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技术的创新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技术的创新特征范文1
【关键词】信息时代 高校图书馆 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越来越强,高校图书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快速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和技术传播纽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的要求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时代下的新特征
1.图书资料数字化建设新特征
图书资料的数字化采用的知识信息的结构和系统化,借助存储介质新的全文存储与全文检索技术,能够存储海量的知识信息资源。全文存储的新方式光栅扫描方式,能够存储大量全文文本,综合利用现代各种技术手段,提高全文检索性能和速度。因此,数字图书馆建设是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图书资料数字化也是现代高校图书馆新特征之一。
2.学科专业化借阅模式新特征
高校图书馆需要为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的师生提供专业资料信息服务,而图书馆专业化借阅模式更能满足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打破传统的藏书模式,除旧布新,加强专业化借阅模式的创新,从而提高图书馆借阅水平。需要加强学科专业资料的梳理和归类,图书馆下属各个部门如流通部、阅览部、采编部要密切配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科专业化借阅模式的探索,建立一套新的图书借阅制度。
3.数据检索系统新特征
数据检索系统能够及时、快速、准确地检索资料,从而变革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数据检索系统能够查阅图书馆业务处理的各种信息及其变化,以及这些信息的各种账表,设计操作方便,数据安全,易于维护和升级。因此,数据检索系统是现代图书馆资料管理的重要特征。
4.图书建设模式新特征
高校图书馆服务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师生。各个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均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专业。但各个高校图书馆在图书建设方面浪费与闲置普遍存在,同时,高校对图书建设投资有限。因此,在图书建设方面如何根据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科需求,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建设适合本校学科发展的图书建设模式也是各个高校图书馆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图书建设方面,应依据本校各个系、各个专业特色加强对专业学科文献信息筛选和科学整理、加工,从而建设适合本校学科需求的专业学科文献信息图书馆。根据本校学科优势和学科特征、图书馆馆藏规模,创新地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建库模式,扩展文献信息资源采集渠道,及时更新信息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适合本校学科发展的图书资料体系。
二、高校图书管理员在新形势下的素质要求
1.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文化知识
现代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图书的编码、借阅、网络服务等功能均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因此,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素质是信息时代下对图书馆管理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建设高水准图书馆的重要保证。同时随着世界学术和知识的广泛交流,英文文献是目前世界文献的主流文献,深入挖掘网络信息资源,了解最新学术动态,提供更高质量服务,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文化知识的素质和信息加工能力是图书建设中图书管理员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要求。
2.较强的知识交叉综合能力
信息时代下要求图书管理员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图书情报、计算机和外语知识的交叉综合能力。信息时代下图书馆借助现代信息,使文献资料信息化,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使图书管理方式进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因此,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管理模式需要管理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文献资料传播和利用机制把握、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处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英语等技能的交叉综合能力素质要求。因此,管理员知识交叉的综合能力素质是信息时代下图书文献信息进行高效交流和传递,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
3.主动创新和服务意识
创新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原动力。图书管理作为知识储存、传播、交流的载体,更离不开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信息时代下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迅猛,新的科学思想和技术不断涌现。图书管理员只有不断学习、主动创新图书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扩宽创新思路,才能积极挖掘信息资源的服务功能,使图书馆成为新知识信息资源和信息传递桥梁。因此,建设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离不开主动创新和服务意识的素质要求。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素质建设要求
1.加强创新思想培训
信息化时代下,需要打破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单一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在管理和服务中积极主动探索新的模式,树立优质服务的目标;需要加强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及时掌握知识信息资源的信息动态,创新地提高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适应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要求。
2.加强新技术培训
信息时代下新技术不断涌现,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兴起,加快图书资源数字化和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加工,为高校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提供全面快捷的数字资源信息服务。因此,需要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相关计算机技术和手段的培训,并加强对科普和外语文化的学习,通过多种模式和途径对图书馆管理员进行系统化培训,以适应信息化和网络化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要求,不断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3.加强激励机制改革创新
提高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质量,需要加强激励机制模式的创新。探索新的激励模式,是以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为目标,促进管理人员主动创新的思想和动力。图书馆管理工作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需要掌握多种专业技术技能,如检索工具、情报文摘、数据库、光盘、声像等高科技信息服务手段,也需要上架整理书库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员待遇差、职称晋升难、社会地位低,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因此,如何建设完善的激励机制,调动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待遇和地位,尊重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业绩和精神需求,鼓励赞赏图书馆管理员个人价值和劳动成果,物质与精神激励融合,创造一个和谐自尊奋发进取的气氛,加强工作环境的建设,使管理员在舒心健康的工作环境中迸发自己的思想从而根本上提升图书馆管理员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
四、结束语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对管理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创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加强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才能为高校教学科研对文献信息需求提供多元化现代服务模式,才能适应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综合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方延明.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1991.2.
[2]房敏.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岱宗学刊,2010.3.
[3]邱娟.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高校管理,2010.
数字技术的创新特征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数字技术;传统艺术;融合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源于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在视觉表现方式上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突破了传统艺术形态,改变着人们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传播方式。
近年来,新媒体在中国可谓是最时尚的境域了,随着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新媒体的概念也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观念。与此同时,它对艺术的影响力也是较为深远的,随着当代艺术表现手段的多样化与多元化,新媒体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达方式打破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带来了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与尝试,在艺术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思潮——新媒体艺术。
1 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新媒体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欧美,随着电视机在美国的普及,美国也是最先使用便携式摄像机拍摄的国家,因此,录像也就成为新媒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到60年代末,便携式录像设备逐渐开始被艺术家用于艺术表现之中,出现了最早的新媒体艺术形态,随后,实验电视节目的出现也为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进入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更加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传播形式。如:继2001年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之后,2006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上,以“当代文化中的艺术与科学”为主题,提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是当代文化建构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 21 世纪人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形态已经引起当代艺术家与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新媒体艺术最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出现了一批较成熟的作品和新媒体艺术家。1996年9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展览,这是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集中了张培力、王功新和陈绍雄等中国第一代数字艺术开拓者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后来,该展览被定位为中国当代新艺术中的重要里程碑。
1.1 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的界定
何为新媒体?新媒体是指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新媒体的外延也不断扩大。全球最具规模的艺术网站——根茎网(http:∥)的创办人马克·崔波(Mark Tribe)在1996年对新媒体(New Media)进行了界定,把光盘(CDROM)、网络艺术(Net Art)、数字录像艺术(Digital Video)、网络广播(Net Radio)等作品作为了新媒体的统称。而新媒体艺术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从传统艺术中派生和发展出来的,它不同于绘画艺术、装置艺术、人体艺术、环境艺术等艺术形态,它是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呈现、传播、鉴赏和评价的艺术形态。
新媒体艺术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数字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与日渐成熟,新媒体艺术的范畴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很难为新媒体艺术做一个准确的界定,新媒体中的“新”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性的形容词,更新的东西出现后,新就变成了旧,所以,新媒体中的“新”应该是泛指当前时代较前沿的技术手段。目前,我们正处在数字技术的不断增长与创新的时代,而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敏锐的感觉到新技术带来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媒体艺术的外延不断扩大,数字技术的创新成果对艺术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和研究者对这一新媒体艺术形式的重视。
1.2 数字技术的语言形态
艺术的内容是通过艺术语言而表现出来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数字技术以自身的强大功能,成为了重要表现手段,无论是视频艺术、数码艺术还是交互艺术等新艺术语言形态,都与数字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作为来自于历史的延续和丰厚文化积淀的传统艺术,是文化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类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它通过自身的文化内涵塑造着国家的形象,树立着民族的自尊,也展现着一个国家的风采,是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探究为传统艺术语言形态的表现与扩充注入了新鲜血液,如:数字视音频影像技术,数码二维技术、数字三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感应技术等,它们使传统艺术的表现与欣赏更为立体、效果更为真实、互动方式更为新奇,成为传统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新艺术语言形态。同时,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也需要多种形式的技术手段,数字技术为传统艺术的表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貌,展现出传统艺术在发展与传承中独特的艺术语言特色。
2 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也在日益转变,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已渗透到人类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也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将数字技术全面应用到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充分利用新媒介重新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文化品牌,保存传统艺术的精髓。
2.1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是主要以数字手段为媒介的新兴艺术,它生长的土壤和存在的环境完全依赖于科技社会。传统艺术是历经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它经久不衰、博大精深、意蕴丰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在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艺术是指随着时代不断演进、材料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提高,运用新技术手段创作的具有时代特征、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新技术和跨媒体的表现手段。新媒体艺术在表现形式和构建形态上与传统艺术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技术为传统艺术创作注入了全新的艺术观和思维方式,呈现出新特征、新面貌,也为传统艺术提供了更方便的绘画手段,打破了媒介材料的制约,它可以灵活的表现已有的现实世界,也可以表现虚幻的、尚不存在的虚拟世界,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艺术自由追求与探索的愿望。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更真实、更立体、更虚幻、互动、新奇等特征,并且能产生多维度的观赏角度,使传统艺术的呈现方式向着动态、互动等方向发展,体现新媒体语境下传统艺术的崭新风貌。
2.2 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
当今,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艺术的表现题材更为丰富,数字技术充分应用于传统艺术的创作与表现之中,呈现出了全新的数字艺术作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脑的普及和易操作使广大的艺术家对电脑的操作并不陌生,并逐渐成为了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所依赖的重要工具和媒介。而新媒体艺术也逐渐从原来的利用数字技术单纯模仿传统艺术走向了利用电脑程序语言等编程手段自动生成的全新艺术效果。同时,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广泛应用也改变了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如:上海世博会期间,数字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最具人气的展品,在画面的日夜交替中,古代人物形象举止各异、栩栩如生,呈现出宋代古画变成高科技动画的壮观图景。以往的传统艺术创作大多以手工形式为技术手段,因此,传统艺术作品也与比较贴近于自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创作的新媒介已经成为传统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它不仅仅是传统艺术创作中绘画材料与工具的拓展,而且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通过高科技和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全面、充分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和谐的意境,画卷、长城、太极、竹简、瓷器、四大发明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自然、巧妙的以现代数字技术表现出来,形成新媒体艺术形式,带给人们全新的情感与审美观念。
传统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理论支撑,数字技术手段应用于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打造了全新的艺术形态,成为当下新媒体艺术中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其新媒体艺术作品炫目的背后是传统艺术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结果,它以传播迅速、交互新奇、视觉震撼出现在银幕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2.3 新媒体艺术审美形式与价值
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变革决定了艺术的追求与探索方向。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影像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与表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家们不得不面对技术上的变革,重塑新的艺术审美与价值,寻找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新定位。当今是数字化的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手段和数字技术的表现力早已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艺术表现水平,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中作为全新的材料语言极大的丰富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使表现时间、幻觉梦境和表演三度空间成为可能,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材料与传统艺术所融合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具有新的审美形式和审美价值。
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内涵是仍然是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才是新媒体艺术的源。新技术虽然改变了社会文化观念,也对人们的思想、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传统艺术本身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不可替代的。在艺术创作中,艺术的内容和意蕴一定要通过形式才能够得到表现,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为艺术家表传达美学思想、交流情感提供了新的物化载体, 新媒体艺术为传统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拓展了新的道路,丰富了艺术表达语言,满足了现代人对审美新的需求。
3 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这“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地域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不断缩小,艺术的多样化与传播为人们构建了新的文化观与艺术观,新媒体艺术的传播不仅意味着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递给世界,同时也体现着世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是要将传统艺术元素以崭新的形态应用于艺术中,使其呈现新的视觉美感,使人们进一步感受到新媒体艺术的魅力。
数字技术手段与传统艺术精神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已经实现融合,展现出了具有时代风貌的新媒体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是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融合的体现,同时,传统艺术的历史责任也为数字技术发展与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艺术和信息艺术范畴的迅速扩大,使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不仅能够更好的提炼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对文化传承与民族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传统文化中进一步探究数字技术的延展,让尖端的数字技术去承载传统艺术所涵盖的深厚文化内涵,展现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艺术风貌,为新媒体艺术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其.数字时代对现代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J].大舞台,2012(01).
[2] 朱韶峰.新媒体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0(03).
数字技术的创新特征范文3
【关键词】多屏化时代;传播特征;媒体变革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3―0025―03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人类需求的不断深化,不断拓展媒体的功能,丰富着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媒体形态呈螺旋式推进,呈现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不断规范、不断成熟的发展态势。媒体数量的不断增加,新媒体类型的不断涌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用以传播信息的电子显示屏成为了我们生活轨迹中不可或缺的接触点。[1]当下,我们已进入多屏化传播时代,一场基于科学技术进步引发的媒体变革与传播革命正在发生,且呈愈演愈烈之势,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交流与信息传播的形态。有学者提出:“传统媒体结构已被多屏解构,多年后会带来新媒体的重新秩序化和重新解构。”对于多屏,需要我们对其背后的意味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一 多屏化时代的传播新特征
多屏化时代的背后是数字化浪潮,媒体依存的时代背景、传播格局和媒体形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生活的空间被各种形式的屏幕包夹,我们在感受与使用“多屏”的同时,更要深入思考这一时代媒介传播的新特征。
1 媒体的碎片化、精准式传播
时代的需求,技术的进步,使网络媒体、移动媒体不断涌现,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但受众的数量却难以同步增长,受众接触大众媒体的有限时间被再次分割。因此,有业内专家指出,媒体运作中受众的“关注”成为了稀缺资源。在多屏化时代,受众的选择地位在快速地演绎和提升,填鸭式的“灌输”与“宣教”已擅变为受众的“自觉”、“自醒”式的思想交流。[2]受众呈“碎片化”的态势,传播就必须认真思考、准确判断所针对的目标受众体,了解他们的生活样态,并充分围绕受众体的生活轨迹,在有效的接触点上与受众形成切合的沟通渠道和方式。为此,粗放型传播向碎片化传播转变,高成本的全覆盖传播模式向低成本的精准式传播模式转变是这个时代媒体有效传播的必然选择。
2 更强调媒体传播策略和媒体创意
多屏化时代,传播在进化,从传统单纯的家庭传播环境扩展到如今的网络、户外、楼字、公交,以至手机等媒体,各种各样的屏幕充盈着我们的视野。多屏化时代,传播策略首先应精准聚焦于不同媒体自己特定的传播受众,以精确分类、准确投放信息。另一方面,多屏也导致了多视点,不同的屏是不一样的,所引起观众的注意点也是不同的。大量的屏出现在不同场所,如果不考虑空间的性质,不考虑媒体与受众的接触关系,未必能收到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媒体传播从产品创作、广告宣传,再到媒体运用,以至整个营销传播都要以受众为中心,强调媒体的创意、媒体终端的创意、超环境的创意,找寻深具个性化、愉悦化的沟通方式,沿着与受众有效接触媒体的轨迹,进行精准策略、独特创意,便有可能将“碎片化”的受众重新“聚合”起来。
3 信息传播升级为沟通与互动
基于传统的大众媒体传播是一点对多点的传播,传播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传者和媒体处于垄断的地位。多屏化时代信息的传播,需要互动,需要反馈,需要各媒体的通力合作。因此,传播对象将不再是大众,而更为注重分众,传播升级为沟通就成为必然趋势。传播与沟通是截然不同的,沟通的信息流动是双向和互动的,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地位平等,两者之间能够进行实时的交流,并实现了点对点,点对面,以及面对点、多点对多点的多种传播模式。
4 媒体融合形成不断延伸的新的传播形式
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多媒体网络等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使我们正身处各种媒体大融合、大繁荣的混媒时代。在混媒时代,固守于单一介质形态的经营模式已被打破,媒体产品愈加需要通过多种介质平台的相互关联与融合,从而形成新的“产品链”与“服务链”,以适应人们新的媒体消费习惯。[3]从媒体组合角度来看,构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组合和无缝化的传播。媒体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是一种极具传播效果的形式,将赋予消费者前所未有的力量,人们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主动参与和影响信息,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新的传播形式正在不断地延伸、拓展,并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运用。
二 “多屏”时代媒体的多元变革与传播革命
应对多屏化时代的传媒强势和生存背景,寻求多元变革是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之路。
1 形成了纵向与横向传播同时共存的混媒传播新格局
多屏化时代强大的数字技术改变了媒体形态和传播格局,数字化将融入到所有媒体之中,未来可能不会再区分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有学者指出,我国全新的传媒大背景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新媒体的风起云涌已成为存在的事实;第二,绝对的媒体变成传统的媒体,导致传播效果的急剧下降;第三,我国传媒领域已进入到了一个纵向传播与横向传播共存,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超媒体混合在一起的新传媒环境。当下,我国传媒市场已基本上形成了十大传媒平台:一是电视联播网;二是广播协作网;三是大经济板块里的大型报业集团,已经形成报业集团的混媒平台;四是杂志精准营销平台;五是户外媒体网络平台;六是铁路媒体网;七是公路媒体网;八是航空媒体网络;九是由分众导向的多屏数字平台;十是互联网、移动互联。十层媒体覆盖的背景环境使多屏化时代的传播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全新的传媒环境,不仅意味着媒体传播技术的更新和有机融合,更是整个传媒业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经营模式和消费方式等多层面上的重构和革新。
2 媒体内容生产的价值理念和集成方式的变革
多屏化时代,新媒体技术为内容传播和形式创意提供了技术支持,架构了便捷平台,使传播更具生动效果,但“内容为王”的价值理念仍是媒体传播和产生影响力的首要命题。
当下,有学者指出:媒体产品创作的一个显著变化趋势是,内容重点由“巨内容”向“微内容”转移。内容生产不是以量取胜,而是要针对不同媒体形态和传播特点,认真解读受众对于内容的需求,更为注重分众的、个性化的丰富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内容报道也更为体现时效性、敏锐性和深度性,网络和手机媒体在第一时间的新闻传播作用已日益凸显。内容的价值重心由传播信息向提供价值评判、运作信息方向转移,以实现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传媒人在以内容创新为“本”的同时,还应努力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社会效益好”,具有更强传播力和延伸性的精品,从而充分发挥媒体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品牌制胜”。
媒体内容生产不仅要关注内容选取的价值、报道深度和表现形式,而且要创新内容集成方式,提高制作的成本效益。传统的内容播出栏目正常运转,需要投入的时间、人力、设备等成本都较高,而数字技术和资源优势创造了全新的制作手段,仅需几人就可面向国内甚至是全世界市场来遴选、购买节目资源。只要做好策划选题、内容加工,集成内容等工作,把握成本第一原则,开发一些适合制作的少量节目,就可实现一个日播16小时频道的正常运行。据统计,在美国成熟的频道只需700―800个小时的节目量,而在我国一个主题频道的正常播出一年却大约需要1400个小时的节目量。对节目内容集成方式的变革可采用内容平移、整体加工等方式。上海文广采用的是内容平移方式,把上海本地频道打包进数字频道;而央视风云有12个集成频道,引进了HBO最新摄制的影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韩国KBS电视台的电视剧等境外优秀节目资源,采用的是整体加工方式。[5]媒体内容的平移不是一种简单地镜像移植,而是需要针对媒体各自的形态特点,与传播渠道相匹配地进行。以手机电视为例,针对手机屏幕较小、屏幕分辨率较低、表达画面有限的特点,应以近景和特写镜头为主,每个节目至多保留一至两个信息的兴奋点,做成专供手机播放的几十秒的短片,传播效果较好,视频服务是手机媒体的一种革命性变革。对媒体内容的组织和传播,还要重视数据库(如新闻信息采编数据库、节目资料库等)的建设,内容的构建与积累已成为提高媒体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3 媒体传播模式的创新和传播功能的拓展
多屏化时代的每个人都深刻感受到:双向互动传播的新时代已经来临,新的传播模式正在不断延伸,并创造出更具震撼力的效果。以平面纸媒体为例,面对电视、电脑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创新其传播模式是必然态势。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以纸质媒体为主,带光盘为辅的跨媒体模式,改变了以往以纸为载体的传统模式,首次实现了媒体载体间的匹配使用。21世纪初,又出现了依托于电脑网络,实现了在线阅读的电子刊物,采用网上向付费用户解码的方式,它比传统纸媒体更具革命性的改变。近年来,随着手机功能的更加强大和使用用户的快速增加,用手机进行移动式阅读已成为现实。而跨媒体――电子报集移动通讯、数字电视、互联网等于一体,更是迎来了媒体的一场空前变革。
飞速发展的传播技术、显示技术和介质技术,不断创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也使媒体的传播、业务和服务功能日益拓展与完善。新媒体除了有视频、音频的直播功能,还能提供VOD点播、EPG电子节目指南、互动议程等服务,甚至还有电子商务等应用。当下的电视节目制作,生产一个节目或一档栏目,既要提供给传统电视播出,还要考虑网络宽频、手机等媒体的播出需要。如上海文广设计的“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等节目就有网络点播、直播、幕后花絮,还有博客、社区、论坛等互动形式,更加体现了节目的互动元素。
媒体功能的拓展,延长了内容产品的消费周期。传统播放节目是一次性收视的,而利用VOD点播的便利性,用户可自由安排收视时间,自主选择收视内容。对一些传统电视收视率不是很高的如少儿、纪实、科技类节目,在IP电视中,受欢迎程度和所占份额却极大地超过了传统电视节目,能更好地发挥这些节目内容的应用价值。再如,短信技术与手机媒体的联姻,派生出短信、彩信、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多种服务模式,成为大众传媒的“第五媒体”。将后,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新兴传媒将为受众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从Web2.0到Web3.0,IP地址可扩展上千倍,传输速度可达到一百倍至上千倍,媒体新的服务功能的无极限创新,蕴藏着新通信、新文化、新商机的广阔前景。
4 媒体的全面融合,实现立体化和无缝化传播
媒体融合是在数字网络技术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冲破传统媒体一向分割经营的介质壁垒,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形态及各自的优势,资源互补地实现信息的传播。
媒体融合的第一层面是不同种类的媒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整合不同媒体形态的传播手段、运作方式和信息平台,以新媒体的营销模式为其带来更为可观的增值利润。首先,表现为传统媒体发展趋向数字媒体形态,如报纸开发了在线新闻、网络报纸、手机报纸、电子纸等,以实现资源复合利用,做到新闻采集一次性完成,新闻加工方式与渠道多元化。[6]电视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融合正方兴未艾,手机电视、手机动漫、手机游戏、手机博客等“融合媒体”,逐渐成为受众所青睐的时尚媒体。其次,强调聚合各种媒体形态,打破不同媒体的界限,让多个媒体平台承载多媒体内容的生产。例如,媒体集团中心成立独立的“媒体融合中心”,是对信息内容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和研发,产品在多平台上形成多落点、多形态的形式。最后针对媒体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报道方式,发挥媒介本身的个性。媒体融合能扩大信息容量,实现媒体的无缝对接,提高规模传播效益。
媒体融合的第二层面是传播技术层面的融合,将不同媒体形态的媒体功能优点和传播手段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媒体形态。由媒体融合产生的新兴媒体裹挟着高科技的身影,增加了媒体产品的附加值,其发展的最终结果可能只有一个信息窗口,以期在终端实现听、读、看、写、说、录等手段的自由选择和组合的全新媒体形态。[7]媒体融合必将给活跃的媒体市场带来新的变化和冲击,带来了媒体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同时也创造着新的产业和无限商机。
三 结语
在数字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多屏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多屏的到来,使整个媒体的结构和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正从中感受着多屏对于媒体形态和传播规律的深刻影响。多屏化时代,整个社会的媒体发展进入了以数字技术和文化创意系统整合的新时代,这是一个“更强调策略、更强调创意、更强调整合、更为注重受众”的时代。因此,研究多屏化时代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对深入理解媒体传播和预测媒体的未来走向及发展规律具有切实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专题:2008,多屏化时代传播[J].中国广告,2008,(1):20-22.
[2] 张巨才.基于分众时代的营销传播革命[J].中国广告,2007, (3):43-45.
[3] 喻国明.产品为王:传媒产业竞争的新主旋律[J].当代传播, 2008,(2):1.
[4] 吴晓波,多屏的视觉整合,混媒的主题传播[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7):27-28.
[5] 邓瑜等.新媒体内容变革之道与传统媒体内容应对策略[J].中国出版,2007,(2):30-32.
[6][7] 姚劲松.媒介融合推动传媒形式产品层更新[J].当代传播,2008,(6):29-31.
Media Reformation in the Age of Multi-Screen Communication
LI Yan-linWANG Rui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数字技术的创新特征范文4
关键词:博物馆; 多媒体;展览;技术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63-01
多媒体展示技术正在以其交互性、趣味性、多感知性等鲜明特征改变着形式单一、氛围沉闷的传统展示,为博物馆展览注入了新的活力。新时期观众的需求也推动着多媒体展示技术与博物馆展览在更深层次的结合,以及更多形式的创新。未来,多媒体展示技术作为传统展示的补充,将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博物馆的展览中。
1.民族博物馆中多媒体展览的新特征
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使现代博物馆具有多媒体的展览功能,多媒体展览为观众提供了自动导览的先进参观方式。观众可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观路线,使博物馆的展览方式比传统展览更具有灵活性与针对性。在多媒体展览中,参观者既能够在多媒体系统中获取展品的具体信息,还能提供书画爱好者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和作品,参观者可按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想要参观的展品内容。此外,多媒体技术还为展品信息与展品导览提供了具有综合设计性的合作模式,给博物馆展览带来了一场极具个性化的变革。
传统实体博物馆的展览方式缺乏一定的灵活性,观众的真情实感无法得到体现。将虚拟的展示空间与博物馆的实体展示结合到一起,通过混合、增强现实感的技术增强观众对实体藏品的浏览感受,这样一来,不仅扩展了博物馆的展览空间,而且还为参观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展品信息。参观者通过多媒体定位系统进入虚拟的浏览空间,在当中获取更多直观的展品信息,进而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展品信息得以大量增加,展品文化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并增加了展品与参观者的互动性,从而促进信息的快速传递,为丰富当代的文化产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多媒体展示与传统展示的关系
2.1传统展示是多媒体展示的基础,决定了多媒体展示的应用方向。传统展示关注藏品本身,所呈现的内容主要包括藏品及其事件,其学术性与科学性相对突出;而多媒体展示的应用要符合传统展示的主题思想,不能与之矛盾或相悖,以免造成展览内容的混乱。
2.2传统展示的物质属性及其现实存在感、真实生动感,是多媒体展示所无法取代的。多媒体的实体展览是传统展示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如果没有实物展出,而只依赖多媒体展示技术,是难以实现的;虚拟展览所使用的多媒体展品是博物馆实物藏品的多媒体形式,即使其图像可能比人眼观察实物得到的画面更加清晰,但它始终无法拥有实物藏品的历史价值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
2.3多媒体展示技术可以弥补传统展示中专题式陈列所造成的内容割裂和时空限制。VR技术的应用,使得观众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登录网站,挑选感兴趣的藏品深入了解,更可以对相似的藏品进行直观地比较和分析。由于没有实体空间的约束,博物馆很容易在线上展出实体展厅内难以摆放的藏品,并推送完整的文字说明。
3.多媒体展示在博物馆展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3.1博物馆的传统展览及其局限。民族博物馆的传统展览是一种实体展示方式。在固定的空间中,根据一定规律依次陈列藏品和辅助展品,并配以精要的文字说明。这种展览方式的突出优点在于真实性强,但在信息传递、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上却有一定局限。
第一,在展示空间上,由于展厅面积有限,博物馆内大量的藏品无法展出,即使已经展出的藏品也不能够全方位地呈现其价值内涵,难以将完整的信息传递给观众。第二,在观众服务上,传统展览只能支撑起单向的、"灌输式"的讲解,不便于观众的学习与记忆。第三,在展出时间上较固定,对于大型的博物馆,如英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一天的参观时间根本不可能欣赏完所有展品;而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只展出一段时间即被更换,有些短期展览的展出时间只有一至两个月,有的甚至几天,一旦错过可能再也无缘"相见"。
3.2多媒体展示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作用。多媒体展览是指以三维数字图像为主要内容,通过触摸屏、传感器以及投影等硬件设备进行展示的方法。多媒体展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信息可视化,无论是文字资料,还是设计构想,都可以通过三维数字图像直观地展现出来,使观众以最快的方式获取信息。
多媒体展示技术与博物馆展览的结合,使博物馆的展览有了实体展览与虚拟展览之分。实体展览是在博物馆展厅内,以珍贵文物、标本等藏品实物为基础,辅助展品为补充,按照特定主题、线索进行陈列的一种信息传播途径,是博物馆最传统、最常见的展示形式。而虚拟展览则是在多媒体展示技术发展成熟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非实物的展览方式。它以网络为载体,将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呈现在虚拟展厅或实体展厅的三维画面中,组成多媒体展示平台,观众只需通过电脑或其他移动终端,便可访问、参观。
4.多媒体展示技术在虚拟展览中的应用
4.1静态立体的多媒体技术。博物馆展览中应用的静态立体成像技术主要包括:利用三维软件进行建模;利用设备仪器进行测量建模;利用图像及视频信息进行建模等。为能达到一些特殊展品的展览目的,可利用三维软件进行实物建模,通常利用3DMAX、Maya等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对球体、立方体等基本几何元素进行旋转、平移、拉伸及布尔运算等一系列的几何操作,进而构建出复杂的立体场景。设备仪器的测量建模通常利用测绘仪器获得展品的具体结构数据,采集展品的每个表面采样点,以获取展品的三维空间坐标,进而生成立体的数字信号,使展品实现立体化多媒体展示。基于图像或视频的建模及绘制已经成为了当前数字化图形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该技术结合了多种数字化图形技术,将传统几何建模利用图像空间变化操作绘制并展现出逼真的图像原形。
4.2动态平面的多媒体技术。动态平面技术包括数字化二维动画、数字化平面交互技术和数字化影视媒体技术。数字化二维动画以FLASH动画最为典型,平面交互则是指Authorware等多媒体交互,影视媒体是指普通视频媒体。许多现代博物馆基本都具有较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博物馆中的网络信息系统能够为无法展示的展品内容提供多媒体技术支持,利用触摸屏、投影等数字化设备将展品信息完整展现出来,使参观者可通过博物馆内的各种多媒体技术,系统完整地预展出所有展品内容,进一步增加馆内教学展示、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博物馆对外展示和宣传的网站也为博物馆展品的展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网络化博物馆为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提供了快捷的展示功能。随着数字化影视技术日益得到完善,影视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结合了真实影视和现场实物进行展示,使观众感受到身临其境般的展览体验。
5.结束语
多媒体展示技术应用到博物馆展览中极大的提高了博物馆展示的效率,使博物馆展示的更加开放化,展示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博物馆展示的多媒体的目的是使现代博物馆的展示越来越突出人性化和个性化。随着多媒体展示技术的不断完善,博物馆还会制作出更多更丰富的多媒体展览。届时,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赏遍天下名展。
参考文献:
[1]李绚丽.数字展示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J].中国博物馆,2015,02:31-41.
数字技术的创新特征范文5
对于设计领域的工程师来说,AU“大师汇”是他们不能也不愿错过的。2011年的AU“大师汇”依然以“突破的力量”为主题,却又多了诸如高性能计算、实时分析、移动应用等新特征。以及云架构,流体分析、应力分析等许多亮点,正如欧特克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魏柏德所说:“欧特克正努力通过成为行业的引擎来改变这个世界。”
设计技术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以“云计算”、“移动”,“可持续设计”为代表的新技术革新和理念与应用的更迭给数字化设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难得的机遇。设计的未来,正与不断向外推动的技术边界紧密地结合。突破平台局限:移动应用
在AU“大师汇”制造业分论坛中,除数字样机外,云、移动和平台化成为本次大会的关键词。欧特克公司制造业解决方案部全球高级副总裁Robert“Buzz”Kross告诉记者,与2010年相比,中国市场和用户需求发生了两方面的主要变化:
首先,越来越多的中国用户使用了数字化样机技术和相关解决方案,如今,欧特克已经增加了更多的仿真或者流体分析等新功能,用户也有了新的尝试。
其次,移动应用的发展非常快,越来越多的用户逐渐分流到移动平台当中,为此,欧特克为用户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能够在iPad平台上运行的新产品Fluid FX,该软件能够对机械应力进行测试和评估,并实时提供分析结果而同样的分析功能在去年只能在大型机器上才能实现,“将这样复杂的功能迁移到移动小平台上运行,说明用户正逐渐将移动平台越来越多地纳入了自己的工作流程。”RobeA“Buzz”Kross这样说。
“实际上,苹果公司对iPad的定位是娱乐和教育,而欧特克将其功能延伸到工程和设计类产品范围中,真正将iPad等移动平台和工程应用结合起来,实现非常复杂的精密的运算。”Robert“Buzz”Kross补充道,“FluidFX的推出,对苹果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惊喜。”
突破创意极限:欧特克云
云是大势所趋已不必多说,欧特克推出了云服务,并将相关产品根据云环境进行重新设计和改写,从桌面级应用逐渐推广到企业级的应用。
强有力的运算能力是云环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用户不必购买数量庞大的计算机就能够获得相应的运算能九特征之二就是协同,将更多的数据放到云环境当中,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这些信息。
Robert“Buzz”Krogs告诉记者,除了产品本身的功能外,欧特克每年都在推出新版本,以创造全新的用户体验,如在iPad、iPhone等移动终端上完成设计协作等,以方便客户了解“云环境到底能够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利益”。“这也显示出了云环境的另一个作用:客户不必再做产品环境的迁移和内部培训,节省了产品测试、数据上传的时间。”实际上,欧特克正在通过这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云从观望转为使用。可以说,易于部署是欧特克解决方案的一大特征,通过云环境和移动应用,这种特征正在逐渐放大。突破业务领域:平台化延伸
Robert“Buzz”Kross告诉记者,欧特克推出了全新开发的。基于云的PLM产品,在增强互动性体验的同时,强调协同和分享数据管理。
AutoCAD、Inventor。Vault,以及即将推出的基于云环境的PLM方案,可以看到欧特克的解决方案正在逐渐完善,对此,Robert“Buzz”Kross表示:“欧特克业务的出发点就是想客户所想,帮助客户设计出最好的产品,并在设计之余改善产品的生产、订货、有采购等一系列流程。”欧特克通过客户委员会每年举办三次会议,来了解重要客户使用解决方案的反馈。若不改变使用环境,而仅推出新版本,对客户体验的增强是有限度的;而在云环境下,客户不仅能够体验到更加强大的性能,还能够产生全新的客户体验,客户也不需要安装、部署相关软件,通过欧特克的运营就可以满足其内部运行的需求。
Robert“Buzz”Kross强调,欧特克将PDM和PLM分为两项不同的业务,因为这其中有很大的差别:PDM更多地强调工程方面的数据管理,如Vault在钢铁企业的应用,而其他的一些领域更多的会用到PLM,这两者并不是相互取代而是相互支持的关系。欧特克过去一直强调PDM,实际上很多功能是PDM本身不能实现的,所以欧特克会关注PLM方面的发展。
突破“智造”体验:技术引导
以3D替代2D的数字设计技术革新正变得触手可及,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球范围的制造企业,对于以制造业为支柱性产业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寻求一款在三维设计环境中实现数据集中统一处理的工具,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不二法则。欧特克数字化样机无疑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最佳选择,在生产产品之前,企业通过数字化样机的模式对产品进行设计和仿真分析,帮助包括设计师,工程师、市场人员在内的制造团队实现从概念到投产的全程紧密协同,缩短更具创新性的产品推向市场的周期。
“毫无疑问,中国巳成为全球的焦点,引导着变革,欧特克将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落在中国,并致力于以三维数字技术推动大中华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设计的力量转化为企业独一无二的竞争力,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各个行业成功案例正清晰地证明着这一点。未来,欧特克还将加大在大中华区市场的投入,以期成为助力中国智造和可持续设计引擎。”欧特克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黄志铭如是说。
Robert“Buzz”Kross表示,欧特克通过在中国有研发中心,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用户的需求。一直以来,欧特克都在关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以设计为中心,帮助客户利用现有的设计资源和解决方案,发挥最大的效益。
数字技术的创新特征范文6
【关键词】信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
信息时代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更多地体现出科学性、技术性、审美性,形式对于设计师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形式表现与情感表达在结构上往往是一致的,在设计形式上表达的往往是设计师代表使用者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和精神。信息时代设计师应致力于新技术与新形式语言的融合,特别是带有强烈表现性意味的设计,更因其激动人心的形式表现和适当的功能完美的结合而满足大众的需求。
一、信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影响
(一)人与机器的统一。信息时代的设计大大改变了现代主义设计中人与机器分离的现象,使人与机器的关系更为融合、统一。“平面设计在过去是创造人工制品的,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创造大众共同参与的活动的背景。这是设计史上重要的变革,也是信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一。视觉传达设计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突出了构建“人机合一”的社会需求,人是信息传播的起点和终点,信息时代的传播模式不受时空的限制,信息源和接受点多元化,不再是媒介对受众的直接的或固定的传播,而是人与机器的互动传播,对人的信息需求有着多样性的反馈。视觉传达媒介的叙事方式发生了改变,由以前的平铺直叙向交互化方向发展,由以前的静态媒介向动态虚拟媒介发展。媒介里有世界,媒介里有“自我”,从而促进了人与机器的互动融合。如,报纸是现代主义时期的主要媒介之一,静态单向地传播信息,只能带来暂时的刺激性;信息时代的网络媒介是作线状或网状传播,没有终点,生命力更强。
(二)虚拟“真实”化。信息时代视觉传达媒介的新影响之一是虚拟“真实”化,虚拟不再是信息媒介的环境展示,不再是停留在电子媒介的终端展示,而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即最终真实化。虚拟数字设计是后现代主义设计晚期出现的一种媒介方式,是利用电脑媒介塑造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环境存在“一对一”的构建方式,提供受众在视觉、听觉、触觉上的等同感官,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如果说后现代晚期虚拟设计刚开始出现的话,那么信息时代则是虚拟设计真实化的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介的普及进一步地提高,加上图形和交互媒介的成熟,虚拟现实不再停留在虚拟阶段,而更多地走向现实社会,成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标准媒介,成为一种真实的社会现象。
(三)情感的缺失。信息时代的到来催生信息设计,信息设计是以传播信息为主的视觉传达设计,以图形和表格来传递信息的内容,其设计原则是“只阐释,不表现”和“只设计,不考究”,追求数据的精准化图形表现,让受众更清晰地阅读信息内容。但在信息设计发展的过程中,“相似”面孔的信息设计作品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另一极端情况的出现,即过分注重数据的图表化,使信息设计缺少趣味性,缺少情感因素,信息设计的类型是柱形图、堆积图、K线图、饼图等类型,对图形表现的多样性和创意性有一定地局限;且表现的主题大部分集中在事件的发展历史、经济和金融等题材上,范畴较窄,艺术化表现的可能性较小,尤其信息时代将进一步发展时,信息设计作品日趋同一化,缺少创造性,缺少对人文情感的关怀。从信息传播过程来看,信息设计是传达信息内容给受众,与现代主义强调的“功能”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样也具有现代主义的另一个特征,即人文情感的缺失。
二、信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语境
(一)信息时代视觉元素的创新和突破。当今社会,信息是一切设计的基本,只有高效的信息设计,才能让物品升值,让环境更富有趣味。至于新兴的新媒介设计、视觉导向设计、网站设计、沟通界面设计等各种新门类,不过都是信息设计结合不同的技术介质在不同媒介下的扩展应用。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如何充分调动可及的物力资源,并转化为图形化的语言符号是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图形语言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活动。信息时代最大限度地追求视觉体验,图形创意的想象与人性情感的挖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创意本身是人类发挥想象、把握直觉的创新活动,想象与人性情感的挖掘重在求新求异,图形的震撼力,见之于人之性情的极致表现。
(二)信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风格特征。综观现代的设计作品,它塑造与指导着视觉传达与商业潮流,成为一套活生生的信息资源。新兴媒体的出现,人类接收信息量日益扩大化和多样化,视觉艺术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呈现着缤纷灿烂的态势,当代设计无论图形符号的运用还是色彩运用,都没有了定式的组合和强烈的风格取向,但是在视觉上充满刺激感和冲击力的设计风格是有张力的,将视觉氛围营造到极致的风格也是有力度的。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不再追求某种风格和潮流,而是将个性、时尚作为衡量自身发展的标准,视觉艺术的风格也随着人们需求的个性化而个性化,例如设计产品的定制化,传播媒体的互动化等。视觉传达设计想在五彩纷争的设计世界里,形成个性突出的自我风格是至关重要的。
(三)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反思。视觉传达设计在信息交流中无疑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声音、图像和文字在传达设计中变得不再单一和局限,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先进的媒体制作技术将这些元素进行组合和构成,带给人们极具视听效果的信息体验。然而任何新技术的诞生,其实是把双刃剑,先进的技术制造着铺天盖地的信息,人们筛选着有用信息的同时,又通过先进的信息工具比如计算机和移动通讯设备在瞬间将信息发送到四面八方……我们一方面享受着新技术和新观念带来的喜悦,一方面忍受着新技术和新观念带来的迷茫和惶恐:新的媒体制作技术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变得简单可行,只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人人都可以做出视觉产品,并通过便捷的网络媒介进行,加之市场经济的刺激和信息传达速度的加快,低成本、制作粗糙的甚至是不良的视觉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习惯了“快餐”式的信息接收方式,许多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正逐步丧失了文化的根源和艺术的本质,带给社会的将是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和大众审美意识形态的倒退。
三、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体现的是特定人类历史经济文化背景下的视觉体验,它反映着强烈的时代风格,涵盖了人类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体现了当代的文化气质。在不同的时代,视觉传达有着特定的图形和符号语境,作为视觉产品的设计者把这些元素整合,改变传统设计的视觉感受,把握住时代的流行脉搏,使作品更具有当代性,体现出一种当代设计作品的全新语境。
【参考文献】
[1] 杨东旭.论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特征[J].工业设计,2011(05).
[2] 谢筱冬.论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形式的简化心理[J].包装工程,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