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家校合作教育;现状及对策

教育是一个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共同构成的系统,在青少年阶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形式、时间空间上各有优势,促进家校合作教育,才能完善全面育人的教育格局,提高教育实效性。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家校合作教育现状

家校合作教育是以家庭、学校为平台,结合两者教育优势,发挥教育合力的教育形式。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家校合作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教育效果堪忧。

(一)家校合作教育主体联动意识淡薄

1.学校重视程度不足

长期以来,学校都非常重视主流教育功能,强调通过系统的教学计划,职业的教育工作者,常规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塑造。家校合作教育一直没有得到学校应有的重视,相关部门没有将之纳入学校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学校也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和效果评价制度,这使得家校合作教育的顺利开展受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家长认知存在误差

一部分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过分强调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更没有意识到家校合作教育对孩子全面成长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往往持”学校包办教育,父母提供物质支持”的观念,对于家校联系本的填写,家校交流平台的利用等也往往是采取被动甚至应付的态度对待。

3.学生桥梁作用欠缺

学生本该起着沟通家校,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但以下原因,其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首先,学生存在一定抵触情绪。青少年独立意识增强,力求摆脱父母、老师的管束,部分学生将家校合作视为束缚和控制,拒绝联通家庭和学校,人为地分割了家校两个教育环境;其次,学生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差。学生往往认为学习是被动学习,缺乏主动与老师、家长沟通的勇气和意识,忽视了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对于不良家庭教育给自己造成的影响往往漠视或者消极承受。

(二)家校合作教育实践过程存在偏差

1.随意性强,规范性弱

家校合作教育的实践过程往往被定义为每学期的家长会或者随机家访,其教育目标、过程、方法、内容等都依赖于教师工作经验和教学传统,缺乏系统科学的教学计划和相关规章制度,呈现出随意性和零散性,欠缺规范性和计划性。同时,出于学校常规工作和家长日常生活、工作的限制,家长会、家访往往在仓促准备中进行,双方难以就学生的全面情况做深入交流。

2.内容浅显空泛,方法单一重灌输

首先,内容通常围绕学生的学业情况,缺乏对其心理生理情况、人际关系、兴趣爱好与情感需求等方面的关注。这类的家校合作教育浮于表面,忽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难以触动学生内在需求;其次,方法单一重灌输,主要采用家长会和随机家访这两种形式,家长会和家访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与家长的双向互动交流严重不足。家校联系本,校长信箱等途径往往也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效。

二、基于家校合作教育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策略探究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2]

(一)教育主体定位清晰,携手教育

1. 学校完善制度保障,教师明确责任身份

首先,学校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健全家校交流平台使用细则、家校互通车搭建计划、家校合作效果考核体系等制度,确保合作科学化、民主化、常规性、高效性。其次,教师明确自身的责任身份,积极转变思路,明确自己与家长都是家校合作教育的参与者、管理者、决策者,改变过去独揽大梁的意识和方式,采取民主平等、双向互动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同时组织优秀家长示范会、家长互探育儿观等经验分享活动,实现家校合作,家家互动。

2.家长抛弃传统观念,争做“新父母”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3]首先,家长抛弃“唯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积极参与家校合作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就孩子在校学业情况、纪律表现、身心状态、在家学习、生活情况与教师交换意见;其次,家长树立“新父母”意识。“没有合格的家长,就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没有完整的优质教育”。[4]家长应该积极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班级管理模式,学生成长方案,教学效果,逐步从家校合作教育的观望者转变为参与者、合作者,最终成为管理者、决策者。

3. 学生摒弃偏见,发挥纽带作用

首先,学生应该改变对家校合作教育的错位认识和抵触情绪,正确领会家校合作教育对自身全面成长的意义,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情绪,主动的姿态与家长、老师沟通自己在学业、生活、身心发展状况等方面的收获与困惑。其次,学生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纽带作用,促进父母与教师的沟通与配合,拉近双方距离,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教育氛围,促进其教育功效的发挥。

(二) 教育内容兼具广度与深度,教育方式突破传统求创新

1.教育内容实现广度与深度的结合

首先,扩大教育内容的覆盖面。教师与家长要对学生的学业、纪律、宿舍生活等情况进行全面沟通,同时学校应致力于培养“新家长”。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5]教师应该将家长当做自己的“同事”,组织优秀家长讲座、家校合作论坛等帮助家长实现自我发展和教育。其次,促进教育内容的深入。要洞悉学生的思想状况、群体关系、心理活动、情感需求等在校情况,同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父母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模式,课余时间安排等情况。

2.方式追求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首先,坚持并改进传统方式,采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又寻求具体形式的突破,比如组织开展校园参观日,家校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制作家长成长手册,出版家访成果专著等。其次,创新教育方式,巧用网络教育。学校应积极搭建家校合作交流论坛,“我想和家长们聊聊”等家校互动模块,并增强宣传力度,保证平台推广落到实处。同时,学校可以开发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将校园大事件、教学新进展、学生新活动、未来新规划等内容推送给家长,并通过后台软件及时收集家长的信息反馈,实现双方沟通的及时有效性。(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高红星.家校合作――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

[2] 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学习《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3] 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德育;问题;途径

一、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问题

1.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问题

学校德育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机制,对青少年品德发展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当前,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呈现出的新的特点,向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而学校德育由于在课程建设、人员素养、活动安排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育人功能难以有效发挥。首先,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轻视德育课程,看低德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教师也大多从主副科的角度处理德育课程,从而导致了德育课程“副科”地位的明确化。其次,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课,没有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教师和学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德育工作也没有全面开展。

2.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互动是改善学校德育效果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德育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家庭的德育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尤其在存在大量留守儿童的广大农村地区,家庭应该承担的育人责任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也加大了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难度。此外,据相关调查显示,家长与教师的接触主要是通过家长会这一制度化的联系实现的,在有限的接触中,双方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没有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长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与学校能否有效互动也是影响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获得信息,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这无疑对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是有益的。但是与此同时,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负面信息的传播、网络道德的缺失、网络成瘾的危害,甚至有些学生因为网络走向歧途。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差距和分歧很大,有时甚至是两个极端,学校的教育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这样的环境给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更为艰巨的挑战。

二、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轻视德育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想改善现阶段德育工作的问题,首先,教师要转变德育观念。注重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德育工作的理论和技能。其次,学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德育活动,德育课程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最后,建立以对话、合作、交往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的学生兴趣爱好,走进学生的真实世界,学会倾听、理解和宽容,实现师生间的双向沟通。

2.构建开放的学校德育

德育如果只专注于学校范围之内,其效果将是极为有限的,所以必须将家庭、社会和学校组成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首先,学校应主动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协调社会力量,优化社会大环境整合全社会德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利用社会开放的德育资源开展各种活动。还可以与社会积极合作,要求社会加强监督,构建一种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其次,家庭的德育辅助地位不容忽视。家长应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家庭活动,比如游泳、烹饪等,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通过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德育。家长还应很好地配合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家校协同,合力育人。

3.开展网络德育

面对网络时代对现在的德育提出的新挑战,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使之为我所用。首先,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掌握现代化网络技术知识和技能,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发挥德育中积极的引导作用,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网络德育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经常开展一些网络道德的主题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和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最后,利用网络加强学生、家庭和社会的联系与沟通,互通信息,增进了解。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德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应该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技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做好学校网络德育工作。

德育教育是实现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以及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关乎每个青少年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在多元价值和信息时代的挑战之下,面对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发挥学校的沟通和桥梁作用,形成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 中国博物馆 美国博物馆 博物馆教育 青少年 合作伙伴

Abstract As a so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educ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museums. In 2007,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ICOM) adjusted the first function and task of museums to “education”. Since then, museums projec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round the theme of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 for teenagers. Meanwhile, the cooperation and contact between museums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s have get gradually deepened.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have been accumulate also during this exploration practice.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museum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related.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k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has the most developed museum education and China which museum education level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two countries do have differences in museum-school cooperated education. By this analysis, we will find problems and get useful experience or inspiration in ourselves.

Keywords Chinese Museum; American museum; museum education; teenagers; cooperative partner

美作为博物馆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博物馆教育理念和悠久的博物馆教育传统。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美国的博物馆教育早已突破了传统因素的限制,在教育内容、形式、媒介上不断推陈出新,几乎全美90%的博物馆都已建立起与学校的合作伙伴关系。

1 美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对接与融合

1.1 发展历程

阶段一:探索期――博物馆教育处于学校教育的从属地位。

20世纪30年代,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促使美国教师突破学习空间的桎梏,开始有老师尝试到博物馆开展教学,开启了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探索尝试,博物馆也由此深受启发,教育使命感大大增强。

到了20世纪70年代,已经出现了博物馆和学校交互式的学习模式。许多博物馆教育人员走进学校,并且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以兴趣小组为单位的博物馆学习。

阶段二:合作期――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处于平等地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的博物馆和学校正式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合作方案。Hicks就曾指出彼时的“博物馆和学校都在为彼此的合作进行努力,博物馆和学校不再仅仅是资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他们彼此分享交流设计寻找最佳的途径来适用博物馆作为课程资源。”①

20世纪90年代,博物馆中的教学项目成为合作新模式,博物馆根据学校课程设计展教活动以实现合作目标。②博物馆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博物馆学校是指通过学区与博物馆的伙伴关系,共同设计、实施,以落实博物馆学习的学校。平时,学校带着学生到博物馆上课,同时也在博物馆的协助之下,创造展品、展览,甚至在校园内设计自己的博物馆。”③

到了21世纪,博物馆教育的重点则在于进一步探索如何满足课程及学校教师教学的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在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实践的过程中,美国政府还适时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有教无类法案”,以法律、制度引导和规范博物馆教育的发展。④

1.2 美国博物馆教育的特点

美国的博物馆教育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通常,一座博物馆会将四分之三的教育资源提供给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博物馆每年接待学生参观者5500万人次;博物馆根据国家与地方教育大纲,量身制作了各方面的教育活动;每年,博物馆提供1800万小时的课程。”⑤

美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对接的方式主要有:提供到馆参观教学、到校服务、教育资源出借、课程研发(包括博物馆专属课程、学校校本课程、第三方主导课程和博物馆学校)、教师培训与网络服务。⑥总体而言,美国博物馆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自然历史到人文社科、从博物馆到学校、从体验项目到学术研究,从实地教育到网络教育,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

第二,教育设施完备齐全。美国博物馆的教育部门不仅为学生开放专业的实验室、教室,还提供学生所需的各种配套材料。

第三,馆校合作意愿强烈。在美国,博物馆对学生的重视和学校对博物馆的重视促使双方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并从资金、人员、组织、时间等各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第四,注重教师教育。造成馆校合作困难的相当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咎于教师缺乏来自博物馆的专业性指导。因此,美国的一些博物馆在教育活动开展前,经常会开展类似“教育者之夜”、教育者研讨会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与专家学者见面的机会,或是为教师提供各种活动指南或教学资料,甚至以博物馆的科研项目为契机为其提供职业发展项目。⑥

第五,扩大社会参与,形成教育合力。美国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同时,还通过加大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2 我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

如前文所述,面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我国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历程是由20世纪末国家教育部门倡导的素质教育改革开始的。“博物馆博大精深,博物馆教育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重视培养一批复合型的教育人才是现代博物馆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⑦但是和美国的情况相类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博物馆一直处于学校教育的从属地位。不仅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方法上也趋同于学校教育,没能形成独立价值和地位的博物馆教育是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的。

直到近些年来,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使博物馆由学校的从属与附庸发展成为真正独立的社会教育部门。在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随着社会大课堂、中小学校外实践课程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得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走进博物馆,同时也促进了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正规化、标准化、课程化建设。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史家小学联合开发的校本课程《漫步国博――史家课程》,就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国博的展陈资源为依据,共同编写适合小学各年龄阶段和各个学科的博物馆教材,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开展教学。⑧

3 我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问题与启示

3.1 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博物馆教育以其独有的优势和特色,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熏陶、爱国主义教育和魍趁赖陆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制度不健全,对博物馆教育认识不到位。以日本为例,立法部门在1949年《社会教育法》的基础上,于1951年制定《博物馆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博物馆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工作也获得了日本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⑨目前,我国针对博物馆教育还停留在政策性文件层面,法律基础尚需完善。在《博物馆法》未出台的情况下,国家文物局可以通过设立博物馆教育委员会等机构,负责博物馆与学校的联系工作;帮助并指导博物馆制定教育计划、开展教育活动,给予博物馆人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与此同时,政策制度的不到位,也使得一些学校领导和家长对博物馆教育认识不足,形成了只重学校教育而轻博物馆教育的错误观念,没能把参观博物馆当作学习看待,影响了博物馆学习的质量。

第二,博物馆的自身发展有待提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博物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各个博物馆的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很难从人员、资金、设施等方面保证所有博物馆都能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博物馆教育水平低使得教育质量更难以保证。为此,对于中小型博物馆而言,应该围绕“教育”的核心职能,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资源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逐步提高综合实力。只有当博物馆的展览水平、服务能力、基础设施等得到综合发展时,博物馆的教育水平和效果才能有所保障。

第三,与学校的伙伴关系有待加强。“成功的合作需要学校和博物馆之间形成正式、长期的制度性关系并进行广泛传播”,⑩虽然博物馆与学校已经建立了初步合作关系,但是,由于缺乏制度上的保证,使得二者间未能实现持续、有效的沟通和分享,一些新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和模式变成了昙花一现。除了制度上的缺失,学校教师与博物馆教育人员之间缺少相互理解与交流、彼此目标存在较大分歧、缺少开诚布公的态度、缺乏资金支持等都会成为影响双方关系的因素。因此,仅靠一方的努力,博物馆和学校很难由短期的合作发展为长期的伙伴。因此“对于整个合作过程来说,需要彼此具有持续的意愿去发展、试验(尝试)和评价,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要舍弃制定好的全部计划。”Z

第四,博物馆之间合作研究网络的建立。一方面,博物馆各有所长,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帮助青少年发现更多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获得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为其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博物馆发展水平不一,这就更需要通过博物馆之间的相互学习来取长补短,通过分享教育经验、教育案例和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来共同进步,共同服务于青少年成长。

第五,博物馆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加强。除了与学校的合作,博物馆还应在其教育工作相对成熟时,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通过派遣教育专员、提供教育设施、开展教育活动等方式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为青少年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2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首先,博物馆教育是“知行合一”的教育,不能因为博物馆教育的正规化、标准化和课程化,就被学校教育所同化。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博物馆教育理论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结合博物馆自身特点,从教育角度深入挖掘博物馆的教育资源。

其次,博物馆与学校的交流沟通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这既需要博物馆从展陈到教育活动、服务设施、教学资料等方面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也需要学校积极主动地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因此,只有当相关政府部门、博物馆与学校自身、教师与博物馆教育人员三个维度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对接。

注释

① Hicks,E.(1989,September). Museums and schools as partn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78380)

② Sheppard,B. (Ed.). (1993). Building museum&school partnership.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③ 许丽红,高源.美国博物馆学校案例解析及运行特点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

④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66.

⑤ 谢颖编译.美国博物馆联盟探索教育新模式[J].中国文化报,2014-07-08.

⑥ 吴镝.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J].当代教育论坛,2011(5).

⑦ 朱峤.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能力[J].中国博物馆,2015(3):48.

⑧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68-71.

⑨ 段少京.现代博物馆教育工作探析[J].南方周末,2003(1):113.

⑩ 浙江省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与小学深度合作馆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EB/OL].(2013-10-07).[2016-9-6].http:///news/2013-10-07/783184542.shtml

Z 孔立宁.日本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C].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218.

[ Hirzy,E. (Ed)(1996). True needs, true partners: Museum transforming schools. Washington,DC.

\ Ambach,G.Museums as places of learning.Museum News,1986.65(2):35-41.

⒖嘉南

[1] Hicks,E.(1989,September). Museums and schools as partn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78380)

[2] Sheppard,B.(Ed.).(1993).Building museum&school partnership.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3] 许丽红,高源.美国博物馆学校案例解析及运行特点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

[4]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5] 谢颖编译.美国博物馆联盟探索教育新模式[J].中国文化报,2014-07-08.

[6] 吴镝.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J].当代教育论坛,2011(5).

[7] 朱峤.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能力[J].中国博物馆,2015(3):48.

[8] 段少京.现代博物馆教育工作探析[J].南方周末,2003(1):113.

[9] 浙江省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与小学深度合作馆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EB/OL].(2013-10-07).[2016-9-6].http:///news/2013-10-07/783184542.shtml

[10] 孔立宁.日本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C].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218.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 :     大学文化;文化育人;知识育人;

“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1]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组织,大学遵循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而不断创新与超越,大学文化被看作是一所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与灵魂。从这个意义来说,“文化育人”已成为大学核心任务。由此,高校德育本质内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转变。本文以大学文化为底蕴,在德育实践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的“真”、主体内在的“善”和自身尺度的“美”的要求,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

一、“遮蔽”与“去蔽”:高校德育的文化属性

大学作为思想文化宝库、人才培育摇篮、传承创新先驱,其教育实质在于通过文化传承、觉醒、创新,培育人、教化人、塑造人,形成健全完善人的品格和心性。新时代,在探索知识真理的道路上,大学之道通过追求特定目标、内容、方式和风格等形成的大学文化来塑造,从逻辑上确证了高校德育具有天然的文化属性,客观存在着道德教育和大学文化之间脐带性关联。德育具备了大学文化品性和特质,承载文化机体的强大基因,延续大学文化育人使命和功能。在现实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在知识与人文、工具与价值、个体与社会之间多重悖反的选择,而现实往往消解高校德育的文化属性,遮蔽大学文化育人意义。

高校德育实现文化本性前提遵循的不仅仅是“事物法则”,而更多的是“人类法则”。因此,需要改变人与自然的疏远,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分离、理论与实践的背离的现实状态,不能仅仅探寻客观的“规律”,需要重视分析“意义”、着眼“人事”、释明“价值”,从而实现“下学而上达”。从人内在精神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出发,从“遮蔽”到“去蔽”过程,实现从“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的跨越。以“人的文化性存在”作为德育的逻辑起点,凸显高校德育语境中文化、人、德育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内涵。随着大学文化不断演进,逐步构建了高校德育生成的特定场域,不仅涵盖了主体间性活动的过程,而且囊括了人的主体性活动的表征和多元样态,蕴含着德育过程及其样式的图景。同时,人的实践性作为文化存在的特征表达,聚合多元文化、平等对话、异质共生等思想元素,从理念、目标、内容、形式等维度,构建多元多维主体间性的高校德育文化生成成为可能。

二、精神成人:高校德育的本质回归

1. 表征性审视:“隐性”与“显性”。

高校德育作为有机整体表现为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两者各具特色,功能各有差异,显性德育侧重强化德育社会性功能,隐性德育侧重增强德育个体性功能,在德育实践中有机统一,互为交叉、互为转化、互为渗透,只有显隐融合才能相得益彰,有效拓展德育空间、开辟德育渠道。如果把显性德育比作是经过精心选择和目标设计德育教育“硬件”的话,那么隐性德育则是实现德育教育本质表达的内隐式“软件”。在“以人为本”与“回归生活”德育逐步由理念走向实践背景下,隐性德育重要性得以再次彰显。将教育融会于校园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之中,在学生个体道德提升、素养培育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隐性德育内容和方式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方式隐蔽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主要作用于“无形”的“文化氛围”之下,蕴藏于教学活动、管理工作、学习情境之中。二是过程间接性。隐性德育将德育各种因素渗透于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及主体交往实践的过程之中,从“知道”到“体道”,通过“无知觉解”的领悟有所得,衔接起主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从而完成德育目标的终极实现。三是作用实效性。转变传统“灌输”方式,在“体道”过程中,从日常生活场域和显性德育无法覆盖的空间内接受德育信息,发挥隐性德育的感染渗透功能,使教育更具有生活气息,更贴近学生实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实现知行转化的自我教育过程,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

2. 过程性审视:“人化”与“化人”。

文化作为大学灵魂和精神内核,与德育之间具有天然的不可分的关联性,反应德育本质属性。文化的本质是人类以“文而化之”“化而文之”的动态过程,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化育成为主体精神成果的过程,是“人化”与“化人”和造物与成人的双向运动过程。文化活动是现象、意义与行动的耦合,因此,德育主体间的交往互动、德育媒介的循环反复、文化价值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介入,形成互生互补、生机勃发的整体,达到“文以载道、道以化人”目的。首先,文化过程就是人自身的本质不断形成、发展和深化过程。在“人化”和“化人”共生作用中,人自身得到了提升和超越,人作为德育主体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出新对象的能力就体现出文化的主体建构性。其次,两者共生实现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超越。德育主体在教育场域中实现切身实践后,将文化价值内化为主体精神并形成习惯和行为过程,对德育文化各要素之间再优化,形成更趋于稳定的和谐状态,实现“向文而化”和“化文成人”德育价值意义,完成德育走向上的“文化自知”,特征上的“文化自觉”和功能上的“文化自适”,使之成为得到普遍认同、具有普适性的引导和约束能力和表征指向实际需要的德育文化生态。

3. 价值性审视:“精神内核”与“文化认同”。

“大学文化身份是社会对大学作为文化性组织的认同。即承认大学是一种文化属性的社会组织,不是具有政治属性的组织机构(如政府、议会或党派),也不是具有经济属性的经营机构(如公司和企业),也不是具有军事性质组织机构(军队)。大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的组织机构。”[2]在当前转型时期的德育需要寻找新的植根土壤和生长点,从而扭转和改变目前高校德育的疲软、焦灼状态。首先,涉及文化身份承认问题。英国思想家斯图亚特·霍尔指出,“身份从来不是单一的,而是建构在许多不同的且往往是交叉的、相反的论述、实践及地位上的多元组合。它们从属于一个激进的历史化过程,并持续不断地处于改变与转化的进程当中。”[3](P4)这要求德育尊重多元化的也是特定的“身份”要求,发挥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间性”,正视文化身份差异,要求承认并尊重多元与个性,从而努力寻找文化育人和个性培养的契合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其次,涉及价值认同问题。作为独特的文化组织,大学承载着内在的文化使命,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不仅应作为高深学问的学术文化存在,更应回归为一种精神内核的存在本原,其目的就在于使知识人转变为文化人,真正结成知识共同体、学术共同体、道德共同体。在大学德育过程中,各主体间具有系统整合的思维和包容开放的视野,协同培育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感,基于共同价值、情感和信念,达成共同愿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共识“最大公约数”,追求整体目标的最优化实现,真正达到德育本质的价值旨归。

三、高校德育的实践路径

1. 教育文化场域的生成:人格培养和文化化育。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核心所在。[4](P73)德育在本质内涵上是“人”回归,高校德育本质围绕“什么是人”“人是什么”展开。简言之,其核心要义是如何“必须成为人”。当德育主体自觉反思现存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合理性和相互转化时,这也成为具备“成为人”的选择从意识、能力与行动成为可能。根据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可以认为主体人格和文化精神的培育是在惯习、文化资本、教育场域等要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也是社会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可见实现高校德育本质的框架路径在于教育文化场域形成和建立新型师生对话式教育关系。首先,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共享机制,启发个体之间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共享知识、经验和情感。对话式教育鼓励主体间各抒己见,平等对话,思辨明理,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与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条件、基础和背景,通过对话活动形成对话惯习,从而加强认识能力激发潜能,将道德观念育化“成为品格的一部分从而成为行为的工作动机的一部分”[5](P8),实现知行统一。其次,从多元化地创设体验情境。充分发挥主体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高校营造良性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构建积极进取的教育环境和主流文化的趣旨,形成寻求“真、善、美”的适宜场域,不断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尊重个性差异,适应多样性的要素和个性化培养。

2. 学科体系的构建:注重文化育德的层次与结构。

从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整体结构和多元形态等多种成分所蕴含的整体价值观的视域中,科学设定高校德育学科体系,注重层次平衡与结构性,是实现高校德育实效的基础路径。第一,注重本土优秀的文化资源,整体发展的导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的中国化理论成果为依托,使高校德育具备天然的历史遗传性文化基因和现实主流文化引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现实的目标导向,超越德育的工具性取向,优化德育统领性目标导向。第二,完善学科结构,推动分层次协调发展。高校德育的一般性要求重在对基本社会规范的培养,如公共理性教育、人格培养、心智开发等,完成德育对个体价值功能实现;高校德育的理性化深层性要求,重在回归对人的生命的自我生成和自我实现,在教育主体间形成了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并在潜移默化中成为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情感力量”“理想信念”和“价值归属”,突出反映在个体对社会的适应性功能的体现。第三,德育的实效性最终靠实践检验,是高校德育的实然性根基所在。以人的现代化发展为目标主导公民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以文化自觉为导向厘清德育的走向,高校德育在党建工作、学科研究、课堂教学、日常生活等多角度进行整体文化构建,实现理论与实践上突破,使形而上的理性与实践相统一,发展成为学校独特的文化精神。

3. 价值体系的优化:“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融合。

高校德育坚持“文化育人”,更为关注“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6](P4)。从专业化教育的知识扩大到整个文化领域,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兼顾思想性和文化性价值,工具性效用和价值性导向。首先,突出人的生活世界的主体地位,更多地回归生活世界,在活动、实践、生活中建构有意义的道德知识,将行为习惯和情感孕育于现实生活之内。杜威指出,事实上,学校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就是获得知识的问题——这种知识与冲动和习惯的系统有联系。学校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7](P374)把握好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需要正视核心价值在生活世界中“意会”的本性,并贯彻到党建工作和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其次,重视“默会知识”和“对话体验”等教育方法论价值,构建新的思维范式认识生活世界。不再停留于仅满足于自在的“是什么”,而能以“为什么”和“应如何”的自觉态度对待生命和生活。使文化成为接续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命脉,重新成为知识的重要依托,实现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过程充满文化精神。如此恰当地、有限度地运用生活图式和重复性实践,促进“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融合,赋予实践活动以文化自觉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 2002.,(10 ) .

[2]施小光.文化传承与创新:现代大学新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32(3).

[3][英]斯图亚特尔,保罗杜盖伊文化身份问题研究[M].庞璃,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0.

[4]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2.

[5][美]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家校沟通合作;家长会;多向互动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合作的主要渠道,也是联系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重要桥梁。然而近年来,家长会的多向沟通功能日益减弱,成了单向的“成果推介会”、“表彰会”、“批判会”这类“独角戏”。 学生抗拒,家长敷衍,老师纠结。探究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担负“家校沟通桥梁”重要角色的班主任,应勇于创新,赋予家长会更多的教育内涵。笔者在近两年的工作实践中,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一、充分调研——创造多向互动的有利条件

要使家长会不流于形式,就要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首先,要对本班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务求比较全面、充分。有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只谈成绩,对学生的性格、习惯、成长状况等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连学生姓名与本人都对不上号,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可以通过信函、校讯通、邮件等形式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家长的诉求,找到合适的切入口。家长反映最多的是希望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也有的提出能否就科学育人的问题进行沟通。针对这些诉求,班主任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策划、布置,为有效互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此外,还有一个群体不能忽视,那就是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学生的角色都是被动的,甚至是被排除在外的。可是作为家校合作的最终落脚点,他们又怎么能缺席呢?研究表明,高中生自我评价日趋成熟,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要求深入地了解和关心自己的成长。只要教师、家长引导得当,是可以产生“1+1+1>3”的效果的。为此让每位同学进行短期的自我规划,并反思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等,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不少学生都谈到自己的任性、烦恼,希望家长不要只关注成绩,希望和老师像朋友一样对话等等。这些信息为家长会的成功举行增加了助力。

二、精心准备——搭建多向互动的坚实平台

教育活动过程因互动而创生。亲子、师生之间以及家校双方能不能实现同步有效沟通、互动呢?家长会正是一个绝佳的平台。首先,要促成家校互动。比如我有意安排了家长给自己孩子颁奖的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次,让学生参与策划。为此,我精心挑选了热心、会策划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团队,他们策划的亲子互动游戏,如“蒙眼摸手”、“亲、子 关爱大比拼”等,深受家长和同学的欢迎。既完成了任务,也受到了教育,发展了能力。此外,教师发动学生策划、准备的过程,也是难得的师生沟通、互动的机会。不仅发展了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互信与了解。

三、真情沟通——营造温馨感人的互动氛围

互动成效的好坏取决于互动双方的参与程度及沟通效果,而参与者内心的真情实感能否得到触动与释放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班主任作为沟通互动的主导方面,作用至关重要。我将家长会设计为三个版块:第一环节是家校沟通。班主任重点介绍班级建设和发展情况,同时,呈现学生全面进步、成长的状态,多肯定、表扬。让家长真切感受到教师工作的细致、负责的态度以及对学生的关爱。家长又怎能不受感动呢?第二环节是亲子沟通、互动。把同学们也请入会场,并由学生自己主持。先请家长给自己的孩子颁奖,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也让学生与家长分享收获的喜悦。接下来,由几位同学朗诵文章《妈妈,请别对我发火》,抒发孩子们内心的渴求与期待。然后就是亲子互动活动。我们设计了“蒙眼摸手”、“亲、子 关爱大比拼”等活动,大家忘记身份,消融隔膜,真情相对。最后,一起观看视频故事《一斤母爱》。此时,整个会场场面十分感人,很多家长与孩子相依相拥。这正是真情的流露,也是人之天性。最后,班主任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沟通,效果已是水到渠成。大家都消除隔阂与防备,敞开心扉,还会有什么障碍呢?

四、用心经营——延续多向互动的长久效应

班主任和家长建立起的互相信任、协调一致的合作关系,是形成家校良性互动、合作的重要基础。如何有效利用家长会这个平台产生的正面效应,并使它长久发挥作用?班主任要用心经营,要有经营意识。首先,要让家校沟通维持常态。有的教师开完了家长会就没有了下文,家校合作的效应无疑大打折扣。因此,对一些家长关注又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主动、持续沟通,并及时肯定孩子取得的进步。其次,要善于开发教育资源,放大家校合作效应。家长会只是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由这个平台累积的互信、合作关系,我们可以把它充分放大。如成立家委会、举办家长沙龙,建立班级网页等,最终实现三方共赢。再者,进一步改善亲子关系。班主任可以有计划地开展系列班集体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如登山、远足等。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两者在教育学生成才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在教育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班主任应勇于创新,开拓视野,有效、充分地“盘活”教育资源,使班级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走向德育专业化.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9

[2] 陈录生,马剑侠.新编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10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价值认同

[作者简介]杭瑞友(1965-),男,江苏姜堰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骨干院校建设办公室,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和会计教育研究;葛竹兴(1960-),男,江苏姜堰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骨干院校建设办公室主任、教务处处长,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和动物药品检测技术研究;朱其志(1986-),男,江苏宿迁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助教,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江苏泰州225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农业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价值认同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苏农办科[2011]28号)和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基于实训基地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1JSJG3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18-0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发展类型,除了具备高等性外,还因跨界教育的属性具有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跨越了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的界域。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高等职业教育界已达成共识,但是校企合作的深度远没有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找准校企双方合作的契合点是高等职业教育界不得不思考的紧迫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机遇

校企合作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理论教学与学生参与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或通过合作将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进行融合,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通过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办学形式。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批掌握了先进技术和标准、与国际接轨、具有先进文化和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经成长起来,这些企业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能否适应这种变化要求,对接企业的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校企双方在“人才”上找到了共同点,这为双方深度合作提供了空间。

二、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明确的共同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终身教育、社会服务等功能,必须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企业要生存发展、培养人才、扩大市场、实现盈利等,也需要与高等职业院校联系,但囿于时间精力、局部利益、风险责任等矛盾和冲突,达成不了价值共识,合作的成效不明显、时间短、流于形式,离“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研发、合作发展”的目标有很大差距。

(二)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实现校企合作最本质的问题是找到并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契合点,只有达到双赢才是一种良性的、稳定的、可持续的互动机制。校企互动机制是指校企之间紧密合作、互动互促、旨在双赢的运行方式。由于校企合作的时间短、政府推动不足、合作主体认识不到位,特别是缺乏合作的动力,认识不清合作价值所在,因而校企合作并没有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实质性对接,更没有形成文化互融、资源互补的机制。

(三)缺乏互通的合作平台

企业与行业、产业的联系密切,只有需要用工时才与学校发生联系。作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政府层面没有一个专门机构来统筹、组织和协调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在国家示范校、骨干校为主体的推动下,虽然建设了一些理事会、董事会、校企合作委员会、产学联盟、产学园区等合作平台,但“办学与合作成为两张皮”,效果并不明显。

三、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价值认同(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主体的价值诉求

1.政府的价值诉求。政府是校企合作的主导者和管理部门。从政府的角度看,高校和企业是政府创新系统的两个关键支柱。高校主要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企业进行开发研究。高校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但科技转化和市场推广能力薄弱,而企业正好相反。相对于高校,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更为充裕,如能促使高校和企业两大创新主体相互结合,则可优势互补,从而在战略上实现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政府需要企业与学校加强合作,形成合作机制。

2.行业协会的价值诉求。行业协会是校企合作的指导者和中坚力量,它是政府、学校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行业协会是职业资格标准的主要制定者,是市场信息的传播者,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主要管理者。因此,行业协会需要企业和学校这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形成合力,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3.企业的价值诉求。企业虽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单元,但其在竞争中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第二位的。不管是企业的生存还是发展,人才始终是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

4.高职院校的价值诉求。经济全球化、高科技应用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挑战迫使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要有系统性的转变,才能有根本性、突破性的进展。具备完成复杂工作过程中任务的胜任能力单纯依靠学校培养是行不通的,学校没有企业适应生存和发展的竞争环境、管理环境、文化环境,因此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实行校企合作办学。

5.学生的价值诉求。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将学术教育和高职教育人为地划分为两个不平等的主体,导致全社会形成成绩差、偏科、能力弱、贪玩的学生才去读职业学校的偏见。每一位学生都想获得尊重,都想习得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品德,在社会的生产实践中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价值认同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米德认为,认同是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从每一个互动场合的具体他人处获得暂时的自我想象,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把自己归属于某类课题的自我概念。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认同是一种称为“集体意识”的东西,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认同作为人类所特有的认知方式和结果,总是与社会发展相始终,并且认同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认同问题。根据接收学原理,任何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变化,都是受需要驱动、价值参与的。即以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衡量标准,首先对外界思想信息进行价值评判。只有那些符合自己利益或需要的外界刺激,才能被认可和接收。

校企合作是多元价值观下的价值共识。价值具有主体性的向度,在实践活动中是人的“内在的尺度”,但价值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和事实直接相通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追求和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不断认识和评价价值。作为校企合作功能的交集—教育价值,已经为合作参与方达成共识。同时,学校和企业是社会组成单元中不存在竞争关系的两类完全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尽管各自的目的不同、产品不同、组织结构不同、作业管理不同、运行体制机制不同、资金运作方式不同、文化不同、理念不同、社会责任不同等,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而企业需要素质高技能人才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从社会分工的纵向角度看是前后道工序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出口”,一个是“进口”,两者之间存在合作的必然。从横向角度看,学校的教师也需要转型升级为“双师”素质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企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需要对老员工进行培训,两者之间存在合作培养的可能。从本质上看,学校和企业都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种天然的依存关系就构成了校企合作的共同基础和价值所在,即价值认同。

(三)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核心价值

1.校企合作核心价值。任何一种事物的价值,都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一是该事物的存在对人的作用或意义,其二是人们对于这种价值的认识和评价。虽然合作主体的价值诉求各不相同,各自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但都可以归纳为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等。在校企合作中,合作与不合作、短期合作与长期合作、浅层合作与深度合作,都与其是否认同合作的核心价值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核心价值是一种主导价值,并以它为统领,建立和形成这个合作的价值体系。一般说来,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应该是“共同”的,亦即是社会各界“共同”承认、理解、信奉、遵循的思想和观念。这种思想和观念的价值趋向应该是普遍性的,而不是局部性或个体性的。它能够唤醒和凝聚的力量是社会整体的力量,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力量。其次是社会各界对共同价值体系的承认、理解、信奉、遵循,是发自内心和自觉自愿的,而不是被外在的社会其他方面的力量强迫或强加的。最后是这种共同承认和信奉的思想和观念,能够转化成人们的职业行为和社会性行动,进而能够形成一种社会性的集体意识和时代性潮流,推动一个崭新时代的产生或社会文明热潮的兴起。

在不同的语境中,人们所用的“价值”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校企合作的核心价值取向自然聚焦于教育,即这个核心价值就是教育价值。在企业合作中,价值的重要内涵是功用,相当于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意味着当人们说某事物或某做法没有价值时,实际上指的是该事物在功利上失去或没有功用。教育的价值主要通过教育功能表述。实际上,功能是一个系统因其要素与结构而产生的一种客观性的作用;而价值则是基于这一客观作用特定客体向价值主体呈现出的主观性的意义。人们在教育功能认识上出现的偏差,比如出现功能观上的“教育万能论”和“教育无能论”的错误倾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用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取代了对教育功能的客观分析。

教育价值不同于教育功能,两者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教育价值就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种客体,对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发展需要的一定满足。教育价值表明一种社会关系,即教育活动这一实体与人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由于价值的载体是人,因而人是价值体系的核心。世界人任何事情的成功与否都取决于人。只有人的发展,事业才得以进步。当然这里教育的“人”既包括企业的员工,也包括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教育育人的实质就是使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良好思想品质,形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价值包括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教育的外在价值,教育的外在价值是指实现别的目的的手段、方法或途径,教育的内在价值是指为了知识而教育、为了能力而学习、为了真理而学习和教育。

2.校企合作核心价值的生成。20世纪中后期,“人力资本”理论曾盛极一时,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呈现出史无前例的热情,而实际上它们都表征着现代社会和个人作为教育资源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对教育价值取向”的巨大变化,如今的校企合作表现得如此欣欣向荣,这是这一“变化”的写照。

校企合作中,要形成合作教育的核心价值,首先需要提炼合作价值,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校企合作的核心价值应该从合作的现实情况出发,体现成员共同的思想,真正挖掘属于自己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所沉淀下来的良好价值观。校企合作的核心价值是教育价值。其次要传播价值。合作各方要利用各种有形的宣传、培训、专门组织的主题交流活动、典型示范、各种仪式等各种途径来进行宣讲,让成员感觉到校企合作的核心价值所倡导的理念耳熟能详、无处不在。再次要运行制度,保障合作的价值“落地生根”。制度是合作各方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通过建立健全合作各方认可的制度,并切实有效地运行,才能使得合作价值得到有效落实。最后要通过合作文化不断塑造教育价值。合作文化在校企合作中处于关键地位,发挥着正面的积极作用,推动着校企合作的发展,关乎校企合作的成败,需要合作各方精心培植。

(四)校企合作教育价值认同路径

学校与企业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两个不同的文化主体和经济主体,要实现在多元价值观体系中寻求教育价值的认同,首先,需要从价值冲突的根源入手,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两类不同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缺陷,要正确认识文化冲突的客观必然性和相互依存性。在文化平等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协调冲突,争取把文化冲突转变为文化融合。其次,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学校和企业各自都有自己的使命,只要在教育价值上认同,教育资源上共享就能够达到合作的目的,应该有所取舍。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合作教育价值的认同应该是建立合作主体内在自觉基础上的主动认同。价值认同有平面的、完全一致的认同,也有以差异为基础的立体的认同。主导价值并不否认价值的差异,仅是在多种价值观点组成的价值体系中代表该体系的总方向,对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起着统帅作用的价值。对校企合作教育价值的认同过程既是合作主体的价值观的转化过程,同时也是个体价值、共同体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等与教育价值之间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过程。通过教育价值的认同,形成一种共同的合作境界。

(五)提升校企合作教育价值认同度

在现代社会,企业和学校不再是教育价值的对立者,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教育价值共同体。在校企合作中,不同主体之间利益上的矛盾和差异必然要通过价值观的不同和冲突表现出来。合作的过程不仅是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的过程,而且是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相互理解、认同的过程。价值冲突与价值认同相伴而生。因此,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学校应不断吸收“他方”的价值,在价值认异、价值共享、价值认可的过程中,重建现代校企合作的教育价值,以不断提高合作各方的认同度。

校企合作需要从利益需求认同提升到教育价值认同,“以势交者,势尽则疏;以利交者,利尽则散”。利益表现为显示有用性,而价值表现为超越追求性。在追求价值时并不排斥利益,反而是相得益彰。但在合作一方暂时利益得不到满足,能坚持合作的,一定是价值认同在起着关键性作用。为了实现价值,可以抛弃自我,牺牲自我。只有校企合作各方共同参与,认同合作价值,化解单纯的功利和庸俗的实用目的,凝练文化、彰显理想、升华价值,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觉认同,才能构建稳定的校企合作价值共同体。

四、建立校企合作教育价值共同体

共同体是指基于共同目的而构建的成员之间及所有成员的关系的总和。共同体存在形式以及组织结构的不同,使得生活在共同体之中的人的存在方式和自由程度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并决定人的不同需要和身份认同。它具有结构性(确定的位置)、普遍性(共同的目的)、开放性(成员构成)、公共性(公共领域)、实践性(成员行动)等特点。不论何种共同体它都发挥着两个基本功能,一是生产和再生产功能,这是共同体存在的前提。二是教化功能,即为了共同体秩序的稳定,承担起一定的教化和培育成员的功能。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组织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在校企合作沟通时,往往会因体制、机制、文化、价值、利益、目标、运行方式等的差异而产生分歧。因此,校企合作主体有必要在价值认同的基础建立自己的共同体。校企合作价值共同体是指在政府主导和行业指导下,掌握了先进技术标准和管理方法、具有先进文化生产力和战略发展眼光的企业与具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能力的职业院校围绕教育价值目标,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偿使用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实行“五个对接”的系统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的学生和企业员工的教育共同体。

这样的共同体不仅具有利益的一致性,更具有价值的一致性,它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成员之间彼此信任、互相依赖。校企合作价值共同体根据“共同的价值目标”运行,这样的共同体一旦形成,每个共同体成员就会成为具有“同质性”的个体,虽然每个成员都具有特定的身份,但他们是作为共同体的一个整体的部分发挥作用。实质上,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天然具有价值目标的一致性,这也决定了达成价值共识,建立校企合作价值共同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建立校企合作价值共同体的前提是政府指导、行业主导,基础是合作主体必须从各自为政走向价值认同,关键是加强合作平台建设,这既需要成员自己的理性回归,更需要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努力,推动合作主体重构以教育价值为核心的价值认同体系。学校也应该反省自己,是否有实现这个价值观念的坚定信念,是否有实现这个目的的教育能力。企业也应该反思自己,为何高技能人才如此短缺,为何难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只有校企双方尽力实现文化共融、资源共享、价值共认,才能建成校企长效合作的教育价值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张俊英.学校与企业:校企互动双向介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洪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1(5).

[3]王长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DB/OL].,2009-01-09.

[4]檀传宝.教育是人类生命价值的中介——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J].教育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