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心理学的概念

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1

新课改小学教育基础教育小学生处于思想教育启蒙阶段,小学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课标改革推行以来,冲击了传统的小学基础教育,小学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新课改理念下进行小学基础教育是当前小学教育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分析

要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关键。

1.新课改理念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上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贯穿整个新课程改革的始终。新课改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颠覆了教育思想的习惯性思维,代表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使得我国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成为可能。

2.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地表述了本次课改的具体目标: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三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在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的基础上,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

改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灌输,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普遍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学生个体能力的发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基础教育教师而言,应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实现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

2.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

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小学基础教育教师而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进行分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区别对待,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作业设计的坡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趣化教材,活用教材。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多样地采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此同时,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可以鼓励小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让抽象化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生活知识,更易于小学生理解。

3.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对于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也至关重要。在小学基础教育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必然趋势。对小学基础教育而言,通过科学技术推进现代化教学是小学教育的有效举措,是教学手段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的表现。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教育教学,小学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方式传达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无疑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教学内容。对小学教师而言,应结合小学基础教育的教材内容,制作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多媒体课件,以便在课堂教学中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

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基础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学校评价改革,是学生发展的力量源泉。就目前而言,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教学评价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片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评价方式还客观存在。为此,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评价,要把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从片面注重学习成绩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主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综合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工作,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教学评价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小学基础教育应深入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不断探索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促进小学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彩虹.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

\[2\]李瑞芹.小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3\]隋娟.浅谈小学课堂教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培养\[J\].商业文化,2010,(10).

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积极心理;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23-02

一、引言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基础上,经由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的综合。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推进,为了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众多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纷纷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类课程的开设、心理讲座、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在其中,相对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课程教学有着受众面广、效率高等优势,已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主阵地。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在减少心理疾患发生、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诸如理念错位、价值取向偏差和实施滞后等很多问题。有研究发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同时最令大学生不满意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这一调查结果非常值得深思,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了基本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存在教育目标偏离、教育内容贫乏、教育形式单调等问题,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或问题,忽略了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于上世纪末兴起于美国,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之一。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仅对损失、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而是应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进行研究。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对社会的许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教育领域中,众多学者也开展了众多讨论,其中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最为突出[2]。所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针对偏重于面向少数问题学生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华的基础上,将研究和教育重心确立为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方面,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重点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3]。简言之,就是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积极的内容和途径、积极的过程和反馈塑造积极的人格,为和谐社会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

三、积极心理理念的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分析

为达到提高课程效率的目的,应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设计。笔者以积极心理理念为指导,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以及教学实践,进行以下探讨。

1.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目标。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两个相互衔接的基本目标:一是促进学生积极适应,维护心理健康;二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素质教育认为应该着重培养人内在的、积极的心理机能和人格塑造。相对于关注问题的传统模式,积极心理理念的心理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和挖掘潜能。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格不仅可以消除消极人格的不良影响,还能够促进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维护身心健康。学校心理素质教育课的培养目标应回归到本原,教师应围绕着学生积极品质的建构,不断寻找和创设增强学生积极行为的课堂环境,关注个体内在体验满意等主观感受和自我的积极面,关注当前幸福感和对未来的乐观与希望,关注个体积极独特的个性,并且促使个体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4]。

2.选择满足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塑造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学内容。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单指没有心理疾病,还包括独立自主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好的社会功能等。具体来说,包括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自我认知和管理的能力、自信心、自制力、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真诚、正直、仗义、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需要针对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来进行。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类的课程,但其教学内容因学校不同而存在差异,有学者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生最需要讲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依次为: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职业生涯规划、人格心理、生命教育、学习心理、性心理、身体健康、与社会需要相关的知识、与个人需要相关的知识。另外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需要“人际交往”、“情绪调节”的知识最为强烈,其次为“学习方面”和“自我意识方面”。可见,学生最为需要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人际关系、情绪调节和自我等方面,因此,这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能更加有效、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的内容都应列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5]。

3.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情景体验、活动参与是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之一,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体验,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发展的积极主动性,以达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传统说教的弊端的目的。实践证明,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组织和方法上的最佳选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案例式体验教学、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团体活动式体验教学,都是学生普遍喜欢的形式。通过这些具体形式,学生可以开展互动、自我探讨和尝试改变,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获得情绪体验和认知理解,主动获得开放的、情感的幸福体验,维护心理健康。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还经常采用榜样示范式法、调查访谈法、心理测验法、辩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4.重视教学效果的反思总结,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其成效主要体现为通过发展化解问题,如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心理免疫力的提高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差异,其教学效果的评估也应有所不同。然而,传统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往往采用诸如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学生参加了多少活动或考试得了多少分数等流于表面的方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发展性、形成性评价,因此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总结与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积极取向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应关注的是讲授的内容是否能为学生所掌握并对他们有所帮助,学生所学的东西是否能有效内化其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其自我成长能力的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体验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教学中的关键。活动结束后,还可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和经验分享,促使学生整合自我和他人体验,从而提升认识的高度。此外,适当的心理作业和行为实践可达到对课程教学成果的巩固与拓展。

参考文献:

[1]柳友荣,吴桂翎.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2):83-85.

[2]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6.

[3]李萌,张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8,(7):93-96.

[4]孟万金,王新波,张冲.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J].中国特殊教育,2011:(8).

[5]薛香,俞暄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1,(27):129-131.

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提高;数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167-0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几点:

一 要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活动,教师必须认真改进教学方法。

1.重视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学好数学必须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和应用,亲身感受身边的数学,进而促进数学的教学。

2.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从阅读开始。在初步养成看书习惯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数学课外材料,组织课外活动进行学习交流。

3.教学手段要现代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图文的教学内容,使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教学过程。

4.要建立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思维方法是人类数学长期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教学中应重点提炼方法,形成观点,使数学教学简单化,使学生学以致用。

5.要培养学生创造力。要让学生有创造精神,教师首先要施以创造性的教育,在课堂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利用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 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目前,在数学的教学中,“教与学分离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与学分离现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教与学分离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汲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

三 加强对后进生辅导

后进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客观因素除学生自身的生理和智力有缺陷外,还有在心理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没及时解决等方面。但是,要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教师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1.关心爱护后进生,激励后进生“想学”的愿望。在日常生活中和教学活动中,对后进生都要格外关心爱护,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困难,不失时机地激励他们产生“想学”的强烈愿望。比如:多找后进生谈心、编座位照顾后进生、上课要多提问后进生、耐心回答后进生的提问、当面批改差生的作业、采取“一帮一”的活动、多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等措施,这样就能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2.在讲新课时,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让后进生也能跨进新知识的门槛,让后进生感到自己能学,学起来不会吃力。在给学生上新课时,把知识的“度 ”放缓一些,对知识点少发挥、少加深,让后进生理解新课的内容并掌握教学的重难点。在练习中补充一些综合性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吃“饱”,而对后进生不作要求。对有的知识点,也可以放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中加深和拓展。后进生是班集体的组成部分,教学效果应当追求全班的整体效果。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勉强赶速度,而是做到照顾后进生,想方设法把难的东西变得容易一些,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一些,使他们感到易学,容易接受。例如:在讲重点内容时,我切实做到放慢速度,并尽可能重复一、二次;在要后进生回答问题前,让他们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诱导他们积极思维,让他们真正地掌握有关知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4

一、透视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1、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人们一致认为,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民族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因而民族学研究者将民族心理学视为民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研究者也将其归属于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不同的学科所属使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颇为不同。

民族学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在过去一段时间中曾将重心放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上,他们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进行了多种多样的阐释,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这一时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这两个概念的分辩与讨论,也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由于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民族研究者已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对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无异议,但对民族心理的具体解释却各不相同。比如,李静提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诠释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民族群体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及其历程,与民族有关的心理问题及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体其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各个民族心理规律的揭示,对其心理模式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等的研究,进而研究各民族相同或相异的心理模式及其发展演变…。而徐黎丽认为,民族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就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民族心理产生发展的生理基础。

相较民族学界的解释,张世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解释更具有心理学意味。他认为:“民族心理学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研究不同文化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各民族的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和民族的社会心理等基本内容A_。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4(58)。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而民族心理是由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认知、思维、气质、性格等;民族心理状态包括民族价值观念、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民族自我意识则包括民族认同、自豪感、自信心等。

上述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差异,在实际研究中表现为:“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12™。然而,民族学研究者的宏观性研究与心理学研究者的微观性研究并不存在一种的相互补充关系,它们独自为阵,并不能实现民族心理学的完善建构及发展。

2、研究对象的剖析一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可以看到以往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

其一,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层面。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等,是个体心理的研究内容。普通心理学以个体心理为主要内容。仅只在各种心理现象前加上“民族”二字,只能表明研究样本具有“民族”这一属性(这一属性在我国还特指“少数民族”。说明民族心理学是对某一或某几个、甚至是所有人们现在能确定的民族的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的研究,即对民族的一般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如前所述,一些研究者就明显把民族心理学划为普通心理学的范畴,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意志等等。

其二,社会心理层面。将社会心理层面的心理现象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并不多。张世富在其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一书中,曾明确提出社会心理也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2005年他指出,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性格、民族品德、民族气质等,这些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我国的学者大多持这一看法,即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进行研究,特别要研究那些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产发展、生活提高、智力开发、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民族心理现象,才能充分发挥民族心理学所特有的价值。

   民族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群体,如根据年龄、性别、血亲、职业、宗教、阶级或阶层、文化等特点构成的群体除了具有本民族的共同心理,还具有该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因此研究民族内部各个群体的心理现象,是十分必要的王昕亮对1997年到2002年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计量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人格特质占19.8%,儿童智力占9.9%,学习心理8.0%心理健康30.2%,双语教育18.5%,社会心理8.0%,其它内容(包括心理测量、审美心理、宗教心理、文化心理等等)占5.6%丨7丨<1>10)而在统计的所有研究中学生是被试群体的绝对主体,学生占被试总数的97.2%,其他人群仅占2.8%7丨(13)。所有内容中,仅占8%的社会心理研究,及其97.2%学生被试的数据已明确的说明:当前我国民族心理学在实践中的研究样本单一、内容庞杂,并没有形成该学科的独特的主体研究对象。

上述分析可见,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界定并不清晰,未能明确的给研究者们指明主要方向。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其主要内容和重点究竟是通过对民族群体的研究而得出的各种民族个体的一般心理现象的研究呢?还是在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社会环境层面上,对各民族群体和个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研究?还是如前文所述,只要是与心理学有关的,挂有“民族”二字,或研究样本是“少数民族”即可?

二、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1、民族心理学的概念

我国学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的不清晰,和民族心理学概念的翻译及对概念的定义不明有关。中国的心理学是舶来品,民族心理学也不例外。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是我国学界认为最重要的民族心理学著作。然而,冯特著作的英译名称是“TheElementofFolkPsychology”,涉及的内容有原始人、图腾制度、英雄与神的时代、人性的发展。冯特将这些内容的分析看作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历史。张世富曾指出:“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应称作《民俗心理学》,冯特原来称其为Folkpsychology就是民俗心理学,冯特的《民族心理学》这一书名虽译的不够准确,但沿用至今不见有什么异议,该书的内容虽以民俗为主,但研究的是民族的、部族的民俗,所以仍属于民族心理学的范畴,故称之为《民族心理学》也不是没根据的”。由于冯特所做的民俗分析是对民族的、部族的民俗分析,所以被我国研究者接受为民族心理学。这显然是需要纠正的观念,国外对民俗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是有明显差异的。最早使用民俗心理学(Folkpsychology)的心理学家WilhelmWundt在1916年认为民俗心理学的目的是在民族学所提供的事实基础上,针对原始人的思想、信仰及行动从事心理学的解释,而近期的学者认为民俗心理学指一种采取当地民众习用之本土性名词、概念及思想的心理学。从上述我国学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来看,显然不是指民俗心理学,因而,他们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的界定也非民俗心理。既然如此,以冯特的民俗心理研究的体系、理论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显然是有偏差的。与民族心理学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是文化心理学(Cul¬turalpsychology),但文化心理学所研究的是文化传统与社会实务如何调节、表现及转变人心。中国民族心理学并未在实质上与民俗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分开,而是混在一起。如果民族心理学要发展,势必要与其他相关学科区分开来,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

2、族群社会心理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族群心理与民族心理

族群范畴的心理比民族范畴的心理更准确地反映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庄孔韶在其主编的《人类学通论》中认为:族群(ethnicgroup)是人们在交往和参照对比过程中自认为和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和世系,从而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畴。在概念上,族群与民族是有一定区别的。与族群不同,民族(nation或nationality)不仅是一种人群范畴,而且还是一种人们共同体。它一般指那些有自治要求,已被政治疆域化或正在追求政治疆界化的族群,而族群的政治疆界化则往往要以一定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社会经济联系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具有共同地域和社会经济联系的族群都会要求政治上的疆界化。而一个散居的、缺乏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族群,也可能去寻找一块地域,创建共同的经济生活,使自己得到政治疆界化,成为一个民族。“族群”可以概称、囊括“民族’,也可以用它来区分民族内部的不同支系,但很难用民族来囊括族群。比如,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被称为“ethnicChinese”,但不能统称为“Chinesenation”,否则会引起纷争。在我国,对族群与民族的概念并不加以区别,但通过民族识别的56种民族中,汉族就明显没有自治区域的概念,而且我国目前还有很多有待识别民族成分的、明显有别于其它民族的人群体,如西藏的僵人、云南的苦聪人等等。仅以“民族”范畴的心理为研究对象,会使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已被识别的少数民族上,而忽视许多未被标识民族身份的族群或未获得政治疆界化的族群。以族群心理作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更为合理,认识这一问题,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是重要的。

(2)族群社会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由于人具有社会性,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是紧密相连的,个体心理也具有社会性。虽然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沿着个体心理水平与群体心理水平两条路线展开,但应当明确的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不是族群的一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而是研究在具体的人际互动和社会情境的影响下的族群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过程和机制,即社会心理层面的族群心理。

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体育心理学;学科定位;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4-0059-04

体育心理学是我国发展较早的体育学科之一。早在1942年,萧忠国和吴文忠就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心理学编译作。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心理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关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一学科也成为体育专业教育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由于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含混、概念模糊,致使体育心理学课程在不同体育专业教育中的差异性体现得并不明显,有的甚至在不同的专业教育中使用同一种体育心理学教材。

学科定位与课程改革存在一种相互依赖、互相支持的关系。学科定位是根,课程改革为末。学科定位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起点,课程改革是对学科定位的诠释和反映。学科定位与课程改革的内在关联,决定了课程改革必须以认识学科属性为根本出发点。本文从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谈起,在此基础上探究体育心理学的课程改革,从而使体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建立在牢固的学科基础之上。

1 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实践形式的分野日益突出,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三足鼎立的态势逐步形成。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这3种体育实践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与之相适应,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3门学科的分离与独立发展,也大势所趋。这正如学者们指出的那样:“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更为明确。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即大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感受和体验。”这里的“体育心理学”是“小体育心理学”的概念,大致相当于身体教育心理学;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或称健身)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其研究对象比“健身休闲心理学”狭窄。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体育的诉求,除了增强体质的需要外,休闲娱乐已成为大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动力,休闲娱乐体育成为锻炼外,大众体育另一种新兴的体育形式。因此,研究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感受和体验,除了锻炼心理学外,还包括休闲心理理论与实践,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健身休闲心理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除了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具体的研究内容外,还要有特定的研究方法。马启伟和张力为曾经指出:“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上不可能超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围,不过是在实际应用的操作过程中有些不同特点,但无本质的区别。”可见,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它的母学科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在学术界,人们通常把体育心理学界定于“科学”和“应用科学”之下。如祝蓓里等人认为,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包括身体教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专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启伟、张力为认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应用科学。不管是“科学”和“应用科学”,都不是体育心理学最临近的属概念,都显得比较宽泛。体育心理学是体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体育心理学的交叉性决定了体育心理学属概念的两重性:第一,相对于心理学而言,体育心理学是应用性分支学科;第二,相对于体育学而言,体育心理学是基础性学科。体育心理学是母学科心理学联系体育学的媒介,它既可以为体育学发展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科学基础和基本原理,又可以为一般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材料和应用基地。

综上所述,体育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用学科和体育学基础学科,具体包括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

2 体育心理学课程的改革方向

2.1 按专业需求编写教材满足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统计显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包括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6个专业,分别分布于248、60、143、25、3、34所高等学校中。在本科专业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是体育本科专业中分布最为广泛的3个专业,且这3个专业都针对具体的体育实践;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体育表现形式,可以被包含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活动中,且专业覆盖面小;运动人体科学及运动康复与健康是体育基础学科,与前几个专业不在同一层次上,且专业覆盖面小。因此,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实质上只应设置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3个专业。然而,由于“体育教育”一词使用的逻辑错误,“运动训练”一词内涵的相对狭隘,以及表示体育工作领域的概念――“社会体育”与其它2个专业在分类学上的逻辑错误,这3个专业还需逐步规范为身体教育专业、运动竞技专业、健身休闲专业。

身体教育专业以培养能够胜任身体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运动竞技专业以培养能够胜任运动竞技、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健身休闲专业以培养能够在大众体育领域里从事健身休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技术指导、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3个本科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需求,要求不同的知识体系与之相适应。

体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科学基础,研究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形成了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3个分支学科。这3个分支学科为学生未来从事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工作提供心理学知识与指导,分别成为身体教育专业、运动竞技专业和健身休闲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体育心理学3个分支学科对体育实践的适应性发展,要求在专业教育中联系不同的专业实际使用不同的教材,从而使体育心理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发挥得更充分。鉴于此,原有《体育心理学》教材的呈现形式和课程内容都要做一些调整。

(1)《体育心理学》教材不再使用,针对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3个不同专业,使用“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3种教材。

(2)“身体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

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掌握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设计等的心理学依据,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帮助所教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因此,“身体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包括体育教学心理、体育学习心理、运动技能学习、体育心理健康和团体游戏心理等方面。在以往的体育心理学教材中,比较重视体育学习心理,而体育教学心理、团体游戏心理和体育心理健康所占篇幅相当少。例如,在晋通高校“九五”国家重点教材《体育心理学》中,共11章,除1章绪论外,10章中有6章关于学生学习的内容,关于体育教学心理、团体活动心理、体育心理健康仅各占1章。在由季浏主编的“十五”《体育心理学》规划教材中,这一状况仍没有多大改变。目前,颜军和邵伟德已经出版了《体育教学心理学》著作,对体育教学心理做了积极性探索,可补充到身体教育心理学教材中。体育心理健康方面的教材内容还需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本土化。此外,李莱的《团体游戏心理学》可以为身体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建设提供参考和补充。总的来说,“身体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但仍需进一步规范与完善。

(3)“运动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掌握运动员的心理诊断与选材、心理技能训练、心理咨询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因此,“运动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包括心理诊断与选材、心理技能训练、运动竞赛心理等。目前,“运动心理学”是发展较为成熟的学科,其分支学科现出端倪,如运动训练心理学、运动竞赛心理学、教练员心理学、运动员心理学等,为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4)“健身休闲心理学”应包括健身心理学和休闲心理学2个领域。目前,健身休闲心理学发展还不够成熟,有关健身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但休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较少。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体育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健身休闲心理学应以“健身心理学”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充实新近的研究成果。“健身休闲心理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应包括影响个体参与健身和休闲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健身和休闲对健身者的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等。

2.2 重视实验课程改革

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应用性是体育心理学最基本的学科特性。体育心理学的应用性。要求我们不止于学习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将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体育实践中,以解释体育实践中的心理现象、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从而为体育实践科学有效地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这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过程,就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实验是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走入科学殿堂的重要依据,是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在“九五”、“十五”等已有的各版本《体育心理学》教材中,大都对实验内容未作安排,相关介绍有的作为辅助内容出现,有的简单呈现在研究方法的内容中。在组织形式上,大都由实验员先准备、调试好实验仪器,教师再给学生讲解实验内容、目的、材料、程序等,最后让学生按计划被动地进行。季浏依据“十一五”《体育心理学》教材体系,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身体教育专业主干课配套教材《体育心理学测量与评价》,选编了10个心理实验和27个心理问卷(量表),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但实验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基本知识和加强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开展实验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学过的心理学理论原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操作方法和步骤,甚至把自己在实践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实验课题。在体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内,实验运动心理学对于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而言,具有基础性地位,因此,可开设“实验体育心理学”课程。

2.3 心理学理论在体育领域的“软着陆”

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体育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心理学与体育学的结合有两种形式:一是心理学以长驱直入之势进入体育学领域,将心理学强硬地套在体育学之上,称之为“硬着落”;二是心理学在与体育学的长期作用中,不断调适、变通、跟进、完善,使其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发展,从而推进心理学与体育学的结合,称之为“软着陆”。“硬着陆”在学科发展之初较短的时间内能产生很高的效率和很好的作用,但在学科深入发展之时会因其“生搬硬套”和“消化不良”影响学科的发展。“软着陆”在学科发展之初效果不明显,因为它要经历长时间的磨合而在短时间内难以奏效,但也因为其长期磨合而使新兴学科具有较强适应性、应用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体育实践的发展,体育心理学的分化之势越来越明显。但从当前体育心理学的教材建设来看,还存在许多“生搬硬套”和“消化不良”的现象,心理学的痕迹比较严重,体育学的特色明显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当前的体育心理学教材中既有身体教育的心理学问题,也有运动竞技、健身休闲的心理学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对体育种种形式和现象的特殊性认识不清,从而使心理学理论含混地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各种实践形式中。

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6

本土心理学以关注人与社会的内在关联为突出特征,兴起于对西方主流心理学话语霸权的反抗,试图恢复本土民众在心理学领域中的话语权力,预示着西方心理学在心理学舞台上一枝独秀的格局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作为对西方心理学的一种超越,本土心理学从将被试由西方人换作本土民众80年代初起,历经对西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反思与批判,再到今天试图建立科学本土心理学的努力,它走过了一条从质疑、反思到求索的艰辛征程。如果以1981年希勒斯和洛克共同主编《本土心理学一自我人类学》出版为其诞生主要标志,则从其萌芽到如今20余年曲折发展的历程,今天的本土心理学研究依然处于带有盲目性、多样性和尝试性的“失去规范阶段。

当前的心理学研究正在实现着两种转变:一是研究对象的转变,也即研究内容的转换,将心理学研究对象从西方心理学脱离于文化的心理现象转换成根基于文化的心理生活,使心理学研究过程与结果的解释更具有文化性;二是研究方式的转换,即试图突破西方心理学实证中心论限制,倾向于以多元方法达于对心理生活的解释和构筑。这也是本土心理学得以兴起并得以发展的根本。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可以衍生出众多的概念和理论,也即事关心理学发展的理念问题。但是,本土心理学的某些概念和理论在研究和发展中还很混乱,在理学在谋求与西方主流心理学对话中失去自信。这是关系到本土心理学的未来以及本土心理学能为整个心理学做出怎样的贡献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本文旨在理清本土心理学研究中某些理念,重新界定和阐释几个相关概念,以促进本土心理学发展。

2关于文化的理念

2.1 本土和本土化

本土是一种状态。从文化学视角,它是一种文化的个性存在,这是一定地域空间的人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以求取生存的结果,代表了人类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生存样式和可能性,其中蕴含着千百年来本土民众世代形成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生存方式,是本土人民日常生活合法化的基础与力量源泉,并且,已经转换为每个成员生命存在深层意识。生活于本土中的人民所表露出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可称之为本土心理,相关学问谓之本土心理学。广义上的本土心理学还包括对外来文化心理学的本土化改造与修正,使之研究过程与结果更具本土意蕴。从科学心理学角度,本土心理学虽非系统化、科学化,但它却一直沉淀于本土民众从内在心理到外显行为的无处不在的规定性中,自发地左右着人的各种生存活动,塑造了本土文化特有的心理生活样式。

本土化是一种过程,既是从非本土演化成本土的过程,又是从单一本土性衍生成科学性过程。心理学本土化含括两层意义:其一,对西方文化背景的科学心理学从理论到方法的各个层面,依据本土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与本土文化相观照,以建立科学样态心理学模式为目标,这是一种模仿、借鉴和超越的过程;其一二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挖掘本土文化中人心与人性的相关解说,以追求研究方式本土化、课题本土化、理论检验本土化和结果解释本土化为前提,借鉴并超越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实现本土心理学本土意义上的科学性,创立崭新的科学本土心理学,这是一种追问、反思和原创的过程。由是观之,本土心理学强调的是与文化相关联人心、人性;心理学本土化是增强心理学概念、课题和方法的文化敏感性,并促进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过程。

2.2 本土文化与本地文化

本土心理学的基石是本土文化,而非本地文化。本土文化即是同质性的文化,也即本尼迪克特指谓的文化模式,它是群体普遍的或共同的心理特质和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而支配群体中个人行为方式,同种文化模式中,各种异质行为相应地愈来愈取得融贯统一形态。人性以遗传基础为前提,在后天社会文化更确切地说是在他生活的文化模式教化中得以养成。人性与文化的互生性和共创性,直接导致迥异的文化模式下类型各异的人性的生成。本尼迪克特以4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即祖尼印第安人的“太阳神型”人格、平原印第安人的“酒神型”人格、夸库特尔印第安人的“夸大狂型”人格和多布人的“妄想狂型”人格为例,证明虽然都是印第安人,但由于文化模式的差别,人格类型实则各异。此乃意味着居于同一地区但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行为上未必相近,而不同地区但具有相同文化背景者,在心理行为上却仍有其相似之处。同理,一个地区可能会有更夺类型的文化模式,人们的心理行为上就会表现出多样性。本土心理学研究更倾向于以同质性文化也即同一文化模式而非本地文化为研究样本。在对研究结果予以解释时,须当考虑到个体背后的文化模式的表现样式,这样,其结果解释性才具有文化上的通约性和比较性。如果以本地文化为取样参照,在研究中可能会造成结果解释上的文化误差,影响其解释的外部效度。

2.3 文化契合性与跨文化

文化契合性是本土心理学蕴含的本质特色,它是由根植于某一特定文化群体中的概念和方法来界定的,所依赖的资源对于被研究群体而言是本土性的,即本土性契合。这是一种当地之研究者思想观念与当地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的配合、贴合、接合或契合的状态,与西方主流心理学将文化视为准自变量的无文化研究有着质的区别。它以自己社会、文化及历史作为思想活的源头,而不是他国的社会、文化及历史作思想活的源头,所以其结果和研究过程显示出较高文化解释性。

跨文化研究尽管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一个全新角度,强调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比较,以验证研究结论的效度,并催生了跨文化心理学,但是,长期以来,它以普遍主义研究取向为基础,采用强加客位研究方式,试图通过文化比较来验证西方心理学在非西方文化圈的适应性,进而证明以西方人心理为楷模的人类共同心理机制存在可能性,而无视或否定非西方文化条件下心理行为的存在。究其实质,这是西方霸权和殖民心态的继续流露,文化只是一种准自变量或是一种虚假变量。事实证明,当前跨文化研究只是穿了一件文化的新装,并没有摆脱西方心理学“齐一”性,它缺失的仍是对文化的意义解读。本土契合性只是本土心理学文化品性,但这并不是它唯一的操守。它并不排斥跨文化研究,且主张跨文化研究,这是其在本土契合性基础上实现学术借鉴的主要方式,问题的关键是对待文化的态度。跨文化的前提是文化价值平等性和文化沟通的双向性,舍此,跨文化研究只能是人为贴上的一种标签。

3 关于科学性的理念

3.1 人文性与科学性

许多学者强调人文性关乎于本土心理学存在的突出意义。本土心理学以心理学视角揭示某一文化语境下人的深层意向和内心需求,使人在理性层面上反观自我人格与行为特质,达到与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和谐共在,表现出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具有很强的人文性[6。但是,一意强调其人文性,并将其视为本土心理学合法性存在根基,则与西方心理学执意追求科学性而陷入为科学而科学的尴尬境地如出一辙。的确,人文性是本土心理学自然拥有的品性,它以独特视角达于人的内心世界,实现对人心灵的解释与构筑,这是西方心理学无法企及的。然而,研究过程与结果解释的无法验证性以及玄虚嫌疑,则是其无可回避的缺陷。所以,人文性固然需要操守,科学性亦不可弃之不用。尽管本土心理学被视为对世界或然性理解一种价值负载事业,但本土心理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世界心理学有所作为,则应当遵循科学方法论所要求建立的概念和理论原则,而不能流于玄虚之谈。西方心理学科学研究历程,虽然不可避免缺失人性温情,刻意雕琢的科学品味太过浓烈亦受人所指,但却借科学性而位列科学殿堂。故而本土心理学切不可固守人文性而自觉无忧。把本土心理学仅限于人文关怀的思辨性阐释,即是对科学性的偏见,亦受人以玄学之柄。人文性只是本土心理学异于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所彰显的文化品格,科学性方是其最终归宿。唯在人文性前提下追求科学性,才是实现心理学真正本土化的要旨所在。

3.2质化与量化

质化和量化即可指称为研究方法,也可指谓研究方式。质化研究倾向于以理论推断确定研究对象性质或研究对象间关系;量化研究倾向于以统计测量或数据分析确定研究对象间函数关系,并以此来推断研究对象性质。一直以来,量化研究以客观性和确证性成为西方心理学赖以求取科学性的保证。量化研究在为西方心理学带来科学性巨大荣誉的同时,却由于过分注重以数据分析人心,抛却人的鲜活生命,无情肢解人性而招致一片责难。一定意义上,被西方心理学无限夸大的量化研究在理解人性上还有相当难度。质化研究虽然在西方心理学中受到冷落,但随着本土心理学兴起而成为心理学研究一种新趋势。它强调质化方法如解释学、访谈法、传记法、个案法等,对人格发挥功能作用的动态过程加以分析,即以文字的直观描述内在心理,在自然情景中以复杂的独特的细致描述社会和人的过程。尽管本土心理学兴起的重要方面源于西方心理学对量化的极端偏好,但如因量化在西方心理学中无法构建人心而拒斥之,则无异于因噎废食。量化本身无过错,关键是对其持有的态度。视其为安身立命的法宝是错,全盘否定亦是错。质化研究不是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全部,仅凭质化研究也无法获致科学性。

4关于研究趋向的理念

  4.1自主性与依附性

不可否认,当前本土心理学研究远没有实现带有原创意味的自主研究,仍表现着缺乏超越精神的跟从于西方心理学依附性研究,这是不容回避的。一方面,西方心理学强势未见衰减,本土心理学研究受其影响甚深,期望摆脱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方法论制约,实非易事;一方面,长期援引西方心理学,却疏于其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反思,形成了极为深远的学术惰性和惯性,兼之自主创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使本土心理学学术品质和学术开拓力提升尤为困难。就本质而言,本土心理学家所做的与其说是在从事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研究,毋宁说在用自己的本土文化论证和检验西方心理学研究,“从事同样研究而品质不如人家,则尤为可悲。这对于本土心理学而言,尽管可能是其发展道路上须经历的阶段,但长期囿于此而不作深入思考,走内源性发展道路,加强语境化、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则其失去的不仅是自身的文化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本土心理学并期望为世界性心理学有所贡献就会变成一种口号。本土心理学研究力主解放不同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那么,本土心理学当前须反省自己的研究,在对西方心理学改造和修正基础上,关注并增强研究过程和结果与本土文化敏感性,使理论检验更具文化的解释性和通约性,这是其一;其二,通过挖掘本土文化中的人性解说,创见性地提出超越西方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在以本土文化校验其内在效度基础上,通过跨文化比较检验其外在效度,实现本土心理学的自主研究。不如此,在众多的世界心理学家中,实在是多我们不为多,少我们不为少。

4.2 边緣与中心

与具有一百余年历史积淀的西方心理学相比,始生之物的本土心理学无疑还处于边缘地位。二十多年的本土心理学研究暴露出致命硬伤依然是缺乏信心的自主原创性研究,亦步亦趋于西方心理学影子里,模仿有余,创新力不足,其主张亦是本土民众话语权力微弱表达。就研究成果而言,美国UMI数据库自1996年至2000年收录本土心理学论文仅50余篇,在浩繁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中,不可谓不少[11。不仅本土心理学成果难登世界主流心理学刊物,即是非西方国家心理学刊物也被西方式心理学研究占据。已有的本土心理研究中,专于发展现实总结性评价,鲜有创见性理论原创;过于注重宏大叙事阐发,少有微观层面细化研究。在地位和影响力上,本土心理学家还难以与主流心理学家相比。在国家层面上,更倾向于关注西方式应用心理学研究。凡此种种,昭示着本土心理学边缘地位的确不容回避。平静、理性、客观地认识今天本土心理学地位很重要。本土心理学家即不可妄自菲薄,自贬自轻,自觉一事无成而孤芳自赏;亦不可无视现实,夜郎自大,自觉可与西方心理学一争短长,两种心态皆欠缺常态之心,皆有害于本土心理学发展。

5 关于心理学世界性理念

5.1 本土性与世界性

本土心理学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中发展起来,力求探究本土文化背后的本土民众内心世界。它以本土契合性为特征,张扬浓郁的本土性。从多元文化论视角,本土文化形式是多元的,价值是平等的。应该追问的是,如果本土心理学仅适用于这一民族和文化群体,是否由于过于强调该文化独特性和民众心理行为独特性,在反对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同时,也走向另一种族中心主义?本土心理学多元性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当今心理学分裂局面?换言之,本土心理学的存在相对于世界心理学而言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是在本土心理学研究中当须面对的问题。事实上,本土心理学不但具有特殊性,还具有普遍性。它所研究人的意向行为和深层的心理结构等,是各种文化语境中客观存在,其中蕴含着超越本土界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9]。它的目的不是要建立割地自居的自己的心理学,因为世界只有一种心理学。“跨本土”是国外本土心理学者致力于探寻普适性方法[10]。

尽管多元的本土文化内人心殊异,但总有相通之处。本土心理学以探寻本土文化内人性法则为基础,抽象出基本人性定律,如能在各个本土文化范围内作人性法则的跨文化比较,则可能发现甚至构建出以人类生理机能为前提,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性的共同样态。如果本土心理学得以充分发展,如果西方心理学以平等姿态向非西方文化圈渗透,如果成熟的本土心理学间、本土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间实现真正沟通与对话,则形成世界性心理学不是没有可能。本土心理学家不可将眼光仅局限于本土心理学,世界性心理学方是一种追求理念。

5.2封闭性与开放性

先天的理论原创性不足,兼之自主研究学术开拓力式微,兼之它关注本土文化内民众的心理行为,以构筑本土文化的心理深层机制和内心生活世界为其学术要义,另外,它诞生于西方心理学的藩篱下,对西方心理学“反感”情结似乎难以消解所行走的每一步,无不受其或隐或显的掣肘。这样,极容易导致其倾向于本地性的、自我封闭性或拒绝包括西方心理学在内的外来文化资源滋养而陷入封闭性。固步自封不仅割裂其他本土文化的学术和文化借鉴,窄化本土心理学家的研究视域也使之失去关注本土文化以外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敏感度。其实,本土心理学的生命力是开放性。心理学本土化并非是遗世独立发展,骄傲地排斥其他文化中可资借鉴的学术资源,尤其是不可对西方心理学持不加分析的反对态度。西方心理学中有许多可以拿来的东西,特别是与文化关联甚少的基本方法如统计分析、测量、生理心理学等,可以理性地借鉴参考,则使本土心理学研究可从更高的起点而无须从头开始。完全否定西方心理学的贡献,本土心理学所作的工作会更多。同样道理,其他本土文化中也必然蕴含着许多有益资源,当可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又可作跨文化比较,一举而两得。本土心理学须以开放式发展为大计,耽于画地为牢会使其因为单一文化支持而缺失发展上的动力。

6 关于理论建设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