理,结果,学生对跨栏运动非常感兴趣,学习技术动作时,能严格要求,较有效地促进了运动技术的掌握与提高,练习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体育精神,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游戏可以灵活应用在课的不同部分
游戏放在课的准备活动部分,还是放在基本部分前和后段呢?这个问题是个灵活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放在准备部分,应与课的基本内容相关联系,并具有启发性,对完成教学任务有辅。如果放在基本内容结束后,游戏必须具有加强性,巩固技术技能的掌握。放在结束部分,则选用一些欢快、轻松的游戏作为恢复性整理活动,使学生身体尽快得到放松,消除疲劳等。因此,选用游戏应注意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要考虑春、夏、秋、冬季节性,合理地进行游戏与其基本内容教学相结合,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体育课基本内容范文3
【关键词】:问题 研究 概念分析 游戏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往往强调掌握技术、动作的正确和规范性,强调反复练习形成动作定型,并由此形成了教师讲和做示范,学生听和模仿练习的僵化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成了以反复练习、模仿和简单重复为主要形式的维持性学习,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和发展,从而使学生对本来喜欢的体育课逐渐失去了兴趣。因此,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兴趣,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奇、好动,模仿性强、富于想像,兴奋性强、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点,对“游戏教学法”进行探讨。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主要查阅近两三年有关体育教学改革及体育游戏方面的文献、优秀教师教案、教法心得。
三、游戏教学的概念分析
1.体育游戏的概念。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手段,其定义应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菜式,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体育活动。
2.体育游戏的作用。体育游戏是学校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以及教化性、易行性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体育游戏具有健身、娱乐性、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同时能提方巾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游戏教学的概念。根据体育游戏的定义和作用,我们可以这样经游戏教学法下定义,游戏教学是以体育动作技术为基本内容,以滑稽戏为形式,以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游戏教学将教学内容融入滑稽戏,以游戏方式传授技术。其作用在动作技术的初学阶段尤为明显。
四、游戏教学的作用分析
游戏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练习转化成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在自主游戏、合作游戏的过程中,既提高身体素质、掌握技术,又培养体育情趣。
1.游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关键在于学习内容是否有趣有新意。游戏教学能把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游戏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游戏“超级模仿秀”来上武术课。选几名身体素质和体型较好的学生做“模特”,按照武术套路名称摆出姿势,并在胸前或背后写出招式的名称和顺序号,并利用一些器材,维持身体平稳。
2. 戏授课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技术
打开体育发展史, 我们会发现许多体育项目是从游戏中发展演变而来的。项目的技、战术也是在演变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至今形成合理的技术动作。游戏教学把这过程浓缩融入课堂。如用“袋鼠运粮”游戏来传授排球的垫球,将学生均分成若干小组,在第一条横线开始,把排球放在双腿中间,双手背后,做跳跃动作,到第二条横线位置后,把球‘垫’入前3米处的竹篓内,入篓为3分,不入为1分,然后把球拿到第二条横线位置,垫给下一名同学,该同学继续。最后以积分多、完成快的小组为胜。提出问题:1.为使球飞出方法便于控制,应把球垫到手臂什么位置?2.怎样才使球飞得更远(讨论)?这种由浅至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过程,学生在宽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游戏教学虽然过多强调了学习过程,但好的过程势必有好的结果。
3. 游戏教学有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而兴趣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意”。有关研究表明:9~22岁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可见中小学时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培养是对学生的兴趣的指导,即引导他们树立学习体育的志趣,而游戏教学正是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提高技术才能,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自己编、改游戏内容和规则,并让学生充分教师角色去组织活动,不但培养了他们独立工作能力,而且为他们的创意提供环境,从中发挥了创新能力。
4.游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以及交往能力。现代社会需要合作精神,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就需要与他人合作,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孤军奋战,难成大业。竞争是体育运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竞争,既有对自己运动能力的挑战,也有与他人的竞争,还有团队间的竞争。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一些集体性的项目,如“两人三足”、“老鹰抓小鸡”、“推小车”以种形式的接力赛等等,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在相互帮助、共同合作的过程中,体验不同角色的心情和个人与群体间的关系,真正体验到由此带来的成功与进步的愉悦,培养了与同伴合作的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形成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客观事实,致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到枯燥无味,使越来越多喜欢体育的学生也不是很喜欢上体育课了,阴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本文提出的游戏教学法能有效地改善或解决这一问题。
体育课基本内容范文4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宗旨,把体育班办出有特色的班集体。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以体育班同学为抓手和突破口,通过对他们各方面的培养、培训和指导,使他们能真正成为学校学生会的体育干部和各班级的体育骨干(体育委员),成为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得力助手,成为组织搞好学生各种体育活动的带头人。在体育班的组织管理上,我们按照分散上课、集中训练、共同管理的原则。所谓分散上课就是把体育班同学平均分配到同年级的各个班去上课,并成为各个班集体里的真正一员。这样做的目的有2个:第一,使他们的体育特长能得到较好的发挥,体育管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使他们成为各个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搞好本班级的各项体育活动,促进班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第二,有利于他们文化课成绩的提高。一般来说,体育班同学文化课成绩相对薄弱,而普通班同学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好,他们分到普通班后,就必然产生压力感和紧迫感,从而迫使他们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和进取心。另外,普通班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较多,若学习上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或疑难问题,可以通过他们得到及时解决。所谓集中训练,就是把体育班同学集中到一起,利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科学的、长期的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体育组织管理能力,搞好本班的体育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共同管理是指体育班同学的管理是由他们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管理和体育训练时的指导老师共同来完成的管理。这样的管理,不管他们在班级体还是在训练场上,都能得到关心、约束和帮助,因而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他们能够早日成人、成才。
首先,身体素质训练是对体育班同学培训的基本内容之一。身体素质训练一般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只有打好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才能更好地掌握较难动作的运动技能。其次,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的训练是对体育班同学培训的又一内容。只有掌握各项动作的技术,提高各项动作的能力,才能使运动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并在各级各类比赛和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第三,体育课上的能力培养。体育班同学一般都是同年级各班的体育委员,有的还是学校学生会的体育干部,对于一般同学来说应有榜样示范的作用。因此,对他们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一般包括口令训练、发音训练、组织能力训练、管理能力训练、体育课上如何与教师配合等的训练。只有掌握了这些技能与技巧,才能更好地带领本班搞好各项体育活动。第四,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训练。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只有让他们掌握“两操一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法,提高组织管理能力,才能使“两操一活动”得到持续的、有条不紊的、高质量的进行。第五,小型竞赛的组织能力训练。小型竞赛活动是广大中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广大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奋发向上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能给整个校园带来勃勃生机。对体育班同学来说,要形成定期(一般1月1次)例会制度,这样便于及时总结情况。对于文化课学习、体育训练和组织管理上有突出成绩的同学,应及时给予表扬,对于个别同学的不好苗头或错误应及时提出批评,做到赏罚分明。对于文化课考试中成绩较差的同学应制定出补差计划,使其尽快赶上,力争让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得到同步协调发展,为其将来能到高一级学校深造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对于体育班同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失误,不要过分指责,要分析原因,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树立信心和自信,更好地做好以后的工作。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就是说,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工作。要从平时的小事上和衣、食、住、行等方面去关心他们,并把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统一起来,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通过培训,体育班中95%以上同学的表现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班主任老师和体育指导老师的信赖,同学们的赞扬,他们已真正成为体育方面的骨干、称职的体育委员和同学们学习的标兵。难怪有不少同学把他们称为体育课上的“小老师”、课外活动中的“小班主任”。近几年来,学校一直把每周的星期五作为向全县教学的开放日。因此,吸引了众多的县内外老师前来听课、参观和学习,但听体育课的老师却很少或者没有。现在,体育课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本县老师,而且也影响到周边县市,体育课已成为县内外观摩学习的亮点。通过培训,体育班同学在组织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方面与以前相比,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以前做操时那些迟到、早退、讲话、队列不整、动作不到位等不良现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队列整齐、精神饱满、动作整齐划一的场景。由此,学校的做操质量多次得到了前来参观学习的领导、专家及同行们的高度评价。课外活动时,各班级在“小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不论在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单双杠区还是乒乓球区,到处都被“运动员”所占领,整个运动场成了学生们活动的“海洋”,给本来就美丽的校园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通过培训,体育班同学的组织管理能力与以前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培训,体育班同学的运动水平与以前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就以学校田径队和篮球队来说,他们在省、市、县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据统计,全校学生的体育合格率和达标率较以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现在,体育合格率达到了98%以上,体育达标率达到了99%以上,许多班级已达到了100%。
沭阳高级中学在淮海大地上开创了规模办学的先河,并于2010年开始,着手于实验性研究,现已基本探索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重点中学以体育班为抓手,来带动全校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新路子。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正确的、可行的,它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尝到了它的甜头,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束。今后,我们决心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行动的指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沿着科研的道路继续走下去,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科研在学校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并能结出更多的硕果。
本文作者:武小东工作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体育课基本内容范文5
关键词:体育课;准备活动;重要性;建议
体育课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各部分均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内容、组织方法与要求。准备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使身体各器官、系统都得到适当“预热”,逐步提高运动强度,以逐渐适应基本部分的学习和锻炼。准备活动准备的是否充分,内容是否合适,组织教学是否完美,要求是否到位,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成败。在此,笔者就准备活动的认识、作用、安排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把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上升到理论高度。
一、对准备活动的认识
毋庸置疑,基本部分是体育课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学习、锻炼、发展绝大部分是在这里得到实施;但是,实施的好坏,却决定于之前的一个部分,那就是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做得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准备活动一般安排一些走、跑练习、基本体操、韵律操、武术操、游戏等等内容,做这些练习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使人体由安静状态进入有序的工作状态。
二、准备活动的作用
1.生理作用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前有目的地进行一些练飞,进而为即将进行的正式练习做好机体上的准备。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是通过一定的肌肉活动,提高神经中枢和肌肉的兴奋性,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加速血液循系统、呼吸系统和各器官由非运动状态进入到运动状态,使体温略有升高,肌肉粘滞性降低,心率适当提高,从而促进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2.心理作用
准备活动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由于大多数体育课在室外进行,在教学中,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干扰和刺激,所以在课堂上应该多做一些有意义的和学生感兴趣的准备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对保证准备活动的实际效果和保证教学的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准备活动的安排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思想上重视
在大多数学校,体育课的准备活动都是走过场,所安排的内容都是:跑一圈再徒手操或徒手操再跑一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学校不重视体育课而疏于管理;二是体育教师不重视准备活动而不进行准备。实际上,准备活动也是体育课教学中的一部分,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不仅可以预防运动损伤和不良生理现象的发生,以便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和集体主义精神,还可以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和体态,因此教师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地、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节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同时,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准备活动。
2.学生的个体差异
年龄的差异: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准备活动时间可短些,在形式上可采用模仿和表演等;而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进入青春期,身高、体重等都处于快速生长期,内脏器官以及各组织系统的机能都开始有显著的变化,他们非常想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因此,在准备活动中,应多采用对抗性较强,能展示个人能力、力量的活动。
3.性别的差异
一般地,男生喜欢力量型、抗争激烈的准备活动,而女生则喜欢节奏轻快优美的韵律活动。因此,如果有条件的,教师应尽量进行选项课教学,即使没条件进行选项课教学的,在进行准备活动,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
4.内容与教材要吻合
内容选择要紧扣教材,紧密地结合教学的基本内容,要与基本部分的教学紧密连接。此外,还应围绕教材的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多练一些与教材相衔接的辅动作。准备活动,不仅为一堂教学任务服务,还应为完成所学教材的整个教学任务服务,同时,要从提高学生的技能出发,有针对性、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手段为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做好准备。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得好坏,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基本部分的完成,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和安排准备活动的练习,使准备活动起到最起码的“热身”作用。同时,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不断汲取新知识,以科学合理地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06.
[2]陈永清.运动解剖生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体育课基本内容范文6
关键词:队列队形;体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1-0350-01
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在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贯穿一堂体育课的始终。如何合理、正确地运用队列队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 队列队形的意义
队列队形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精神面貌和组织纪律性的必要形式和有效手段;是体育教学、军事训练、团体操训练和表演的主要内容和必要形式;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织手段和方法。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养成迅速、准确、协调一致和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队列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通过队形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形式多样的队形变换来保证教学质量。能够准确地运用和指挥队列队形也是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
1.1 促进学生正确身体姿势的保持
队列练习是指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调一直的动作。队列练习需要学生做正确的站立姿势和行走姿态,在完成这些站立和行走的过程中使全身的肌肉协同、对抗以及收缩和放松,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并要求骨骼和肌肉要协调用力,这就要求学生要全身心的投入,并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比如:在“立正”中,要求抬头挺胸、收腹提臀。经常进行类似的练习,就不至于让学生出现“驼背”的现象。
1.2 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国外的体育心理学家、体育教育专家指出:“身体姿势教育是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挤掉队列队形的练习时间,对急剧发育中的儿童、少年是十分有害的”、“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队列队形的练习不应少于课时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见,队列队形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2 队列队形在体育课中的运用
队列队形是体育课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队列队形,可以严密课的组织、提高时间利用率;调节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2.1 提高时间利用率、严密课的组织
队列队形贯穿一堂体育课的始终,它像“线”一样把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串合起来,使体育课更显连贯性和条理性。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是体育课不变的构成部分。在这三个构成部分里,队列队形的内容始终在交替使用,并利用队列的严谨和队形的变换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课的组织和时间的利用。在准备部分,利用队列的严谨性使学生及时投入到课程当中来;利用不同的队形变换是学生提前熟悉并适应,为基本部分的内容得到顺利实施做好准备。有利于学生在教学中根据动作的变换、灵活地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只要发出需要的口令,学生就能迅速变换队形,使队伍的调动做到省时、合理,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增加了学生的练习时间,还能使课的组织更加严谨。因此,合理地运用队列队形,直接关系到能否合理地运用时间,严密课堂组织性。
2.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队列队形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队列队形融入其中,使一些单调的、枯燥的教材变得丰富多彩,不但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给体育课注入活力。按一般情况而言,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里,集合整队都是按照“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等集合整队的基本口令逐一进行的,长期如此就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习惯心理,觉得乏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不能及时地投入到课堂当中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访因地制宜地创设一定的情景,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材的内容更具趣味性、新奇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利用“有效”“无效”口令或做与口令相反的动作以及组合口令连续做动作,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精力和思想及时集中到课堂上来,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者把中长跑融入到分队走、合队走、裂队走、并队走、蛇行行进等队形练习的内容当中去,并组成一定的套路,使学生从枯燥的耐力跑中得到饶有趣味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刺激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体育课注入活力。因此,合理地运用队列队形能够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便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ピ谔逵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来搭配相关的队列队形的内容,使之避免为练习而练习。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器材、学生人数等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中需要的队形,不但能够便于体育课的教学,还能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排球垫球练习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在指定的区域利用圆形进行分组练习。利用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充分体会不同方向的来球,为在移动中垫球打下基础。在篮球投篮的教学中,让学生面对篮板成纵队排列,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练习次数,还避免了在练习中因为混乱投篮而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如何合理安排队列队形在教材内容中的运用,能够便于教学,保证教学效果。
3 小结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队列队形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利用队列队形,把队列队形的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加强学生的纪律性和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还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不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童昭刚.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黄觥⒘捍让瘛⒅苎乔.体操[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3]刘邵曾.中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