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

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165-02

留守儿童又叫空巢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打工,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多由祖辈照顾,打破了原来稳定的家庭模式,造成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使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既要对学生的现在负责,也要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负责。因此,教师更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使他们在缺失父母爱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如何结合小学生校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实际,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则尤为重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

在我国,产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主要经济产业都集中在沿海及各大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次,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生活质量差,难以满足生活需要,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再次,城市人流复杂,民工工作又极为辛苦,怕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孩子。此外,民工工资很低,难以负担孩子在城市里高额的生活和教育费用。这就使得大部分农民将子女留在农村,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学习习惯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虽然有少部分留守儿童能正确认识自己,自律、自强,乐观向上,学习成绩优良,但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欠缺主动性、自觉性,学习无目的,学习习惯差。这就使得这些儿童对学习越来越不关心,常迟到、上课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较好地完成家庭作业等。

2.认知和价值观的混乱。儿童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最早是受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并把学到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准则。因此,缺失了父母在言行举止和教育等方面的引导,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道德认识上的困惑。主要表现为自信心不足、自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和个人主义、功利主义。

3.人格发展不健全。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可以说这些留守儿童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 使得这些孩子缺少了与父母最基本的交流和倾诉的机会,从而导致他们心理情感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内心封闭,情绪消极,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性格孤僻,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

《“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情绪不平衡的占42.4%,其中焦虑的26.3%,抑郁的24.2%。四川省心理学家游德良对井研县门坎小学近 400 名留守儿进行心理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中近八成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06人存在焦虑心理,107人有抑郁症状,88人属易怒性格。李宝峰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而抑郁、敌对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

三、对留守儿童诸问题的建议

1.家庭方面。

(1)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多与孩子相处、沟通。父母外出务工时,最好留一个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如双方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安排在工作城市一起生活。如果留守儿童由他人监护,父母要经常给儿童打电话,加强情感沟通交流,给予关怀和呵护,而不仅仅只是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平时只要有机会,需尽量和孩子共同做一件事,不管是非常简单的小店购物,还是有组织、有意义的亲子活动。父母为他们的道德成长所做的一切,会使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

(2)家长应该主动加强和学校的联系。社会生活的压力大,不少家长只顾着工作,根本没有抽一点时间来关心一下自己的孩子,就连孩子在哪个班级念书、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了。家长的漠不关心会使孩子产生孤僻、消极的思想。家长应该加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如工作有变动,联系方式有变动,应及时通知学校方面。可以定期打电话询问孩子在校的各项表现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情况,以便出现问题时进行及时的疏导。

(3)加强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感。监护人在监护过程中要倾注更多的亲情和关怀,也要及时向留守儿童父母以及学校反馈他们的情况,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对孩子总是特别溺爱。而且就算他们想管教孩子时,也常常担心自己会不会管得太严,反而惹来儿童父母的不满。对于这些,家长一定要做好与监护人的沟通。

2.学校方面。

(1)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教师掌握辅导技巧,对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冲突,排解他们认知和情绪上的困扰是有很大帮助。如果这些情绪和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疏导,不仅不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而且也为他们日后道德过错行为和行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因此,帮助他们度过留守期间的心理危机阶段,为他们的道德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是农村教师特别要重视的问题。

(2)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学校可对留守学生建立档案,随时收集他们在校学习与发展过程的信息,记载成长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并随时与其监护人联系。同时加强教师与留守儿童的感情沟通,使留守孩子愿意向教师吐露自己的情感,以便教师全面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给予他们理性的评价,并制定出合理的思想道德目标。对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奖励,否则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惩罚。

(3)构建亲情关爱网络。开展各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优帮差、城帮乡、大帮小、师帮生和老帮少。还可以定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见面会,建立良好的“学校—家长”沟通机制,改进留守儿童代养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定期把出现的道德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使家长的教育更好地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

(4)学习心理辅导和法制课程。在学校开展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自强自立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自理、安全、感恩、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基础。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淡薄的法律意识是现阶段最常见的通病,应让儿童通过学习及时纠正心理问题、增强法律意识,促进身心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2

作者:郭珂帆 周杨 董学成 许雁冰 曹艳阳

【摘要】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个人情绪、人际关系、家庭、学校四方面分析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河南;留守儿童;心理

引言

2011年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按常住人口分,河南省总人口居全国第三位。而根据2007年大河网的报道,河南省留守儿童人数在全国名列第一。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隔代教育”等问题愈来愈多。因此,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1 河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分析

以开封市杞县为例,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收回432份,样本回收率达96%,其中留守儿童占86.6%(包括189名男生,185名女生)。数据表明,留守儿童跟非留守儿童相比,在心理调节、人际交往、生活态度上均存在差别。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存在着行为孤僻、内心冷漠、自卑懦弱、自我封闭、易怒易躁等特征。因此,留守儿童存在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1.1 个人情绪因素分析

据结果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缺乏沟通,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

面对生活中的矛盾,有72%的留守儿童选择的是闷不吭声的处理态度,仅有10%的孩子选择向父母诉苦、16%的孩子采取其他方式发泄,有少数孩子甚至会冲动吵架斗殴。与调查的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胆怯自闭、不敢发泄、不善倾诉的特征更为明显,他们宁愿将矛盾憋在心里,也不愿与朋友或亲人倾诉。长此以往,他们内心的抑郁可能无法得到较好的排解,当矛盾积聚到他们难以承受的程度,便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

当孩子感到伤心难过时,大多数孩子会选择和亲近的人倾诉或者通过自我调节来摆脱情绪,但是,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同时,孩子并不能科学的掌握自我调节方法,进而不能很好地排解内心的不良情绪。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男生、女生面对父母外出务工也持有不同态度。在年龄不等的青少年群体中,一般而言,年龄越大,孩子对父母外出务工的行为越能表示理解。

据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中只有78%的孩子明白父母外出务工的原因,而女生中则有98%的人能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原因。男生中仅有53%的孩子愿意父母外出打工,但希望其常回家看看;女生则有80%的人表示愿意父母外出务工,同时也希望父母常回来看看。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相比较于男生,女生对父母的依耐性更小、更懂事、更能体谅父母。这可能源于农村的特殊现实情况。据了解,农村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挣得收入和在家务农(主要是种植业)取得收入,因此,每个农村家庭都需要能在家料理家务(洗衣做饭、饲养家禽)的家庭成员。而在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幼龄儿童比例相对较大的情况下,这个重担便落在了幼龄儿童中年龄较长的孩子身上。一般而言,长女承担此类任务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也让小女孩从小能明白父母的辛苦劳累,对于父母外出务工的行为也能表示理解。

1.2 人际交往因素分析

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范围主要有学校、家庭和社会。根据留守儿童人际关系的调查显示,67%的儿童喜欢交朋友,并且朋友挺多,而52%则认为他们的朋友只有几个。在这些被留守儿童列入“朋友”名单的同学中,并非所有人都是可以交心的,仅有41%的孩子称自己的知心朋友有三个或以上。可见,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而能主动与他人交往,当然,也存在着部分不愿意与他人谈心或是没有合适倾诉对象的孩子,他们在生活中往往表现得比较安静。一旦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他们大多选择保持沉默或独自哭泣。这些孩子由于缺乏沟通与交流,在性格上往往表现得比较孤僻,成绩也一般不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留守儿童心理状况不良的原因主要是他们长期与父母处于分离的状态因而不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连续发展观强调,早期的亲子依恋关系会影响到今后所有的关系。而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不愿意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由于从小就与父母分离,没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

1.3 家庭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的对象大多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第二关键期的少年儿童,其中85%的监护主体是(外)祖父母,47%是单亲;13%是年纪稍长的哥嫂或叔伯亲戚;另有2%的留守儿童无监护人。通过实地走访,我们发现,一旦经济条件允许,大量在外务工者都会努力把孩子带去自己打工的城市以期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这些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高,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非常看重。然而,通过与孩子们的交流,在选择未来人生道路的问题上,仅有33%的孩子表示了对大学的向往,对九年义务教育后继续在学校读书深造的渴望。相反,有67%的孩子表示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就想出去打工,不想再继续读书。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一方面,客观经济条件。大多数农村家庭有不止一个孩子。在这么多兄弟姐妹的情况下,很多家庭无法承担孩子的教育费用。另一方面,传统思想限制。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长兄如父”的观念,很多长子、长女往往面临辍学的情况。

另外,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务工对自己造成的影响,65%的认为自己在生活方面受到的影响更大,24%则认为学习收到的影响更大,11%认为差不多。然而,在结合与留守儿童家长的交流所得的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却得出了大相径庭的结论。在与近100位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沟通后,我们发现,有近80%的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在生活方面做到了足够的关心,但在学习方面却很多时候都是无能为力,有心教育帮助孩子,自己却没有那个能力。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对于不少留守儿童,就生活质量而言,他们最主要关心的就是伙食方面质量的下降。

而他们之所以认为学习上受到的影响较小,是因为在学习方面他可以依靠的人更多,老师、同学、亲友都可以在学习方面给予他一定程度的关心帮助。

1.4 社会因素分析

在留守儿童家庭中,由于(外)祖父母及其他监护主体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或者精力和关注留守儿童的时间有限,不能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微妙变化进行绝对关注。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之下,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引导他们心理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对开封下辖的杞县、睢县的8所农村中学进行了走访调研后,我们对8所中学的总课表进行了分析,没有一所中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者相关心理干预课程。同样,在这8所中学中,随机抽取了4位分管教学的校长和36位一线从教人员(有班主任经历)进行了访谈。关于是否有过针对留守儿童设置相关心理教育课程的访谈中,4位校长中有三位回答从来没有过相关设想或打算,有1位校长回答有过相关的论证和准备,但由于资金有限或者缺少专业人员而放弃。在对36位有过班主任经验的一线从教人员的关于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访谈中,有17名老师坦言自己在做学生工作的同时之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处于心理成长期待学生心理状况从来或者很少有过细致长期地关注。有8名老师对班级中部分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学生的家庭背景,交友情况以及处理感情问题的方式有过密切关注,其中有2名老师有建立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长期观察记录。剩下的11位老师表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会刻意传授心理方面的知识,只会在有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并主动倾诉才会关注。另外,在我们的观察过程中发现有6所学校并没有按照相关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设立校级心理工作室;在设置心理工作室的两所学习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到这些心理工作室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属于应付上级检查的“形象工程”。 转贴于

3 对策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1)自身方面

留守儿童自身应注意自我认知与自我体验的培养。应该学会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进行合理的自我调节;学会自我排解、自我安慰;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不盲目采取情绪化行为,提高自己的耐挫力。

(2)家庭方面

1.建立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桥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完善家庭教育环境,设置电话、网络等方式,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注意提高临时监护人的素质,在思想和行为上鼓励孩子自觉主动的学习,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并为孩子的发展成才提供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3)学校方面

1.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时发现、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心理培训,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

2.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增加孩子们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并开设相应的心理课程,鼓励学生互帮互助,从而完善他们的身心发展。

3.建立帮扶小组

将具有相同问题困扰的孩子排在一组,在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如学习上的困难,心理上的困惑,帮助学生解除障碍。

(4)政府方面

1.加强和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保护还缺少针对性、综合性的法律法规。建议将缺少针对性的有关制度进一步明确,如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职责范围和内容,明确其不当履行职责时须承担的监护责任。切实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权益、人身权益与财产权益,增强法规政策的适时性与可操作性。

2.建立监护监督机制

提高当地居民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监护监督机构,对监护人及被委托监护人侵害留守儿童权益时提供帮助。同时要发挥县、乡、村各级委员会的作用,协助监督机构更好地落实相关工作。

3.加大教育设施投入

政府应注意发挥生源地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改善寄宿制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给予的关注与支持,从而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用更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4.鼓励当地产业的发展

政府应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减少农村劳

动力外流的现象;加快当地工业发展,培养河南当地产业,以接纳更多的务工人员,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5)社会方面

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加强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良音像制品的行为,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同时,还可多组织公益活动,呼吁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1-154.

[2] 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2.

[3] 吕绍清.中国发展观察.150个访谈个案的分析报告(上)(下)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和心理的双冲突.

[4] 佘凌,罗国芬.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学研究述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00-5242(2009)06-0137.

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分析;儿童发展;可塑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73-02

一、问题提出

精神分析理论是心理学理论,主要强调的是无意识过程,旨在研究精神层次与人格结构等深层次的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儿童教育的研究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儿童一般发展的特定阶段,如年龄段的差异和与之对应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其影响的关系及此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成型阶段,有极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很重要,而精神分析理论又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从深层心理学方面所提出的理论,作用在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会促进人的深层次精神方面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儿童教育的研究中,精神分析理论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精神分析法及其理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起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衔接关系而展开本研究课题。并且“儿童心理学不但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或基本规律,而且要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规律,这些具体规律是通过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1]要把握规律,应用相关理论。弗洛伊德做了儿童关于精神分析方面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儿童的梦很容易被认出是愿望的满足。这些梦均由生活中迫切的躯体需要,如饥、渴、的需要所引起,也就是说,它们是以作为对体内刺激的反应的形式而成为愿望的满足的。”[2]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他们正处于成长成型阶段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孤独冷漠、逆反固执、郁郁寡欢、烦躁发怒、撒谎欺骗等,而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弗洛伊德认为,一切神经症的核心便是焦虑。都起源于被压抑的童年期精神创伤或心理冲突。”[3]为了避免这些,这一阶段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就显得非常紧迫。

由于儿童的可塑性强,环境对儿童心态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婴儿自出生之日起,即开始以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对婴儿来说,围绕着他们的社会环境或社会情景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4]儿童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的变化,都会形成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心理品质,进而影响儿童的自然成长。要通过研究精神分析理论细化的积极因素作用于儿童的发展,使其形成利于自我成长的优势品质,所以要通过心理教育使儿童扬长避短。

二、研究目的

为了准确把握精神分析法及其理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起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衔接关系而展开本研究课题。

在受西方多元文化价值影响下,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呈增多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分析理论与儿童的自我发展关系的相互影响发生了浓厚兴趣,进而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由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知识理论结构的发挥能影响发展功能的改善,与儿童的一生完整发展阶段相比,儿童初期的发展更能反映出一些问题,由于儿童初期可塑性强,把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关因素作用于儿童发展的初期可以说是衔接的着眼点。发挥角色作用和沟通,运用家庭结构中积极因素对儿童的发展会有巨大影响。“家庭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儿童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其最关键的几年是在家中度过的。每个儿童最初的个性特征或气质类型各不相同,这种特征无疑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5]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和精神分析理论的结合,从人格结构理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说来,本我,自我,超我对研究儿童心理规律,探索实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按照快乐原则,满足愿望的冲动,即“本我”在青少年期增加了,这些本能冲动向个体的“自我”和“超我”提出了直接的挑战[6]。

三、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假设的分析来确定精神分析理论和儿童的发展尤其是早期发展有无关系或是关系如何。

1.理论依据及实施途径

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包括意识人格结构学说、人格发展阶段说、本能学说和焦虑说等。通过理论思辨和文献的方法假设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发展的状况有影响而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了解和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

通过精神层次和释梦理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决儿童的心理发展,基于家庭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使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给予儿童更多的温暖和快乐,使其克服消极心理。在儿童发展中期,其重要性在于儿童人格的自我完善。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掌握适度原则,使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得到应用,情感得到补偿。基本自理技能得以传授,让儿童自己做,这就是为什么要重视儿童发展的内部动因。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使其合理化,以精神分析论为指导。加强情感沟通以及交往意识,使心理品质从消极向积极转化。

2.实际应用及相应对策

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关键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要在儿童性格及内在品质上要根据他的可塑性而制定相应的策略,寻求适合的理论给予指导,并且在儿童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此理论会起到引导作用。调节儿童情绪也是比较好的手段。“精神分析学家斯皮茨认为,情绪在自我发展和超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绪帮助儿童组织自己的行为和调节情绪本身。精神分析学家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儿童早期的情绪上。”[7]也就是说,寻求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比如上面提到的情绪调节策略。由于儿童自身发展会引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但如何有效的去解决这一问题呢?精神分析理论中,性本能理论所要说明的恰恰是这些原因,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此理论对儿童的发展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在基于儿童发展的客观基础上通过分析,做出相应的教育。

四、研究价值及意义

精神分析理论是具有临床性质的,在理论的基础之上是有一定的实际价值的。由于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是家庭关系,他们也是从中学会与人相处而成为社会成员的。因此儿童的家庭教育,还有其学习适应性和环境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所影响,所以关于研究价值还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

1.理论价值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做此项研究有助于把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某些方面融合到儿童发展的理论指导中,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揭示出了人性中的非理性成分,并指出潜意识是意识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正确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2.实践价值

精神分析理论之中的各个因素都可以在方方面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其教育的可行性,所以精神分析理论的各个因素作用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是重中之重。“儿童出于另一种动机才把他的体验转变成一种游戏。通过将这种体验当作一场游戏来重复,尽管这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他却因此取得了主动的地位。”[8]这样,儿童就获得了主动发展自我意识,对未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要分析了解儿童发展的现有状况,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衡量儿童的发展认知水平,有目的的做出提高儿童身心发展与精神分析理论结合的方法,在此衔接中正确高效指导实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使其在正确理论的引导下实施学习行为,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3.意义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从动机上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目的性,即健康的心理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否则其他无从谈起;从人格来说,健全的人格是健康人的内在基础,人格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儿童健康的心理因素;从社会化来说,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而人类的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养成离不开社会化,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态度上来讲,积极的态度是培养健康儿童的保证。总之,精神分析理论细化的因素都可以在各个方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其教育的可行性,所以精神分析理论的各个因素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衔接问题就是关键。

五、结语

精神分析理论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无意识过程,其中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又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从动机上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目的性;从人格来说,健全的人格是健康人的内在基础,人格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儿童健康的心理因素;从社会化来说,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养成离不开社会化,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态度上来讲,积极的态度是培养健康儿童的保证。通过以上的分析及整合,在儿童教育中,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根本。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儿童的发展阶段要适合身心发展特征。在发展期内,把握好关键期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策略,适合性格及内在品质的可塑性发展。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也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使他们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彭舜,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27.

[3]马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认知本质[J].中国临床康复,2005,(4).

[4]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5.

[5]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73-274.

[6]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4

关键词:视障儿童 心理品质 教师 策略

儿童是教师劳动的对象,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而视障儿童的教师面对的是视力残疾的儿童,视障儿童由于视觉的丧失、环境影响、早期教育的不及时等因素常造成视障儿童动作发展迟缓、盲态、语言表达的语义不恰当,存在焦虑、依赖、自卑、自私、敏感、多疑等不良个性问题,所有这些不利于视障儿童的健康发展。所以,这就对视障儿童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科学文化技能传播和培养者,还应顾及视障儿童的心理需求、情感满足和个性关照。教师应重视对视障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补偿其缺陷,发展其潜能,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为其塑造一个健康阳光的人生。

一、潜移默化,激发乐观心理品质

布鲁纳在 《教育过程》中写道:“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直接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比较的人物。”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学生与某位教师相处久了,教师的举止言行、个性特征、处世方法都或多或少被学生模仿,通过学生再现出来。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对视障儿童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

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快乐需要我们去创造,烦恼可以变成快乐。历来我们都强调学生对人要有礼貌,见面要问好,这一文明的行为却给许多视障的学生带来烦恼。调查得知,视障学生最不喜欢与教师见面打招呼,原因是当他们好不容易判断出对面是哪位教师而打完招呼静静等待回应的时候,很多教师的反应是平淡冷漠的。见面学生先问教师好,这一常规为何不打破一下呢?为何不给学生一个惊喜呢?在师生平等相处的原则上,假如教师先向学生问好又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呢?不妨尝试一下,当你看到孩子们流露出诧异激动的表情,其中还蕴含了几许满足和羞涩时,那将是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啊!学生间、师生间的问候变得越来越主动和自然了,见面问好变成了“喜做乐做”的行为。我们热情乐观的表现是学生最好的表率。其实,寻常的一声问好、一个的动作,自然地流露出了师生间的感情。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觉中,乐观就会就成为视障儿童的一种习惯、一种心态,即使在困难面前,或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学生也会乐观地从容处之,解决好发生的问题。

二、身体力行,培育博爱之心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把自己当做一面镜子,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感召学生。利用一切教育时机,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成为学生行为的楷模。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与视障儿童朝夕相处的岁月里,我无处不在。天热时,我告诉他们心静自然凉;天冷时,及时督促他们添加衣服,参加锻炼;雨天,叮嘱他们小心路滑;深夜,给他们盖好被子;回家的路上,提醒他们路上注意安全。我还给爱哭的学生讲故事、讲笑话;给内向的学生表现的机会;给每一个视障儿童创造展现自我的舞台。教师一点一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学生进行关怀和教育。视障儿童是感情丰富的人,当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后,也会用自己的方式爱教师,以至于扩展到爱周围的人。

教师用自己的行为给学生树立无私的榜样,就可以在视障儿童心灵这块土地上播下优秀品德的种子,使他们学会了爱,并凭借爱心培养出其他优秀的品质。

三、引导细节,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1.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一个有修养的人会耐心地听完别人的讲话,不会随意插话,并能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对对方的内容给出一定的反应,且给予适当的安慰。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尊重别人,明白“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道理。

2.客观谦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虚情假意的人是不会交到真朋友的。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在交往中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主张、观点,要展示自我真实的一面,要能够突出自己的个性。不过有时也需要采用谦虚或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这既是一种优秀的品格,也不会让别人难以接受。

3.切记不要在背后议论他人的是非。视障学生明眼辨是非的能力肯定不强,这就更需要让他们切记不要在背后议论他人的是与非,这样的行为对人对己都无好处,也是人际关系发生冲突、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拥有一个豁达的胸怀,善待别人亦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四、回归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适应社会,立足于社会。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归生活,在实践中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以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教师应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视障儿童对自我的认识不同,或过于自信,或过于自卑,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呢?我们不放过学校、家庭、社会中点滴的实践机会。例如,活动课上先让学生交流最喜欢哪只手,并谈谈喜欢的理由。结果大家一般都比较喜欢右手认为右手的作用比左手大些。这时教师抓住契机组织进行穿衣服比赛活动,规则是先用双手合作穿、脱带有拉链的上衣,然后改为单用右手再来重复操作一遍。结果学生普遍感受到:一只手太难拉了,两只手一起做就容易多了!通过实践体验再让学生谈谈对左右手的看法,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人作为一种社会个体,力量也是有局限性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很多事情需要大家一起来做才能取得完美结果。

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应用型;学前保育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保育学》课程涉及学前儿童生理发育、健康评价、营养膳食、事故预防与处理、疾病预防与处理、幼儿园环境卫生等方面知识。该课程是集知识教育与能力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然而,在长期教育的实践中,由于对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造成教学实践中的种种偏差,影响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由复合型向应用型目标转变的背景下,对《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进行反思和研究,有利于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根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目标下学前保育学教学改革研究(15JG001Q)》的要求,我们对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现在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名称不尽一致,有《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幼儿卫生与健康》、《幼儿卫生与保育》、《幼儿园卫生学》等等,但课程内容基本相近。就课程内容来说,《学前保育学》课程基本涉及如下热荨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与保健知识。这一部分是本课程知识的奠基部分,旨在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为学前儿童保育工作提供主要依据,使学前保育活动能够按儿童生理发育的规律办事。其主要内容涉及人体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生理发育特点和主要功能,学前儿童系统、感觉器官的生理特点及其保健要点。

学前儿童健康及评价知识。这一部分内容是学前儿童健康学基本知识,旨在使学生掌握运用健康学的原理来分析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及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健康的含义,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因素,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及方法。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这一部分内容涉及营养学基础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维持儿童生命和健康过程中营养素的来源和构成,从营养的角度保证提供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其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的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幼儿膳食的配置原则,幼儿膳食计划和食谱的制定,托幼机构的膳食卫生。

托幼机构的生活保健制度。这一部分是从制度层面讲解幼儿园生活制度,旨在让学生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从幼儿园生活环节了解卫生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科学地制定幼儿园生活制度,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各环节的卫生要求,托幼机构体格检查制度、预防接种制度、隔离制度、消毒制度、环境卫生制度。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这一部分是从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视角讲解安全管理和教育,儿童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和技能,旨在提高安全意识,应对意外事故。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原因,托幼机构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托幼机构一般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和技能。

传染病及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这一部分是根据幼儿成长的生理特点讲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的基本知识,预防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的技能和护理技巧,旨在掌握各种病症发生的规律,应对传染病和常见的病症发生。其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的发生的基本途径和症状,掌握常用的病症预防和护理技术,能够在教育实践中预防传染病和常见疾病的发生。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这一部分是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掌握学前儿童典型心理问题的症状、成因及预防办法。旨在掌握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预防和早期发现学前心理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年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托幼机构的物质环境卫生。这一部分是从幼儿园物质环境卫生的视角,介绍了托幼机构物质条件方面的卫生要求。旨在让学生掌握的物质环境建设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尝试进行初步的环境创设。内容包括托幼机构的房舍、场地、常用设备、教具、文具、饮食用具、盥洗用具卫生等。

通过对《学前保育学》课程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前保育学》具有综合性课程的特点。它集知识教学、能力教育、技能训练为一体,涉及知识内容广泛,能力培养要求较多,操作技能具体,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托幼机构工作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

1、《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的价值是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取向,是课程教学的实际效能。课程价值取向一般可以分为以理论知识追求的价值取向和能力技能培养的价值取向两种类型。如各种原理课程教学,其价值取向就是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而有些课程则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技巧。当然对于任何课程的价值取向不可能十分明显的分为理论型或技能型。理论型价值取向中,也强调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能力技能型价值取向也要以知识教学作为基础。但从总体上分析,不同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十分明显的。从《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内容来看,它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基础知识的传授,但从课程的目标来看,它的价值取向并不是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是技能技巧教学的奠基,要求学生在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处理从事幼教职业的技能技巧,能够在将来职业生涯中,熟练地处理幼儿营养、健康、疾病预防和处理、事故预防和处理、幼儿园环境卫生创建工作的实际能力。因此,《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儿童保育的能力和技能。

2、《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学科地位

高等院校的专业具有明确的培养方向,而各专业的培养方向,是通过课程体系来体现的。在课程体系中,不同的课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托幼机构从事教学和保育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和管理人才。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具有保教结合的特殊性,不仅要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教学,还承担着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任务。其课程体系是由学前教育和保育两个部分构成。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音乐、美术、体育、学前活动等教育类课程,这些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育的能力。而《学前保育学》课程,则主要普及幼儿卫生健康知识,培养学生从事幼教职业中的保育能力,能够在幼儿教育中保证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教育提供卫生健康保障。因此,《学前保育学》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占有重要位置,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3、《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功能

课程的功能就是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课程的功能是由课程性质决定的,不同性质的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有不同的功能。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按课程功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学前教育类课程,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课程等课程系列,这些课程体系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培养学前教育教师奠定知识基础。二是艺术教育类课程,包括学前体育、学前绘画、学前音乐、学前手工、学前活动等课程,这些课程体系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各种技能技巧,奠定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能力。三是学前保育课程,主要包括《学前保育学》课程,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在学前教育过程中,促M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功能是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为学前教育教学提供重要保障,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重要的职业素质教育。

4、《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特点

从课程的内容可以看出,《学前保育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综合性。《学前保育学》课程集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健康知识、儿童营养、托幼机构生活保障、事故预防与处理、疾病预防与处理、儿童心理卫生、托幼机构环境卫生知识为一体,涉及面广泛。第二,实用性。《学前保育学》课程的设置直接针对托幼运机构的卫生保健活动开展教学,它从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开始,涉及到托幼运机构卫生保健的方方面面,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工作指南。第三,技能性。《学前保育学》课程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是要掌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所必需的各种技能技巧,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主要目标。

通过对《学前保育学》课程内容、价值取向、学科地位、课程功能和课程特点的分析,我们可把《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归结为“知识奠基一强化能力一突出技能一提高专业素质”,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途径,技能是目标,素质是归宿。

知识奠基是指《学前保育学》教学要以幼儿生理学、幼儿园卫生学、幼儿园营养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作为基础,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从事托幼机构保育工作的基础知识,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因此,《学前保育学》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引导学生掌握有关知识,为培养能力、训练技能奠定基础。

强化能力是指《学前保育学》教学要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各种知识是什么,还要使学生学会在托幼机构的工作实践中善于利用学前保育学的各种知识分析问题,能够按照幼儿保育的有关要求对托幼机构各种设施进行设计、规划和检测。因此,在《学前保育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增加学生见习机会,利用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实践实验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特教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心理情绪管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对特殊教育工作中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面对社会期望,特教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压力,所有问题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特教教师心理健康的调节及特殊儿童心理干预的专题研究。

一、特殊教育教师心理现状分析

多数研究认为,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特殊教育教师SCL-90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具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教师占总数的25.6%。特殊教育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躯体化、强迫、抑郁都是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较大,61.3%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中等程度以上的压力,5.6%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重度以上的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源自于学生管理。高校权威专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CAS)对山东省17个地市40所特殊教育学校及特教中心385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性别、类别、学历对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影响。

二、特殊教育教师心理问题表现的四个方面

第一、特殊教育教师存在较明显的心理、生理症状。

第二、特殊教育教师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面过窄导致的心理失衡和适应不良。教师的合群需要与获得支持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教师产生一种自卑感和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隔离感。

第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课堂上循循善诱较少,经常出现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且对教学工作逐渐失去热情。

第四、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表现为中等强度,且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在职业倦怠上存在差异。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担任弱智儿童教师的职业倦怠要比盲童、聋童的教师严重。

我校是一所培智类的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学生残疾程度严重,自闭症儿童占到学生的30%,情绪行为问题突出,教育难度大。教师平均年龄43岁,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均欠佳。因此做好教师心理调适,全面提升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心理服务技能,建设规范化的特殊儿童心理干预体系,对教师做好情绪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我校非常重视和一直在做的工作,在这里与特教管理者分享。

一、环境怡情,文化养心,为心理教育营造大氛围

学校的环境文化以特需儿童的康复以及生存需求为目标,创建以森林、海洋、花海为特色的主题康健长廊,怡情养心,寓教于景。学校修建了“仁者庭”,修心性、怡性情,感受自然与创意之美、环保与艺术之魅;搭建了“爱之苑”,感受沙疗之效、攀岩之趣、饲养之乐。增设配备,使校园文化处处都是有趣的“课堂”,寓玩耍中实现康教的目的。创建了心理评估室、心理疗愈室等专业处室。购置了心理综合评估仪、注意力训练仪、沙盘等专业器具,为心理教育营造了专业、优美、先进的硬件条件。

二、民主管理,合理安排,增强队伍软实力

从管理学的角度,员工对于单位的归属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要靠管理、靠制度去实现。为了让每位教师对学校信任,对工作有安全感,我们在管理上通过营造民主氛围、客观评价、合理安排和人性化组织,努力实现学校干部群众间的和谐气氛。

1.完善管理网络化结构和教师竞争上岗制度

增设校内管理岗位。将教师按照合作需求组建项目团队。完善原有的层级网格化管理结构,使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管理,激发教师潜力和积极向上的风气,使教师真正与学校同发展、共成长。

2.强化两个队伍建设

坚持干部全面素养提升工程,达到人人有专長、分管工作有特色的品牌目标,培养管理、业务皆强的干部队伍。以学校的名师工作室、项目团队的创建和培养为着力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训工作。

3.拓展校务公开使教师评价全面科学有依据

绩效工资方案不断完善,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人事安排、工作量调整、课程改革项目管理等渠道,全面实现人尽其事、各得其所。通过“教代会”,落实好绩效工资方案的调整,使其适应和促进学校发展,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三、课程介入,提升素养,为心理教育搭建大舞台

课程是落实教育教学的载体,课堂是做好心理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深谙此理,多年来坚持全面启动心理课程研究,援引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驻校办公,探讨普适性的心理游戏开发及实践,心理志愿者与自闭症儿童结对服务,整体搭建心理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心理康复的同时提升教师心理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和个人成长。

四、全员参与,专业引领,构建心理教育培训模式

目前,学校拥有2名硕士学历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师,1名国家级心理辅导员。也有不少教师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了系统的心理教育技能培训。教师的心理教育综合素养是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首要条件。因此学校加大投入,为教师搭建培训学习的平台,定期心理疏导,聆听专家讲座,教师自由组合,学校有心搭桥。学校还请专业咨询师每周为教师提供心理辅导,感受团体支持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开展系统技术培训,增强专业技能。我校与专业心理咨询研究所合作,常年坚持系统专业的对全体教师开展绘画疗愈、游戏疗愈等心理学专业培训。还包括学校心理学骨干教师团体的建设与发展和个案的会诊以及教师的减压讲座,达到了促进教师个人心灵成长的目的。

援引高校专业支持,对学校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与提炼,结合特殊教育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和教育理念提出具有学校特色、符合理论规范要求的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模式。

五、师德工会活动使校园变乐园,工作成乐趣

活动是大家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心理教育方式。学校利用师德教育活动、工会活动,增强凝聚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队伍活力,倾力打造“乐业善思、充满活力、身心双修、德能双馨”的智慧型阳光教师团队。

例如,“我的特教日记”记载着特教真善美的师爱故事;每年的仁爱阳光教师评选,弘扬崇德向善的师德风尚;特教最美瞬间,抓取师生交流的温暖画面;“仁爱如歌”画册,记载着爱的箴言,吟唱着教育的智慧。

每年教师节,学校都会采用充满惊喜和温情的方式去表达对教师们的心理关爱。寓意深远的节日礼物,如写满感恩和祝福的小纸条,激发热爱生命的植物;修心养性的书法字帖和书籍;宣泄情绪的“秘密花园”曼陀罗画册,无不寄托着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视和润物无声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