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母婴护理基本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母婴护理基本常识范文1
【关键词】 助产士;心理护理;顺产分娩
顺产分娩是女性一次正常的生理过程,除去诸多因素(如胎儿因素、产道因素)之外,每位产妇在分娩过程接受系统的心理护理后都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率,稳定的情绪,充沛的体力是顺产分娩的强大保证,因此,系统有效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1]。这就需要助产士用良好的工作形象和语言行为取得产妇的信任,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到有效系统的心理护理,一一排除产程中的生理痛苦造成的心理障碍。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200例(第一产)准备顺产分娩的产妇依次试验。前100例产妇,根据其三个产程的特性进行系统心理护理;后100例产妇,产程过程中告之基本常识,不过多干预顺其自然。
2 结果
两组产妇在三个产程过程中放弃顺产分娩的比率,见表1。表1 两组产妇在三个产程过程中放弃顺产分娩的比率
通过对200例产妇分两组,研究组100例产妇通过助产士系统的心理护理,有 79%的产妇能克服疼痛,排除心理障碍,最终顺利阴道分娩;而没有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的后100例产妇中只有56%的产妇能坚持阴道分娩。
3 讨论
正常怀孕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规律,然而对一个产妇来说,尽管可以排除诸多的因素(胎儿因素、产道因素等)所导致的难产,但由于分娩时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也可导致难产的发生。所以,在分娩时对产妇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指导,使其能够情绪稳定、精力充沛地顺利分娩,对保证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是十分重要的。医护人员的形象和语言行为都直接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医护人员使产妇信赖和安全感的基础,医护人员对待产妇态度要和蔼,解释和指导要耐心,要表现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结合产程的进展,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2]。第一产程:由有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历时较长且体力消耗较大,如产妇缺乏必要的临床知识,就会对宫缩产生恐惧而影响休息,导致宫缩乏力、产程的延长,胎心宫内窘迫,滞产。为此,应在产程开始时向产妇介绍必要的知识,使其了解自己的产程进展情况,以消除对阵痛的顾虑和精神负担,增加信心,有效地促进产程进展。此外,还要鼓励产妇进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储备能量,增加体力,保证足够休息及睡眠,对产程进展会更为有利。对体质弱、宫缩无力、第一产程延长的产妇,除应用上述办法使其增加体力和减少体力的消耗外,还应通过安慰积极鼓励的语言,使其增强信心和耐心,并指导其调整节奏,产生有效的宫缩。个别产妇在第一产程中会出现宫缩过强、宫缩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的现象,这样常会导致胎儿窘迫,此时除应用药物调节宫缩,吸氧纠正胎儿窘迫外,还应劝导产妇消除紧张情绪,分散注意力,从而达到延长宫缩间歇时间,缓解胎儿乏氧的目的。近几年来,由于实行了家庭式的分娩方法,整个产程中产妇爱人或亲人陪伴在产妇的身旁,对安静产妇的情绪,消除阵痛固然有利,但如果家属情绪过于紧张、焦虑或失去分娩信心,对医护人员提出不正当的要求,则必然会对产妇产生不利影响。如要求手术结束分娩,导致剖宫产率较明显上升,为此,除做好产妇的思想工作外,还要对家属要尽力讲清道理,做好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配合,才能达到剖宫产率下降的目的,实行正常分娩。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过程,历时较短(30min~1h),此期产妇宫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胎先露要已降至棘下,通过对盆底的压迫,产生反射性排便感,应嘱产妇正确应用腹压,避免因急产而造成会阴严重损伤。少数产妇产生宫缩乏力,或因体质弱,腹压不足,可给缩宫素引产,调节腹压胎儿娩出。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后,多数产妇已精疲力尽,嘱产妇休息,注意产妇的出血量、血压、脉搏及软产道的损伤情况,如新生儿窒息应及时处理,但要避开产妇,以免增加精神负担。一般胎儿娩出几分钟至30min内胎盘即娩出,如宫缩乏力、产道损伤或胎盘滞留而发生出血,应立即宫壁注射缩宫素,及时安慰产妇,减少其顾虑,避免造成大出血、休克、切除子宫等严重并发症[3,4]。总之,一个没有异常产科情况的产妇,能否顺利完成分娩与产妇的精神状态和能否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以及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责任心有很大关系,分娩时医护人员的积极态度、耐心细致的医疗作风、正确的心理指导,是促使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及其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的关键因素。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加强分娩时的心理指导,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异常分娩的发生,为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母婴死亡率,降低剖宫产率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也是产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分娩,可称得上是女性一生中所遇的重大生活事件。另外,产后女性不仅要恢复身体,还要适应婴儿──这一家庭新成员带来角色和各种关系的变化。所以,哺乳期的女性往往要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加之此时女性身体尚处于虚弱状态,因此很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小事,如丈夫离开一会儿或室内有噪声,都会使产妇出现情绪失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此外,初为人母,女性尚未掌握抚育孩子的全部经验,常常为此殚精竭虑,孩子只要一哭,母亲不管睡得多香,也得起来喂奶,换尿布,哄逗孩子,要做到不急不躁,对女性来说很难。要使女性的身心能恢复正常,就需要整个家庭其他成员特别是丈夫的帮助,但这种帮助不是一种过度保护式的,女性此时更需要彼此心理的理解和行动上的支持。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女性身体状况的好转,体内新陈代谢趋向正常,加上丈夫的体贴与孩子成长所带来的情感的极大满足,产妇的情绪会慢慢平静下来,一般会变得越来越快乐。总之,产后的情绪波动是生物因素(激素含量的变化)和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几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也恰恰是女性从这种状态中得到恢复与改善的重要保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产妇临产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轻者出现烦躁不安,情绪紊乱;重者可以使产程延长,而产程延长首先与新生儿窒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有关。此外,还会对日后产妇的围生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心理问题的指导,帮助产妇渡过这一难关。希望每位助产士认真做好系统的心理护理,更好地为每位产妇服务。
参考文献
1 贾秀云,王淑贞.在分娩过程中孕产妇的心理指导的重要性.现代医药卫生,2003,14:790.
2 王玉梅,徐冬梅.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指导对产妇应激能力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6,21(3).
母婴护理基本常识范文2
关键词:艾滋病;心理分析和护理;不同心理时期的针对性护理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bservation of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Period of AIDS Patients
LUO Mei-ling,PENG Li-ming
(The first hospital in Changsha City,Changsha 410000,Hu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ids. Methods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 June to 2013 June were selected for sampling of AIDS patients, 80 patients were observed randomly contrast,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psychological nursing,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used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psychological time,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proble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solution. Results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period of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the patients with anxiety, depression scal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routin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nclusionThe clinical nursing of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used in AIDS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time, help patients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ttitude,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Key words:AIDS;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nd nursing; Nursing for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period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破坏人体免疫细胞,致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进而诱发严重的肿瘤与机会性感染[1],它的传播途径分为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由于目前尚未研发出对艾滋病患者的有效治愈方案,基于病情严重性及传染性的考虑与压力,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均有其严重的心理问题,不仅伴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恐惧、焦虑、愤怒,甚至部分心理极端的患者可能会产生自杀及报复倾向,给其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为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其护理水平,我院对80例艾滋病患者展开了不同的心理护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共80例,以投掷骰子的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12例;年龄在8~58岁,平均(32.5±5.2)岁;务工人员21例,个体私营业主15例,学生4例;性传播感染22例,母婴传播感染4例;吸毒感染8例,感染原因尚不明确者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在9~60岁,平均(33.2±4.6)岁;务工人员20例,人体私营业主17例,学生3例;性传播感染25例,母婴传播感染3例;吸毒感染9例;感染原因尚不明确者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感染途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方法针对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予以患者不同程度的情感支持,观察其心理问题,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其了解疾病的基本常识,唤醒患者对生命的依恋,树立治疗信心,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倾听患者的诉说,指导患者通过注意力转移方法,排遣其负面情绪,接受现状,并调整其消极的生活态度,找寻生活的希冀与意义,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对于观察组则采用不同心理时期的针对性心理护理。由于不同的患者生活背景、职业、学历、年龄均不尽相同,个人的心理感知与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艾滋病患者通常会经历最初的否定期、愤怒期,到中途的协议期、抑郁期与最终的接受阶段。大部分患者时常会伴有恐惧、消极、孤独、悲观、沮丧、封闭等心理行为,另外还有少部分患者则表现出麻木、逃避的心理,甚至极少部分会产生自杀的倾向。因此,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在接到入院患者初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掌握其心理情况,明确其心理状况。并根据患者的基本资料,制定对应性的护理措施。切勿歧视患者,对待患者保持耐心、同情心与爱心。与患者交流与沟通时认真倾听,表达出心底的关心,做出及时的情感回应。处于心理否认阶段的患者,通常言行十分偏激,喜欢自我封闭,存在逃避现实的心理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表现出足够的耐心,积极陪伴与引导患者,使其对自身疾病有明确的了解,学会接受现实。对于处于愤怒阶段的患者,护理人员则需尽量理解与忍让,切勿激怒患者,避免与其产生任何言语方面的冲突。针对处于协议阶段的患者,则需多向其普及必要的疾病知识,使其树立正确的治疗态度。对于处于抑郁阶段的患者,护理人员则需主动关心,积极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针对处于接受阶段的患者,护士则需对患者讲解各类治疗药物的作用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克服其心理问题,树立治疗的信心。为患者提供后期倾诉平台,方便出院患者咨询。
1.3评价观察指标选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问题缓解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2]。
1.4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护理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及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选取的艾滋病患者共8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情况,选用不同心理时期针对性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评分整体低于使用常规心理护理的对照组(P<0.05),且40例观察组中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达33例,配合度高达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为95.0%同样高于选用常规心理护理的对照组的67.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结论
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落实,对护理工作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0年起,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便已大规模展开,旨在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提高病房服务水平,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3]。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由于其感染初期并无显著症状,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无时不刻不对社会稳定及患者周围人群带来严重的威胁。HIV对人体整个免疫系统造成攻击,关键以T淋巴细胞为主,通过破坏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为各类疾病的感染创造了机会,病死率十分高。当前在全球范围内针对艾滋病感染尚无根治药物,因此,艾滋病患者多伴有严重的心理问题。
而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克服其在治疗阶段的担忧与焦虑心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提高治疗的配合度,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在本组研究中,由于艾滋病患者不同于普通疾病的患者,不仅需要忍受疾病带来的苦痛与折磨,同时需要面对社会的压力、群众的眼光、家庭的压力。因此,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对患者的治疗将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此传染特征,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而,为给患者带来更为优质的服务,提高其生存质量,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必要将不同心理时期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应用于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
参考文献:
[1]焦颖.护理心理学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2,08:1234-1235.
母婴护理基本常识范文3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我科住院治疗的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5例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加运动疗法,5例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血糖控制理想。24例剖宫产和6例顺产者,无畸胎、胎儿、新生儿死亡。
结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GDM母婴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产科质量。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胰岛素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067-02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孕产妇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GDM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感染、羊水过多、巨大儿,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早期发现GDM并进行适当的治疗,对于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近年来对在我科住院治疗的30例GDM患者,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收治30例GDM患者,其中,初产妇19例,经产妇11例;年龄25-42岁,平均30.2岁;所有患者均无孕前糖尿病病史。
1.2 GDM诊断标准[2]。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或50g葡萄糖负荷试验≥11.1mmol/L,空腹血糖≥5.8mmol/L,或0GTT采用空腹5.6mmol/L,lh10.3mmol/L,2h8.6mmol/L,3h6.7mmol/L,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则可诊断为GDM。
1.3 治疗方法。
1.3.1 饮食控制。认真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她们详细了解GDM的相关基本常识和熟练掌握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方法。其目标是保证孕妇及胎儿的总热量和营养需要,预防餐后高血糖和饥饿酮症出现,保持孕妇正常的体重增加。采用患者标准体重计算热量,总热量为l46KJ/(Kg?d),其中蛋白质用量为1.5g/(Kg?d),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的50%~60%,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
1.3.2 运动疗法。鼓励患者餐后做适当运动,如慢跑、散步等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心率保持在120次/min以内,20~30min为宜,先兆早产者不适于进行运动。
1.3.3 药物治疗。经过上述处理2周以上,血糖仍高于正常的患者,可加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孕期进展及血糖情况调整用量,力求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
2 结果
30例确诊的GDM患者,25例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加运动疗法血糖控制良好,5例患者需加用胰岛素注射治疗,30例患者血糖均控制理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4例剖宫产和6例顺产者,无畸胎、胎儿、新生儿死亡。
3 讨论
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约占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3]。近年来,GDM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而导致脂肪、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代谢增加,出现高血脂、高血糖、高氨基酸血症等。GDM不仅可以导致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低血钙等并发症,而且还易导致巨大胎儿、胎儿窘迫、畸胎和死胎,增加围产儿死亡率,成为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疾病,因此必须尽早诊断和治疗[4]。
对于GDM的治疗,饮食控制是治疗的首选治疗。科学合理的膳食不仅要能够供应孕妇孕期所需的热量和营养,又要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应计算好三大营养素的热量比例。采用患者标准体重计算热量,总热量为146KJ/(Kg?d),其中蛋白质为1.5g/(Kg?d),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的50%~60%,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增加纤维类食物的摄人量,能起到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改善糖耐量的作用,并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叶酸、矿物质。在治疗期间监测孕妇体质量增加,正常体质量者,孕期体质量增加不超过12.5kg。适当运动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还可以促进肌肉对血糖的利用,尤其对胰岛素治疗不敏感的肥胖患者更应该在餐后进行一定的锻炼。运动时心率保持在120次/min以内,避免剧烈运动,20~30min为宜,先兆早产者不适于进行运动。大部分患者仅靠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就能起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如果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2h血糖>6.9mmol/L,则需选择胰岛素治疗。严禁一切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以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加强对GDM患者的孕期管理,定期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除外胎儿畸形。孕36周左右提前入院观察,如血糖情况良好,胎儿生长良好,可至预产期自然分娩。若加用胰岛素后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出现微血管病变、先兆子痫、胎儿出现缺氧等并发症时,应及时终止妊娠。术后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糖尿病患者切口不愈合及感染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剖宫产后应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加强切口护理,勤换敷料,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促进伤口尽早愈合。
总之,要加强GDM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加强孕妇健康教育,做好相关宣教工作,合理控制饮食,并采用运动疗法。严密监测妊娠晚期胎儿发育状况及加强围生期管理,积极预防感染等,最大限度地降低GDM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黄晓艳,易清华,易绍嫒,等.妊娠期糖尿病126例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2009,6(3):96-97
[2]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母婴护理基本常识范文4
【关键词】 健康教育;分娩方式;分娩结果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4-0453-03 中图分类号:R 714.30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4.025
当前随着我国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分娩的风险性已逐渐降低。然而,对产妇而言,分娩仍是一种剧烈且持久的应激源,不仅是产妇生理方面的应激,更是心理、精神方面的应激。产妇的精神和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到产妇分娩的结果。加强孕妇孕产期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消除孕妇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使孕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能以最佳的心态适应分娩所带来的各种不适。本文为探讨孕产期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结果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对我院产科2010年入院分娩的400名孕妇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自孕20周起在我院产科门诊定期产前检查直至分娩的4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定期检查并进行孕期健康教育的200例为观察组,只做定期产前检查的200例为对照组,所有产妇无头盆不称现象,均排除妊娠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产妇均为头位产和单胎初产妇。整体上两组产妇的文化程度较低,介于小学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程度之间。所有产妇的基础健康均无明显差异,而两组孕产妇身高、年龄、体重以及孕周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健康教育方法及内容 观察组自孕20周起除按要求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外,还组织孕妇及其家属参加孕妇学校,采取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用健康教育手册(孕产妇保健册,母乳喂养手册)、墙报、图片、录像、知识讲座、个别指导及电话咨询等方法,进行系统的孕期保健知识教育及产前知识相关培训。做到因人施教,根据产妇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年龄、对保健知识的求知欲及教育内容的不同,灵活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她们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宣教用亲切和蔼、通俗易懂的语言,禁用专业用语,使产妇容易掌握基本常识。根据妊娠不同的阶段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①孕早期:怀孕3个月内到当地医院或妇幼保健院接受孕期健康教育,主要介绍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可有效提高孕妇对怀孕初期的认识;引导孕妇加强孕期的营养,保持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以保证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指导产妇运用放松训练法,以缓解孕妇的心理压力。②孕中期:指导孕妇定期做产检,解释产检的重要性以及具体产检的内容,介绍胎动自我监测的方法,有利于孕妇及时了解胎儿状况;定期组织孕产妇入院参观待产室、产科病房、产房以及母婴的同室区。③孕晚期:应用多媒体等信息网络技术播放自然分娩录像和剖宫产录像,同时介绍影响孕妇分娩的因素、临产先兆、自然分娩过程或剖宫产的过程,使孕妇消除紧张感、恐惧感,及早作好心理准备,能以健康心态面对分娩;指导产妇练习呼吸镇痛法及其它放松技巧;嘱孕妇及其家属准备好分娩期的物品,如新生儿和母亲需要的物品,介绍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及优点、加强护理的方法、产后的身心康复和新生儿护理技巧等,不仅有利于避免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也有利于保证婴儿健康成长。
3.观察指标 对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
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接受孕期健康教育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见表2。
2.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讨论
1.产前健康教育有利于产妇自然分娩分娩期对于产妇及婴儿未来的健康均是至关重要的时间段。选择何种分娩方式是当前孕妇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对初产妇而言,由于没有任何的生育经验,且又从早前受到外部环境的不良传闻和各类报纸、杂志以及各类影视作品的多重影响,对分娩存在片面的认识,分娩期的恐惧感、紧张感会相应增加。近几年的产科资料显示,我国产科剖宫产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为我们传递一个危险信号:自然分娩已逐渐被剖宫产取代。许多学者为解决这种状况,提出加强孕妇的健康教育方法。开展健康教育,是从孕妇早孕期开始,向产妇讲授剖宫产和自然生产两者的利弊,为孕妇分析讲解孕妇在早孕期、孕中期、孕晚期需要注意的事项,综合考虑了孕妇及婴儿在产前产后的健康,以此提高孕产妇与婴儿的自身抵抗力。通过讲授知识和观看录像,使产妇充分认识到自然分娩的益处并乐于接受自然分娩,从而有效降低剖宫产的比例。而通过指导产妇进行放松训练,对孕妇实行心理护理,使其得到渐进式放松,缓解其心理压力,有利于孕产妇及婴儿的健康成长。通过孕期的健康教育,有效减少了产程干预,最终促进产妇的自然分娩。
2.产前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遵医行为 产前产时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遵医行为,遵医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健康的目的,按照医护人员对其在医疗或健康方面的指导(医嘱、护嘱)而发生的活动,孕妇及家属的遵医行为对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控制和稳定病情具有重要意义。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教育中把孕妇的感受、身体状况、接受能力考虑进去,注重与患者地互动交流。孕妇所需要的正是这种人文关怀和照顾,因此,对护士的信任感和满意度大大增加,遵医行为相应提高。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增进了护患间的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产妇对助产工作的理解和满意度。由于开展了“一对一”的产时指导等使助产士对产妇在康复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指导与交流,助产士及时了解孕产妇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孕产妇的实际问题,使孕产妇感觉到助产士在认真考虑她们的问题,增加了患者对助产士的信任感,融洽了护患情感。
3.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孕晚期发生贫血的几率 通过健康教育,使孕妇自觉合理膳食,为自身及婴儿提供全面且平衡的饮食营养。合理膳食才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及热能,进而保证机体的营养平衡。孕妇在孕期时保证营养平衡,不仅能保证胎儿的正常、健康地发育,还能有效降低孕晚期发生贫血的几率。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由于在孕早期充分认识到膳食营养的重要性,及早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注重营养的平衡,坚持多吃水果、蔬菜、鱼、鸡蛋,多喝牛奶等健康食品,重视饮食的健康搭配,适量地补充钙铁锌硒等,孕妇发生贫血几率降低。
4.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分娩并发症 由于孕妇在孕期得到有关生育知识、孕期行为规范、孕期的自我保护等分娩的指导,使得孕妇的认知能力增强,能自行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技巧以及生育知识,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减少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从而有效减少分娩并发症。
综上所述,本研究说明对孕产妇开展健康教育,具有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7.
[2]陈子瑜,崔喜学.孕产妇系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7):72-73.
[3]郭晓丽, 张彩霞.心理指导在自然分娩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8):1043-1044.
[4]李杰虹.孕产期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J].现代医院,2008,8(11):155-156.
[5]韦秀芬,廖 玲.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0, 32(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