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设计范文1
刘勇老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我是小小美猴王”为主题,利用游戏的方法,从分解到完整,从分散到集中,让学生在快乐的习武氛围中很好地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程娟老师的五步拳教学则是安排学生在各学一半的基础上互助互学,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经常化的适应,比较容易形成相对固定的互助学习小组,这对体育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聂卫东老师的青年拳教学同样摒弃了传统武术——教师在前面示范,学生在身后机械模仿的教学模式,借助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并引导学生探究所学动作的攻防意义,使整个武术教学呈现出一种新意。
王晓蕊老师则是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动作进行重组编排,对本小组动作做出最佳命名,并进行展示,让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创新地学习。
通过对刊出教学设计的点滴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的体育课堂正逐步趋向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曾经描述的 “让学”——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以往的体育教学,由于学科自身的实践性特点,形成了“讲解——示范——练习”的 “被动”学习模式,教学过程更多表现为命令与告诉,学生则是被动接受或执行教师的指令,这种现象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而造成的。
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设计范文2
本专题从体育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视角入手,重点讨论体育课计划编制与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由于体育教学涉及内容很多,如水平教学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备课)等等,因此本专题主要针对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说课与课后自我评价、听课(或看课)评课等技能进行讨论。
第8期: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口令与队伍调动是体育课教学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也是体育教师具备的重要技能,但近年来在体育教师各类教学技能比赛中有关这个方面的技能比较薄弱,尤其是在青年教师中比较欠缺。因此,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口令与队伍调动运用的要求有哪些?
②口令与队伍调动有哪些好的案例?
③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应如何训练与培养?
第9期:运动技术诊断与错误动作纠正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动作是正常的,特别是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错误动作的出现也是必然的。体育教师的作用就是善于观察学生的动作,发现错误,分析原因,并施以良好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学生少走弯路,快速掌握所学的运动技术。但是,要掌握运动技术诊断与错误动作纠正技能也有很大的难度。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举例说明如何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
②运动技术诊断的视角有哪些?如何才能准确诊断运动技术?
③年轻教师如何培养运动技术诊断与错误动作纠正技能?
第10期:保护与帮助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由于体育活动本身的特殊性,体育课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也正是这个问题迫使体育教师或学校领导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性,而把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运动项目拒之于体育教学内容之外,这对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具有较大的损失。安全问题的确很重要,既要确保正常的教学,又不发生伤害事故,体育教师的保护与帮助技能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实例分析各类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教学过程中的保护与帮助?
②动作教学的保护与帮助有哪些方法与技巧?
③如何培养体育教师动作教学的保护与帮助技能?
第11期:场地器材布置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场地器材布置是体育课堂教学所特有的一项任务,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线条、颜色、器具等把场地装点一新,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有一个全新的直觉与美感,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为愉快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场地器材布置的原理与作用有哪些?
②实例分析场地器材布置有哪些技巧?
③体育教师的场地器材布置技能如何培养?
第12期:课堂师生沟通与突发事件处理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师为辅,生为主,教是为了更好的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辅助、引导、服务于学生的作用。如果在课堂中学生思维受阻,教师又不及时疏导,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因此,教师积极引导、保持学生思维流畅,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浓厚。本期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①不同性格的教师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体育课堂教学?
②实例说明师生沟通有哪些技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③如何培养年轻教师师生沟通与突发事件处理技能?
“实案选登”专栏选题
“实案选登”栏目为进一步提高实用性、针对性、互动性,2012年对刊登形式进行重新改造,以“教学设计+自我分析+网友点评”的多元形式呈现。教学设计:可以是完整过程,也可以是教学片断。完整篇包括目标、内容、结构、时间、次数和预计内容;片段式呈现最有特色、操作性强的设计步骤部分,并配教学反思文字论述,包括设计意图、注意事项和教学特色等,避免一些套话、空话和大话,只需要加入实践后的一些注意点即可。自我分析:需要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剖析,针对教学环节、练习手段、组织形式,简明扼要分析其设计的优点是什么,符合什么样的教学规律。网友点评则是编辑在初步定稿的基础上,把稿件呈现在《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 “实案选登”版块,进行网上讨论交流,届时我们将选择一些精彩点评同步刊出。
第8期:篮球教学
篮球教学包括中小学教学中各种球性、运球、传球、投篮、技战术配合以及一些篮球的拓展类游戏等。对于这些教学设计需要注重教学步骤、方法的有效性,突出重点、难点的解决措施。由于不同学校在场地条件上存在差异,老师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篮球学习内容作出设计,以便不同条件的学校加以借鉴。
第9期:排球教学
以往的排球教学设计,更多体现了技能教学的过程,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同伴互助、提高技能学习的有效性还研究不深。所以本期希望老师们能够更多探索运用典型的新型学习方式来进行排球教学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式运用的可操作性,合理安排学生学习与教师指导,追求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第10期:民族传统项目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项目的代表,在学校层面开展的情况并不如人意,虽然在教材中一直存在,但缺乏引导和推广,我们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经典设计来为大家做出典范,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武术教学的特点、注意点。同时老师们也可以把自己已经引进课堂的地域性项目教学设计呈现出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与分享中国的民族文化。
第11期:耐力性项目
进入冬季,正是耐力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机,教师们可以围绕发展耐力素质为主题,力求改变耐力素质枯燥、单一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储备,设计趣味的游戏,或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有一定运动强度的耐力练习。
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设计范文3
一、体育课密度因学生而异
体育课的密度因年级、性别而异。由于学生学段的不同,生长发育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密度的安排上应区别对待。高年级学生喜欢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相应的密度设计就应该小些;而低年级的学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但又要达到锻炼的效果,在密度安排上应该适当大一点。由于男女生生理特点的不同,比如男生喜欢对抗性强、运动强度大的运动,故在安排上密度可以小些,学生体能消耗过多会导致体能恢复时间较长,继而影响下面的课;而对女生而言,特别是初、高中女生,喜欢运动强度小、娱乐性强的运动,教师在安排这类女生活动时就尽量多地使用场地器材,提高她们的参与度,提高课的练习密度。另外,课的密度还与学生的人数有很大的关系,如30人的小班与48人的大班,同样的设计密度肯定效果不一样。
二、体育课密度因教材而异
教师在体育课会教授不同的教材内容,设计这些教学内容时,在课的密度设计上应该有所不同。如健美操、武术等教材,以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为主,对于这类教材体育课密度相对就较大一些。但如单杠、山羊等体操教材,出于场地器材和安全保护的考虑,相对密度就要小一些。包括一些需要爆发式用力的项目,如投掷和短跳项目,密度也不宜太大。由此观之,在不同的体育课教材内容上,课的密度应有所不同,不能一味地遵循密度大就是好的理论,我们应该在教学流程上下功夫,要追求预设的有效性,以此来提高练习的密度。
三、体育课密度因课次而异
体育课有新授课、复习课、考核课等课型,其密度也不尽相同。在复习课的课次上,又有教学细节的轻重缓急,在每个教材的单元教学上,由于课次的不同,课的密度设计应有所区别。新授课是学生感知和认识的阶段,教师讲解示范要突出,且课堂又是动态的,往往容易在某些环节上打岔,故体育课的密度相应会有所下降;而在复习课时,尽管教师不断指导改正错误动作,但应该让学生尽量多地练习,以达到熟练动作的目的,尽快达到自动化程度,所以相应的体育课密度就要大一些;考核课一般是对学生个体逐一进行考核,课的密度相对较小,我们可以在考核前多安排一些集体性的复习,考核后安排一些教学比赛、游戏等,以提高课的密度。
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设计范文4
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学生学情、策略手段、教学流程、教学效果等进行分析,以达到课堂最优化的教学预案的过程。教学设计是在从事课堂教学工作前,预设的教学活动方案,是对教案的说明,更重要的在于说清楚为什么这么设计,具有系统性、灵活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教案则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实际教学实施方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即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确保学生有效地学习。教案一般有讲稿式、纲要式、表格式、网络式、画图式和画图加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教案的编制没有固定的形式,但中小学体育课教案通常采用表格式,多数以学校自订的标准为规范。教案和教学设计的相同之处。一是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确定,都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制定。二是都是根据同一堂课所涉及的所有因素来进行设计的。进行新型体育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四个问题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区别之处。教案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思考、模仿、实践等过程。而教学设计是从学生的学情、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出发,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
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不够全面
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个部分。教学背景分析由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单元教学计划等要素组成;教学过程设计由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策略和编写教案等要素组成;教学评价设计由安全预案和课堂效果评价方案等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与教学设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教学活动。这十一个要素都是通过教师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和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最优化的程度,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对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制定学习策略、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效率等起着关键作用(见表1)。
3单元教学计划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与课次
安排不合理,东拼西凑出来的,缺少单元考核与评价的课时安排单元教学计划是课时教学计划的初步设计,是教学计划的细化与分解,是课程总目标的基本单位,在体育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要先安排好单元教学进度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参考所使用的教材,安排若干个单元;高中阶段的,分必修和选修模块,每个模块为18个学时,每个模块的教学进度的安排可由3-4个单元组成。设计单元教学计划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单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较为系统和完整地学习某一个运动项目的内容,要避免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因此应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妥善安排好每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组织形式与考核评价措施。单元教学内容简单一点的,单元教学计划设计安排4-5课时,比如短跑、长跑、技巧等内容;单元教学内容复杂一点的则安排6-8课时,比如广播操、武术套路、健美操等内容。单元教学计划的格式一般采用表格式,内容包括:课次、达成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考核与评价内容和方法等六个方面。单元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课时应安排考核与评价课,一个单元教学结束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核与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4教案设计表面花俏,但内容老套;基本部分的教学设计
不能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学顺序要求;缺少动作要领叙述、身体素质“课课练”和课外作业布置等内容中小学体育教学教案的格式通常采用表格式。有些教案从表面上看,分了七、八个部分,如:情景导入、情景再现、模仿尝试、合作探究、创新提高、身心放松等等。为方便实用,一般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有些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是课改前的三维目标(知识、技能、思想品德)来叙述的。教学目标的分类受到了各教育流派的重视,他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对体育教学设计中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影响最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地把教学目标分成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领域。新课改的要求是从认知、技能、情感、社会适应和运动参与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的总体目标,编写教案一般可以从认知、技能、情感三个方面来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案基本部分教学设计的构思要能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学顺序要求。基本部分的设计是一个教案的核心和精华,它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策略和技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构思不要混乱,条理要清晰;能体现体育新课改所要求的分组、合作与探究,师生评价等环节,能运用合理的教法与学法指导。还要遵循动作技术教学顺序规律来进行教学设计,并围绕技术动作学习时的易犯错误与纠错方法来组织教学,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在设计基本部分的教学步骤时,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对象来设计,不能一成不变。小学低年级(水平一)简单一点的学习内容的设计思路(以滚爬为例):情境导入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多媒体(挂图)分组探讨或模仿学习(体验式学习)小组动作展示与评价统一学习动作技术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与评价优生动作展示与评价分组创新(生活化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与评价小组展示与评价。小学高年级或初中(水平三、水平四)动作技术难度稍大的学习内容的设计思路(以篮球曲线运球为例):情境导入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多媒体(挂图)分组探讨或模仿学习(体验式学习)小组动作展示与评价统一学习动作技术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与评价小组动作展示与评价分层分组(男、女分组,分二到三个层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与评价优生展示与评价游戏或教学比赛(运用所学技术提高能力)。高中(水平五)动作技术难度大的学习内容的设计思路(以纵箱分腿腾跃为例):情境导入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多媒体(挂图)陆地辅练习保护与帮助下进行分解练习保护与帮助下分层分组练习保护与帮助下完整动作练习独立完成练习。教案的教学内容中对动作要领的叙述是不可缺少的,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动作示范很规范,但动作技术讲解时不能用术语精简准确表达,常常用自己的语言随意讲解的现象。对动作技术要领的叙述可以是专业术语,也可以是动作口诀。一个完整的教案,体能素质“课课练”和课外作业的布置等内容同样不可缺少,体能素质“课课练”一般安排在基本部分结束后或穿插在整节课中,时间为5-8分钟,选择的内容要合理,与主教材相关联,应充分利用当堂课的场地器材来进行素质练习。课外作业的布置是体育课堂的延伸,能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谭文瑰 单位:佛山市顺德区青云中学
参考文献:
[1]祁晓健.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方向与趋势[J].中国学校体育,2011(04).
[2]杜俊娟,潘勇.体育教学设计的依据、原则及操作程序[J].体育教学,2011(01).
[3]曹桂华.浅谈体育老师如何对体育课教学进行有效的考核[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1).
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设计范文5
一、正确认识口令的作用
“三分动作,七分口令”,口令教学,值得我们重新认识探索。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最常见的问题是复杂技能动作的错误,而要纠正小学生的这个错误,我们可将这个较复杂的动作拆分成若干个要点,然后配以相应的口令,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采用分解教学法进行教学,口令的灵活使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在太极拳教学中,口令节奏的控制能够形象地传达出太极拳的行云流水,受到学生欢迎。
笔者在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组织、反思等方面,都重视口令教学的作用,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口令依次分为:队列口令、基本体操口令、数字口令、武术口令、信号口令,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结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小学体育口令教学现状及其不足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小学体育口令教学普遍具有随意性、盲目行,它的有效性、科学性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在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反思:
1.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单调,导致了口令教学的单调乏味。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体育训练内容基本都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相应的单调口令也使学生在听觉上产生了疲劳,难以达到应有的兴奋状态,让学生懒散应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不规范的表述,使小学生在体育老师的口令面前举止失措。有相当的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的基本内容重视不够,口令的表述常常很不严密,很不规范,如经常将“两臂侧平举”错误表述为“两手侧平举”等,让学生产生歧义,动作出错,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3. 口令的滥用或随意性,使得口令教学难以凸显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效果,影响学生体育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小学体育口令教学革新方略
小学体育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因素都要在“三维目标”上有所促进;口令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必然导致学生上课延时、纪律散漫、精神疲沓、动作出错,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等不良结果。因此,要想真正落实体育新课程理念,必须重新认识口令教学的重要性,不断革新小学体育口令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为此,笔者在这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从内容和形式上丰富口令教学。口令教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动作,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在这个目标之下,口令的内容和形式可以丰富多彩。例如,在形体项目之类的教学中,就可以变换口令方式,由原来单一的口喊“1、2、3、4”改变为结合音乐的节奏,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一般的运动项目教学中,都可以在遵循基础口令的前提下,为简单的教学内容设计新颖、适用的口令。
2. 规范口令的表述。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对口令教学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继而严格要求自己,准确、规范地表述口令。口令表述是体育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语言之一,这种基本的语言功底过关了,才可能取得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才可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实现专业化的发展。
3. 由被动口令变为主动口令,由单人口令变为众人口令。小学体育教师在使用口令教学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在自己设计、运用口令时,最好能鼓励小学生参与口令的互动,形成师生间口令的应答状态,或同班不同组之间的竞赛状态,或男女同学间的趣味竞技状态,大大增强口令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
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 教学知识 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86-01
体育教育工作是促进中国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工作,但中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所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但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却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对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类型
体育教师教学知识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认知及策略方法,根据性质不同将其分为教学信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及教学反思五个部分。
教学信念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自主选择,并确定其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一种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知识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目标,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所制定的一套较为全面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体育教师控制课堂教学的进行节奏及教学纪律,是保障课堂秩序的重点内容。教学评估是根据既有的教学目标及原则,教师自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知识。而教学反思则指教师对过去、现在的教学经验进行深入思考,有助于教师更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二 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1.发展途径
体育教师的教学知识发展途径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教师的教学知识是一种被动的累积过程,这种知识会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多,从而实现发展。另一种说法认为教学知识的发展途径具有积极主动性,这一观点认为:(1)知识是人们主动建构和吸收的,在建构过程中个体因素起到主要的调节作用;(2)社会知识背景是知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中其他个体因素进行互动是提高教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第二种主观建构学说受到更广泛认可。
2.影响因素
第一,教龄因素。有研究表明,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知识随教龄的上升而表现出增长趋势,教龄超过15年后,教师的教学知识便趋于稳定,且教师的教学评估及教学方法在教龄10~15年时达到最低水平。
第二,学历因素。宏观来看,教学知识水平与教师学历有正相关关系,且不同学历间的教学知识水平差异较大。从不同的教学知识类型而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反思这三方面知识与学历的关系类似于整体变化趋势,而教学评估及教学信念的知识与学历不具有相关性。
第三,外部环境因素。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会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知识方面产生明显影响,教学相长的工作交流平台、多元的进修培训机会等诸多影响,使得当前城市中学教师的知识水平较农村教师有明显增高。
第四,教学态度因素。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其教学积极性,教学态度良好的中学体育教师会更积极地汲取相关知识,通过自己掌握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保证最基本的教学需要,基于此,其教学知识水平要明显高于持有消极教学态度的中学体育教师。
三 个案分析
对某体育教师的从教经历及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该教师的主要教授课程为武术,已有13年教龄,教学知识的发展途径包括中小学阶段教练的一对一教学、大学阶段的课程学习、在职进修等,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良好的教学风格及教学特色,并在多项体育竞技训练及相关教学比赛中取得优良成绩。
该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如下:(1)该教师的教学信念是将思想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他的多篇研究论文及教案中也体现出了这一问题。(2)将各项武术动作的规范性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只有确保动作的规范性,才能更好地体现武术动作的美感,赢得学生尊重。(3)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教学方法的根本原则,为了同时体现价值观教育及课堂的趣味性,该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注重将勇敢及团结的精神体现在课堂游戏中,并事先对游戏进行课前演练和改进,还积极利用音乐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把握武术动作的节奏,并创造性地用小组竞赛的方法来激发积极性。(4)始终把提高工作责任感作为教学反思的主体部分,并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5)按照正视学生差异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只有正确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才能对教学活动进行更深入的改进,从而使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中学体育的教学要求。
四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