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业务流程;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5-0011-03
金融创新是指通过在金融领域对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变革来创造或引进新事物,它主要包括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组织创新等(陈岱孙,厉以宁,1991)。在这三个主要因素中,金融创新的核心是业务创新(胡婕,2003)。而业务创新的核心是产品创新。对商业银行而言,客户的每项需求都会对应一种产品,每种产品又以相应流程为依托,因此产品创新的实质最终还是具体产品所依托的业务流程的创新。可以说,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核心是业务流程创新。
一、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已成为银行业的立命之本,并对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的对外开放,中国将直面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来自国际银行业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等多方面的冲击;另一方面,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快、金融管制的逐渐放松和混业经营前景的日渐明朗,也为银行业金融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5年10月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上海银行业首届合规年会”上指出:要解决目前我国银行业存在的一系列弊端,根本出路在于对目前的“部门银行”模式进行再造,建构“流程银行”;而构建“流程银行”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建立针对客户需求的、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服务和创新机制。2006年12月6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对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并在距离中国正式加入WTO整整五年同一天(2006年12月11日)正式施行。一切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将进入一个崭新时期。由于外部经济运行环境,内部管理机制等原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在打造“流程银行”的进程中,加强对业务流程创新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和提高整体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一)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内涵
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再造工作:彻底铲除而非自动化》一文,首次提出再造 (reengineering)理念。1993年,哈默与企业管理咨询专家詹姆斯・钱皮合作出版《企业再造》,成为再造理论创始的代表作。而业务流程创新是流程再造的最重要和最突出表现。由此,我们可以将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理解为以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为导向,在风险和成本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对银行业务流程梳理、整理、诊断、评估,整合和再造,完成对原有不适应业务发展的、运行不畅的业务流程改造和重新创造。当然在业务流程创新的同时,还必须辅之以相应组织流程、管理支持流程及文化理念等的革新,从而形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以流程为核心的全新银行模式,最终实现银行在“成本、质量、反应速度等绩效方面的巨大改变”。
(二)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特征
1.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现代商业银行要提高业务流程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必须遵循“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核心理念。实证研究发现,银行的顾客越挑剔,创新就越多(Bhattacharyya and Nanda,2000)。可见客户需求是业务流程创新的最原始驱动力,是评判业务流程能力量客观、最敏感、最权威的因素,只有真正了解客户的需要和偏好,才能创造出令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业务流程创新要在准确把握外部市场环境和同业竞争状况的前提下,充分倾听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银行内部产品改进或创新的有效需求,最终通过内部流程创新实现客户需求。
2.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历史经验表明,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带来金融创新的飞跃(王仁祥,喻平,2003)。业务流程IT化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一个显著特征,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创新必须依托IT来实现。许多业务流程效率的提高都有赖于IT技术的改进,如对公审批业务流程中的电子审批环节。
3.重视风险管理与风险防范。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标准。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统一体。业务流程创新能带来丰厚收益,而高收益往往与高风险相伴而行。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外部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和内部制度环境、组织环境等尚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业务流程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问题,因此风险的管理与防范尤为重要。
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的实施
在明确上述内涵的前提下,商业银行还要明确推进业务流程创新的关键点,以及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路径。只有遵循正确的方法,有针对性制定出切实可行、符合自身特点的有效实施路径,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才能避免盲目性,以最少创新成本实现最大收益。
(一)实施的方式和方法
根据业务流程的清晰度、完整性、连续性、流程能力强弱等,业务流程创新可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1.流程的局部整合。针对完整、连续,只是运行不够顺畅,不够规范的业务流程,只需运用卓越流程管理的思想进行简单整理,使新流程更通畅、标准化;针对不完整、不连续,拥有者不明晰,或有重复性的流程,运用流程持续改进的思想进行整合创新,使产品运行线路明晰。流程持续改进主要包括流程的整合,即针对有重复性或不连续的流程,将重复环节取消或将完整流程的不同环节合并,最终连成一个清晰、完整的流程。如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在针对出口外向型企业的本外币组合产品方面缺乏一套完整的流程,就可以利用流程持续改进的思想进行局部整合。
2.流程的整体再造。流程再造主要指针对某些已有市场需求,但尚未提供相应业务产品的流程进行研发设计,创造出崭新的流程。如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缺少衍生金融工具等投行产品、小企业金融服务等专业银行业务产品,就需要流程的整体再造;而对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没有竞争优势且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业务流程,就需要进行彻底改造,用新的业务流程取代原有流程。流程再造是业务流程创新的核心内容,也是难度最大的内容。
(二)实施路径
1.找准业务流程创新的切入点。银行业务流程可分为核心业务流程及对应的管理、支持流程。客户的每项需求都会对应一种产品,每种产品又以相应业务流程及管理、支持流程为依托。商业银行产品种类繁多,对应的业务流程也千头万绪。目前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结构还是以部门为主体,流程不完整、不连续、不明晰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业务流程创新必然涉及部门职责的调整和相应风险、考核、人员等管理机制的配套,是一项成本高、风险高、难度大的工作。因此,如何选准合适的切入点是业务流程创新的首要问题。
笔者认为,在综合考虑客户需求紧迫度、创新成本、收益高低、成功机率、时间长短、沟通与实施难度等因素的前提下,先选取一至两个核心业务流程入手。因为核心业务流程最能体现一个银行的竞争优势,能够产生较高经济附加值,同时也是最迫切需要创新的产品业务流程。如零售业务中的理财产品业务流程、高端客户产品业务流程等。
2.选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针对商业银行现有以部门为主体的内部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不明晰的现状,实施业务流程创新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的前提下,按照风险可控的原则,根据核心业务流程现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推进,同时针对不同产品的业务流程现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创新。先选择涉及利益和职责调整少的部门,对部门内的单一产品业务流程及其子流程,甚至不涉及具体产品的业务流程进行局部整合或整体再造;然后逐步过渡到跨部门的或核心业务流程;进而以业务流程为基础改进IT流程、组织流程、管理和决策流程,最终在市场末端和决策高端架设起为客户“量体裁衣”的产品业务流程。
(三)实施步骤
鉴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笔者认为可以先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如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兼副总裁托马斯・里彻 (Thomas Reichert)就零售银行业务流程的创新提出了七个步骤。第一步是将每个产品“端到端”流程中相似的流程步骤进行整合,着重根据业务范围和性质进行流程整合。第二步是对于整合好的流程步骤,对其共同性程度进行评定。这些流程在产品线范围内的相似度如何?在渠道内怎样?在“端到端”流程内又如何?第三步是对于共同性业务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这些业务存在的不同之处要仔细推敲。很多情况下是主观决定或缺乏商业判断才造成了这些不同。第四步是将流程步骤结合,形成流程模块。对于每个流程模块的输入、输出和处理过程都进行清晰地界定。第五步是评价模块之间的战略相关性和运作相关性。该模块应该独立运作还是应该和外部商业伙伴进行整合?该模块是否只属于设施而与竞争优势无关?第六步是深入了解银行在信息系统、法律和监管方面所受的限制。第七步是为每个流程模块设计特定的信息系统工具。
业务流程创新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创新的驱动力总是要以客户需求变化为导向,然后充分调查市场前景和内部运作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重新设计对应的业务流程,再将对应的IT系统进行重构,由此将会产生岗位变动和部门职责的调整,最终实现业务流程能力的提升。
四、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的保障
业务流程创新的外部保障主要涉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市场环境的完善,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完善。内部保障主要包括制度的保障、IT技术的保障、激励机制的保障等。
(一)外部保障
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是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的外部动力。首先,政府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经济运营环境健康、良好;其次,银监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及时制定与创新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业务流程创新有章可循,逐步引导其走上正规化、标准化,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另外,加强企业诚信机制的建立和相关理念的持续宣传,是创新赖以长久生存的土壤。
(二)内部保障
1.培育健康的风险理念和风险管理机制。在当前外部环境不够成熟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必须建立有效的与业务流程创新配套的风险识别、风险防范、风险监控、风险预警等一系列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创新健康、稳定、持续进行。
2.充分发挥IT对流程创新的技术支持作用。IT是业务流程创新的技术保障和渠道保障。业务流程创新一般首先会体现在IT系统的优化、完善上;新流程的构建一般必须借助IT技术将新的模块化的业务、组织和管理流程虚拟化;现有内部组织架构、部门职能调整也可以首先通过lT的调整来实现。
3.优化资源配置及激励约束机制。对流程本身的创新仅进行了组织、权利和责任的重新匹配,只有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手段,在流程改进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评估、监测和激励机制,才能达到责、权、利的一致性;才能合理配置资源,保障流程创新持续进行,才能不断提升流程能力,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最终实现商业银行的价值最大化。
在考核导向上,商业银行应从侧重风险防范与责任追究,过渡到兼顾发展指(下转第33页)(上接第13页)标、质量指标,激励与惩罚并重,更合理、连续的考核。在指标设置上,可以围绕流程运营,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侧重通过过程指标的控制实现结果指标的方法,开拓更科学的具体指标,如客户满意度方面的、流程能力方面的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岱孙,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2]胡婕,资本市场发展与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创新[J],中国金融,2003,23。
[3]田晓军.银行再造[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约瑟夫・艾克曼・德意志银行的银行再造经验[J].国际金融研究,2002,5。
[5]杜莉,姚鑫.论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结构再造[J].当代经济研究,2002,7。
[6]代桂霞.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及业务流程机制的对策分析[J].金融研究,2004.10
[7]王仁祥,喻平.我国与西方金融创新动因之比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8]Thomas Reichert.零售银行:流程重组进行时.金融时报2005-12-07
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2
关键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F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245-02
一、新形势下构建创新型、实用型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1.专业性质决定人才培养目标。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应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融资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掌握国际贸易基本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外语优势鲜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贸易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国际经贸高级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仅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因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亲身去关注真实世界问题,增强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2.外贸人才的技能要求。外贸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懂得外贸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外贸业务能力。随着中国外贸大国地位的凸显,外贸企业更加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渗透海外市场,这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有一定年限的实务操作经验,同时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目前国际商务领域比较热门的从业人员是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和报检员等,这些相关职业有些需要必要的证书,比如报关员和报检员,其他岗位或许不强制要求职业证书,但必要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3.传统的国际贸易人才的外延扩大。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单纯的营销、外语、纺织、机电等专业人才已远不能满足外贸人才的相关岗位需求,外贸企业对于那些同时具有金融、工商管理、电子商务、法律等综合专业背景的人才求贤若渴。中国遭受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等事件接连不断,给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尽可能减少这种损失,就需要一大批既熟悉贸易规则、精通英语、又熟谙世界相关国家法律、能够参与应诉贸易争端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的定位
1.培养目标。学校的培养计划应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中国高校虽然层次不同,学生的理论研究水平也高低有别,但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来说,理论与实践必须融会贯通,很多企业是直接冲着是否具有操作技能和就业经验而去,对语言和综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这与其他财经类专业有区别。为此,本专业应培养素质全面、勇于创新,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形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能够在外经贸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外国商社及涉外经贸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实用型”高级人才。
2.实践教学的定位。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就必须加强对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规划。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应当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将模拟实验、创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综合考虑,注重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国际贸易专业对于实践教学的定位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以实践教学突显本专业办学特色。总体规划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设置实践课程,使基础课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并独立设课,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比例合理,基本实验教学项目、提高型实验教学项目、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层次齐全,形成配套、科学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三、创新型、实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规划
1.理论+实验――基本能力训练。基本能力训练主要体现在以一定理论课程为基础,配合一定实验、实践课时完成。比如会计学、财务管理,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通过ERP软件来增强学生活学活用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辅助学生的营销策划训练,学生自由组建商业策略团队,通过市场调研,写出可执行的策划报告。通过该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营销方法、营销手段和营销技巧,掌握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应具有的营销知识,使理论课程更具实用性。
2.模拟实验教学――专业综合能力训练。进入大三,专业技能课程逐渐深入学习,对专业课程的掌握与应用尤为重要。此时不仅要使学生增强对外贸进出口企业和市场的感性认识,而且要求学生在学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外贸企业、国际市场、贸易环境、贸易政策,能够判断企业的贸易方向,并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专业课程辅以模拟实验环节,就是让学生熟悉专业技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对企业的认知能力训练。完成专业课程模拟实训后,学生对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就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而认识实习就是引领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去认知企业的发展,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市场环境,参与企业经营的讨论,把在学校中模拟实训的角色变成真实的岗位。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全部课程及实习并经考核合格后所进行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一次全面性、综合性的训练,是对学生在校学习质量的最后一次综合检查和考核。它要求学生通过在企业的社会实践,熟悉贸易流程及各种单证的制作与审核,了解课堂学习与企业实践的差异及形成差异的原因,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基础,课堂中使用的单据滞后于现实中贸易手段的改变。这就要求学生活学活用,及时总结差异和处理这些差异的方法,培养学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和独立开创局面的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4.技能竞赛――创新能力培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最先具有创新意识,就成功了一半。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尤其注重创新意识。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养成对新事物具有好奇心、探究的兴趣、自信心强,对真知执著追求,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勇于进取。在三个实践环节之外,通过提高性的竞赛,择优淘劣。比如“商务谈判大赛”、“新星杯创业比赛”、“金融投资比赛”等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把课堂所学真正化为生产力,用他们的创造力、组织能力去开发新领域。
四、实践教学课程创新性的具体实施
1.实践课程体系创新。为了实现“创新型、实践型综合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对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第一,在保证必要理论课时的前提下,针对某门课程开设对应的实习、实验课程,或是在实习中增加对某门理论课程的实践操作练习。第二,针对其他同水平高校相同专业进行市场调研,保留必要理论课程,缩减繁冗难懂、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课程,适当增加实践、实习学时,保证实践环节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20%。
2.实践环节创新。有两个层面。第一,三个环节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三个环节”是指教学实习、认知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实习是在介绍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配以实践环节、课外活动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升拓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创新思维;认知实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产、了解企业和了解社会;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基层,提高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和责任感。社会实践要合理利用学校、院、系资源,联系固定单位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毕业联系学生就业实习等工作。可以考虑设立经济管理就业指导中心,专门投入人力培养与联系社会企业,形成良好口碑,为学生就业铺平道路。第二,校内、校外实践环节紧密联系。校内实践重在对理论课程的全面吸收,它融会了各学科丰富的课外活动,如撰写营销策划方案、模拟国际贸易流程、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各学科比赛等。校外实践是在建立实践基地基础上,把学生引入社会,对公司、企业进行参观访问,同时实践基地也为学生毕业社会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3.实践条件创新。主要体现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但是,目前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经验、实习难是所有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高校应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实验室建设。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来说,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国际商务谈判实验室、电子商务综合模拟实验室等硬件设施是不可或缺的。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能力,就必须在这种仿真的环境下模拟与训练。
4.实践环节师资创新。“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以往的实习与实践环节往往由本专业老师担任。但要培养学生具有实践能力的前提是老师必须具有实验经验,为此,我们应该一方面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鼓励老师进入企业参与生产与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另外,把有经验的企业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等社会精英请进课堂,针对不同的课程直接指导学生实践。
5.实践的手段与方式创新。采用虚拟模拟实践、情境模拟实践和进入实习基地实践等几种方式。这种由虚拟模拟实践、情境模拟实践逐步进入真实世界实践的推进方式,不仅解决了低年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少,进企业实习难的问题,而且,通过逐步向真实世界推进的实践方式可以使我们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达到无缝链接。
参考文献:
[1] 刘义杰,万义平.国际贸易网络及场景模拟实验建设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6,(34).
[2] 汪琳,焦雨生.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5).
[3] JIAO Yu-sheng,汪琳.国际贸易实务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6).
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3
近日,由北美文心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和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的“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小说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主持,5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作家、国内评论家以及出版界人士出席研讨会。与会代表主要以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第一部小说集《一代飞鸿》为基础,围绕新移民作家的文化身份、人性书写以及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等相关问题展开热烈深入的讨论。
“文化身份”也可译为“文化认同”,它包括自我认同、集体认同和社会认同。新移民作家大多在母国接受早期教育,东方传统文化观念形成了其文化身份的稳定性内核,移居海外之后,又不得不屈从于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嬉戏”。因而,新移民作家在其创作中必然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两种文化身份。大多数学者认为,新移民作家文化身份的转变必然带来文学书写方式的变化。陈瑞琳表示,从早期移民文学到新移民文学的最重要变化是移民文化身份的转化,新移民作家也会运用新的视角叙述新的经验。陈公仲认为新移民作家具有东西两种文化身份,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全球意识、批判意识、忧患意识和忏悔意识。杨文虎分析指出,以前留学生文学较多关注怎样融入西方社会,而新移民文学力求以平等而非仰视的姿态尽可能去了解对方,在创作中表现出摆脱他者的心态,在精神上有了自觉,这是叙事视角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文化身份不是文学创作惟一的决定性因素。朱小如认为,谈论新移民文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身份问题上,重要的是作家是否提供了独特的个人经验。李洪华举例说明,从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话语方式来看,新移民作家都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无法彻底改变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书写方式。
新移民文学的人性内涵及其表现方式成为这次研讨会的热点话题。与会学者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东西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内容即表现为不同的人性内涵和对人性的不同理解。新移民文学处在东西文化的交叉地带,表现了比国内文学更异样、更复杂、更深刻的人性内涵。但也有学者强调,尽管新移民作家在空间上发生了位移,但在心理上,母国文化仍然是其精神皈依的家园,因而在人性的表现上,与国内文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人性具有超越性,不应该从东西文化的差异来看待新移民文学所表现的人性问题。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补充和延伸,新移民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最具活力的重要一脉,无论是在题材范围的拓展、主题深度的挖掘,还是在艺术手法的创新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不容忽视的努力和突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然而,一方面,由于从事华文创作的大多是第一代移民,缺乏充足的后继力量;另一方面,虽然新移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逐渐融入居住地,但华文文学仍然只能得到少数华人群体的认可。因而,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也成为此次研讨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杨扬看到新移民作家创作的极大包容性,及其展示出的不一样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经验,认为这对于大陆文学是很好的参照。喻大翔指出北美新移民作家应该进入我们的研究领域。他们回到大陆,请大陆学者审视他们的创作,这是一种认同的要求。也有的学者对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持一定的保留态度。李平认为,移民文学题材的尺度不能始终只停留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上,而应该有更多的拓展。
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4
一、研究与开发业务流程
企业应当着力梳理研究与开发业务流程,针对主要风险点和关键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不断提升研发活动全过程的风险管控效能。图1列示了一般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业务流程图。
二、研究与开发业务的主要风险及管控措施
(一)立项环节
立项主要包括立项申请、评审和审批。该环节主要风险是:研发计划与国家(或企业)科技发展战略不匹配,研发承办单位或专题负责人不具有相应资质,研究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评审和审批环节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创新不足或资源浪费。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完善的立项、审批制度,确定研究开发计划制定原则和审批人,审查承办单位或专题负责人的资质条件和评估、审批流程等。第二,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及技术现状,制定研究项目开发计划。第三,企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研发计划,提出研究项目立项申请,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企业可以组织独立于申请及立项审批之外的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评估论证,出具评估意见。第四,研究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重大研究项目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审议决策。审批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研究项目促进企业发展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成果转化的可行性。第五,制定开题计划和报告,开题计划经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开题报告应对市场需求与效益、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主要技术路线、研究开发目标与进度、已有条件与基础、经费等进行充分论证、分析,保证项目符合企业需求。
(二)研发过程管理
1.自主研发。自主研发是指企业依靠自身的科研力量,独立完成项目,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3种类型。其主要风险包括:第一,研究人员配备不合理,导致研发成本过高、舞弊或研发失败。第二,研发过程管理不善,费用失控或科技收入形成账外资产,影响研发效率,提高研发成本甚至造成资产流失。第三,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相互争夺资源,出现资源的短期局部缺乏,可能造成研发效率下降。第四,研究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错误,导致修正成本提高。第五,科研合同管理不善,导致权属不清,知识产权存在争议。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和研发项目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第二,合理设计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和组织结构,跟踪项目进展,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第三,精确预计工作量和所需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第四,建立科技开发费用报销制度,明确费用支付标准及审批权限,遵循不相容岗位牵制原则,完善科技经费入账管理程序,按项目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准确开展会计核算,建立科技收入管理制度。第五,开展项目中期评审,及时纠偏调整;优化研发项目管理的任务分配方式。
2.委托(合作)研发。委托研发是指企业委托具有资质的外部承办单位进行研究和开发。合作研发是指合作双方基于研发协议,就共同的科研项目,以某种合作形式进行研究或开发。其主要风险是:委托(合作)单位选择不当,知识产权界定不清。合作研发还包括与合作单位沟通障碍、合作方案设计不合理、权责利不能合理分配、资源整合不当等风险。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加强委托(合作)研发单位资信、专业能力等方面管理。第二,委托研发应采用招标、议标等方式确定受托单位,制定规范详尽的委托研发合同,明确产权归属、研究进度和质量标准等相关内容。第三,合作研发应对合作单位进行尽职调查,签订书面合作研究合同,明确双方投资、分工、权利义务、研究成果产权归属等。第三,加强项目的管理监督,严格控制项目费用,防止挪用、侵占等。第四,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国内外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对项目的目标、内容、进度、资金进行适当调整。
(三)结题验收
结题验收是对研究过程形成的交付物进行质量验收。结题验收分检测鉴定、专家评审、专题会议等方式。其主要风险包括:由于验收人员的技术、能力、独立性等造成验收成果与事实不符;测试与鉴定投入不足,导致测试与鉴定的不充分,不能有效地降低技术失败的风险。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健全技术验收制度,严格执行测试程序。第二,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重新进行验收申请或补充进行研发,直至研发项目达到研发标准为止。第三,落实技术主管部门验收责任,由独立的、具备专业胜任能力测试人员进行鉴定试验,并按计划进行正式的、系统的、严格的评审。第四,加大企业在测试和鉴定阶段的投入,对重要的研究项目可以组织外部专家参加鉴定。
(四)研究成果开发
研究成果开发是指企业将研究成果经过开发过程转换为企业的产品。其主要风险包括: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不足,导致资源闲置;新产品未经充分测试,导致大批量生产不成熟或成本过高;营销策略与市场需求不符,导致营销失败。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健全研究成果开发制度,促进成果及时有效转化。第二,科学鉴定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成熟度,力求降低产品成本。第三,坚持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新产品开发消费者测试。第四,建立研发项目档案,推进有关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应用。
(五)研究成果保护
研究成果保护是企业研发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研发成果保护,可保护研发企业的合法权益。其主要风险是:未能有效识别和保护知识产权,权属未能得到明确规范,开发出的新技术或产品被限制使用;核心研究人员缺乏管理激励制度,导致形成新的竞争对手或技术秘密外泄。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进行知识产权评审,及时取得权属。第二,研发完成后确定采取专利或技术秘密等不同保护方式。第三,利用专利文献选择较好的工艺路线。第四,建立研究成果保护制度,加强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及研发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图纸、程序、资料的管理,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借阅和使用。禁止无关人员接触研究成果。第五,建立严格的核心研究人员管理制度,明确界定核心研究人员范围和名册清单并与之签署保密协议。第六,企业与核心研究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特别约定研究成果归属、离职条件、离职移交程序、离职后保密义务、离职后竞业限制年限及违约责任等内容。第七,实施合理有效的研发绩效管理,制定科学的核心研发人员激励体系,注重长效激励。
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5
摘要: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整个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探讨目前我国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阐述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的八项原则。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社科成果 评价原则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大量的学术不端现象甚至学术腐败,严重阻碍了学术的繁荣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 迫切要求加强建立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和机制, 鼓励科研创新, 营造崇尚学术、促进学术进步的良好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探讨高职学院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原则,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职科研竞争力。 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 人文社会科学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社会变革等社会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 其研究成果本身就是以对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和评价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表现出其内在的广泛性、复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等25大类。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可分为:著作、论文和研究咨询报告三类,按研究的内容分为: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 二、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 目前, 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 我国高校比较认同的有:美国加菲尔德创建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简称A&HCI)、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持完成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持完成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 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完成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等。尤其是CSSCI 是我国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和社科专家、学者对于建立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和评价指标的实践结晶, 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社科项目研究成果,作为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版)共有25类学科528种,扩展版来源期刊24类152种,来源集刊19类?86种。经过十年的实践, CSSCI 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以及广大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普遍认同的、科学的、规范的期刊检索系统, 已经成为社科成果评价的一种品牌, 标志着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已按照国际标准, 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要有科研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科研工作的实质,并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同时,还必须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科研实践,抓住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合理、有效的成果评价不仅包括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而且包括评价者对评价指标的科学、规范的掌握和运用, 即评价体系与评价形式的双重科学性。 2.创新性原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以探索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是不断修正错误的理论和认识、正确把握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指导人们实践的过程。高职社科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应当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最高标准。不具创新也就失去了学术意义。 3.可比性原则。评价体系要能适应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评价对象间的比较,既适应于同一对象基期与报告期的纵向比较,又适应于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高职学院的科研水平与能力是不可能与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高校相比拟的,因此,在横向比较时应按同类型、同层次的学校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4.同行性原则。从对研究成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来看, 除作者之外, 对成果内容、意义理解力、认识力最强的就是高职学院的同行们。另外从学科发展和学术方向培育方面来讲, 社科成果评价也必须高度重视和遵循同行评价原则。
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6
一、完善创新体制。使日本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基地
(一)建立知识创新激励机制
1、采取多种形式,鼓励研究人员积极从事创新研究。通过修改专利法第35条,使研究人员可以签订合同方式确定研究成果的报酬与奖励,以此激励科研人员积极从事创造发明;通过废除发明补贴封顶的规定,鼓励研究人员积极进行知识创新;通过增加竞争性资金比重、以公开招标方式分配政府科研经费、根据知识创新实际业绩优先分配研究经费等方式,激励研究人员的创造热情。
2、充实社会表彰制度。定期表彰在“产、官、学”合作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科研人员,并以此鼓励更多年轻人到大学、公共研究机构从事知识创新工作。
(二)建立考核科研成果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引导研究人员重视知识产权创造
根据《国家研究开发评价大纲指针》,日本计划制定了一个包括专利转让业绩、共同研究、开业实绩等内容在内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不仅针对单位研发工作的评估,也包括针对对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评估,获取知识产权则是研究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评价指标对基础研究的评估主要从是否有助于社会科技进步的角度予以评价。评价指标将研究业绩与研究经费分配挂钩,对转让技术多、获得专利收入多的科研人员,在研究经费分配上优先考虑。日本希望通过“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思想意识从过于“重视论文”转到“也重视知识产权”上来。
(三)完善大学、公共研究机构的科研环境,推进世界级研究开发
2004年日本整合了大学、公共研究机构设置,形成了15个各具特色、并拥有大型设施和研究手段的学科研究基地。如高能加速器研究所、极地研究所、宇宙科学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核聚变研究所等。
1、开发世界最先进的分析、计测仪器。由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凭借专用分析仪、计测仪等获取实际数据而得,所以,日本决心开发世界最先进的分析、计测技术,并促其实用化,以便为日本能创造世界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提供基础保障。
2、为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知识创造提供高水平信息服务。通过创建论文、书报杂志与专利情报综合信息数据库、学术情报网、实现大学与专利电子图书馆(IPDL)专线联网等,使研究人员能通过电子图书馆、民间专利信息网、文献数据库等各种途径,充分掌握和利用现有的专利信息;编制专利申请软件,以便大学、公开研究机构以及企业进行专利申请;建立信息收集和研究系统,并加强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与专利厅之间的密切合作,扎实做好知识产权的调查、分析工作,促进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各种学会、协会之间的研究信息交流,使研究成果和有关学术论文得到最广泛、最高效的利用。
3、为顺利使用专利发明创造条件。日本特别就“国费原资专利发明”(即用国家资金获得的专利发明)制定了许可使用指南,以确保研究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能顺利、自由地使用已有专利发明而不必担心侵权。
(四)建立研究人员流动机制
在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实行聘任制,公开竞聘,竞争上岗,使富有创造性的优秀人才能充分展示其才华。
二、使大学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新源头
为了确保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日本的科技创新能领导世界科技发展潮流,近两年来,日本在努力夯实基础研究方面下足了功夫,除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之外,重点就是改革和完善大学的教学、科研体制,健全从知识创新到研究成果产业化各阶段的大学知识创新机制。
(一)推动大学设立“知识产权总部”,实现知识产权的一元化管理体制
从技术发明、专利申请到技术转让及专利使用费收取等知识产权管理的整个流程来看,知识产权交由统一的机构管理才是最有效的。根据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总体要求,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并实施了《大学知识产权总部推进计划》,自2003年起,借国立大学行政法人化改革之际,促使各国立大学设立“知识产权总部”,并在资金上加以扶持。
“知识产权总部”主要负责制定和完善大学内部的知识产权基本政策,统管整个大学知识产权事务,包括知识产权创造、权利获取、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及利用的各环节,发挥知识产权司令部的作用,有机整合内部资源,并加强与校外组织机构的横向合作,对大学的知识产权进行一体化管理,从而在大学形成一种良性的知识产权循环机制。知识产权总部的运作方式不搞统一模式,各大学可根据各自特点,制定各自的总体设想。
大学知识产权总部不仅为大学的知识产权创造、权利获取、经营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为大学创造了一种促进知识产权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环境。目前,日本已有43所大学建立了知识产权总部,另外还有许多大学正在积极筹建。大学知识产权总部特别注重聘用有经验的民间企业人士和律师,截止2005年4月,在总共1400名工作人员中,约560名来自大学外部。
(二)以“技术转让机构(TLO)”为核心,构建大学研究成果转让机制
“技术转让机构”是利用大学内相关研究成果中派生的技术,经过专利申请和市场化营销,以专利许可形式向民间企业提供技术的中介机构。它与知识产权总部有所不同,它是财团法人,是政策实施机构,有的TLO可以横跨几所大学。
日本政府不仅对TLO事业计划给予积极财政援助,还通过对已设立的TLO进行业绩评估,强化大学TLO的技术转让机制。2004年,日本政府通过业绩评估,选定了7家技术转让业绩突出者作为“超级TLO"进行重点扶持,使它们对其他TLO机构形成专业性补充,同时也赋予它们为其他TLO机构培训技术转让人才的功能,以便整体提升技术转让人员的实施能力。
TLO机构的设置,拉近了大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距离,使得产业界特别是众多中小企业得以通过承接大学研究成果提升技术水平,也使大学服务于社会、促进产业进步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研究开发层次
日本是世界上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而大多数专利都是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结果。1990和1997年,日本企业研究开发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2.78%和2.85%,其中制造业企业分别为3.52%和3.677%,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与欧美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日本都还存在不足,而且日本企业
多持有改良专利,基础专利很少。因此,政府更注重推动企业不断提升研发层次,通过提高知识产权创新质量,获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创新成果。
一是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研究开发三位一体的综合经营战略。使企业通过运用知识产权战略确保事业优势,并以研究成果为基础,展开商品生产与服务。
二是推动企业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多创造高质量的基础专利。积极鼓励企业以IT技术为中心,围绕微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多进行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研发,不断开发领先世界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提高研发效率。
三是引导企业运用专利地图开展战略性研究开发。2004年起,日本开始学习美国的做法,以“专利地图”形式引导企业进行战略性研发。政府根据专利技术动向、市场动向等,定期制定“专利地图”,将企业研发引向有可能获取核心专利的技术开发上。
四是鼓励企业将专利标准化。如果一项专利能成为行业、地区甚至世界标准,就能确保竞争优势。所以日本不仅要求企业采用标准,还鼓励企业去积极创造和制定标准,多进行能成为国际标准的专利技术开发。
四、摸索知识产权创造的产官学合作新模式
过去,日本为维护大学的学术性研究,一直禁止企业向大学科研项目投资。1998年日本开始转变政策,不仅废除了禁止学术机构接受企业基金的限令,而且还采取包括税制优惠措施在内的多种手段,积极促进企业或个人向大学、公共研究机构提供科研经费。由于参与大学的科研项目确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能使企业的研发成果升值,所以日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大学研究,大学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开发的势头越来越猛,合作能力也越来越强。目前,希望与大学联合开发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计划与大学加强协作的企业已达52%1~2上,其中46%是大型企业。2004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启动的“革新研究推进机制”,就是联合多家企业进行的一种新尝试,目前进行的是社会所急需的50个课题的开发,其中包括纳米微型机、新一代机器人等项目。
为了更好地落实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日本政府正努力推动产官学合作开发向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方向发展。
(一)明确共同研究、委托研究规则
政府要求大学在与企业实施共同研究、委托研究时,要明确表明其想法和要求;在进行涉及商业机密等信息交易以及向企业转让专利时,要明确交易规则。政府还通过完善契约合同文本和应用操作目录等方式,引导产学合作双方重视知识产权问题。目前,日本已经就“商业机密等信息处理问题”、“共同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向民营企业转让专利许可权问题”、“与国内外大学研究人员合作产生之知识产权的权利关系处理问题”等制订出具体的契约合同文本及操作应用指南。
(二)建立产学合作研究的保守秘密机制
为防止共同研究时发生泄密现象,日本政府对参与研究的各方制定了严格的守秘规则。政府还要求大学与参与课题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等签订合同,明确契约关系,以促其履行守秘义务。
(三)鼓励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从研究开始阶段就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以便研究开发关键项目
政府一方面鼓励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多向社会开放,主动介绍、宣传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通过互联网、公开讲座和学会、协会等途径,加强与社会的交流与沟通,并向企业开放研究开发设施,积极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同时也鼓励企业允许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利用企业的研发条件和专利信息,以提高研发质量,并规定企业对研发成果可以优先使用。
(四)明确规定国立大学作为行政法人可以凭专利技术获得股份
政府鼓励大学以专利技术积极参与风险运作,鼓励具有独立行政法人资格的研究开发机构也能采取同样做法加强与企业方的合作。
(五)为产学合作确立评价机制
用“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大学知识产权总部、TLO的活动业绩进行评估,定期公布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分配研究资源,同时也为企业选择合作对象提供参考。
(六)以优惠税制、补贴、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对企业参与大学研发给予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