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程的特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程的特性范文1
关键词:形象特征;形体结构;概念化;表现风格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22-02
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几百年来打动着无数人的心,一方面当然由于他精湛的写实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出于他对人物形象特征准确的表达和人物内心情感细腻的体会。人们早已不仅仅把它看做一张普通的人物肖像画,而当成画家精神的载体。蒙娜丽莎那令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微笑吸引着我们不断地探寻人物背后的故事,这也许就是人物画真正的魅力。而我们在人物画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人物形象特征的重要性,对其缺乏感受力和掌控力,以致创作出来的作品多数流于一般习作,难以给人留下更多的遐想。那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呢?本人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正确处理形象特征与形体结构之间的关系
从哲学角度分析,人物形体结构与形象特征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共性与个性。具体来说,人物形体结构是由骨架和肌肉组成,正常人不管高矮胖瘦身体的各部分形体结构的组成方式大致是相同的,这是共性。然而,生活中我们之所以能够很清晰地辨认出“你、我、他”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相,从体型、五官、发型等都有异于他人,这也就是个性。在人物画创作中如何把握形体结构与形象特征间这种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一个难题。笔者上课时经常发现一些这样的现象,面对着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女模特,画出的却是一个轮廓清晰、肌肉发达的中年妇女形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学生们没有很好地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过分地强调人的形体结构,忽略了少女应有的气质。本人认为:人物画创作中,形体结构是基础,只有充分理解人体结构中各部分的形状、位置以及穿插关系才能准确地捕捉到模特的基本形和姿势动态,离开形体结构谈形象特征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即使在创作中出现一些形体结构不到位,但形象特征很生动的情况,那也是偶然因素所促成,属于不可控的方式。相反地,注重形象特征地刻画可以增添画面的趣味感,为作品注入生命力,如果一味地强调形体结构的准确性忽视形象特征的趣味性,容易使画面显得呆板,缺乏灵气。
在处理这两者间的关系上,本人认为:《论语・雍也》中有一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中的“文质彬彬”一词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当然,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文质彬彬”中的“质”指人类朴素的本质,而“文”指文化积累。那么,“质胜文则野”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这里的“文质彬彬”就是指: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然而如果我们用“文”指代有着不同年龄、不同长相、不同身份等社会属性的“人”的精神气质,用“质”指代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无差异自然属性中 “人”的形体结构,那么“文质彬彬”就可以理解为:人物画中模特的形象特征与形体结构需要恰如其分的表现,使两者协调、到位。安格尔的作品《大宫女》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仔细研究这件作品,我们会发现画面中的女人体上半身的比例过长,但我们在欣赏时又不会觉得突兀。相反地,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女人体那种修长优雅的气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画中形象特征与形体结构两者间并不矛盾,只要处理得当,两者可以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二、避免人物形象特征“概念化”
“概念化”问题是艺术创作的致命伤,一般来说,艺术创作追求形象生动自然、情感真实合理、创意新颖独特等,而“概念化”的处理手法往往无视本应该鲜活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生搬硬套,把艺术作品中最精华的部分完全抹杀。所以好的作品往往能够规避常人的思维模式,以独特的面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可以作为例证。相较于普通的歌颂英雄形象类型的电影,无论从人物形象塑造或剧情安排上,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影片里,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没有俗套地设置一个正义凛然、时时刻刻准备为他人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也没有给英雄捏造一段苦大仇深的身世或除恶惩凶的事迹。相反地,影片中的主人公辛德勒是纳粹党人,为求发战争财他不惜贿赂党卫队官员,他也不是天生的慈善家,没有一技之长的避难者他是不太欢迎的,然而当目睹了党卫队惨无人道的屠杀行为,他没有泯灭良知,决定以自己的所有财产为代价去换取工人们生存的机会。
这种英雄形象更能打动人心,因为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即使平时行为没那么光明磊落,即使内心仍有许多的私欲,但在危难关头,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挽救他人,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英雄。因为真实自然所以耐人寻味,这也许正是艺术的真正魅力。
人物形象“概念化”也是人物画教学和创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物形象“千人一面”。在几年的人物画教学过程中本人时常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学生画出的人物形象,不管男女老幼,除了发型和服饰不同以外,五官的特征和人物表情基本是一个摸样。究其原因也许是对局部形体特征的理解不到位,只能凭想象对形体做简单地概括,又或是对人物形象特征缺乏感受力,无法敏锐地扑抓最具有特点的部位加以刻画。而本人认为造成这种奇怪现象出现最直接的原因是入门时的学习方法不科学。由于高考竞争激烈,许多学生不太愿意花心思去系统的学习基础知识,而将考试的常规项目作为平时训练的重点。同时,为了提高升学率,老师们也乐见于此,并积极地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应试的技能。在人物画教学中就表现为:要求学生参照某些速成法的教学模式进行训练,死记硬背五官的形状和作画的套路,考试时不管模特是老是幼,将平时储存的“料”拼凑在一起就算大功告成。这种教学方式短期内确实有明显的效果,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是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的。因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是经过自己仔细地分析思考,并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而是简单地套用别人的经验,长此以往,学生将逐渐养成思维惰性,对人物形象特征毫无感知能力,对惯用的作画方式又恋恋不舍,这样“概念化”问题的出现也就不难预见了。所以本人认为要解决人物形象“概念化”问题关键要调整教学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点:
1、开拓眼界,感受人物形象的多样性
解决人物形象“概念化”问题首先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科学的思维方式方能正确引导我们开展创作实践,而通过广泛地研习前人的优秀作品,感受大师们的精湛的技法和对人物形象细腻的体验和巧妙的表达。可以让我们拓宽思维,深入地体会人物形象特征的多样性。
2、整体观察,捕捉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作画时,不用急于用笔,先要观察模特,感受其形象特点。同时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比方说面对一位老年男性模特,缺乏经验的学生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老人脸部的皱纹和白头发上,以为只要抓住这两个特征就能将老年人的形象表现到位,其实这种理解方式很表面的,我们应该从普遍特征和个人特征进行整体观察。从普遍特征上观察,老年人由于肌肉松弛,各部位的形体结构清晰,外形轮廓起伏也比较明显,体型也不似年轻人那样挺拔有力,然而能观察到这些普遍特征仍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注意模特个人的体型特征、五官特征、发型、神态等等。只有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体验,我们才能更准确的捕捉到模特的形象特征。
3、科学训练,注重人物形象的整体性
通过采用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对人物形象特征掌控力。一方面采用短期作业的形式,使我们忽略表面无关紧要的形体结构,快速地记录人物的动态特征和形象特征,提高整体的归纳能力。另一方面,采用长期作业形式,我们便可以深入观察和刻画局部的形体特征。另外,不管采用短期或长期方式,都要注重形象特征的整体性,避免出现五官特征与身形不相符,如老人脸孩子身或性别特征不明确,如男人脸女人身等问题。
三、使人物形象特征与表现风格相统一
在人物画创作中,能够将人物形象气质生动地表现出来,可以说是很不容易的,而能使作品中人物形象气质与个人的表现风格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那就不仅仅是有扎实的绘画功底就能实现的。它反映的是作品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需要画家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扎实的绘画能力。我们在经典的人物画作品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如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呐喊》,画中采用了鲜明的色彩、游动的笔触和人物形象夸张的处理手法,使整个画面带有强烈的不安感和悲伤压抑的情调。而画家在叙述这幅画的由来时说到:“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由此,我们更能深入地体会到画家是如何将情感巧妙地融入到作品当中。
而在人物画教学过程中怎样处理人物形象气质与表现风格间的关系,使两者相统一?本人认为:
1、我们应该尽可能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尤其需要扩充文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可以加深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使我们对人物画创作中模特的形象气质有了更为细腻地体验。
2、个人的绘画风格不是偶然间灵感爆发所形成,也不是苦思冥想的产物。需要我们根据自身对艺术的理解以及个人偏好的表现方式,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在此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结合个人的绘画特点,深入地挖掘模特的形象气质,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尝试,使作品更具韵味。另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根据个人风格选择相应的模特,因为对模特形象的选择也是个人风格的一部分,体现了画家的艺术取向。
3、人物画创作中使人物形象气质与表现风格相统一不能采用过于刻意或直接的方式,如为了凸显画面中人物形象的张力,就将人物造型进行漫画式的夸张处理或刻意地设置一些笔触,这种创作方式过于取巧,缺乏考究。因此,我们应当注重对模特形象的观察,感受其独特的气质,同时,在表现技法上做到张弛有度。这样才能丰富作品的内涵。
体育课程的特性范文2
1职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目标体系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目标是学校依据《指导纲要》和学校办学方针制定的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根据《指导纲要》,通常将职校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分为图1所示四个层次。其中课程目标应包括运动参与、增强体能、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职业素质七个方面的要求;学期目标根据《指导纲要》要求对七大目标进行分解,如第一学年突出基础模块,第二学年突出拓展模块的教学;单元目标根据学情和体育运动特点对学期目标进行分解;课时目标则根据单元教学的进程对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一节体育课要达成7大目标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科学、系统和递进地设计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的教学计划,确保7个方面目标在2年半或4年半时间里饱满达成,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终身幸福奠基与服务。
2职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质量特性识别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现分为以下课堂教学过程: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堂教学过程。内容侧重与体育教育相关的常用健康和保健知识,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和营养、青春期健康、安全教育、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置、疾病预防(职业病防治)等。
(2)帮助发展体能素质的田径类课堂教学过程,包括短跑、长跑、跳远、实心球等项目。
(3)有利于超越自然障碍的体操类课堂教学过程,包括单杠、双杠等项目。
(4)弘扬团队精神的足球课堂教学过程。
(5)演绎精巧配合的篮球课堂教学过程。
(6)体现有序合作的排球课堂教学过程。
(7)娱乐中享受生活的乒乓球课堂教学过程。
(8)随意中增添乐趣的羽毛球课堂教学过程。
(9)表现美的形体的健身(美)操课堂教学过程。
(10)调动学习兴趣的新兴运动等课堂教学过程。
(11)提高职业素质水平的野外生存等课堂教学过程。质量特性是指与要求有关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属性。固有的是指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而赋予产品、过程或体系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产品的所有者)不是它们的质量特性。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特性主要从教师素质、学生参与、教学器材、教学计划、教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时间等方面进行识别。不同运动项目其课堂教学过程质量特性也各不相同,如田径其教学目标体现运动参与、增强体能课程目标要求,教学内容覆盖跑、跳、投等内容。而乒乓球、羽毛球、健身(美)操和新兴运动其教学目标则体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课程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注重健身、娱乐、养生和保健等内容。
3职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目标的建立
职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包括定性的和定量的目标。明确质量目标的测量方法,根据质量目标的分解(或分配),规定定性目标和定量目标的评价准则、统计方法和测量频次,明确测量人员和职责,建立整体的质量目标管理系统。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目标不仅包括教学结果质量目标,还包括教学过程质量目标。其中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结果主要指教学效果。以双杠组合及素质练习为例,其单元教学质量目标依据质量特性可分为以下几项。
3.1教学过程
(1)教案设计规范、完整。
(2)教学内容正确,符合课标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3)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身体状况。
(4)教学组织正规、有序、互动效果好,按教案计划完成教学。
(5)教学时间控制得当。
(6)教学安全保护有效。
3.2教学结果
(1)运动参与:到课率98%以上,主动参与率80%以上。
(2)增强体能:通过上肢、腰腹力量和协调性等素质训练,95%以上的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动作。
(3)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掌握率95%以上。(4)心理健康:95%以上的学生能克服自身心理障碍,养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3.3教学服务满意度
教学服务满意度:90%以上。
4职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目标的监测
仍以双杠组合及素质练习为例,其课堂教学质量目标的监测方法。在上表监测人员中,除主管教学的教务人员和上级机关教学督导以及任课教师外,为确保教学质量目标评价的客观、公正,特别增加了社会志愿者参与到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目标的监测。
5中职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目标有效性评价
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有效性是指职校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实施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并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程度。不合格品是指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质量特性未满足要求的单位产品,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将学生身体重大伤害、课堂教学进度受到严重影响视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不合格品。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有效性评价主要从课堂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监测、不合格品控制、预防措施、纠正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6结语
体育课程的特性范文3
关键词:体育 课程 改革 实践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197-01
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大学教育任务的重要方面。随着人们对体育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大学体育课程的反思和各种改革实践活动不断进行着,全国高校也掀起了大学体育课程新一轮改革热潮,并且取得显著成果。本文就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也不仅仅只停留在理论上。各个高校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有计划的改革实践,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具体来说,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 体育课程理念的转变
大学体育课程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是转变体育课程理念,只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到能做到正确的实践。从另一个角度说,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与世界课程理念发展一致,才能保证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成功。现今,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并转变了自身的体育课程理念。从以前的“学校体育以增强体质为主”到“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转变,从“学科中心论”到“科学与人文主义融合的转变,可以说,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理念已经基本做到与时俱进。
1.2 构建不同体育课程模式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一个突出成果就是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体育课程模式。比如北京大学的完全开放式,清华大学的三自主式,深圳大学的俱乐部教学模式等,这些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模式满足了不同学生、不同地区的体育需求,既提高了大学体育课程教育的质量,又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参与体育的意识,有效地完成了大学体育课程培养的目标。
1.3 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趋于合理
在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之前,多数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比较单一,而由于每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和需要不同,每个高校的办学特色及其具体情况也不同,于是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也呈现出多样化。
1.4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更加全面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摒弃以往陈旧的、缺乏科学性和多样性的体育课程评价观念,把学生态度、学习过程等都纳入课程评价体系,既使得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公平、合理,又促进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及其实践一直在向前推进,可不能否认的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改进。
2.1 未能完全摆脱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影响
从实际的教学来看,虽然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在教学方法、内容能方面也有所突破。但是很多高校仍未摆脱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影响,比如课堂组织形式仍然是以班级上课形式为主,课程内容也是以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为主,体育理论学习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单一的课程评价体系仍占有主导地位,而且应试教育在一定范围仍然存在。这些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和进一步推进。
2.2 体育课程的改革实践缺乏系统性
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全面性、系统性的工程,不仅包括体育课程的理念、内容、模式、评价体系等,也包括高校体育教学乃至整个教学系统、工作系统的协助。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高校中,体育课程的改革往往只偏重于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整合,也缺少其他部门的辅助,因而容易造成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效果不明显,或者改革效率低下,从而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2.3 体育课程的改革实践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体育课程的改革不仅需要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推进,学校教学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更需要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响应。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就是体育教师和学生,但现今的体育课程改革重点是如何改革,却缺少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以及忽视教师在改革中的地位和影响,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不能更好地激励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改革中积极实践和参与。
3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随着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结合高校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预见,未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将会在不断总结提高的基础上,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3.1 体育课程将向着综合化方向发展
大学体育课程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从更深一层来说,体育课程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未来的发展改革中,体育课程更要和心理学、生理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凸显出其人文特性和社会特性。
3.2 体育课程将向着生活化方向发展
所谓的生活化,就是指大学体育课程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的的活动,它应该扩展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时间上不局限于每周2课时,在空间上不局限于操场、体育场馆,组织形式也不局限于课堂班级。从另一个角度说,体育课程的内涵应该从狭义延伸为广义,广义的体育课程应该包括校内活动课程,校外的比赛训练,学校的体育文化活动,社会体育文化活动等。
3.3 体育课程将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体育课程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已经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从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评价方式等都体现出这种趋势。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多样化发展并不能只局限于技术方面,我们应该开拓自己的思维,容纳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理念;在放眼世界的同时,还要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属于自己特色的体育课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多样化。
总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验证实践的可靠性,更应该发现问题,吸取教训,努力推进大学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最终任务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健,颜天民.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
体育课程的特性范文4
作者简介: 成国华(1987―),男,广东广州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助教,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一、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课程定位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办学呈现出生源充足、学校扩招扩建的特点。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不成熟,并且在办学过程中,有些高等职业体育教学盲目向普通高等体育教学模仿,致使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培训目标模糊。
2体育课程课时无法保证
高职院校的培养特点是强调实训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课时数一直在缩水,甚至有的和实训课时呈现一比一持平的现状,很多院校用削减公共基础课的课时,来弥补和保证专业理论课的课时,体育课首当其冲,体育课课时被裁减,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求无法满足。并且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学生人数和体育老师的比例也一直不协调,体育课程的课时和上课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
3体育课程内容陈旧,方法单一
从教学内容来看,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基本类似,仍以竞技体育中的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为主体课程内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缺乏长远性与针对性。
4体育课程资源缺乏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如教材、网站、有针对性的加强身体锻炼的设施比较缺乏。如体育课程教材单从数量、品种上来说有很多,但其中的内容与普通高校体育教材雷同,对体系梳理并体现高职特点的极少。各院校、出版社往往各自为战,大多数院校是自编自用,质量不高。
5体育课程成绩评价方式落后
目前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依旧还是采用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即为学生各项体能测验与学生平时出勤率的综合。在评价中采用绝对的终结的评价标准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而且评价内容单一,对学生的体育兴趣、情感、习惯等方面严重忽视。
二、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高职体育课程属于整个学校体育课程范畴,不仅具备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共性,它自身也有其鲜明的特性。但每一位教育工作首先必须认同高职体育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许多学者和体育工作者对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有了较大共识,即认为体育课以掌握运动技术为主的教学思想应该改变,尽快建立以健身为目的的终身体育指导思想。“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教育”,依据人体生长发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系统地、完整地将体育贯穿于人生全过程。
3围绕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
学校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课程改革都不能背离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根本,高职体育课程更是如此。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把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必备条件,通过体育课程改革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
三、高职教育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体育课程目标
坚持《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并把它作为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高职教育目标的确定,明确了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的起点和方向,在体育课程建设和内容体系安排方面表现为岗位针对性,确定体育课程开发的重点和教学发展的方向,并通过设计建立一个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体育课程设置,突出体育课程的职业培养能力和体育职业教育特点,并贯穿于整个职业体育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的实践教学大纲,提高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需依据高职教育的要求,结合课外体育锻炼,设置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目标,使学生学有所依、练有所照,从而保证课程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2体育课程内容
一般来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和习惯。高职院校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的专业类型,掌握一些从事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学习职业保健等职业核心的体育素质,有效将体育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融合。体育课不仅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结合学校实际,可创新体育教学计划,对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进行研究,加强体育课程的针对性和独特性,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课程学习内容要着眼于对未来发展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体育课程设计方案,使其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动力,也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在内容、时间、形式上都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更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在专业特色具有时代性的生命力。
3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在体育课程的安排上要充分体现连续性,学生对技能的掌握遵从由浅入深的原则。在选修课程的安排上,应重点凸显课程的大众性、趣味性以及普及性,以便有利于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加入学习。在对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全面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要强化对新型体育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应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专业的特点,积极研究和使用与之相适应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例如:把与职业岗位有关的身体素质练习“嵌入”普通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去;合理将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引进”体育教学中,更能够贴合学生未来职业的特点;“针对性”设计一些身体练习内容,借助体育项目的练习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课后为学生搭建多姿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舞台,完善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例如通过早操、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富有特色的体育讲座和报告会、体育节、体育表演等形式吸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课程的特性范文5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受访者以男性较多,占62%,以一、二年级的学生占多数,有九成以上的受访者(93%)拥有愉快的运动经验,每周的运动次数以一次及二次为多(72%),三次以上的有25%,运动伙伴则以同学最多(82%)。由以上的结果可知,福清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多数均会参与运动。最常与受访者一起运动的伙伴是同学,此也说明在学生的运动世界中,同学的影响力最大。在体育课体验上,学生感受最为深刻的是情感体验,第二是行动体验,第三是思考及关联体验,最后是感官体验。体育行为上则是愿意再修习体育课程的行为较高。为了解学生的体育课体验对体育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体育行为为依变项,以体育课体验的五个构面为依变项,进行回归分析,所得结果如表1及表2所示,由表1可看出在修习体育课程意愿上,五个体验构面对于修习体育课程意愿的整体的R2达到0.371,F值为48.85(p<.05),表示学生的体育课体验对修习体育课程意愿有显著的预测力。若以个别预测力来看,有三个体验构面达到显著,预测力最高的为情感体验(t=7.21),第二是行动体验。t=3.11),第三是关联体验(t=2.21)。由表2可看出在参加体育活动意愿上,五个体验构面对于参加体育活动意愿的整体的R2达到0.239F值为27.94(p<.05),表示学生的体育课体验对参加体育活动意愿也有显著的预测力。若以个别预测力来看,有三个体验构面达到显著,预测力最高的为思考体验(t=2.95),第二是情感体验(t=2.51),第三是关联体验(t=2.29)。研究发现,中职体育课程体验可正向影响学生的体育行为,即若提高学生的体育课程体验,可使大学生有更佳的体育行为,此发现与许多相关研究发现相同,故中职体育推广单位可借由体育课体验的提升,达到增进大学生体育行为的效果。在各体验构面与体育行为的影响上,不同的体育行为目标,也受到不同的体验的影响。在修习体育课程意愿上,预测力由高至低的顺序是情感体验、行动体验及关联体验,此表示要提升学生的修习体育课程意愿可由提升其体育课体验着手,但在提升的顺序上可先将资源放置在情感体验的提升上,第二才是行动体验及关联体验的提升,此也说明中职体育课程的进行中,使用乐趣化体育教学,营造有趣且具运动气氛的环境,对体育教学的效果,有相当重要的帮助。另外,在参加体育活动意愿上,预测力由高至低的顺序是思考体验、情感体验及关联体验,此表示要提升学生的体育活动意愿可由提升其体育课体验着手,但在提升的顺序上可先将资源放置在思考体验的提升上,第二才是情感体验及关联体验的提升,此也说明中职体育课程的进行中,进行运动知识的传授并引发学生思考,对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有相当重要的帮助。
结论与建议
经回归程序的分析后,本研究发现中职体育课程的体验会正向影响其体育行为,故中职体育推广单位如欲提升学生的体育行为表现,即可由提升学生的体育课体验着手。经由以上的研究结果分析讨论,可有以下的建议:第一,在中职体育的体验应用作法上,本研究发现增强大学生的体育课体验,会有更佳的体育行为,故中职体育推广单位可使用体育课程的课程特性,在体育课程的进行中,努力塑造充满乐趣的课程气氛及体育思考机会,加深学生的情感及思考体验,对不同的体育行为目的,也要创造适当的体验组合,如欲提升修习体育课程意愿,可增进大学体育课的情感、行动及关联体验。如欲提升参加体育活动意愿,则可增进大学体育课的思考、情感及关联体验。第二,在后续研究的建议上,本研究探讨大学体育课程体验与体育行为的关系已得到支持,未来的研究应可于此关系模式中加入不同的中介变项,探讨关系模式的应用性,使整个关系模式在运动服务产业的应用更加完整。
本文作者:朱志强工作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课程的特性范文6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1.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而言,主要由学校自主研发,它是立足于学校,依据当地以及本校老师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所开设的课程类型。而校本课程研发主要强调的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2.体育校本课程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体育校本课程主要是指体育老师以及学校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开设具有多样性的体育课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指在相关法规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具有个性化体育课程的操作过程。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的发展与提升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了学校在学科内容上的弱势地位,为学生和老师参与体育课程设计提供了合适的机会,所以,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校实现具有个性化的办学特色要求。由于学校是体育课程开设的主要场所,所以体育课程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学校的具体教学资源。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深度挖掘学校的独特性,促进建立具有特色的办学传统。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占据主导地位,体育课程的开发不仅仅对老师的专业性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具有个性化的选课空间,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体育课程的差异化设计奠定基础。
2.“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保障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明确要求调整课程改革体系,建立新的基础教学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课程管理指南》更是明确提出学校需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并且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环节提出要求,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制度保障。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长期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以明确的身体活动特征、运动项目为开展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老师组织教学工作,但是过分强调体育课程对于身体机能的正向影响,淡化该课程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比如对团队精神的凝结,对完善人格、磨炼意志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使学生和老师陷入体育教学等于运动的狭窄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广,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性越发明显,倘若固守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将不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所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按照体育功能组织教学结构的操作理念,在最大限度内发挥体育课程教学对于激发学生个性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的效果。所以,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弊端的必然操作