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文化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文化体系

城市文化体系范文1

关键词:城市城市文化文化营销核心竞争力

城市之间的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又是文化的竞争。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旗帜所在。无论是塑造城市灵魂,培植城市竞争力,培育城市的个性,还是塑造城市形象,都需要先进的城市文化做指导。城市营销,不仅要以战略的眼光凝练出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还需要适应时展的特征,以深邃的观念赋予城市文化生生不息的哲学内涵。

城市文化体系

城市文化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文化的载体来看,城市文化体系构成如下:

(一)人脑和文字为载体的理念文化

理念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城市精神、城市本质内涵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所谓主流理念文化,就是在一个城市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被城市政府倡导的文化。由于理念文化的载体是文字和人的大脑,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城市的文件、主要媒体的标语、口号中发现这个城市的主流文化。非主流的文化在常态下往往表现为一个具有这个城市特色的民间文化。在现代多元文化中,非主流与主流的文化,并不一定是对抗的关系,往往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二)以组织制度为载体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也可称为制度文化,是城市理念文化的社会表现。因为人的行为必须在特定的社会组织和特定的制度约束中才能表现出来,所以组织制度是行为文化的载体。一个城市的行为文化具体地表现为城市的市民的素质、品位、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城市的民风、诚信、私人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由于组织制度存在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行为文化的多样性。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民间组织,这些组织通常是以正式制度形式存在,其中同时又存在非正式制度。由此决定了行为文化既有以政府组织为载体的具有政治色彩的行为文化,以企业为载体的商业文化和以民间组织为载体的民间文化,又有隐藏在这些组织背后的非正式组织的生活行为文化。

(三)产业和产品为载体的商业文化

由于商业文化是文化与物质产品的结合,所以在不同的产业中不仅携带着不同文化,而且携带的文化含量也不同。由于各产业在不同城市的发展程度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城市,城市文化含量也不同,由此决定城市文化的经营空间也不同。

(四)建筑为载体的人文景观文化

城市建筑作为城市形象视觉系统,在展现城市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城市经营中,城市经营者应懂得如何利用城市建筑语言展现城市独特的文化个性和独有的魅力。

(五)环境为载体的自然景观文化

由特定自然环境形成城市自然景观文化,对一个城市的文化风格具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的影响。所谓直接的影响是指由特定的地貌、地理、气候形成独特自然景观文化资源对整个城市文化资源存量和文化风格的影响。

城市文化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一)城市文化对人才具有吸引力

当今,人力资源正在逐步取代自然资源而成为影响竞争优势的要素条件,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一个在文化上开放、兼容、重视效率、提倡良性竞争的城市,无疑在大环境上更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先进的城市文化通过对人才的吸引,能对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城市文化具有促进创新的作用

创新是差异化优势的来源,创新的主体虽然是企业,但是影响创新能力的观念、思维习惯和教育水平都是和城市文化分不开的,事实上创新精神本身就是城市文化的一个内容。城市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城市形成无形的约束与支柱。一个好的文化氛围确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从而带来城市的发展,城市竞争力的提高。

(三)城市文化影响投资

城市文化是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变量。城市文化的开放性、兼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跨国公司本地化的压力,节省跨国公司的管理成本。吸引投资的多少决定城市资本力的高低,从而影响城市在竞争中的地位。

(四)城市文化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无形资本

城市的内部资源往往分为实物资源、人力资源和无形资源。其中无形资源包括城市政府的信誉、城市品牌、城市文化、公众的认同等等。城市的竞争对手可以很快拥有实物和人力资源,但长期形成的无形资源优势,却是难以超越。

(五)城市文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文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从经济价值来看,城市文化及文化力是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从社会价值来看,城市文化是促进市民提高自身素质,建设文明城市的内部动力;从生态效益来看,城市文化和城市观念对城市生态环境有深刻的影响。

城市文化经营的设计

(一)打造具有个性的城市文化理念

以理念创新,打造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有竞争力的城市必须具有有竞争力的文化。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城市经营的发展,中国城市经营者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的文化理念定位和创新在城市经营中的作用。山水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商贸城市、文化城市等以理念创新塑造城市品牌的概念层出不穷。城市经营中,必须在城市产业、城市文化特征、城市风格类型等问题上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在未来的世界城市之林中,城市将以什么形象出现,这是城市文化经营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在城市理念文化的具体设计中应把握以下两点:

一是要做到把城市核心理念当成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核心要素来看待。目前中国城市经营中,往往把城市的理念文化当作赶时髦的城市名称来看待,在这种认识下,提出的城市文化理念缺乏深度和内涵,缺乏创新和个性,没有真正表达出城市内在的特质。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提出要建山水城、花园城。创新的和有价值的理念文化,它既包含着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更是这个城市经济、社会与自然等多方位文化信息的浓缩和提升。

二是要做到把城市的理念文化当成价值高度浓缩的原价值来看待。高度浓缩价值的理念文化来自高密度创新型的精神劳动。理念文化的这种特性,是理念文化设计成为文化体系设计中所需要创新性最强、知识密度和跨度最大、难度最高的设计。城市文化理念的设计必须在经过广泛的深入调查和充分认证的基础上进行,此任务可以由专业化著名的咨询公司承担,应避免仅仅成了领导的设计或常委会讨论式的设计。

(二)进行充满创新活力的制度设计

独特的理念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灵魂所在。但是如果理念文化不能转化为充满活力的行为文化,理念创新不能变成行动的创新,理念文化也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所以,要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就有一个在理念文化的指导下,如何进行城市行为文化建设的问题。不可否认,文化艺术、教育宣传确实是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然而,推动行为文化建设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杠杆是制度的设计和建设。

新制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社会存在就是在特定组织制度约束下的存在。当我们发现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有损社会文化和精神健康发展的不良行为时,决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一个个体的认识问题,或是教育失败的问题。从制度理论来看,这是一个制度缺陷问题。要从根本上纠正这种不良的行为文化,就应当从解决制度的缺陷着手。在城市文化经营中,不仅要利用传统的教育、文化活动这只有形之手,更要利用制度这只无形之手来推动行为文化的创新设计,以形成城市文化竞争力源头之水。

(三)在系统整合中塑造城市魅力

从城市文化内涵中,可以发现城市文化是系统整合的存在。成功的城市文化设计,应当是在充分展现城市文化内容多样性的同时,又不失文化整体中所要表达的传神的内在魅力和无形的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文化的竞争力,就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为这个城市所增添的内涵的魅力和吸引力。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魅力和吸引力,不仅会使生活在这个城市人爱这个城市,为城市的发展而努力,而且吸引更多的人来这个城市。这样文化的魅力就会变成吸引经济发展要素的生产力,变成这个城市财富的一部分。

但是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不仅要有一个具有内在魅力的城市理念的设计,更需要有一个如何充分利用多样性文化载体将这种理念内涵变成人们容易接受的传神的信息的设计。城市经营中,要使城市文化得到传神的表现,文化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实现行为文化、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三个系统文化的统一。三者之间要在相互辉映中实现所要表达内容的聚焦,在聚焦中实现文化理念传神的表现。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就必须走出传统的城市规划的路子,使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观的设计,既不能成为表现领导偏好的设计,也不能成为单纯的设计者个人技术和艺术才能展现的设计,而应当是在市民参与的基础上有各方面专家参加的综合设计。城市的建筑语言不能成为简单的建筑美学的符号,而应当是展现城市特有理念的符号。第二,物质与精神两元相统一。就是要在城市文化设计中,实现公共文化产品形成的外溢资产与产业文化系统产出的私人产品之间的良性互动。城市文化设计在考虑如何利用公共文化的魅力提高城市吸引力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推动产业文化的发展,实现城市文化产品的输出,提高城市的辐射力。

(四)形成城市文化品牌的聚焦经营

如何在城市文化设计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进行城市文化增值经营,是城市经营亟需解决的问题。城市文化经营所面临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城市文化经营,将城市像品牌产品一样营销出去。城市文化经营归根到底是如何将城市文化的传神魅力变成城市品牌和城市竞争力。

所谓城市文化聚焦经营,就是选定最能表示城市内涵和传神魅力的文化标识作为核心,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载体和多种媒体手段,使整个城市最有效的文化信息不断在城市文化标识上积聚,使城市文化标识在高度聚焦中闪光发亮,成为看得见、感受到的城市魅力和城市竞争力。城市文化的聚焦经营,要求找出城市文化的核心内涵,以文化创新设计为手段,有重点、有目标的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经营;在城市的文化经营的过程中要求保持在空间上聚焦、在时间上连续;城市的文化经营要求在明确的城市文化标识的前提下进行,以形成城市文化经营的聚焦效应。

参考文献:

1.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M].商务印书馆,1999

2.陈立旭.市场逻辑与文化发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城市文化体系范文2

关键词:南昌地铁建设;城市文化空间载体;

一、城市文化空间载体

1、城市文化

1.1 城市文化的概念

城市文化是一种以城市为载体的文化形态。世界上的城市千差万别,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城市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结晶.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因为城市不仅仅是自然的堆砌物,而且还是人类文明的高层次展现。

1.2 城市文化的结构

城市是文化实体,是文化的体现。借鉴人类文化的结构模式,按照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怀特的划分,城市文化的结构大致上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

2.空间载体

城市文化空间载体的概念

城市形态是城市文化的有形载体。空间载体是指以各种物化的形式承载、传播文化的媒介体和传播工具,它是城市文化得以形成与扩散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城市的规划布局和建筑风格,传递着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理念,有形文化遗产最能彰显城市的风格和魅力。

3.两者关系及作用

城市文化和空间载体两者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相联系的,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理解其各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无疑是我们理解两者关系的一个出发点。

3.1 城市空间载体影响文化形态

每一个城市在形成和发展中,都会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和繁荣程度产生自己的文化特质。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照,不同的活动区域,不同的视野习惯,很大程度影响和决定了各地民众的民俗风气。直接影响并形成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矛盾。

3.2 文化形态支配城市空间载体

东北财经大学教授饶会林先生认为:错综复杂的文化差异与矛盾,决定了城市各项工作和城市发展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差异与矛盾的形成,犹如形神一体的道理。文化总是以"神"的身份神秘地指和支配着人们的一切行为,形成为城市现实的人和物和事,或洋洋大观、仪态万方,或抱残守缺、丑陋拙劣,或发展迅速、社会安定,或迟滞不前、民心浮动,或功或过、或成或败,皆文化使然。

城市的物质载体是城市的"外衣",而城市的精神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灵魂”影响着“外衣”的形态,同时,物质载体又反过来影响城市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进步速度。

二、南昌原城市文化载体分布特色及现地铁文化构建

2.2.1 南昌地铁文化背景分析

南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建城2200年来,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楼台相望,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名列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耸立在赣江之滨,再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观。南昌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文化遗址600余处,人文景观18处,自然景观26处。作为江西省省会,2009 年南昌市人口为497.33万,总面积为7402.36km2,是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

在南昌市经济大力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老城区范围较大,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以及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导致城市交通资源的严重匮乏,城市交通秩序较为混乱。针对这一难题,才有了通过地铁建设,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所占比重,来保持城市原貌,又大力改善交通状况。

2.2.2 南昌地铁规划方案

2009年7月中旬,经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南昌市已被列为第二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建设申报城市。地铁远景规划(见图1)

图1 南昌地铁远景规划

定位——突显赣文化为主的综合通运输工具

定性——从单纯的空间建设成融旅游、文化、艺术、绿化为一体的地铁车站空间。

三、调查结果

1.轨道建设民众反映积极,多不支持大规模拆迁。

从调查结果的统计来看,城市交通日益完善,随之而来人们对出行工具的要求也向多元化发展,地铁这种省时经济方便的出行方式也受到人们的欢迎。不同身份的居民对城市文化空间载体的理解各有不同(图2);并且有接近一半的人认为地铁的建设对这些城市文化空间的载体有着很大的影响(图3)。调查过程中,大部分人认为在地铁文化中融入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积极意义,但是有72%的人认为因地铁建设而将一些有城市文化纪念意义的建筑进行拆除是没有必要的(如新华书店的爆破、顺化门立交桥的拆除等)。

图2 图3

2.地铁建设提高了人们对城市文化和其载体的重视程度

就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目前80%的被调查者就南昌地铁文化发展提出了增加环保和公益宣传的要求,72%的被调查者提出了增强南昌特有的文化酝酿和精神的要求。在开放式问题“您希望在各个地铁出入口都能提供什么特色服务设施”的答案中,主要包括了希望能介绍当地红色文化特色的视频、提供报纸阅读的座位、周围公交路线图等,在这些回答中可以发现如果南昌的特色文化被融入到各种媒介之中(报纸、杂志、视频等),也会给南昌城市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四、结果分析----地铁对城市文化空间的作用

4.1 地铁建设对居住空间的作用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出现了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分离。特别是郊区的趋势迫使人们出行范围加大、通勤时间和距离也相应改变增加。通勤成本已经成了人们选择居住地的一大要素。在居住空间沿轨道交通线走向集中的同时,大量的开发商受到边缘区地价低廉 、开发风险低、潜力大的吸引,在站点附近开发成片的居住区,从而使这些站点附近汇聚了大量的人流。

4.2 地铁建设对商业空间的作用

轨道交通使人们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共享社会资源,这意味着各个商业区将根据其优势进行整合与重新分配。由于轨道交通的建设,站点附近的所有分散地一般都能够更为容易地去距离轨道交通线路附近的商业区或中心商业区购买物品。轨道交通线上与传统商业圈接驳地区的中心功能将得到强化,或是作为政府重点规划区域的轨道交通站点处将形成新的商业圈,发展成为新的辅助中心地。因此与它没有直接相连的低等级商业圈将会被削弱,尤其是两个地铁站点辐射范围以外的区域将有空心化的危险。

五、特色化城市文化变更的设想---------打造江西特色一体式车站

地铁设计的灵感来自于对一座城市情感的交融与升华,倾注对城市文化概况、城市发展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认识与理解,更是融合文化、信息、生态、科技多元化的可能。笔者对比2011-2013各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和民众调查结果,更加倾向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更为生动灵活的方式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车站,也可以为以后其他线路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1号线:红色古都

1号线可以将江西的历史、现在、未来融为一体,在接受历史的过程中,把握现在,憧憬未来。中国革命最初就坐落在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上,在地铁车站中引入“红色”元素,将一步步英雄的史诗穿插其中,打造红色旅游新干线,将红色文化进行到底。

2号线:绿色新城

“红色古都,绿色新城”。2号线可以承接1号线继续体现南昌的“新城”一面。展现南昌人们的丰富生活、科技生活、绿色生活。该车站空间艺术设计可以加入一些时尚的元素,或者以森林与绿色为主题思路的设计概念,营造绿色的空间氛围。

3号线:魅力江西

3号线通过汇集江西各地方的文化精华,从中提炼出具有特性的特色元素、图型、精髓来表现。比如江西特色的景德镇瓷器,可以“瓷”形式来表现整个空间。也可以利用高低差结构和视错觉原理,含蓄的表达出“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

4号线:时代华章

城市文化体系范文3

[关键词] 体育文化; 城市文化; 发展; 构建

1 体育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内在关系

体育文化从古代历史的发展中,尤其是古代历史的城市发展中体现更为明显。它的发展和人类其他活动一样,从来就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它的发展也同样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在其受到各个因素相互影响的同时体现出自身的发展规律。一个城市的文化不仅包括这个城市的文化的吸引力、政策的执行力以及对文化价值的体现。因此,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具有特殊的文化吸引力,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体育文化的强弱也同样对城市发展、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1.1 体育文化与城市的价值观

体育文化与城市的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体育文化也属于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的价值观影响到体育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发展。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体育的功能一方面体现在为城市争光、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尤其在体育场上,会使人们在情感上得到共鸣,发挥集体精神具有特殊的作用。另一方面,体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发展的调控,更离不开国家的统一部署,尤其是城市的价值观对城市发展中的体育文化走向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文化与城市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城市价值观决定着城市的角色、城市发展的态度和城市发展的走向,因此,城市体育的发展导向、发展方针等方面都决定着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时,体育活动不仅仅能提高城市民众的身体素质,还影响着城市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精神气质,因此城市体育文化的发展成功与否同样也反作用于城市的价值观。

1.2 体育文化与城市交流

在城市不断发展的今天,通过城市之间的联合和交流应对面临共同的挑战即城市发展这个主流意识。一个城市要获得生存发展的条件,就必须克服消极因素,发挥积极因素,共同遵守城市发展的规则,实现城市之间、民众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发展,同样也是实现城市之间的联合,而这种联合不仅仅是在经济发展的联合,文化在联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体育文化在城市与城市的发展和联合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在现代体育的发展中,体育已经明显表现出城市之间的差距,但就体育运动本身是超越城市之间,甚至是超越国界的。体育不仅仅是某一个城市的,而是全人类的事业,那么,体育文化也就属于全人类的文化。

1.3 体育文化与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如果说体育文化作用于人的身体健康能增强人的体格,而体育文化作用于人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则能通过促使人们的思维、观念、能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来完善人的人格。

1.3.1 体育文化与身体健康

人类文化现象的追求体现在三个层面,即自然现象的物质属性、社会形象的组织属性、人文现象的精神属性。易剑东教授从体育文化的物质属性方面对体育文化做了详细的阐述,即作为物质属性的生理意义上的人体的改造是体育的本质目标所在,是一切体育功能和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对作为组织属性的社会意义上的角色等的改造,对作为精神属性的心理意义上的情绪等的改造是体育的衍生目标。也说过,“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只寓者也”。他认为,“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情感,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也,知识情感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这些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体的体力劳动的强度在大大的降低。因此,体育以改造和完善为基本目标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的。

1.3.2 体育文化与心理健康

体育作用于精神的人和社会的人,对人的精神和社会适应性进行全面改造,使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升,充分体现作为人类精神文化产品的价值。心理素质是指由人的情感、意志、自制力、适应性、果敢性、应变能力、抗挫折的能力等要素构成的评价体系。亚当.斯密曾经说过,体育和劳动虽然都是体育活动,但不同的是体育是一种自觉自愿的快乐的体育活动,而劳动却是一种“痛苦的操作”。人的大脑肌肉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神经兴奋而已从大脑传自肌肉,也可以从肌肉传自大脑。从肌肉传向大脑的信息和刺激越多,大脑的兴奋水平就越高,有利于保持人们一种积极的情绪。可以说体育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大喊大叫、发泄不满情绪的场所,因此,体育又可以增进人的心理健康。

1.3.3 体育文化与社会适应性

进如后工业社会以来,一方面人们的工作时间在缩短,体力劳动付出逐步减少;另一方面,在激烈的竞争中,承受着来自工作及其它方面的越来越大的压力。由于家庭分化和工作紧张,人际关系日趋淡化。而奥林匹克精神精神使人们能感悟体育和人生的思想方面的提高,体育作为一种养生之道又使人的身体和心理达到和谐,这些都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土壤。

2 体育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外在关系

在城市发展中,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无论从经济、政治以及城市形象等方面都能体现出与体育文化的关系,同时从侧面发映出这个城市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品味。城市发展中的体育文化从表现形式可以总结为体育文化形态和体育行为形态。

2.2.1 体育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经济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而文化发展同时又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政治一体化发展是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国家利用体育的特性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体育则借助政治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因此体育文化与经济发展具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一个城市体育的构架和运行手段、体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以及与城市建设的比例、城市经济条件决定这个城市市民对体育方面的需求程度。

发展体育产业和创造体育文化品牌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体育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以及体育服务,并从中获取经济利润的活动及相关的活动集合,包括体育休闲健身业、体育表演业、体育用品业、体育传播业、体育旅游业等等。体育文化产业不但具有经济属性,还有文化属性和传播性等方面的特点,对拉动城市经济,提升城市文化以及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都意义重大。而创造体育文化品牌是在城市形象定位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市经济实力、城市特色以及城市文化资源,制定出的体育文化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个性资源。城市体育文化品牌建设就要从城市特色和优势资源人手,做专做精,突出个性,形成品牌关注度和吸引力。

2.2.2 体育文化与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是整体实力的体现,是宝贵的无形资产,不仅能折射出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同时能形成凝聚力、辐射力。体育赛事作为“世界语言”,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城市体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气质和形象,也同样是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重要体现。那么,通过体育文化的传播来提高和发展城市形象。体育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提高人们的体育价值观,促进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体力和智力是构成合格劳动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形成强大社会生产力的保障,而体育文化产业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其次,体育文化传播能促进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市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增强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城市和谐与稳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第三,体育文化传播能促进城市形象的宣传与推广,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城市体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仅扩展了城市体育文化的影响与认知,也促进了城市形象的宣传与推广。

城市形象又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

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因此,大众心中的城市形象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传媒,而传媒自身的强大功能则极大地影响着城市形象。大众传媒左右着人们对城市形象的感受和认知。同时,大众传媒也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体育行为和体育观念。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编著.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2]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 :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0.

[3]李静体,武建征.近代 以来河北民俗体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启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4):94.

[4]于景发.对民俗体育文化发展 困境及解决对策的思考[J].理论观察,2012(5):68.

[5]张武生.唐代节 日中的民俗体 育【J].榆 林学院学报,2012,22(6):64.

[6]卢玉,金涛,陈双.徽州民俗体育文化概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2,35(5):497.

城市文化体系范文4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就业安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7. 041

[中图分类号] D4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7- 0080- 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用地需求量猛增的情况,大量城市周边的农民成为了失地农民。这些的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也随之失去了他们生存发展的基础,成为了城市中新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的利益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作为的首府城市,呼和浩特这些年城市扩张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周边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的总量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在呼和浩特城市建设规划的250平方千米内,共有76个行政村,有近10万农业人口。在近些年的城市发展中,已出现失地农民约46 000人,其中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约22 000人,并且,未来这一数字还将不断扩大。

在土地被征用后,失地农民大多就地搬进了村民住宅小区,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是,伴随着失地农民身份的转换,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也随之凸显出来,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方面,失地农民遭受了很大的利益损失。因此,重视呼和浩特地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本地区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失地农民家庭全面实现小康的需要。

1 失地农民在享受社会保障时存在的问题

1.1 征地补偿标准较低且被层层截留,失地农民利益受损

在征地过程中,各地政府都对被征地补偿的标准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在呼和浩特地区,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主要由以下3个部分组成:一是土地补偿费,在征用土地时会根据每亩土地前3年平均产值的6~10倍来进行补偿;二是青苗及其地上附着物的补偿费,这类项目的补偿是按照其成本或市场价格来进行补偿;三是对劳动力安置的补偿费,一般是按每亩土地前3年平均产值的4~6倍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在执行过程中,土地补偿和劳动安置补偿加总的和最高不可超过前3年平均产值的30倍。

总体上来说,在呼和浩特地区执行的这个补偿标准是一种政策性价格标准,具有非常浓厚的计划色彩。在实际的征地补偿过程中,被征地补偿支出的费用远低于该土地可能带来的收益,不能够很好地反映被征土地的位置、区域环境、人均耕地面积等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所以失地农民也就没有分享到土地出让所带来的价值增值。并且,发放给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费远低于作为一个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生活保障费用,说明这个标准是偏低的。

不仅如此,在征地补偿的过程中同时显现出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失地农民缺乏参与权和决策权,甚至有些时候连知情权都无法保障,这就导致在土地补偿的过程中,分配混乱、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等情况时有发生,土地补偿被层层盘剥截留,最后到达失地农民手中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据不完全统计,被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比例为:地方政府占20%~30%,企业占40%~50%,村级组织占25%~30%,农民仅占5%~10%。从这项统计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被征用土地所带来的收益大部分被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所获取,而失地农民从中所得到的收益仅占非常少的部分。

1.2 失地农民技能单一、择业渠道狭窄,就业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通过行政手段为失地农民在国有企业安排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与此同时,随着呼和浩特外来打工人员和城市内失业人员增加,城市中的劳动力竞争必然会越来越激烈。然而,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他们中绝大部分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也较为单一,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农业向其他产业的劳动技能的转化。所以,在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过程中,择业渠道非常狭窄,实现再就业可谓难上加难。

1.3 社会保障落后,养老、医疗保障无法满足失地农民的基本需要

在土地被征用后,政府发放给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基本无法满足大多数失地农民以后的长远生计需要。尽管呼和浩特各级政府也在积极为失地农民安排养老、医疗等各种社会保障,但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保、医保制度的完善却依然任重道远。2009年,呼和浩特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每月可以领到的养老金为480元,这一标准远远低于目前呼和浩特的最低生活水平。不仅如此,高昂的续保费用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失地农民的支出负担。

与此同时,在失去土地转化为城市居民后,很多失地农民不能再享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优惠政策,而城市中的医疗保障体系又没有完全地拓展到失地农民领域,这就导致了失地农民先失土地又失医保的情况出现。而一部分加入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失地农民表示,所参加的医保范围小,额度少,所以“小病不看,大病硬抗”的情况在失地农民群体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1.4 教育支出增加,失地农民子女上学负担沉重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庭的心愿,子女的前途问题是所有家长关心的大事。我国目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孩子上小学、初中免掉了学杂费、书本费等许多费用,但进入高中和大学阶段,就会使许多失地农民家庭力不从心。再加上近几年来教育支出的项目越来越多,教育支出的费用也不断攀升,使得失地农民家庭的子女上学成为家庭生活中的重要负担。所以,征用土地的低补偿以及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不仅会影响到失地农民自身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失地农民子女未来的发展。

2 改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建议

2.1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规范补偿发放行为

为了确保失地农民利益不受损失,必须结合失地农民的实际需要来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在补偿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应该从全局的角度、长远的角度考虑失地农民所面临的基本生活、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尽力实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生活水平不降低,并且有较稳定的生活来源,从而使失地农民能够得到公正、合理的补偿。

在征地过程中,不仅要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还应该变革征用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在当前的征地补偿发放过程中,存在着分配混乱、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现象。被征用土地开发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发放到了失地农民的手中,而其中的很大部分被都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所获取。在征地收益分配过程中应该坚持向失地农民适度倾斜的原则,让失地农民拿大头、政府得中头、集体拿小头。这样不但可以妥善地解决征地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更好地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现象,和谐社会关系。

2.2 拓宽就业途径,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

对于失地农民来说,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政府应该针对失地农民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和措施:通过对失地农民进行宣传教育转变他们原有的就业观念,积极破除失地农民头脑中的“等、靠、要”思想;为了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在税收、贷款等方面出台相应的倾斜政策;把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尽快纳入全市的再就业工程范畴,加强针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等。

2.3 建立、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

在完善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过程中,应该倡导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投入、风险共担的模式,努力建立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首先,应该针对失地农民建立有效的医疗救助制度。加强民间与政府结合,努力引导企业、慈善机构及个人等多方面的捐助,来充实失地农民医疗救助体系的资金。其次,努力将商业保险发展成可以为失地农民提供医疗保障的另一种重要的方式,例如:为失地农民在某个商业保险公司投保团体大病保险等。最后,要继续积极建立完善新型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2.4 制定、完善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在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时,已经就业的失地农民,要尽快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范畴,而尚未找到工作的失地农民,应建立有别于城镇的统账结合养老保险模式。对于养老资金的筹集,应该建立多种渠道来解决,例如:政府承担的部分可以从年度财政中提取或从被征土地出让金中按比例提取;村集体所需承担的部分可从征地补偿费中提取;个人所需承担的部分可以从征地安置补助费中提取等。此外,在土地被征用所获得的土地出让金中,应该将其中一部分资金用来建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风险准备金。

主要参考文献

[1] 万朝林. 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与保障[J]. 经济体制改革,2003(6).

城市文化体系范文5

关键词:失地农民;伪城市化;政策建议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农用征地数量和失地农民数量都逐年增加,农民城市化进程滞后,农民“伪城市化”现象突出。是以,怎样合理地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不仅是人们争相研究和讨论的核心,更是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现状分析

由《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要》可以得知,2000年~2030年,我国将征用超过5450万亩的土地,失地的农民数量也将越过7800万人,城市化率将接近70%①。大批的失地农民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中,如果不对他们加强有效管理,给予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那么失地农民所面临的问题必将阻碍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2原因分析

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其生活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概括来讲,主要包括职业转换不彻底、生产生活边缘化、情感文化断层化三个方面原因。

2.1职业转换不彻底。

“伪城市化农民”不再从事传统的农业活动,转而从事较低层次的服务性工作,如保洁员、保安人员、司机等。由于失地农民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低同时缺少必要的非农劳动技能,且接受能力和再学习能力都不强,加之政府以及相关组织提供的再就业服务和培训不足,失地农民重新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很小,故而就业方式的转变也面临着重重困难。

2.2生产生活边缘化。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被迫离开农村,转入城市谋生,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转入城市的农民无法很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大部分的失地农民都是住在城郊结合部的完全失地农民,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失地农民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保障。

2.3情感文化断层化。

今天社会中的许多问题,在失地农民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房价高、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使上一代不断为子女的未来担忧、焦虑。与十年前相比,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由家庭空巢化、社区崩溃、公共服务匮乏造成的情感与精神危机却在不断加重。

3相关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下列几点建议:

3.1努力提高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3.1.1实施优惠政策。

为了提高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各级政府应积极制定能促进其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提供土地出让金优惠,对于为失地农民提供岗位并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根据其提供岗位的多寡,在土地出让金等方面提供一定优惠。

3.1.2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

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很低,劳动技术能力比较差,所以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其进行培训的力度。通过专题讲座和短期培训等,努力提高失地农民的个人技术技能。同时,对于农民的再就业,当地政府可提供相应的惠农政策,如小额创业贷款等,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3.1.3增加农民投资渠道。

提高失地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需要政府和农民这两个行为主体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变革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根据农地流转的具体用途以及收益大小来对农民进行补偿。其次,失地农民也应拓宽其投资渠道,进行多元化投资来实现其财产增值。

3.2改革现有社保体系,对城乡居民实行平等待遇

3.2.1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

失地农民在获得征地补偿金的同时,应得到城市人的身份,受到城市人的待遇。政府、企业协同失地农民建立起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失地农民基本保障制度,其中养老保障制度尤为重要。

3.2.2完善配套设施以提高生活水平。

为了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各级政府应积极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确保公共交通、商业网点、农贸市场、幼儿园、中小学和医院等一系列基本配套设施的完善,想尽一切办法降低失地农民生活成本并保证其子女能够顺利入学。

3.3征地补偿标准合理化。征地补偿是对农民失去的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收益权的一种补偿,补偿标准应该体现再分配的公平性原则和持久性原则。对此,做出如下建议:

3.3.1实行分类征地补偿方式。

对土地的不同用途,采取分类征地补偿的方式。例如:对于如城市道路的公益性项目用地,应当从政府财政收入中对失地农民进行适当补偿;对于如自来水厂之类的准公益性项目用地,要从征用土地获得的收益中拨出一部分作为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对于如房地产开发这样的开发经营性征用土地,可以允许农民以部分土地补偿费入股,再以分红的方式使得失地农民获取收益,保证其切身利益。

3.3.2规范补偿行为。

在征地过程中,必须保证村集体代表失地农民的利益,规范行为。保证补偿政策的顺利进行。例如,针对失地农民的抵制情绪,要积极推进政府和被征地农民代表共同协商确定,以使得被征地农民体现自己的意愿。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自觉抵制之风,实现征地补偿费足额分配给失地农民,从根本上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康岚.失地农民被征用土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09(8).

[2]易国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评述[J].改革与战略,2009(7).

城市文化体系范文6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生态规划;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进行景观规划,首先要分析研究城市景观资源结构,充分挖掘其中能反映城市特征的景观要素,对其功能用地加以周密翔实的考虑,为城市景观系统的形成创造条件。

一、城市景观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城市景观系统由人类社会、动物、植物、自然景观、人工景观等组成,各组成成分之间具有相互的作用性,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发展。只有这些组成成分相互之间保持“齿轮式”的完整以及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保持系统的生命力,并维持系统多样性,这才能使城市景观与周围环境充分融合,成为一个生态化的系统。

人类生活于景观之中,人类的活动对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突出表现为创造出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及价值的人文景观环境,过度活动影响了自然环境;动物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其生活和适应性与植物环境密切相关,它们在自然界中消耗和调节能量,是生态链中必须的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吸收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成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景观包括因气候、土壤、地貌等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后,适应不同的条件而形成的不同的地理环境,如山水景观、森林景观等;人工景观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而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不同观赏性质和功能的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绿地景观等。

二、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人文特色

2.1 提高亲和力

首先,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该把握人性的尺度,将人性化的城市生态景观作为营造亲和性景观重要的一方面。其次,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具有模糊的功能,一般实现城市生态景观功能的多样性。最后,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坚持多功能性,将城市生态景观转化为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

2.2 提高生态性

首先,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该体现对地形的多变性,建立城市园林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形成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生态资源,用设计体现城市园林具有生动富有活力。其次,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将设计意图渗透到的景观的基面,用细节和结构的设计体现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最后,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该体现对自然环境的融合,通过对城市生态景观中各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将园林和自然融合在一起。

2.3 提高精神力

首先,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该体现静谧的特点,方便人们对自然的回归,丰富的生物群落,与生物接触的机会使人沉静满足人们在自然中放松精神的需要。其次,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该体现景物的可读性,城市生态景观事实上就是由许多可读的意象组成。最后,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对时间的累积,自然的博大深远,使自然中的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累积,形成一种具有古老感的优美。哪怕它们逐渐朽化泯灭,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人们面对自然的这种深沉的、耐人寻味的沧桑美时,都会忍不住沉静下来。这就是田园景观表现出来的厚重美。产生这种厚重美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石材、砖瓦、木材等有机材料的使用,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断的变化。因此在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该添加一些具有历史沉淀感的景观,完成城市生态景观对时间的积累。

三、加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具体措施

3.1 景观绿地的保护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绿地不仅要数量多,而且要分布均匀、大斑块与小斑块相结合。一方面增加绿地景观的总量,使之充分发挥生态屏障的功能,一方面健全廊道的景观生态功能,维护区域的生态平衡。绿地斑块的布置要充分考虑到人口、公园的服务半径,在质量较差的地方,应较针对的设置绿地并设计各具特色的公园,如在城中心保留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度假和隐居机会;在每个景观单元的中心,设置街头绿化和广场绿化等,精心设计立交桥和交通岛绿化斑块;参照地方文化的特色实际,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批城市绿化小游园、小广场,并且尽可能地利用城市荒芜地或城市待用地,从而使城市公园体系在空间布局呈现均匀分布的态势,形成完善的绿地服务体系。另外,还应将各个绿地斑块连接成一个整体,即通过道路绿地廊道和河流绿地廊道将城区的各片绿地和郊区的自然景观联系起来,以道路和河流作为承载行道树和绿化带的主要廊道,不仅有利于城市景观中绿地斑块的均匀分布,而且能使城市中每一处公园、林地、街角绿地、河流等自然或人工绿地单元相互沟通而纳入城市景观生态体系,使各城市绿地单元取长补短地形成一个整体,最终建立一个丰富、高效、和谐和具有自约束能力的景观生态结构体系。

3.2 景观生态公园的设计

公园是居民日常生产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很多公园的设计中力图制造奇景、异景,甚至摆放各种娱乐器械,以此来吸引造访者,把公园同娱乐场所混为一谈,更谈不上生态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实际上,公园的规划不应当仅从单一的旅游经济等目的出发,而应当结合生态系统的目的的需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原有地形和植被优势,以自然美为主,辅以人工美,充分利用山石、水体、植物、动物、天象之美,塑造自然景观,根据公园大小,周围环境不同,采取不同的规划布局方式,大公园可划分多景区、多“园中园”,小公园可适当运用多方借景的手法以开拓空间的局限性。并把人工设施和雕琢痕迹融于自然景色之中,从而实现生态价值的最大化。

3.3 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多种多样的城市物种。我们在进行城市绿地建设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保护古树名木,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在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以满足人们的美化、好奇、偏爱心理外,要注意多种本地的花草树木,以体现地区景观特色。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种类较多,如佛手、茶花、茉莉、含笑、白兰花、美人蕉、葱兰等,樟树和茶花分别是市树和市花,所以在条件适合的场所,应多栽培这些植物,并尽可能多选取常绿植物。另外,在不同的公园、游园或居住区绿地设计时,要把握不同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物候特征,合理搭配,植物的搭配布置,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素养。如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合理搭配;植被的季相特征的利用;硬质景观(如建筑物)的垂直绿化等,无不需要从美学的角度进行精心设计。

结束语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从景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自然资源的内在特征以及实际的社会经济条件出发,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合理的景观格局,使景观整体功能最优。还有就是对城市景观生态的规划时要注重回归自然,不能只注重外在的观赏而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内在联系,如果仅仅是以景观的外表来进行规划,那么永远也无法实现生态功能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褚良姝.浅谈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方法[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06).

[2]任琪.现代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初探[J].广东建材,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