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创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气自动化创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气自动化创业方向

电气自动化创业方向范文1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电气自动化概述

电气自动化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简称,电气自动化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电子技术对电气运行实现的自动化控制,它通过集成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进行维护和应用。目前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它应用的范围已经伸展到各个行业,从小到一个开关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其身影。电气自动化领域对高水平的人才需求影响很大。电气自动化主要从事的是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科研开发等领域。一般来说,电气自动化在控制系统和操作应用时,会对准确的数值进行记录,从而将量变和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相结合,促进控制设备的重大发展。

二、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一)平台开放式的发展

OPC技术的出现,IEC61131的颁布,以及微软的窗口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未来的电气技术的结合,计算机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IEC61131标准使得编程的标准实现标准化。同时IEC61131重新定义了它的语法及意义,因此,这也意味着不会出现其他的标准方言。当前,IEC61131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比啊阻焊,且被各大控制系统的厂商广泛的采纳和应用。

窗口平台是事实上的工控标准平台,微软技术已经成为工业控制的标准平台和规范。现如今PC以及网络技术在商业和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普及。在电气自动化的领域内,PC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主流。此外,在控制层采用的窗口作为操作系统平台的好处就是易于使用和维护。

(二)信息技术和电气工业的自动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由于市场的需求不断的增大,所以来说,市场的需求促进电气自动化与信息技术融合。信息技术在对工业世界领域内的渗透主要来自两个不同的独立方面。一是信息技术能够扩展到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中,二是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对产生过程中进行实时的存取。同时,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设计思想

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中的设计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为:集中监控方法、远程监控方法、现场总线控制方法、集中监控方法最常见,其优点则是运行和维护都较方便。在且对日常维护要求较低,并且系统设计也比较容易。但是该控制方法把各项的系统功能都集中在一个处理器中,因而处理器的任务艰巨,并且其速度也受到较大的影响。远程控制方法的优点是灵活性、可靠性,能够帮助节省一定数量的电缆、安装费和组装材料等,但是该方式只是适合检测小系统。现场总线的控制方法其优点可以使得系统的设计具有更加的针对性,并且具有远程控制方式的优点,对于不同的间隔有不同的功能,并且可以根据间隔的情况进行设计。

四、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的新局面必须深入的贯彻到中国转型的过程中,应该贯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新的中心思想。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应该为中国的企业寻求一个新的健康发展的道路。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电气自动化的分布式、开放化和信息化。电气自动化的分布式能够确保各个模块独立工作;开放化的结构能够使得系统同外部整个网络相连接;信息化能够使得系统信息本身处理相关的信息能力。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而实现网络自动化和控制一体化。

(一)统一监控

对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来说,为了满足用户的方便,便于用户管理,实现设备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进而实现网络自动化和管理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应该以现有的系统为基础,对这些系统实现统一的监控。统一的监控能够减少时间和费用,并且对于维护的部分来说也更易操作。

(二)总线监控

总线监控能够推动电气自动化的进程,总线监控能够使得组态灵活多变,成本低廉,进行安装时节约费用,它集众多的优点于一身,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总线监控能够减少资金的投入并且缩短安装时所耗费的时间。应用总线技术能够为设备信息和生产信息提供通信平台,广泛应用自动化领域。

(三)计算机监控技术

计算机的监控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监控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设备与网络的结合,同时也实现了自动化和管控整体化的过程。在电气自动化的过程中,计算机监控技术能够有效地对系统进行维护,并且还能够准确的检查出哪些部分的系统出现问题,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能够避免人为的采用保护措施。

(四)网络结构的应用

网络结构的应用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无疑加速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进程。网络结构的建构实现了网络与网络的连接,网络结构它是实现自动化的重要条件。网络结构中存在网络配置、数据管理等相关的功能,并且网络结构也为电气自动化的进程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而近些年来,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技术。因此,电气信息化技术在国家生产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应该寻求一条健康的电气自动化发展的道路。同时,应该总结近些年电子自动化发展的经验教训,转变发展理念,把新时代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电气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以期实现电气信息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马巍.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

电气自动化创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技术;热电厂;具体应用

热电厂可以提供多行业所需的蒸汽、热水和电能。从本质上讲,热电厂是指运用燃煤发热的方式转换成所需的热能和电能。近些年来,各行业都处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热电厂具有对多行业提供所需能源的保障价值。然而在环保和节能改革的新时期内,很多热电厂并不符合新型的环保指标,因而亟待从全面入手加以改进。引进新型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杜绝热电厂日常发电中的超标污染排放,并能够大大降低燃料的消耗,与此同时也确保了热电厂具备的经济实效。电气自动化的新式技术能够节省各流程的生产成本,确保了热电厂发热及发电效能的稳步提高[2]。

1热电厂改造中的电气自动化

从基本内容来讲,电气自动化融合了新时期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经过全面的技术融合,构成了新式的自动化技术体系。在热电厂发电过程中不断引进电气自动化的相关技术,有助于改造现存的发电方式。电气自动化包含了远程控制以及自动管理,同时也设置了相关的规范和协议。现代化进程中,各行业已经普遍引入了电气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本身具备了显著的集成性特征,适合用于自动化管理。由此可知,电气自动化也代表了现今阶段的工业化整体发展方向[3]。具体而言,热电厂在改造过程中采用的电气自动化具备了如下的优势:首先,电气自动化从根源上确保了优良的发电效能,提高发电效率。近些年来,城市化正在逐步加快进程,与此相应的城乡生活水准都获得了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居民平日生活消耗了更多的电能,因而亟待扩展原有的电网规模。面对新形势下的用电需要,电网发电的传统技术很难真正符合需求,因此就有必要加以改进。电气自动化可以消除传统发电方式的弊病,符合了新时期的电网扩展需要,因此也有助于提高整体的发电质量。其次,引入自动化技术,有助于热电厂减少整体的投入成本。热电厂在日常发电过程中,引入自动化的电气技术有助于节能。这是由于,电气自动化用于发电过程可以节省额外的能耗,这种基础上也节省了热电厂针对发电环节投入的费用。热电厂发电需要投入石油和煤炭等资源,然而如果燃烧不够充分,那么消耗的成本也会大幅提高。然而,电气自动化却可以燃尽剩余的煤炭等原料,促进了完全和充分的燃料燃烧[4]。这样做,有利于从根本上节省成本,提高了热电厂利用各类能源的实效性。最后,电气自动化也完善了资源配置。经过优化之后,热电厂就可以优化配置现有的各种能源,同时也合理控制了各环节的发电流程。经过优化配置之后,电气自动化摒除了传统热电厂发电的弊端,同时也消除了潜在的缺陷。借助电气自动化的手段,热电厂内部的工作人员还能够及时查看故障和缺陷,有助于适当的维修和处理,确保设备运行时的优质性。

2具体的技术应用

热电厂通过运用电气自动化的手段,可以改造现存的机组和电网,经过全方位的设备改进就能够确保发电实效的提升。同时,电气自动化消耗了更少的综合成本,有利于优化配置热电厂的资源。由此可见,热电厂适合采用电气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改造的途径来提高节能性和环保性。在具体运用中,热电厂的电气自动化包含了如下要点。

2.1完善现有的控制保护

火力发电通常设置了连锁和报警的系统保护,用报警的方式来实现控制保护。然而应当注意的是,报警和连锁的控制保护方式仅仅针对超限的状态,因而表现出显著的局限性特征。通过引入微机辅助下的新型控制保护,热电厂可以增加发电过程中的故障诊断以及运营检测。这样做,有助于检测人员及早判断设备隐患,然后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消除故障。电气自动化符合了防患未然的基本思路,确保了稳定和持续的自动化运行[5]。

2.2构建实时的机组监控

热电厂的具体发电方式为火力发电,引进电气自动化之后,热电厂转变为一体式的机组控制。相比于传统的监控方式,单元制的机组监控具备了显著的集成性优势,因此也便于汇总并且整理各种类型的状态信息。在最大限度内,火力机组可以展示自身的潜能和优势,控制室的体积也因此被缩小。由此可知,电气自动化简化了热电厂原有的监控系统,便于统一采集各环节的发电信息。经过统一的电网管理,也可以确保电网处在优良的运行状态中。

2.3设置通用的网络

在热电厂发电中,通用网络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创新了原有的发电模式。电气自动化可以创造热电厂内部的通用网络,确保了自动化的办公。对于管理层而言,通用网络还可以确保实时监控各类的发电设备,提供了畅通的信息传输途径。对于全程的控制,通用网络都可以确保集成化和自动化。

3结束语

从现阶段来看,电气自动化构成了热电厂改造中的关键点,同时也是主要的改造方向。现代化改造中,热电厂有必要引入节能和环保的具体技术措施,全方位改造传统的发电方式。相比于传统技术,电气自动化具备了显著的节能优势,因而适合用于构建现代式的热电厂。然而截至目前,热电厂运用电气自动化的相关实践还没能达到完善,有待长期的改进和提升。未来的实践中,相关人员还需要不断归纳经验,构建电气自动化的保障机制和技术体系,从而推进电气自动化的整体质量提高。

作者:刘鹏 单位:合肥东方热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齐崇勇.自动化技术在热电厂电气中的应用[J].潍坊学院学报,2016(02):119-120.

[2]孟建伟.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热电厂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3(23):88.

[3]刘大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478+482.

电气自动化创业方向范文3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工业

中图分类号: F41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电气自动化的不断发展 ,它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部分 ,大大推动了国民经济经济的发展。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电气自动化从无到有 ,从开始到成熟 ,它不仅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 ,而且受到了物理科学的极大影响。电气自动化不断发展 ,它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1 发展现状

1.1 编程接口的标准化

IEC6113 标准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标准化接口标准,在其出现之前,国际上是没有这种统一的标准的,所以生产厂家以及嗲气自动化的产品都不完全的标准统一,这样在技术的交流上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并且不同的生产厂家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在配置上也无法有效进行。但是 IEC61131 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将各个电气产品的语言进行了有效的统一,并且也为电气自动化生产中的各类产品都提供了生产上的一个技术性的产考标准,无论是哪一家的企业都会在电器产品的出产中各个厂家的配件都可以相互共通的使用,这种标准的产生给自动化生产的产品以及配件都可以相互的搭配使用。所以,IEC61131 在这种标准下具有很大的优势,使得国际上的电气生产具有了通行的标准,并且这项标准得到了自动化的电气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广泛认可。

1.2 工控标准平台———Windows

逐渐的微软系统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成为了一种通用的平台,工业开始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Windows 在厂家以及企业中开始涉入控制领域,标准化的技术平台逐渐为工业领域使用。因为在围护以及操作上具有着简单的特性以及易于维护的优点,使得这种操作平台超过了其他的技术平台,因为电气自动化的领域中长期的发展使得我们开始逐渐的发现这种平台的优势,这样的自动化提高使得电气工作效率更高并且操作更为便捷。

2 系统特点

对于系统的运行,整体过程是操作系统上的自动化程度同操作的频率以及次数成反比,即自动化的程度越高这两方面的程度越低。因此,电气的自动化在设备的安排以及控制中心的安排中,一般都不会被置于控制室以及配电室中,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两种地方中很多设备在其内运行,技术人员会由于操作以及调整跟容易就会使得电气自动化的实施设备的运行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并且由于在操作以及调整中,很多设备的运行会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中进行,这种操作会对设备造成干扰,所以就有可能导致操作错误或者是失误。此外,在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上,还需要进行完善的配置,这样才能够使得设备运转正常,防止烦扰到其他的因素而造成交叉性的干扰。在运转速度上,电气设备的速度又较快,因此,设备以及配件在安装上还应当简洁有序,使得在控制上可以尽量的简洁有序,并在排放和组合中可以令工作人员能够精准快速的找到各种开关,并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最后,在电气设备的配置上,系统应当具有两台以上,所以,这些设备的放置就需要加以控制,在不同的配电室以及控制室中,避免相互之间的工作干扰。这种干扰往往会由于使得工作人员混淆而造成工作操纵上的失误。

3 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策略

3.1 统一系统开发平台

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对一个自动化项目的设计和使用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这要求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要运用相同的系统开发和开放平台,开发平台设计时要与运行平台互相独立,这是根据用户的要求所建立起来的,这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之间的消极因素极大地降低了,这种设计结构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设备消耗,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的同时还增加了设备的利用程度。此外,现代计算机技术在运行代码时可以根据客户的选择或者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来拟定代码的运行方式,这些运行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情况,分别是把代码下载到硬件PLC、基于WindowsNT的软件PLC、嵌入式 NT系统以及基于 WindowsCE的控制系统中。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为实现工业电气自动化带来了技术保证。

3.2 架设网络结构

在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中的各个系统的信息交流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包括现场控制设备、计算机监督、企业管理系统的信息交流),这就要求在数据传递过程中数据交流必须没有阻碍,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交流的进行,因此,网络结构的架设网络构建在自动化系统中显得不可或缺。在全集成化的自动化系统内,主要应该包括以下的几点构成:企业上级运用InternetIntranet监督现场设备,数据编辑和系统安全等贯穿于网络的各个环节,最终实

现网络结构由办公自动化到控制级再到元件极的通讯畅通无阻。

3.3 程序接口标准化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系统化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是否拥有标准化的程序接口。近年来,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设计中应用了 Mi-crosoft 的标准技术,包括 Windows2000、OPC、ActiveX 以及Win-dows CE等,不仅缩短了工作时间和降低了工作费用,还便捷了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中各个数据和信息的交流共享。在与企业的MES系统、ERP系统连接时,计算机技术的平台自动化可以帮助问题的解决。将WindowsNT/2000作为操作系统,还可实现办公环境的标准化,使计算机在电气化管理和系统平台之间建立接口。程序接口的标准化显然促进了不同程序之间通信的实现,因而程序接口标准化将成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发展趋势。

4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现代工业生产中的资源消耗、成本花费进一步降低,使现代工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大大提升。因而强化对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扎对于促进我国电气化程度的提高、促进科技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见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

影响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技术与物理科学的影响。从广义上讲 ,信息技术是人类对信息开发和使用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 ,它包括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得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为电气自动化提供了新的手段 ,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电气工程中 ,充分的利用了通信技术 ,这也是信息技术影响电气自动化的表现。其次,在电气自动化发展过程中 ,物理科学与之紧密相连 ,物理科学的运用推动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三极管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它使人类意识和设备操作联系起来 ,这一发明推动了固体电子学的发展 ,使物理科学与电气自动化相互关联。电气自动化在今后的发展中 ,将会与物理科学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进一步拓宽到其它系统中。

近年来,我国关于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理论研究及时间成果不断丰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程度均有明显提高。而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工业电气自动化将进一步向着分布式、开放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分布式结构保证了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网络系统中的独立性,使其危险得以分散,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开放化发展即电气自动化系统与外界的联系,这意味着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将实现与各方的网络对接,其信息处理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意味着工业电气自动化设备与网络技术的融合,这一发展趋势将使得网络自动化和管控一体化得以实现。

结语

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对于工业生产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正在标准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上快速发展。今后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呈现分布式、开放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有待我国专家学者和工程师朝着这些方向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电气自动化创业方向范文4

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本文针对供电系统运行现状,对供电系统中电子自动化技术设计分析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希望为我国供电系统中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供电系统;应用;设计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简述

电气自动化主要应用于工业的控制系统,是指在无需技术人员直接手动操作的情况下,机器设备可以自动运行,并在生产管理的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并根据实际进行分析判断等。各项自动操作过程中几乎不存在人的操作,而是采用机器来制作、运行工程控制系统。所谓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电气设备元件实现顺序控制和时间控制的过程,是指电气技术、设备以及电力自动化技术等有关方面的内容。电气自动化方式的主要优点就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操作起来较为方便跨界,并且此时相关控制站所要求的防护度也不是很高,系统设计相对简单。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调试、维护和产品开发以及电力技术的管理应用方面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

二、供电系统中电子自动化技术具体应用方向

1、电气自动化技术仿真系统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仿真系统的主要运行前提是必须要有充足实验数据信息,并且此时供电系统暂态实验和供电系统稳态实验二者可同步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仿真系统还可以协助相关电气科研人员进行供电新型装置测试,便于闭环系统构成,闭环系统是与多种类型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共同结合完成的,只有这样才能为电气自动化灵活输电系统控制策略和电气自动化智能保护策略提供上等实验条件。仿真技术系统引进为供电系统符合动态监测工作和供电系统实时仿真建模操作等提供了有力技术基础,方便建立混合实时仿真环境实验室。

2、电气自动化供电系统中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电系统中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逐渐成型,其智能自动化保护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且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分层式综合电气自动化装置被多用于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电站。将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微机技术以及综合自动控制技术等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电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进程和安全水平,并使得新型供电系统自动化保护装置能够自行智能控制。

三、供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1、高压供电线路中主接线的设计方案

根据变电所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设备特性、负荷容量以及进出线回路数等多方面条件设计出变电所主接线的最佳方案,同时保证安全、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确定主接线的方案依据企业供电系统的高压侧的电压。①若企业负荷选择的是10KV的高压侧的主接线,那么就应该考虑准备一条备用的电源从而满足企业二级负荷的要求,或者通过连接附近高压联络线的方法获取备用的电源,所以为了确保供电的可靠与安全,应准备两条不同电源的进线,一条为了工作,另一条则是备用。②若企业负荷选择的是380V的高压侧的主接线,由于在一般情况下用电部门比较多,同时又要保证供电有条不紊的进行。于是,采取对电能的汇集通过利用单母线或者单母线分段的方式,既保证了供电的安全性,又快捷了电能的使用。③方式的确定。当主变压器只采用一台变压器运作,而总进线路为两条时,高压侧与低压侧分别采取的是单母线分段和单母线的形式来加强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当主变压器采用两台变压器运作,而总线路为两条时,高压侧采取单母线分段的方式来加强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另外,若当中一台出现故障则另一台作为备用准备。当出现总进线的任何一条回路发生故障时,此时的低压侧也会采取单母线分段的方式。

2、无功补偿

(1)低压集中补偿

低压集中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开关接在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侧,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根据低压母线上的无功负荷而直接控制电容器的投切。适合负荷相对集中的小型企业,优点是经济适用。

(2)低压分散补偿

低压分散补偿主要是将并联电容器分散装设在各用电负荷附近。采用这种方式其补偿范围大,能减少高压线路上的无功功率,同时也能减少低压线路中的无功功率,减小电气设备的容量和各导线的截面,降低电能的损耗。这种方式用在负荷比较分散、补偿容量小的企业比较适宜。

补偿容量Qcc计算公式如下:

Qoc=Qoc(tanφ1-tanφ2)=aPC(tanφ1-tanφ2)=aqcPC

qc=tanφ1-tanφ2

依据实际的供电系统的情况,筛选确定出最后的补偿方式来进行补偿,比如说企业的供电设备大多数是电动机,需要补偿的容量偏小,那么就可以采取电容器投切类型弥补容量的不足。

(3)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大型企业的用电功率因数达不到国家的标准则实行无功补偿,一般企业的用电负荷较为平稳,一般情况下,一天只出现几次的负荷变化,比如说供电局变电站,在一天中基本只有用电高峰段与用电低谷段两次明显负荷变化,实际的负载变化比较平稳,所以适宜采用电容器投切类型,投入小、维护简单、满足工作情况的需要。然而企业若有大型的用电设备,则在投入和退出都会有比较频繁或者负载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例如铁路系统,在有电力机车和没有电力机车运行的时候负载变化很大时,一般负载的同时会产生谐波,而电网则被要求对谐波进行处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电容器的投切已经满足不了工作现场的需求,于是就需要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电系统中的运用,有效弥补了原有系统的不足,不仅调整了用电负荷的有效分配,也明确了无功补偿的方式,使得企业的供电系统得到充分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供电的安全可靠,提高了电气化自动装置的综合水平和功能。

参考文献:

[1]冯士涛.浅谈电气自动化在供电系统中的设计[J].机电信息,2013,06:21-22.

[2]刘平.供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1:248.

电气自动化创业方向范文5

职业教育中传统教学:一是以教师为中心,二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因此根据专业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构建新型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整体课程等“。案例推进教学”经过我院多年的教学实践,尤其适用于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教学。

1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施课程改革的意义

高职高专教育是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我院毕业生主要为烟台及周边地区企业服务,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如何合理设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必须要与企业对接,适应企业就业岗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为实现我院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综合改革方案,摸索了一条适应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新途径。

2课程体系改革及思路

2.1课程体系构建思想

根据我院学生的特点,按照素质教育是根本、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结合汽车工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以汽车岗位需求为主线,依靠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组成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团队,剖析专业岗位,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所需求的能力。

2.2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1)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加强专业课程讲授,还要加强选修课程讲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将当前通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插入到传统技术课程中,以解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知识面不足的问题;单独开设传感器、PLC、供配电技术、组态技术等课程,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根据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增加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企业具备提升的空间。结合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课程建设与企业对接,不能脱离关系,构建符合电气专业的课程体系。

(2)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开设了公共课程平台、专业技术平台、专业技能平台、专业方向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人文素养模块、第二课堂与创新创业模块,确保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与时俱进。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加当前汽车企业常用的汽车智能设备课程、增加汽车营销,汽车物流等选修课程,以拓宽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知识面。例如:增加实训环节的内容和实训时间,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基本技能(维修电工)、自动控制(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气CAD绘图、可编程控制器)能力训练,改革课程学时设置,如电气CAD绘图适合于案例教学可以适当减少课时,增加核心课程课时量。

3案例推进教学法

案例推进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典型案例讲解知识。其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定位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更改以往按章节授课方式,对教材章节和内容作重新整合,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包含在课程案例之中,学生课前预习,查找资料进行案例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自主地寻找答案,最后教师答疑,讲解案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授课,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完成既定的任务,学生的团结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创业方向范文6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数字化革命

一、我国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逐步迈入深水区,国内市场开始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迎来一个新的繁荣机遇。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量资金雄厚、管理先进、技术领先的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进入也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这为国内企业在生产方式和技术设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现代工业生产所必须的关键性设备,对企业的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风险管理成本上的贡献巨大。

在我国,企业开始进行生产由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来进行操作的历史并不长,但是后发势头十分强劲,近些年来进步尤为卓著。总体上来说,从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到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电气工程技术的学科体系得以初步形成,我国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过程。经过市场经济中企业不断的实践和社会科研的探索,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上我国企业所取得的成果十分过人,但由于自身的历史局限,反观国际电气工程发展的平均水平和潮流态势,企业在控制系统的完善和改进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依据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在企业的电气自动化工程的控制系统发展方面,目前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在信息化上表现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开始向信息收集的集成化,主要内容为大量计算机互联设备和数据库的使用。在语言使用上则表现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所采用的标准语言逐渐规范化,由过去的多种语言逐渐发展为一种统一的常用语言。在监控体系上主要显现出控制条目和时空集中化的趋势。现阶段的这些发展特征表明我国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正逐步向国际水平接近,未来必将为企业的生产水平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电气自动化工程中对控制系统利用和创新的实践性分析

电气自动化工程中,对控制系统的利用和创新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在利用方面,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电气工程控制系统的效用来服务与企业的生产,建设稳定有序的生产线和管理模式,这关乎企业长远发展。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关于企业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使用和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警惕。

第一,安全控制的意识需要加强。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形势错综复杂,企业生产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忽视了对自身的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掌握。近些年来,国内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事故频发,充分显示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正在逐渐淡化,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更重要的是,企业在更新设备时也越来越倾向于着重生产效益上而缺失了对生产的安全风险管理。

第二,一些旧的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亟需进行数字化改造,在使用方式上需要进行创新型探索。纵观国际工程控制系统发展的形势,不管是电气行业还是土木行业,数字化是未来各大工程系统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能全面采集电机及其整个系统做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将信息进行加工,可以为工程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模型化的电气自动化工程的整体运行情况,加强控制系统的科学性、技术性、精确性,这在信息时代是十分普遍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对其控制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造使整个工程成为一个信息整体,工程进行的所有数据都收集到了一个集合点(计算机),这样就能方便人进行操作和监控,突破了时空限制并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除此之外,在对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上,国内许多企业陷入了因循守旧而逐渐丧失创新的泥潭。许多企业面对新的生产要求只知道盲目添置新的设备,更换新的器械元件,而缺乏对控制系统的全局性了解。其实很多问题只需要对工程的控制系统进行一些创新性使用就可解决困扰企业的成本问题、效率问题,在使用方法上寻早到一些规律可使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更加智能化,也更具有目的性。

第三,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发和使用意识不够,丧失了优势互补的机会。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使用在不同的企业甚至不同的车间、生产线中都会有不同的生产经验和改进成果,而企业之间如果能经常进行合作开发和交流沟通对于企业自身的控制系统建设将会有巨大的优势互补效应。更重要的是,就企业长远发展而言,企业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在经验和设备上实现,在人才培训上也将是关键的一环。

笔者认为,依照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我国企业对于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利用和发展上将会随着国内市场的打开和外来经验的流入而大大进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地位将会日益突出。它在节约经济成本、提高产品检验精度、预防事故发生、保证企业生产平稳运行等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效用。而目前我国企业需要做的是就是在安全性保障方面做足准备,在数字化改造和创新使用上要引起重视,在合作开发上也应加强,如此才能保证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态势。

三、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革新和改进的未来展望

针对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工程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的一些问题,结合国内外企业工程控制系统建设中的一些经验,笔者认为未来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进和革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技术创新上,企业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相关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应该持续进行,并逐渐形成一套自身的成熟体系,以保证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的活跃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提高生产力的基本条件。为此企业要逐步建立自身相关的发明专利先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奖惩机制,激发创新源泉,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技术上的不断进步。

其次,在整体控制上,控制系统应逐步实现规范化和统一化。从根本上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统一化是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生产效率,保持生产周期的稳定性,方便进行维护和保养,进一步减少企业成本。而另一方面,实现统一化的一个重要意义是能方便实现客户的订单要求,在生产客户所要求的各类产品时更加具有效率,这样就在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企业逐步对自身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进行标准化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因为随着不同企业间的经济交往会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复杂化,控制系统的接口将成为各企业交换软硬件数据的关键问题,标准化能大大方便企业间进行相关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大大节约信息通讯成本。

最后,在人员培训上,我国企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仍需努力推进。目前企业中能熟练操作和使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十分稀少,而具有丰富经验的职工更是凤毛麟角,这是既不利于企业在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上的可持续性进步的。为此,企业应注意对职工及相应技术人员的培训,一方面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机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现有操作人员的维修养护技术,只有对人员培训有足够的重视,才能在企业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发生故障和更替时有所应对。

参考文献:

[1]郭红生.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 2011(12)

[2]李向东.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展望[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