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创新成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性创新成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性创新成果

研究性创新成果范文1

胡文龙 主编

2002年11月

定价25元

本书是“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的结项成果。全书以清晰的时间脉络,重大的历史背景,全面、系统展现出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媒体、评论大师、经典栏目等的新闻评论,再现了新时期我国媒体新闻评论多方面的改革、创新、现状以及趋向,对新闻事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理论价值。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赵振宇著

2003年8月

定价17元

本书提出了新闻传播策划的科学定义和理论框架,收集和介绍了大量中外媒体成功的策划经验,指出新闻传播策划中的理论误区和实践中的偏颇之处。本书还附录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单位召开新闻策划研究会的会议综述和研究资料。

人民日报出版社

徐 熊著

2000年5月

定价17元

此书由穆青同志作序。书中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新闻界已经和正在发展中的情况。作者还用较多的笔墨叙述了美国主流媒体的有关报道活动,从中透视出美国社会的千奇百怪及其标榜“新闻自由”的本质。

传播心理学是传播学和心理学交叉而成的新兴学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林之达教授的新作《传播心理学研究新探》在革新传播心理学传统的建构基石、思路和理论框架上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传播心理学新探》是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的课题《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最终成果

《传播心理学新探》的“新”主要在于两点:一是不走老路,二是不拉郎配。《传播心理学新探》突破了传统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在学术上的独创性、探索性以及传播心理学研究中国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同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而言,本书有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该书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原创性。

《传播心理学新探》提出了“传播的两级效果论”。“传播的两级效果论”一方面吸取了德弗勒心理动力模式的珍贵思想,另一方面又修正、深化了以往的传播效果理论,揭示了传播与心理互为依存的特殊关系,提出了“心理系统是传播的心理流的能量转换器,是传播致效的不可或缺的中介”的崭新观点。

第二,建构了传播心理学新的理论构架。

传统传播心理学的建构实际上是按照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依样画葫芦,是人为的“捏合”,而本书考察、揭示了传播学与心理学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的实际关系,以此为基石,沿着二者联系的脉络建构了传播心理学新的理论框架,确定了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研究内容,是天然的“融合”、“化合”,它改造了《传播心理学》旧的建构基石、建构思路、建构方式和理论框架,提出了新的研究模式,促进了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深化。

第三,着重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对业界有很强的指导性。

本书以传播效果为研究的核心,立足于受传者的心理系统,考察了受传者心理选择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受传者选取的信息与认知结构的心理反应,不仅能强化传播工作者要“根据受众的心理需要筛选信息”的意识,也能解决传播者在传播实践中遇到的棘手的问题。因此,本书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学科建设价值,对传播实践界也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第四、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论题的系统性、逻辑性强。

研究性创新成果范文2

关键词:团队互动过程;创新主观规范;个人创新行为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2-0099-04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eam Interaction Processon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s

WANG Shuang-longa, ZHOU Hai-huab

(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School of Law,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is paper shows that team interaction process are important contextual factors to innovative behaviors, and team interaction process could prompt the formation of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s by subjective norms.

Key words: team interaction process;subjective norms of innovation;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s

工作创新行为不仅是个人行为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组织创新的基础。Kleysen和Street[1]将个人创新行为定义为“将有益的创新观点予以产生、导入以及应用于组织中任一层次的所有个人行动”。团队背景下的个人创新是包括成员参与和成员互动的持续过程,该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成员的参与。例如,新观点的产生往往来源于团队给予的灵感和力量,即使成员具有创造性并且产生了新观点,但是其观点的实施取决于他人的同意、支持以及资源等。因而,个体的创新过程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团队互动过程对于新观点的产生、观点的推广与实施都有很大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团队互动过程的概念已渐为国内学者所认可和熟悉,然而团队互动过程与个人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非常有限,团队互动过程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有待于引起更多的关注。因此,本文拟以跨层次观点来研究团队互动过程对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

一、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

1. 团队互动过程与个人创新行为

团队能否有效地工作取决于团队能否管理好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团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团队已具备必要的外部支持条件时,其内部的互动对于绩效的提高就至为重要[2]。刘雪峰和张志学[3]通过情境模拟的方法发现团队互动过程包括结构互动和人际互动两个维度,并且绩效优良的团队在这两个方面都比绩效差的团队表现得更好。就团队的结构互动而言,Burke等人[4]的团队适应性理论指出,团队成员间的任务讨论、沟通与反馈对于计划的实施非常重要,而计划的实施是个人创新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团队讨论和沟通有助于知识与经验资源的扩展和对对方需要的了解,并且提出的干预措施和方案更切合团队设定的目标。团队互动过程中公开地对团队目标或者流程进行交流有助于促使团队成员的学习过程[5]。而实证研究表明团队学习是团队发展与吸收创新的先决条件,已有研究结论也显示团队学习有助于团队发现和识别问题、扫描环境以及创新性解决办法的改进等。

此外,就团队互动过程的人际维度而言,团队互动过程有助于形成正向的团队状态。由于个人创新行为的形成需要与其他成员进行沟通并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新发现,创新过程也是人际互动以及认知的分享过程,团队的人际互动过程有利于使成员感受到支持和自由的气氛,成员之间的协调有助于自身观点的表达以取得相互的影响[6]。LePine、Piccolo和Jackson的[7]研究表明,团队人际互动过程与员工满意度、合作行为存在积极的关系。团队互动过程的研究也表明,团队沟通、团队协调与绩效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结合以上理论发现,提出本文的假设1:

H1a:团队互动过程的结构维度对个人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作用。

H1b:团队互动过程的人际维度对个人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作用。

2.团队互动过程与创新主观规范

James[8]运用了人种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控制系统如何从层级控制、官僚控制到团队协作控制的管理变革。他认为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创造或者重建了一套“基于价值判断的话语”作为员工推断适当行为的基础,这些想法、规范或规则使成员以“对组织有用的方式”采取行动,个体经常会因此而必须做出符合于团队所要求的行为。许多群体理论的研究者认为团队规范并不是外部力量所强加,而是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发展起来,在互动水平较高的团队中,成员之间的频繁互动和任务上的相互依赖会更易于形成有形或无形的规范,这些规范反映了共同的理解和行为模式,并成为团队成员所认可或隐含的规则,其可以用来指导团队成员应该如何展现其行为。因此,互动水平较高的团队中,成员会经常受到来自团队规范的社会压力,不论这项规范是有意或是无意的,个体会因此而必须做出符合于团队所要求的行为,团队互动过程使得成员之间相互卷入并形成了完成任务的行为规范。

团队成员未必能够正确地理解集体层次的规范。由于集体规范很少被正式地编码或者明确地阐述。因此个人对规范的理解必然存在着偏差。团队互动过程对主观规范的影响是高层次的情境变量影响成员个体,个体对团队实际规范的感知也是依赖于规范信息的传递。Allen[9]认为团队规范信息是通过两种途径而传递的。第一种为直接方式,即通过书面或者口头的交流;第二种为间接方式,即通过成员的行为或者身体语言。在团队互动程度较高的情境下,团队成员之间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的规范传递,信息交流的数量比较充分,成员之间往往通过言传或身教的方式来传递创新行为的基本规则以及他人的行为期待,并被激励遵从这些规则以避免社会惩罚。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假设2:

H2a:团队互动过程的结构维度对创新主观规范存在正向影响作用。

H2b:团队互动过程的人际维度对创新主观规范存在正向影响作用。

3.创新主观规范与个人创新行为

团队层次上的规范是成员从事规定或者禁止行为时的普遍准则,而个人对规范的理解就是规范的感知。Cialdini等人[10]在实验中发现参与者会从环境线索中寻找乱扔垃圾的行为规范并保持和这些规范的一致性,结论表明规范的感知而非规范的事实影响行为。规范感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得到实证的支持。尽管计划行为理论指出主观规范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要受到行为意愿的中介[11],但是许多计划行为方面的研究也把规范作为行为的直接预测因素,发现了主观规范对于行为存在的直接效应[12]。这些研究认为大多数人会报告其与行为有关的认知,当个体在某一时刻报告说有从事特定行为的意愿,但是行为意愿很容易受到影响而改变,而相反规范的感知不容易随着时间而改变,规范的感知相对于行为意愿而言与行为之间存在着更强的关系。Manning[13]的元分析研究发现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行为。

考虑到我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成员的自尊更加依赖于别人的认可和期望,人们倾向于形成相依自我观,团队成员表现出来的行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取向,即强调个人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和角色期望,个人的自尊主要依赖于别人对他的尊敬。因此,团队成员的个人创新行为并不一定完全出自个人喜好或自主意愿,即当团队期望成员表现出创新行为时,成员就会接受期望并按照此期望来展现自己的行为以响应感知的规范。因此,成员关于创新过程的规范认知有利于其提出新的观点以及推动新观点的实施。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假设3和假设4:

H3:创新主观规范对个人创新行为存在正向影响作用。

H4:团队互动过程通过创新主观规范对个人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作用。

二、研究方法

1.数据收集过程及样本特征

本文以企业研发团队中的研发人员为调查对象,他们共同参与同一任务的完成。经过数据的收集过程,一个团队至少具备三位团队成员的所有变量的完整资料。本次调研针对21家公司共发放1157份问卷,经过筛选剩余997份合格问卷。其中,765份为团队成员对团队互动过程、创新主观规范的调研数据,另外的242份问卷是团队中除填写团队互动过程、创新主观规范问卷的另外一名成员对本团队其他成员的个人创新行为评价。本次被调查者中53.73%为男性,41.83%被调查者的年龄在26~35岁之间,本科和硕士教育程度的被访者约占总体的95.03%。被调查的已婚员工占64.44%。就职业年限而言,61.83%的员工工作年限在4年以上,一半以上的员工在团队中的任期超过4年。

2.测量工具

团队互动过程。本文采用刘雪峰和张志学(2005)所开发的测量工具,主要是因为该量表的开发过程是针对任务并不十分明确,成员之间需要通过交流和讨论来自行明确任务的团队,比较切合本文调研对象的工作特点,包括“接到任务后我们小组立即分析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等9个问项。本文通过小样本试测,结果发现“我们小组所有成员都各尽所能”问项的CITC值为0.283,低于0.3的标准。经过分析认为该问项可能涉及员工能力的调查,容易与其他问项存在内容上的偏差,因此将该问项予以删除,剩下8个测量问项的CITC值在0.451~0.733之间,总体的Cronbach′s α为0.831。

创新主观规范。创新主观规范的测量量表主要是根据Ajzen(2002)所提出的主观规范测量工具并针对创新行为过程而进行修改的,其中社会期待的重要关系人分别为主管和同事,包括“我的主管会喜欢我在团队内提出新观点并去实施”等6个问项。小样本测试的结果表明创新主观规范的所有问项CITC值在0.605~0.784之间,均在0.30以上,总体的Cronbach′s α为0.889,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各个问项删除后的α值均低于整体的0.889,所有问项得到保留。

个人创新行为。本文的个人创新行为量表是在Scott和Bruce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主要是测量研发人员在团队中对新技术、新流程、新技巧或新产品的导入和应用过程,以成为有用产品或服务的行为表现程度。该量表共六题,包括“我会寻求技术、产品、服务或工作流程等方面的改善”等6个问项。小样本测试的结果表明个人创新行为所有问项的CITC值在0.562~0.695之间,均在0.30以上,总体的Cronbach′s α为0.857,各问项内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各个问项删除后的α值均低于整体的0.857,所有问项得到保留。

本文所有变量的测量均采用Likert五点尺度,由填答者根据问项内容的描述,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加以区分。

3.数据聚合与分析方法

团队互动过程变量是团队层级的构念,本文采用个人层次资料加总的方法来反映团队特征。但是团队层次数据产生之前必须先检查团队内成员间填答的一致性,本文通过指标rwg来加以判定。经过计算,团队互动过程结构维度和人际维度的rwg的平均值分别为0.960和0.965。由于本文的分层数据结构特征,同一团队成员的数据无法保证传统线性模型的线性、正态、方差齐性及独立假设,因而本文运用HLM6.08统计软件包分析团队互动过程对个人创新行为的跨层影响效果。

三、研究结果

1.研究变量的信度、效度及描述性分析

团队互动过程属于二阶变量,本文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确定资料的可靠性及正确性。团队互动过程全部测量问项得到的共同因子均与原始量表具有相同的结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x2/df=1.698,小于标准5。GFI=0.97,AGFI=0.94,NFI=0.97;CFI=0.99,IFI=0.99,均大于标准0.9;RMSEA为0.054低于标准0.08,表明拟合效果比较理想。所有条款的标准化因子负载均大于0.6。而且结构维度的AVE值为0.537,人际维度的AVE值为0.578,均超过0.5的下限,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本文中的创新主观规范与个人创新行为属于一阶变量,其收敛效度是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结果表明创新主观规范的样本适应性指标KMO值为0.871,巴特莱特球度检验值为2172.586,p

2.研究变量的信度及描述性分析

创新主观规范、个人创新行为变量及团队互动过程两个维度的均值、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量如表1所示,各量表的信度均达到可接受的0.7标准。

3.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结果

第一步,本文建立了创新主观规范和个人创新行为没有任何预测变量的虚无模型。利用HLM6.08对两个虚无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的结果如表2所示,所有模型的组间变异都是显著的(创新主观规范:τ00= 0.109,χ2 =452.214,df=241, p

第二步,随机回归模型分析。本文利用随机回归模型来分析level-1层次截距的组间变异情况。随机回归模型不考虑团队层次自变量,仅以创新主观规范作为层次1的自变量,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个人创新行为的截距在团队间存在显著变异(τ00=0.039,χ2= 438.010,df =92,p

第三步,截距预测模型分析。在层次2中分别加入团队互动过程结构维度和人际维度,分析结果表明在level-2截距残差变异都是显著的,表4表明团队互动过程的结构维度和人际维度对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是显著的(结构维度:r01=0.440,p

第四步,主观规范的截距预测模型分析。在层次2中加入团队互动过程结构维度,分析结果表明在level-2截距残差变异也都是显著的,表5表明团队互动过程结构维度和人际维度对主观规范的影响也是显著的(结构维度:r01=0.525,p

第五步,检验总体层次解释变量对结果变量的总效果是否因中介变量的存在而消失。表6表明在层次2加入团队互动过程结构维度,层次1加入r01个人的主观规范后,团队互动过程结构维度对个人创新行为依然存在着积极而显著的影响(r01= 0.323,p

此外,在层次2加入团队互动过程的人际维度,层次1加入个人变量主观规范后,团队互动过程人际维度对个人创新行为依然存在着积极而显著的影响(r01=0.116,p

四、分析与讨论

本文的研究结论发现团队互动过程对个人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互动水平较高的团队更多地表现出对目标的承诺以及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积极合作与沟通。学者Larson和LaFasto[14]的研究发现团队的任务互动诸如明确活动目标、制定工作计划、角色分工等因素对团队具有积极效果。Bettenhausen[15]也认为团队互动过程是团队成员行为的重要预测因子,会影响团队成员的绩效水平。本文的研究进一步印证了以上学者的研究结论,表明团队成员的创新过程的确需要通过讨论、建议以及认知的分享等互动过程使得他人接受自己的新观点并一起实施,团队成员间良好的互动过程是研发团队成功的重要基础。

研究结论表明团队互动过程的结构维度和人际维度都是通过主观规范对个人创新行为具有跨层次的正向影响效果。团队互动过程对主观规范的显著影响意味着尽管个人对集体规范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团队互动过程对于创新活动的规范感知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另外,创新主观规范对个人创新行为的显著影响表明在我国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下个体更容易将自己识别为团队中的一员,而为了维持自己作为团队成员的地位,个体对周围他人的行为和反应会更加敏感,更倾向于遵从社会规范,团队成员往往是通过观察团队成员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在这个情境中应该的行为表现。

本文的结论进一步表明为了实现产品、服务或者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创新,管理者应设法使成员之间表现出更多的互动。团队主管可通过团队层次的沟通、协调以及合作来激发成员的创新行为。比如,内部沟通在团队内促进新观点的传播,并且增加这些观点的数量和多元性,并进一步导致新观点之间的交互孕育。此外,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采取措施促使团队成员建立创新活动的互动能力并接受所属的团队规范,使其更有意愿配合团队的创新活动。为了目标的达成团队也需要发展出一套创新行为的活动机制,通过参与过程逐渐取得成员的认同和内化,最终促使团队成员表现出更多的创新行为。相反,如果个体针对创新活动没有形成针对创新活动的主观规范,那么团队互动过程对于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就会受到削弱。

参考文献:

[1]Kleysen R F,Street C T.Towards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1,2(3):284-296.

[2]Ancona D.Outward Bound:Strategies for Team Survival in the Organ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0,33:334-365.

[3]刘雪峰,张志学.模拟情境中工作团队成员互动过程的初步研究及其测量[J].心理学报,2005,37(2):253-259.

[4]Burke C S,Stagl K C,Salas E,Pierce L,Kendall D.Understanding Team Adaptation:A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Model[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6,91:1189–1207.

[5]West M A,Anderson N R.Innovation in Top Management Team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6,81:680-693.

[6]Van Offenbeek M,Koopman P.Interac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roject Teams[A].In M A West(Ed).Handbook of work group psychology[K].London:Wiley.

[7]LePine J A,Piccolo R F,Jackson C L,Mathieu J E,Saul J R.A Meta-analysis of Teamwork Processes:Tests of 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and Relationships with Team Effectiveness Criteria[J].Personnel Psychology,2008.

[8]James R Barker.Tightening the Iron Cage:Concertive Control in Self-Managing Tea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3,38:408-437.

[9]Allen V L.Conformity and the Role of the Deviant[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65,33:584-597.

[10]Cialdini R B,Reno R R,Kallgren C A.A Focus Theory of Normative Conduct:Recycling the Concept of Norms to Reduce Littering in Public Plac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0,58:1015-1026.

[11]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50:179-211.

[12]Christian J,Abrams D.A Tale of Two Cities:Predicting Homeless People′s Uptake of Outreach Programs in London and New York[J].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4,26(2):169-182.

[13]Manning M.The Effects of Subjective Norms on Behavior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A Meta-analysis[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9,48:649-705.

研究性创新成果范文3

近日,由北美文心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和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的“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小说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主持,5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作家、国内评论家以及出版界人士出席研讨会。与会代表主要以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第一部小说集《一代飞鸿》为基础,围绕新移民作家的文化身份、人性书写以及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等相关问题展开热烈深入的讨论。

“文化身份”也可译为“文化认同”,它包括自我认同、集体认同和社会认同。新移民作家大多在母国接受早期教育,东方传统文化观念形成了其文化身份的稳定性内核,移居海外之后,又不得不屈从于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嬉戏”。因而,新移民作家在其创作中必然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两种文化身份。大多数学者认为,新移民作家文化身份的转变必然带来文学书写方式的变化。陈瑞琳表示,从早期移民文学到新移民文学的最重要变化是移民文化身份的转化,新移民作家也会运用新的视角叙述新的经验。陈公仲认为新移民作家具有东西两种文化身份,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全球意识、批判意识、忧患意识和忏悔意识。杨文虎分析指出,以前留学生文学较多关注怎样融入西方社会,而新移民文学力求以平等而非仰视的姿态尽可能去了解对方,在创作中表现出摆脱他者的心态,在精神上有了自觉,这是叙事视角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文化身份不是文学创作惟一的决定性因素。朱小如认为,谈论新移民文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身份问题上,重要的是作家是否提供了独特的个人经验。李洪华举例说明,从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话语方式来看,新移民作家都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无法彻底改变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书写方式。

新移民文学的人性内涵及其表现方式成为这次研讨会的热点话题。与会学者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东西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内容即表现为不同的人性内涵和对人性的不同理解。新移民文学处在东西文化的交叉地带,表现了比国内文学更异样、更复杂、更深刻的人性内涵。但也有学者强调,尽管新移民作家在空间上发生了位移,但在心理上,母国文化仍然是其精神皈依的家园,因而在人性的表现上,与国内文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人性具有超越性,不应该从东西文化的差异来看待新移民文学所表现的人性问题。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补充和延伸,新移民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最具活力的重要一脉,无论是在题材范围的拓展、主题深度的挖掘,还是在艺术手法的创新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不容忽视的努力和突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然而,一方面,由于从事华文创作的大多是第一代移民,缺乏充足的后继力量;另一方面,虽然新移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逐渐融入居住地,但华文文学仍然只能得到少数华人群体的认可。因而,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也成为此次研讨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杨扬看到新移民作家创作的极大包容性,及其展示出的不一样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经验,认为这对于大陆文学是很好的参照。喻大翔指出北美新移民作家应该进入我们的研究领域。他们回到大陆,请大陆学者审视他们的创作,这是一种认同的要求。也有的学者对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持一定的保留态度。李平认为,移民文学题材的尺度不能始终只停留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上,而应该有更多的拓展。

研究性创新成果范文4

关键词:地理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对于高中地理的研究性学习,我们首先要明确它是一种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等其它的学习方法相比,它更多的是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强调的是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学生由单纯的间接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大量获取直接知识的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这种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在具体实施的三个阶段中,注意重视运用以下策略。

一、创设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环境

1.开放自主的环境

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它不仅仅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而且还体现在整个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以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告终。因此在这种活动中要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这也有赖于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承认学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个性化和多样性,我们能够充分信任、尊重和理解学生,随时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合作互动的环境

合作教学理论告诉我们,个体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动态的个体独立探索的范围,而是要拓展到动态的个体探索与主体间交往相结合的范围,只有在主体交往中,个体之间才能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调动个体与集体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外在的知识结构向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转化。同时使学生在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识的过程中,提高创造性的品质。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三种,但是从具体的实践情况来看,学生更多的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因为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可以相互启发,同龄人之间可以更多地交流思维经验。而且,一方面学生的表现欲望、探索精神、群体意识得以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这样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激活。

3.崇尚科学的氛围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其本身就是一个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活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懂得科学知识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创设崇尚科学的氛围,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是求事地得出结论,养成尊重他人成果或想法的正确态度。

4.探究问题的情境

杜威曾指出,教学法的要素与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以此为出发点,才有可能期望获得正确的探索理论的科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第一阶段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研究任务。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就是通过呈现问题情境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⑴通过社会调查来创设问题情境。⑵通过观察来创设问题情境。⑶通过原有认识储备引出新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⑷通过假设来创设问题情境。

二、展开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

创新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知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思维的智力活动,因此其核心为创新思维能力。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全新的、学生自主参与并获得体验的学习方式。事实上,学生在选定了研究的课题之后,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包含有两层含义:

一是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搜集资料,这一点是创新的前提。我们知道,创新需要一定的知识厚度,即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虽然知识越多,并不意味着创新也越多,但是创新是对旧的水平、旧的规范、旧的框架的突破。试想,前人的知识水平尚未可及,创新从何而谈?

那么,怎样在开放的情境中来主动地搜集资料呢?主要依靠课本知识、上图书馆查找、登陆英特网搜索等。除此之外,搜集资料的方法还有:音像资料、社会调查、观察、走访、座谈等等。

二是加工处理信息,这是创新活动的关键。对信息(资料)的加工处理过程,就是对知识的重新整合过程。它是将各种来源的、比较繁杂的信息(资料),整合成一个新的、较为清晰的整体。因此,这种整合是包含了明显的创造。当然这种创造是在特定的问题、资料范围内进行的,是在一定的理论或方法论的框架范围内进行的,是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对信息(资料)找出联系、重新构造、进行创造性地整合的。但是,它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设计出比较合理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计划或操作程序;能够通过对地理现象或事实的研究,进行分类或重组,发现内在规律。可见,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显得较为突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创造性思维具有发散性、批判性、直觉性和联系性等特征,我们在研究性活动中要注意围绕这些特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经常采用的逻辑、求同思维,重视能使学生开阔思路、促使学生自主发现、让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展示多样化的研究性成果

学生活动成果的展示,一方面是对课题研究的总结,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验成果展示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研究性创新成果范文5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研究性学习;毕业设计

作者简介:曹丽华(1973-),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李勇(1964-),男,辽宁本溪人,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吉林 吉林 13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研究课题——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133-02

研究性学习,即改变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从广义理解,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1]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其思维发生变化,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2,3]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已学专业知识的使用过程,又有对专业知识的创新过程,非常适合以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该学习方法能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来不断激励学生,并为教师提供了与学生建立相互关系的独特机会。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或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或理论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中外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制定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研究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总结提高、编制设计说明书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使学生在创新和实践方面得到一次系统的基本训练,达到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基于问题、面向实际,凸显自主探究、合作互动,重点体现在“提出问题、自主研究、讨论互动、批判改进”等核心环节。[4]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体系,按照学习专题的内容的性质和学习方式划分,其主要形式有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4]因此,在毕业设计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很好地实现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实现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和学生的选题

第一,毕业设计题目设定的基本要求是遵循毕业设计教学大纲,符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第二,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要理论联系实践,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工程实际,体现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生产实际、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辅相成的认识。

第三,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要因学生个体的差异难易结合,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到所学知识的有用之处,又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创新。

第四,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及本专业的实际情况,但又不失对本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

第五,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一般可分为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实践)和综合等类型。本专业学生结合工程实践类课题的比例应不少于80%,首先保证基本工程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提高性的、拓展性的研究专题;其次结合实际任务进行的毕业设计,应选择那些能满足教学要求,并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第六,毕业设计题目设定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课题,然后根据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最后的确定。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根据选取的毕业设计课题进行研究性的毕业设计,但目标要明确、工作量要适当。

第七,学生除了选择指导教师设定的毕业设计题目外,也可根据本专业特点和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然后请指导教师审定后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

三、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组织与实施

1.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利用大学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导师所设计的问题,不但要学会查找资料、归纳总结,还要选取恰当的方法、手段,学会和导师交流,学会思考和创新。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有目的、有差异、有选择的设定毕业设计题目,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能使学生在研究中有所创新,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毕业设计的研究性学习过程

毕业设计采取个人独立研究的方式。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设定若干个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题目。然后指导教师给出题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要求,指导学生相对独立的开展研究,用17周的时间完成整个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一本。毕业设计具体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见图1。

3.毕业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

(1)对毕业设计题目的理解。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就研究题目的意义、所涉及的知识及存在的争议去理解毕业设计题目。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分析该毕业设计题目所涉及的问题,有批判的去思考,大胆的去创新。

(2)搜集、分析、整理资料。查找与毕业设计题目设定的任务相关的国内外资料,深入理解毕业设计的任务,掌握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手段。

(3)开展调查研究和拟定研究方法。学生可根据个人理解对课题进行初步的研究,提出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和思路,以及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撰写开题报告。

(4)讨论与修正。学生将初步研究的结果,在指导检查时或课余时间,与指导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汲取他人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正部分毕业设计内容的研究方法,体验研究性学习的快乐与收获。

(5)开展深入研究。学生根据之前对课题的理解和拟定的初步思路,对毕业设计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利用以往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还可能遇到新的问题,或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其进行独立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客观地、辩证地去分析和思考,以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

(6)撰写毕业论文。让学生按照毕业设计的撰写规范来汇报自己的结论,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扩大影响。撰写毕业设计大论文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将自己所研究的感兴趣的课题,通过查资料、钻研、质疑、解决的过程,最后以毕业论文的形式总结出来,对他们以后参加工作进行专业性的总结有很大的帮助。

四、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对教师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真理的过程。[4]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平等地参与毕业设计题目的研究,启发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做学生的启发者、引导者、激励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尤其要注意在与学生相处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由;与学生交换和分享各自对知识、生活的认识时,应尊重、理解和包容学生的不同看法,甚至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批评。

1.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知识交叉应用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性质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所涉及的知识远远超过某些固定的范围,学生需要教师指导和帮助的问题也与传统的毕业设计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知识的交叉应用能力,才能解答学生的质疑和困惑。

2.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

这是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指导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要剖析题目的研究思路、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工程实践。如果自身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没有这个领域的工程实践,对学生的指导就缺少了说服力,也就不能激起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及启发式思维。

3.工作的热情和教学的投入

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做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要热爱教学和投入教学,要研究学生的需求、思维的方式和个体的差异,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要注重学生获取、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4.毕业论文撰写指导

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对整个毕业设计题目研究情况的归纳与总结。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格式,引导学生了解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和交流形式。同时,指导学生总结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得到的收获,包括心理上的成长。在毕业设计的答辩中去展示成果,让学生的创新才智在进一步的思辩争论中得以发展。

五、结论

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但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质疑、解疑、创新、总结和交流的能力,真正实现毕业设计的预期目标,同时也是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一个体现。本文的研究内容为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闫守发.开展研究性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J].辽宁师专学报,2005,7(1).

[2]刘长风,刘学贵,冯静薇,等.研究性学习在环境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0).

研究性创新成果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政务;研究型

教学电子政务是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研究性教学可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而在“互联网+”思维下,开展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性教学又具有了新的意义。

一、“互联网+”思维下电子政务研究性教学的意义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2],在电子政务课程中实行基于“互联网+”的研究性教学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巩固课堂理论教学效果的手段。电子政务属于跨学科特征明显的一门课,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电子政务课程过程中付出比其他课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研究性教学所鼓励的自主学习机制,可以推动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电子政务课程上。特别是在“互联网+”思维下,通过“互联网+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进而巩固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高等院校可以利用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让其自主学习过程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学生更易接受、效果更佳。教师针对课堂内所讲授的知识点,选择相关主题作为研究性教学的任务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思考,进而最大限度地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反思,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初始需求。(二)本科阶段挖掘学生科研潜力的平台。“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诉求。”[3]在本科阶段挖掘学生的科研潜力,既可以让学生对于毕业去向的选择有更为明确的参考和抉择,也可以让本科学生为就读研究生期间科研能力的提升拥有更早、更好的起点。研究性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系统分析并提出创新观点,撰写研究性教学成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才可以达到挖掘学生科研潜力的基本要求。从教师的角度,应该根据自身多年从事科研的经验,将科研过程尽可能地应用到研究性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能否善加利用“互联网+”中的丰富网络资源、能否具备积极的态度、能否在项目组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都决定了研究性教学在自身科研能力挖掘方面的实效。(三)适应信息化时代对电子政务教学新要求的战略武器。在电子政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够对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这将成为一个莫大的讽刺。如果将电子政务理论映射到电子政务教学中,将会是“以学生为中心”“全天候在线辅导”“问题解答无缝对接”“师生在线双向沟通互动”等核心思想。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研究性教学,可以实现以上所有功能。笔者曾经于2016年春季学期时试行了一次基于网络平台的电子政务研究性教学,发现了很多学生原创、独到、新颖的观点,也让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无形间拉近了,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在此基础上,该班级的电子政务学习积极度同比最佳、成绩最好,更多的学生对于电子政务不再是浅尝辄止、被动学习,对于该学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可以说,研究性教学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对电子政务教学新要求的战略武器。

二、“互联网+”思维下电子政务研究性教学内容安排

在“互联网+”思维下,安排研究性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线选题指南,学生在线提交自主选题,教师对自主选题进行评判,合格者立项、不合格者修改直至合格,总体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基本原则。从教师提供选题指南这一环节看,研究性教学内容要基本符合以下三方面的原则。(一)选择理论性与实践性。“双突出”的议题对于研究性教学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其挖掘学生科研潜力的效果良好,但终究主要服务于课程教学本身,电子政务研究性教学内容安排时一定要注意选择理论性突出的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不断对课堂教学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但与此同时,电子政务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很多学校都配套开设了电子政务模拟实验这门实验课。客观地讲,研究性教学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相比电子政务模拟实验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但通过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当前社会应用电子政务的现状、问题和解决对策,这也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因此,对于电子政务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安排,既不能选择纯理论的课题,又不能寄希望于研究性教学解决全部实践能力培养问题,而是要选择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且又符合专业特征的教学内容。例如,对于应用文科特别是公共管理类的专业学生开设研究性教学时,应侧重于电子政务应用管理方面的选题,例如电子政务对于非私营部门职能优化的作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电子政务环境下非私营部门行政流程改革、电子政务多元主体公共服务等方面;对于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研究性教学时,应侧重于电子政务研发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在选题时要考虑到地区、学校、领域等实际情况。(二)课题选择要有一定的趣味且可被选择。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对于课堂授课的消极心态,使电子政务课程内容的实践特征成为一种引发兴趣的“微弱火光”。学生对于学习消极抵触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在研究性教学时必须要尝试将学生的积极性、踊跃性调动起来,否则研究性教学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负担。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选题指南时,在保持学术规范的前提下选择较有趣味性的题目。例如,对于电子政务而言,无论是公众、企业、社会还是学生最容易也是最经常接触的平台就是政府门户网站,各地区政府门户网站制作风格和运行层次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的时候可以针对政府门户网站的运行状况单列课题,特别是对于学生家乡所在地的政府网站的评测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如电子政务课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数字鸿沟”,让学生反思和剖析一下中国与其他国家、国内不同地区、自己家乡与经济发达地区、自己与他人是否存在数字鸿沟,体现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再如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开展讨论与分析,最终形成研究成果。最后,无论针对哪个方向安排研究内容,教师都应该准备多个可供选择的研究方向。(三)课题难度要略高于课堂讲授的内容。从课题难度设置上看,要基本符合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但要略难于课堂讲授的内容,给其安排“跳一跳,够得着”的任务。任务过于简单,完成起来没有难度,容易使员工产生怠惰心理;任务过于复杂,员工无法完成,容易产生挫败感。这个理论也可以应用于电子政务研究性教学内容难度确定上来。首先,研究性教学效果能否达到预期,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所设置的课题是否属于学生的能力范畴之内。安排一个学生无法完成的课题,实际上等于没有安排课题,同时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度。因此,研究性教学在难度上的可行性是基础。其次,从研究性教学的内容上看,如果学生通过查找教材就能找到答案,这将失去研究性教学本身的意义,也与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挖掘科研潜力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要基于课堂讲授的知识体系,使课堂教学涉及的理论成为研究性教学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其次,要走出课堂放眼世界,在研究性课题设置中体现学术前沿、分析应用案例、密切联系身边生活,不要选择过偏、过冷、过难的主题,保证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预期布置的研究性教学任务。

三、“互联网+”思维下电子政务研究性教学方法

研究性教学与课堂教学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从仅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同时也注重教学的过程”[4],这就要求基于“互联网+”带来的新特质,重新思考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一)研究性教学团队建设及组长负责法。鉴于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挖掘科研潜力的最佳手段,因此在电子政务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宜采取团队建设、立项的方式,而不宜以个人身份完成。这是由于通过团队建设可以最大限度模仿科研团队的合作机制,而且研究性教学工作量往往很大,个人完成将会有很大的压力。在“互联网+”思维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研究课题在线竞标机制,一般由潜在组长进行竞标,中标后开启在线成员招募,构建研究性教学团队。教师应给小组长赋予更高的系统权限,应至少有组内公告、管理小组讨论、分配总任务及子任务、上传最终成果及组长评分等权限。总之,小组长应负责研究性教学组内的所有相关管理事务,管理工作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二)师生共同参与在线小组讨论法。相比任务布置,在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全面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帮助学生开展、保持和评价学习”[5],将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积极度和踊跃度。最重要的是,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无论是在单位、路上还是家里,教师都可以随时透过网络教学平台各研究小组的组内讨论模块进行发帖、回帖,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更容易提升学生为小组研究贡献和付出的意愿和自豪感。教师参与在线小组讨论时,注意用平等的姿态、平和的心态,尽量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用语和形式(合理的表情、gif动图等等),对于良好的小组讨论气氛要不吝鼓励,对于破坏小组讨论的行为和言论应及时引导,但不宜使用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公开批评。(三)周进度报告推送法。研究性教学需要一个较长的完成周期,期间教师对于各小组的研究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引导是十分有必要的。根据此前的研究性教学过程,我们发现有的小组并没有合理的研究计划,研究任务存在最后时间突击完成或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完成的可能;研究过程中的讨论总是活跃分子参与,个别学生虽然最终提交了自己的成果,但不参与日常讨论。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教师每周定时在网络教学平台向各小组推送一份周进度报告。周进度报告主要应包括本周各小组总体研究进度的定性评价、各小组成员组内讨论活跃度及贡献值定量统计、本周各小组研究暴露的问题以及未来改进建议等等。通过周进度报告使小组与小组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横向比较,形成激励作用,推动后续研究健康有序地进行。(四)最终成果答辩及多元互评法研究性教学。“要真正达到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必须建立人性化的考评方式”[6]。笔者在进行电子政务研究性教学中试行了最终成果答辩及多元互评法。各小组提前1周在网络教学平台公示本小组最终研究成果,之后利用2学时的时间进行最终研究成果答辩。答辩参与者为全体小组成员,答辩委员会为教师和其他小组的组长。成果答辩之后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行多元互评,即小组成果评价、个人讨论活跃度评价、个人成果贡献度评价三部分的加权求和。小组成果评价主要由教师和答辩委员会进行评价,这部分成绩得出后该小组所有成员成绩一致;个人讨论活跃度评价主要由教师根据每一位成员日常有效发帖回帖数量进行统计;个人成果贡献度评价由自评、组内互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四部分综合计算得出最终成绩。可以说,这种成绩评价方式由多元主体参与,避免了老师和组长一刀切评价的弊端。

综上所述,“研究性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思路基本涵盖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7]。当前我国各高校电子政务课程研究性教学开展依旧不够普遍、成熟度依旧不高,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借助“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争取早日收获研究性教学的成果。

作者:刘 洋 徐凤江 吴 丹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参考文献:

[1]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25-28.

[2]别敦荣.研究性教学及其实施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12(8):10-12.

[3]李飞.基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高校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7):47-48.

[4]顾沛.把握研究性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7):31-33.

[5]王睿.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与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