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学科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学科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英国幼儿 汉语课堂 原则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在英国的大规模开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在英国当地学校的设置越来越趋向低龄化,无论是英国城市里的学校还是乡镇的学校,都在不断地扩大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除了高中,初中申请汉语助教,各个小学也排队申请孔子学院汉语教师。从目前所了解的学校汉语课堂设置的年纪比例来看,40-50%的学校为小学课堂,由于英国汉语教学的低龄化范围扩大,而现存的课堂教学原则中很少有提及小学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准则。所以,在英国课堂教授了一段时间,通过对比五个英国本土学校,330多名年龄分布在5-11岁之间英国学生长达三个学期的汉语教学课堂上的表现,总结出以下几点对外汉语教学在英国小学课堂教学管理中该遵循的几点原则。
一.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除了要遵循英国学生的认知水平外,还需参考其他英国本土教学科目的难度,以适应学生在其年龄阶段能够达到外语学习的认知程度。不能盲目地从自我教学出发来判断学生是否能听懂。教学遵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从听说到读写。根据英国小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馈,做出适度的难易度调整。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教材,选取适合学生课堂上进行学习的部分。
二.教学目标
由于英国对外汉语教学低龄化发展,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小学生学习外语或是学习汉语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思考清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那么在教学上便能够游刃有余。由于5-11岁的学生在汉语的认知上更多地还是停留在识读阶段。这时候的教学重点必须建立在让学生对学习汉语产生兴趣,进而培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学习汉语的技能。而不是一味地教给学生大量的词语、语法,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三.课堂游戏设置
英国小学生很喜欢课堂游戏,锻炼动手能力的活动、思考类的活动以及讨论类的课堂活动他们都很喜欢。但是由于中英教育理念的差别,英国的学生在遇到中国式课堂游戏时常常产生挫败感。例如,学习了数字的表达手势,老师让两名学生为一组,听老师读数字,然后同时做出相应的手势,哪一个学生做得又对又快,即可获得一分。在整个游戏中,学生表现出了极为紧张的神情,并且在比赛失败后独自坐在一边哭。中国学生习惯了课堂上竞赛类的课堂活动或是游戏,可是对外汉语教师容易因为忽略了中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差异而让英国学生在汉语课堂上遭遇挫折,内心受到打击。在英国小学的汉语课堂上,游戏的设置一定要遵循英国学生习惯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原则,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感受到乐趣而不是激烈的竞争气氛,这样学生才能放松心态去更多地学习和接触汉语。
四.教学指令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小学汉语课堂上的教学指令一定要清晰明确,简单直接。越是明确的教学指令和说明,越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行为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表现。在学生开展学习前,教师需要用尽可能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明白教学指令所表达的内容,然后以学生为中心,猜测学生会在哪些部分出现理解错误,然后用简单明确的教学指令进行说明和指导。这样做能够很好地避免学生因为理解错误而进行错误地学习行为,导致教师又要花时间去进行纠错,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
五.教学姿势
中英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教学姿势的区别,在英国的课堂上,尤其是小学课堂,当学生有问题或是需要老师的帮助时,老师需要走到学生跟前,单膝跪地或是双膝跪地,以达到交谈时老师和学生的目光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给学生分发学习物品时应做到礼貌、尊重,避免用扔给或抛给的方式。点名提问时也要用礼貌的方式,而不能用手指指向学生,汉语教师在英国的小学课堂上的一切教学行为和姿势,都应该使用礼貌得体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沟通时也应当用礼貌的语气,切记使用直白的祈使句,这会让学生感到非常不舒服。在英国的课堂,即使是跟五岁的小学生对话,也需要做到尊重他的意愿,尊重他的人格,无论是分发彩纸时选择颜色,还是学生想要坐在地毯哪个位置听课,都需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
六.课堂鼓励
汉语教师在小学课堂上的鼓励机制非常重要,尤其是给予学生即时鼓励和表扬。学生在举手发言、回答问题以及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时,表现良好,教师应该给予即时的表扬,并且在英国的小学课堂,尤其注重学生努力的过程,老师对学生的努力应该给予积极地评价,鼓励学生做出更多的尝试。在英国的小学汉语课堂上,老师除了对学生好的课堂学习表现做出鼓励评价外,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的行为表现也很重要。尽量鼓励学生创造安静、有序、礼貌的课堂学习环境,对于课堂行为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肯定的鼓励或者给予更多的回答问题或是参与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们意识到良好的课堂行为可以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
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英国小学的汉语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很典型,老师还是充当着传统的引导者的角色,但是在引导的同时,老师又需要像朋友一样地与学生处于等级,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需求。作为外教的汉语教师在英国小学课堂上,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和学生有任何肢体接触。和亚洲的教育文化不同,在英国的小学课堂上,学生都是年级很小的儿童,他们还没有明确的认知分辨能力,所以英国的法律规定,教师是不能频繁接触学生身体,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去摸学生的头,或是碰触学生身体的任何部位。非常典型的现象是中国老师在英国的课堂上会不自觉地因为文化迁移而带有中国式的鼓励或是纠错方式。学生表现得好,老师去拍学生的肩膀或是头部,甚至是频繁地和学生握手,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学生在书写时,教师因为需要帮助学生纠错而去握着学生的手来改正学生的书写方式,这样的肢体接触也是不被允许的。
体育学科的含义范文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每学年写作不少于14次,除此之外还有平时的周记、小练笔等,可,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
本学年我所教授的班级中汉族、哈萨克族学生各占一半,特别是七名哈萨克族男生家务劳动繁多,阅读量少,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及其薄弱,对写作不感兴趣,而且很怕写作文,对写作和作文教学也持有反感和抵触心理;他们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对孩子要求低,管的少,在家基本都是用哈萨克语交流、对话,缺少汉语的语言环境。然而,我们都知道,写好作文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初一、初二的语文试卷中作文分值占了40分,而初三的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占了60分。这让我深刻的感受到要提高他们写作水平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于是我坚持从以下几点做起:
1.以读促说,有效利用中午夕会5分钟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我计划有效利用中午夕会5分钟,每天让这七名哈萨克族同学轮流担任本班播音员,内容可以是时事新闻,可以是优秀诗文。刚开始,在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汉语发音不标准,朗读时音量太小,表情不够自然大方,我适时的给与指导和鼓励,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展现自我的平台。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让他们将这一读书劲头带回家,家里没有课外书的,我将本班从图书室借来的书籍借给他们回家阅读,我认为勤于阅读的孩子才能把平时所读到的东西变为己用,读的多了,见识增长了,才能更愿意说了,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才能激发创新的意识和灵感。
"言为心声",在读的过程中我适时采取了以说代读,以说促读的方式。作为教师,我让这些哈萨克族学生张嘴读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汉语语感,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说"是一个逻辑思维严密的语言表达过程。它可以促使学生将读中获得的认识、感受经过深入的思考,重新梳理整合,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说的内容可以是复述故事、每天的奇趣轶闻、也可以介绍印象深刻的人,这一环节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2.以说促写,规范表达
"说"属于口头语言范畴,"写"属于书面语言范畴,二者都是自内而外的倾吐,是表达内心思想的一种方法。写文章就是拿笔写内心,说话就是用嘴说内心。在进行"以说促写"的训练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口语表达向准确得体、简洁凝练和清晰连贯的方向发展,关注以说带写的提高点,最终让学生达到说和写的和谐统一的境界。在写作训练时,我有意识地把哈萨克族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相结合,经常从激发其兴趣入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把身边发生的事说给同学听,再引导学生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此时就要求学生根据所表达意思的中心,再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内容充实具体,清楚明白,有理有据。这样,由说到写,说写结合,实现"以说促写"。
3.重自我读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写作教学中明确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至少看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吝惜"。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也说过:"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看念的通顺不,逻辑不,看看句子是否有不够妥当处。"可见,用阅读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对于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自我读改法在我的写作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特别是针对这七位哈萨克族同学,他们的作文常常语言重复嗦,用词不当,我要求他们写完作文后,至少读三遍,一是默读,检查文章中心是否明确,详略是否得当,层次是否分明;二是朗读,检查有无病句,段落之间衔接是否自然,是否拗口,前后是否连贯;三是精读,检查有无错别字、添字、落字或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自我修改之后再将作文重新誊抄一遍,虽然这种做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在这一学年的尝试中,我认为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很有效的。
4.视评价,及时肯定和鼓励
体育学科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认识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4―0522―0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构成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学(科)”的角度和高度重视和建设,以1997年教育部将民族传统体育列为“体育学”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为标志。我们尝试着从学科的角度全方位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以期按照科学的学科体系,全面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学自己的独特理论和学科体系,为民族传统体育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提供一定参考。
1 对学科的概念的基本认识
学科是一个变化的复杂概念。从其内涵而言,学科经历了从古代的考试科目、学术分类到近代的教学科目及其以后的科学门类直到现代意义上科学的学科的发展;就其外延而言,它经过了从古代的分科治学到现代的学科分化、学科交叉和学科综合等的演变。今天的学科概念,既保留了由古至今所指的学术分类或知识门类的最基本的含义,又包括了相关研究活动过程体系与研究活动结果体系的统一,具有窄义和宽义之分。窄义是指作为代表真理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即围绕着科学而展开的揭示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的分支,也可以作为有组织的科学的探究领域,旨在探索和解释多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与联系。宽义的学科概念包括了围绕窄义概念的一切相关内容,除了知识体系以外,还有组织、管理等一套系统。
这里我们侧重于窄义下的学科研究,将学科作为教学科目,作为知识与学习的一个分科,即依据一定教学理论和原则组织起来的适合于教学需要又能反映其所对应的科学基本内容的知识体系。
2 学科的科学内涵与建构标准
2.1 学科的基本涵义 综观学科的概念,最为核心的内涵有两层,第一层涵义就是指学术的分类,第二层涵义就是指教学科目,又称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对应的学科。
2.2 学科的结构特点 学科最基本的含义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知识是我们构造起来的一种模式,它使得经验里的规律性具有了意义和结构。任何组织体系的观念都是人类发明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使经验更经济、更连贯。”所以,知识是构成学科的细胞,知识的发展变化促使学科的发展。知识是动态的,可以建构的。
学科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实体结构,包括探究的问题、材料及解释材料的概念、原则和理论;二是句法结构,包括具体的程序和方法;三是组织结构,主要是指某门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特定的活动过程和方法。法国学者莫兰(Morin・Edsar)指出:“学科是科学知识领域内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科学范围内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特长,迎合科学各方面的需要。尽管科学涵盖百科,但每一个学科由于有自己特定的边界,有自建的学术用语、研究方法和理论,因而都是独立的。”
2.3 学科分类标准 1)按研究的手段进行分类;2)按研究的内容进行分类;3)按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4)按研究的目的进行分类;5)按研究的特征进行分类;6)按研究的方法进行分类;7)按学科的派生来源进行分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不同标准划分。
2.4 学科的发展规律 纵横交错。纵向向深的方向发展,学科越分越细呈分化趋势。学科不断分化的趋势,标志着人们对原来研究对象的研究逐步深入,其研究对象的范围显然缩小了,但认识的内容更加具体和详细了。
横向向广延方向发展,越来越综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越深入研究,越显现出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和广泛,仅仅依靠一门学科有限的知识,远远不可能真正解决多因的问题,所以,用多角度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特点、功能、关系等进行整体的、综合的研究是必然。于是,人们又需要在更高水平上重新进行综合,形成学科发展的综合趋势。这也造就了一批经过综合后的新兴学科诞生。
分统结合。要想获得对研究对象的完整和全面的认识,学科就必须做到分化与综合的结合,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学科的分化使它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对该领域越深入研究,认识就愈专门化,分化也就迅速;学科的综合使它沿着横断方向发展,使该学科的认识越来越全面,通过各学科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发挥各种分支学科的整体效应。
2.5 学科活动的目的 学科的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中所谓‘问题’,无非是目标状态与当前状态的差距”,就学科本身而言,学科问题是学科发展的核心所在。学科问题与学科目际、学科发展三大因素,构成了学科的活动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学科问题的解决是学科目标实现的标志,也是学科发展的目的。“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所以,学科发展不能看作是一个在原有成果基础上“添砖加瓦”式的单纯的学科积累过程,如果把科学发展与进步归结为量的增加,那是幼稚而错误的。学科的发展不但在于自身成果的积累,更在于它对学科问题的解答。学科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真正灵魂。
2.6 学科建构的基本标准 通过我们对学科的梳理和认识,从窄义的学科概念出发,归纳出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具备的基本标准:1)学科的独立性。包括界域清楚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知识理论、研究方法。2)学科的成熟性。指具有较为公认的理论和实践内容。一定的研究成果。3)学科的系统性。或称完整性。指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系统。4)学科的目的性。是指学科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非知识的简单堆砌。
3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审视
3.1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我们认识判断事物的逻辑起点,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程度。但是,目前人们对一“概念体系”的认识尚未有明确的界限。存在着“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多种概念的混淆,而且针对同一称谓的名称认识也是莫衷一是(表1)。
以上的种种定义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考虑,也反映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某些含义,都有可取之处。但是,我们总觉得在
定义民族传统体育时,似乎多数人太注重文字的含义,逻辑的严密,如有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前不加限定,是否应该包括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呢?当然从理论的逻辑学上讲没错,可是现实的逻辑中也应该有个语境,就像我们日常所说的“打篮球”,恐怕没有哪个人会理解为真的是“打”篮球,我说这些并不是反对严密的逻辑性,而是提醒我们不要忽视问题的主体。事实上,今天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上,恰恰是忽视了活生生的就呈现在面前的众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这些其实正是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实在主体,舍此何谈其他呢?因此,我们在对中华民族(目前我国的56各民族范围)、传统(以“以前”作为传统的时间界限),和体育(将生理意义上的人体改造为本质的活动)有了一个认识以后,我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由中华各个民族创造的,逐渐融合发展,流传至今的各种自成体系的体育运动的总合。
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民族传统体育,种差是中华各个民族创造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的,属依然是体育运动,其内涵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体育运动,外延是大量的相关运动,包括各种各样的项目,如按功能分竞赛的,单纯娱乐的,庆典的,等等。
3.2 研究对象与领域 在明确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后,再从学科窄义出发,我们不难定义民族传统体育学,即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教学科目,依据一定教学理论和原则组织起来的适合于教学需要又能反映其所对应的科学基本内容的知识体系。
首先要讨论的是其研究对象。对此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有的人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传统体育。
有人用文化学的分类来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适度抽象,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适度抽象为: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
有人仅就《民族传统体育概论》而非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作表述,称:《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特征、内容体系和发展规律进行综合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应从整体上揭示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内容体系,剖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功能、目的任务及其与传统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阐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民族传统体育向着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有人认为应该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保持一致,确定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对象:应是社会历史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提出的要求和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
有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象和规律,其基本内容可包括: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相互关系,民族传统体育与本民族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及其生存、发展和变迁的关系;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与地域和民族特点的关系等。
以上各种观点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了对象的差异,借用已有的其他学科的思路移植的痕迹较为突出,当然其中也不乏一定道理,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学科的角度剖析民族传统体育学时,我们知道学科的窄义是特指一个知识体系,而学科的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学科的特定性要求研究对象也具有特定性,基于这三个层面的整体考虑,知识体系主要指最基本的知识、基本理论和规律,作为术课性质的学科还应该包括基本技术,这即是术课的特点,也是体育的特性;学科的目的最终应该是解决社会要我们学科提供某种成果的问题,一个个鲜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研究对象的表征,由此,我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对象是: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体系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
研究领域常常是研究对象的具体展开。目前,多数人对此没有详细的论说,见到的观点很少,现有的如易剑东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与术语体系、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与特征、起源与演进、功能与价值、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战略、民族传统体育在各个领域的运用、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与传播等都应当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领域。
从学科的角度看,按研究的内容进行分类,实际上主要是操作技术领域和研究理论领域,继续下分可以分为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领域、训练领域、社会应用领域、基础理论领域等,这样的划分较为简捷且符合学科的要求,当然,研究领域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在确立一个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时往往还要结合时代的现实需要,不断完善。
3.3 学科性质 有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应归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为它更多地从民族学和传统学、体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当前这三个学科当归人社会科学的范畴内。”…
其实,按目前的体育学分类,民族传统体育学在体育学之下与其他三个二级学科相比,他是一门超级交叉学科,很难说是归属那一门类,因为它不仅包含着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的教育学和训练学理论与方法,而且需要借助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可以说涵盖了其他三个体育学二级学科的所有理论,更有他自身独特的一套技术和理论体系,这是学科发展“纵横交错”,“分统结合”规律的使然,但是,我们只是隐隐约约感到,却难以拿出具体的实据,充分反映了学科的不成熟。
3.4 研究方法 独特的研究方法是一门成熟学科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不少学科往往是通过其独特的研究方法来体现其独特性的,如解剖学的尸体解剖法。但是,不同学科共同使用相同研究方法的现象也很普遍,因为许多方法自身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学科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三个层次论述:方法论、方法、程序。方法论是指具有高度统摄意义的审视事物的根本理论,方法往往是从具体学科出发而使用的研究思路;程序则是进行某项研究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工作顺序。
目前,我们看到的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方法,总感觉他的普适性远远大于他的独特性,所以,我们不想列举,试着按照现实的研究思路,从研究的三个层面做一梳理。
整体观――方法论。
整体观是中国哲学方法,他是以中国整体形象思维做基垫的,他重综合,重从整体上把握,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这和注重分析,把研究事物从众多联系事物中剥离出来独立考察他的属性和实体的方法论不同,这正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方法的根本理论。
从局部人手――回归整体的方法。
认识整体还是要有具体的方法,那就是从局部人手――回归整体,这是在整体形象思维统御下完成的,就像中医看病,从局部病情人手,辨证整体施治一样。
技术先导――理论后追――技理整合的程序。
在上两层思想指导下,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传统体育不是乌托邦,它有着实体,即以一个个鲜活的运动为表征,而运动的载体是技术动作,加之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通常是技术领先于理论,所以,我们应该从技术层面人手,追寻和建构其理
论体系,进而再指导技术的改进与发展,以适应社会对其的要求,达到技与理的高度整合,促进其发展。
4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几点思考
4.1 民族传统体育学够的上一门学科吗? “只有走向成熟的学科,才谈得上是科学意义上的学科”。尽管,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已经是国家认可的一门正式二级学科,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值得欣慰,但是,从学科本身角度看,其成熟性、系统性等值得商榷,以至于,我们能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几本相关教材,不是分类混乱,就是体育项目大简介,要不就是尽拿武术(把武术当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全部)说事,名称上的学科不等于真实的学科,与其如此,为什么不现把较为成熟的武术,从学科的角度下大力气建构好呢?当然,这不影响我们继续建设更为宏大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但是,没有必要急于名不符其实地列到高等体育学府的学科中啊!起码是时机不成熟。
4.2 现有的专业课程培养的人就专业方面是浪费还是不足?
“学科的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与现实对比,我们看到巨大的反差,一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很难进入运动队从事工作,二是社会中没有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设定的固定岗位,我们培养的人也不可能进入这样岗位工作,三是大多数流向大中小校,多数从事公共体育课的工作,以武术套路为例(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院校中的开展更是了如星辰),所教项目仅初级拳术、简化太极拳等而已,而他们在校期间学习了少则十余种的传统拳械,所学与所用之间如此大的反差,就专业技术方面是否是浪费呢?
或许我们可以说,学习这些项目是培养他们的一种能力聊以,但是,且不说这些项目教学能否培养能力问题,就以他们正常考入大学前的技术水平,略加体育教学理论和其他课的学习,应对以后的那些工作,还有问题吗?那么,反思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教学与训练,做何感想?
4.3 民族传统体育何去何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试想在一个特定的地域、时期、文化等背景映射下形成的特定的体育项目,在其失去了可依托的大背景,他将何去何从呢?
改――以适应社会的要求是必然!可是,极具地域、民族特点的体育怎么改?改了以后具有了普适性的体育,还能叫原来的名称吗?还是原来的他吗?我们常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传统体育要走向世界,可是,如何走向世界,有的项目走向世界的可能性有多大?以目前走的最远的武术套路为例,有人评价:“在民族体育整体受到西方体育文化压抑的30年中,仅有改编的武术套路一花独放。而武术被简单化和样板化后,套用体操规则,丢掉了武术的“武”,失去重竞技特色,变成中国式的“武操”或“舞术”,走进连高规格比赛也没有观众的窘境。
当然,我们反问,套路不这样改?又如何改?又如何评判呢?就算你认为那样的原汁原味武术,就一定会有观众吗?
这不是较劲,其实这些问题背后预示者传统体育应该保留什么,改革哪些,更为深刻的是,在当今全球化大潮中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的命题,也是一个民族荣辱兴衰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学科的窄定义:将学科作为教学科目,作为知识与学习的一个分科,即依据一定教学理论和原则组织起来的适合于教学需要又能反映其所对应的科学基本内容的知识体系。
2)建构学科的基本标准:(1)学科的独立性。(2)学科的成熟性。(3)学科的系统性。(4)学科的目的性。
3)按学科知识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本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定义: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由中华各个民族创造的,逐渐融合发展,流传至今的各种自成体系的体育运动的总合。
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对象是: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体系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
学科性质:是一门超级交叉学科。
研究方法:分三个层次,依次是整体观――方法论。从局部人手――回归整体的方法。技术先导――理论后追――技理整合的程序。
4)民族传统体育学存在问题:(1)学科属性不够成熟和系统。(2)现有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实际工作有落差。(3)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值得深思。
5.2 建议 1)加强从学科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更为深入细致研究。
体育学科的含义范文4
1.体育的社会化
体育社会化既是现代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现代体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也正是因为这个趋势才形成了体育社会这一“亚社会”。由于体育本身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成员的生活,而且从总体上看,体育已经不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通过个人的调节来加以解决,而是越来越被纳入社会的发展轨道,受到社会各方面和各种力量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今天要全面地研究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它们的各种关系,就必然离不开对体育社会化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其理论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体育的社会化不同于体育的社会性。单独的个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我们可以说这种活动具有了社会性,因为这种活动并不是一种本能自发的活动,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活动,而且这种活动的方式、手段、目的都受着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这种活动的本身就被刻上了社会时代的印记。
体育的社会化也不同于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它从文化的角度、人格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理解人的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过程。而我们这里的“社会化”主要是就体育与社会互相作用的关系而言的,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基本含义:
1.1体育社会化是指体育对社会的作用、影响和体育的社会地位等。
也就是说,体育社会化在这里意味着体育活动已不仅是单个人所表现出的特殊活动;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民众基础的文化活动,它已普遍作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存在,并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1.2体育社会化是指社会对体育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即表现为社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各种社会力量及各种社会形式来直接对体育的发展、组织、体育的总目的和任务进行规划、决策和参与,使体育作为社会国家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被纳入社会发展的轨道。
当然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然也对人的社会化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如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增强人的社会责任感,提高遵守社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等等,这是十分明显。但是,我们同样不能说体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体育社会化。【1】
2.体育社会
2.1社会与体育社会
无论是体育社会,还是社会体育,它们的存在都与社会息息相关。体育社会作为一个亚社会,其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基本上都是从社会学派生而来,所以,了解体育社会,首先从社会学谈起。
2.1.1社会的定义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互相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而社会学即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1.2构成社会的要素
构成一个社会需要具备以下10个要素:一定的人口、确定的地域、物质生活条件、人际间的互动、社会组织的保证、家庭、完整的制度体系、共同的意识和兴趣、强烈的社区意识以及教育和科学研究系统。
2.1.3社会的特点:
2.1.3.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1.3.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2.1.3.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2.1.3.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2.1.3.5社会的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2.1.3.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2】
2.2体育社会的定义及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由社会构成要素可知,体育具备了“社会”的基本要素,可以构成一种以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为媒介的“亚社会”——体育社会。也有人称体育是社会的缩影,这都说明体育具备“社会”的特点,自成一个小社会、亚社会或“初级社会”。
按照上述定义来理解社会学的对象,也能够为体育社会学提供社会学角度,从而能够较清楚的说明体育社会学这一分科社会学的含义,以及它与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由此可知,体育社会学就是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角度来研究体育现象的边缘性学科。换言之,它是着重研究体育在社会良性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功能以及体育社会构成与发展的规律。
2.3体育社会的理论框架
2.3.1体育的内部社会结构
2.3.1.1体育的社会组织机构
我国体育的社会组织机构包括行政机构、事业、企业、社团、社区家庭等。在体育改革过程中的体育组织机构正在进行重组。
2.3.1.2体育的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中的人们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社会分层是社会系统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表现。各个社会层次之间的关系(如冲突、整合等)更影响着社会系统的运行状况。
在体育社会里,也存在着社会分层。按不同的分层标准对成员进行分层。一般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分层:按职业、技术、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分层。
2.3.1.3体育的社会流动
体育流动,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过程。由于社会分层的存在,就必然出现社会流动。人们的地理位置的变迁,也归于社会流动,这是因为人们的社会关系空间往往和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社会的流动方式有以下几种:
2.3.1.3.1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指体育人员的向上或向下流动。这种流动可以改变人员的社会地位。水平流动,指体育人员不改变社会级别,只改变群体组织或社会关系的流动。
2.3.1.3.2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
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的正常的、顺向的流动,这种流动有利于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如:体育大学大学生毕业后到学校任体育教师等。非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的不正常的、逆向的流动,这种流动可能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甚至影响体育社会内部机制的紊乱。
2.3.1.4体育人口
体育人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学指标。它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它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与进行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体育人口是随着大众体育热潮兴起,而被采用的一个新概念,也可以用来研究人口质量和社会质量。
其实体育人口不仅仅是体育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社会体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
2.3.2体育的社会控制
社会对体育的控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硬度最大的政治控制开始,逐步向软控制延伸,落实到个人的内心世界,即信仰和信念。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可以有意识的、带责任感的、并在种种规范的控制下发泄自己的攻击性和侵略行为,以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把体育运动作为控制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工具,又将管理社会的方法手段用来控制体育的运转,让全社会享受体育运动的恩惠,让体育运动成为健康社会的组成部分,这上实现社会与体育良性运行的最终愿望。 2.3.3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体育是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有着不同于高水平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武装力量体育的特点。社会体育的普及化、社会化、科学化将有较快的发展。国外大众体育的勃兴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我国社会体育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社会体育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困难,群众的健身意识、体育设施、体育指导者、科学管理和法规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社会体育的参与取决于生活方式、社会体育的社会物质条件与个人的体育价值观念等社会学因素。
2.3.4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竞技体育是社会的一种缩影。竞技体育与游戏之间存在着血缘的联系,现代竞技体育反映了市场竞技社会的人际关系。竞争是竞技体育的灵魂,竞赛结果的预先不确定性是运动竞赛的重要文化特征,竞技体育的法制化、组织化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竞技体育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价值。
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文化发展的最高层次。竞技体育与社会保持着最密切联系。许多社会现象都可以在竞技体育中产生影响,因此,体育社会学家常称竞技体育是社会的一种缩影。同时竞技体育对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反作用,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体育社会学必须将竞技体育做为一个重点研究对象。
2.3.5体育社会问题
体育社会问题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体育社会问题具有多层面性、文化的局限性和公开性。球迷骚乱和滥用兴奋剂是困扰国内外体坛的主要社会问题。【3】
3.社会体育
3.1社会体育的定义
社会体育发展至今,对于其概念问题还存在一些争议有待解决。目前对于社会体育的定义多出自卢元镇先生所编写的《社会体育学》。他是这样定义的: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
若按卢元镇先生对社会体育的定义,我们可知,社会体育其实就是群众体育。但事实上社会体育的范畴远远不是群众体育所能涵盖的。我们认为从广义的角度上看,社会体育就是指发生在社会范围内的所有体育现象,所以不能笼统的将社会体育等同于群众体育。
从狭义的角度上界定社会体育的六大特征:
3.1.1活动主体:社会人
3.1.2社会体育活动空间:社会
3.1.3活动方式:丰富多样
3.1.4价值:多元化
3.1.5活动时间:余暇时间
3.1.6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公益机制。
3.2社会体育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3.2.1社会体育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体育学科属于社会人文学科类的应用型学科。它不仅是一门单独的综合性学科,而且将建立起一个学科群,确切的讲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医学、人体测量、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娱乐理论、体育方法、社会体育管理等。
3.2.2社会体育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体育学研究是社会体育、终身体育和身体锻炼。
3.3社会体育的组成要素
构成社会体育的基本组成要素有: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以及运行机制。
3.4社会体育的结构
根据不同的社会需要,社会体育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3.4.1按宏观的角度分析
按宏观角度分析可分为具体结构和分析结构。具体结构指的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民间体育、婴幼儿体育、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残疾人体育、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家庭体育等。它是有形的,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体育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它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结构是指许多具体结构的社会方式的总和,它是从一些专门的制度中抽象出来的,属于理性的产物。分析结构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来研究,从纵的方面可以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体育价值观、态度、活动方式的影响。这种结构的分类主要是分析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对体育的影响和渗透。
3.4.2从组织形式来划分
从组织形式来划分,社会体育结构可以分为封闭结构和松散结构。封闭结构主要是指具有严密纪律的组织和团体。松散结构主要是指群众自发组织的、没有用章程来约束其参与者的结构,如自发组织起来的业余篮球队。这里要明白一点:封闭和松散是相对而言的。
3.4.3从功能作用来分析
从功能作用来分析,社会体育结构又分为决策、执行、协调、保障等组织结构。在这方面它同其它社会系统都是相同的,属于管理系统结构。【4】
4.社会体育与体育社会的区别
4.1社会体育与体育社会的定义的落脚点不同
体育社会的落脚点是“社会”,因此,体育社会实际上是社会的一个亚社会;社会体育的落脚点是“体育”,从广义上讲它指社会中存在的任何体育现象。
4.2体育社会学与社会体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不同
这两门学科研究的内容尽管有部分相似,但就对其主要研究对象来看还是不同的。体育社会学着重研究体育在社会良性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功能以及体育社会构成与发展的规律;而社会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中的各种体育现象、终身体育和身体锻炼。
简言之,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社会中的社会问题,而社会体育学则是研究社会中的体育现象。
4.3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的理论框架不同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是个亚社会,所以它的理论框架是按照社会学的框架来构建其理论结构的。它从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等社会学的角度来建立理论。
社会体育学尽管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学科很广,但它的理论框架主要是以一门体育学科的理论结构进行建构,同时以一定的社会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5.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的联系
5.1这两门学科的建立都是源于体育社会化发展趋势的结果
在文章第一部分对体育的社会化进行论述,其目的就是要证明体育的社会化造就了社会体育学与体育社会学的建立。他们都存在于这个社会。离开这个社会,这两门学科也就不成立。
5.2体育社会学与社会体育学这两门学科研究内容有相互交叉部分
这两门学科都有研究体育人口、体育组织等内容。
体育学科的含义范文5
摘 要:如何从繁杂的具体形式面前找到某种能够解释一切的规律性东西,也就是如何从抽象到具体,以一种理论形态的逻辑起点,有序、有据地展开研究。本文认为游戏是体育学的逻辑起点。游戏应该是最后的、合理的抽象。游戏不仅有“动作练习”所包含的力学特征,而且还有规则、手段、目的等体现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特征;更为重要是,游戏体现了体育现象多样统一的基础。
关键词:体育学;游戏;逻辑起点;
要探讨体育学或体育哲学的逻辑起点,有几个前提性问题不容回避。他们既是逻辑起点研究中的根本问题,也是下文展开的逻辑基础。什么是逻辑起点?这是我们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谁的逻辑起点?也就是逻辑起点是针对什么而言的?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第二个问题。而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研究落地即起点的逻辑前提,关系到我们是否有一个坚实的立足点。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究,是使我们研究体育学逻辑起点的前提保证。
一、什么是逻辑起点
"逻辑"一词有思想,思维,理性,语言等含义,因此,逻辑起点可以看作是思想思维的起点。黑格尔曾这样谈到,逻辑的开端,应该是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规定,“它不能是一个具体物,不能是在本身以内包含着一种关系那样的东西――造成开端的东西――必须被当作是一个不可分析的东西”。(黑格尔这里所说的逻辑开端本身不能包含着一种关系,是指着它本身内部不能有联系的两个不同事物。)逻辑起点也称逻辑始项、逻辑开端,有时也被称为逻辑出发点。它是指一门科学或学科的结构的起始范畴,是指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是使整个逻辑体系由以开展和得以丰富完成的一个最初的规定。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科学应当以什么为开端”
至少包含三个含义:
第一,逻辑起点是与一门科学或学科的理论体系是紧密相关的,指得是理论体系中思维的起点,离开一门科学或学科的理论体系谈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就失去了依托和根据,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逻辑起点表现为一门科学或学科的一个范畴,并且是一个起始范畴。而不是关系、矛盾以及取向等。
第三,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或学科的理论体系的基石,是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如果把有一系列原理、范畴构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比作一个大厦,那么逻辑起点就是这个大厦的基石。从这个基石开始,这个大厦的结构、层次便如天工开物,一目了然。”
二、是谁的逻辑起点
是体育学的逻辑起点,还是整个体育科学的逻辑起点?
考察一下有关教育知识的科学发展的历史,曾经历由一门“教育学”到多门教育科学的发展过程。从用词上说“教育科学”这一概念也经历了由单数到复数的变化。“单数教育科学”指的是按经验科学的模式而追求的科学教育学,以区别于赫尔巴特及其以前的“思辨教育学”。20世纪20年代之初,克拉帕雷德提出了“复数教育科学”的概念。她现在蕴含着大量的社会科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应用于教育的领域,它是从历史、社会、经济、技术和政治的角度论述教育事实和情景的一些科学的总称。
然而教育学的存在仍然是必要的,因为在我们已提到的整个科学领域汇总起来时,我们仍需要一个一般的术语,我们仍需要一门包罗万象的学问,这门学问要能清楚地解释并改进教育所要求的决策和行为。
我们可以这样来人是教育学的发展轨迹:从教育学开始,经单数教育科学、复数教育科学,而又以教育学的整合为终。分化是在不断行进的,整合也是在不断行进的。这是一个螺旋式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教育学看为教育科学大家族的基础学科。我们要寻求的逻辑起点,是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基础学科――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1.体育学范畴体系的构建,有赖于对体育学逻辑起点的把握
体育学范畴体系是其逻辑起点的发展,从逻辑起点到范畴体系是一个各范畴之间不断转化、过渡、前进、上升的过程,是起点范畴不断获得自身规定而丰富自身的过程,是起点范畴潜在着的内容不断显露和表现的过程,是研究对象和本质特征的明确和展现过程,可以说是体育历史内在规律、总体轮廓的复制过程。可见,逻辑起点与范畴体系的关系,可以说是根据与表现、前提与结果、抽象与具体、简单与复杂、胚胎与机体的关系,没有起点范畴,范畴体系就失去了基石,理论的大厦就无从建立。
2.从整体上把握体育学的逻辑结构是体育本身发展的需要
体育学所研究的体育现象或问题时具有许多侧面的整体,而任何单个概念,不管他反映的本质多么深刻,总只能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只有概念的系列才能中思维中再现具体,只有体育学逻辑起点的正确确定和逻辑体系的展开,才能把握和再现体育现象本身。
3.体育学应有的存在形态和现有的存在形态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寻找逻辑起点、建立起严密体系的必要性
体育学同任何一门科学或学科一样,在理论形态上,要求有一个各个范畴与规律之间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逻辑结构。这个结构必须是从一个恰当的简单规定出发,一步一步地推演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一层一层地规定着体育学所把握的客观规律。这样的结构,是对体育发展历史的理论概括、逻辑再现,在总体方面或基本环节上体现出人们认识体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这样的结构,是一个从最抽象的开端范畴逐步上升到具体范畴的逻辑递进过程,其中,不应由任意的逻辑跳跃、颠倒或脱节现象。可以所我们对体育学尚未形成一个环环相扣、首尾一致的系统,没有形成科学严谨的体系。
三、体育学的逻辑起点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了正确的体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当代,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且新的活动形式仍层出不穷,给理论研究带来许多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如何从繁杂的具体形式面前找到某种能够解释一切的规律性东西,也就是如何从抽象到具体,以一种理论形态的逻辑起点,有序、有据地展开研究。我们认为,游戏是体育学的逻辑起点。因为按游戏论的观点,现代体育活动形式均起源于游戏,不管游戏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演衍成什么层面上的活动,在我们今天重新追溯这个历史源头时,都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角度把握演绎成当代体育现象的最初起点。另外在体育理论的研究范围内,游戏应该是最后的、合理的抽象。游戏不仅有“动作练习”所包含的力学特征,而且还有规则、手段、目的等体现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特征;更为重要是,游戏体现了体育现象多样统一的基础,在游戏这一抽象程度上,能够最一般地体现体育现象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各种形式。
参考文献:
[1] 陈燮君.学科学导论:学科发展理论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 杨文轩、林笑峰.体育学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周西宽.体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4] 瞿葆奎.元教育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5] 徐元民.体育学导论[M].台北:台湾品度股份有限公司,2003
体育学科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体育英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科发展
1前言
体育项目英语课程是为培养体育英语人才而设立的。课程的设置、学科的形成,都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其能否满足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还取决于这门学科本身的发展〔1〕。
一个学科的发展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无疑是很重要的一点。那么,体育项目英语课程都有哪些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呢?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呢?笔者在对相关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归类、筛选的基础上,又结合体育项目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对这门学科的发展有所帮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体育项目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
2.2研究方法
这里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知网、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和超星数字图书馆教育学书籍,为研究打下基础。
2.2.2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归类。
2.2.3逻辑分析法
按照数学逻辑分析、归纳、筛选、推导。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项目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分类与介绍
3.1.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为主要传递形式,其特点是能够迅速、准确而大量地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2〕。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针对体育英语的学科特点,讲授法又可演化出双语教学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按照教育内容要求,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观念的方法。它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方法。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讲授的内容应该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第二,讲授要有系统性;第三,要组织好语言;第四,讲授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力求克服讲授法的缺陷;第五,恰当地运用板书和直观教具。
讲授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讲授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很大。
(2)双语教学法
这里的双语教学法特指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教学〔3〕。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必然要使用英语教学;要让学生更清楚明白地了解体育英语的专业性知识和术语,要使英语和汉语相结合教学。
体育项目英语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讲起来效率也就提高了,如此教学进程也会大大提高。然而,不可否认,双语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学生有可能只注意汉语意思的理解而忽视了英语表达的学习和记忆。这便需要其他教学方法的配合和弥补了。
3.1.2以直观形象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取知识的方法,现在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法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的技术。它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相宜、形象生动的特点。将它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就形成了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大信息处理能力,将一些抽象枯燥的概念、知识、背景等教学信息以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的事物或现象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深刻理解知识做好准备。
具体地讲,将多媒体教学模式运用到体育英语教学中具有三大优势:第一,多媒体模式可以弥补以往单向教学和教师资源不足的缺点,资源信息的反复使用和共享使学生在课堂内外均可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第二,体育英语并不像单纯的英语教学,而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方向性,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必然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3.1.3以实际训练(锻炼)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方法要求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能力。这类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实践法和任务型教学法。
(1)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将教学活动运用到实际社会环境中,通过将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从而将书本中的“死”知识转化为“活”能力。体育英语教学中,除部分文化知识必须在课堂完成外,大部分教学如能在电视机旁、运动场上、体育馆内完成,必然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篮球、足球、藤球、网球等各种运动的体育英语知识,一旦现场一一对照教学,各种复杂的规则、术语的学习难度就都大大降低了。同时,还可以把课堂延伸到各种体育俱乐部、体育用品商店等地方,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体育的发展,更好地学习体育英语知识。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教具及各种教辅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便于学生的英语交流与学习〔4〕。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对学习对象、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交际活动、运用动作表示情景、创设交际情景氛围等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创新能力和实际交流能力。
(3)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就是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执行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学习、应用。任务型教学法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小组活动,例如,进行讨论、做游戏、解决特定任务等。任务活动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经验和兴趣爱好出发,要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发挥想象空间,体会审美情趣和艺术感染力,使其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全面发展。例如,近期有什么大型的体育赛事,就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分成小组,收集与该赛事有关的各种信息,如其诞生、历史、发展以及规则变化等,待到上课时再让他们按小组进行探讨、交流与学习。
3.1.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活动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力、形成研究意识和探究精神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在于,学生具有较大的活动自由,由学生积极主动地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学生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
(1)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明确是非、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讨论前要选择好讨论的题目或内容;第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三,讨论结束时,要及时地予以总结,使学生明确结论及依据,及时纠正错误、模糊、片面的认识等。
讨论法的优点在于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共同讨论,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思维,有利于学生听取、比较思考不同意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讨论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限制,容易出现讨论流于形式或者脱离主题的情况。
(2)话题演讲法
话题演讲法是引导学生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基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老师提前布置好要演讲的话题,让学生课下准备,等再上课时挑选一名学生或按一定顺序让学生到讲台上演讲,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搜集、积累和记忆知识的能力;另一种是老师在课堂上临时给出话题,让学生临场发挥,说多少算多少,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话题演讲的教学方法可以借助于多媒体,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给出话题,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想象的空间。
(3)指导发现法
指导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仔细分析、自行发现规律和建立概念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本身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因此,不论是体育项目英语的教学,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学,都可以运用指导发现法。
指导发现法的关键在于,教师启发诱导学生产生兴趣,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引导学生排除思维障碍、进行归纳发现,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因而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3.2体育项目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
研究体育英语的教学方法,目的并非简单地堆砌和罗列,而是要具体地研究出这些教学方法在体育英语课程中如何有效地使用。一般来讲,选择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基本依据:第一,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第二,依据学科内容和性质;第三,根据教学对象和实际情况;第四,根据教师自身素质及其具备的条件;第五,依据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5〕。在这里探讨的主要是如何依据学科内容和性质有效地选择适合体育英语的教学方法。
体育英语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四部分:文化、赛事、规则和技战术。
文化部分的内容多而杂,然而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仅供学生了解,为学习其他模块奠定基础。因此,该部分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通过教师系统地讲授,学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对该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教学效率高。例如,讲奥林匹克的知识,学生刚开始都不太了解,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学生可以很快地对其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形成一个简单的知识框架,以便于深入地学习。此外,文化部分还可以用到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更多地了解相关文化信息。
赛事部分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教学法、话题演讲法。赛事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到各种各样的体育赛事,进而帮助学生了解赛事并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师选取一些明星或著名赛事作为话题,让学生做好准备后用英语进行演讲,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此外,讲授法、讨论法也都可以使用,以增进学生对赛事的理解。
规则部分细节多,难度大,主要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双语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把规则细点讲清楚讲明白,让学生既了解其汉语意思,又懂得其英语表达。通过情景教学法,模拟比赛场地、参赛队员及比赛流程,可以让学生对规则的含义、使用时间、适用范围及对象都有个透彻的理解。当然,这两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例如,讲足球中的offside,一方面要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越位的含义和判罚,懂得其中英相对应的表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比赛场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越位的含义,尝试着进行判罚。此外,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也可以对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起到促进作用。
技战术部分也是体育英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所在。这部分主要可使用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在场地现场观看比赛,甚至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着参与比赛,在比赛中了解各种技战术的使用必然会收到比普通讲解好得多的效果。例如,讲篮球pickandroll,单纯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完全明白。可一旦来到篮球场上,让学生观看一两场比赛,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挡拆站位,很快学生便能完全地理解。此外,双语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指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也都是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1)关于体育项目英语的教学方法其实也有很多,只要我们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类、梳理,便不难发现这些教学方法的优势。
(2)体育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取相应的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法。
4.2建议
研究体育英语的教学方法,恰当地选择体育英语的教学方法,对提高体育英语教学效果,促进体育英语的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资料和水平有限,作者不能将所有与体育英语教学方法有关的内容一一进行研究分析。今后将继续从不同角度对体育项目英语的教学方法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研究,以促进该学科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而有用的体育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红梅,周春玲,马玉霞.教育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181-189.
〔2〕刘志刚,张艳红.我校体育课进行体育英语教学的调查和探讨〔J〕.邯郸: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4(1):89.
〔3〕付华,李春风.体育双语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