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艺美术风格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艺美术风格特征范文1
工艺美术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以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
工艺美术作为美术之一种,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美术意味的工艺品制作,既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实用和审美的结合、技术和艺术的统一。
工艺美术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以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我们一般把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实用工艺美术是整个工艺美术的主体和基础,包括衣、食、住、行、用的工艺品类,实用价值是这类工艺品的主要价值,审美价值是作为辅助价值存在的。这类工艺品包括经过装饰加工的茶餐具、灯具、木器家具、绣花制品、草竹编织品等等。陈设欣赏工艺品是指那些以摆设、观赏功能为主的工艺品,这类工艺品以审美为其首要价值,手工技艺性很强,实用价值已不明显或完全消失,如玉器、金银首饰、象牙雕刻、景泰蓝、漆器、壁挂、陶艺等。
工艺美术分为两类:
(1)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等;日用工艺玻璃制品作为中国轻工工艺品行业的组成部分,主要指以玻璃、水晶为材质制作的礼品、纪念品、装饰品、装饰物、艺术品、节庆用品、玩赏品、酒杯、酒具、餐厨用品、日用摆设品等。
(2)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如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装饰绘画等。我国工艺美术的制作比较早,如新石器时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纹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写实的造型和图案化的手法即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它们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以下仅就若干工艺门类做一具体介绍。
手工艺品指的是纯手工或借助工具制作的产品。可以使用机械工具,但前提是工艺师直接的手工作业仍然为成品的最主要来源。手工艺品由自然材料制成,能够无限量制作。此类产品实用、美观,具有艺术性和创新性,能传达文化内涵,富有装饰性、功能性和传统性,同时具有宗教或社会象征意义和重要性。
工艺画是商业性较浓厚的一种绘画工艺,但也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由于各个画种的不同要求,在绘制工艺和质量要求上也有区别。为使画像逼真,画师借助“九宫格”、放大镜等工具,以像片为蓝本,准确画出入像的五官位置和脸型特征。
仿古国画有一定的技法要求,其中偶尔也有一些艺术性较高的作品,但总体上属一般水平,画稿是选定的题材,反复绘制。仿古国画还需将画好的纸和绢染色做旧,进行装裱,做成仿古国画册页和立轴出售。
工艺美术风格特征范文2
关键词:对外贸易;传统工艺美术;货物包装设计;应用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民族的文化精髓,通过其精湛的艺术构造、多样的表现形式、鲜明的民族特点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精髓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商品的包装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反映出国泰民安、平安吉祥等美好寓意及祈求与愿望内容,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激人奋进的精神理念,这一点在对外贸易包装设计中的体现更为明显,能够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通过商品的外包装感受到鲜明的中华文化内容。
一、传统工艺美术的四美
(一)工艺美术的材料美
工艺美术外观美的呈现需要精美材料和合适色彩的结合。材料是工艺美术的物质基础,实现对工艺美术材料美的运用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材料个性美的认识、鉴别。材料的贵贱不是评价工艺品艺术价值的标准,只要将材料合理利用,不管是什么样的材料都能充分发挥其恰如其分的作用。为此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材料独具特色美的认识和鉴别。第二,对材料美进行加工。工艺美术的呈现是一种视觉形象,通过对某些物质材料的艺术性加工形成完整化的物质产品。在对工艺美术加工的过程中会影响工艺美术材料美的实现,为此,需要有关设计师要对工艺美术材料因材施教,在了解工艺美术材料的基础上对工艺美术材料进行加工。
(二)工艺美术的色彩美
工艺美术材料的色彩美注重自然、古朴特点。很多工艺品都是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在加工的过程中不会添加天然之外的任何东西。工艺美术的这种自然魅力在色彩上要求追求事物本来的颜色,将其应用在产品包装上要注重颜色的选择和产品外包装的协调。
(三)工艺美术的造型美
工艺美术的造型是艺术设计人员最终呈现的具体设计形象,工艺美术造型美的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工艺美术造型美的体现要能够充分展现事物本身的特点,比如对于外包装设计中的工艺美术要能够充分显示出产品的功能和用途,并要根据事物的应用和保存特点选择不同的工艺美术造型,比如对于酒这种液体的外包装,可以应用稳定性好的三角形图形。第二,造型美风格类型多样。工艺美术造型设计手法的风格特点会对产品造型产生影响,通过设计呈现出不同格调和形态的造型。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应用的工艺造型手法有简单洗练、纷繁复杂两种,这两种造型在工艺美术设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四)传统工艺美术的意象美
装饰艺术造型讲究“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理想化和象征性,在内容上的意向美,体现在象征寓意上;在形式上的意象美,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客观事实,用非逻辑的时空观念去构造画面;可以自由地修饰、美化事物,根据主观需要充分表现意象化特征。
二、对外经济贸易中传统工艺美术包装设计的应用
(一)在对外贸易货物包装材料选择上体现传统文化
自然化的原生材料和再生材料在对外贸易货物包装设计的材料选择上有充分的体现,比如产生于自然和生活的原生化材料、再生材料等在对外贸易货物包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在酒品对外销售的过程中,最早的包装设计是应用坛子盛酒、应用草纸封住酒口。通过这种包装能够让国外的人了解中华民族文化。
(二)在对外贸易货物包装图形中体现中国民间艺术特点
对外贸易货物包装外形中采用传统工艺美术吉祥图形,能够向不同国家的人们传达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通过对外货物外包装能够感受到喜庆吉祥的信息。比如对外贸易出口的金六福酒的外包装纸盒上是以民间剪纸作为工艺美术装饰图案,在图案中充分结合了传统和民间元素,加上大红彩的运用,让出口外贸的金六福就具有了浓郁的民间文化色彩,体现了浓厚的乡土文化信息。
(三)在对外贸易货物包装设计中体现中国书法、京剧、陶艺等国粹精华
汉字作为文化符号的一种,在经过加工之后会变成视觉造型艺术。汉字在几千年的变化发展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文化理念的结晶。汉字的造型是一种抽象化的表现符号,凝聚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理念和审美特点。为此,在对外贸易的货物包装上要充分体现中国书法特点,比如出口的泸州老窖包装上的商品名是用钢笔书写的,并辅助以中国画的图形体现,在酒的传统工艺外包装设计上展现了中华民族特色。
(四)在对外贸易货物外包装设计中体现中华民族情结
包装是对外贸易商品的附加物,通过包装传达的信息能够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商品。对外贸易货物外包装要能够充分显示出事物的属性,即中国化的属性。对外贸易货物外包装通过色彩、图形、文字等视觉性的语言对货物的陈列、表达理念等进行展现。对外货物外包装在某种程度上要能够反映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对外货物外包装的设计理念得当能够实现货物的升值,进而促进消费者对出口货物的认可和购买。
(五)在对外贸易货物包装设计中注重色彩的使用
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受不同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对色彩的喜好也不相同,对外贸易包装设计中应充分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色彩的喜好,能够为对外贸易发展趋利避害。比如,受基督教的影响,西方人就特别忌讳黄色,美洲国家对图案色彩的喜好体现如下:纯色系色彩比较受美国人的喜爱,像如象牙色、浅绿色、浅蓝色、黄色、粉红色、浅黄褐色。墨西哥人认为紫色是不吉利的棺材色,应避免使用。在墨西哥,黄色花表示死亡,红色表示符咒。委内瑞拉:按国旗流行色的顺序,即黄、蓝、红是禁止使用的。哥伦比亚人喜爱红、蓝、黄色,禁忌浅色。欧洲国家对色彩喜好体现如下:意大利人喜欢绿色和灰色;希腊人在颜色方面,喜爱蓝和白相配,及鲜明色彩。亚洲国家(地区)对色彩的喜好体现如下:中国香港地区白、黑、灰色不大受欢迎,红黄和鲜艳的色彩则很受欢迎;泰国人喜爱红、黄色,禁忌褐色;新加坡对红、绿、蓝色很受欢迎,禁忌黑色。综上所述,对外贸易中,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包装设计应该尊重每个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所好。
三、结语
为了从包装设计上更好地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需要当代包装设计师立足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内容,在借鉴工艺美术艺术精华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思维进行对外贸易货物外包装的设计,从而将对外贸易货物包装设计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等特征呈现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带动对外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石涌.传统工艺美术“三美”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0(5).
[2]凌婕.广西壮锦图形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工艺美术风格特征范文3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江苏
“工艺美术的历史相当悠久,它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产生,虽然远古时期人们的用品相当粗糙,但为人类生活的方便而设计、制作的各种物品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1)民间工艺美术以民间手工技能为主,民间工艺大师们掌握着技艺和制作秘诀,当他们专注于一件工艺美术作品时,可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创作的价值体现不仅凝聚了民间艺人的娴熟技艺,还体现在惊人的原创力上。江苏民间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特征,拥有大量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产品,融入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中,包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它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反映了长江流域特有的人文、民风、民俗等传统工艺的生产活动。
一、江苏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概况
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长江、淮河的下游,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和浓烈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风格。在这些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有生活器具,也有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装饰功能的器物和饰品,可以说,这些带给人极大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需要。“众所周知,工艺美术行业生产不同于一般性的工业生产,它既包括大量艰苦的艺术劳动艺术创作和技巧运用,又需要提高艺术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适应市场。”[2](136)江苏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最初是老百姓为生活所需而创作的实用品,后来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形成了符合民众审美需求的品种繁多、工艺精湛、传承久远的且地域特色鲜明的产业,最终遍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衣食住行到四时方物,蔚为大观。例如宜兴的陶瓷、紫砂工艺摆件、南京的云锦、绒花、剪纸、空竹、绳结、南通的不同风格的扎染、彩印、蓝印花布、手工编织品、织毯、无锡的泥塑、陶塑玩具、扬州的漆器、金属工艺制品、苏州的玉作手工业、刺绣等。伴随江苏地方经济和文化的演变,一些工艺美术品原本作为日用品正逐渐丧失其实用价值,变成以审美、装饰功能为主的工艺品,因而被赋予了新的审美价值,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似一个博大精深的海洋,它承载着劳动人民的赞美、热爱生活之情,也蕴涵着对未来希望的生活方式。
二、江苏发展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优势
民间工艺品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江苏历史文化发展演进中扮演着见证人的角色,无论在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或者其他领域,都是无法替代的。根据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的数据统计,目前省级以上中高级职称的工艺美术大师江苏共有89人,其中平均年龄45岁左右,他们一直从事工艺美术创作,正在进行师徒传授的有53人。江苏民间工艺美术匠人积年累月的利用长江流域丰富的天然资源,依靠传统精湛的民间技艺,设计生产出大量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工艺美术产品。这些带有社会历史、民族传统和人类文化气息、蕴含着人们物质文明、精神生活的工艺美术产品,现在已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它将在人们的记忆中永远珍藏。民间工艺美术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和人类需求、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在实践的生活中,必须把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与其内在的决定性因素——工艺美术与民间工业的发展盛衰密切相连,江苏的传统工艺如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始于宋代,盛行于明代后迅速发展至今,名匠辈出,所遗留下来的产品不仅仍为人们所珍藏,且在当代文化审美语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江苏省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还具有显著的地域特性,逐渐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出现,又如在全国影响深远的苏州刺绣、桃花坞大街的木版年画、缂丝织造、御窑金砖制作,南京的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金珀锻制作、南通的蓝印花布印染、扬州的漆器髹饰、无锡惠山的泥塑、连云港的水晶等。其中苏州的刺绣、无锡惠山的泥塑、宜兴的紫砂陶艺、连云港的水晶等工艺产品已具备了产业化、产业集群的规模。近几年来,江苏政府对民间工艺美术产业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致力于多元化、精品化、一体化的系统的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服务。同时,各地政府大力倡导具有民间特色的手工艺品协会和生产园区的成立,便于得到政府资金、政策、信息资源的支持,有利于加强民间手工作坊村的统筹建设,扶持起着龙头作用的民企发展壮大、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美术产品,通过多元化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库的建设,进行多元、整体的布局和开发,逐步推出了品种繁多、地域鲜明,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系列产品。例如被文化部命名为刺绣“民间艺术之乡”的镇湖高新区,有近万工艺秀工,其中聚集了300多家民间刺绣工艺产业的民营经营户,他们中200多人获得了专业技术职称,成为一支以刺绣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力军,是“苏绣”产业基地的代表;以民间传统工艺著称的东渚镇,汇集了上万名制作红木器具、玉石雕刻、刺绣的民间艺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产体系和地方特色的“手工艺街”。在这些传统的民间工艺地区,大大小小手工作坊式的产业模式,汇聚成了东渚特有的人文景观,形成“前店后坊”的独特风景,包含着浓郁的地方气息,又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生产了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民间工艺品,使人身居其中乐而忘返。
三、江苏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化的发展障碍
“工艺美术的发展表明: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通过所获得的技能和智慧,以表达自己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历史。在漫长的工艺美术创作活动中,人类不仅提高了对各种材料的加工技术和把握能力,而且造就了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创造意识。”[3](100)工艺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民间工艺制作在江苏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既是民族文化艺术瑰宝又是日常生活用品,民间工艺品因人们的物质和审美的需求而产生,多数是民间艺人直接创造的,随着人们风俗习尚、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审美方式要求不断开发、研制、创新更多民间工艺美术品,但是目前产品的市场创新观念模糊,此外,在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下,经济与文化失衡的现象屡次发生,部分生产民间工艺品的民营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有些企业因此急功近利,目标转向生产成本低、做工粗糙的低廉工艺美术品产品充斥旅游景点和地摊,导致大量传统民间工艺品的质量下降,仿制产品、劣质货大量蔓延市场,结果造成产业优势不断下滑。任何时候,市场都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近年来,伴随着江苏旅游业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市场随之不断的壮大。但从宏观上看还是薄弱,市场竞争目标不明确,创新力不够,导致精益求精的民间工艺品和获得的经济收益不对称。相反质量一般、价格低廉的产品却到处泛滥,从某种意义上许多和旅游纪念品等同,失去了作为工艺品的升值空间及收藏价值,结果既限制了产业市场的开拓,也限制了这一产业化创新发展的进程。“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是由诸多自然、社会因素决定的,与经济和科学技术紧密关联的。经济和技术的一体化以及文化的全球化既给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创造了机遇,也给传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带来了难题。许多有久远传承史的工艺美术种类遭遇市场淘汰而面临消亡。”[4](211)目前,江苏一批技艺精湛的民间老艺人寥寥无几,面对传统民间工艺产品市场的萎缩,再考虑传统工艺的创新,绝非易事。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原有的民间工艺美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缺乏其应有的市场,民间艺人必然就会减少。民间工艺美术没有了传承,也就面临着失传和灭绝的窘境,如南京制作秦淮传统手扎花灯的艺人已所剩无几,从事曲艺、杂耍娱乐活动民间艺人也日渐趋少。同时,今天的年轻人对于一些精湛的民间技艺不感兴趣,原有的手工生产模式也在遭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严重阻碍了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传承。“民间工艺与民俗活动结合密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吃、穿、住、用、行、娱乐,样样离不开民间工艺。民间工艺在岁时节日、人生仪礼、祭祀供奉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5](15)目前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自身概念的界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江苏没有出台关于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既定目标和合理规划方面的文件,对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产品的研发没有系统的布局和规划,缺乏高效率的运作机制、生产园区及产业链接简单。产业链中的资金、人才、技术、融资环境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四、加快江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改革开放后,许多原有的工艺美术国企单位进行了改制,涌现出大量的个体、私营的手工作坊,与此相适应,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出现了具有现代文化管理机制的民间工艺美术企业。目前,江苏一些民间工艺美术已纷纷走出乡镇,积极融入时代文化元素,政府对促进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技术和文化进行鼓励,不断提升民间工艺美术品的技艺和水平。在工艺美术生产园区和集聚地建立产业研发中心,依靠现代化的科技提高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劳动效率。如南京云锦的生产,南京云锦是江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明末文人吴村梅描写南京云锦“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南京云锦因绚丽多彩,美若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南京云锦的技艺虽然达到了中国古代织锦传统工艺的高峰,但是,由于还是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其生产水平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进程。”[6](161)因技术繁复、工序杂多,南京云锦的生产、销售正急剧萎缩,现在通过电脑设计云锦纹样及机器织造技术的智能化运用,缩短了制作的进程和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在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中具有个性化的工艺品才能成为艺术品、才具有流传、传承的价值,只有流芳百世的精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们必须让民间工艺美术与市场有益结合,彰显出民俗的文化特质,找到与当地民俗文化发展创新的最佳契合点,才能使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发展获得不竭的动力。“不同层次、不同档次的产品,其设计和制作所依据的原则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工艺美术品的创造和纯艺术不同,不能只从创造者的自我表现出发,而要考虑市场效果。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一件只能看而根本卖不掉的产品,不能算是成功的产品。”[7](8)近年来,江苏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产品中拓展出一些新工艺品类开始风靡国内外市场,如饱含传统元素的“中国结”、仿古器具、藤制的日用品等,均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同,它们借助当地民间工艺美术的吉祥文化特质,融入了产业化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收益,这种产业化的生产形式带来的市场效益说明了创新要与时俱进,不断提供给工艺大师们新的思维方法,不能忽略时代的要求。江苏的民间工艺大师们也意识到艺术生产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导致民众审美趣味的改变,不再推崇富丽张扬的工艺品,而是追求质朴、自然的民间工艺品自身的形式美,一般不作过多的修饰。崇尚从大自然中提取色彩、线条、形体和律动,表现出心灵和自然的契合,追求自然质朴的随意性;在材料上以天然材料为主,大都是带有环保意识的自然物质,如纸张、石头等,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优势,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体现出材质自身的肌理、纹饰等,充分保持其自然形态特征,歌颂对生活的情钟,创造了沁人心扉的清新的艺术美。因此,时代审美的需求是第一的,明确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目标,提升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有效地拓展国内外市场是不可缺少的。如江苏地处长江流域,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和浓烈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风格,旅游资源丰富。民间工艺美术可以与当地的旅游资源整合,鼓励一些民营企业和民间艺人共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产品,打造鲜明、专业、个性化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市场,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作坊对外示范开放,建立覆盖全省的富有民俗特色的品牌民间工艺美术品网络系统,促进带有江苏地域性的工艺美术产品产业化的进程。拓展江苏地域性传统手工工艺美术品的普及、促使民众更新观念都来关注、关心江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进程,使江苏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家喻户晓,为产业的发展奠定市场和经济的基础。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放眼未来,使民间工艺产业化资源的发展、配置最大化。例如可以借助新媒介传播、宣传的优势,各种广播、电视、网络、杂志、报刊的强力推进,公共场所、地铁站、公交站、民间工艺美术馆及博物馆的宣传、展示,大型的商务、文体活动,不仅仅是民间工艺产品的展示,更多的是其背后赋予的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建设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江宁民间艺术交流中心、冶山镇民间艺术活动中心、南通民间艺术馆、南京民间工艺美术馆、玄武湖街道民间工艺创业园等,对宣传江苏民间地域文化,提升工艺美术产品的文化品位,塑造高端的特色品牌形象,拉动整个文化产业链的良性循环,以此提高普通百姓对民间传统艺术价值的认同,增强地域文化竞争力。
结论
“传统工艺美术以手工技艺见长,在大工业生产甚至高科技主导的现代社会,面对大众消费环境下的消费者,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在形式、风格、趣味诸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要,因而创新成为其必然。”[8](70)江苏民间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研究,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课题,需要几辈人不断地孜孜耕耘。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首先要处理好文化和经济的关系,通过文化产业创新解决江苏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优化城市文化产业结构,强化民间工艺美术用品的设计创新,充分发挥好江苏优越的人才市场、丰富的社会资源及民间传统文化和地域资源等条件优势;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在充分继承、吸收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增强本省品牌意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江苏创业,使江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徐思民.中国工艺美术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徐琛.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徐勤主编.新编中国工艺美术简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4]邱春林.设计与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5]张丽君.中华工艺概述[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10.
[6]王宝林.云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工艺美术风格特征范文4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103-02
1民间工艺美术之剪纸艺术概述
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遗产丰富,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比如:剪纸。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的手工工艺,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刻)刀为工具,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轻软媒体艺术,它的灵感主要源于民风、民俗和人们对生活的认知,基于它简捷的制作方法和特殊的镂空技术,又为后来的民间工艺装饰服务。
纸的折叠性使工艺师的雕镂工艺变成剪刀的掏剪、对折与多折剪刻,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形。民间剪纸艺术的装饰美化功能与民间工艺美术存在着一种审美共性:装饰、实用。“镂空”是剪纸艺术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运用到平面设计、服装刺绣、建筑界面装饰等各个领域,属于劳动者的艺术,是最经济、简捷、最便于抒情的民间艺术形式。人们以唾手可得的纸和最原始的剪刀工具创造了最具东方文化特色的剪贴艺术,它扎根于民间,服务于人民,作者和欣赏者众多,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艺美术已经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承载着新的文化传承任务;而从国内、国际各个设计领域来看,剪纸艺术面对着与新时展的脱节和边缘化问题,同时,这种边缘化倾向也为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带来了创新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2民间工艺美术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民间工艺美术在新的知识、技术、观念的冲击下将面临着自身的延续和发展的巨大压力与挑战。民间工艺美术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民间工艺品价值认识的偏移和民间工艺的创作观念难以与时俱进上。在现代生活中,民间工艺品的实用功能在逐步减弱,其审美功能更加受人们的关注。在当下发展潮流中,人们寻求一种脱俗怀旧既没有失去现代的功效又与现代的样式形成反差的审美方式,其“实用”的背景以及严峻的内涵已经逐渐消散。“因此,一种放弃民俗深度追寻的浅表感,一种注重物质实效的笃实感,一种热衷声色气氛的浮艳感以及一种突出自我价值的个性感,可谓民间美术蜕变形态表现于现阶段的一些品格特征”。[1]民间工艺的创作观念受其传承方式的影响也难以与时代同步,父子师徒世代相继的传承方式使民间工艺技法的风格慢慢地走向程式化,难以与时俱进。
3民间工艺美术的机遇与优势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过“轴心时代”的理论,“每个文明都有它成熟的自给自足的阶段,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该文明所依赖的土壤已经不能再提供更多有效的养分时,这种文明必须借鉴其他的文明资源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发展,否则,该文明虽然存在却缺乏活力,逐渐成为一个走向衰落的文明。”[7]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贵在传承与发展,重在与时俱进,在社会化大发展中,新的技术,新的文化不断促使着剪纸艺术汲取其他工艺元素的优点与精华来充实自己,以致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使其能够很好地复苏与蓬勃发展起来。
4民间剪纸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41保持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剪纸艺术作品特有的民族气质、性格及其特有的美学观念,把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形式、理念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创作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剪纸艺术作品。尽量避免采用将传统的图形与符号在表现形式上进行重组和挪用来传达某些历史信息;而是应该基于民族传统又结合生活实际,对剪纸手工艺进行挖掘与创新,突显出剪纸的民族特色。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创新,使得剪纸的内涵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剪纸文化进一步升华,从而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步地完善自己。
42在原有审美基础上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民间工艺美术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如果对民间工艺进行深入地发掘与整合,然后再在原有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审美理念,对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元素进行深入地提炼再创造,这样既延续了民间艺术,又可以进一步展示民间艺术的魅力,唤起人们对民间艺术的重视。传统的手工艺往往被人们看成是艺术品,我们应该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将它转化为设计作品。艺术重在表现个性、表现生活,感性内容较多一些,而设计的目的是用于服务人类、服务社会,因此,民间工艺美术要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生活的节奏,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应该主动适应社会而不是被动地被社会所选择,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民间艺术可持续性地发展。正如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里所说的一样:“在艺术的继承中,人类审美意识的连续性对艺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6]虽然人们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但是人们的审美判断是有一个基本的标准的,美就是美,丑就是丑,不管过了多少年,东施依旧是东施,终究不会变成西施,嫫母也不会变成毛嫱丽姬。人类的审美意识就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突然断裂是不大可能的,突然断裂而完全另起炉灶的审美观念就丧失了为人所理解的基础,以此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也很难服众。因此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时代性进行深加工,才能更好的保证民间工艺发展的继承和创新。
43遵循市场规律,探析发展对策
根据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一般原理,当剪纸艺术作品由自娱自乐的单纯目的的作品走向市场谋取利润时,剪纸艺术作品就具有了劳动价值,就转换成了劳动产品,就成为了商品,剪纸这项民间工艺也就成了艺术生产劳动,它面对的消费者就是那些花钱来购买剪纸作品的人,生产与消费的规律就开始了,确切地说这就是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规律,要想持续发展就得遵循市场经济里的规律也就是要满足市场供求关系。据分析,传统民间工艺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间工艺创新匮乏、发展不平衡、后继乏人或后继无人,无以形成市场化。剪纸艺术作品要想持续性发展下去也应走市场化的道路,同时要注重产品质量、技法应精湛。商品只有经过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剪纸这种工艺美术作品不经过流通也是难以实现其真正价值的,剪纸商品的价值只有在剪纸商品消费中才能得以体现,工艺美术师生产出的剪纸作品,无论其蕴含有多少劳动力,有着多大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如果缺少了市场的需求,没有消费者的购买,那它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以活态的形式把剪纸艺术传承下去,才是实现剪纸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6]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工艺美术品的市场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从古至今,大量的客观事实证明,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与振兴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都需依赖市场,如果没有市场,工艺品便无从传承、发展与振兴。因此,剪纸艺术作品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大趋势的发展,适应市场竞争的形势,只有这样,剪纸艺术才能长盛不衰,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44提供剪纸艺术生存的土壤
“传统手工艺的衰落,究其根本,是因为现代社会不能再为它提供一个生存的土壤”。[9]要想让剪纸艺术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首先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剪纸作品的艺术价值,提高他们对剪纸艺术作品的认同感,甚至积极投身到剪纸艺术的创作中去,这样可以填补人才的断层,使剪纸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剪纸艺术的发展还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没有人才,剪纸艺术的发展便是纸上谈兵。任何艺术想要发展都必须遵循“技术是血液,人才是资本,质量是生命,发展是生存”的理念。[8]只有这样剪纸艺术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深深地根植于社会文化的土壤中。
5结论
每一种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都根植于特定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乡土风情中,同时也依赖于人们对它所寄予的深切期望和无尽关注。民间工艺美术可谓是“纯正的国粹”,[10]我们急需根据现代人们的流行意识、市场意识,寻找契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杭间民生与工艺――传统技艺在现代的遭遇[J].读书,1998(5)
[2]吕品田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J].文艺研究,2000(2)
[3]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4]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5]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6]李益荪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
[7]张道一中国民艺学发想中国民艺学[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9
[8]诸葛铠在夹缝中生存:“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的是与非[J].装饰,2009(12)
工艺美术风格特征范文5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设计史论;改革
目前,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史论课程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理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史论课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几千年的设计发展历史,领会每一种设计思潮的形成过程及其风格特征,还能提高设计鉴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设计创新能力,为将来所从事的艺术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21世纪的优秀设计人才,不但要拥有高超的设计能力,更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修养、永不衰竭的创作灵感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深厚的设计史论知识储备对于一名优秀设计师的成长、对于设计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这一重要性未能得到广泛的认识,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史论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我国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史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重专业、轻史论”。职业院校一直强调“工学结合、重在实践”,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重中之重,往往忽略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加之高职的教学时间比本科阶段少一年,所以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大缩减了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与时间,很多高职仅仅开设了《中国工艺美术史》或《世界现代设计史》,且学时较短,有的理论课程则沦为了选修课,学校的不重视直接降低了史论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导致了学生对史论课的轻视。(2)大班教学模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史论课程教学只强调教师的指导性作用,采用合班授课的形式,笔者所教授的史论课程一个大班多达近两百名学生,学生人数之多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课堂毕竟不同于讲座,教师无法很好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指导与调控,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单一的理论讲授导致学生兴趣低。传统的史论课程教学往往以单一的理论讲授式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式能面向很多学生进行教学,在较短时间内可以让学生获得很多知识,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单一讲授只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口干舌燥,而学生却从不思考,听得昏昏欲睡。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对于史论课便提不起兴趣,来上课也只是为了考勤,敷衍应付了事。(4)考核方式缺乏创新性。史论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采取闭卷考试或论文撰写的形式。这两种考核方式各有优点和局限,闭卷考试的方式能很好的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但也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理论考点,以至于我们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高分低能”。论文撰写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来说有其适应性,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文字功底,有不妥当之处,往往很多论文都是毫不费力的从网络或书本中直接复制,也流于形式。
2改革措施
从以上分析来看,当前我们必须改变常规的教学方式方法,把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艺术设计史论教材多为上世纪所编著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也需要注入新的血液。完全按照教材设定的内容讲授已不能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需要,教师应该灵活结合当今的重大设计案例,剖析其设计思想与创意亮点。例如,笔者在《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中,根据“什么是工艺美术?”“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怎样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这三个问题,设计制作PPT演示文稿,在讲授课本知识之前,利用2~4课时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讲授。在“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单元中,运用21世纪初我国的几个重大国际性事件: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的设计实例与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关联性知识,给学生进行详细的实例讲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的申奥标志设计、奥运会标志设计、吉祥物设计、火炬设计、奖牌设计、领奖台设计、礼仪小姐服饰设计等,分析这些设计中所运用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元素、符号或寓意,让学生了解这些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更能让学生意识到本门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工艺美术风格特征范文6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历史上成就卓著。面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启发和激励,在当代近几十年国家整体发展的形势下,陶瓷艺术又呈现出崛起的趋势,在作陶制瓷的创新领域里,成长起一批不同年龄段的陶瓷艺术家,赵强当属中青之中的优秀者。
赵强的陶瓷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文化意韵,在当今丰富多彩的陶艺术作品中,以其自成一家的形式语言和鲜明的风格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示出在创新构思、驾驭工艺材料与运用技艺方面的才能,拓展了陶瓷艺术发展的空间。他的陶瓷艺术创作,从早期开始,就以其坚实的基础,新颖的创意构思,得心应手的表现能力,显示出良好的潜质。
赵强的陶瓷艺术专业才能是多方面的,从立体造型到平面装饰,从具象描绘到抽象表现,既具有深入细致刻划的能力,还能够在把握对象本质特征基础上写意。更可贵的是他能兼容二者形成具有个性的形式语言,在具体的作品中体现出艺术的个性和特点。他既认真地研究民间陶瓷装饰简约而浪漫的意味,又能汲取国画写意的畅达和潇洒,进而加以融通转化为适合陶瓷艺术表现的形式,构成独特的本体形式语言。他的艺术和技术方面的才能,在上海浦东机场内部环境的陶瓷艺术创作中,己经有所发挥和显露。
长期以来,他在艺术表现的形式语言探索方面是认真严肃的,而且是肯于下功夫的,从最近创作的一批陶瓷艺术作品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特点。以《鱼在水中游》这一系列作品为例,一个构思,不仅设想出多种形式的构图表现,而且采用不同的釉下装饰颜料描绘,通过烧制过程中窑内的温度和气氛的变化,形成完全不同于纸面和画布上的艺术效果,呈现出优雅而别致的陶瓷艺术风格特点,是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也是难以企及的自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另外以《奇石》为装饰题材的一组瓷器,在器物的立体造型上表现类似于奇石的纹样,无论在造型与装饰的尺度关系,装饰部位的选择,装饰构图的确定,都是比较得体的。
通过欣赏他的陶瓷艺术作品,可以感觉到他在创作实践中是认真探索的,他的艺术实践和工艺实践是踏实专注的。每一个创作构思的最初酝酿,都是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多种方法加以表现,做反复尝试。在多种效果比较和不断深入中进行思考,有所发现也有所创造,从而达到为表现构思寻求最佳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多种表现形式的实践过程,从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能力,以求最终达到提高陶瓷艺术创作的整体水平。
赵强的陶瓷艺术作品风格简洁、明快、爽朗,装饰构图留有足够的空间,充分利用陶瓷材料表面精致的质感,衬托装饰主题形象的艺术特征。合理地安排空间关系,使人感到舒展、开阔,给人以发挥想象力的余地,艺术表现力是丰富的。正如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老院长张仃先生在讲齐白石和黄宾虹的艺术表
现特点时谈到:黄宾虹的艺术表现是用加法,齐白石的艺术表现是用减法。黄宾虹是加到不能再加,表现的视觉效果是深厚丰富,苍郁葱茏;齐白石是减到不能再减,高度概括和提练,突出形式感的表现,引起欣赏者的联想。
赵强的陶瓷艺术创作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方法,在整体表现方面是学用减法,其中既有传统的国画章法,也有现代绘画的构图,二者兼容交互,结合成为统一体,可谓中西合壁,形式感是很强的,特点是比较突出的。在具体的局部表现上,他还运用加法,有的作品中如荷叶、岸边、山石等,根据对象的形式特征,有的也用加法来表现,不只是用描绘的手法加工,而且利用陶瓷颜料在烧成中高温条件下的变化,形成类似于反复点染后浓重而丰富的视觉效果,呈现出富有表现力,意蕴醇厚的艺术风格。赵强在陶瓷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方面是下功夫钻研的,不断进行形式语言和工艺技法的尝试。在艺术创作过程,为实现创意构思,他明确地意识到是在进行陶瓷艺术创作,而不是纯粹的绘画表现。由于他对陶瓷艺术的属性认识的明确,对作品表现形式特征的审视,所以才会在实践中寻找到适合自身表现的手法,形成独特的陶瓷艺术形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