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电工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电工教学计划范文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电工电子技术"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这种教学通常是一种阶段式的教学。采用这种模式进行缴械,首先讲授理论内容,然后安排相应的实践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地分列了专业课与实践课之间的联系性,同时导致前后知识出现脱节现象,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脱钩,进一步弱化了教学效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刚刚接触这门课程,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比较薄弱,难以实现学与做的融合。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摸不到实物,不能亲自进行动手操作,使得理论课变得更加抽象,在实践过程中,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规定的方案和步骤进行操作,进而丧失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学习的机会。
2改革传统教学方式,采用"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方式教学
(1)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标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组织、安排教学需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课程标准为组织实施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好前提准备。课程标准作为一种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需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同时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将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项目,在理论、技能方面,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要求。
(2)项目式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师资
在综合素质要求方面,"教、学、做"式的项目式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对任课教师会更高,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具备极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驾驭课题,组织教学,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实施项目式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采用下厂锻炼、参加技能培训等方式,学校进一步帮助教师提高动手能力,借助"工学结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市场的用人要求,进而结合用工要求组织安排教学。
(3)设计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
在实现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富有特色的教学过程是关键。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项目的提出与设计。围绕某一典型岗位,引出课题,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对整个项目进行设计。②项目的论证与实施。深入的分析项目,并设计流程,归纳总结项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等,同事制定应急处理方案,从而操作实践开始练习。③项目的分析与总结。通过总结分析,查找不足,进一步完善方案。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掌握操作技巧。
(4)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考核机制
借助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组织开展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时,需要采取措施,确保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之间的同步性,通过交替进行讲解与实际操作两个环节,使得学生能够现学现用,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的模式进行教学,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抛弃传统的单一式考核机制,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考核评价。
3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取得的效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讲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师教学的热情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同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呆板枯燥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彻底改变,从根本上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创新意识、综合能力,为实现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4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电子电工教学计划范文2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电子技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实训条件有限等原因,对该专业实操技能学生较难掌握,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更谈不上学生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技能人才,我校对电子技能实训课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工学结合,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动,教师为主导,通过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进行生产一线实际操练,把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实践,又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再学习寻找解答,得以提高,即“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得到全面提升,成为受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技能型人才。在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吃苦耐劳精神、专业技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毕竟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找准原因,采取措施,妥善解决,使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得以稳步推进,促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1.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1.1 加强学习乐趣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技能课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技能训练必须先让学生觉得有趣而乐意去做。有趣是乐趣和志趣形成的起点,而乐趣是有趣的升华,只要对自己的学习和训练产生了浓厚的乐趣,就会乐此不疲地学习和参加训练。
1.2 促进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结合,传统的电子技能训练一般是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技能训练和理论互相脱节,学生难以确切了解所学内容,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学效果不显著。为此,笔者采取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如在讲授元器件的识别方法时,笔者将课堂教学搬到了实训室,边做边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1.3 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学生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的满堂灌为引导教学。
1.4 有利于学生与企业拉近距离。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始终要严格遵守7S管理,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为尽快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打下良好基础。
2《电子技能实训》工学一体化教学法的应用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为更好的组织一体化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课程规划。为达到一体化课程标准要求,重新对电子技能实训课程进行规划。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撑握常用组装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撑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技术;掌握焊接与拆焊技能;具备识读简单电路图、简单印制电路板;具备制作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及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初步具备质量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操作规程。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子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基础和学习的兴趣,分析一体化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种因素,针对《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可以开发以下项目:1.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2. 万用表等仪表的使用;3. 手工焊接技能培养;4. 常见电路装接调试;5. 简单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再从每个项目中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用任务驱动式方法实施一体化教学。
2.2 学习工作站的建设。要有效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就需要建设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实习相融合的教学场所。“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具备了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教学场所。一体化课程是根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而来,而典型工作任务来自企业真实的生产工作任务。因此,要保证一体化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要建设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相接近的工作环境。工作站应配有电子装配常用工具,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常用仪表,常用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学生计算机,移动白板等设备,能满足一体化教学要求。
2.3 学生工作页的编写。工作页(也称为作业单或任务单)是现代企业培训中常用的学习媒体,主要内容是专业信息和作业。一体化课程的工作页是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材料,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工具,其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工作。工作页呈现源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任务,通过体系化地引导问题,指导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工作业的编写重点把握两个要素:学习者、学习的内容即学习任务和职业能力测试模型。对于学习者来说,教材特别注重为他们能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创设丰富的学习资源;对于学习内容来说,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就是学习任务,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是人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和工作过程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
2.4 工学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在一体化课程标准要求下,设计好课程教学方案,将课程细化为具体的可实施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对于具体任务的实施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2.4.1 问题引导,以问题为线索组织教学。教师提出实施该项目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问题引导包括四个层次,各个层次按自顶向下,从抽象到具体的顺序进行。
第一层次 提出问题:现实生活中,什么地方将用到这些专业技术。整理相关的技术?
第二层次 技术引导:完成这一目标要采用哪些技术?
第三层次 知识引导: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哪些知识和技术?
第四层次 应用引导:实现这一目标,是如何解决具体问题?
2.4.2 明确目标,设定具体任务
①选择电器元件、导线材料和工具等,列出明细表格。
②弄清结构和工作原理。
③掌握安装工艺要求,并安装、调试电路。
④会用万用表等仪表。
2.4.3 分组合作,优势互补,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按每组5-8人分组,每组确定一个项目负责人,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在项目负责人的指挥下对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将任务分配到人。实践证明分组的原则、组员的搭配、工作的分工、成员的数量等等直接影响着组员的学习。如:成绩好的负责“一对一”辅导成绩差的,观察能力强的负责材料的选择,分析能力强的负责整体规划、电路的原理分析和应用,善于口头表达的负责联系工作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性格内向的与外向的搭配等。
2.4.4 自主评价,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后,要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由完成项目情况来衡量,要以学生评价为主,电子技能实训课中常采取自我评价(占40%)、小组评价(占30%)、教师评价(占30%)。让学生对学习情况的评价,给学生对自己或同伴的自主学习效果和水平进行评价的机会。在评价指标、目标达成情况中,体会学习并掌握相应的知识要点和技术要领。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
3.结束语
工学一体化教学,必须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要严格按照入门教师为主导、过程中学生为主体、结束评价的实训教学程序要求实施全过程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实际情况,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并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做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做到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训、在实训中消化理论,正实现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辜东莲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2] 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及其开发
电子电工教学计划范文3
关键词: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是汽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电工及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这些知识及技能在汽车电控技术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电子电路分析、制作和调试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1、明确教学目标,认识学习“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作用。
我校的汽车电子专业起步较晚,是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对这方面人才的急剧增加而逐步建立起来的,2013年,我校招收了汽车电子专业第一个专科班。同时“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被安排在第一学期,通过该门课程的讲授我深刻体会到:除了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外, 还要相当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显然, 原来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巨大作用,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方法, 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变化的需求。而正是由于新专业新课程,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德国的亚琛工业大学、日本的北海道大学等知名大学都设有汽车电子专业,并且在该专业都把“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列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可见该门课程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意义。在该课程的教学研究方面, 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 即不同层次的学生, 有很多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汽车的新结构、新性能日益更新,如何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教学、实践条件, 使学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既能接受如此大的知识量又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成为该课程教学的难点。
2、加强教学改革,促进理实一体化建设
2.1理论教学的改革
采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很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 不愿意听, 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加强理论基础和上课技巧, 多引入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仿真等, 提高上课质量。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锻炼其独立操作、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本领,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2实验教学的改革
改进实验内容。实验设置8个情境,涉及汽车传感器、点火线圈、交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车窗升降控制、照明电路,充电电路、仪表等内容,并在每个情境中根据需要设置1到多个任务,让学生感觉到每完成一个实验就相当于完成一个工作任务,那么,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掌握哪些理论知识(必知),需要哪些技能(必会),同时,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如安全作业与环保),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参考。实践证明,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只有在实验中才能更好的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完善实验设备建设。还是如上面所提到的,目前汽车电子专业为我校新开设专业,还没有自己“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这就更需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 提高实验指导教师自身的素质, 要求加大对实验员的培养力度, 利用假期时间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实验器材。同时还要加强和其他院校的沟通与合作,利用其他院校的硬件条件来完善自己的实验室建设。
2.3 教学改革的关键
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一年的教学时间。目前也是刚刚开始第一轮(上半部分)的讲解,在这样的前提下,编写自己的教材还不成熟。所以,如何选择一本好的教材就成为了当前的关键问题。
目前,我校还没有自己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所以如何快速完善实验室的建设也是当前的关键问题。新专业新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综合教学所用到的图片、动画、视频,文本等和电子教学讲义,都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问题。
3、“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1 组建“汽车电工电子”特色团队小组
对学生的教学,主要以兴趣培养和基础入门为主。开展“汽车电工电子”特色教学,以创新学分为杠杆,围绕汽车电子、汽车电器设备、等汽车行业重点研究方向,设置课题研究小组。每个课题组均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负责人,配备2~3位中级职称的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形成结构合理、交叉互补的学术团队,确保创新方向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3.2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关于项目教学法, 很多文献中都有介绍,此处不在赘述。现代汽车的电子技术日新月异, 所以在该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比较合适的,而项目教学法在让学生掌握现有知识的同时, 能够根据新技术、新要求不断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 使学生素质与汽车技术的发展尽可能地保持同步。
3.3 教师自我提高
教师在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负有重要使命,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汽车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能够将电子信息与车辆控制结合在一起,为了充实教学队伍,可以聘请汽车行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同时,支持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和相关单位,从行业发展的视野和方式进行自我提高。
结论
通过“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建设、管理及实践教学改革,笔者认为:
1)我校要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首先要认识它的主体教学作用,要有明确的定位.要加大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体现教育特色,构建产学研培导“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2)实训基地建设软、硬都要抓.在构建产学研培导“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的同时,还要和打造“产学创用”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训室环境、标准流程、教师言行,实施全方位的全人教育,使学生高高兴兴地学习技能,不知不觉地养成习惯,潜移默化地提高素质.通过学生创新工程、技师检修队等各项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源自企业真实的案例贯穿于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配合贴近真实的实训场景及设备,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特色.
3)在设备、师资、项目和环境建设中,要突出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素质的训导.利用“5S 管理”,进行实训室的现场管理,使得场地得到充分利用、设备得到良好维护、环境得到很好美化、制度得到贯彻执行等.制订实训室课程教学职业素质训导流程,强化学生的学习、工作习惯:在校内实训时要求学生统一着装、打卡进出实训室、严守实训室规程和规章、严格操作规范、浓郁的现代企业氛围熏陶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职业素质训导等.
主要参考文献:
1.《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作者 李迎。
2.《汽车构造原理与维修应用教学的实践》作者 徐衡
3.《TRIZ理论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者 江帆
电子电工教学计划范文4
关键词:理论课程;实训课;一体化教学
一、电气自动化单纯的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及其优缺点
1.单纯的理论课程
电气自动化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起来非常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理论基础的培养。传统的教学安排中,由于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的缺少,很大一部分的教学任务都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后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少。电气自动化理论课程应根据课程特点进行相应的选择,主要的教学方式包括:提问式教学、阶段式教学、多媒体式教学等。其中,提问式教学主要针对教材的重难点问题。面对自己喜欢的专业,技校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很高的,课前也做了较为充分的预习,但是对有些内容学生依然无法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可借助提问式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知识。授课中,教师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讲授。
2.电气自动化单纯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更扎实的理论,但是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整体的掌握和了解课程,其原因在于单纯的理论教学没有直观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缺少实践性,整个课堂全靠学生的思考和想象,但大部分学生缺少这种想象和思考能力。长期按照这种教学方法,大部分学生容易出现知识的不衔接,甚至是放弃学习该课程学习,理论教学的弊端也就体现了出来。
二、电气自动化单纯的实习课程教学方法及其优缺点
1.单纯的实习课程
实训课程的进行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训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按照老师的安排进行每一个课题和任务,学生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勤动手、多动脑。一方面,对于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实习过程需要分组进行,因此授课进度就会比较慢,在安排课程时要考虑这种班级的课时量;另一方面,在实习课程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根据班级的上课人数,安排教师的数量。除了配备一定数量的教师,还要有独立的教材及学习资料,教学方式之间也不断结合,让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也更为全面。对于以往的电气自动化教学而言,关于理论的内容要多于实际的内容。对实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有待增强,对于教学课程的设置而言,可结合独立教材中的多种学习方法,以此提升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综合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实训内容较为复杂,知识之间的连贯性较高,知识难度也增深。
2.电气自动化单纯实习课程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实习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技能。但是,单纯实习课程的进行需要有理论基础做铺垫,为了解决部分学生出现理论知识“断链”的问题,需要实习教师进行实习课程的开发,在实习中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需要任课教师既能指导学生实习操作,还能进行理论课程的传授;除此之外,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习课程上课秩序比较混乱,因此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教师,从而保证授课的有序和安全进行。
三、电气自动化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及其优缺点
1.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方法是以国家职业资格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过程和过程设计课程体系的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实习学做合一。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理论的阐述与讲解,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的概念或者定义,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这门技术,在操作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理解这门知识的深刻含义。所以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更好的实践。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对重点知识要加强学生的记忆与重视,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才会减少犯错。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验,这样可以有效地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验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一体化课程的开发需要一个过程,重点是要开展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制订课程标准、设计学习任务等方面进行讲解;一体化教学工作是一项十分浩大的系统工程,对师资、学材、教学环境等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一体化教学的规范实施是需要下定决心、下大力气长期进行的一项工作。
2.电气自动化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采用举案例教学的方法,以模拟场景为教学手段,以典型案例为引导,深入开展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案例搬到课堂,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实践性,是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为一体,采用学生与教师双向交流,小组讨论的形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对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但是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当前也存在不足,特别是一体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套路化、浅显化,教师缺乏企业生产实践方面的锻炼,企业实践经验相当匮乏,所以构建一体化的教师队伍是保障;一体化教学实施能力有待于提升,教学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创新;在整个系统中,点与面结合度不够,部分学生设计任务方案和编写工作页的质量有待于提高;一体化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处于平台期,需要提高。
四、小结
电子电工教学计划范文5
关键词: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04-0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中高等职业学校工学类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基础的好坏、学习兴趣的高低、对电工电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实验实践技能的高低等,都将直接影响着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职校教师应在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动力不大的环境下,在职业教育大力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实验实践课比重大等特点,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将培养学生实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通关节,架好桥梁,顺利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笔者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改革,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双重效果。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电工电子技术》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与实验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概念抽象、公式较多,又与专业课和电工类实际工作结合紧密。虽然学生在中学物理课程中接触过电学方面的知识,但由于职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而电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离不开对电学基本概念的正确掌握,对定义的准确理解,对各种计算公式的准确运用和各种器件参数、安装使用规则的了解,以及安全用电规则的遵守和执行等。否则,不可能完成电器(气)安装或维修工作,甚至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例如,简单的熔断器(保险)的更换,若不按要求更换,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理实结合的课程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感性认识,加强实践实验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方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方法与实施
充分利用实验实践条件,实施理实结合的教学课程模式 笔者从事过电工和电器修理工作若干年,有着比较丰富的电器(气)安装、维修的实践经验,符合现阶段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且《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理实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和思路,对2010级机电专业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尝试将教室搬到实验室去,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讲授电子元器件时,在实验室里可对照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边听,边识别色环、型号、规格、参数等,并可以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比较,这样学生就有兴趣了,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学习电路时,直接在实验室让学生自己连接串并联电路(不指定电阻数量及阻值大小),学会用万用表等仪器仪表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值,并总结串并联电路特点。又如,电机控制中电动机按钮互锁控制正反转电路,工作原理分析难度较大,但在实训室中,让学生看演示效果,然后参与操作训练,学生便很快掌握了其工作原理。这样做可以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到理论教学中,使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最大限度地融合起来,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 在理实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把理论教学分解到实验实训教学中,并把整个教学目标分阶段实施(也可与《电子电工技能培训》课程结合进行):第一阶段,以最常用的电工工具、仪器仪表及元器件的一般识别使用和熟识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仪器仪表,会对元器件极性、管脚进行判别性的测量,会对元器件性能的好坏进行测试判别。第二阶段,要求学生安装及检测实际电路,由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入手,学习自动调光电路、机床控制电路、放大电路的安装调试,使学生掌握电路安装的规范操作要领及借助仪器仪表检测的方法步骤。第三阶段,设置简单故障教学,锻炼学生电器(气)检测维修的实践能力,以此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第四阶段,采用模拟考核形式,训练学生的实战能力。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学生既明确了各阶段的目标,又分解了教学难度,既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又能使教师有的放矢,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如果教师不能在训练环节上严格管理和要求,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念头。
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大量的感性知识是由观察后分析推理而获得的,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贯穿其中。例如,在电容器充放电实验中,要求学生用指针式万用表先练习对电容器质量进行判断。让学生具体观察电容器短路、断路、质量不佳(漏电)以及容量是否减少等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从各种示数中观察相对的变化与区别,即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用经自己判断容量合格的电容器做充放电实验,由此开拓学生的思维。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八项要求
通过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迎合了学生好动和好奇的特点,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必须要求:(1)课程教学要由具有“双师”资质的教师担任,或由理论课教师与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共同担任;(2)学生分组时,注意动手能力强弱和男女生的搭配;(3)将教学任务按理论+实践的模式分解到每堂课上,先理论,后实践,并让学生了解该堂课的目标和任务;(4)由于职校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教师要耐心引导,运用教师手把手、学生熟手带生手的方法,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并及时发现鼓励学生的进步和提高;(5)对学生实验时出现的错误要及时加以纠正,有共性的问题可作为例子进行现场分析,应包括产生原因、产生后果及解决方法等,同时提倡学生间的互帮互学;(6)将理论考核改为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并可在适当时间采用实验实践竞赛等方式激励学生修炼技术,提高本领;(7)要做好课堂考勤、考核,对每个学生每堂课的出勤、纪律、听课及实践(实验)完成情况等做好考核记录,以便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8)对学生作业、实验报告要认真批阅,并做好总结。
工学结合、理实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非高深的教学理论模式,其实施也有规律可循。只要我们从自己的实际教学过程出发,从思想上解放自己,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修正从教观念,树立以师带徒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本领,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并坚持学习、实践、探索、改进和提高,一定会总结出适合自己学校、专业、课程的工学结合、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朱晓慧.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2]孙成林.《电工基础》课教学的做中教与做中学[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3]王颖.在电子实训中如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J].职业教育研究,2011(S1).
[4]支叶.现阶段中职学校物理课教学的几点做法[J].中国科技纵横,2010(7下).
电子电工教学计划范文6
业基础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良好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关键词 汽车电工电子 一体化教学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电子技术逐渐成为汽车高新技术的特征之一,汽车电子产品在现代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工业处于一个以汽车电子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时代。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汽车电工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一体化教学的含义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 在一个课堂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传授。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一体,一堂课同时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教室、车间为一体,教室既是理论的课堂,又是实习操作车间;教师、师傅为一体,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徒弟为一体,学生既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者,又是实践技能的操作者。
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根据技工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着理论知识够用,重在实际能力培养的原则,对原课程内容进行大胆整合,对理论偏深的内容和陈旧知识进行删减,对于各种单元电路,只要求掌握其工作过程及功能作用,而对于繁琐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计算则删去不讲,把重点放在如何“用”上。故而将本门课程的教学全部放在实习操作车间进行,由过去的“理论+实验论证”的教学模式转到“知识+操作技能”的全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因此,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整合为7个模块20个子模块(如下表)进行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每个模块都给出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要达到的操作技能。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一体化教学主要知识点与操作技能一览表
三、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想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要做到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衔接。对于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知识连接点,一定要向学生阐述清楚,否则前后知识脱节,就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按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完成,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二)以职业能力为基础
以“能力”为基础,按照工作的相关性划分单元。打破了单纯以“重复、刚性”的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实训教学”的理解,注重职业情景中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迁移能力。
(三)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每个子模块的教学,要循序渐进,要加强实习过程中的巡回指导。对于实习中发生的故障,以引导的方式指导学生分析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和部位,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直到排除故障,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根本
教学方式实现五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实习车间、维修企业、小组教学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实物现场、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
(五)改变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
改变过去以理论考试和实验报告成绩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而是根据学生在整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操作情况、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正确性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扭转学生只重视理论考试、实验结果,不重视实习过程、不动脑筋、抄袭别人实习数据的现象。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六)一体化教学过程要注重素质教育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一体化教学全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将现代企业管理规范融入教学环节中,教师是师傅又是操作者,师生在思想、学识上的沟通和交流密切,感情融洽。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养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合作探究的态度,使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刚主编.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J].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