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好处范文1
关键词:应用;自动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一种应用型模式,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的特点,而对于实践教学的探索,首先是要在培养的目标上进行确立:可以以同是的教育为根基,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素质,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也有一些帮助;接着就是对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能够让学生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重视实践以及应用能力、最终达到创新的这几个突破点。所以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要从培养人才以及教育教学模式方面开探究。
一、培养学生自主的特色
培养本科这样比较实用的人才是应用型本科的主要模式,它们也拥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懂事能了和应用能力,面对培养目标,主要是要识别教育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为以后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学习还有可持续发展等埋下伏笔。加强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等等。所以培养应用型的学生,需要有较强的工作实践和创新能力才可以的高技术人才。电气工程自动化是很依赖时间的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特点,就是口径宽,包含了很多很广泛的学科包括自动化,电气,高压电,电力方面和理论电工材料等多个方面。还有就是有关科学的合作性很强,用各种方法分解给学生,老师给同学提问的同时,学生也可以给老师提出问题,这样就是一种如同对话一般的教学,可以很好地刺激教育,能让老是和学生之间的了解得到加强,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渴望,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质量
在过去,我们的老是上课大多都是很传统的用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段又一段。但是在几何中,由于算法的复杂性,会让课堂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作图上面,而且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会变得很低下,学生也很难去接受,甚至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而现在的教学可以说是得到了很大的变化,用多媒体设备,创新了知识点,提高了同学们的课堂乐趣,也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质量,不仅能够在图片的准确性上做文章,更能节省下大量的时间。当然了,也不能完全把黑板给摒弃,因为黑板上写字的灵活性,随意性,能够生动形象的达到很多效果,这也是一种艺术,这都是多为题工具所不能替代的东西。现在的课堂,应该学会把这两者完美的联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把现代技术和创痛教学方法结合到一起,这样的创新也是一种进步。
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变
可以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把教材进行适当的改变,把常见的概念和所能了解到的地方,都进行讲解,这样科学的安排时间,可以让我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好处。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有时间琢磨,结合习题让学生们找到做题的乐趣,解决问题的成就高,这样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这之后再把难题进行学习,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让学生们能轻松的学习,找到好的学习状态。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一个立体的环境,三维空间,要想了解三维空间,得从很多基础的部分入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四、树立教学理念,明确实践教学地位
在构架教学体系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学以致用的理念,用多方面的培养,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是想要实现目标所必须做到的。我们需要一人才的培养,知识的传授,素质的提高等多个方面的提升。电气工程专业分为四个模块
1.课程实验
围绕着课堂教学,进行初步的工程训练,和实验,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从基础课到装也可,到实习,让学生学会电工工具的使用,仪表的看法和很多基础知识的了解。提高动手能力。
2.综合训练
以综合性为主,学习工程设计的能力,让学生具有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拥有的技术,从大岛到大四,五个学期学习电子电力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综合实验部分。在课程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要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分析和安装,对所涉及的工程进行技术上,合理性和经济新的分析,了解解决方法。而学生应该有的毕业设计,就是对大学几年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汇总。是全方面的检验。要掌握用计算机对电子电路,常用低压电器,输变电线路等进行熟练地操作。这些工作人员必需拥有的能力,也间接降低了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上的压力。
3.实习
专业认知实习,生产实业,毕业实习等实习,让学生熟悉了电气原件实物的结构和特点,这样能让学生不至于只认识符号却不认识实物的缺陷。实习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了解工艺流程的基本概念,提高综合素质。可以聘请专业的人员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给每个学生提供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加强工作责任心。比如以参观的形式,到相关的企业去实习,能得到锻炼也能进行学习。听企业员工说电机生产,电力系统等知识,这些都是学习和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培养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兴趣,是对理论的检验和继续学习。
4.创新实践
科学实践项目和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等多想活动,是电气工程学科一直重视的地方,也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些科学创新项目和科技竞赛等活动都是给大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平台。学生们可利用电气工程所学到的知识,积极参加科学创新。并且制作了很多作品。在学生为主要申请创新项目的申请中,要通过严格的立项,检测和验收等重重考验,积极地推动了学生对创新的追求。培养起了学生们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团队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将科研创新和学习联络在一起,学到理论的同时也能学到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动手实践的能力。
总结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之中,始终是把设计能力、实践的能力作为主要的训练,同时也加强了对于创新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很多实验、设计、文化活动、竞赛等教学实践中,都以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作为重点来开展,但是同时也是遵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规律,按照系统性的创新性的教学原则来实践教学,文章根据教学特点以及教育体制来探究了一系列内容,从培养学生自主的特色、课堂教学质量以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变、教学理念这四部分来探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其中构架教学体系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学以致用的理念,用多方面的培养,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可以从课程实验、实习、创新实践以及综合训练四部分,综合的去培养学生们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团队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将科研创新和学习联络在一起,学到理论的同时也能学到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动手实践的能力,随着现今的教育不断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改进,实践教学体制会不断地完善起来。
参考文献:
[1]杨泽斌,孙玉坤,谭伦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01:69-71.
[2]厉虹.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110-112.
[3]李颖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8,22:102-103.
[4]蒲小莲,陈意惠,桂如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工实习》实践教学的探索[A].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气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气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2004: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好处范文2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开设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为专业选修课程,2学分,共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2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平台课程设置,结合汽车电子技术的主要特点,“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可分为6个模块,如图1所示。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的理论教学环节中,
第一部分,先介绍汽车电子的基本概念,回顾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通过实例分析介绍汽车电子对汽车安全与节能的影响,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知识,讲述汽车电子与电力电子的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器件。包括光电、霍尔、电阻等各类传感器,常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单片机选型及选用依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交直流电机、电磁阀等执行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第三部分,在以上介绍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汽车变速器电控、ABS系统、动力转向电控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电控系统开发遵循的标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特别强调目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V流程开发模式。
第四部分,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在电动汽车方面的运用。本门课与目前车辆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汽车电子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了传统以发动机作为主导的汽车动力系统控制部分,强化了电驱动系统的匹配与设计部分。该部分内容除了包含对于汽车动力系统设计方法和匹配规律的介绍外,还增加了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的一般方法介绍。
第五部分,介绍汽车电器系统,包括汽车仪表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电动门锁系统、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电动座椅、车载空调系统、车载音响系统、车载电视娱乐系统、车载无线通讯系统、电子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网络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部分是课程的最后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可靠性的评价标准和一般的故障诊断方法。
以上六部分构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实验和课程设计两种方式。实验课作为学生在校内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我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实验课的设置上,主要分为5个部分,如图2所示。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和实验课程的理解,而且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综合起来,提高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汽车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主要结合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平台课的知识,以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作为设计目标,让学生结合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
二、“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来说,涉及到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靠语言描述是很难讲清楚的,而通过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也很难清晰勾勒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因此本门课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出的动画及示意图等来展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使教学的内容直观清晰,易于理解。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外,还采用了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现场教学即依托我校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中心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到工程中心参观现场演示,并试用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电子产品实验样机。这些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对汽车电子的功能及开发有更直观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学内容中以汽车电子产品的项目开发作为主导。例如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这部分内容讲授时,可自始至终以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变速器控制单元作为对象,从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方案论证,到中间环节的样机开发、功能验证,再到最后环节的样机标定、测试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通过这样的讲授,学生对汽车电子的感性知识加深,在理论学习中的目的就会变得明确,清楚地认识到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三、“汽车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突出“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改革了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我校其他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是以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而由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方向的本科生,选课人数基本维持在40~60人范围内,这样的人数规模便于授课教师进行小范围内的专业指导,因此在考核方式上提出了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设计与专业论文撰写相结合评定的方式。与其他课程不同之处还在于,其他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都是最终给定一个独立的成绩,而作为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成绩只是最终成绩的其中一部分。
目前该门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课程设计占30%,专业小论文占40%的比例权重进行成绩的评定。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本门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并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专业小论文作为考核的主要部分,在撰写过程中,授课老师首先利用2学时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科技论文撰写的培训,而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根据各自分配到的科技论文主题进行文献的检索;学生分成了3至4名成员一组,选择关于汽车电子的主题项目,可建议主题为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设计、汽车防抱死ABS系统设计、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设计等,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新的主题。给定主题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提交科技论文,并以学术会议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自由根据报告者的内容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该部分成绩可以当场给出,这样做的好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给定的成绩能够实现主观与客观兼顾的效果,令所有同学信服。
四、结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好处范文3
关键词:电气系统;自动化;人工智能;实践
中图分类号:TU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6)17-148-2
引言
电力的运用加速了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文明进程,当前电力工程系统的可靠稳定性不仅与人们便捷、舒适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影响到各实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能够有序地进行。为此,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淘汰落后的人工控制系统从而实现电气工程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控制,不仅是社会发展与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维护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电气系统稳定性可靠性需求的必然选择。
1人工智能与电气系统
所谓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发源于计算机科学发展和进步,在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中属于比较“时尚”的字眼。而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结果也是时下比较“时尚”的:模拟人的反应与逻辑思路,并在部分区域超越人的思维逻辑,在完成给定指令的同时能够自主处理各种异常复杂的情况。而且,它最大的好处是能够避免出现人由于情绪、精神、外在环境等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误判断、误动作、误反应。因而在当前很多行业领域,特别是技术难度高、风险性较大的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很多地方取得了极为不错的效果。而对于事故后果较为严重,社会依赖程度较高的电气工程系统而言,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似乎是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事实上,国内外的众多技术人员在电气系统人工智能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诸多的成就。如智能电气设备的出现、智能电力工程控制系统的出现以及电气系统异常情况智能诊断等多种形式的智能化使得电气工程系统在自动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实现了电气工程技术的一大飞跃,同时也是未来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2人工智能在电气系统的实践运用
以下就几个电气工程智能控制系统使用实践进行介绍。
2.1AVC系统
所谓AVC系统,是我国根据国外优秀电力系统智能技术实践经验和自身发展国情,通过综合利用经济压差无功潮流计算技术与先进无功动态补偿装置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化电力系统无功电压参数控制系统,简称AVC。AVC系统通过利用遥测、遥信技术将预先设置在各主要电力配送点的实时监控数据收集到核心数据处理系统,对各节点的各项电力参数进行即时的计算,通过该节点电力参数的偏差、偏差范围在系统的分析中找出偏差的原因以及偏差纠正方案(主要方案内容包括主变分接开关调节、电容器投切、系统无功功率补偿等),并通过在线无功功率补偿等控制以实现偏差纠正方案,由此保证该节点处电压参数的稳定。而本系统在进行该项实时控制的要点是预先确定各节点的电压参数的约束条件,即作为确定该节点电力参数是否产生偏差的标准,该标准随节点的不同而不同。因而对于AVC系统而言,预先设置(在更智能化的系统中可以实现根据其他电力参数进行即时的更新)电力参数的约束条件的可靠性就成为整套控制系统运行的关键控制点。AVC系统不需要或极少需要人为的参与,具备较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而且作为闭环控制回路调节及时,能够保证输配电电力系统的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安全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目前国内电力系统送配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国内某电厂在电压控制中采用了AVC系统,具体的实践简单介绍如下:2.1.1系统结构该电厂AVC系统是基于送配电系统设施运行的辅助控制系统,其主要结构由调度中心主站、AVC子站、执行终端机构成,各结构间利用以太网等构成星状网络,采用DCS闭合回路控制系统。2.1.2所采用的主要控制方案当系统中高压母线电压参数高/低于系统给定参数值时,控制减少/增加发电机的无功功率;给每台发电机组设定各自高低极值,控制机组在极值允许范围内调节,否则禁止一切调节活动;在系统出现电压波动异常时,闭锁各机组独自的调节功能,防止出现交叉干扰。这样的AVC系统的使用使得电厂对于电力系统中各主要节点的电压参数进行了实时的自动监测和控制,改变了以往制动响应远滞后于参数异常的格局,增强了电力系统整个供配电的可靠稳定性,而且极大地减少了人工的操作量和处理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人为失误所带来的风险。
2.2综合智能自动控制系统
在广泛采用新时期各项前沿技术成果的综合智能控制系统,在控制过程中涉及到了计算机技术、硬件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电力故障诊断与排查技术等多重技术。因而它相较于社会上一般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而言具有反应更快、灵敏度更高、兼容性更强、数据处理更快、异常诊断排查能力更强的特点。它的自诊断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该系统在电气工程系统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因而综合智能自动控制系统成为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改造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主要控制系统之一。综合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在工作中其数据处理中心具有不同的模块用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主要包括智能诊断模块、误操作联锁制动模块、电网供配电智能调控模块等。2.2.1智能诊断模块综合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和AVC系统类似,在工作时通过从各个数据监控点采集的数据收集,通过封闭式局域网或加密开放式无线网络可靠传输到系统数据处理中心,系统后台通过对各个反馈节点的数据进行分析,辨识各节点数据信息或查找系统运行中各节点处存在的异常,从而确定适应的故障排除工作制动方案,而进行异常数据分析与处理的主要工作就在智能诊断模块中进行。2.2.2误操作联锁制动模块对于跟社会各方面紧密接触的供配电系统而言,其系统运行中存在有大量的不可预知因素影响到系统运行的正常与可靠。特别是在城镇乡村居民动力/照明用电中,常会由于大量的人员误操作而导致电气火灾、触电等事故。综合智能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对各个模块单元的即时数据(主要包括瞬时电压、即时电流、电力负荷波动等)传输分析该节点处是否存在异常变化,从而在最短时间范围内确定合适的控制动作方案,以节点处各动作元件按指令动作从而完成对该局部区域内电力系统的紧急联锁制动。2.2.3电网供配电智能调控模块对于当前社会电力供应,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存在着电力供应相对不足的困境,特别是用电负荷较高时间段,电网供配电电力平衡供应就成为了一大难题,而综合智能自动控制系统的智能调控模块可以使得电力供应实现时间、区域上的最大合理化,在保障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的实现电力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实现地区供电的相对平衡。
3结语
因而,人工智能下的电气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升给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除此之外,各种人工智能自动化电气设备的大量涌现也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电气工程格局,使得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系统的自动化道路的推进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电气工程系统自动化程度会空前的高,电气工程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和稳定性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参考文献
[1]莫家宁.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2013(06).
[2]曹玉臣.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05).
[3]闫海东,程世伟.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好处范文4
专业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电工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控制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气工程、专业英语等四十余门课程。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存在着课程数目多,面比较广,不深入、难度大等缺陷。学生进入大二之后,常常要在一周面临着上28课时至32课时的情况,这对一本学生无可厚非。而独立院校的学生由于普遍基础较差,接受能力有限,从而造成了学生的负担过重,教学效果不好,造成了老师与学生互相埋怨。仔细一想,很多理论课程都是有调整的空间的。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些课程的设置就没有太大的必要,甚至完全可以取消。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门课程为例,这门课程多是介绍性的内容,没有任何公式推导以及分析计算,学生在工作遇到相应的传感器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即可。但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减少课程,要有保有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核心课程,进行大量的训练。例如,单片机这门课程,就需要大大增强,很多高新企业招聘学生的过程中,常常要考查单片机的相关知识,但是在很多独立院校中,单片机的课时得到不断的压缩,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2改善实践教学
2.1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
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数是验证性的,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某一物理定律和物理现象。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没有任何的主观能动性,只是按照老师所给的图纸进行接线、通电,最后得出实验结果。这种实验教学的缺陷在于结论已知,没有任何神秘感。很多学生在没有做出实验结果的情况下,编造或者抄袭数据,造成老师无法判断学生成绩的混乱境地。在教学过程应该逐步用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取代简单验证性实验。这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由于实验结果未知,会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2用仿真实验来代替
现实实验使用教学仿真软件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可以在一台电脑中做多个仿真实验,减少由于实际实验过程中造成的元件损耗,大幅度降低教学成本。另外一方面可以利用仿真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很分析,并根据实际需要自动绘制出系统的特性曲线,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工作量,例如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组态王仿真软件就得到了师生的好评,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工控组态的实验教学。
2.3严抓实训教学
考核实训和实验不同,实验通常是验证某一存在的物理定律和物理现象,而实训通常是完成某一任务,来达到训练的目的。实训成绩的考核是摆在我们面前比较重要的问题之一。针对学生普通反映出的实训教学的打分随意,弹性大的缺点,通过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考核的方法,把一个实训教学课程分成若个的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分成若干个子子项目,每个子子项目都有相应的权重。每完成某个子项目就打相应的分数,最大程度上保证实训教学考核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2.4取消课程设计环节
以相应的实训环节来代替以笔者个人的求学经历和教学经历来说,绝大部分的学科的课程设计环节是失败的,至少是不成功的。传统的课程设计,是在该门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要求,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出一些设计题目,让学生自己完成。例如在学习完单片机课程后,通过安排学生两周的时间内,按照要求,设计出一种用单片机控制的实际电路,并把它制作出来,通电调试、运行,写出规范的设计报告交老师。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常变味了,具体的做法是把学生圈禁在一个带有电脑的大教室里面,给学生布置一个题目,学生在这个教师里面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即可,其中没有任何学生实际动手的内容,这样的课程设计对学生的锻炼是极其有限的。学生通常互相抄袭课程设计报告是常事,老师也没有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来制止这种行为。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取消课程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与课程对应的实训环节。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课程设计对他们来说不现实,在以后的工作中,企业也很难有机会让独立学院的学生做设计,给他们安排的工作往往是实际操作。与其效果不好,还不如让学生多做实训练练手。比如在完成了电子电路设计理论课程之后,安排学生做相应课程的实训环节,在规定的时间按照图纸安装、调试出一个万能充电器,写出实训报告即可。
2.5取消毕业论文环节
以顶岗实习报告来代替我国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环节一直被教育专家所诟病,关于毕业论文的存废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一定程度上这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利益问题。通常来说,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按照工作量计算10个学时,一般的教师带10~15个学生,这就是100~150学时,而老师一学期的基本教学任务就在200学时左右。如果取消了毕业论文,老师的利益会受到影响,高校老师肯定会反对。而且,毕业设计不仅仅对老师有利益瓜葛,而且对学校中的打印社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按照一个学生打印的费用为100元计算(包括初稿和终稿),按学校有3000学生来计算,这就有30万元的经济利益,由学校的几家打印社瓜分。所以,作为利益共同体,学校的打印社也不希望取消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到底对学生多大好处呢?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一般是这样的:通常在大四上学期期末给学生布置毕业论文题目之后,学生就去企业顶岗实习了,根本没有时间写所谓的毕业论文。到了来年的4月底5月初的时候,学校会通知学生返校交论文,并且安排五月中旬答辩。大部分学生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在五月初,写毕业论文的时间都在1~2周。这样的毕业论文到底有什么意义?大家心知肚明。除了浪费纸张扩大内需以外,一点用处也没有。所以笔者建议在一本以下的学校都取消毕业设计,取而代之的是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报告主要让学生写一下在企业中实习内容以及感想,同样也可以安排答辩。笔者经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均可以接受顶岗实习报告,它具有可操作性。
2.6加强第二课堂的教学
加强第二课堂的教学工作,以申请实验室的契机,在校内开展一些诸如电工实训技能大赛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另外,挑选那些对专业有兴趣的学生,组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和挑战杯等等。总之,通过这些比赛,引导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和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探讨通过所学职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造成一种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创新思想火花的碰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
3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好处范文5
关键词:双塔精馏 甲醇回收 应用效果
某甲醇回收装置设计气田含醇污水处理能力为80m3/d(塔操作弹性50%~120%)。装置接收经过预处理后的甲醇污水,产品甲醇浓度≥95%(m%),脱甲醇废水中甲醇含量≤0.1%(m%)。
一、流程模拟
1.工艺流程
2.模型建立及软件模拟结果
通过开展的含醇污水配比试验及甲醇回收系统参数优化,通过建立甲醇精馏装置工艺模型,利用不同含醇浓度的原料工艺运行参数,进而指导现场生产,使双塔精馏效果达到最优状态。
在保障甲醇产品浓度在95%(wt),废水甲醇浓度为0.08%的前提下,通过配伍实验考查进料量、进料温度和进料浓度的变化对精馏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
2.1再沸器的热负荷随进料温度的提高而略有下降,但变化不大;但再沸器的热负荷对进料量的变化较为敏感;再沸器的热负荷对进料中甲醇的浓度在30%以下较为敏感,30%以上影响较为平缓。
2.2回流量受进料温度的影响不大,但对进料量的变化较为敏感,进料中甲醇的浓度对回流量的影响不大。
2.3回流比受进料温度和进料量的影响不大,但对进料中甲醇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因此只要进料中甲醇浓度不变化,进料温度和进料量的波动都不会影响回流比的大小。
因此,为了降低装置生产波动,应保持进料量稳定。在设计处理量下操作,维持物料平衡;进料温度的提高可降低提馏塔的热负荷,因此尽量利用低温废热提高进料温度,减少高温热源的消耗;处理低浓度的进料要采用较高的回流比,较低的热负荷和回流量;随进料浓度的升高,再沸器和冷凝器的热负荷要同时增大,采用较小的回流比。
二、运行情况
在实际生产中,主要根据甲醇进料浓度与进料量合理优化运行参数,以求达到最好处理效果。该厂针对原料水含醇度随季节变化这一情况,对甲醇回收装置不同原料浓度下的各种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
1.现场运行效果
采集该厂1~12月份原料水含醇浓度变化情况。原料水含醇浓度保持在25%以上,选用了2组现场运行稳定后的数据。
原料水浓度保持在28%~35%、36%~42%之间时,塔底水化验结果为0.06%,产品甲醇为96.3%的情况下,得出进料温度、提馏塔底温度、塔顶温度、精馏塔底温度、塔顶温度、进回流罐温度控制范围。
2.低浓度原料水
在实际生产中,含醇浓度在3%以下的原料水进入非含醇污水池,经过污水处理达标后回注。
在原料水甲醇浓度保持在15.16%时,塔底水化验为0.02%,产品甲醇浓度在95.58%的结果下,得出进料温度、提馏塔底温度、塔顶温度、精馏塔底温度、塔顶温度、进回流罐温度控制范围。
三、产品质量分析
1.产品质量
通过上述简单的分析比较,在相同情况下,双塔在能耗方面较单塔效果较好。明显的区别在于双塔精馏产品中甲醇含量,满足了设计产品甲醇浓度95%的要求。虽然一次性投资较高, 但操作费用和能耗相对较低。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装置的能力、产品的要求等指标参数进行选择合适的工艺,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2.分离效果
以表1和表2数据为前提,计算产品甲醇回收量与进料量。计算分离效果时,根据进料浓度以及处理含醇水量,与所得产品甲醇量进行比较,得出相差数。经现场数据统计得出,双塔分离具有更好的回收甲醇效果,实现装置节能降耗的目的。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甲醇回收装置双塔精馏的实际情况,结合双塔精馏软件模拟不同操作工况下塔的运行状况,优化了提馏塔精馏塔的运行参数,并提出了稳定运行的对策,保证了不同浓度原料水情况下双塔的高效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呼延念超.原料及塔底废水甲醇浓度对甲醇再生装置能耗的影响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1,30(3)152-15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好处范文6
关键词:供电企业;反窃电;措施
作为现代生产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电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的保障有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窃电犯罪日渐呈现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的特点,窃电现象的存在严重威胁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对于如何更好地进行反窃电,可以说是供电企业老生常谈的话题。反窃电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还是个法律问题,窃电行为的存在影响着正常、有序的供电秩序,探索反窃电措施,对于维护健康的供电秩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供电企业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反窃电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和探索窃电行为的发生,把握反窃电工作的主动权,保障人们能够享受安全、有序的电力服务。
一、反窃电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一些个人或单位总试图通过窃电行为获得局部利益,造成窃电行为屡禁不止,虽然供电企业也在尝试和完善各种反窃电措施,但效果却不是非常明显,现实生活或生产中依旧存在着各种窃电行为。随着智能技术水平的提高,窃电技术水平也是越来越高,反窃电的难度也是逐渐增加。
1、窃电现象越发复杂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反窃电技术和能力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不良的窃电技术水平也随之在提高,窃电行为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造成窃电行为越来越难以被发现,给供电企业的反窃电行为带来诸多不利。一些窃电行为利用先进的技术,通过远程控制或安装电子设备,控制电能计量表的数字,给反窃电行为带来诸多难度和挑战。一些窃电事件的发生,大多存在着难以现场取证、不好处理的问题,单纯依靠传统的反窃电技术很难起到有效作用,对现有的反窃电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窃电现象的发生也是越来越复杂,单纯利用一种反窃电技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且有一些不法分子掌握和熟悉了供电企业人员的工作情况,利用供电企业员工休息的时间去操作,甚至有的与供电企业内部员工勾结合作,给现有的反窃电工作增加诸多难度,使窃电现象更为复杂。
2、反窃电的技术和管理存在问题
当前的反窃电技术虽然有了明显提升,但是依旧不能充分适应当前的实际需求,对现有的窃电行为中的不良现象无法做到全面、及时的发展和治理。在实际工作中,供电企业缺乏对用电异常客户的及时发现和分析能力,不能准确分析供电中的线路异常现象,对窃电行为发生的范围定位不精准,没有充分重视当前窃电行为中的异常现象。另外,再加上一些供电企业员工不能快速更新和提升自我知识技能储备,没有对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进行有效总结,造成在反窃电行为中,无法迅速排除和确定窃电行为,影响反窃电工作的效率。当前的反窃电管理工作,没有快速得到改善,再加上法律保障的不完善,使一些反窃电行为无法有效得到法律制裁,使一些无法分子依旧能够抓住当前法律行为中的不足和漏洞,放肆地进行一些窃电违法行为。
二、供电企业反窃电的措施
1、完善外部环境,加强内部管理
当前电力法规依旧不健全,给供电企业有效打击窃电行为带来不利影响,这需要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强大有力的法律保障。供电企业在现实工作中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是作为企业,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和挑战,另一方面又从某种程度上代表国家行使电力管理的功能,必须要面对电力供应中出现等各种问题。供电企业在查处窃电行为时,是以企业的身份出现的,只能按照企业具备的权利去维护自身利益,这给供电企业打击窃电行为带来了矛盾和问题,使供电企业在处理窃电行为方面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这就需要供电企业和相关部门有效沟通,寻求积极有效的立法和管理措施。政府要健全相关立法建设,加大对窃电行为的打击力度,让窃电者认识到窃电行为的风险,从而不敢冒险,营造反窃电的严肃氛围。另外,通过完善外部环境,创新反窃电行为的联合执法方式,增加反窃电行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从而加大对窃电行为的震慑力。
供电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的管理工作,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充分利用供电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使供电企业员工处于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中,激发和鼓励供电企业员工探索反窃电技术,避免出现员工工作态度消极、懈怠懒散的现象。对于供电企业内部员工参与窃电行为的现象,要严厉打击,铲除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营造有序、健康的内部工作环境。
2、提高反窃电技术,提高检查效率
面对窃电技术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供电企业要不断探索和提高反窃电技术,加大对反窃电技术的投入,依靠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打击和查处窃电行为。供电企业可以联合科研单位,加强对反窃电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进行反窃电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利用先进的反窃电技术手段,综合反窃电仪器设备和技术,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实现跨学科、多领域应用,迅速、及时判断窃电行为,不给违法企业和个人留空间。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利用技术手段对异常用电客户的分析,尤其是针对那些耗电大的用户,可以作为重点观察对象,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分析供电线路,初步判断窃电行为的范围,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行为。通常可以分析线损情况,对分线区的线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者根据功率因素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用户功率因数的变化,排查可疑用户。此外,在日常的检查和维修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和发现异常情况,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可以通过直观的方法查看表箱上的设备是否完好,检查封印是否有人动过手脚,观察电能表的转盘,把一些异常的电能表作为检查对象,提高现场检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海丽.浅析反窃电技术在供电所管理方面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5(15)
[2]孙秀峰,刘忠宇.新形势下开展反窃电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通讯世界.2015(03)
[3]窦成选.窃电行为及供电企业反窃电的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15(01)
[4]苏红茹,杨华,骆晓雪.供电企业反窃电工作中面临问题与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