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范文1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子,一般认为其研究方向主要为发现劳动关系,并揭示劳动经济发展规律。从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劳动经济学产生于资本主义形成初期,即劳资雇佣关系出现之后。[1]因为随着劳资雇佣关系的出现,各种劳工问题也逐渐产生。这些劳工问题加剧了社会矛盾,并促使研究劳动关系的学科出现。从19世纪中叶开始,劳动经济学逐渐从萌芽走向成型,许多有关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论著开始涌现出来,如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到了20世纪初,劳动经济学的专门论著产生,例如美国管理学家F.W.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S.布卢姆的《劳动经济学》等,这些论著的出现标志着劳动经济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同时与经济学有着一定的关联,它是指企业管理者运用一定的手段来科学、合理地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对企业管理者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它需要管理者拥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应用。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分为六个方面,在内容上,它将“以人为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是核心观念,在企业员工招聘、筛选、薪资、福利等问题上做出相关的管理。[2]
二、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从前文的论述可知,劳动经济学属于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范畴,而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领域的研究范畴,二者之间看起来并没有关联,但是在实际上,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具体而言,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但是同时又有一些差别。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劳资关系,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是雇佣关系,这两种关系在本质上都是属于劳动关系,因而说它们具有相似性。[3]但是在另一方面,劳动经济学中,劳资关系以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为研究对象,是对市场所做的一种调节,本身并不存在交易成本,且劳资关系表现为竞争关系;而人力资源管理中,雇佣关系是对企业相关管理层所做的协调,只要人力资源管理行为成立,那么交易成本就相应产生;同时,雇佣关系表现为合作关系。尽管劳资关系研究和雇佣关系研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二者在内容和目的上都趋向一致,二者都是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人力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要将二者联系起来,共同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就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到如今,已经趋向成熟,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方面的建设逐渐完善。然而,社会的发展速度远大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速度,在当今社会,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4]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必要对人力资源管理重新建构。下面笔者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剖析,探讨如何利用劳动经济学来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第一,在人才招聘和选拔环节运用劳动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首个环节就是员工招聘与选拔,作为管理工作的第一步,理所当然需要谨慎对待。在利润的驱使下,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更多的是考虑雇佣工人的成本,所以,在招聘和选拔员工时,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合理地雇佣员工,使员工的数量保持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又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对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招聘和选拔员工时,要充分应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与劳动资本的替代效应理论,合理规划企业招聘员工的数量,从而实现以最少的员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避免员工过剩的情况发生,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需要注意的是,短期之内,企业的资本投入难以做出改变,而劳动力的投入量则可以改变,所以,企业应当在劳动力的投入上做出适当的变通,当前所收获的经济效益超过了劳动力投资时,企业就要增加劳动力的投入量,从而使这些劳动力投入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5]
第二,在人才培训与储备环节运用劳动经济学理论。人才的培训工作与储备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员工初级阶段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节点。因此,在人才培训与储备环节运用劳动经济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具体内容的执行方面,将劳动经济学关于员工培训的量化与优化理论作为理论指导。一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对员工的职业培训要保持一定的强度和数量,从而保证员工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进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对员工的培训工作进行优化整合,使员工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获得有效的培训,减少无意义的、机械重复的培训内容。
第三,在人才的薪酬管理环节运用劳动经济学理论。薪酬对企业员工具有直接性的激烈作用,如果给予员工的薪酬是合理、得当的,那么企业员工将获得物质上的激励,进而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水平以及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对此,人力资源管理者要运用好劳动经济学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理论。
四、结语
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范文2
[关键词]生产函数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举国上下对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 “科教兴国”,就是一个佐证。 应当指出,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教育投入不是消费性投资,然而我们不少同志乃至许多领导同志仍然把教育投入看成是消费性的。究其原因,一是只注重教育的社会效益而忽视了教育的经济效益,二是教育经济效益的滞后性。由此看来,我们应当十分重视对教育经济效益的研究。
一、教育经济学历史渊源
研究教育经济效益的学科――教育经济学早已创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经济的重建和发展,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首要目标,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问题。通过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出重大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而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各国经济领域和教育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于是,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边缘学科应运而生。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人或国家的教育投入,通过人才的成长和促进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上世纪60年代,最早出现的教育经济学就是所谓的 “人力资本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西奥多•舒尔茨、加里•贝克尔等。这一理论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工资的影响。美国的弗•韦尔奇对美国农业的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不仅通过增加人的认知技能而提高生产率,而且通过人对资源分配能力的培养也提高了生产率。有人认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的教育经济学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达到高峰。当时 “要是没有一个经济学家从旁协助,任何自重的教育部长都不敢梦想去作出教育决策”。由此可见,人力资本理论作为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主流,对西方各国的经济增长及教育发展应该说起了促进作用,今后也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到了上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教育的不断扩展与普遍存在的经济不景气发生了尖锐矛盾,出现了“文凭膨胀”、“过量教育”、劳动生产率下降和青年严重失业等现象。在这种形势下,西方一部分教育经济学家便采用新的观点、方法和研究途径分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于是出现了“筛选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等新的理论,代表人物有迈克尔•史潘斯、莱斯特•思罗、P•多林格、M•皮奥星、塞缪尔•鲍尔斯、亨利•莱文等。“筛选理论”认为教育的主要经济价值就是对雇员进行筛选。“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教育对个人的经济价值不在于提高个人的认知技能,而在于它是确定一个人在哪一种劳动力市场中工作的一个决定因素。总之,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理论在许多方面与人力资本理论大相径庭。
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原苏联的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已经用的观点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从教育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关系入手,通过大量调查,用事实和计算论证了教育的经济意义,否定了把教育看作纯消费的传统观点。他从列宁格勒五万劳动者中抽到2602份比较完整的材料,从年龄、工龄、教育程度三方面分析他们对提高生产率的贡献。他的研究表明:年龄对生产的影响在早期起作用,但如果教育程度不高,到三、四十岁以后就开始下降,工龄也是如此。而教育程度的作用则比较持久,每增加一年教育水平比之每增加一年工龄,在生产上提高的单位要大2.6倍。他还用定量研究表明,教育付出的经费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要比一些建设 (例如筑路、发电站、水坝等)所花费用的收益的增长额多。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投资,是投资的最有效部门之一。
我国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1980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了教育经济学研究交流会。以后又多次举行了全国性或地区性学术讨论会,出版和翻译出版了若干论文集和专著,为建立、发展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教育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我国的教育经济学专著将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表述为: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及其规律。
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王梓坤院士在写给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的咨询报告《今日数学及其应用》中指出:“当代科技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定量化”,“精确的定量思维是对当代科技人员共同的要求。所谓定量思维是指人们从实际中提炼数学问题,抽象化为数学模型,用数学计算求出模型的解或近似解。然后回到现实中进行检验,必要时修改模型使之更切合实际。”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仅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而且在定量研究方面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用模型和数量化的结论来揭示教育经济效益和规律。
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中使用了教育的生产和成本函数,例如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现在,我们许多地方也时兴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计算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 (即科技进步的含量)。厉以宁对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分析教育与经济关系中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还有学者撰文指出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不符合我国国情。有人认为,从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来看,“数量统计”的方法目前仍处于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其作用的机制和过程相当复杂。寻找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较精确近似教育对经济作用的某种 “生产函数”或其它模型,应该作为教育经济学者的任务。我们认为数学模型的建立不是惟一的选择,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特别是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在教育经济学中大有用武之地。
我们应当承认教育对经济作用是宏观的,是通过众多受教育者在实践中作用的“汇总”。对于每一个人,这种作用或者收益是随机性的。正如同气体分子的运动一样,气体分子各自以极不相同的形式运动着,但总体上的体现是气体的温度。概率与数理统计正是以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为研究对象的数学学科。所谓统计规律性就是在大量观测、试验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因此,用概率统计方法来研究教育经济学问题是合适的。美国的马克•布劳格在 《我们的教育经济学正处在何种阶段》一文中虽然对“人力资本理论”持有不同看法,但还是承认在“平均”意义下收益和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承认教育与收益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方差关系”。这里的“平均”、“方差”、“相关关系”都是概率统计的概念。而且所谓的“相关关系”本来就是在布劳格特别强调的“平均”意义下的关系。
相关关系的产生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情形:第一,量间原本存在确定性关系,但在测量时有随机误差,于是测量结果得到的量之间呈现相关关系;第二,某些量间有因果关系,但是有影响的不止我们考察的这些量,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考虑我们所考察的量之外的量,于是我们考察的量间的关系呈相关关系;第三,有些量间表面上看来有一定的关系,但它们本身实际上受制于另外一些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是相关性的,从而我们所考察的这些量间的关系是相关性的。
从上面叙述可见,教育与经济增长、收益之间的关系应当属于后面两种情形。用相关分析和同归分析来研究教育经济学的问题是很合适的。
三、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下面我们用若干例子说明这种想法,看看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能够做些什么?能够得出什么结论?由于资料难寻,下面例子中数据的数量都太少,我们的讨论内容只能是提出若干思路,仅供进一步探讨的参考。
1.全员劳动生产率与科技人员比重的关系。
下表是上海经济区全员劳动生产率与科技人员比重的数据资料。朱钧侃 “定性”地发现了这两组数据的关系: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随着职工中科技人员的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两者增加量几乎成正比。通过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为R=0.9324,两者显著 (线性)相关 (临界值为0.7348)。利用同归分析方法可得如下称为同归方程的关系式:
Y=1387.67X+1076.48
其中,X表示科技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 (%),Y表示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单位:元)。经检验,同归效果显著。式中,X的系数 1387.67称为回归系数,加数1076.48称为同归常数。同归系数的意义可解释为:若科技人员增加一个百分点.则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增加1387.67元。换句话说,一万名职工中科技人员增加100人,则按 “平均”意义这一万名职工的产出就要增加13876700元。这说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确有显著的作用,在宏观意义下这种作用还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给予表达。
2.经济建没投入与教育部投入的比较。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58年至1988年的31年统计资料,研究国民收入与经济建设费投入及教育部支出关系,知道国民收入与后两者都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得到二元回归方程如下:
E=2.398F+43.620H+129.149
其中,E表示年国民收入 (单位:亿元),F表示年经济建没费 (单位:亿元),H表示教育部年支出 (单做:亿元),经检验,此同归方程效果显著。
此方程中F和H的系数 (同归系数)表明:年经济建没费增加一个单位可使国民收入增加2.398单位,年教育投入增加一个单位可使国民收入增加42.62单位。这种比较方法可以用于人力资本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或资金总额)两者的比较。由于以全国为研究对象,关系和机制比较复杂,我们认为可局限于某一个产业或一个行业,用抽样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有目标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更可靠。
3.不同学历相对经济效益的比较及其应用。
经考察、计算得知,全员劳动生产率与每万名职工拥有的本科毕业生数、专科毕业数、中专毕业数及每万名职工占有的资金投入总额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可建立如下的四元线性同归方程:
Y=4382.79+8.751X1+7.3412X2+3.4537X3+1.4077X4
其中:Y表示全员劳动生产率 (单位:元),X1、X2、X3分别表示每万名职工拥有的本科、专科、中专毕业生数,X4表示每万名职工占有的年资金投入额 (单位:万元/万人)。经检验,回归效果显著。X1、X2、X3三个量的同归系数可以作为不同学历职工的相对经济效益的一种象征。因为它们说明在万名职工中本科学历增加一个,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8.751元,这一万名职工的产出将增加87510元,而专科、中专学历者增加一个,万名职工产出的增加分别为73412元和34537元。我们曾经以此系数为基础,建立贡献函数,用于研究高校招生各层次的合理比例,以及高校招生数与中专招生数的合理比例。
参考文献:
[1]曾满超等译.《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教育经济学概论编写组.《教育经济学概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
[3]厉以宁.《教育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84.
[4]朱钧侃.《“苏南模式”与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道路》.江苏教育研究,1987,(5).
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范文3
人类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08页)。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随着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劳动过程的日益丰富,逐步深化而实现的。正由于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类十分重视对劳动问题的研究。来目社会的,自然的;主观的,客观的;以及物质的,精神的等各类问题始终伴随着劳动活动的全过程。尤其是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产生以后,劳动过程和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对劳动问题的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对劳动问题的研究,最初是从经济学角度加以研究的,以后又扩展到从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研究劳动间题,并从各自的学科中分离出来,综合而形成劳动科学体系。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劳动科学是以劳动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揭示劳动活动规律为任务,以提高劳动者地位、改善劳动条件、激发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为目的的学科。劳动科学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和一些边缘科学的有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劳动应用科学。
劳动科学体系中的各个学科,从不同侧面研究劳动间题。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劳动问题,就形成了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以劳动力和劳动关系为研究对象。由于劳动过程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因此,在劳动科学体系中,劳动经济学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劳动科学体系中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劳动科学是首先从劳动经济学的产生而形成的。早在18世纪,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就对劳动问题作了专门的研究,提出了劳动组织理论、维持生存的工资理论;”世纪又提出了市场法则的就业理论、福利国家理论、劳动管理理论,到本世纪初又提出了福利经济学理论、需求不足的就业理论等。经典学者也对劳动问题极为重视,马克思甚至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以劳动为研究的主体,应称为“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也可看到对劳动间题所作的一系列精辟论述。如关于劳动过程、工作日、分工与协作、劳动强度、就业、工资、社会保险等问题的论述。这些论述对劳动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劳动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本世纪20年代由美国一些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首先建立起来的。制度学派用工会和雇主组织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美国的劳动问题,他们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称为‘’劳动经济学”。4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发动了一次“劳动经济学革命”。把劳动力市场充实到劳动经济学中,从而丰富了劳动经济学对劳动问题的研究。60年代后,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大规模兴起,高质量劳动力供给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本学说也由此应运而生。人力资本理论被说成是“第二次劳动经济革命”。概而论之,以劳动活动中劳动力资源配置、运行及劳动关系发展规律为基础的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的基本理论;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市场;劳动就业和失业;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流动;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劳动问题。因此劳动经济学理论是劳动体制改革,制订劳动政策的理论依据。当然,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劳动问题的,还有劳动报酬学、劳动保障学、就业经济学、工资学、劳动力市场经济中、劳动经济史学等劳动经济学科。
劳动科学研究劳动间题,是以有劳动能力的人为中心展开的。对人自身的研究可一以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如从人的生理方面研究劳动问题,就形成了劳动生理学。劳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劳动过程中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学科。它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劳动一方面是体力的支出,一方面是智力的消耗.这一切都是以劳动者的生理状况为基础的.劳动生理学是劳动保护的理一沦依据。劳动生理学研究人的生理在劳动中的功能反映;劳动的消耗和劳动能力的恢复;劳动力的生理分析;劳动生理现象的技术测定等。劳动生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更好地掌握生理活动规律•发挥劳动者的劳动潜能.完善劳动组织,改进生产工具和操纵方法,减少劳动消耗、劳动疲劳和劳动事故,为提高劳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并科学地制订劳动保护措施。劳动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活动.其本身就包含(反映)了劳动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劳动者的心理活动过劳动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劳动者和劳动过程.这就形成了劳动心理学。人是一种社会性生物.在共同劳动中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
井以不同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及独特的思维、想象、情绪、情感等反映其需要、动机和行为。劳动心理学研究人的劳动活动的心理特点,研究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与生产资料、劳动环境以及劳动者相互之间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心理机制和心理活动规律。通过研究,可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人而异、审时度势,进行实效管理。使劳动管理带有明确的目标性和社会价值意义。狭义的劳动心理学包括人机工程学、工效学、工程心理学;广义的劳动心理学还包括职业心理学、人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
劳动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劳动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因此,还需要从社会的角度,用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劳动问题,这就形成了劳动社会学。劳动是人与自然的结合过程。劳动社会学认为一方面只有在劳动群体中与他人合作、互助,才能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人并不天生具备劳动所需的技能。因此劳动管理十分注重知识和实践,关心劳动者的社会化过程.充分体现不同角色的作用和集体智慧对劳动的意义。劳动社会学从劳动社会领域中社会条件及社会因素作用的一般规律及其机制中系统研究劳动者、劳动者行为、劳动关系、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劳动的社会变迁等问题。使劳动管理更具有价值观念、系统观念及可控性和有效性,并使劳动管理不仅仅作用于生产领域,而成为社会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任何社会进步都是以道德伦理为基础的。因此劳动者从事劳动活动,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相互发生关系,都需要有一定的道德的规范。这就需要从伦理学角度研究劳动者和劳动间题,由此从伦理学中分离出劳动伦理学。劳动伦理学系统地研究劳动活动中的道德现象,揭示劳动道德的本质、作用和发展的规律。劳动伦理学主要研究劳动过程中的道德理想、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行为、道德品质、道德教育、道德评价和道德控制等一系列劳动伦理问题。通过研究和操作,努力提高劳动者的伦理道德水平,使其树立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及事业心,协调人们与劳动环境的结合,协调劳动组织内的各种道德关系和各种劳动职能对劳动者道德建立、完善的作用和影响,使劳动效率稳步提高。
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要用伦理道德加以规范和调节,而且需要法律加以规范和调节。用法学研究劳动间题和劳动关系,这就是劳动法学。劳动法学是研究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学科。劳动法学要研究劳动法的起源和发展、劳动法的地位和作用、劳动法的本质、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就业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护法、工资法、职业培训法、劳动保险法、劳动争议法等各种法律规范。
劳动者在一生中会有生、老、病、死、伤、残等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风险,以及失业、丧失工作岗位的风险.这就需要建立社会保险,因此也就产生了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学研究社会保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及其产生、发展和基本原则。对劳动科学来讲,社会保障学更侧重研究劳动者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保险、伤残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及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等间题。从而通过具体操作,解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碍工作和生活的问题,切实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有效地促进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劳动过程和劳动关系需要组织和管理,这就形成了劳动管理学及相关的劳动组织学、劳动人事管理学、劳动统计学及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等。劳动管理学主要研究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有机结合、人员的培训考核和选拔奖惩、劳动定员定额、劳动报酬的确定和发放、劳动者素质和劳动力消耗的测定、劳动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应用等问题。以便采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激发劳动者的劳动潜力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美是人类生活所追求的境界之一劳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同样有美的要求,于是,劳动科学体系中出现了一门新兴学科,即劳动美学。劳动美学是研究劳动生产过程中人们审美规律的学科。劳动美学从形式上看,它包括劳动者一方和消费者一方;从内容上看,它涉及劳动过程、劳动工具、劳动环境和劳动产品;从研究方法上看,它采用主观审视法、客观标准法和时空推移法。因此,劳动美学的研究能使劳动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艺术性。并且直接指导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的愉快结合.使劳动过程更适合人的需要,使劳动产品扩大其使用价值的内涵与增加社会价值的意义。从而很好地树立企业形象,推进自我发展和社会评价,最终使劳动管理在劳动艺术和协调性基础上提高劳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劳动美学的研究和实践,劳动的物质属性与意识倾向性趋于和谐统一,劳动的主客体保持动态平衡和有序发展。从而达到劳动行为情感化,劳动环境审美化,劳动产品丰富化,劳动管理艺术化。
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范文4
1、纯理论的授课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政治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其内容理论性较强,很多部分都是以《资本论》有关理论为基础的,但由于授课对象都没有接触或系统学习过《资本论》,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便觉得该门课程学习起来没有意思,而且很多内容听不懂,进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如在讲述商品的劳动价值论时,马克思指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使用价值是外在的东西,学生还可以理解,但对于抽象劳动,即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价值却很难理解。价值是马克思用科学抽象力通过分析得到的商品的内在属性,从商品的外在表现根本看不出来。所以,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仅仅只讲理论,大部分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也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在课堂中展现丰富多彩的经济现象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古老的经济学。自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以来,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主要借助经济模型,通过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来解释现实存在的各种经济现象。如西方经济学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运用统计软件对一定时期内的产品需求量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进行分析,得出二者的相关关系。这样的分析方法简单明了,而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种实证分析的魅力就在于用具体的数字向人们解释丰富多彩的经济现象以及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态势,理解起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所以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成为经济学家们分析经济问题的重要方法。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其固有的纯理论分析方法无法向人们展示多彩的经济现象。其实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并不矛盾。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二者均有各自的优势,其研究方法完全可以相互借鉴。教师在讲授政治经济学时,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当地引入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方法来解释经济现象,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政治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多数内容是需要在了解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的,而不像数学等其他课程那样只要掌握公式、会举一反三就可以了。大学教师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一般都习惯于“上课讲课,下课走人”的上课模式,课下很少关注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布置作业的次数也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下课之后很少关注这门课程,更谈不上去主动学习了。这也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成绩及格率一直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造成每年考研学生政治经济学相关题目丢分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应当利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要求学生用理论分析身边发生的经济现象等。
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路
单一的、传统的、纯理论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下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综合运用于教学,目的是借助于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信息向学生展示出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手段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式,对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形成也有了自己的思考。笔者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适当采用“热点讨论+观点陈述+教师点评+撰写报告”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源于伦敦政治学院采取的“讲座+讨论”式教学方法,该方法的使用不但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我国一般的高校本科教育。所以笔者在此基础上,根据一般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热点讨论+观点陈述+教师点评+撰写报告”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求教师将近期发生的经济热点予以罗列,并提出相关问题留给学生讨论,学生在选题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之后形成本组观点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演示,演示结束之后由教师对各组观点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予以点评。最后各组学生根据教师点评和学生意见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专门讨论报告以书面的形式向教师提交。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身边的热点经济现象,增强学生看待经济问题的敏锐力。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建立教学视频、图片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了克服政治经济学课程理论性强、学起来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教师应当采用各种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存在很多与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有关的视频,如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播出的《汇率之路》,详细地说明了汇率的产生、换算以及在对外政策中的作用等等。在实践教学中,看完视频之后再讲“对外关系中的汇率、关税”那部分内容时,学生感觉很轻松,而且学习的兴趣也很高,甚至有些学生能针对视频和教材内容提出很多自己理解不透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当然一般视频都比较长,所以所有视频在课堂上播放显得很不实际,教师可以建立视频库,并将其放入课程建设的网站,在讲课堂内容之前可以提前布置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另外,对于有些不好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相关图片、Flas、漫画等作为辅助手段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内容通俗化,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一些案例分析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一般高等本科院校都将办学目的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在对阅读资料、实际案例通读的基础上,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分析其中暗含的理论,并对具体的经济现象作以解释,进而提出相关的解决方式。如可以对一定时期内的物价水平变化的具体数据予以罗列,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解释物价变动的原因,以及提出稳定物价的方式方法等。或者提供一种现实存在的经济现象,让学生根据相关理论做出判断并加以解释。
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范文5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重要应用最为普遍,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持,因此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大力引进经济学理论和相应地研究方法是适应时展的需要。本文就在现实的基础上应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人力资源规划分析、效益最优以及薪酬与激励机制,寻找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希望对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理论;经济效益
作为现代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其发展历史并不长,与经济学这种具有百年发历史的学科相比较现代很年轻,更不用说与哲学、数学、物理学等这些古老的学科相比了。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各个相关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如此,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相关理论,经济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辐射作用,为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经济学理论支持。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早在十八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过系统阐述,他的《国富论》是最早的记载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的著作。现代的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重新解释,即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将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让他们尽可能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并做到各司其职,以求将人力和物力资源分配做到最优化,为企业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管理人员还要通过相应地培训、训导等方式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保持工作的高效性,并达到高质量的完成组织任务的目的。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与范畴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人事部的主要工作,涵盖的基本任务主要有对本单位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为企业招聘高素质人才,充实现有的人才梯队,并为企业从业人员创造平等的升职机会和提供相应的薪金、奖励等。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企业管理者关心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的深入挖掘上,并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实现了人力资源职能的巨大转变。时至今日,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范畴已经相当广泛,从相关理论知识的关联程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涉及的知识范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对象就是人,实现人才的各尽其能需要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因此心理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涉及范畴;人力资源管理不可避免的面对复杂的管理问题,因而又涉及到管理学;任何经济管理活动都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以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是现代市场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又涉及到经济学和法学的相关知识。
二、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劳动力市场信息指导人力资源规划和分析
人力资源的核心内容就是为企业提供适当数量、质量和结构的人才储备。在现代经济体制更加开放、市场经济更加繁荣的情况下,影响劳动力供求的因素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经理人员只有明确把握准确的市场信息和社会人才储备情况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管理。因此可以说,劳动力市场信息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主要的参考依据,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达到完美的地步,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甚至劳动力市场信息会引导管理者做出作错误的决定,会存在逆向选择的情况,这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二)平等就业机会原则与效益最优原则
平等就业机会原则就是指各个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应该本着平等、透明和公开的原则,通过设置严格的招聘环节为求职者提供平等的待遇,保障求职者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公平的选才需要严格的监督制度作为保证,严厉杜绝和金钱交易的情况发生,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并保证为组织招聘到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另外,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以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保证了人才的公平竞争才能为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注意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完全等同于社会利益,有时候两者之间更是一种相互矛盾的关系,因此企业应该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在完成制定的盈利目标之后尽可能的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三)员工的升职和薪资奖励
任何一个经济效益良好的单位都具备完善的员工晋升机制,并会对其中表现优异者给与一定的名誉或是物质奖励。当企业的相关职位出现空缺时,应该从下级单位中筛选出符合相关标准的人员来填补空缺的岗位,且在筛选过程中应该注重选择能力、资历、经验等最符合岗位需求的人员,因为企业管理者是通过对别人的任免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各级人员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恰当的选人、用人是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关键。另外应该考虑到不同时期的人力资源结构和创造力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适时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管理。
三、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当今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企业管理者应该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改善传统的人力资源分析和配置方式,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并通过完善现有的员工晋升机制和奖罚机制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作者:陈禹 单位: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吴晓荣,王少东,贾虎.基于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企业经济,2011
[2]刘伽伽.产权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
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范文6
【关键词】最低工资标准;调节机制;动态化;意义
1.国内外最低工资标准研究现状述评
1.1 在国外,从1938年美国联邦有关最低工资的法规颁布实施以来,一直存在着劳动经济学和劳动立法的争论。争论的中心议题是最低工资制度的就业效应。反对者认为具有负影响;而支持最低工资立法的学者证明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不一定就是就业破坏,最低工资的提高带来的正面影响超过了其负面影响。
在各国政府都普遍立法,但在权威性的劳动经济学著作和教材中却普遍反对。他们认为对工资报酬实行最低限价虽然旨在减轻贫困和实现公平的劳动收入标准,但这种帮助穷人的干预是以价格管制并用法律手段来强制规定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工资标准实现的,故其效果未必符合其立法的初衷。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克拉克(J·Clark)的边际生产力理论。明塞尔(J·Mincer)是第一位使用简单而易于操作的经济学模型来系统解释劳动力市场行为的经济学家,他区分了工资增长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并将之应用于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研究,他还关注劳动流动现象。
不少国外的劳动经济学家还从经验和实证的角度,对最低工资制度进行了大量统计分析,以求失业效应。他们进而认为,实施最低工资之后,会使得未就业的青年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有时也包括一些妇女及有色人种的劳动者。
1.2 在我国,1993年最低工资实施,1994年《劳动法》更明确规定了实行最低工资制度,2004年我国政府又进一步修订。全国各地也按照规定提出并提高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在国内有相当部分的学者实质上也是反对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代表性的官员、学者有:张五常认为最低工资结果使得下层工人找不到工作;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只上不下,降低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薛兆丰认为最低工资法不可取,“最低”的规定是多余的。卢光霖说“政府要改变职能,最低工资标准就别再搞了,更多人有份工才最重要。”最低薪水应由市场决定。人保部也表示(2008)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支持者有:李守镇认为企业经营者应该从长计议,集中精力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品种、调动职工积极性,不要总在职工的劳动报酬上打主意;郭军:取消最低工资是一种倒退;马光远:最低工资标准恰是经济复苏之必需。刘植荣认为85%的人应该涨工资。
反对者和支持者理论上莫衷一是,他们运用了不同的理论得出了不同的甚至相悖的结论。因而国内学者更多地转向了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实证研究。
在这些实证研究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全国范围为研究对象,一类是以地区为研究对象。以全国范围为研究对象有:李晓芳(2006)分析出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有正影响。罗小兰(2007)分析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发现最低工资的增加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区间。张凌( 2006)研究最低工资对青少年就业的影响。石娟( 2009)研究最低工资对我国就业总水平的影响,也分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地区不同的区域就业效应;以地区为研究对象的有:韩兆洲等(2007)分析了深圳市的最低工资,发现在当前水平上,最低工资标准的适当提高不会对失业产生显著影响。王梅(2008)基于深圳市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提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将加大劳动力的转移,并没有导致就业量下降。周培煌等(2009)指出最低工资每上升10个百分点,将导致广东制造业就业下降6.64个百分点,具有较强的负就业效应。傅端香、石美遐(2009)对北京市就业效应进行研究。陈叶等对南京进行分析。韩兆洲等对“广东省最低工资调查研究”。罗小兰(2007)分析上海市最低工资水平提高与农民工就业之间存在正影响关系。韩琳,吴忠(2008)仅仅分析研究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对上海最低工资调整的影响。
综述,在理论上,反对者所运用是西方经济学的工资理论,脱离了中国国情。纵观他们的建议,其基本思想就是在金融危机的特别时期,通过压缩劳动者的薪酬待遇和福利,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减少企业倒闭的风险。有的经济学家在工资收入提高与扩大就业的相关分析中,根本不考虑宏观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变化情况,就判定工资的上涨会减少就业岗位的需求;而支持者的观点中往往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理论的论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上,主要是从全国到区域,而且区域实证分析偏重短期效应,引用的数据局限于某一经济周期,故得出不同的甚至相悖的结论。研究上海最低工资标准调节机制比较少,而且基本上是短期效应,缺乏不同经济周期的长期动态研究。
2.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动态化长效机制的意义
2.1 理论意义:我们以上海作为研究对象,以工资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理论,以Dickens,Machin,Manning的理论模型为基础,从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的角度出发,运用经济长周期理论分析上海最低工资标准的内涵和特点以及最低工资变动的情况,政府对最低工资的政策倾斜。工资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相结合,是对工资分配理论的发展。
上海劳动力市场主要是以劳动力市场垄断竞争为条件的,我们从理论上分析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企业就业水平可能产生长期影响,具有理论意义。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以劳动力市场垄断竞争为条件,我们分析最低工资标准的动态影响因素:CPI、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海市低保替代率、各个行业、工种的劳动质量和劳动强度不同,形成劳动力价值的差异性。
这些因素在经济不同周期对最低工资标准影响程度不同,贡献率不同。
2.2 实践意义:最低工资标准问题不单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政治问题。为了创建和谐社会,使低层劳动者也能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过上有尊严而体面的生活,我们提出建立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动态化长效调节机制,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1)提高上海最低工资标准。(2)改革与最低工资标准政策相关的现行低保设计等。(3)提高最低工资标准。(4)改革与最低工资标准政策相关的现行低保设计。(5)加强政府对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市场价格信息的公布和指导。(6)改进地方政绩评价体系,将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绩效纳入到地方政府的评价体系。
3.研究方法: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
3.1 理论研究
我们以的工资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和上海的特色,基于经济周期和工资理论相结合,研究建立上海最低工资标准动态化长效调节机制的理论意义。西方经济学是建立在分析发达国家基础上的最低工资制度,是以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和买方独家垄断劳动力市场为假设条件的,而且对最低工资是短期影响。在研究中国问题时这两个假设条件都不适合。在我国和上海的劳动力供给市场,是以劳动力市场垄断竞争作为假设条件的。我们从理论上分析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企业成本和企业就业水平可能产生长期影响。
3.2 实证分析
做实证研究前,我们运用计量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独立性检验,目的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对18年来大量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将六种影响因素引入回归方程,做线性假设的显著性检验,找出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性因素及其影响效果。
在数理统计方法中我们主要采用Lognormal模型拟合(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拟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我们对不同模型进行拟合度分析评价,确定最佳的拟合模型,建立适合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动态化调节模型和上海最低工资标准动态化长效调节机制。
调查方法:我们首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然后再进行分层抽样调查运用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考察最低工资标准变动以及对上海就业的总体影响以及对不同行业的就业影响。
另外,我们考虑到并非所有因素都是线性的可能性,有必要先进行线性处理然后再进行线性分析,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1]明塞尔(J.Mincer).劳动供给研究[M].张凤林,等,译.北京:中国经济版,2001.
[2]韩兆洲,等.最低工资、劳动力供给与失业[J].暨南学报,2007(1):38-44.
[3]马克思.雇用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皮埃尔.卡赫克.劳动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刘植荣.世界工资研究报..
[6]韩兆洲,等.我国最低工资统计测算模型研究[J].统计研究,2007(8):36-4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2004:《最低工资规定》.
[8]石娟.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基于全国和地区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31,12:8-11.
[9]韩兆洲,等.劳动工资与社会保障——广东最低工资调研与统计测算模型研究[J].经济科学,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