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劳动文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劳动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劳动文化建设

班级劳动文化建设范文1

一、夯实“基础”环境

对于文化环境的重要性,每位教师都能认识到,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文化”育人的队伍中,大胆尝试“个性文化建设”的新举措。开办有亲和力、有实效性的家长学校,配合班级活动,请来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使班级文化建设触手可得,得以延伸,促进“家校”共建。

如举办“我和父母比童年”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对父母童年生活的采访调查,以及他们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顾,在与父母童年生活做比较的同时,使同学们更加珍惜自己现在优越的生活条件,做时代的小主人,并培养队员们的爱国之情。在主题队会的过程中,锻炼队员们表演、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由于都是三年级的小学生,所以在活动的设计上力求活泼、有趣,努力使教育走进生活,贴近学生,使整个课堂在情感体验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

通过比较,让学生和家长共同体会生活的变迁,也让他们体会到了这一代人的幸福、美好的童年,增强了彼此的交流意识,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亲情等,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既是班级文化的有效载体,也使家长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班级文化建设中,能够转变观念,积极地、主动地支持学生,支持班级活动。

二、凸显“主题”文化

建立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是构建、巩固和发展班级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1.积极开展主题班会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我们结合农村的实际,带学生深入农村。如开展以“走进新农村,感受新变化”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课中,通过让同学们调查、述说家乡的变化,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家长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使他们深刻理解家乡有今天,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劳动,引导学生树立宏伟、远大的理想。

2.精心设计班级活动

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培养学生们主动搜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丰富文化内涵。还开展“踢毯子比赛”、“跳绳比赛”、“跑步比赛”及“写字比赛”、“故事大王比赛”、“朗诵比赛”等,提高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各类比赛,同学们互相竞争,共同努力,使班级文化建设得以健康发展。

3.广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如结合学校的实践基地———小菜园,让他们亲手去开垦,去种植,去培育,去收获。一个学生在他的日记结尾中这样写道:今天真的很开心,开心的是我们收获了!想想锄草时的辛苦,真的很值得。也让我从中体会到了,要想有收获,真得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在劳动中体验了生活,体会到了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三、深挖“精神”内涵

所谓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它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统一运作系统,最终目标是使班级成员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塑造自我,成为具有高度精神文明和全面发展的人。

1.以制度文化规范人

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制”。例如,一级管理:七名班委负责全班的学习、劳动、体育等各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二级管理:小组长分管各组的学生和卫生;三级管理:课代表负责各学科学习情况的检查工作,及时协助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四级管理:把班内一些细小琐碎却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分解到个人,从而使班级的每个人都是班内小主人,都有着为班级、为他人服务的岗位,每个人都要承担一份责任,从而收到了很好的平等培养、民主激励的效应。

2.以情感文化教育人

班级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场所,而“爱”是培养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的核心,班主任和学生都是构建班级情感文化的主体,班主任更是班级情感文化的引导者。

班级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小男孩,由于缺乏亲情的温暖,导致他性格怪异,不合群,也很不自信。了解到他这种情况后,我首先找他离异的父母,希望他们多给予孩子关怀,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多给他温暖。接着,在班级中,让同学们多和他一起玩,当他遇到困难时,大家一起帮助他。在集体生活中,让他感受到同学们对他的关心。并且,利用他身上的闪光点加以引导,不断地增强他的自信。现在,他已经能够很好的融入班集体,成为一个自信、快乐的孩子。

班级劳动文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班级文化 班级灵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00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

班级文化指班级内部的共同的精神、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级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指班级文化的构想、营造和创新。

二、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

1.教室的净化。

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班上可配备四个劳动委员,可选比较负责,能吃苦的学生担任,一名学生专门负责卫生安排和每周大扫除的检查督促,另三名学生分别负责每天早中晚卫生的检查督促工作。班上每个小组负责打扫一周的清洁卫生,若该周有扣分罚扫一周,直到得到卫生流动红旗为止。

2.教室的美化。

合理规划教室的整体布局

前方墙:国旗,校旗,班旗,班训,学生誓词,班级公务栏

讲台内侧:书架,报架

两侧墙:名言警句(书画作品),学习园地,“自我激励卡”:内容包括(姓名,爱好,人生格言,理想大学等)

后方墙:时钟(后方正中),奖状(黑板报上方),黑板报,告示栏,励志标语等

玻璃窗上贴窗花

阳台:卫生角,体育器具摆放角,再生物品回收角,学生个人书架

学生座位安排: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整齐、统一、整洁。座位每两周调换一次。座位表贴在讲台上,注明住校、走读生,上第三节晚自习人数,以便及时清点人数。建班级的初期在课桌上放学生座签,标明学生姓名和职务。

3.教室的绿化和生态角。

可在教室前面和后面四角摆放一些绿色盆栽植物,美化教室环境。

4.书架:丰富的藏书(以传记为主,配合教学);每名学生每期捐两本 ;经常开展读书活动;班级增设一名图书馆长(班干部级别)专门管理图书。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班级规章制度是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补充。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也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原则 :重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应根据校纪校规,根据实际情况,经过全体学生的讨论之后制定和实施,并且辅之以品德考核与纪律量化标准,使对学生日常行为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作为班级的制度文化,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班级制度文化的建立上,仅有制度是不行的,还要抓好检查实施的情况,重在实施的过程,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对班级任何人均一视同仁。制度实施要持之以恒,不能朝令夕改。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

1.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应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是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因此,在制定时要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心理,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2.班级奖惩制度。

班级应有必要的奖惩制度。奖励制度分为荣誉奖励(全班通报表扬、加操行分、颁发荣誉证书、给家长发喜报等)与必要的物质奖励。对于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加以肯定,并在班内予以适当的表扬,必要时购买奖品给予奖励。奖励是按照公平、公开、全面的原则,不能把成绩的好坏做为唯一标准,而是综合地评估学生各方面的表现。

3.班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和定期考评。

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并设置多种岗位。每期全班学生和班科教师对全体班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对测评分列前40%的班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考评分列后10%的班干部进行撤换。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实现共同的人生追求

1.明确的奋斗目标。(班级、小组、个人目标)

目标应有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指向必须是一致的。目标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概括、应具体、具有可行性。目标要有“跳一跳摘果子”的勇气,又要有“成竹在胸”的机智。

2.确立班级团队共同的价值取向。

①制定班训。静(氛围安静)、净(教室干净)、敬(尊敬师长)、劲(精神振奋,坚韧不拔)、竞(友好竞争)、进(团结奋进)。②确定班级学生誓词。③创作或选定班歌。《真心英雄》④设计班徽,班旗。⑤创建《班级日记》。⑥创办班级群。

3.多角色的合作团队。

(1)班委会:实行部长制,设班主任助理,班长(一正两副)、学习部(一正两副)、纪检部(一正两副)、劳动部(一正三副)、生活部(一正两副)、宿管部、宣传部、体育部(一正三副)、财政部、文艺部、科技部、团支部。(2)小组长、学科长。(3)课代表(3个)。(4)不同角色的管理助手。

班级图书馆长、水电管理队长、电脑电视管理长、护花使者、门长、宿管长、司仪长、旗手、形象大使、网页主管、通讯社社长、美术小组组长、活动协调长、摄影摄像师等等(班上基本能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4.丰富的班级活动。

班级劳动文化建设范文3

一、建设班级物质文化,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等的主要场所。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室环境,从学生发展需要角度出发建设班级物质文化,才能助力学生发展和成长。首先,打造个性的教室墙壁,让墙壁“会说话”。目前,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个性缺失,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多是“一手操办”,学生未能参与进来。因此,为了打造个性的墙壁,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家”,布置教室。在大家的努力下,本班开辟了“信息窗口”,里边张贴着课程信息、值日卫生安排、班规等;还开辟了“学习园地”,学生可以分享各类学习信息,包括阅读建议、每日笑话、每日佳句等;还开辟了“争章台”,展示学生的争章表扬信息。其次,打造独具特色的图书角。“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角的建设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发动全体学生将自己的图书分享到图书角,每天安排人员负责图书角的管理工作,保证书籍的整洁。教师可以督促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定期举办“经典诵读”分享会,让图书角“活跃”起来。最后,定期更新黑板报。在营造文化氛围过程中,黑板报起到了举足重轻的作用。黑板报堪称“一方宝地”,但只有充分利用,其价值才能凸显出来。黑板报的主题可以由教师拟定,也可以让学生拟定,灵活多样。例如,以“经典诵读活动”为黑板报主题,宣传“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性,激发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

二、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精神文化对人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教师要注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以良好的精神文化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首先,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利用目标指引学生向前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奋斗目标。有了学生共同参与,学生积极性非常高,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探讨后,本班定下以“乐学,向上,人人争做好学生”的班级奋斗目标。教师将奋斗目标挂在教室正前方,时刻提醒学生。明确了班级奋斗目标,学生在一起交流班风,同样以民主的方式进行,最后定为“静、净、敬、竞”。其次,开展多元活动。例如,利用午睡前20分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午饭之后,一般都会觉得无所事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20分钟,选取经典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通过这一活动,形成良好的习惯,引领班级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三、建设班级制度文化,调动学生参与制订

以往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教师过于“强硬”,以主观意识为主,“一手操办”色彩严重。为了让班级制度更人性化,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一起参与制订,实施民主管理。首先,班级公约的制订。班级公约可以与众不同,但要行之有效。例如,对于上课迟到者,“罚”学生连续当一周的“图书管理者”,并负责记录这一周班里其他学生的上课迟到、旷课记录工作。这样一来,学生需要承担两份工作,既要免费当好“图书管理者”,又要做好记录工作。这样的公约非常有意思,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人性化的一面,“罚”不是真正意义的“罚”,而是“罚”得有价值。其次,实行民主化班级管理。从班级干部的组建,再到管理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例如,本班的班级干部都由学生投票选举,如果学生认为自己能力强的话,还可以大胆自荐,以在班级管理中发挥潜能,引领班集体蒸蒸日上。当然,班级干部要定期轮换,确保学生都有“当干部”的机会,让学生在各个岗位中体会到什么是责任,从而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共同努力,致力于班集体的发展。最后,建立班级“惩奖”制度。奖励与惩罚公开透明,具体细化,学生才会恪守规定,不触犯班规制度;学生才会积极向上,认真努力。例如,本班设立各种奖项,激励学生努力上进,如:“学习进步奖”“互帮互助奖”“热心公益奖”等。而对于违反纪律,不思上进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劳动”,将功补过。

班级劳动文化建设范文4

一个优秀的企业需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一个优秀的班级需要优秀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个班级成员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理念和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内容。物质文化是指构成班级文化的客观物质基础,如教室布置、黑板报等,制度文化是指班级在校纪校规下根据班级实际形成的班级规章制度,如班干部制度、班规等;行为文化是指各项班级活动的展开,如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等;精神文化是指班级的发展理念、价值理念,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特色的主要特征,是班级的灵魂所在。班级缺乏优秀的文化,就如一个没有个性和激情的人。班级文化能透视出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反映出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班级文化以其特有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促进了中职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中职班主任和学校领导都认识到这一点,但因为平时班主任的绝大多数的时间往往被用来处理行为有偏差的、违反校纪校规的后进生,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更多地仍停留在物质文化层面,即只是简单的教室布置、按学校布置出黑板报等。对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更多地也是消极应对学校的安排。其中,对精神文化的关注最少。学生在一个没有班级文化的氛围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使其本来迷茫的心灵无所适从。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笔者认为,当前中职的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以就业为导向,塑造班级核心价值观

经过三年的中职学习,许多的学生将进入劳动力市场。每个专业班级的学生有其相应的职业群。班级文化建设要以就业为导向,渗入行业文化,明确班级文化建设定位。核心价值观是班级坚持不懈,全体成员努力追求的信条,体现了班级的精神,是全体成员所主张的理念。它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哪一些行为是班级所推崇的,应该去做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反对,不应该去做的。班级核心价值观可以体现为班风、班训等。中职生长期受到歧视,使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在班级核心价值的塑造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通过赏识教育,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和学生充分沟通,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上,结合专业特点,确定班级的奋斗方向,并围绕着奋斗方向制定班级发展计划。班级文化建设始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培养,终于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延续和创新。

二、 关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组织公民行为

尽管校纪校规、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秩序的重要保证措施,但是这些明文的规定在很多的情况下只能防止坏结果的发生,却不能保证最好结果的出现。因为我们的任何明文规定都不能穷尽活生生的班级生活中所有情况。在班级中,许多组织公民行为是我们班级文化建设的活教材。1983年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教授奥根(Dermis W. Organ)及其同事首创性的提出“组织公民行为”这一概念。奥根他们认为,组织公民行为是组织的公民自愿做出的行为,这些行为没有得到正式报酬系统直接而明确的认可,但从整体上有助于提高组织效能。即这种行为是自发的,不被组织正式奖励系统直接或明确识别的,但从总体上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功能和效率。它是出于个人的选择,即使没有表现出来,也不会受惩罚。在班级里,我们也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当教室脏了,某些同学虽然不是值日生,但他们会在没有他人提醒时,主动打扫教室。这就是班级中的组织公民行为。当我们发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提出表扬,通过外在的肯定,使学生在学习、行为中树立起新的、积极的观念和看法。

三、 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证明,物以类聚。个体都从属于某一群体,群体规范会在其成员身上形成明显的参照效应,因而个体倾向于选择与群体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改变了的态度能否得到巩固,取决于个体接受宣传信息后所得到的社会支持,个体与群体的观点越一致,原有态度就越能得到强化,即学生都有参与某个群体的愿望,希望被这个群体接纳,成为其中的一员,或在其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在这个群体中,学生总爱将群体的认知与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作比较。当两者相一致时.他们便会继续保持原有的认知、观点等来归属于这个群体;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学生个体就会感到来自群体的压力,并迫使自己想办法改变态度和行为。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从众心理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势,培养学生的心理认同,激发学生的心理模仿。

四、 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带班思想、思路和风格的综合体现。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对于青年心灵的影响,构成这样一种力量,绝非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格言、任何奖励条例所能代替的。”这就是所说的人格力量,用公共关系学的观点来讲就是一种素质的力量。俗话说,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久而久之,这群绵羊就会变成“狮子”。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要起主导作用。在思想上,班主任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明确自己的职责。在行动上要引导学生积极寻找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理念并将之落实到实处,做好模范作用。每个班主任首先要熟悉自己所带班级的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确定立班之本,可以是以学科立班,也可以是以文艺特长立班。许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一个班级被一位班主任带久了,从学生身上我们能够找到他们班主任的身影。在中职学校,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因此,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身体力行班级理念和精神。

班级劳动文化建设范文5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增强班队合作意识,达到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班级文化是纲,班主任如能提纲挈领,抓住班级文化建设这个纲,班级工作就能“纲举目张”,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加强班级 “硬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或者叫做环境文化。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的。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学生积极向上。

在班级“硬文化”建设方面,我注重以下四点:

1.图书角建设。动员班里学生自愿为班级图书角捐出自己的图书;在书柜外张贴宣传语鼓励学生多读书;每学期用班费为班级图书角增添新书;每周一次夕会安排同学做好书推荐。

2.墙面布置。我将班级墙面分成了四大板块,并加以美化修饰,营造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其一,挂上一个时钟,引导学生抓紧时光努力学习。其二,开辟了光荣榜,将每学期经同学们共同努力获得的各种班级奖状张贴于此。第三是将班级开展的“我为成长储蓄”的“成长银行”公约及活动的有关信息张贴出来,让孩子们随时了解自己每月得分情况;第四块就是公示栏,让学生第一时间知道学校和班级的通知、开展的活动,做好必要准备。

3.黑板报的宣传。每学期开办“假期收获”的板报,将孩子们寒暑假外出旅游所见所闻进行交流,还会在学期中举办优秀作文专刊、优秀作业展示、书法作品展览,鼓励学生发展特长;主办“科技创新”、“我的心愿”、“等为主题的板报,引导毕业班的孩子们在进入冲刺阶段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并为此创建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学习氛围,帮助他们顺利度过紧张而焦躁的毕业迎考阶段。

4.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窗明几净、桌椅整齐、物品放置井然有序。每学期我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编排值日表,让每个学生都有为班级服务的机会,尽到自己作为班级一员的责任,也使同学们懂得享受他人服务的时候应该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培育班级“软文化”氛围,提高德育的实效功能

相对“硬文化”,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它指的是班级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定或约定,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它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抓住了班级“软文化”的建设,就抓住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魂”。

1.开展“我为成长储蓄”的“成长银行”活动,制定班级班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我在班级开展了“我为成长储蓄”的活动,利用夕会时间与同学们一起围绕文明与礼仪、考勤与学习、环境与卫生和获奖与贡献四个方面制定了班规,并选派了专门作记载的同学,为同学们的表现记分,评为“班级之星”,“希望之星”,除给予学习用品作为奖励之外,我们还给家长发送喜报。慢慢地同学们的自觉性、集体荣誉感在逐步增强。

2.设立“一日班长”制度,增强责任意识,发挥主人翁精神

我让学生按学号每人轮流担任“一日班长”,管理班级的一日事务。让学生从管理角色的变换中学会自主管理,并体会管理者的不易,从而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

3.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懂得谦让,锻炼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要构筑班集体的这座大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搭建好班级活动的舞台,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律及民主意识的增强。我们将每学期要开展的活动主题列举出来,让学生讨论确定活动形式、活动地点以及活动组织人,学生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很高,活动也能落到实处。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很多事情不再需要老师指导同学们就能自己搞定了,活动让同学们变得成熟了。

班级劳动文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公司化;班级管理;中职校园;行为文化

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这个基本点。然而,对学生影响最直接、最显著的因素是其所在的班级管理模式。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是通过对行政班级管理的职能机构设置、运作方式和文化建设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创新,将公司的制度管理、经营管理、文化管理方法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把常见的以班主任为主干的树干式管理改进创新为公司化管理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在相关的课题研究中,笔者认为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建构对于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按照企业架构构建班集体,促进了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是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挥的摇篮。将公司化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按照企业的架构构建班集体,以企业的组织模式竞选班干部职位,以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总经理负责制”管理,按照企业的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和公约,从而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体会到企业的存在,感受企业文化气息,突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纪律和行为习惯。

当前,企业文化进校园已成为中职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企业行为文化也必然成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导向与源泉。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校园内各方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其他服务人员)的行为方式的引导与行为模式的构建,而且涉及到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与岗位文化的渗透与融合,由于研究时间比较短,其理论的丰富完善需要一段探索过程。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就可以成为中职学校企业文化进校园的一个突破口,为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素材,为中职学校实训课程企业化、实训基地企业化管理、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等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探索思路,从而不断促进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完善。

二、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快速生成,有效提高了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他们更看重的是其职业素养,这种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行为文化氛围来陶冶。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逐渐感受和了解,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接受这种职业素养要求。

在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下,能够让学生逐渐深入地感受企业文化,体会激烈竞争的现实,体验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服务观念、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由于班级管理的长期性和影响的直接性,学生的职业素养将得到快速生成和巩固,从而大大提高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提高了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促进了中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显著提高了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校园和企业是中职学生成长发展的两个不同环境,中职学生人生阅历浅,心理不成熟,言谈举止较多“书生气”,思维方式过于理想化。毕业后突然从校园进入企业,如果没有之前的企业文化教育,将会感到不适应,很多中职毕业生在上岗初期,不适应企业管理环境或者被企业淘汰,并不一定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的的经验,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在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必须要着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学会主动适应职业要求,帮助他们主动调整心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缩短了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

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就是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与环境的教育,以董事会为核心成立班级管理组织机构,通过班级“仿真公司”模拟的企业情境的使学生得到锻炼和适应,让他们提前感受到企业严格钢性的管理和近于苛刻的纪律要求,并要求学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挥更大潜能为“公司”服务。这将大大减小学生由校园进入企业的环境落差,使学生迅速适应企业管理的工作环境,从而有利于促进中职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