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发展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主体与客体的互动[1]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在其社会生活环境和自身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是一个主体作用于客体,客体对主体起反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主体和客体不断发生摩擦和碰撞,导致主体一方面不断对自己进行纠正,以适应用围的客观环境;另一方面,不断地发探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改造周围的环境,为自己创造更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天地。
(二)发展的渐变性
青少年心理的成熟,是随着自己实践体会和学习的深入逐步完成的,并非一朝一时之功。阶段渐进,青少年的各种心理是随着其生活内容的逐渐拓展而相应地变化着的,并表现出其阶段性。如青年初期,青少年社会经验少、社会意识薄弱,心理生理迅速发展;步入社会后,社会经验才迅速增加,对社会的认识才逐步加深;成家立业后,家庭心理才会更加深到,对父母儿女之间的情感才会有更深的切身体会。所以,青少年心理的成熟经历了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中期、青年后期几个阶段,是有层次、有阶段地循序渐进的。青少年心理发展是突变与渐变的统一。
(三)心理内容的社会性转换[2]
儿童时期人开始出现社会性的心理内容,但更大规模的深刻的社会化是在青少年时期完成的。进入青少年期后,他们中有人已经开始自谋生路,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承祖一定的社会责任,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得不承担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社会责任,不得不学会社会知觉,遵守社会规范,形成各种社会行为。这些社会性的内容和内涵,在儿童时期由于有父母的照顾,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真正体味社会、体味人生是从青少年步入社会开始的,在青少年时期完成了更深刻的社会化心理内容。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社会心理内容已经成了他们心理活动的主干,青年的行为开始受到社会的驱动。
二、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特点
(一)隐匿性与突发性
青少年时期正是求学、升学的关键时期,家长与教师往往只注意他们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上的问题、身体健康问题,容易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本身也存在同样的倾向,即使有的学生想了解心理卫生的知识,也苦于无处求助。这种状况就极易使青少年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被掩盖起来。当某一学生突然出现了难以理解的反常行为时,实际上他的心理问题已经隐匿了很长时间了。
(二)多元性与单一性
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很多,有身心发展不平街导致的心理冲突,有心理发展滞后造成的社会适应不良,有认知障碍引起的学习困难,有家庭离异诱发的偏激行为等。可以说,导致整个青少年群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样化、多元性的。但是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多方面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于某一个青少年来说,导致心理不健康的起因往往比较单一。
(三)无知性与盲目性
青少年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以及自我心理保健方法往往知之甚少或者处于漠然的状态。学校教育很长一段时期也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辅导。这都使得青少年学生对心理问题、心理卫生、心理咨询非常陌生,一旦产生心理问题往往不知如何处置,更谈不上用良好的自我保健技术来处理。所以说,在一部分青少年身上,对心理健康的知识、对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表现得很无知和盲目。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复杂。目前,对学校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任务加以归纳,大体可分为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成长发展为中心的内容
这方面主要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与规律,童年期、青春期和青年期的发展目标与影响因素,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社会环境在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最优化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智力发展、人格成长和品德完善的结构、关系与措施等等。
(二)以校园指导为中心的内容
这方面主要包括掌握感到困难的心理机制和对策、感知、记忆、理解、应用书本知识的科学方法和规律,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增强学习动机的途径和方式,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的关系和衔接,学习方法的自我检查和调整,应试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重大转折时期的环境适应和自我心理调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及其矛盾处理,个人专长的确定和兴趣的培养,升学时的专业选择,就业前的职业定向和准备等等。
(三)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内容
这方面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的标淮,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卫生原则和要求,影响学生心理卫生的条件和因素,不同应激源对学生情绪健康的影响,心理挫折、冲突所导致的心理危机及其预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与预防,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对学生的身心危害及其矫正,青春期性心理卫生的原则和对策,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引导,大学生的异往和恋爱导向,不良性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等。
(四)以心理治疗为中心的内容
这方面主要包括儿童退缩、口吃、遗尿等行为障碍的成因和矫治,儿童多动症、厌学症、学习困难综合症的表现和治疗,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强迫行为的发病机理和治疗,青春期、青年期常见神经症的致病因素和治疗,病态人格、变态的原因和矫治等等。
参考文献:
[1]朱月龙主编,心理健康全书(修订版)(M),海潮出版社,2006.03
[2]陆士祯,王h 著,青少年社会工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06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引言
社会是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的,在这些家庭中,孩子是他们的未来与希望。家庭又是社会的缩影,孩子可以在家庭中学到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启蒙教师还是孩子的终生教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人际交往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非常必要。
二、家庭教养方式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在1967年,首次提出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目前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界定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综合多种观点,可以把家庭教养方式理解为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它是在父母和儿童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
在我国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多采用美国心理学家Baumrind(1967,1991)的分法,具体表现如下:
民主型的父母认为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声音和观点。对孩子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适当的要求,并让他们知道这不是父母强加给他们的意愿,而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所必需的,同时也鼓励子女多与自己交流。
溺爱型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总想给子女无限的爱和包容,给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保护,但却忽略了子女自己成长的需要,使得子女日后步入社会心理极其脆弱,经不起打击和挫折。
专制型的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子女身上,不关心孩子自己的想法,对孩子的一切采取“包办”的态度,使孩子丧失了自,孩子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和温暖。
漠不关心型的父母由于工作或其他的原因对孩子采取忽视的态度,不注重在情感上给孩子应有的关爱和照顾,只是从物质上对孩子做出补偿。长此以往,孩子也享受不到本该有的家庭温暖。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综合国内外的观点,我们发现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直接成长的地方。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对孩子的成长都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家庭对孩子心理的影响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比如一般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与长期得不到家庭关爱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的表现有非常大的差别。
(二)学校的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青少年面临着各种考试、比赛的压力,学校主要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成为现在青少年在学校的主要目标。虽然现在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很多学校仍是直接忽视这一点,对全面发展的要求置若罔闻,各种考试接踵而至,压得青少年喘不过气来。再加上学校主要是以学习成绩排名来衡量孩子的能力,这种不科学的衡量标准会对使很多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自暴自弃,最终影响他们的成长。
(三)自身的影响
青少年阶段是其身体发育最迅速的阶段。男女发育成长特点的不同、身体迅速发展带来的好奇与不安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特别是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成熟、想独立却又不能完全独立所产生的矛盾感,最易使青少年产生困惑。
四、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教养方式的途径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中国式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喜欢以命令式的口吻和孩子交流,不注重理解孩子的内心。要想青少年能拥有健康的身心,就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比如父母之间关系融洽、父母与孩子之间平等对话、互相尊重,等等,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二)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成长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容易浮躁、叛逆,其实都是自己对这一阶段的一种不安感的表现。父母这时要特别注意对他们的教育与关心,要做到真正地从内心上的关爱与呵护。如果父母能意识到针对每一年龄段、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对自己的教养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真正从内心理解自己的子女在成长中的各种需求,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父母才能真正随孩子一起成长。
(三)全社会的力量
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多增加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为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指导与帮助,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心理的成长。
(四)因材施教
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尽相同。作为青少年家庭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家里有个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但是父母在教育自家子女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随大流,一定要多观察、多沟通,一定要因材施教,这就要求父母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多一份细心,多一份责任。
五、结语
每个青少年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就是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地成长。为子女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采取科学的、理性的教养方式,才能真正地理解子女、走进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父母要把握一个大前提,就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养方式,都要能体现温暖、关爱和理解。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个体更好地成长,还可以对整个社会的青少年的异常心理的预防和矫正起到警醒和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把握家庭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及规律,建立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促使我们的青少年在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更加茁壮地成长,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1996.
[2]高茗等.少年儿童行为问题为家庭学校因素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9):1045—1048.
[3]Nancy Darling & Laurence Steinberg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3),487—496.
[4]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92—94.
[5]谢言梅.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2006,5(11):81—84.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自我。
分类号B848.9
1引言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近年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在心理学界引起研究热潮。本文旨在对国内外近年有关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进行综述,展现现在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心理健康素质”是个新概念,以前很少有人使用。本文采取《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课题组的定义:心理健康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身体特点。这些心理品质和身体特点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1]。
本文拟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做出综述。
2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
2.1心理健康定义及其相关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约10年时间里,国内学术界围绕“心理健康”概念及其标准进行了一场有一定规模的讨论。争论的焦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原则和依据
有人根据对现有心理健康评定的实际分析,指出存在6种确定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即:(1)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为标准;(2)以行为合乎社会规范为标准;(3)以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4)以社会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5)以医学上的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6)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标准[2]。其后有学者在2001年增加了(7)以心理机能的充分发挥为标准[3]。江光荣对这些依据进行归类,并指出在确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存在两大原则,“众数原则”和“精英原则”。“众数原则”即以社会中多数成员的常态行为为正常,偏离常模者为异常。“精英原则”强调以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潜能的实现程度为评价依据,功能充分发挥者为正常[2]。
2.1.2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因素
有人详细分析了三种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确立的因素:人性观、价值观和文化[2]。刘华山也指出人性观、特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会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的确定[4]。
2.1.3心理健康评价的对象性目标
心理健康评价的被评价物究竟是什么,是讨论中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其中的焦点是心理健康评价应不应该包括对行为的社会意义评价。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评价应体现个人行为的社会意义,即主张心理健康评价跟道德评价合一[5,6]。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评价的对象应该是人的心理机能,心理机能的评估反映出个体的心理适应和发展水平。在这之后的讨论中,不少人拥护一种折衷的观点,即心理健康评价主要应集中于人的心理机能,但仍要兼顾行为的社会意义[3,7]。在这一折衷取向里,有人将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提出来。指的是人格发展成熟的人,行为既能符合规范,个人需要又能获得满足[8]。“从心所欲,不逾规矩”在现实中可能有两种境界,一种是个人自由自发地行动,不受规范的限制,自然而然地做到合乎规矩的行为,这是一种高境界的人格发展水平,极少有人能达到。另一种境界是个人尽可能朝着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方向去行动,同时能意识到现实的限制(包括外在的限制和个人条件的限制),并能在这种限制下生存,使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得满足。也就是说,这种人虽不能随心所欲,却依然能体验到自由感。这后一种境界符合大多数人的情况,也是多数临床心理学家评价当事人的尺度。这种评价强调的是个人的心理机能,认为只有良好的心理机能才能保证当事人能达到这种适应水平。
2.1.4心理健康的标准
目前的争论还没有导致一个大家认可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张春兴提出生活适应的6条标准[9];黄坚厚提出心理健康可从4方面去评价[10];江光荣在归纳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4个心理健康的维度;刘华山则归纳为6条[4]。总观这些标准,发现虽然表述上和侧重上存在一些歧异,但还是有着相当多的共同之处。例如它们都强调心理健康是一种功能状态,认为这种心理功能状态表现为个体的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的和谐。许多标准的提出,实际是综合各家的观点而成,例如江光荣归纳心理健康评价维度为:(1)自我认识和自我态度;(2)人际态度和社交能力;(3)生活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4)个性结构的内在协调性[11]。
2.2与心理健康素质测量相关的研究
国内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相关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之所以多采用问卷调查法是因为它具有效率高,经济,省时等优点,而且目前的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利用问卷法。
国内目前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最普遍的测量工具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于该量表使用方便,信度和效度的反映也不错,所以自从被引入国内至今,就一直受研究者们的青睐。
尽管SCL-90的应用很广泛,但它原本带着浓厚的精神病流行学调查的色彩。因此用它来研究所有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一些发展上的问题,肯定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近些年不少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和实践要求,编制了不同的测量工具。
宋维真、张建平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基础上编制了《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PHI)。该量表包括3个效度量表和7个临床量表,由于该量表组成条目比MMPI要少,使用更简便,在功能上接近于MMPI,受到不少研究者的欢迎。
UPI(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是从日本引进,并根据我国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非标准化量表。UPI由60个项目构成,其中16个身体症状项目、40个精神状态项目和4个虚拟问题,适用于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发现。
杨坚和龚耀先修订了加里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其中文版简称CPI-RC,主要用于一般人群的人格评估、心理调查和研究。该量表共有440个问题,内容主要为个人的爱好、兴趣、习惯、观点等[12]。
另外许明智和龚耀先独立编制了一个适合我国25岁以上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量表[13]。现已经初步确定量表由104个项目组成,由13个一阶因素和3个二阶因素组成。其中一阶因素分别为快乐感、冲动/易怒、健康关注、猜疑、焦虑/抑郁、信任/友好、主观认知能力、自卑、心理偏离、自制力、情感失控、人际信任障碍和自信。二阶因素分别为心理问题与障碍、正性情感和健康与认知关注。虽然该量表还处于初步编制的阶段,考虑到现在国内自行编制量表的工作鲜少,许明智和龚耀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所以在此特别举列出来。
3国外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
英文中没有跟“心理健康素质”直接对应的概念,因此只能根据我们对心理健康素质的定义的内涵,试探性地搜寻有关的研究和理论。大体来说,国外学者所关注的与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相近或有关联的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1)与自我有关的因素;(2)与人格有关的因素。关于自我和人格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一些学者把自我看成人格的构成部分,甚至是人格的核心,如果这样看,则所有的心理健康素质都可归为人格因素了。下文将把它与人格分开处理。
3.1自我
西方最早比较系统地研究自我概念的心理学家是詹姆士。詹姆士开创了从两个角度研究自我的传统,一是自我的结构内容,一是自我的功能。从心理健康素质概念来看,这两个角度都与之有关。
Shavelson等人1976年提出自我概念多维度层次理论模型[14]。该模型认为,完整的自我概念的结构应该具有6个特性,即有组织性、多维性、稳定性、发展性、可评价性和可区分性。这一模型将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分成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依学科来分,非学业自我概念则分为社会、情感和身体三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Marsh及其同事以Shavelson等人的自我概念理论模型为指导编制了比较完整的自我描述问卷(SDQ)[15]。
与Shavelson的自我概念多维度层次理论模型可以相提并论的是20世纪80年代Harter提出的颇有影响的多维度阶段自我模型[16]。她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的成分要素在不断地增加,要评价个体的自我概念水平,必须考虑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有关自我的心理功能的研究,相对而言薄弱一些。艾勃斯登认为,自我有三个基本功能:(1)同化经验资料;(2)维持适意的快乐/痛苦平衡;(3)获得乐观的自尊[17]。其中最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自我作为内在的、对新经验进行加工的结构的功能(即艾氏所谓同化经验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个体会不断获得各种各样的感性经验。这些经验资料须经过个体的认知加工才会产生相应的感受和行为反应。自我提供了一些加工的图式或维度,从而决定着后继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研究者就一些较具体的自我维度跟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一致表明,个体的自我概念跟其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联。例如,Erdolahti用自我形象问卷和儿童抑郁量表测量了1054名平均年龄为14.5岁,来自美国不同社会阶层的青少年,结果显示,自我形象得分与抑郁得分高度相关,即青少年自我形象上存在问题越多,则出现的抑郁症状越多。女孩的自我形象得分对是否出抑郁症状预测效果良好。又如,不少研究发现,身体意象作为自我形象的一个方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特殊意义。《当代心理学》杂志的调查显示,十几到二十几岁的青少年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外表。同时还发现,身体意象与他们的自尊、生活满意度、孤独感、抑郁及社会接纳等有关。悦纳自己外表的人感觉更幸福,适应性更强。Tigemann对306名平均年龄16岁的少女的研究表明,身材苗条与否,身体意象的满意程度与不健康饮食行为(神经性厌食症)和自尊有正相关[18]。
自尊是每个青少年的特定的自我价值评价,这种特定的自我价值评价的直接心理体验是自我价值感。自尊在时空上表现出相当高的一致性。高自尊的儿童与青少年对自己的满意度高,他们不仅了解自己的长处,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并希望改进。他们通常保持着积极的情绪,表现出高的胜任力,对自己的命运有主宰感。高自尊者不仅自我接纳程度高,也接纳他人,能容忍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满意,成就动机高,且倾向于把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相反,低自尊的儿童与青少年不能悦纳自己,总认为自己无能,常常被焦虑和自我怀疑所困扰。另外低自尊者成就动机低,倾向于把成功归于运气,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
有大量研究显示,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影响他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Roy指出,个体的自尊水平深刻地影响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Brage等对156名17~18岁的青少年研究发现,高抑郁与低自尊之间相关;高抑郁与孤独相关。另外低自尊还与无望、无助感,自杀倾向密切相连。Overholser等对254名13~17岁的少年精神病人与288名高中生比较研究发现,自尊缺失与自杀倾向相关。
自我同一性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个体的自我。它是指个体自我观念的内在协调性。埃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时期一项关键性的发展任务,如果自我同一性危机不能顺利解决,会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19]。Marcia把埃里克森的观点阐述为四种统合状态――定向性统合、早闭性统合、未定性统合和迷失性统合。不同的统合状态可以看成是青少年四种不同的处理统合危机的模式。定向性统合指个体的统合危机已经解决,也就是说他可能已经选定了一个职业目标和自己的价值观。早闭性统合是指个体自己未做探索,而是接受父母或他人的选择和安排,从表面上看,这类人统一性已经完成,但实际上却存在焦虑、抑郁和失败感。未定性统合指个体尚处在对自我统一性的探索阶段,由于延迟的统合,这些人常常有挫折感,以及让父母失望的内疚感。迷失性统合指发展危机无法化解,而陷入困境者。这类人显示出高焦虑、无能感和刻板、偏激行为。其中一些人陷于无休止的社交活动,如性,吸毒等自毁行为。有的变化无常,不能安心做好一件事,也无法与他人维持稳定持久的友谊。还有一部分人发生情绪障碍,有自杀倾向,需要专业治疗。
总之,自我同一性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之一。
3.2人格因素
人格可以包括非常宽泛的内容,这里仅涉及几个跟心理健康素质关联大的人格因素,包括:气质、控制点和归因方式、应对风格、依恋关系类型。
3.2.1气质
气质是个体幼年开始就表现出来的一种一贯性的行为反应风格。与心理健康有关并且得到较多研究的是困难性气质,这种气质同适应困难有关。虽然在困难性气质的概念上还有争议,但多数研究显示这种不适应性气质特征与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和问题行为有关。例如,Masi等进行了一项旨在探索特殊的气质特征是否与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有关的研究[20]。他们将30名有焦虑症状和25名既有焦虑症状又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同25名学习困难的和28名正常青少年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情绪性和害羞是青少年及其父母,兄弟姐妹发生焦虑或兼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主要气质特征。凯根等提出抑制型和非抑制型儿童的概念,他认为,抑制型儿童的动作是有监控的,抑制的,温和有礼的。而非抑制型儿童是自由的、精力充沛和自发的。前者在面临不熟悉的人、环境或挑战时更容易焦虑。凯根把它称为“陌生焦虑”。抑制型儿童在青少年期和成年后,处在新环境里感到不舒服时,他们会表现出社交退缩[21]。
3.2.2控制定位和归因风格
控制定位是个体认为发生在自己或别人身上的事情是否可控的个人信念。归因是指一个人对一个特定事件的原因的解释。Abrammson等人提出有三个归因维度,即:控制点、稳定性和一般性。可以看出控制点其实是一般归因模型的一个特别维度[22]。
Dweck等研究发现,儿童对其成功结果的解释方式不同,心理后效不同。一些人采用自我控制取向。他们把成功归于能力,把失败归于外在因素(考试太难,问题模棱两可)或不稳定性因素(只要努力,就能做得更好)。这些儿童能保持自信,维持自尊,会继续追求成功。与此相反,另一些儿童采用习得性无助取向。他们总是把成功归于不稳定的和外在的因素――努力,运气,他们不能在成功中体会到自豪和自尊。但他们却喜欢把失败归于稳定的、内在的因素―低能力―从而降低他们的成功期待和在困难面前的坚持性。他们放弃继续尝试和努力,表现出无助和抑郁[23]。Seligman 和Abrammson等人在习得性无助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对于抑郁的理论模型。他们认为,习得性无助实验中的动物反应模式,极为类似人类的抑郁状态(动机缺失,情绪低落,思维迟滞)。而抑郁的原因,乃是个体在失败的经验中发展出一套特定的归因模式,其核心是不可控制信念。研究表明,外控的青少年表现为更高的焦虑水平[22]。Burger对大学生研究发现,外控的大学生比内控的大学生有更多的自杀念头[24]。
研究者发现,随着个人经验的增加,每个人都逐渐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归因风格[22],在面对特定事件时倾向于按自己的“风格”作出归因。这种归因风格,应该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
3.2.3应对风格
应对指个体处在困难情境、面对压力时保护自己并设法满足需要的行动。研究表明,儿童在很早就学会了一些特定的应对方式,随着儿童的成长,原有的应对方式不断地精炼和强化,逐渐形成了一个人独特的应对风格。已形成的应对风格有一定的稳定性,当个体面临新的应激情境时,他倾向于用已有的应对策略作出反应。例如,已有研究表明,面对压力时,有的个体倾向于以情绪反应为主,有的却以问题解决为主。这是两种明显不同的应对风格,而问题解决取向的应对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3.2.4依恋关系类型
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于1969年提出依恋的概念。依恋行为是个体获得或者保持与另一确定的且被认为能更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个体进行密切联系的行为[25]。Ainsworth在著名的“陌生情境”中发现婴儿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焦虑―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26]。不同依恋类型的依恋儿童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具有社会竞争能力和社会技能,能容易接触新鲜的事物和人。
Sroufe提出个体早期的不安全型依恋关系会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大量研究支持这一观点。例如明尼苏达大学一项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安全型依恋关系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适应不良、攻击有关[27]。Homann的一项研究表明,青少年期的抑郁与早期的母婴依恋关系密切相关。青少年自杀和自杀倾向也与早期的不安全型依恋有关[28]。
按照客体关系理论,早期依恋经验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人格发展,不同依恋类型其实就是某些人格类型的雏形。依恋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工作模型”,是指在孩子生命的头几年里,由依恋类型而来慢慢形成的一些关于自己和关于依恋对象的一些内化的结构。这个模型一旦形成,它就以内化的机制的形式调节着孩子的思想、感受和行为,尤其是跟父母和别的类似关系的人的互动行为。显然,依恋类型和工作模型概念,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行为有密切的关联,它们是跟心理健康素质概念在同一层面的概念。
4对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两点思考
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有关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这个问题是有较多共识的。以下就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及其研究谈两点个人看法。
第一个问题,我们站在什么立场上来看心理健康?
从这些年国内对心理健康概念讨论可以看出一个现象,参加讨论的学者,并不都是专门的临床心理学家和人格心理学家,还有教育学者和社会人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健康观。Strupp曾提及这个现象,他指出有三种看待心理健康的角度,分别是:(1)个体的角度,即当事人的角度,他们关注的是个人的主观幸福;(2)社会大众的角度,他们关注的是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的一致,或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3)专业人员的角度,他们关注的是人格的健全,心理病理学特征[29]。这三种角度中,个人的角度和专业人员的角度最终有可能沟通或协调起来,但社会大众的角度跟专业人员的角度有时不易协调。
第二个问题,心理健康素质是不是独立的心理现象?
笔者的见解是,心理健康素质不是独立的心理现象,但是可以从认识上将其“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的研究。
从已有研究中可以发现,与个人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在因素大多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因素。我们认为可人为地把与人的心理健康有关的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从认识上分离出来,予以对象化,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有两个理由支持这样做。第一,虽然作为整体的人格结构对心理健康起着关键作用,但人格结构的各部分并非不分轻重的同样影响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一些人格因素更重要一些,另一些可能不那么关键。因此,心理健康的研究者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与心理健康关系更紧密的那些人格因素上。第二,同一心理现象,可以因研究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同一人格因素从不同角度去进行研究,会促进人们对其理解。
参考文献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研究》课题组.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研究课题介绍(内部资料), 2003
2 江光荣.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6, 4: 48~52
3 叶一舵.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的再认识. 东南学术, 2001, 6: 169~175
4 刘华山. 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 心理科学, 2001, 24(4): 480~481
5 柳夕浪. 个性培养与学校心理辅导.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5, 4: 48~50
6 张海钟. 评心理健康标准的社会适应论.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5, 4: 44~47
7 周燕. 析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兼评中西方心理健康观.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6, 4: 48~52
8 胡江霞. 从心所欲不逾矩――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7, 2: 45~48
9 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台北: 东华书局, 1991. 633
10 黄坚厚. 青年的心理健康. 台北: 心理出版社, 1985. 3~6
11 江光荣. 心理咨询与治疗.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5. 73~74
12 余志核, 周敏. 不同人群的心理测查(CPI-RC)结果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7): 480~482
13 许明智, 龚耀先. 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12(2): 111~115
14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Stanton G C. Self-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76, 46(3): 407~441
15 Marsh H W, A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model of self-concep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990, 2(3): 77~172
16 Trent M Y, Cooney G. Assessment of self-concept in nearly adolescen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4, 24(2): 373~385
17 Epstein S. The self-concept: A review and the proposal of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personality. In: Staub E. (ed.), Personality: Basic Aspects and Current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ee-Hall, 1980. 81~132
18 Tiggemann M. The impact of adolescent girls′ life concern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on body dissatisfaction, disordered eating, and self-esteem.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2001, 162(3): 133~142
19 埃里克森著, 孙名之译. 同一性: 青少年与危机.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113
20 Masi G,Mucci M,Favilla L,Brovedani P. Temperament in adolesc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in their families.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3, 33(3): 245~259
21 Kagan J, Snidman N. Temperamental factors in huma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1, 46: 856~862
22 Forsterling F. Attribution Theory in Clinical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1988. 132~156
23 Dweck C S, Leggett E L. A social cognitive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8, 95: 256~273
24 Burger J M. Desire for control, locus of control, and proneness to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84, 52: 71~89
25 Bowlby J. A secure bas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Routledge, London: 1988
26 Ainsworth M D,Blehar M C,Waters E,Wall S.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sessed in the Strange Situation and at Hom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1978
27 Sroufe A L. Infant-caregiver attachment and patterns of adaptation in pre-school: the roots of maladaptation and competence. In M.Perlmutter (ed). Minnesota Symposium in Child Psychology, Vol. 16, Erlbaum, NJ: Hillsdale, 1983, 45~69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青少年;创造力;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6-0015-05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新一轮的创造性或创造力研究热潮。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创造力研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以大学生为例,对其创造力的特点及与心理健康相互关系的研究,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创造力的本质,丰富和完善创造力和心理健康的理论,把握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规律,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能够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创造力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迪。
一、创造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长期以来,有些研究者认为,天才与丧失理智有必然联系,天才或创造力建立在心理失调或心理紊乱的基础上。有关精神病患者与高创造性的正常人之间类似性的研究,常常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精神病患者的思想功能混乱,类似于正常的创造性思维;一是高创造性的正常人具有与精神病患者相似的个性品质。艾森克(H.J.Eysenck)认为,天才――无论是艺术领域抑或科学领域里的天才,都表现出高水平的精神分裂症状。但是,精神分裂并不是成为天才的必要条件,许多天才的创造者也并非精神病患者。考夫曼(J.C.Kaufman)对1629名作家进行了研究,发现女诗人比男作家和女性作家经历更多的心理疾病的困扰。进一步追溯该类研究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巴伦(F.Barton)在研究创造性作家时发现,他们在MMPI测定精神分裂症倾向、抑郁症倾向、癔病倾向和心理变态倾向的一些量表中,得分较高。如果我们认真而谨慎地接受这些测验的结果,那么,作家似乎比普通人心理健康水平更高,也更成问题。换言之,他们有更多的心理问题,但也更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艾希鲍姆(W.L.Eichbaum)等人提到,许多变成精神病患者的天才,只是在完成了他们的伟大事业之后才生病的。例如哥白尼、法拉第、康德、牛顿、司汤达等。面对这一事实,我们必须要对任何关于天才乃是精神病的一种形式的理论持反对态度。据此,我们推测天才者的“精神病理疾病”的比例高低与创造性劳动的形式有关,也可以说与思维类型有关。在政治家和科学家中,其抽象思维占优势,而在作曲家、画家、小说家中,形象思维占绝对优势,因而心理疾患严重。优秀的创造性人格有助于防范创造激情所诱发的种种精神异常症状。心理疾患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被逐渐认识,它像身体疾病一样,任何人都可能患有,而不仅仅是天才的一种“专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创造力在某种程度上是每个人所固有的,而且一旦创造性潜力得以实现,不管其范围如何,都使人在心理上处于正常状态。一些精神病学家认为,借助于唤起病人创造性能力的精神治疗,应当是心理治疗的全部目的。他们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视为使神经官能病患者养成克服对他们来说苦难情境的行为心理治疗程序。学习解决日常问题的战略方面的课程,加强了人的心理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主要作用的并不是所获得的知识,而是有可能变换策略和使行为正常化的灵活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创造力是两种创造力的整合,即初级创造力和次级创造力。初级创造力来源于无意识里的冲突,而次级创造力则是自我状态良好的、心理健康的成人的行为中自然的、逻辑的产物。人本主义关于创造性人格的观点和高自尊的特征基本相同。只有那些具有高自尊的人才能获得高水平的创造力。
近年来,我们对创造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从理论上阐述了创造的动力系统、认知系统、个性系统和行为系统,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及这些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明确提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创造素质。王极盛等也发现,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而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有显著的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卢家楣等通过教学现场实验,研究了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在愉快情绪状态下的创造性总体水平显著高于难过情绪状态,且主要体现在流畅性和变通性两个方面。这些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充分说明,健康的心理是创造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
二、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特点的研究
当前创造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多层面、多角度来深入探讨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本文从多角度深入探讨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把大学生的创造力定义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典型表现和创造性人格三个方面。采取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出全国8大行政区10所大学的大一至大四学生1008名,对其施测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创造性能力测验”中的“实用创造力测验”分测验、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和典型行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测验。
(一)不同专业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
以往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创造力特点的研究较少,一些以大学生为被试所进行的实证研究通常取样也仅为艺术类和理工类大学生,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具有代表性。这里考察了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并将这些大学生的专业划分为5个类别,包括经济类、艺术类、管理类、理工类和社科类。
经研究发现(如表1和图1、图2所示),我国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创造力的发展上表现出不平衡性。艺术类学生的创造力较为突出,这与以往一些对杰出艺术家研究的结论是相同的。艺术类学生在创造性个性方面,具有冒险性、好奇性、想象性和挑战性;他们在创造思维方面,在把握重点、综合整理、联想力、通感、兼容性、独创性、洞察力、概要解释力和评估力上均得分最高。这可能是因为艺术类学生多采用直觉的、主观的和情感的表达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这种思维方式更有利于创造力
潜能的开发。
研究中还发现,社科类学生的创造力较差,尤其是在把握重点、综合整理、洞察力、概要解释力、评估力和投射未来等方面,社科类学生明显差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而且社科类学生在个性上也缺少冒险性、好奇性、挑战性,说明社科类学生可能由于缺乏创造性人格而导致了他们在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欠缺。管理类、经济类和理工类学生在创造力上没有显著差异,均处于中间水平。这可能是因为这些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客观逻辑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这种能力更需要的是聚合思维。
(二)不同年级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
在研究中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年级差异表现特别明显。在创造力的新颖性、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均是二年级学生显著好于其他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好于一、四年级学生。在创造个性方面,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只是在冒险性上四年级学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在好奇性上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如图3所示)。
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典型行为创造力思维测验得分进行多元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存在主效应(p<0.01),年级存在主效应(p<0.001),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性别在通感、洞察力和投射未来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年级在把握重点、通感、兼容性、洞察力、概要解释力、评估力和投射未来维度及总分上有显著差异。总体来说,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创造力,而一年级学生创造力较差。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及与创造力的关系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我们用SCL-90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考察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从SCL-90的检出率来看,各维度在3分以上的人数比例为4.1%~22%(如表2所示),说明总体上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是,人际敏感、强迫症状、抑郁、偏执等维度3分以上者偏多,说明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集中在人际、情绪和思维等方面。本研究还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大学生抑郁人数较多,无抑郁症状的占73.4%,中度到重度抑郁的人数达9.9%;我国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平均得分为33.798±8.63,高于全国正常人的总分均值29.78±0.46。因此,应加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注重对大学生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训练。
本研究还考察了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发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显著差异。从SCL-90的测量结果来看,在所有的9个维度上,理工类和管理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好,社科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差,艺术类和经济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居中。从抑郁、自评焦虑量表的得分上看,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也表现出了相同的趋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还表现出了典型的年级差异。SCL-90的各维度得分和抑郁、自评焦虑量表的得分是大一学生最差,其次是大三学生,说明可能大一和大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分析其原因,大_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大学,对学校的环境可能还没有完全适应,所以在心理方面可能会存在种种困惑,焦虑和抑郁的水平也较高;大三学生由于进入了专业课学习的关键阶段,又面临着学习、交友等人生大事,所以可能有种种心理困扰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特点
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与实用创造力测验、威廉斯创造性倾向性测验、典型行为的创造力测验之间的相关分析见表3(见第18页)。
由表3可以看出,总体上心理健康的得分与创造力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由于心理健康得分越低表明心理越健康,所以可以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创造力得分越高。除了好奇、想象、洞察力、联想等少数维度与心理健康不是很相关外,创造力的各个维度几乎与心理健康的所有维度都存在显著相关。
个体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创造力的开发,良好的内部心理素质有助于个体创造力的发展,而不良的心理素质则阻碍创造力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其内在本性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人,这样的人才代表着真正的心理健康。也就是说,真正的心理健康应是具备创造能力的;而且心理愈健康,其创造力也愈高;创造力发展得愈充分,愈能促进心理的健康水平。这里按照心理健康测验得分的高低,分为高心理健康水平组和低心理健康水平组,考察了不同心理健康程度大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在各个创造力测验中,均是心理健康程度高的大学生,创造力得分也高,并且与得分低的大学生相比有显著差异(除了想象力、洞察力之外)。这说明心理健康是创造力发展和发挥的重要内在条件。这与以往一些研究结论是一致的。最近的实证研究表明,当鉴别相似性时,具有积极情绪的被试与控制组相比能够更好地产生和使用更广的类别;当鉴别差异性时,也能更多地转移到更细微的类别上,这些能力都是与创造性问题解决相关的。考夫曼(G.Kaufmann)通过研究证明了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创造力的发展。赵志裕等通过研究证明了自我调节也能够促进创造性任务的完成,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提高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等。心理健康能为创造力提供必需的自信心、独立性和怀疑精神。在人的创造活动中,只有具备这些心理素质,才能不迷信权威,不随大流,才能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且,心理健康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较高的兴趣、抱负水平和责任感。此外,健康的心理具备自制力、坚持性和挫折耐受力,这些也是创造力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心理健康从认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为创造力提供着必需的心理条件。
四、基于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创造力培养
无论科学创造力还是艺术创造力,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但如何培养,研究者却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类,一是通过创造技能的训练来培养创造力;二是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中。本研究已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影响青少年创造力的发挥,心理健康的水平为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和发挥提供了基本的心理条件。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来促进其创造力水平的提高。
以往的研究者多采用情景诱绪的方法研究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发现学生在愉快情绪状态下的创造力总体发挥水平显著高于难过情绪状态。肖索维克(N.Jausovec)的研究也证明,正性或积极情绪有助于完成类比推理任务,但对顿悟性问题没有效果。“在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只有将儿童与青少年放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在真实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中研究儿童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和变化,才能保证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有较高的生态化效度,即接近显示生活中儿童与青少年的实际,有较高的生态化价值。”
焦虑和抑郁是当前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两种常见不良情绪,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技巧对其进行干预,使其心理健康水平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是目前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在开展的工作。这里采用单盲的方法,对到相关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具有中度至重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青少年进行创造力培养研究。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中学生心理发展 研究综述
一、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
(一)父母教养方式界定
对于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解,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曾琦(1997)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表现。也有研究将父母教养方式界定为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二)父母教养方式类型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是美国心理学家Symons(1939),他提出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接受―拒绝,二是支配―服从。Schaefer(1959)划分为爱―敌意和自主―控制两个维度;Becker(1964)划分为接受(温暖)―拒绝(敌视)和允许―限制两个维度。
当代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首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Baumrind对儿童及其家庭的著名研究。她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和反应性。在Baumrind(1971)的早期作品中,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三种。1983年,Maccoby和Martin在Baumrind对教养方式的分类基础上,把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按要求和反应两个维度又进一步分为溺爱型和忽视型,从而把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父母、专制型父母、溺爱型父母和忽视型父母。
(三)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这期间,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子女性别差异。陈陈(2002)研究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差异。肖文娥等人(2002)研究发现母亲更多地采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而父亲则更多采用专制型、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上,父亲和母亲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此外,一些研究者分别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城乡差异、独生/非独生子女差异进行了研究。张文新(1997)比较了城乡两种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他对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也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在我国,13至16岁的中学生正好处于青春发育期,即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身心各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心理学家把初中生这个时期叫做心理断乳期,即中学生在心理上要求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他们的认识能力虽然尖锐但是片面,随着自我意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独立意识表现明显,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自我认识还不深刻。
国内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小学中,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率相当高。广州市(1995)1000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53.2%的中学生有心理危机。时建朴(1998)调查表明,28.4%的中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在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上,其次是对人焦虑。以上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们对亲子关系的维度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作出划分,并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Maccoby(1980)的不同性别青少年攻击性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的攻击与父母的严厉惩罚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需要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有同情心;而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冷漠、倔强,具有叛逆心理。Parker(1990)研究表明了父母的强迫行为、过分控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之间是相关的。以上研究证明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个体的各个成长阶段都会有所体现。
我国国内的学者也对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诸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青少年的学校社会适应及学业成绩、归因方式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的高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
有研究发现,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其子女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倾向于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理解。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就越容易对子女采取过渡保护、干涉、惩罚、严厉或是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不健康的教养方式很容易使子女产生异常心理。
三、结语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父母给子女一个情感温暖、理解的环境,施予理智的爱,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越小,而对子女采取不当的教养方式和表达负性情感越多,越会增大子女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成长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应引起所有有关人士的关注,呼吁积极改进父母的教养方式,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2]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
[3]左占伟.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8.
[4]梁家国,朱玉英.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状况影响初探,中国心理学杂志,1995,9.
[5]阳德华.父母教育行为与初中儿童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教育导刊,2000,6.
[6]刘建榕.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优势家庭教养方式的探究,四川心理科学,2001,2.
[7]Paker,G.The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A decade of research.Social,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Epidemiology,1990,25.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6
【摘 要】孩子是家庭环境成长的结果。为了研究家庭情感关系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所以本研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家庭功能量表中的部分维度考察家庭情感关系,结果发现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情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家庭情感关系可预测心理健康。由此说明家庭情感关系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由此说明,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家庭因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情感关系;心理健康;高中学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的对象虽然是孩子,但其实,我们也面对着家庭,我们常会在问题孩子的身上找到家长留下的很多印记,所以我们很想知道究竟在大部分高中学生中,他所认为的家庭关系是怎样的,他有什么诉求,所以我们设置了这一次研究,主要想了解孩子的基本心理情况和家庭关系的关联,用数据说话,让家长懂得孩子的成长是与家庭的关注和家庭成员家的关系密不可分的,对许多家长也会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也让班主任能成为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对家庭教育能有一定指导。
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亲密度高、矛盾性小、文化性和娱乐性强的家庭,孩子的性格表现为外向、情绪稳定,而且社会适应能力强。为揭示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原因,采用家庭情感关系问卷进行调查,问卷调查作为测量心理健康的手段,重点探讨了高中学生家庭情感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被试为来自重庆市两所高中,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70份,有效问卷254份,回收率90%,有效率94.07%。其中,男生134人(52.8%),女生120人(47.2%);高一110人(43.3%),高二110人(43.3%),高三34人(13.4%);年龄14~19岁。
1.2 调查研究问卷
1.2.1 家庭情感关系问卷。参考选取Moss等于1981年编制的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费立鹏,郑延平等,1991)。本研究中选取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三个方面评制作家庭情感关系问卷。问卷4级记分,从1“很像我家”到4“完全不像我家”,得分越低分别表明“亲密关系越好”、“情感表达越好”、“矛盾性越高”和“沟通越好”。
2 结果
2.1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中所有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得分范围为9~34,平均分为21.892.2以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分为因变量,性别、年级为自变量做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看水平上并不存在性别,年级上差异。
2.2 家庭情感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对心理健康与家庭情感关系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情感关系的亲密性,矛盾性,情感表达与沟通方面都存在显著相关。家庭亲密性可以预测心理健康情况。
3 讨论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青少年阶段是最叫人担忧的。而中学阶段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且最富有特色的时期,也是身心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也要十分注意这一点。在家庭亲密性,沟通性较差的孩子,在交流时应注意不要过多的责备及埋怨,更多应该让孩子自己表达,鼓励他们说出心中的话,这是班主任就一定要让孩子信任,班主任的角色的定位,是孩子成长中与家庭的一条纽带,而不是警察和惩戒者,让孩子打开心扉。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家庭的情感关系因素很重要。在本研究中发现家庭的亲密性,矛盾性,情感表达和沟通与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都显著相关。家庭亲密性是指家庭成员间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情感表达是鼓励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其情感的程度,矛盾性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沟通则是指家庭成员的信息交流情况,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家庭成员间亲密程度越高,情感表达越充分,相互沟通得越好,这样家庭的孩子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由此可见家长要多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心理氛围,发挥家庭教育亲情感化、心理保护、情感抚育等独特功能,并通过这些特有功能引导孩子以健康的心理,面对生活、学习的困难和社会压力,顺利渡过青春期,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