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实验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实验方案范文1
1.安全培训不够到位。虽然,学院组织过多次消防安全和生物安全知识讲座,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也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但所具备的安全知识还不全面,在实验课的具体授课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纰漏。同时,因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的增加以及任课教师不足等原因,各学系常常安排研究生代上实验课,而大部分研究生只接受过一次针对科研实验开展的安全培训,在实验授课过程中容易忽视各种安全隐患。
2.未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实地演练。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在成立伊始就已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但并未根据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实地演练。虽然实验教师都了解在事故发生情况下自己的职责和行动步骤,但缺乏事故应急预案的实地演练无疑是纸上谈兵。
3.实验室安全监管制度不严、执行力度不强。大部分高校实验室缺乏污染物处理设施,缺少专业部门对废液进行统一回收、管理和后续处理。未经严格处理的成分复杂、毒性较大的废液,如果直接排放或只简单稀释后就直接排入下水管道,毒性物质会逐渐累积,造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教学实验时还存在本科生未将解剖完的小白鼠尸体与脏器放入指定的垃圾桶进行统一处理,而直接丢入普通垃圾桶的现象,这种不规范随意丢弃生物源废弃物的行为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二、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通过分析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笔者拟结合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和完善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尽可能地降低安全风险。
(一)加强化学试剂、生物样品和废弃物的安全管理
预防医学教学实验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实验动物和微生物,其中包括各种强腐蚀性、易燃、易制毒化学危险品,因此化学试剂、生物样品和实验废弃物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1.化学试剂和生物样品的贮存。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安装通风系统。对于化学品储存应依照各种化学品的种类、性能分开存放,对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化学试剂要严格分类贮存,各种腐蚀性化学试剂应存放在试剂架的最底层。试剂储存室必须指定专人专管,确保储藏室入门钥匙双人双锁并妥善保管,储存室要根据条件安装防盗监控和火灾报警系统,配备相应的消防灭火设备。
2.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应清楚地了解实验课所涉及的所有化学试剂的化学特性和防范措施,并悉心指导实验人员。易燃、易爆和易挥发的化学品应在有安全防护的通风橱中使用,并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安全防护用具,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实验准备室内仅允许存放少量无毒或低毒的化学试剂和有机溶剂,任何化学试剂均应严格按实验室的规定,两名管理人员同时在场方可领取,并做好出入库登记和详细的领用记录(领用时间、领用剂量、使用方向、领用人、剩余试剂去处等)。对于易燃、易爆、易制毒和腐蚀性的化学危险品应现用现领,使用剩余部分禁止随意存放,必须及时登记与退还试剂储备室,妥善保管安置。
3.化学废弃物与生物源废弃物的处理。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于剧毒化学危险品的残余物必须作无害化处理,并由专人负责监督和管理。废弃化学危险物品的处置和销毁应上报并征得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同意后,请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动物尸体和脏器等生物源废弃物应统一放入指定的冷冻设备中等待下一步的统一处理,而微生物类废弃物应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
(二)加强实验仪器使用培训和管理
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仪器种类繁多,涉及环境卫生、劳动卫生、毒理学、营养卫生学等等,需要实验管理人员加强仪器的管理,保证实验人员正确并安全地使用仪器。
1.编写培训讲义。实验教师应结合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写各种仪器的培训讲义,具体内容应包括仪器原理、仪器应用范围、仪器基本结构、仪器操作参数设置、仪器使用操作具体步骤、仪器使用注意事项等等。
2.仪器操作培训。全体实验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必须由任课教师统一进行仪器使用培训,实验课任课教师应详尽地讲解仪器的基本原理,具体功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要求每位同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
3.仪器的日常维护。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是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不仅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更是实验室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要做好实验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除了定期校准外还应时常除尘保养,并做好水、电和燃气管路的定期检查,发现松脱、老化以及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三)利用现代科技改善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当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时,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安装热感应探头和烟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事故并发出警报。此外,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意味着本科生在实验室内进行创新实验的时间增加,而实验室不可能一直有人在现场照看。因此,应采用网络摄像监控的形式对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安全状况和实验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
(四)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落实责任
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予以保障。例如:实验教学的防火和安全检查、危险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大型精密仪器安全使用与管理、仪器设备的损坏赔偿、废弃物的安全排放、气瓶的安全管理等,都需要制定合理和规范的规章制度为本科教学实验的安全运行提供制度保障。除了制度保障外,还应建立和健全以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为基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实验室安全操作指南和实验人员在实验室的行为准则,并明确安全第一责任人。
(五)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进行应急预案的实地演练
要做好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努力提升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促使实验室管理专业化和规范化。
1.提高安全意识,深化安全教育。科研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安全教育培训。对于实验课任课教师、实验教师以及学生来说,只有不断地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进一步普及安全防护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水平,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培训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进行事故应急实地演练。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应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全员参加的消防应急逃生演练。实验课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要熟悉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具备一定的初期灭火指挥和应急疏散能力,提高灾害性事故发生时紧急应变能力。火场危机常给实验人员带来震撼性、突发性和危险性,不仅干扰实验人员的正常思维,还可能干扰实验人员正常的行为,因此在事故应急演练中应理论结合实际,对实验人员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
(六)定期检查维护,消除安全隐患
医学实验方案范文2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31-01
引言
所谓的生物安全,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各种生物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医学检验实验室中,会接触到大量的生物实验样品,这些样品中一般都会含有感染性的病毒因子,从而威胁到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在对医学检验实验室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生物安全的防护。一方面要完善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避免不安全因素影响实验室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强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教育,从实验的细节做起,提高自身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避免出现感染。
一 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
1、实验室规章制度制度不全:在很多医院以及医学院校的医学检验室实验室内,各种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的不够全面,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是虽然建立了一些制度,但是制度建立的不全,没有按照实验室管理的要求,建立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有的是制度建立的较全面,但是制度内容与实际存在不符,很多制度的条款内容不适合实验室管理的要求;有的是制度成为摆设,不能按照制度进行贯彻和管理,使这些制度空有内容,对实际管理却起不到应有做用。
2、实验室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医学检验实验室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检验样品,虽然已经明确要求了生物安全的各种防护措施和实验室管理制度,但是很多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造成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应有的生物安全隐患。有的工作人员在实验中没有按照要求戴手套,直接接触实验样本,造成接触性感染;有的工作人员使用针头过程中不细心,造成针刺感染病毒;有的工作人员在实验室进食、吸烟等,造成实验样本的污染。
3、实验室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医学检验实验室有很多检验仪器,只有确保这些仪器的安全、可靠使用,才能保证实验的依据的可靠性、权威性。但是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设备管理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有的工作人员在设备使用完成后,不按要求进行消毒及清洁处理,就置之不理;有的工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后,没有按照要求对使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只是简单的填写记录;有的实验室,设备没有专人管理,使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都出现问题。
4、实验室清洁和消毒处理不到位:由于医学检验实验室每天要接触到大量的实验样品,所以实验室的消毒和保洁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很多实验室管理中,却没有对该项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一是实验设备没有做到使用后消毒和保洁处理,造成细菌滋生;二是实验室内消毒和保洁处理存在死角,使实验室存在病毒,造成生物安全隐患;三是实验后的样本处理不科学,没有进行消毒处理,造成医学污染。
5、实验室布局存在不合理:医学检验实验室作为一个重要的部门,在布局上有很多特殊的要求。但是在很多医学和医学高校的管理中,布局不合理的情形比比皆是。一是没有形成独立的实验室,与别的科室混在一起;二是室外没有设置生物危害标识,室内缺乏应急处理装置和应急处理药品;三是实验室没有按照要求配置可移动的紫外线灯,而且有的电源走的是明线;四是实验室室内洗手池没有按照规定设置在门口,有的地面没有按照规定铺设防滑砖。
二 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应采取的措施
1、对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只有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了解生物安全防护的知识,才能使其在工作中学会保护自己,才能使其提高自身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主要包括,进入实验室应注意的生物安全防护事项、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遵守的操作规程、实验后自身的消毒处理以及应急处理的内容。通过这些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使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成为实验技术人才的同时,也成为具有生物安全防护专业知识的人才。
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坚决贯彻执行:实验的制度建设,是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内容,也是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依据和章程。在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原则,设置符合实验室管理实际的内容,制定符合实验室管理实际的各项制度。在制度建立后,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并在今后的实验室管理中,坚决贯彻执行,从实验样本的运送到实验,都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避免出现不安全因素。
3、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技术能力和操作水平: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操作水平对于实验检验中的生物安全是很重要的,只有熟练掌握实验检验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避免出现误操作,才能避免出现不安全因素。虽然很多医院现有的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面对各种新的实验检验设备,现有的工作人员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给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各种实验检验设备的性能和正确的操作方式,提高生物安全防护能力。
4、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监护: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工作人员出现的不健康状态,要给实验室人员建立健康监护档案;要在每天工作后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化验,这样就可以及时了解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要对健康检查要做好记录,对检查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处于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对于健康检查后检查出问题的工作人员,要暂时离开实验室的岗位,进行健康复检,复检后没有问题的可以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如果确实有健康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诊治。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现有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在生物安全防护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从事实验检验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危险。这就需要医院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从管理制度上、人员安全防护知识上、操作水平上以及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促进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有效避免在工作中出现生物安全,使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于红.浅析医学检验实验室中的生物安全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3,(18)
[2]殷智红.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初探[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7)
医学实验方案范文3
关键词:医学检验;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安全在实验室的安全性方面有所提高。随着人们对安全的认识不断的增强,使得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慢慢的受到重视。实验室目前的生物安全保护状况并不乐观,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安全的问题,并且实验室部分设备的特性也增加了安全防护的难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的措施;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实验操作规范性以及强调实验的安全性[1]。生物安全保护对实验室和实验材料都很重要。本文探讨了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当前的状况,并给出了对应的改进措施,最终使实验室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1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在的状况
1.1负责检验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
工作在医学实验室的检验员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种类的检验物质,这些物质或多或少都有可能会携带一些细菌,给检验者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与此同时还会使实验室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因此,就要检查员时刻有高度的安全意识。然而,在现实过程当中,由于一部分的检验员掌握的安全知识较少,就使得在检查的时候不重视生物安全,甚至没有遵循检查的过程。比如,检查员在检查过程中没有穿戴防护设备,口罩和手套等,并且没有在工作区域穿着专业的衣服以及随便饮食,这都是细菌进行传播的载体。
1.2实验室清洁工作不到位
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是医学实验室的重要的任务之一,其主要是因为实验室每天都会收到各种测试的样本,为了使细菌无法繁殖和传播,检查员就必须清洁实验室的仪器、检测的工具以及设备等。然而,有些检查员就不在意实验室的清洁工作,甚至是在检测设备使用之后也不进行消毒,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细菌;对清洁工作缺乏关注也反映在实验室的日常打扫之中,例如没有及时清洁以及通风等等。
1.3实验室本身设备落后和管理不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设备升级换代是非常快的,但许多医院并不重视这一领域的资金投入。而是注重临床的情况,对实验室的关注度很小,这致使许多设备的老化,没办法适应新时代。此外,由于实验设备的老化会导致实验室设备不能够适当的清洗。实验室中,存储有大量实验材料和药物。一些检查员没有处理好,就会产生细菌来繁殖,从而导致实验的材料被污染。此外,目前的检查员不太关注清洁的工作。在使用实验室设备之后,不知道如何珍惜并且不对这些设备进行消毒的处理,这就给许多的细菌提供了生活的环境。
2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对策
2.1强化检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
在实际的医学实验室环境中,要求检查的人员需要具有生物安全防范的意识使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风险的因素从根本上降低,这样才可以保证检查人员的安全。所以,医院应对检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让他们知道生物安全的重要意义,此外,还要加强检查人员的安全保护的意识,让他们通过生物防护措施,然后保证自身的安全。还有必要强调检查员务必要在检验实验室的日常的工作以及检查的过程中,保持操作的规范性。为了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发生事故,特别是在进行细菌检测和实验时,就要求检查员的生物安全防护工作要做到位,在进入实验室时,穿隔离服,并且按照检验的规则和程序对设备进行消毒。医院还需要定期对检查员进行安全教育,在掌握专业检查方法的同时使自己的安全得到保障[2]。
2.2清洁与消毒
为了使各种细菌得到严格的控制,需要对各种设备进行严格清洗和消毒。实验室中的所有清洁和消毒的工作必须依照相关的规定。应首先对其进行消毒,然后再进行清洁,以保证所有的实验台和仪器都经过彻底的消毒。实验结束之后,所使用的仪器应该进行严格消毒,然后每周彻底消毒一次[3]。2.3规范化设备管理工作实验室中试剂的管理,要非常严格以确保进行分类化保存。试剂储存室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建立,还要严格控制各种试剂,并对其进行定期清洗,避免发生危险事件;在管理超低温冰箱时,必须严格按照管理的规定进行;工作时穿戴特殊防护的工具,戴橡胶手套,所有细节都需要严格的清洁和消毒;放置在冰箱中的容器,要进行标记以确保物品的管理是有序的;离心机的使用必须按照规范进行,严格检查离心管是否完整。
医学实验方案范文4
【关键词】 检验技术;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生物安全是研究各种生物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以及对生物危害进行有效控制的理论及技术措施的新兴边缘学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containment for laboratories)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毒素时, 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感染, 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1]。针对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教育现状, 为此,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探讨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1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现状
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教育的现状是由于医学检验系列规划教材中存在着重“临床检验”和“质量管理”, 但对于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提及较少, 多只言片语, 直接导致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实习时暴露出对检验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标准预防的概念、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等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缺乏, 体现在临床实习中存在不懂自我防护、不按检验科操作规程和制度办事, 例如:不戴防护口罩、帽子、手套, 发生标本洒漏、皮肤破损、锐器损伤、标本污染等意外事故, 穿工作服进入休息间等。有调查显示:学生在回答“标准预防”概念正确的只有10.6%[2]。医学检验专业人员工作性质特殊, 日常工作中要直接、频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随着HBV、HCV、HIV、肺结核等发病率的不断上升, 危害检验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也日益增加[3]。
2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的紧迫性
2003年年底至2004年年初在新加坡、台湾和北京相继发生SARS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之后,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在全球日益受到重视,临床医护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已将增强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 国务院和卫生部分别颁布和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 如国务院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卫生部制定了《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审批办法》(卫生部令第50号), 湖南省卫生厅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通知》(湘卫科教发2010年8号), 这些都充分说明强化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3 解决的办法及措施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申子瑜教授曾经撰文指出:目前, 实验室安全防护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及软件建设, 实验人员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认识, 是能否搞好生物安全防护的基础, 只有认识到位, 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并付诸实施[4]。针对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的紧迫性及现状,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强化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意识的认知,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室安全防护教育是医学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职责。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加强了在专业课程中对学生生物安全知识的教育, 强调了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的意义。着重讲解了实验室安全制度、生物安全措施及操作流程;生物安全水平的分级、安全屏障及要求;正确处理实验室生物因素意外事件的方法、生物安全装备的使用等。通过学习我们必须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充分认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
(二) 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 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安全教育 带教老师在掌握实验室所涉及的实验标本的来源、微生物致病力、传染途径、有效的预防措施等基础上, 制定相应的检验实验室的清洁消毒、实验室的废物处理、实验室微生物菌种及免疫学阳性标本的保存以及使用制度。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学生进入临床检验实验室, 首先老师要讲解本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规章制度及学生应该注意什么, 并讲解本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方法, 尤其是接触未知标本或一些探索性试验项目时, 可能会出现难以解释的情况, 对此老师一定要告诫学生, 使学生有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2)在实验的过程中带教老师注意巡视, 认真指导、监督, 要经常提醒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 规范操作。
(三)对实习前学生进行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安全防护知识的考试、考核 2002年12月, 经卫生部批准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 开创了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的新篇章。我国有关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我国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和规范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GB19781-2005/ISO15190: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GB50346-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环境管理办法》(第32号)等[5]。
本校对于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以上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系统学习, 在此基础上进行医院感染的慨念、六步洗手法、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概念、哪些操作应穿防护衣、临床实验室的废物正确处理、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范围、检验科安全防护级别、哪些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标准预防的慨念、哪些操作可产生气溶胶、生物安全图标的识别、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理等生物安全知识考试, 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实习单位的随访, 对本校医学检验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掌握很满意。
在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中开展在检验专业学生中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教学, 对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生活乃至毕业后的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大学期间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增强其自我安全意识, 将促进检验专业学生就业后在工作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有效减少实验工作中生物危害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闫海润.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81.
[2] 贺志安,张晨光,赵庆伟.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前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7,28(6):544.
[3] 邓云清,罗碧茹,李艳华.医院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现代预防医学,2005,32(6):670-672.
医学实验方案范文5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带教;沟通能力;科研创新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将实验室科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学科,主要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室依据,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者也在医院内感染的监控和临床细菌耐药监测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各种抗菌药物推陈出新的今天,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仍然居高不下,且细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降低细菌耐药率已成为全球抗感染治疗关注的热点[1-2],因而也对微生物检验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改进临床微生物实习带教方法,以及不断规范实习带教体系,是提升毕业生专业能力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本院检验科通过不断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较好地实现了既定人才培养目标,现将实习带教的关键点总结如下。
1重视实验室安全培训是实习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是针对各种病原体检测分析的特定场所,是病原体相对集中的地方,因此,做好生物安全防护是微生物检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首先,利用岗前培训对实习生进行生物安全培训,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讲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法规,重庆市的相关政策,《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应用,菌(毒)种及标本的储藏、转运和管理等法律法规,并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进行深入阐述,强调不恰当的实验操作将给自己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初步树立“有菌操作,无菌观念”的意识;其次介绍实验室的概况及日常工作流程,并对实习生进行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用具如何使用的培训,熟知消防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和科室的紧急逃生通道;最后,通过模拟日常工作可能出现的实验室突发事件深入阐述个人防护和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使人人掌握意外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完成培训后,每位实习生必须通过考核方可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学习。
2加深实习生临床实践的参与度,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灵活应用对分课堂的方式,加深实习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对分课堂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创立的一种教学方式;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交由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实习生进行讨论,实质上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让实习生对讲授的内容吸收之后有准备地参与讨论[3]。尽管临床实习不能完全实现学校一样的固定课堂时间,但是依然可以通过小讲座及疑难病例讨论的方式强化学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必拘泥形式、地点,利用有限的时间及资源完成教学任务[4]。临床微生物待测标本完成检测涉及多个岗位环节,包括标本核收、涂片、接种、分离培养、药敏鉴定等,每个环节严格遵照相应的操作规程才能保障结果的准确性。带教教师在示教过程中讲授实验操作的规范流程及相关的原理,实习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始独自练习或者组队练习,然后带教教师根据讲授的内容设计实践操作题目,实习生完成标本检测及报告分析。实验的结果不由教师判断,而是由参与实验操作的全部人员构成评价小组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评价,相互指出操作中的不足及提出改进措施。最后教师根据评价小组的结论,强调实验中每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并指出实习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共性错误、出错后的补救措施等,以实习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为主导,不断调整实习带教的侧重点。具体带教流程见图1。微生物实习期一般为8周,但对于某些细菌的学习极可能在实习期内无法获取相应标本,导致实习生对某些少见菌及苛氧菌缺少直观认识。几乎每家医院的微生物实验室经过多年的积累都存有种类繁多的细菌,带教教师可通过细菌库目录挑选出需要教学的细菌,并且指导实习生自己动手建立教学细菌库。在每年实习生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实习前,首先由带教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挑选出此实习阶段较少出现的菌株混入各种类型的标本中,然后由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实习的实习生对这些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在培养过程中观察细菌菌落形态的变化,根据各种生化反应特点确定细菌的种类,分析细菌的耐药特点,引导实习生复习理论知识;最后由实习生将这些有意义的细菌存放到实习细菌库里,并详细记录这些细菌的属性,方便接下来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实习的另一批实习生学习。细菌经过不断传代培养,其菌落形态和耐药水平都可能出现变化,根据前一批实习生的记录,发现细菌经过传代后发生的变化并展开讨论,可使实习生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出启发性问题,同时也提升了实习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5]。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临床诊断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以制订科学的用药方案,这就要求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加强与临床沟通。因此,在带教过程中,非常重视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以1例尿路感染的患者为例,本院检验科报告其临床尿液培养>3种细菌生长,细菌量>105CFU/mL,建议重新留取清洁中段尿送检。带教教师发现通过这样的典型临床病例设计,可以培养实习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实习生们需参考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程序,分析在实验前、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向临床科室咨询患者留取标本的时间、方式及用药情况等,指导临床留取合格的标本送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测结果,判断结果报告是否妥当;判断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是否具有指导意义,并建议临床可以做哪些进一步检查。实习生们通过类似典型病例的学习,不但掌握了各类标本培养鉴定的要点,也提高了实习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医学实验方案范文6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做一体化,实施方案
0引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行各业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尤其IT产业,一线技术工人接触的都是最先进的设备,这就要求生产一线的骨干、技术人才不仅要有先进的专业知识,还要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计算机专业学生理应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知识抽象复杂,应用性、实践性又很强的一门专业课程,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配置管理等技术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才能掌握。本文将通过自身教学体验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求,就《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进行分析研究。
1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1.1教学条件的准备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现有的实训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充分利用现有实训资源基础上需要改善实训条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室应配置投影仪、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网络工具等教学硬件资源,充分运用一些演示软件、模拟软件、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学网站等组织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老师需要较高实践操作能力,具备双师素质,应为专任教师创造条件进行实践操作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也可聘用企业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相关项目的兼职教师。
1.2课程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应采用组长负责制,并明确规范组长职责及成员间的协调关系。组长应全面负责该课程,既要抓好授课又要组织好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精心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材或编写教材、制定实训课程质量标准和编写实训指导书。该组其他成员在教学过程中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协助组长不断完善该课程设计开发。
1.3课程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设计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融合,把课程设计为十三个项目如表1所示,通过这些项目学习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项目序号
项目内容
学时
地点
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参观
4
“教、学、做”一体化教室
二
数据通信、OSI的物理层/标准网线制作
6
三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组建
8
四
网络层/IP地址、子网掩码的配置及网络地址规划
6
五
传输层及应用层/常见命令使用
6
六
交换机的原理及配置
6
七
子网规划/VLAN子网的划分
6
八
路由器的原理及配置
6
九
Windows Server2003操作系统基本设置及用户管理
6
十
Windows Server2003环境下服务器配置及应用
6
十一
计算机网络管理命令及管理软件的使用
4
十二
网络安全知识、杀毒软件及防火墙的配置
4
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