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精神的体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精神的体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精神的体现

创新精神的体现范文1

1.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必须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要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必须提倡充分的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始终记住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与学生的活动是相互的,一定要改变将学生作为容器的旧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注意师生共同活动,变语文教学中的“一言堂”为“群言堂”,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语文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探求语文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

2.融洽课堂气氛营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是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之一。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要求逐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建立以学习主动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过程,大力推进语文教学活动由“教知识”向“学知识”的过程转变,使语文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思维和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勇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融洽课堂气氛,以利于师生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创造和成果分享。诚然,融洽课堂气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能通过一定教学策略的运用,一定教学方法的体现,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畅所欲言,充分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3.安全心理过程暗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允许学生犯合理的错误,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坏如何,对各类知识信息的摄取、传递和迁移创造能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形成十分重要,而且还直接决定着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体现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不断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知道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评价是指导学生语文学习和推动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中我们要更多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情趣、爱好形成过程;关注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方向。

三、重视学科教学过程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启发教学方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造精神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课堂教学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语文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语文求知欲望。事实上,疑问是探求语文新知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支点,作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必须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教学悬念,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解疑,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敢于吹毛求疵,发现问题,逐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言而喻,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比较活跃的,创造的潜力也是巨大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引导、去启发他们,激活他们内在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他们真实的一面。

2.夯实基础知识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样也不能离开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只有对基础知识掌握贯通的条件下,才会有所创新。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文本欣赏能力,包括正确文艺观,审美情趣,才有可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夯实基础知识与死记硬背不恰当地联系起来,死记硬背是应试教育的特征,与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格格不入的。我们这儿强调的夯实基础知识是知识积累和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生活实践获取知识经验和方法,就是积累。积累之后,又把知识、经验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践从而产生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新的方法,就是创造。丰富的知识、经验积累和深厚的生活实践基础,是创造之源,创造之本,语文知识的基础性就在于通过语文应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拓展思维空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知道,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所以有人认为思维发展是创新精神的核心要素,这话不无道理。鉴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和教室有限空间的约束,而要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平时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顺着自己的思维去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思维去影响和左右学生的思维。可以说教学中只有让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都展现出来,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逐步培养。同时,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思维训练的拓展,帮助学生摆脱原有定势思维的束缚,不断扩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习惯,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学习,自主吸纳知识,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和实践。

四、结束语

民族的创造力归根结底要依靠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准,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本质,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我们相信随着语文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将更富有成效。

创新精神的体现范文2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创新 培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日益强调创新精神对企业发展、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且这一趋势不断得到实践界和理论界的强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企业家是发展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这源于企业家所具备的独特而鲜明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之所以成为企业家,并不是因为其拥有资本,而是因为他拥有创新精神并实际组织了创新。

一、企业家精神及其价值

对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最早进行系统阐述的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A Schumpeter)。熊彼特把企业家称为“创新的灵魂”,之后又指出企业资源新组合实现的人们称为“企业家”,是创造性的破坏者。依据熊彼特的观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数量以及这些企业家在实践中的创新努力。正是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家率先创新,众多企业家迅速模仿,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法国经济学家J・B・萨伊也认为企业家是把生产要素组合起来,是能把经济资源由较低的生产率水平转变为较高生产率水平的人。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一种需要天赋和才能,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专门职业。在他们看来,创新是企业家的特征,不仅包括思想和制度创新,还有技术创新及创造市场等。所以,充当一个企业家不是一种职业,也不是一种持久的可遗传或继承的状态,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人格,一种对未来发展和创新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心。因此,不断创新的精神就是企业家精神。

熊彼特把企业家精神归结为五点,即企业家的首创精神、企业家的成功欲望、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企业家的精明与敏锐、企业家的事业心。由此可见,首创精神、成功的渴望、承担风险和乐观精神、精明强干、进取精神,构成了企业家精神的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构成了自主创新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克服自主创新过程中各种困难的关键。企业家不仅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且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关键的人力资本保障。由于企业家精神的存在,企业才具有创新的活力,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才得以激发,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的氛围。企业家作为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除了必备的个人素质培养之外,还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技术人才队伍。企业家的凝聚力、感召力把企业员工团结在一起,使其愿意为技术核心能力的构建发挥各自才能。企业家精神的激励作用促使企业进行创新,创造新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为技术核心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撑。

此外,熊彼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企业家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它是长期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在熊彼特看来,经济发展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内生的动态过程,即不断地通过开发新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获取新原料和建立新的组织结构来推动创新的过程。创造性破坏的灵魂是具备了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反过来,也只有不断地实施和推动创新的人才称得上是企业家,而自主创新的过程正是企业家精神的集中体现。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追求创新、勇于尝试的精神特征,它的形成受到企业家的个性、教育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外部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是企业的无形财富。因此,企业家精神不可能像企业的产品一样具有特定的物质形态,人们只能通过某些表现形式来体会企业家精神的巨大作用。企业家通过自主创新获得核心技术充分体现了企业家精神内涵的核心,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企业家组织研发、发现新技术以及克服困难、开拓市场都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在熊彼特提出企业家的创新职能和创新精神以后,创新被视为成为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创新精神成为企业家精神中最为本质的精神。企业家之所以成为企业家,并不是因为其拥有资本,而是因为他拥有创新精神并实际组织了创新。

对于自主创新而言,企业家的价值除了组织研发、承担研发风险、管理创新过程,一个同样重要的方面就是将技术成果引入市场实现经济价值。当然,企业家精神应该不止是独有创新一个方面。事实上,它应该是许多内容的综合。而在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市场中杀伐决断的企业家,更应具备许多品质,这些共同构成了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无疑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所在,因为这最能体现现代社会尤其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最高要求。另外它还应包括:勇于在风险中寻找机会的胆量,不断进取永不疲倦的旺盛斗志,对利润等目标的执着追逐,专心致志辛苦操劳的敬业精神等。

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当今中国最为稀缺的资源不是资金、自然资源、高素质的劳动力,而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缺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企业家不是资产所有者,而是领导企业运行和发展的实行者。企业家是一种精神的化身,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企业家则是人格化的企业家精神。正是无所不在的企业家精神,塑造了企业家的品格、形象和事业。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企业家是成就企业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甚至是关键因素。缺少企业家,是因为缺少企业家精神;不仅是因为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有限,而且是因为整个社会缺少这种精神。企业家的成长取决于许多因素,而一种社会的文化心理倾向则是必备的条件。企业家精神作为现代性的基本价值,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诉求和心理品格。

培养企业家精神,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制度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是一套规则体系,是人们在反复的博弈中形成的行为框架。“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存在的理由之一是它能为参与者提供理性的预期,从而减少交易的成本,提高活动的效率。如果缺少好的制度,势必增加交易的风险和成本。企业家只有对自己的经济活动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预期,才可以去承担风险进行投资,这就需要以一个良好的制度安排为前提。同时,健全的财产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也是保护企业家精神成长的重要条件。因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动机首先是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这就要有一套制度保障获得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这也要社会建立鼓励和保护创新的机制,法律制度的完善就是有效的途径。西方专利制度对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其次,要促进文化认同,使全民从观念上接受企业家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崇德主义、勇于奉献、勤俭节约等精神品格,都是孕育以苦为乐、积极进取、勇于开拓、追求成就的企业家精神取之不尽的宝藏,但中国传统伦理中提倡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排斥竞争的道德观,压抑了人的创造性,抑制竞争性观念的生长;儒家伦理教诲人们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的理念,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方法。同西方文化的追求财富、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形成很大的反差。事实证明,传统文化是可以而且需要走向现代化的,因为每个文明实体只有不断改进自身,接受新的文明的刺激,才可以找到新的增长点,实现自身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的世界上生存,这种压力和挑战也要求每一种文明善于变革和创新。从现在的实际来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企业家精神,就是现代社会的精神特征,是公民积极地参与到现代化实践中的精神因素。所以,传统文化应该自觉地与之交流,将这种精神吸纳进去,从而实现文明的更新。而实际上,文化传统又可以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因素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从而推动社会与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

再次,改革教育培训制度,为企业家创新精神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应通过学习系统地提升企业家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在正规MBA教育中,一是必须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进行课程设置。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要以开发为导向。训练的内容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三是在训练方法上,要坚持参与式训练方法。将现实案例交给训练对象分析,提出认可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四是在训练形式上,坚持多种形式,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非正式教育方面,“非学历教育”的灵活性和随时性有助于企业家学习最新的管理方式。企业家要利用网络优势,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管理经验,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加强自我培训。总之,“非学历教育”应与标准化的MBA教育一起,担负起培养企业家创新精神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详,张军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张玉利杨俊: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第10期

创新精神的体现范文3

1.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意义 (1)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应成为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

(2)培养创新精神是音乐教学的内在要求。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音乐教育中的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等音乐语言对丰富学生想象,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促进创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音乐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它独特的魅力。

(3)音乐教育对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专门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我们绝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在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2. 创新精神培养的淡化,是当前音乐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 (1)培养创新精神的意识不强。 调查表明,作为音乐课,大家都是喜欢的。但是,好多人往往只是把音乐课当做一种娱乐课、欣赏课以及素质教育课,通过音乐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则显得淡薄。

(2)培养创新精神的动力不强。 由于仅关注音乐课程的娱乐性和欣赏性,在音乐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动力便显得明显不足。

(3)培养创新精神的思维能力不强。 创新是需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的,既要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也要有良好的抽象思维以及灵感思维。

3. 音乐课程教学中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

3.1 营造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课堂活跃。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让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的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也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2)平等交流,调节气氛,使课堂民主。 如果音乐教师能很好地利用音乐的民主性、愉悦性、可欣赏性的特点,用美好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与学生交流,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因为“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面对同一审美对象,处于同一审美情境,双方共同赏析、共同感受、共同受着教育。”因而,教师应善于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参与音乐学习。

3.2 鼓励学生勇于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激发创新的强烈动机。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求,而音乐恰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音乐,要鼓励学生表达由音乐引起的联想和想象。通过聆听音乐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生音乐创造活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如播放一些关于动物叫声的音乐来启发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引导学生倾听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形象;让学生在配音故事的音乐中随意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富有创意,生动形象、活泼可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

3.3 积极进行情感熏陶,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改革后的音乐课,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做到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音乐活动显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教师要把活动设计得“多而不杂、繁而不乱”,有头有足,有重点、有中心。例如:在一节音乐欣赏课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听辨声音的强弱之外,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动作、绘面的联想。接下去,教师便引导学生试着把他们的想象编成情景剧表演出来,看着他们带着头饰认真地表演和模仿,我更深地感受到了音乐是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的魅力所在。这说明,创造意识是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想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达心中的情感以及对音乐的理解。通过音乐教学上的多样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创新精神的体现范文4

关键词: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精神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229-02

一、 引言

现阶段社会生活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再加我国与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外来思想的大量涌入,在国内掀起了多元化文化的浪潮。广大大学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价值选择,多元化的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呈现出积极性低下,甚至出现反感的情况。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呼声越发高涨,但又缺乏现实的立足点。

二、大学生具备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

就民办高校而言。“大学”二字自古以来就不仅指的是知识方面的渊博[1]。它同时还具有人格方面的深层次含义。学以致用,要求大学生不仅要见多识广,而且要利用知识发现、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发现”与“处理”并非是书本知识的照搬,而是知识的融会贯通后,不拘囿于现成的东西;创造性地形成自身独特的见解与处理方式,从而使问题通过最简单地方式化解。因此就民办高校而言,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就大学生成长而言。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基于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是其创新精神发源之土壤。因此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健康、独立和全面发展,就能够为创新精神的萌发提供有力的平台。因此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应当针对当前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帮助他们培养自身自律、自爱、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品格,要使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克服困难,并通过自我调节来不断的奋进。促使其精神成人,才能有效地催生创新精神。

就社会外部环境而言。当前全球化已成为了必然趋势[2]。不仅是从人类发展层面、国家强盛层面以及社会进步层面,还是从社会期望与人才需求的层面,创新精神都是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创新精神甚至可以说是“人才”的代名词。因此面对外界的多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难以满足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

1.坚持学生本位,强化创新意识

思想是一切行为的导向,而在思政教育的进程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想,是将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转化为符合当前社会的先决条件。创新精神的具备与否与思想主体本身有着必然联系。在思政教育中,应当积极摒弃传统的说教式教育,重点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养成。这是因为学生主体意识的养成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外部氛围。学校及教师应当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思政工作。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空间,促进其思维之活跃,激发其想象之丰富。这实际上是改变了以前学生完全被动的位置,尊重了学生自身的人格与尊严,有效维护了学生的独立性,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开启自我控制能力与自身的智力,迸发出发展自己的愿望。从而促使学生从创新的思维来发现与解决问题。

2.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创新氛围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的各种组成部分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资源之一,应当将高校物质文化当中的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模式充分发挥出来。高校的物质文化能够从侧面映衬出这个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综合素质。而高校物质文化所营造出来的意境与环境,对于长时间处在其中的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环境育人”效果。采用学生共同构建的周围环境,积极构建思维创新的氛围来实施创新教育,这本身也是思政教育进程当中无容忽视的环。譬如在校园当中重要马路的两边,依靠主要的建筑物及教学楼内外,在学生聚集较为密集的地方设置标语牌、标识牌或者宣传栏,运用丰富多彩的文字,通过各类型的报纸或板报等来构建高校文化场景。此外还可依托校园广播、校报校刊等资源。在思政教育积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创新思维的熏陶,从而将创新思维逐渐内化为个体自身的创新精神。

3.依托课外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

社会实践、课外调研、科技竞赛、社会调查报告等活动可有效锻炼主体的创新能力,丰富主体的实践经验[3]。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应当将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作为工作重点。重视这些活动中对学生质疑与开拓品质的形成,培养他们探求真理、崇尚科学的求真志向。笔者在长期工作中也发现,事实上当代大学生是具有较为强烈的创造热情的,但是他们往往缺少对社会与世界的认识与了解,使得他们的这种创新热情难以付诸现实。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能够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与科学,从而将科学知识与创造热情转变为个体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实践体验是思政教育的立足点,也是塑造大学生品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本校与各专业实际,积极举办或联办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适当给以物质奖励,甚至是将其作为学期考评、优秀毕业生申请等的参考指标。

4.健全思政教育新机制,创新教育途径

高度重视思政教育质量评价的机制建设[4]。特别是要将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包括创新精神培养在内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否,是思政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判定方式。它体现了高校思政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的健全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思政教育质量评价需要由政府带头,教育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依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尽快出台相关意见,正确进行设置高等教育的评价主体、要求、顺序等。特别是要关注大学生社会品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个体情况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从而确保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确保创新精神的渗透。因此笔者建议当前思政教育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方面,将集中教育与随机教育进行结合。进行集中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正统教育与思想熏陶。而随机教育主要侧重的是渗透,例如多和学生进行日常的交流或者是多播放一些具有创新教育意义的影视。另一方面,将思政教育、创新精神培养与专业教育进行结合。鼓励学生参与或自发组织本专业的科技竞赛、社会调查,创新多种教育形成。此外,广大思想政治教师仔细分析大学生成长规律和互联网文化发展规律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文化的特点,运用这些特点来对大学生实施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高校可以在互联网上创建自己的主页,透过主页向广大学生传递思政教育的信息。同时要加大校园网络的管理力度,注重网络游戏、BBS文化、短信文化、QQ文化以及微博文化等的管理,并通过这些平台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培养他们的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应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其精神成人。因为有了过硬的知识能力,还要配合积极、健康的精神思想,才能使得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切实有效的贡献。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体现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有效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傅钰.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作用与途径方法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3,07(21): 621-622.

[2] 张向飞. 以创新精神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02(16): 108-109.

[3] 王勇.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2(01): 74-76.

[4] 王百齐,陈慰宗,杨涛.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5(04): 48-50.

作者简介:朱玲(1980年12月),女(汉族),广东省潮州市人,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兼教师,广东白云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研究。

创新精神的体现范文5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1]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入手。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了创造性的思维。”[2]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2、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汉魏之文苑,晋之清谈,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儒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3]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乏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必然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正如段继杨先生所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美育是理所当然的。”[4]

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5]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发挥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着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了创造的本质是美的。”[6]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诺贝尔因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历史教学中,这些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滩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创造必然会遇到挫折和阻挠,有时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和挑剔,这就需要创新者的勇气和胆魄,需要创新者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任何一个人,如果缺乏勇气和胆魄,怕权威、怕困难、怕失败,那么,他的首创精神和想象力就会受到束缚,创造潜能最终也会丧失殆尽。”[7]历史教材中,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不畏权贵坚持“神灭论”的范缜;从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的布鲁诺,到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而矢志不渝终成《史记》的史马迁……这些鲜明的、具体的美的形象,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勇气、坚定学生的创新信念、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有极大益处。诚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青年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同道德高尚的言行的追求结合在一起。”[8]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顺应时代,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实际出发,寻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途径,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一代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4]、[6]、[7]、段继杨《创造性教学通论》.第97页、89页、100页、103页。

[2]、[5]苏霍姆林斯基《我把心献给孩子》.第39页、145页。

创新精神的体现范文6

【关键词】大学精神 精神内涵 缺失 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24-02

汤用彤先生讲过,“大学之大,在于精神,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可见大学精神犹如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人不可没有灵魂,大学也必定要有精神所在。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一)大学精神的概念

大学精神,源自于中世纪西方的大学理念。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一般可追溯到中古世纪创办的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当时欧洲的“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教授治校”等唯理主义被看成是现代大学普遍之精神。[1]冷余生认为:“大学精神,就是与以大学为主体的思想、感情、作风相统一的,对大学生存与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精神。”[2]苗素莲把大学精神定义为:“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的形成和过程中,经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大学自身的角色定位,它体现了大学人对大学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同时它又以价值观念和文化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的行为,显示着大学区别与其他组织机构的独特气质。”[3]大学精神植根于历史传统,同时又体现时代精神的要求,融二者于一体,笔者认为,大学精神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又是在实践中可以体现出来的一种气质,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核心价值体系,它约束并规范大学的行为,影响大学的办学水平,并使大学区别于社会的其他机构团体组织,体现其独特性的内在品质。

(二)大学精神的内容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同时大学精神也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创造性的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其中体现,将大学精神具体化更容易使我们理解其精神的内涵和本质。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精神

笔者认为,自由之精神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精神所在,也是一所大学其他精神得以存在的前提。一切知识的创造,事物的创新,发明的出现无不是在自由的思想和氛围下诞生的。自由包括思想自由,学术自由,言论自由,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自由的思想是前提,是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没有自由的思想,人的创造性无从发挥,便探求不到真理的存在,更不可能有学术的创新;学术自由包括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作为探究高深知识的场所,大学应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教学与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不受外界的干扰与控制,这样得出的研究成果才更真实,更能有效的引导社会的进步;言论自由涉及到研究成果的发表问题,教授能够自由发表著作,公开表达自己的对社会问题的见解,允许有批判精神的言论,并能够正确引导社会的价值方向。

自由精神的发扬不应受到行政化管理的过多干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自由精神的作用,当然自由精神的发扬应建立在务实的基础上,不偏离道德和法律的轨道,为创新精神的弘扬提供价值基础。

2.批判创新精神

有了批判创新,社会才得以不断发展,人类才能不断进步。作为社会价值导向的引领者,人类文化进步的先驱,尖端科技诞生的主要场所,大学更应具有批判创新的精神。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是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地,更可以把其解释为人类在社会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在批判创新精神的强大驱动下,创造出来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栖身之所。[4]大学精神应做到维护真理批判糟粕,以真理为唯一的检验标准,培养创新型人才,探索新知,革新社会思想,引领时代精神。

3.人文精神

“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5]这句话可以作为对人文的理解,以人为本,社会生活中如此,教育中更应如此,因为教育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类的生活。人文精神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体现了人首先为人的意义所在,我国大学在经历了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后,重新树立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势在必行。大学一切工作都是在围绕人,维护人,促进人的活动中进行的,以维护人的尊严,提升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发扬人的本性为宗旨。同时人文精神也是体现一所大学文化底蕴之所在。

4.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实践、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大学是精密、尖端、高深知识产生的主要场所,这里所产生的一切知识成果,科技产品最终都是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先进的知识将为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前进提供强劲的动力。因此,科学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有了科学的精神,一系列科学研究活动才得以规范进行。科学精神来源于实事求是,是客观的追求真理的态度,是用理性的的眼光观察和分析一切事物,不畏探索,严谨求证,并勇于批判。

5.包容精神

大学“大”字为首,大学精神即是大学为“大”的根本所在。笔者认为有容乃大正是大学包容精神的体现。先生讲过“兼容并包”,包容精神是大学根本精神所在,有所包容,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才有可能在现有的环境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故又与创新精神相辅相成。当然包容是在立足本土化,尊重社会特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的,以正确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对待新事物,并能够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包”到内容,“容”进精神。只有真正具有了包容精神,大学才能称之为“大”,“大”也才体现了其应有的价值。

二、我国大学精神的缺失

(一)自由精神的缺失

我国高校行政化管理过强,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对行政机构有了过多的依附性。一方面表现在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受到限制,大学严格的科层制度缩小了科研活动的生存空间,国家按照行政单位管理高校,使我国大学的管理出现行政化,官僚化,没有体现出教授治校的价值。政教不分使学术自由受到行政力量的控制和干扰,在这种氛围中,思想很难活跃起来,自由的选题,自由的进行科研活动,自由的发表学术成果都成为空中楼阁。另一方面表现在学术功利化倾向严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被称作象牙塔的大学也逐渐融入了社会,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与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联系起来。在开放发展的同时也会或多或少受到社会功利主义的影响,表现出急功近利、科学研究过分注重利益分配、甚至出现学术造假的现象。这些现象所带来的问题就是严重阻碍了大学的自由发展,违背了大学的自由精神,给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批判创新精神的缺失

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大学甚至出现了高考状元辍学的现象。我国的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发展,而大学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也没能让学生在批判创新能力方面有显著提高。在一项82个企业对学生评价的调查中,诸如与创新素质有关的“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各项能力水平50%以上都处于“一般”水平,这种现状与时展对大学生素质要求是极不相称的。[6]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训练,主动性,积极性没能很好的激发并发挥出来,有很多情况是学生不会用审视的目光看待教科书的知识,即使有怀疑也只有少部分人提出,多数学生还是不去深究,或提不出自己的看法。长此以往,批判创新的精神便会受到压制,面对困难很难勇敢的另辟蹊径,大胆尝试,致使很多毕业生脱离校园后在社会上生存显得难以立足。

(三)人文精神的缺失

人文精神体现了人在道德、情感、理想等方面的追求。我国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学术道德失信、学生学习活动诚信缺失严重、人际交往淡漠等。由于受到社会各种利益的诱惑,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现象屡有发生,为了论文能够顺利发表,为了能够评职称,有个别教育工作者不惜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最终的成果,甚至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学生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报告造假,甚至出现考试“”,替别人完成作业来获取报酬的不正当行为。网络的盛行使我国当今的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各种事情,写作业、聊天、购物、甚至吃饭,而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接触逐渐的减少,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回答中,表示完全赞同的高达45.8%,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0.5%,完全同意“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便宜”的占32%,部分同意的占38.6%,完全不同意的只占2.6%。以上可看出高校人际交往的淡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7]这种人际交往的淡漠很容易早成大学生自卑、自负、对他人漠不关心、没有社会责任感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四)科学精神的缺失

由于受到我国市场经济利益的影响和冲击,有少数教师教授出现了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心态,缺乏严谨的学术态度。教学中照本宣科、墨守陈规,少了创新,少了对知识本身所赋予的科学态度的认识,甚至有极少数教师知识贫乏,不能与时俱进,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敷衍了事,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不能认真负责。在高校要“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下,扭曲的其本身的真正涵义和价值,有甚者借助其名,在利益的驱动下,片面追求所谓的学术成果及其带来的相关利益,不惜降低或牺牲教学质量,没能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之本,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要求,也背离了大学科学精神的诉求。

(五)包容精神的缺乏

包容精神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对西方大学精神的排斥。过分强调本土化,忽视了国际化的重要性。文化传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精神,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国家与社会,在遇到外来文化扩张时都会表现出本能的敏感性和内在的抵触性。在遇到新事物时持有批判的态度是正确的,但过多的批判就会造成精华的丢失,反而使自我不能及时创造更新,这就使得西方大学很多精神中的精髓没能很好的被吸收利用,无法有效的植入我国大学的土壤。

三、关于我国大学精神重构的设想

(一)加强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去行政化,政教有效分离,各司其职,教育主管部门逐渐将权力放手,给予大学充分的办学自,逐渐转到教授治校的主旨上来。给予学术自由以法律上的保护,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学术行为,奖励学术创新,学校内部实行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课程创新、学术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作用,并设立监督机构,制定监督条例,提高师德,培养教师学生事实求是的态度。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以学生为重,以培养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为宗旨,举办各种文化课程、心理辅导、社会实践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并能都落到实处,让学生教师能真正体会到人文气息,从学校的基础设施到环境建设、软件应用都应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思想境界、帮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要想生存和发展必然要走向开放,而开放的前提就要以平等的姿态虚心学习与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一方面在立足本土化的基础上,借鉴别国的优秀经验并为我所用,用开放的态度迎接外来的新鲜事物,与时俱进,保持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融洽结合。另一方面,联合一切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学校进步的社会性因素、资源和力量为其发展服务,主动敞开大门,博采众长为育人而用,这既是教育社会性的体现,也是教育民主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俨. 大学精神的缺失及其培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6)

[2]冷余生.大学精神的困惑[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1),1

[3]苗素莲.大学精神及其演化――与李森同志商榷[J].教育发展研究,2003, (2)

[4]李俊莉.务实、自由、创新――大学精神三部曲[J]. 理论研究,2012,(2)

[5]黄明东.学校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平衡与融合[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