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沙盘模拟采购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沙盘模拟采购工作计划范文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129-02
财务会计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及教学事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中职会计教育越来越显示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老化、教学与实践脱节以致学生学习被动的弱点。如何突破原有的教学局限,改善教学效果,培养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是中职会计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实训课程通过模拟现实竞争多变的环境,赋予学生管理和决策的角色,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并锻炼了学生应用知识、合作交流的能力。将会计教育教学与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实训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对于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其综合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中职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老化。目前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基本还是采用“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在课堂上板书、讲解重点,学生则在课本上做笔记,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和与教师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对于仍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而言,这种被动式的、枯燥的学习,无法长时间的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也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不规范。在中职会计教育的主干科目中,课程的考核基本仍以闭卷考试为主。考虑到考题的难易程度,考试题型多数采用了选择题、填空题这类记忆性的客观题型。考生们只要考前多背、考前突击,基本上就能考核达标,而对于实践操作的考核则相对较少。这种考核方式,对于培养学生解决会计实务的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
(3)能力培养的欠缺。目前中职教育的会计模拟实验,大多是以一个工业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事项为蓝本,要求学生从技术上练习从凭证到报表的一整套会计方法,而不能锻炼其他能力和素质。并且会计实验中的协作性不高,对于如何与人交流、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则强调不够。
(4)知识体系单一。中职的会计实践操作,仅仅强调了在某个会计岗位上的具体功能,不能反映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学生不了解企业的整个运营环境,无法理解会计对于企业的管理决策有没有起作用,这种失真的教学实践,学生变成了只会数字核算的机器人。
2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环境下的教学是传统会计教学模式的重大改进
2.1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简介
在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训练中,受训学员被分成几个团队,每个团队代表一个公司。每个团队6-8人,各代表着CEO、财务总监、市场经理、生产经理和采购经理等管理角色。每个团队经营一个拥有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连续从事数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让学员在游戏般的训练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
2.2基于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环境下的会计教学的组织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以一套物理沙盘教学用具和一套电子沙盘系统为载体。沙盘教具有:代表几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的沙盘;代表资金的若干钱币;客户订单、分析工具、市场预测资料和学生手册等组成。
课程的展开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实训准备阶段:教师介绍沙盘的起源及沙盘课程的设计意义,使学生对沙盘有初步认识;确定各班分组名单、公司名称、职位分配及职责等,为公司模拟经营做准备。
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沙盘模具教具让学生认识沙盘;通过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协商交流,确定每位学员所属的公司及各自的职责。
第二阶段:
老师进行情景模拟教学:主要讲解模拟企业概况、模拟运营规则、模拟运营实战、经营成果分析、提出问题等,具体包括市场划分与准入、销售会议与订单争取、厂房生产设备购买、产品生产、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融资贷款等方面的约定。
第二阶段的教学主要围绕模拟模拟企业概况、模拟运营规则展开。在规则的说明中,教师采用分组交流学习,开展知识竞答的方式巩固学生知识。
第三阶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学习模拟经营的工作程序安排、工作计划的制定,掌握在物理沙盘上摆放企业经营数据的方法,掌握模拟经营的工作程序安排,学习电子沙盘任务清单的操作,学习相关财务报表的编制。
第三阶段进入企业模拟实训环节。教学环节中全程采用角色扮演法和情景设置法,每个小组的成员扮演CEO、财务总监、市场经理、生产经理和采购经理等管理角色对公司展开运营。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是讲解者,而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调动者、观察家、引导者、分析评论员、业务顾问。在每一年的运营过程中渗透财会教育的环节,教师要以各个公司的实际运营数据为基础,指导学员对作本公司当年的资金预算,指导“财务总监”、“财务助理”填写现金收支表、资产费用明细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
第四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老师点评与学生感悟阶段。每一年的运营,要求学生编制相关报表,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相关财务指标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并能从财务角度角度分析自身企业经营的成败,并进行必要的企业战略进行调整。
第四阶段是第三阶段学习的升华,本阶段教师不再一一指导编制财务报表,而是以小组作业形式要求各公司披露财务报表,对编制报表不准确的,教师则重点指导。教师在财会教学上的重点转向指标分析,指导学员学习利用简单的财务指标对当年本公司的财务状况、运营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以利于学员进行战略调整。
第五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指导学员利用电子沙盘软件在“竞赛”模式下开展模拟运营。要求学员转换角色,在每年末以作业形式提交公司报表和财务指标分析数据。教师重点指导后进生进行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指标分析,力求在角色转换、小组讨论和教师重点指导的方式下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指标分析的方法。
3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教学相对于传统会计教学的几大改进
(1)在教学方式上: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环境下,教学能灵活运用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结合沙盘实训道具、沙盘软件等教具开展,改变可传统会计教学中单纯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的能力。
(2)在课程的功能上: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提供仿真的企业环境,通过分组运用沙盘软件进行企业模拟经营,使学生了解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关系;并能根据运营数据编制相关财务报表,从整体上认识企业资金的循环和运作。克服了传统会计教学实践中,仅强调在某个会计岗位上的具体功能,造成学生知识体系单一的弱点。
(3)在课程的内容上: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设计了八年的企业模拟经营年限,学生了解沙盘运营规则后便可在开展模拟竞争,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现代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在课程的评价上: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的考核以各组在电子沙盘系统上模拟竞争的结果为依据,结合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表现、课堂表现作为最终的评价,改变了传统会计教学中单一的考核方式。
4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教学亟待改进的地方
在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教学中学习财会知识,使学生了解了企业整体运营环境,真正将学生置于企业会计核算的情景氛围中,提高了学生会计业务处理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但在教学中,仍存在以下亟待改进的地方:
(1)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系统与现行会计制度的轻微脱节,教师在教学中还须重复强调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系统中的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名称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一是资产类项目中“应收账款”设成了“应收款”,“在产品”设成了“在制品”,“产成品”设成了“成品”;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中“实收资本”设成了“股东资本”。二是没有“无形资产”项目。由于P2、P3、P4产品都需要经过几期的研发过程,在新产品可以生产前要计入无形资产,所以应设置“无形资产”项目。
(2)成绩评定标准尚不够科学。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系统以所有者权益指标来评价学生成绩,过于单一。在教学中,虽然教师在课程的评定效果上作了改进,以各组在电子沙盘系统上模拟竞争的评分、小组活动的表现、课堂表现作为最终的评价,但仍存在缺陷。个别学员存在浑水摸鱼的现象,在模拟经营中滥竽充数,而教师要巡回、个别的指导,难以发现充数之辈,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监督仍不到位。如何更加有效、科学的评判各成员的个人成绩,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秦少卿.会计实践教学规范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06,(10):72-73.
沙盘模拟采购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高校 经济管理 实践教学 基本功用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63-02
1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企业部门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完成的《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显示,国内有半数以上的社会用人单位在实际招聘中,录用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比例超过10%;受调查单位中仍有91%的社会用人单位表示,今后将继续招聘经济管理类本科层次的毕业生。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底进行的人才需求信息汇总和分析显示,像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及企业管理等专业列在社会需求最大的前50个专业之中,即使在目前金融风暴的不利影响下,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依然超越其他热门专业,继续排名第一,而对于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用人单位最重视的依次是综合素质、实际能力和专业知识。 因此,如何培养出具有高综合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成为我国高校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2当前各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综合能力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不能快速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育体制及传统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实践教学为辅的观念培养的学生主要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忽略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学生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的新要求,二是大多办学单位的实践教学往往只浮于形式,没能发挥其真正的实践效用,三则是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育的结合研究不深入,课程体系设置和安排上存在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2.1实验实践教学被弱化,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被忽略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可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一般来讲,专业主干课属于实务性相对较强的课程,需要设置大量的实践环节来辅助理解与掌握,但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部分专业主干课的实践课时在整个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现以某经济管理类高校2004年教学计划为例,将其开设的部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的课时比例等列示如下表。
(2)专业实践教学学时包括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课时与独立实践环节中的模拟实习、阶段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课时(不含毕业实习)。
上表数据表明,实验实践教学相对理论教学而言地位相对弱化,表现如下:
(1)专业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较低,最低为电算化专业的15%,最高为市场营销专业的23%,说明专业实践意识不强。
(2)每门专业主干课平均课时较少,特别是电算化会计专业,仅为77课时,其中实践教学课时为20课时,这意味着该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的培养被忽视了。
(3)专业主干课实践教学课时占该门课程总课时比例普遍偏低,最低的是保险专业的15%,最高的是工商管理专业的32%,次高为市场营销专业的30%,这说明专业特色并不明显。
2.2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课程体系和真正实用的模拟教材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特别是会计学,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国家定期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但模拟实习软件系统及教材却跟不上政策调整的步伐,导致在新的经济政策环境下许多模拟教材过于陈旧,漏洞也较多,这样即使教师能通过备课使理论教学与经济理论与政策变动相切合,模拟实习教材却难以及时进行更新,这就使得实训的政策依据与最新经济政策脱节,达不到理想的实习目标和要求。
2.3经费原因导致硬件设施难以支撑大型数据库及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
由于经费的问题,极少部分学校硬件达到当前主流要求,而且大多教学单位由于硬件老化等问题导致难以支撑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例如,SAS、neurosolutions等教学软件要求硬件配置高,而硬件配置问题导致该类软件运行不畅,影响实践效率及效果。
2.4对实践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教学模式滞后
当前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校内实践主要表现为“实验教学依附于课程教学”,实验内容更多表现为对课程内容的验证和重复,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试验项目匮乏;校外实践主要表现为“粗放式的社会实践与实习”,由于校外实践环境不稳定、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大多数学校的校外实习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导致出现了“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实践目标得不到很好地实现。
2.5 缺乏既能上理论课又能上实验实践课的师资
实践课对师资队伍的要求很高即要有较专的业务素质, 又要具备专业岗位的技能, 熟悉生产实践, 不但能从事或参与相关专业技术的开发工作, 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但对大多教育单位而言,往往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程分别由不同的老师进行授课,这更不能使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有效的、完美的结合,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另外,由于某些教师在社会上专业实践本身不足,就更不能上好实验实践课程,因此“双师型”教学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刻不容缓。
2.6实践基地功能受限
一般来讲,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为经管类专业学生设置类似其他理工类院校专门用于实践的实习工厂、车间或实践中心,而一些有能力承担专业实践的校内基地,也只是一门心思的完成部门的工作计划任务,不愿主动和相关专业合作开发实践项目,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一些校内基地即使具备了实践的条件,但由于没有实践计划、实践(验)大纲,或缺少实践老师指导而搁置;部门间的协调也人为的设置了障碍,严重地影响了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总而言之,要切实抓好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通过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规律,构建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3经济管理类实验实践教学的基本功用
3.1实验实践教学五个阶段的基本功用
经济管理类的实践教学分为五个阶段,即课程基础实验阶段、专业基础实训阶段、专业综合实验阶段、情景模拟实验阶段以及专业社会实践阶段。
(1)课程基础实验阶段是实验教学的首要环节,这一阶段属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阶段,随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均通过课程基础实验阶段进行传授,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理论基础,并学会如何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2)专业基础实训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进行综合利用,使学生通过专业基础综合实训对本专业的多门课程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专业基础实训是专业技能的综合培养阶段,应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进行,专业基础实训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和求职都会有一个积极的帮助。
(3)专业综合实验阶段是在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后,实验教学环节中所进行的一种创新式实验过程,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生而言,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提升和发展都是在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的教学形式多以在教师指导下的科研和学术活动为主,要求尽可能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并具备一定质量地完成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
(4)情景模拟实验阶段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对相关专业模拟完成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及销售等实战场景,锻炼学生的实务操作运用以及商务谈判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和控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一阶段是对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训和研发式实验的补充和完善。
(5)专业社会实践阶段是指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实际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模拟实践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管理实践活动的了解,锻炼学生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训练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学生能自主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系统地进行创新性、实践性尝试,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2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复合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有效方式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的生产、成品的销售三大主要活动和人力资源、财务、物流活动三大辅助活动。因此,作为一名统揽全局的经济管理人才,仅仅掌握经济管理的某一方面、某一局部的知识,是很难担负起其职责的。即便是那些只承担经济管理的某一方面、某一局部功能职责的管理人员,若仅具备所承担职责直接所需的知识,而很少具备或不具备其他相关知识,也无法满足其工作角色的要求。这表明,经管类人才是复合性人才,而不是单一知识结构型人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尽管各经管类专业除开设专业课程以外,也开设了若干相关专业的课程,但是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往往是分散的、孤立的。未能找到一种适当的方式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综合贯通并进行运用,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而实验实践教学的引入使学生通过参加具备先进理念的综合型实验实践,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软硬件、ERP沙盘以及会计电算化等学习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管理的情景、建立竞争意识,参与经营决策。将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结合起来,从而在受到良好的专业理论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对经济管理类及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系统地进行实践性尝试,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就适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经管类人才。
3.3实验实践教学突破了经管类教学活动时空的局限
在实验实践教学五个阶段中的专业社会实践阶段中,虽然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感知在一个特定情境下活生生的现实, 对知识的理解有所帮助。但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 学生虽在真实的情境中, 但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由于企业要保守商业机密,致使实习生无法深入、完整地接触企业的运作过程,大部分时间耗费在的、简单的服务性工作中,学生在这项实践教学活动中所付出知识与能力的综合程度很弱,在专业知识的运用与专业技能的锻炼方面收获甚少,实习活动大多流于形式。此外,不少企业担心接受实习生会影响自身的正常工作秩序,将接收实习视作一种负担,致使高校很难联系到足够的实习单位以满足扩招后日益增多学生的实习要求。加上由于实践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接触到专业实践活动的某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无法系统地、完整地认识与把握专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而实验教学方式的出现,如实践教学中的“ERP 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管理,会计专业在实验室中按照实际会计业务操作流程,设置不同的会计岗位,进行会计业务的流程模拟。这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技能掌握、经验积累、职业意识等复合型能力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使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突破了原有时空的限制,为其从根本上摆脱目前的困境创造了条件。
3.4实验教学缩短了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
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需经过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两个阶段。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许多经济管理类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很难解决实际工作的的问题,短时间内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要经过一段较长的磨合期与适应期。从这种意义上说,高校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只是进行了第一阶段的任务,而没有完成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第二阶段的任务;产出的不是经管类专业人才的成品,而是经管类人才的半成品,从而导致学生所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的情况,进一步导致人才培养效率的低下与人才培养周期的延宕。实验实践教学的进行,不仅可以使经管类专业学生构建起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可以使其经济管理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实验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资助(立项编号:0831078))
注释:
钪炯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碓评创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试论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 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