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职 中医 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中医学仍在医疗保健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医护理学课程是我院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学生通过对中医学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医特色,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实践。但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在中医护理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相对较多。因此,高职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宜讲究方法策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挖掘教材内涵,精心设计教学
中医学的教学任务不只是把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所以,教师要把教材当成蓝本,根据大纲要求、教学条件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1.1 结合学生特点,研究教材内容
高职学生在生源上与普通高校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高考的失败者,这部分学生往往存在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欠佳、学习意志欠缺等弊端,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授课对象的特征,结合学生特点研究教材内容:①把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做到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识记;②内容较少实际运用较少对整体知识结构影响较少的内容适当删减;③能与实践课结合的内容尽量发挥实践课特色,让学生体会直观教学的优势;④切合社会需要,将中医学就业前景、临床特色、优势等融入教学。
1.2 注重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由一系列教学环节连接而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充分与学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忌教师自己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意教学切入点的选择,或用病例、或用社会现象、或者相关知识等,引领学生进入学习主题;其次,在教学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营造课堂气氛,诱导学生学习热情,因势利导把握教学。另外,教师还要注意适时、适度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
1.3 充分利用教学课件
传统的中医教学已经不再完全适应当今的护生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根据教学的需要亲自设计教学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更好的促进中医教学。课件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动画、图片、视频等,使知识表达更加充分、生动和直观,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和记忆。
1.4 上好实践课
中医操作技术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临床实践活动,比如针灸、拔罐、足浴、耳穴按压贴敷等,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技术,无论是对于将来的临床护理工作,还是自己的家人朋友,都会带来很大的方便。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相关操作技巧,做到定位准、操作熟、效果显著,既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和快乐,又拉近师生关系,便于以后课程的学习。
2 结合学生特点,促进自主学习
高职学生经历了中学时代的文化课程学习后,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融入社会自主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教师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设计问题、案例、场景等,并逐层递进提示解决思路,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来有效解决问题。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范文2
贵州理工学院作为新成立的理工院校,由于管理、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方面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本文从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调研问卷和贵州其他高校管理通识教育课程模式两个方面分析问题,建议设置专门管理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人文社科部,并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必修课。
关键词:
人文;通识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一、贵州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调查问卷
加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理工院校意义重大。贵州理工学院成立于2013年,由于学科设置的局限,同时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况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这类课程往往被忽略或者置于不太重要的位置。那么,理工科学生是如何认识这类课程的呢?我们承担的贵州理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课题《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专门制作了问卷调查,对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看法做了了解。本问卷印发了80份,收回有效问卷75份。为了防止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流于应付,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同学,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基础。本问卷共设计了5道题,分别是:(1)你认为理工院校需不需要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说明理由;(2)你如何看待当下的国学课?(3)你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学到什么?(4)你如何看待《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它存在什么问题?或者你建议如何学习?(5)谈谈这学期你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收获。本问卷第1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意愿,第2题是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及态度,第3题的目的是为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设置合理的理工科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第4题主要是因为目前贵州理工学院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偏少,在已经开设的课程中,《大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作用。总结其中的不足,有利于为今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提供一些良好的借鉴。第5题是了解学生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效果,为改进今后教学设计积累经验。第1题74人认为有必要在理工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理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1人认为不需要,理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没有多大关系。第2题70人认为国学热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一点国学。第3题69人认为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可以学会如何做人,了解一些古代经典著作的思想。第4题50人认为有必要继续开《大学语文》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可以提升人生修养,陶冶情操。同时有15名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设置过分单一,老师讲课形式过分单一,手段不丰富,应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尤其让学生到讲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第5题有71名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了解了许多儒家经典,提升了自己的文学修养,学习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简单统计,我们发现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认识到开设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今天,由于网络资讯的发达,智能手机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的学习。无论他们的学科背景是人文学科,还是理工科,网络文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冲击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以往埋头学好单一学科的专才教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在多元文化的价值冲击下,每个人迫切需要一种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在现代社会立足。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以往大学曾经充满富有活力的精神氛围,现在则已退化为单纯的学院。严格指定的课程免去了个人自己摸索道路的风险。可是,没有自由的风险,就不会有独立思想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只能获得技术专家的技能,或许还有广博的知识,即成为一个博学之士,但不是一个探险者———这成了普遍的人才类型。今天的人们已不在博学者与探索者之间做出区分,这个事实是科学衰落的一个征兆。”雅斯贝尔斯指出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大学学科的过分细化,导致了科学的衰落。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以灌输方式为主的传统教学,这也是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一些学生建议可以通过播放视频、主题演讲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往《大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老师唱独角戏、课程结构过分单一,不能结合学生当下情况的问题。我们认为对理工科学生不能以文科生的标准教学,需要从理工科学生的实用主义角度思考问题。在理工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学生文科基础薄弱,而专业课程繁重,作业任务多,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是为了扩充知识,提升人文修养,怡养性情,甚至很多学生是以放松心情的目的学习这类课程的。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文科专业研究型学习存在很大不同,不正视这一点,在课程设计上必然会存在偏差。如何让课程变得富有魅力和吸引力,如何让人文类课程能够寓教于乐,是理工院校从事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老师必须思考的。教和学作为矛盾的两面,必须统一在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目的上。以往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适应老师,这样的方法对专业学习固然可行,但对于通识教育类公共课程来讲,在实际操作中就很难行得通。另外,不少学生对严格的试卷考试体系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二、贵州省内几个院校关于通识教育的管理
贵州商学院以原有的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班底成立于2015年。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学校,该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贵州本土经济为目的。学校专门设立基础部,下设外语、语文、数学三个教研室。其中语文教研室承担全校人文素质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应用写作》已经成为校级精品课程。贵阳中医学院以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为目的,成立于1965年。该校医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1年,该院除了法学、应用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三个本科专业外,还承担着人文、社科及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工作任务。贵州医科大学前身是贵阳医学院,201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该校的社会科学部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中心,以人文社科研究为支撑,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部门,有6个教研室,主要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同时承担着《文学鉴赏》、《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医学美学》、《书法》等医学人文课程。该校还非常注重对医科学生的人文伦理教育,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全校医学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护理专业为《护士伦理学》)。贵州医科大学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伦理素养,基于医生这个职业,除专业医学知识外,还涉及人类生命的生死问题,必要的伦理学知识让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面对伦理困境能够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内唯一一所211综合大学,创始于1902年,2004年在原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2014年贵州大学阳明学院成立,该院是为了适应贵州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创新本科通识教育组织和管理模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需要而创立的。该学院主要向全校大一新生开展通识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内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工学和农学7个教学部。该学院的目标是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综观贵州几所高校,我们发现各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其中贵州大学由于校长郑强来自浙江大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学校过去单独注重理、工、农几个学科发展,促进人文社科力量提升,同时推动贵州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阳明学院作为国内第四家实施本科通识教育的学院,对贵州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贵州医科大学定位医科,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必修课,很有启发意义。
三、小结
综上所述,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设置上可以参考多数院校的办法,选取一到两门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为此,笔者建议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知识面广,难度相对较低,能够很好地满足理工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有利于课程建设。一门课程必须有稳定的学生才能保证正常开设,有利于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积累经验,开拓创新。在选修课体制下,人文科社老师在与理工科老师争取理工科学生选课方面存在学科基础方面的劣势,课程时开时不开非常不利调动任课老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和科研上的成长。一门课程成为必修课后,围绕着这门课程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团队,从而有利于理工科院校人文科社力量队伍发展与壮大。
第二,学校管理层面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平台,是教育部规定的硬性任务,它有单独的评价体系,思政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个人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起着重要作用。人文类通识教育则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方向。两类课程任务的不同决定了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并不能被思政类课程简单代替。
第三,成立专门的部门改变通识教育选修课多头管理的现状。根据《贵州理工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试行)》(2015年11月),学校把通识类选修课分为类,分别为:(1)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2)哲学与批判性思维;(3)创新能力与创新教育;(4)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5)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6)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7)经济、管理与世界视野;(8)语言与基本技能。第1和2类课程归属于马列部管理,第3类课程归属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管理,第4和8类归属于各学院(部)管理,第5类课程归属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心理健康中心,第6类课程归属于体育教学部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7类归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可以发现,教学师资力量的流动性和课程建设的不稳定性,通识课归属多个部门,多头管理显然不利于通识教育课程发展,不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从学校建设“西部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来讲,发展人文社科,改变单一的理工科学科布局,需要长远眼光。可以参照一下贵州省兄弟本科院校关于此类课程设置管理的做法,成立人文社科部(或者设立人文学院),集结学校师资力量,切实推动学校人文社科科学发展。
作者:赵亚亮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马列部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60.
[2]贵州大学阳明学院网站[EB/OL].
[3]冯英.近二十年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2012(1).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师范院校 传统文化教育 改革 探索
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基地。而中华传统文化在遭遇了时代的变迁和西方思想冲击的情况下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继承了祖先们传承下来的五千年文化,这是其他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发展必需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面对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大国的一员,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此时,传承并弘扬中国文化是我们这一代必需肩负起来的责任与使命。但是,由于我国师范院校大部分由上世纪末期兴起,我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师范院校存在诸多问题,其在体制上的单设性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等使其自身局限化,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越来越薄弱。如何改革师范院校并更好的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发挥作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范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1.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明,即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历史积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保存下来的宝贵精华。传统文化包括天文地理、人文情怀,又有历史政治,还有医药、武术等等包罗万象,既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总结,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习俗继承。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本国对人民的进步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国和外邦的交流,也使得中国文化得以流传到世界,对世界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由于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约百年的外侵史和内乱史,中国人民一度在饥饿与生命存亡上苦苦挣扎,多数文化继承人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断层。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带来的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与其随之而来的意识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思想冲击而渐渐淡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渐渐崛起时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宝贵礼物,比如,中医带给人们惊叹,尤其现在许多国家都开设孔子学院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所以,传统文化不论是为了在国内的自我发展还是在全世界的弘扬,中国都应大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此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
2.师范院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而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基地无疑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场所。师范院校应该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并努力培养能够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再者,传统文化包括我国优秀的思想和灵魂,师范教育也应以传统文化为根本进行基本教育,不论何种学科教育都应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使祖国的下一代从小就沉浸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才能使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在莘莘学子的灵魂之中,才能为培养祖国建设性的人才打好基础。师范院校中培养的人才作为未来教育中主体力量,对我国的教育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决定祖国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教师,是我国师范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必须实现的目标。
二、师范院校现有的一些弊病
1.师范院校体制问题
我国的师范院校沿用的仍是上世纪末期封闭式的培养模式,最初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到各地出任教师,因为有国家分配的名额,教师行业作为一个热门行业,不管喜不喜欢当教师,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去师范院校学习,直到现在,教师的终身制优势仍然被很多学子选择。然而由于封闭式的培养体制,进入师范院校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只能做教师,而且教师行业大多数也只从师范院校招收职工。这种体制的后果是整个师范学习环境缺乏活力,不喜欢当教师的学生被迫无奈在师范院校学习,没有学习动力,喜欢当教师的学生由于高考时的各种问题没有进入师范院校而被排斥在外。这样封闭式的体制最终使未来教师的资质和地位降低。
2.师范院校普遍课程设置僵化
师范院校由于其培养学生的预定性,即学生学习其相关的专业方面的知识,只面对未来的教育人群而学习,对所学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探索性,其专业水平较其他高校中同专业学生专业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我国提倡全面发展,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及科技快速发展,未来学生需要的知识也必定更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现有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教师很难满足未来学生的需要,也会给师范院校带来更多的困境。
3.师范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困境
传统文化本身涉及极广、丰富多样,仅师范院校培养教师这样一个机构很难使传统文化被全面继承,师范院校仅能将传统文化的表层传授,比如甲骨文字形的认识及含义学习、剪纸的纹样及技巧学习、戏曲的唱法学习、舞蹈的动作学习等,但是这些文化出现及存在的意义很难教授,最终学生们学习到的也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表层而非其精神。每种文化的出现都有其复杂的历史意义,学生在短短的几年学习期间不可能将其认识并领会。尤其中国古代人民生活在极深的封建迷信思想中,并且这些迷信思想都是他们能够活下去的精神支撑,其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带有迷信的含义。单独教授传统文化形式而去除这些精神层次,传统文化本身就已失去其本来含义。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科技事物正成为时代的宠儿,它们可以为社会带来极大地财富,可以为使用者拥有者带来荣耀,而研究探索传统文化却是必须忍受枯燥与各种压力。学生时代的年轻人正是血气方刚想有所作为的时候,很难静下心来潜心学习传统文化。
1.师范院校体制与课程改革
想要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必须首先是喜欢传统文化、愿意为之奉献的人。所以师范院校在招收传统文化专业的学生时必须考察其对教育及传统文化的态度,通过对学业及爱好等方面的谨慎探查才可能使传统文化被有效的学习及传授。在课程改革方面,师范院校开设的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中,可以有选择地增加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为师范生较系统地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提供平台。另外,学校应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根据地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师范生的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列入课程方案,供学生选择。学习通识课程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打好基础。再者,师范院校还应该通过讲座、交流、演出等方式增强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术水平,把传统文化教育专家“请进来”,进一步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宣传与学习环境。
2.结合现代合理选择传统文化
一个完整的文化不仅包括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意义与精神。为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师范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应被鼓励多思考与现实的结合点,探索其传统意义的时候更应寻找其在现实中的意义,这样,传统文化的真、善、美才能在现实中展现出来,才能传承更久远。例如,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二十四字”的传统意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践行。
四、结语
师范院校中培养的学生是未来教师行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程度。近些年我国加大力度弘扬传统文化,也就是间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作为国家的精神核心,所以师范院校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应同时被关注。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很重要,更要学会与现代社会结合在一起传承,师范院校应对现有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为发展传统文化、培养合格的教育师资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仝国斌.师范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5):49-52.
[2]欧阳常青.困境与出路: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院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9):55-57.
[3]宋作德.简论初等师范院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13.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范文4
关键词: 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 SYB网络课程 课程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高等学校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平台来组织、管理教学,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个新任务。目前国内外可以用于实施网络教学的软件平台产品很多,其中比较流行的网络教学平台有WebCT、Blackboard、Virtual-U、LearningSpace、Moodle等。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是目前市场上唯一支持百万级用户的教学平台,拥有美国近50%的市场份额,在我国也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Bb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它以课程为核心,具备4个独立的功能模块。以Bb平台为代表的课程信息化建设,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一、SYB网络课程建设目标
SYB是Start Your Business的缩写,含义为“创办你的企业”,是SIYB体系中的四大项目模块之一,该体系是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积极倡导的专门为创业者、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社会化创业全程扶持指导体系,目的是以创业促进就业。在高校中引入SYB课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通过Bb平台建设该课程的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四个。
1.进一步实现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
Bb平台实现了传统课堂在时空上的延伸,使教学过程在教师与学习者共同控制之下,学习者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帮助学习者借助学习方式的转型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
2.为学生的协作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网上协作、反馈评价、课程总结、课程延伸等环节,每个学习者都应该明确学习任务,带着问题进入教师设置的情境。在Bb平台上,学习者将通过分组、小组内分工,以及讨论板、虚拟教室等形式的小组内讨论,交流不同观点,实现协作学习。
3.实现课程考核的多元化
教师可以利用此网络教学平台的优越性,结合自身的研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同时能用运用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质量跟踪和分析,可以实现课程考核的多元化。
4.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方便教师在线管理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课程、布置作业、设计测验、随时发起讨论和追踪学习者学习情况等。此外,Bb平台还可以备份教学内容,同时为校际间的资源共享、学术交流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SYB网络课程具体实现
我校有500余门课程使用Bb平台,不同课程有自己的栏目设置风格,但一般而言,每门课程都包含了4大独立的功能模块。
1.内容资源管理
通过该模块教师可以方便地、管理和组织教学内容。在本门SYB网络课程中,设置了通知、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模块(见图1),可以课程的各类通知,教学课件,教学环节安排等方面信息,让学生了解教学安排和教学进度,为学生的预习提供参考,同时也能在师生之间有充分的信息对称,使学生能结合教学安排与自己的情况,为课程学习制订学习计划。
2.在线交流功能
可提供异步(讨论区)和同步(虚拟教室)等交流工具,以提高学习效果。本门SYB网络课程提供了协作虚拟课堂、自定义小组及讨论版等交流工具。
3.考核管理功能
主要包括通过录入原始试题资料生成试题库;创建学生答案的数据统计报告;对学生的作业、测试和考试等成绩进行综合加权计算,自动得到综合测试分数。本门SYB网络课程在教学效果模块设置了“我的成绩”功能。
4.系统管理功能
主要包括可方便注册或注销学生团体或个人的信息;通过自动设置讨论板、评定和其他内容区域可在不同学期循环使用课程;跟踪统计学生的学习进度、分数,生成统计报告。本门SYB网络课程通过控制面板的测验板块收集学生交流情况。利用题库管理器创建关于每期讨论的要点题库;利用测验管理器生成每节课的测验题目;定期利用在线成绩簿查看学生对于交流要点的掌握情况,并就有关情况进行反馈与交流。
三、SYB网络课程使用情况分析
1.使用对象
南通大学2011年SYB培训课程全体学员。
2.研究方式
通过对研究对象发放“Bb网络教学平台在SYB课程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总调查人数30人。随机选取5个学生针对Bb平台在SYB课程中的使用与评价进行了解。
3.研究结果
(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接受调查的30名学生中,19人为男性(63.33%),11人为女性(36.67%)。网络使用频率为66.67%学生每周上网4次以上,30%的学生每周上网1―3次,只有3.33%的学生几乎不上网。
(2)网络课程使用情况。被调查的30位学生中,有22位学生(73.33%)在SYB课程学习过程中使用过了Bb平台,8位学生(26.67%)没有使用Bb平台。对没有使用Bb平台的学生询问具体原因发现,有62.5%的学生因为学习习惯而不使用Bb平台,有37.5%的学生因为效果不大而未使用Bb平台。
(3)Bb平台使用需求分析。本研究将Bb平台10种主要功能请参与调查的同学按自己的需要程度排序,每位同学最多选3项,结果显示排序为:多媒体课件、通知公告、教学视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师信息、拓展资源、在线题库、电子邮件、在线聊天。
四、SYB网络课程使用体会
通过此次基于Bb网络教学平台的SYB课程的创建和使用,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SYB网络课程是创业教育与Bb平台的有效结合
高校创业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素质教育,其定位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具备敢于迎接挑战、坚毅果敢的创业精神,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SYB项目的引进和推广将帮助大学生创业者消除认识上的误区,确立正确的经营理念,给创业者以信心,帮助创业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网络教学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开创了新的教育与学习的环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Bb平台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习者创造出一种自主控制的学习环境,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缺陷,同时能够实现课程资源的网络共享,促进同行交流,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网络课程教学的关键点在于了解Bb平台
网络课程建设的第一步是认真分析课程特点。如SYB课程主要特点是互动教学,在于实现师生、生生的交互。为学生建立学缘关联也很重要,所以了解Bb平台提供的讨论区工具非常适合解决该问题。
3.网络课程建设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
建构主义思想已成为教学的主流思想,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逐步得到加强。网络课程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能够自主的利用网络资源和工具掌握所需知识。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的建设中来,更加高效地获取知识。
4.网络课程建设需要树立持久战意识
网络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建设与维护的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课程的建设,教学需求的变化,师生会发现很多新的问题,SYB培训学员的每日质量跟踪调查问卷和网上考核等可为今后课程的开设提供实证数据和参考意见。对于课程的使用会提出更多的要求。因此,课程的建设需要不断地重复“分析―建设―维护”的过程,不断完善网络课程的建设,才能保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满足师生对于网络课程的教学需求。否则,网络课程只能是一个静态的死网站,不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彦辉.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中国文化课程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169-170.
[2]曹福凯,沈宏,赵震红.利用BB平台搭建网络课程的思考[J].科技纵横,2009,(6):184-185.
[3]熊彦,陈怡.教学平台在地方高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皖西学院学报,2009,(25):32-34.
[4]胡万鹏,郑向颐.基于Bb网络教学平台的重点课程建设[J].嘉兴学院学报,2007,19,(6):125-128.
[5]何敏媚,洪宝林,曾光,满晓炜,洪学智.大学生BB平台应用情况分析―以卫生经济课程为例[J].中医教育ECM,2011,(5):40-42.
[6]李洪涛.基于教学管理平台的网络课程建设及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硕士学位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基金项目:
1.南通大学2010年度校级教学技术研究课题《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SYB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