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范文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提出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不断作出相应的改革,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由于学生在身心方面的因素以及学校发展自身的影响等,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升管理的效率,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先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接着分析了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以此更好的促进学校发展。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作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完善。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以此同时高职教学管理中对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此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素质的提升。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更好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学管理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管理,还有对学校各个部门的管理,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管理以此更好的提升学校的管理效率。

一、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

1.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前学生明显的表现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学生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批评,在教育教学中只要受到一点委屈就会导致情绪上的反映。在学习生活中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遇到困难就会畏首畏尾,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差,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对人冷漠。学生的这些特点就给教师在学校中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学校是一个大群体,但是一些问题学生不能很好的融入到群体生活中,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学校管理工作。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很多学生身心方面的不成熟,还有受到家庭方面的影响,很多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使得孩子不能很好的接受批评和挫折,遇到一点不顺心就会有强烈的反映。这样不仅不利于学校的教学管理,也不利于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2.教师积极性有待提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进行服务是职业信条,社会在发展中也给教师给予了一定的压力,这样就使得教师在成长中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当在教学中的成果不能达到自身要求时教师就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尤其是教师的劳动不被重视时教师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一定的挫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会失去一定的积极性,感觉在教育教学中力不从心。此外,加之教师本身工资并不是那么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教师更加注重自己的物质回报。在当前教师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不能得到较好的回报,导致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并不是那么高。3.民主性有待提升。学校发展中组织内部发生一定的冲突,学校在发展中一直提倡民主集中制,但是在学校发展中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其民主性,很多民利都利于形式,各个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学校在发展中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不是那么明确,这样就导致有些事物无人负责的情况。在工作开展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利益冲突问题,这样就导致教师心理平衡,会导致相应的冲突,从而不利于学校教学管理的开展。

二、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1.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心理学要求要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学生在生活中由于复杂的仍然关系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很大的压力,这样就容易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加强对学生关注和了解,及时关注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的动态,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一旦出现消极问题,就要进行及时的解决。要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习惯,采用表扬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此外,要能够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要避免产生一些矛盾,让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也更好的开展学校教育管理工作。2.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工作者,也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人们在成长中的需要主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合理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进行教学。教师要能够抓住自身优势,了解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的需求,以此更好的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在发展中可以为教师创设一定的条件,给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或者是通关培训和讲座的形式提升教师的素质,不仅要注重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还要注重教育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学习,以便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管理。此外学校在发展中还要不断听取教师的意见,以便更好的实现学校发展。3.创建和谐学校氛围。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为了更好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开展学校管理工作,需要创设和谐的组织氛围,在学校工作开展中要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一些冲突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学校在发展中要了解各个部门工作的开展情况,使得各个部门通过协商以此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学校领导要能够从学校自身发展情况进行入手,不断规划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对在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以此更好的开展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在学校在发展中要能够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各个管理制度的落实以此促进学校的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互通有无,以此更好的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三、结语

当前学生明显的表现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学生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批评,在教育教学中只要受到一点委屈就会导致情绪上的反映。在学习生活中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遇到困难就会畏首畏尾,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差,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对人冷漠。教师的劳动不被重视时教师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一定的挫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会失去一定的积极性,感觉在教育教学中力不从心。在学校发展中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其民主性,很多民利都利于形式,各个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加强对学生关注和了解,及时关注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的动态,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一旦出现消极问题,就要进行及时的解决。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合理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进行教学。教师要能够抓住自身优势,了解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的需求,以此更好的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为了更好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开展学校管理工作,需要创设和谐的组织氛围,在学校工作开展中要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一些冲突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黎.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福建质量管理,2016,04:16.

[2]李华平,黄江.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2012,03:87-88.

[3]王丽.论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14:379.

[4]李雪蓉.教育心理学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48-49.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心理健康;教学质量

教师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其在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新时代的学生所具有的心理共同特征即,生活于改革开放的新世纪,思维非常活跃,思想具有超前性,创新意识较强,敢于对不解的问题进行质疑,容易对生活现状产生不满,自我观念比较强等。所以,有关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顺应新形式与新要求,掌握扎实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与掌握,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帮助学生克服消极、负面的心理状况,扫除各种心理障碍,科学有效的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从而实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质量与成效的真正提升。

一、教育心理学概论

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学和心理学延伸出来的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及其发展变化,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知识、技能的接受程度与发展规律。教学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在教育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状态以及教育干预的最终结果,它的主旨在于将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尽可能应用于教育中,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顺利实现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心理学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与发展规律,正确指导学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它对于合理设计教学课程、提高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二、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以研究心理活动为主的学科,其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及时、正确调整学生心理状态。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迅速,种种外界因素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学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会出现阶段性的心理特征,比如,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容易出现叛逆心理,这一阶段中其个性表现过强,不愿向老师与家长表露自己的心声,但与其他同学却无话不说;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大学时期的学生则由于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使得这两个阶段的学生也存在在着一定的心理困惑。这就使得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紧跟时展的潮流,适当借助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内心变化,从而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工作。

(二)提升教育管理的质量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进而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对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学习压力重的高中生而言,还是对于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的大学生来讲,都有助于教师对其心理烦恼与压力进行有效的疏通排解,从而有助于帮助教师科学、合理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正确开展教育心理学,并加以实际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教师更加系统、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地进行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效果。

(三)强化教育工作的预见性

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和预见性。加强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有助于帮助教师更好地知道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明白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与关注点,清楚学生学习的目的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将一切不健康的心理行为逐一进行化解,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

三、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人自身的潜能是靠自我得以实现的,并非教育的作用。教育学家在此基础上倡导教育是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安全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尽可能地激发内在潜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便由此产生。而启发式教学正是运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指出教师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指导者,它强调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并以此驱使学生主动学习并消化一切游泳的知识,同时也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学习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启发式教学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仅仅是指导者、协作者。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要尊重学生,要由衷的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力,加强师生互动与沟通,在掌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以高度的热情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爱,在教学内容方面,尽量生动形象,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之后,也应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努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以鼓励为主,充分发挥正面评价的作用

众所周知,人人都喜爱鼓励赞美之词,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可能多地用积极的、正面的语言鼓励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正面评价,减少负面的、消极的评价。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批评学生、指责学生的错误,势必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尊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同时也具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教师作为学生教育教育工作中的指导者和协作者,要充分意识到正面评价能够给学生带来的积极作用,在课堂课后学习上多给正面评价,努力帮助学生完善自身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3]众所周知,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差异,性格大不相同,因此,教师在面对胆小羞涩、不善言谈的学生时,对于他们问题回答的是否正确、是否流畅,都应该做出充分的肯定并尽量以鼓励的方式正面、积极引导。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像保护幼苗一样保护学生的上进心。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鼓励、正面评价的重要性。这告诉教师不要盲目地指责学生,要以积极正面的工作方式面对学生,相信遇到同样的问题用鼓励的语言代替批评的语言将会收获更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正面的人生态度。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正面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4]

(三)巧用心理暗示,充分发挥“罗森塔尔效应”的积极作用

暗示指的是人或环境以一种不明显的形式给个体传达某种信息,个体无意识中受到影响,并做出一定反应的心理现象。无论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坏的学生,积极的暗示都是有效的。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采用一些巧妙的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向学生传达积极的暗示,帮助学生改变原来的不良学习态度,消除心中的自卑感,引导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教师对症下药,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而“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是指通过一定的教师期望以达到正面的教学效果。适当的教师期望具有巨大的力量,能够产生较理想的教学目的。如果教师对某些学生具有高的期望值,同时也投入较多的关注与关心,这些在教师关爱下成长的学生,将更有自信更加坚强,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学习动力,终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5]相反的道理,假如教师讨厌某些学生,不予重视他们,这些学生势必会产生逆反心理,知道教师并不在乎自己,学习成绩好与坏便无多大意义,由此,他们便会放任自己,产生一系列消极情绪,这无疑会打击他们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罗森塔尔效应”,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要真正注意教师期望效应,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值,要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要相信学生,给予其合理的期望,有技巧地进行心理暗示,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与爱,指引他们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顺利实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研究,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与要求。现代化的教育观与人才观,不但要求人才要具备扎实的素质与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养与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心理学则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推动人才的综合性发展。为促使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功能发挥,则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了解与掌握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而且可以很好的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得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引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帮助学生克服各种负面情绪,最大化地发挥自身教书育人的职能。

作者:王娜 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史丹萍.浅析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教研探索,2009(8).

[2]刘燕斌,陈国强,陈文.基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高等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J].文教资料•高教高职研究,2009(2).

[3]张菡.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探索[J].学生工作,2015(4).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心理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差异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36-0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既需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还需要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特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我们必须在工作中找到科学的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与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效果。在新时期只有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与方法,才能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W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一、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在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

(一)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传统的依靠个人的感情经验支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暴露出它自身的缺陷与不足。随着心理学的发展,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吸收了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进步。

(二)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科学的教育活动,是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与方法进行教育的一种活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充分认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遵循人的思想活动的规律,因此具有进步性和优越性。

1.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环境下的一种可行性办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伟大工作。作为一种教育人的工作,我们必须正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存在固有的矛盾,社会的日益进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规范,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正确处理好思想教育工作者、被教育者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实际上,这些矛盾在深层次上体现在人们的认识、人类情感、人类意志、人类的态度等心理维度因素中,在浅层次上,则比较明显的体现在人们经历挫折后某种心理上产生的一种不平衡感。

2.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是一种新的积极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是一门规范的新兴学科,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来说,它更加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上和人类的生理机制科学方面来研究具体的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而且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树立学生正确思想的科学,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包容的内容,我们如果想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当前在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针对性不强

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在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忽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即“一刀切”现象普遍存在。

(二)专业人员缺乏

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的“量”和“质”两个方面都不足。从量上来看,学校配备的思想政治教师的数量,低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从教师的质量上来看,很多思想政治教师自身素质较低,业务能力也较差。一些学校配备的心理学工作者都是没有经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非专业人士来替代的,在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当前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采用心理学的困境之一。

(三)课程建设滞后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化,存在过争议。“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是否能通过上课来解决”这样的争论远远没有止息,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心理学来取得原有的教学目标,正在以多种形式进入大学生的课堂,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尝试。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滞后,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解决措施

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杜绝“一刀切”现象的出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融入到大学生中去,与大学生做朋友,多交流多沟通,尽可能的去了解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兼顾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遇到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每个大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古代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即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就要做到了解教育对象的优势、劣势和各自特点。同样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只有做到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选择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校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士

在过去,高校的人才引进往往忽视了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导致高校心理学专业的人才缺失,缺乏专业的心理学人才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更好的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成效,高校必须重视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引进,必须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增添专业的心理学人才,培养一批专业的心理学教师。配备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在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少走弯路,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有效的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效果。

3.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化进程

高校需要调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心理学课程体系。我们需要进行这种积极的尝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心理学来取得原有的教学目标,让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以多种形式走进大学生的课堂中去。

三、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途径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被教育者都是个体的人,他们之间的差异性非常明显。在同样的条件下,他们关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存在着差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被教育者之间存在的个体心理差异。

(一)运用个体气质差异理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气质是指个人行为全部动力特点的总和,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气质特点,这些特点有规则地相互联系着,形成不同的气质类别。气质类型有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每一种气质类型的特点和表现都不一样,每一种气质类型的人的表现和特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根据大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面对多血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善于利用他们灵活性高、对什么都感兴趣的特点,快速引导他们对所讲述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面对黏液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针对他们反应比较慢,但是情绪稳定、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的特点,采取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不能急于一时,而要慢慢引导他们接受所传授的知识内容。面对胆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针对他们具有强烈的热情、情绪易激动、性急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尽快的染起他们的热情,避免他们产生厌倦烦躁的情绪。面对抑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针对他们具有行动表现上迟缓、有些孤僻、遇到问题困难时优柔寡断,面对危险时极度恐惧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照顾他们的感受,采取缓和的教育方法。

(二)运用个体性格差异理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是人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使外界客观世界的影响在个体的反应机制中保存、巩固下来的,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构成每一个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每个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了解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依据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三)运用个体能力差异理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能力是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个体能力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水平和结构差异。个体能力的差异一般表现在四个维度中,第一能力类型的差异,人的能力类型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第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第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第四能力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在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到每个大学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由于大学生中存在年龄的不同,性别的不同,发育快慢的不同等,导致大学生的能力不同,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兼每个大学生的能力水平,根据每个大学生的能力水平,采取对应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刚.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2):44-49.

[2]陈勇,陈蕾,陈F.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4):9-14.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表达性疗法;大学生教育;心理健康辅导

大学生进入到大学以后,处理生活琐事和学业问题都需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这对于在以往生活中缺乏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而言是一项艰难的挑战,这也让学生在无形之中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大学生阶段的教学工作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进行了多方面的考量,不仅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各种技术的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应该帮助学生能够在成长的重要阶段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在面对各种事件的时候都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并且需要采用最为适合的手段解决相关问题。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学生的心智能够借此机会变得更加成熟[1]。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需要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阶段的重要性。为了能够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得更加显著的成效,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逐渐增加心理知识普及工作的份额,并且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合的心理教学方式,注意使用多种艺术形式将心理教学中诸多抽象化的意见转化为具象化的形态,学生能够对在知识点中的内涵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在使用这种教学手段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切实参与到其中,让学生切身领悟到其中所富有的趣味性,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获得心灵上的洗礼。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1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现状

目前,心理教育工作形式比较单一,教学课程缺少足够的互动性。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时期,是心智逐步成熟的重要阶段,在思考任何问题的时候都有着自己的鲜明想法。学生们在学习各种知识的时候都会积极加入自己的思考,在处理任何问题上都会将自己的思想观念融合其中。再加上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很多外来文化中的观念会影响到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心理教学工作的难度。现在很多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并没有从社会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依旧采用一些较为落后的教学手段,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经常会觉得枯燥乏味,无法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环境中去,教师的授课效率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常规的知识概念阐释方式已经无法在现代社会氛围中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力,学生对其中的核心概念也失去了探究的兴趣。教师对心理积极面的关注度较低。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很多教师思考的内容不够全面,在授课的时候会忽略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心理积极面,在授课的时候仅会将其内心的阴暗面挖掘出来,这种授课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但是倘若教师没有将学生内心深处的正能量思想挖掘出来,势必会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存在偏颇,学生甚至会觉得自己真患有心理层面的疾病,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不会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还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的心理环境更加复杂。另外,教师在阐释教学内容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不能将其中的深刻内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关联性,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仅能够停留在教材的文字上,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无法将其中的一些核心内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认为心理问题与自己相去甚远。学生在学习此类知识的时候不会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的时候主要对象是高校的普通学生,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更多心理调节技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激发学生研究心理建设问题的潜在能力。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依旧需要进行更多方面的思考,让学生能够将教材中的正能量思想融合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2运用表达性艺术疗法完善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途径

2.1表达性艺术疗法实现了心理健康课程隐性价值

有学者认为九宫格感觉统合绘画心理疗愈法是日本森谷所创立的治疗法,此疗法源于曼陀罗的启发[2]。森谷在东海精神神经学会及第20届教育心理学会提出研究报告。来访者在1个半小时的创作时间里可以画出很多篇作品和故事,此时就可以了解与评估来访者的作品整体意义与想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应用的时候需要教师将生活中的一些教学资源带到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绘画出我的一天、我的学生时代、我的一生等等作品主题。在学生绘画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将自己的创作思路阐释给学生,而是需要给予学生足够思考时间和发挥空间,让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理映射到九宫格中各个画面中。创作完成后,再根据创作的画,所编的故事、主题、文字、图形、符号来询问学生联想到什么,尽可能地挖掘、拓展来访者脑中的意象。教师此时只需要稍加点拨即可。教师在执行任何教学任务的时候都需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需要负责的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而不能左右学生的思绪。学生只有真正沉浸到课堂中才能够深刻体会到完成这幅艺术品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成就感,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到一件事物的诞生极为不易。同时,艺术作品的创造也能够让学生的内心沉静下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摆脱浮躁的心情,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也会更加细腻。艺术媒介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更为深刻[3],学生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将自己的想象力付诸实践,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学生的心灵也会变得更加澄净。因此,教师在使用艺术媒介的时候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和情境中与艺术作品创作工作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学生一旦进入到一定的艺术境界中,其思维方式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学生的思想境界能够借此机会得到显著提升[4]。也会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从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从认知心理学的层面来看,当学生在欣赏各种艺术作品的时候能够运用自己的大脑对其外在表现形式具有明确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在脑海中对各种艺术作品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加以思考,能够将自己的直观印象和思考结果加以结合,进而对艺术作品产生多角度的理解。这种认知过程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只有经过这些思考后,学生才能够真正在心灵层面得到慰藉,进而转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并及时在生活中纠正自身的行为。由此可见,表达性艺术疗法能够在认知神经科学中发挥明显的作用,让学生可以真正从精神层面上转变自身原有的认知[5]。

2.2表达性艺术疗法丰富了学生潜意识层面的认知

很多大学心理课程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依旧以讲述理论知识为阐释课堂内涵主要手段[6]。其中涉及的概念是众多的,不仅包含了对自我的认知,还包括了人际交往技巧的内容,以及生命教育等多个领域的问题,并让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不良心理状态的主要来源,让学生可以利用心理调节的方式及时缓解消极情绪在心中的蔓延态势,并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积极情绪充分调动出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应对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影响,让各种心理层面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而表达性艺术疗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加注重通过利用对学生潜意识的探究实现呈现的心理调节效果。为此,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团体沙盘游戏中[7],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拥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激励学生讲述出自己的亲身体验,勇于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让学生可以更加顺利地融合到新的集体中,并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团体氛围中健康成长,借助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了解到彼此内心的真实想法。此时,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一系列的绘画活动,画作内容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也能够彰显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画笔绘制出对自己最为重要的一件事,结合学生的作品,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并借此机会为学生解决心理层面问题。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采用音乐疗法来治愈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能够在聆听音乐的时候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学生内心的烦闷和苦恼能够借此机会得到缓解。学生在艺术作品创作和领悟中能够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拥有更加鲜明的认知,学生能够在艺术作品的魅力中得到成长。学生经由“大脑-心智-行为”这3个认知神经科学中的核心步骤,能够实现心灵上的治愈,学生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赏析转变自身的行为。让学生能够在潜意识中得到救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也会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能够及时在消极情绪中挣脱出来。

2.3表达性艺术疗法让学生拥有情绪宣泄窗口

通过对重庆大学80例学生开展绘画治疗和音乐治疗的方式,获取了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情况的数据,认为“音乐治疗与绘画治疗相结合的艺术治疗干预手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是有效的”。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应用,可以极大程度地活跃学生所存在的负面心理,有效加强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对缓解其情绪而言,意义非凡。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艺术作品的这种特性引导学生利用绘画的形式或者是撰写诗歌的途径等阐释自己内心深处的各种情感。这样,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谈的时候就可以拥有更多的话题,教师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之间能够构建出更多交流的桥梁,教师也能够更加了解学生[9]。针对学生的各类艺术作品,教师可以为学生排忧解难,了解学生实际面临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各种艺术作品的探讨,教师探究学生内心世界的路径将会更加通畅,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不会产生隔阂感。日常生活一些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情绪的发泄口,教师也能够更加轻易地了解到学生面临的问题,学生对教师也会更加信任,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够在教师的细心呵护下更加的美好。学生通过创作艺术作品的行为,能够将艺术从自身的认知中加以诠释,学生思考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将艺术深刻内涵重新梳理和运用的过程。对艺术内涵的认知程度也能够在艺术创作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不仅能够从他人的艺术作品中汲取到心理层面的养料,还能够通过创作实现自我治愈。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意识到,这种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到新奇,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心理健康课堂环境中,让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我治愈[10]。实际上,在2014年便有名为GirijaKaimal的艺术治疗师以39例健康成年人为对象,开展时长为45min的表达性艺术治疗,通过实验前后的唾液样本的比对,发现几乎75%的参与者的皮质醇水平都显著下降,这说明其压力有效减轻。由此可见,这种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也会让学生感到新奇,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心理健康课堂环境中[11]。综上所述,艺术是具有极强魅力的,能够抚慰人的心灵,也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真实的心理状态。也让人之间的距离更加亲近[12]。心理课程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需要基于这点进行多方面的考虑,重新塑造教学环境,紧跟时展趋势,让学生能够在崭新的课堂环境中获得心灵上的滋养,能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君.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问题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69-72.

[2]文娅茜.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3):196-197.

[3]朱怡霏.表达性艺术治疗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9.

[4]罗琴.论艺术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27(5):43-46.

[5]曾瑜芬,于秀丽.简析艺术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32):166-167.

[6]杨臣,游宁宁.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趋势性发展[J].教育学术月刊,2010,27(6):11-13.

[7]王祖承.艺术治疗[J].上海精神医学,2006,18(2):104-106.

[8]朱怡霏.表达性艺术治疗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9.

[9]李岩.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J].世纪桥,2010,24(7):86-87.

[10]欧胜虎.音乐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的应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20(34):80-82.

[11]王纯,周正猷.论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调节中的作用[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33-435.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范文5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社会的普遍性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适应挑战的能力引起很多学科的关注。本文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认为大学体育教学推动了大学生的智能发展、培养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了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健全了大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体育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等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引发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使他们有积极的心态、健康的身体、高尚的品质去走向社会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适应竞争的能力。本文通过体育教学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期理解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困境。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和谐,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健全和协调一致,能适应社会并与社会同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决定着社会需求的人才的质量与要求,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适应挑战的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杂志社和中国大学生网围绕涉及大学生心理困扰产生原因、现状及对策等10个方面的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网络调查,近万名大学生进行网上投票。《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们的足够重视。[1]

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嫉妒、逆反心理、仇富、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这种危机主要来源于社会的外部环境,包括对未来的恐慌、适应能力不强、交际能力不足、经济压力、情感的缺少等等。其中,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处理情感问题能力不强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的原则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学也正在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树立新的发展目标、加快改革的步伐,促使我们对体育教学的规律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大学的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之间是相互渗透的,[2]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遵循如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

体育教学可以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但不能自发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差异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在体育课的设计、组织教学与教法等方面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学生的年龄、体质、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面临总体一致的要求与个体差异性的矛盾。作为体育教师要做到因学论教、创设个性发展多元格局,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就要注意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

3、交互性原则

交互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平等交往性、互动互补性、主体创造性、生动灵活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积极课堂参与起到促进作用。给师生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使学生和教师处于一种轻松快乐的锻炼、学习,进而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参与者。

4.综合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为教学而教学,要尽可能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教师在对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作动态考查。

三、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动力作用

大学生处于人格发展和成熟的新阶段,心理素质的培养相对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而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大学生改善自我的人格结构。大学体育教学过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动力主要表现在:推动了大学生的智能发展、培养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了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健全了大学生的人格。

1、体育教学推动了大学生的智能发展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锻炼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强化,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3]

2、体育教学培养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首先,体育运动具有降低紧张情绪、排解焦虑的心理的作用。体育运动所产生的运动愉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其次,体育运动可以培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体育竞赛永远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可以使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体育运动既鼓励人渴望和追求胜利,又培养人勇于接受失败。最后,体育运动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自我意识。个体主动参加体育运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

3、体育教学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运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体育教学以班级或集体形式进行,人际交往呈群体多向性。这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这种多向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培养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和互助的精神。

4、体育教学塑造了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大学体育课程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大多数都能很好地胜任体育活动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以进步和友谊为内容,便于培养人的坦诚、宽容、谅解和互爱等品质。

5、体育教学健全了大学生的的人格

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主要指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体育运动能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培养大学生具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持征、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另外,体育运动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大学生应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教学不仅是促进大学生的智能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了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健全了大学生的人格。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建议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这一兼有健康、娱乐及教育功能的有利条件,完善自己的人格。建议体育教师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与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在体育课的设计、组织教学等方面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南宁地区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参考文献:

[1] 《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省略/show.php?contentid=5465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范文6

在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中,弗洛伊德和荣格都非常强调无意识的作用,他们甚至认为无意识比意识在人的生活中更重要。同样,“自我暗示之父”埃米尔·库埃也认为无意识非常重要,只不过他把意识说成“意志”,把无意识说成“想象”。埃米尔·库埃认为,“我们所骄傲地声称的意志常屈服于想象,这是一个毫无例外的绝对规则”。

埃米尔·库埃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无意识比意识更重要,即“意志”常常屈服于“想象”。“假设我们在地面上放置一块30英尺长、1英尺宽的厚木板,显而易见,每个人都可以从木板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同时可以保证绝对不会踩到木板的边缘。但是现在,改变这个实验的环境,想象这块木板被升到教堂塔楼的高度,那么,有谁能够独自在这狭窄的通道上前进几英尺?你能听见我说的话么?大概是不能。在你迈出两步之前,你就会开始颤抖,尽管你的意志都在努力,你还是会摔到地面上。为什么当木板放在地面上时,你就不会掉下来,为什么当它被升到地面上一定的高度时,你就会落下去?仅仅是由于在第一个场景中,你想象你会很容易走到木板的另一端,而在第二个场景中,你想象你做不到。注意,你的意志没有能力使你前进,如果你想象你做不到,那你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如果瓦匠和木匠可以完成这一壮举,那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能够做到。”

当我们失眠的时候,我们越是想睡着就越睡不着;我们越是试图想起一个自己忘记了的人名,就越想不起来,直到将我们脑子里“我已经忘记了”的念头替换成“我马上就能想起来”,那么不需任何努力,这个名字就会自动地回到你的脑海中;我们初学骑自行车时,瞥见路上有一个极小的障碍物,我们试图绕开它,然而,我们越是努力绕开就越容易撞上去。“在这些不同的场景中,每个人的意识状态是怎样的呢?‘我想睡觉,但是我睡不着’;‘我想记起某某人的名字,但是想不起来’;‘我想绕开那个障碍物,但是做不到’。”按照埃米尔·库埃的意思,我们的意志想做某一件事情,必须得到想象的支持,也就是说,意识必须得到无意识的支持。我觉得,这涉及到自信问题,而且是那种骨子里的绝对的自信。

意识是表面的、浅层的,而无意识是深层的、骨子里的。我们经常说“打是亲骂是爱”,这句话的使用对象应该是在对自己的亲人的情况下。在对自己骨子里喜欢的人、爱的人时,打和骂才是“恨铁不成钢”,才是亲和爱。因为面对自己的亲人、爱人,“打和骂”只是意识,是表面的,“亲和爱”是无意识,是骨子里的。

埃米尔·库埃把心理暗示术用于医学上,不仅是治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疾病,而且可以治疗生理上的疾病,当然,他认为生理上的疾病源于心理和精神问题。他举过很多例子来说明意念和暗示对机体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其中有一个例子是:“皮纳德博士在他的《长寿的哲学》中讲道,在晚宴进行到一半时,厨师突然冲进来,宣布他犯了一个大错,把砒霜当作另一种配料放入了食物中!一部分客人立刻感到疼痛并觉得恶心,而当厨师回来澄清了事实(并没有犯什么可怕的错误)后,那些症状便消失了。”[1]埃米尔·库埃认为:“不管是什么疾病,恰当的自我暗示肯定会改善病人的状况,即使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现在医学上非常重视心理疗法,就说明了心理暗示术在治疗疾病中的重大作用。

尽管心理暗示术不一定有埃米尔·库埃所说的那样神奇,但是,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却是很大。我们经常说,作为老师,要多表扬多鼓励学生,实际上,表扬和鼓励,就是一种心里暗示,表扬和鼓励能否发挥作用,关键是能否使这种暗示转变为学生的自我心里暗示。所以,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一定要诚恳,一定要有依据,要让学生相信自己确实有老师说的那么好。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一定要转化为学生的自信,并且是一种骨子里的自信。

心理暗示术的作用实际上跟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致的。1968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教师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对于“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医生以及其他工作对象是人的职业都应该重视。面对学生,教师的态度能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和工作、为人和处事,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对于学生,老师说他行他就往往能行,因为一般情况下,学生还是很信任老师的,会把老师的话当真。老师对学生的期待,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暗示,如果老师相信学生,学生也知道老师相信自己,那么,老师的期待和信任就能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暗示,成为一种骨子里的自信。

做成功一件事,跟人的能力有关,但是,心理素质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信就是心理素质好的一种表现。我们经常说,“艺高胆大”,但是,又有几个人有足够高的“艺”使自己胆子大呢?再说,“艺高”也不一定“胆大”,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艺”需要锻炼,“胆”也同样需要培养锻炼。在各种考试和各种比赛中,有多少人因为心理素质不好而不能正常发挥呢?

作为老师,要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足够的自信心,让学生形成一种“我能行”的自我心理暗示。老师的正面心理暗示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暗示,在教育教学中作用非常大。

就说师范生的普通话考试吧。对于师范生,要取得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考试必须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对于广东学生来说,要拿到普通话考试合格证,大部分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很多学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幸好机会有好多次。有一个学生,普通话很不好,普通话老师说他的舌头有问题,因此,他真的认为自己的舌头有问题,虽然很认真练习,但是,考了三次都没通过。后来,作为班主任的我找他谈话,首先我告诉他,他的舌头没问题,当他注意说的时候,普通话还是说得不错,达到二乙不成问题,其次我告诉他机会很多,不要有半点压力,我保证他下一次一定能通过。这个学生还特意回家乡到医院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舌头,医生说他的舌头很正常。这个学生相信了我,也就是相信他自己,我的话转化成了他的自我暗示(当然医生帮助了我)。在第四次考试,这个学生终于达到了二乙。

心理暗示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我还有一个印象很深例子。上个学期,我班有几位学生代表班级参加了系里的辩论赛,由初赛到决赛,经过5场比赛,最终获得冠军。5场比赛的论题和对手分别是:(1)干一行爱一行(311语文教育2班)———爱一行干一行(310语文教育1班);(2)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31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兼职弊大于利(310语文教育1班);(3)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行为值得提倡(310语文教育1班)———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行为不值得提倡(310数学教育3班);四、知识创新比知识积累更重要(310语文教育2班)———知识积累比知识创新更重要(310语文教育1班);五、要以成败论英雄(310语文教育1班)———不以成败论英雄(310思想政治教育专业)。310语文教育1班就是我带的班级。第一场,我班是反方,观点是“爱一行干一行”,与通行的观点“干一行爱一行”相反,从辩题上来说,处于不利,但是由于对手是大一的新生,心理上很自信,加上认真准备,赢了。第二场,无论从辩题上还是从对手上,我班学生都占优势,所以赢是很正常的。从第三场开始,对手越来越强,有些辩题也不利于我班,我班选手的压力越来越大,自信往往不够。但是,从第三场开始,我班选手主动来咨询我。我深信自信的重要性,知道辩论赛要赢一定要自己先说服自己相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所以,每次他们来咨询我的时候,我都认真帮他们分析辩题,指点如何攻守,并分析对手,不管辩题是否有利于我方,我都说有利于我方,不管对手是谁,我都说我们更强,而且说得很肯定,分析得有道理,重点强调对方的不利和弱点,使我说的转化为我班每个选手的自我暗示,使他们足够自信。尤其是最后一场决赛,从辩题来说,我班观点“要以成败论英雄”与社会普遍观点“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方观点)相反,不利于我班,从对手上来说,310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是大二,他们的专业跟辩论有关,是有名的辩论强班,据说是上届辩论赛的冠军,因此我班选手很害怕,没什么信心。我找到我班选手,给他们加油鼓劲。我告诉他们,辩题有利于我方,“不以成败论英雄”只是人们的一种想法意愿,事实上,现实社会中是“要以成败论英雄”。我给他们举了很多例子,使他们真正认为是“要以成败论英雄”。关于对手,我告诉他们,310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去年是冠军,今年他们的压力很大,而且,我分析了他们今年的选手,他们没有你们这么强,再说,你们一路过关斩将而来,他们很害怕你们了,因此,你们可以好好准备,轻装上阵,今年的冠军一定是我们班。听了我的话,我班选手真的信心百倍,加上认真准备,心态很好,所以最后获得了冠军。

说过“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这两句话是很有用的。“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就是从整体上、从心理上不要怕对方(各项任务、各种问题、各种困难),要相信自己,“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就是从方法上、技术上,从具体的局部的问题和细节上,要认真对待,积极准备,做到有备无患。“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就是一方面要有信心,不要怕,另一个面又要认真对待,积极准备。比如对待各种考试,平时要认真学习准备,考试时要高度自信,保持好的心态,才能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我觉得,作为老师这样的工作对象是人的职业,不仅要让对象“战术上重视敌人”,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让对象“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也就是要做到足够的自信,这就要求老师们能够通过表扬和鼓励把积极的一面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心理暗示,让学生通过心理认识推动行动实践,通过战略改善战术,把自信转化为动力,最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